㈠ 梅花的禅意唯美句子
㈡ 禅意的句子 唯美有哪些
禅意的句子唯美有:
1、缘来缘去不过梦一场,梦醒了无痕。
2、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皆有定数。
3、长安楼里,我数细雨,煮红尘一樽以念卿。
4、欲将沉醉换悲凉衡卖,清歌莫断肠!
5、流云千丈堪醉卧,是谁月下独酌。浮生谁能一笑过,明消拦拆灭楼台上灯火。
6、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7、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拿枣枉送性命。
㈢ 禅意的句子 唯美
禅意的句子唯美如下:
1、谁独坐,赏这一场韶华过。那一年我们还年少,那一年梦痕浅。
2、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3、天,阿修罗,人,牲口,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4、古曲,求心,求情,求知音。没把心放平也就没有必要去倾听了。
5、我虔诚地站在轮回前,等待下一段尘缘。方生方蔽派改死,方死方生,空守千载。再见之时,流年何踪?宏判
6、幽风传来了谁的羡运轻吟?昔日羽冠少年郎,今朝却向了何方?手把琵琶无心独酌,只恐独落了心伤。才子天涯两两相望。夜凉如水佳人如梦。
7、天涯水湄,云雨朝歌,唱得不过就是这样一场梦的传奇。
8、佛曰: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9、孤坟残雪,凄草上长眠。谁解一生寂寥,华服千面。
10、听古曲,听情而非听音,曲非不动情,只因未到动情处。
㈣ 关于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描写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
关于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描写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
带有禅意的唯美 句子 (一):
1、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2、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性命。
3、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
4、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5、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6、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7、岁月随心,终会淡然。
8、山绝雹河一诺,遍踏阡陌,未见浮生能几何。
9、终是红尘人,亦染红尘事……
10、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二):
1、清欢共,紫陌红尘相逢;望苍穹,掠眼繁华谁懂。
2、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3、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4、凤栖苍梧,焉告宏团知不是养精蓄锐?他日当一鸣惊人。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8、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9、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10、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三):
1、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2、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3、你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4、你不知世上有我,我不知世上有你,岂不干净?一朝偶相逢,三载苦相思,情到浓处伤人深,宁愿无心对无情。何必呢,何苦呢?但愿此生,从未邂逅……
5、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6、陌上花开定归期,含笑惊醒已三更。
7、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8、岁月随心,终会淡然。
9、山河一诺,遍踏阡陌,未见浮生能几何。
10、终是红尘人,亦染红尘事……
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四):
1、缘来则去,缘聚则散……
2、幽冥路,忘川河,奈何桥前叹奈何……
3、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今朝弱冠,我笑我海枯石烂……
4、不求与君同相守,只愿伴君天涯路。
5、生生世世的轮回,沧海变成桑田,你在谁身旁……
6、世事无相,为何人要执着,不如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那些所追求的,得之,我幸,不得便是我命。
7、庄子云,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8、文人墨客最惜江南古韵,江南,也凝结了多少思人游子的眷恋和追寻,一把油纸伞,罗素裙,红妆淡静,眉宇留春。那江南边,执纨扇的女子,更是离袜橘人的梦。
9、茶道贵在心将流水,身于浮云,则可清净无非。
10、世人嗟叹知音难觅,其实难觅的不是知音,而是一颗平静淡然且自得于世事的心,只愿今生随月共舞,邀月共眠。
㈤ 【佛教理论对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影响】 佛教禅意唯美意境图片
第29卷第2期济宁学院学报Vol.29No.2JournalofJiningUniversity
文章编号:1004—1877(2008)02—0035—05
2008年4月Apr.2008
佛教理论对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影响
李建春,李艳丽
(济宁学院,山东曲阜273155)
摘要:意境理论此早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佛教现观论作为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佛学境界论作为意境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佛教的妙悟说作为意境理论的思维形式,佛教语言观对意境世界的开启,从而最终形成了古典诗歌意境理论。
