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美女图片 > 藏族女人腰带图片大全

藏族女人腰带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3-04-22 10:51:05

1. 图片中的女孩穿的什么民族的服装

我可以准确的回答你,我是西南民族大学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这个是藏族服饰,并且是典型康巴藏族服饰,此服饰出现于甘孜州的理塘县,所以是理塘风格藏装。

2. 藏袍腰带怎么系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据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藏族的服饰,可能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
后来由于居住在西藏各地的部、族的互相交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藏族服饰又在不断演变、发展和丰富了。
藏装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着的特征。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袍一件长袖衬衣。男子束腰带时,一般将袍子下摆提至膝盖。女子束腰时一般将袍子上提少许,使下摆遮住踝关节。具体的式样,男女及各地区各有特色。
中文名
藏装
基本特点
肥大、长袖、宽腰、右襟
质地
皮毛、花布等
款式
无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
民族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快速
导航
结构特征

形成

区别

地域差异

发展历程
款式
因地区不同,藏装在用料、工艺上差别较大,但样式上大同小异。一般来说,藏装有袍装、便装和衬衫等。
袍装是最常见的,为大襟服装,男式宽大,带袖,女式销窄,分有袖、无袖两种。城镇居民喜用高级毛料制作袍装,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因袍装都比较长,着装时要提起下摆,束以腰带,天热时只穿左袖,不穿右袖。男式袍装着装英武,女式潇洒秀丽。

衬衫也是大襟式,唯男式多白色、高领、有扣,女式多花色、翻领、无扣。另外,女式衬衫袖子要比衣服长40多厘米,平时挽起,舞蹈时放下,翩翩起舞,特别优美。
在农区,比较喜欢着便装。男式分上衣和裤子两件,上衣较短小,大襟,用料氆氇,大多为黑、白两色。女式仅有上装,对襟,用料氆氇,黑色,着装时罩在袍外。
结构特征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对通”(短衣)也有此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秀”,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亏春腰、大襟类更简化了,这种服装不但省去了袖子,而且把衣襟和前身合并在一起了。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统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品。腰带和靴子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穿戴。各种样式的“罗松”(镶有珠宝的腰佩)系在腰带上