关键词:佛教;现观论;境界;禅宗;意境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佛教对于诗歌的影响是中国诗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其重大意义在于奠定了中国诗学的哲学基础,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艺术语言观和艺术思维模式,使诗歌意境理论得以产生。在唐代以前的诗学理论中,诗歌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论认为人能与万物相通、“物感”说,感而动。《:“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
)[1](《乐记》
动,故形于声。”这里强调音由心生,但同时也强调物对心的感动作用。后来的诗论大都采纳了这一说法。如刘勰说:“人禀七性,应物斯
)[2](《明诗》
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人感物,联
()[2]《物色》
类不穷。”钟嵘讲得更明确:“气之动物,
)[3](《诗品序》
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佛教对诗歌的影响改变了这种“心为物感”的物、心二元论模式。从哲学基础、思维方式和语言观等方面对诗歌意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
般若智慧直观地认识对象,作用,、无中介的证合。,它具有直觉性,。佛教中观学派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自性的,或者说是自性空,所以通过概念思维的方法不能认识世界的实相本性,概念作为“遍计所执法性”不过是一种名相,一种妄想,而非世界的实相。认识世界实相的唯一途径是运用现观的方法。龙树说:“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磐”
)[4](卷三《观法品》
“心行”,即运思,思维活动。实
相是寂灭清净的,对实相的认识就是涅磐。所以世界的实相是空性,而空性不能用理性的抽象思维,不能用语言来分别,不能用概念来表述。认识世界实相的“不二法门”即唯一方法是现观。什么叫“现观”?据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指通过禅定,不经语言概念的中介,用佛教‘智慧’,使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的一种神秘的认识方法”可见,“现观”是以直接体认实模铅相为特点的“认识方法”。“此时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能取’和‘所取’、‘智慧’与‘真知’,已完全一致,无
[5]
一、佛教现观论作为诗歌意境
理论的哲学基础
现观作为佛教认识世界实相的方法,提倡以
收稿日期:2007-04-10
作者简介:李建春:(1963—),男,山东济宁人,济宁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李艳丽:(1957—),女,江苏沛县人,济宁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3
5—
所分别,由此所得的新的认识,称无分别智”。而“观”之称“现”,旨在界定这种观照的直接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九:“现谓现前。明了现前,观此现境,故名现观”。因此“现观”又可解为“直观”。所谓现观就是运用般若智慧直接观照对象,直观地认识对象,体会对象,与对象合而为一,中间没有任何间隔,没有概念判断的思维中介。现观也可以比喻为“如哑受义”。“受”,就是领受。“义”,是指对对象、境界的感觉、感受。哑巴不会说话,但同样对境界也有感受,只是这种感受说不出来,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现观所产生的对世界空性的感受,也是用语言不能表达的。现观论作为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观的特征旦扒好是直接性和不可说性。现观是认识主体直接把握认识对象,是以生命去体验世界实相,是当下的体悟。虽然有以往经验的积累,但往往超越以往的经验,是一种直接的内在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又是不可言说的。佛教的现观是不能用符号和语言文字表达的,凡以符号和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就不是现观,因此,现观是不可说的,佛教的禅宗就是要把现观的“觉受达出来的方法,深远的影响。
其次,。现观,而不是分别地局部地看,也就是整体地把握宇宙人生的实相。在佛教看来,对事物分别局部地看就会是静止的而不是变动的,割裂的而不是完整的,就不能得到真正的认识。分别的局部的认识并不是真实的认识,不是佛教真理。现观的契合性是指佛教认为世俗中的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这种表面的认识是不可靠的。并且如果主体与客体处于差别、对立的状态,主体就难于真正认识、把握客体。所以现观主张认识主体置身于认识客体的内部,深入对象的内层,与之契合为一,从而真正地把握世界的实相。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既所谓“胸怀宇宙,思攮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这就是“意境”的意蕴。所以意境的情景交融的特点—3
6—
[5]
正是主客体契合无别的现观,是主客体的整体性把握。这种主客统一、真幻相即的审美观直接影
响了意境的审美特征。龙树常以水中月譬喻中道:水中月非真月,无月亮的自性,却又实实在在是月,只不过是幻月、幻相。严羽也以“空中音”、“相中色”、“水中月”、“镜中象”喻意境的审美特征。清王渔洋也深受上述思想影响,所倡“神韵”说与佛学现观论渊源颇深。如:“夫诗之道,有根柢焉,有兴会焉,二者率不可得兼。镜中之像,水中之月,相中之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此兴会
[6]
也”。又如“襄阳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东林不可见,日暮空闻钟’。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
[7]
也”。对诗境、诗味和作诗之道的品评,不能不说是深受龙树、严羽等的影响。这种现观论中真幻相即的审美观直接影响到对艺术意境审美特征的看法上。
另外,点有影响深远。,,所以现观蒙上,要求诗人象参禅一样去悟,这就影响了诗的创作。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刘勰提出的“余味曲包”说,钟嵘提出的“滋味”说,都是此说的前奏。司空图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审美效果有一种绵绵不尽的韵味,不仅有味内之味,还有味外之味,他又把这种“味外味”称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自宋代起,更突出了“韵昧”的美学内涵。北宋范温在《潜溪诗眼》一书说:“韵者,美之极”,又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由此可见“韵味”是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境界,是意境独特的审美效果,而这种审美效果又必须是诗人经过如禅一样的妙悟的方法才能体会到的。
二、佛学境界论作为意境理论
产生的直接原因
境界作为佛教特有的概念,直接促成了诗歌
意境理论的产生。按照佛教理论有六根、六识、六境之说。在佛教教义中,六根对于六境生起见、闻、嗅、味、触、思虑等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十八界”。十八界中,色等五界如其次第,眼等五识各一所识,又总皆是意识所识。佛教“唯识”论很明确地宣称识外无境,六境均属一心之变现。《俱舍论颂疏》“功能所在,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近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释“境”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释“境界”为“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可见佛教的境界是从心出发,是主客体的统一,追求的是虚静空灵,它是一个没有矛盾,没有差别,完全自由,绝对和谐的理想境界。佛教的境界观对于诗歌意境理论中理解情与境关系,因情生境情景交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和直接的启发。王昌龄的《诗格》更是较多地以境论诗,如他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提出:“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如其境思不来,不可作也。”又说:“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王昌龄最着名的是其“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愁怨,皆张于意,深得其情。三曰意境,,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段话将意境与物境、情境并列在一起,表明意境只不过是诗之“三境”之一,他讲的“意境”主要是想象之境,神思之境。皎然在《诗式》中说“缘境不尽曰情”。皎然最爱用“境”字,有学者统计,其诗集中的境字有三十三处。
)[11](《第四章》
[10][9]
[8]
而寡和。”其中“境生象外”一语备受后人重视。司空图在《诗品》中讲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说境具有超具象性,不可实指性。宋代的严羽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境,清代王士禛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境,都是对艺术境界的探寻,并一路沿袭了佛教境界说的精神内核。近代的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乐,亦人心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更是从本体论的高度论述了意境于诗的意义。
[12]
三、佛教的妙悟说作为意境
理论的思维形式
妙悟”,但是这种,也不是理性的思维,、直观,但这种直觉和西方哲学的直,是佛教徒在禅定中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心灵状态。佛教所倡导的这种不假外求,直指人心的直观思维,为意境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所谓“悟”也即佛教所说现量,现量境一切现成,不假推理,它是原真的、即时呈显的、未经逻辑理念干预的境界,如《华严经》卷四十三所说,现量“不依文字,不着世间,不取诸法,不起分别,不染着世事,不分别境界,于诸法智,但应安住,不应称量”。不可用比量来推知揣度,是现量境的根本特点。仅凭知性逻辑并不能达成禅悟,不落二边的禅不可以计量解会。妙悟既不能思量,也不能不思量。落入思量,悟就会蜕化成空洞的概念、抽象的名词;坠入不思量,就成了所谓的反理性。妙悟是超越了思量和不思量的现量。现量本是因明用语,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原真态的直接反映,纯以直觉去量知色等外境诸法的自相,如眼见色、耳闻声,未加入思维分别,毫无计度推求等作用。与现量相对的是比量,比量是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如见烟比知彼处有火。“所谓胸襟流出者,乃是自己无始时来现量,本自具
—3
7—
其诗论着作《诗式》则从理论上探讨了诗境问题,如他提出“取境”:“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夫诗人之诗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中唐还有不少人讨论过诗境,如皎然的朋友、诗僧灵澈上人在《送道虔上人游方》一诗中说:“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诗人权德舆在《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中曾赞扬许经邦“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疏导情性,含写飞动,得之于静,故所趣皆远”。诗人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说的一段话更为着名:“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
足,才起第二念,即落比量矣。比量是外境庄严所得之法,现量是父母未生前、威音那畔事”。
[13]
禅的神秘必然影响诗歌的创作,形成意境韵味无穷的特点。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将佛教的现量说应用于阐发诗歌理论,他说:“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沈吟推敲二字,就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这一段中的“即景会心”“因景因情”无不是诗人在创作时的有感而发的情景,它与比量思维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他在《相宗络索》中说得更加明白:“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参虚妄,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现量的铁门限。”这些都是讲人的直觉感悟。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将禅与诗的妙悟相同的特点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
[15]
佛教的悟是特定修行阶段的认识活动,不是常人所能具有的,是经过静坐和禅定等预备性的心理锻炼才能形成的,所以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对强调以禅入诗的意境理论来说,要求诗人象参禅一样去悟,也就是以悟作为诗的思维方式。严羽说“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他也说“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严羽认为以禅喻诗最为亲切、最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意境是出于悟的结果,但悟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考的意思。“妙悟”的佛学含义,丁宝福《佛学大辞典》解释说:“妙悟,(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盘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禅宗的妙悟,其特点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种对佛性的领悟,是不可言喻的,只能自己心里去体会,如人喝水,冷暖自知,谁也不可能说清楚。故知禅宗妙悟,即心即佛,实相无相,不缘文字,严羽认为诗歌艺术的奥妙,楚,,实悟”,“,,凭借内在的直觉思维从内心去感受和体验,才能领会艺术三昧,领略其中的奥妙。去除了见道明性的障碍,就达到了无利害的空达的灵心。瞬间顿悟直觉自由解脱的心性,这就是严羽《沦浪诗话》总结的“妙悟”论的美学核心。可见意境的妙悟和禅的妙悟是何等的相似。
王唯在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中善于将禅意融如诗心,使诗境与禅境合一,所以他的诗含蓄深远,余味无穷。王维的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是一种空灵宁静的境界;它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抒发了空灵的心境,达到了对宇庙本体的感悟,在刹那瞬间顿悟到无限永恒。中唐时期,皎然、灵澈、权德舆、刘禹锡等人论诗歌意境,均与禅境紧密相联。宋代禅宗有了更大的发展,文人学禅更为普遍,例如苏轼、黄庭坚均为禅宗居士,并被列入禅宗法嗣。这说明诗与禅的结合在理论和创作中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以禅悟诗也相当普遍了。所以—3
8—
[14]
四、,以及独特的,,特别、见性成佛的语言观对于诗歌意境,奠定了古代中国诗歌语言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意境之美。
佛教禅宗认为心灵的传递、接受、体验是非言说性的,是超越语言的。禅宗最着名的公案应是拈花微笑,《五灯会元》中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则“拈花微笑”公案是中国禅师的创作,历来被视为是以“以心传心”方式传授正法的典范,具有典型意义。“拈花微笑”公案关系到佛教的传播方式、佛教真理的会通方式,佛教修持经验的沟通方式,涉及语言与心灵的关系等问题。佛教经验、佛教真理不能离开心灵而存在,离开心灵的经验、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效的。“以心传心”何以可能?禅宗把这种可能归结为心灵的内在宗教体验,也即个体主观对真理的体悟。这种体验、体悟是超越日常经验和思维活动的,也是非语言文字所能涉及和表述的。禅宗大师对个体间心灵的直接传递做了论证。慧能说“:若大乘者,
[16]
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惠观照,不假文字。”慧能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般若智慧,禅悟是自我的般若智慧观照,是不假文字的。这是说,个体的内在智慧活动,心开悟解,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心灵的直接体悟,是与文字无关的。
在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中,这种“超以象外”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由禅宗来完成的。用有限表达无限,用有形表达无形,禅宗实现了对于不可言说的言说。比如南朝时,梁武帝请善慧大士傅翕讲《金刚经》,大士到经座上挥了一下经尺就走了下来。梁武帝非常吃惊,他旁边的宝志禅师问:“陛下听懂了吗?”武帝说:“没有。”宝志禅师说:“大士已经讲完了。后来,这种以行为演示“密密意”的方法更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我们且不论这些关于禅意的行为表演在说明什么,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这种以有限表达无限的方式,为禅意的表达开辟了新境。佛教禅宗的语言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是,在佛教语言观的影响下,诗人们从观念上认识到了语言的局限,在创作实践中又深切体悟出语言潜在能力的大有作为,从而明确了对诗歌言外之意的追求。诗人们对“言外之意的追求,,[18]
[17]
教语言观所给予的这种影响,许许多多的诗歌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佛家语言观影响的印记。从而形成古典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公孙尼.礼记[M].[2]刘勰.文心雕龙[M].[3]钟嵘.诗品[M].[4]龙树.中论[M].
[5]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6]王士祯.渔洋文集[M].卷三.[7]王士祯.带经堂诗话[M].
[8]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
[9]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文物出版社,2002.[10]王昌龄.诗格[M].
[11]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12]王国维.人间词话[M].[13]大慧录[M].卷2[]僧肇.[15][M].].[.[18]《碧岩录》[M].卷七.
(责任编辑周永祥实习编辑颜健)
LIJianchun,LIYanli
(JiningUniversity,Qufu273155,China)
Abstract:,orythephilosophyfoundation,ealconditiontheory,ughtform,,.Keyword:Buddhism;Xianguan;Boundary;Chanzong;Yijing
—3
9—
㈥ 经典唯美禅意句子
经典唯美禅意句子汇集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都不陌生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句子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经典唯美禅意句子汇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3.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4.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 能在性格上不断修正的人,就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7.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8.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9.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0. 且破心头一点痴 ,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11. 随心、随缘、随性。
12.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13.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水。
14.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5.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16. 世间人恩怨复杂,有爱有恨,今天两个人再好,明天说不定就反目成仇。而且爱得愈深,恨得愈重。我们了解事实真相,看破放下,心地自然就会清净。
17. 宁静而致远。
18.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9.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神散,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1. 闻所说而信者,不名为信;智慧知己,名为信。——源自:《大智度论》
2.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3. 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4.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5.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6.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7. 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游碰氏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0.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1. 不思量,自难忘。
12. 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13. 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14. 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15.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1. 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吵升。
2. 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3.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4.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5.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6.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逃脱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8.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9. 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10. 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11.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2. 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六和、三学,接触大众的时候,则是历事练心,要遵守六度、十大愿王,保持心地清净,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13.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14.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着计较,徒增烦恼。
15. 你不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倒尽,我怎么给你倒进去?青春的心是谦逊的,这样一切的思想和智慧才会注入你的内心.如果你抱着自己的知识不入,又不肯去向他人学习,就永远只能是半杯水.
1、存善一念失己欲,为求真情付此心,满脑都是一人身,可惜皆成梦幻影。
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4、现在的生活放远了,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5、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6、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
7、身影憔悴心意浓,心存善念多宽容,俯视不愧敢自问,敞亮心怀天地中。
8、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9、失望往往来自于你不切实际的奢望。
10、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1、善良有时候是把刀,因为利刃向内,所以伤害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盲目的善良等于罪恶。
12、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4、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
15、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16、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17、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18、真正修道人遭受别人侮辱陷害,不但没有烦恼,心里反而生感恩之心。为什么?我无始劫来的业障就消了。
19、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2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22、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不讨好任何的冷漠。一旦攒够了失望,就可以离开。从此再也不见。爱情如此,友情如是。
23、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24、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25、曾经哭泣过欢笑过,幸福过也孤单过,辉煌过也堕落过!这一切都是因果循环。
26、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27、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28、智者顾大局谋大事,以最终目标为核心;愚者顾眼前谋小利,以寸利必争为原则。
29、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30、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
1.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2.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4.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5.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佛菩萨,人天善神,都看着你。
6.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7.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8. 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9.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0.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2. 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13.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4. 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15. 闻所说而信者,不名为信;智慧知己,名为信。——源自:《大智度论》
1.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3.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4. 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5.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份!
6.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7.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8.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9.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10.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11.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源自:《增一阿含经》
1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13. 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4.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15. 怅望江湖百年与谁说。
1.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 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3. 三乘所有三宝实义,唯取圣位名僧宝。——源自:《涅盘经》
4.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6.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7.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8. 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处的感受。
9.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0.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罣碍任何事物。
1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2. 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13.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4.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5. 刹那便是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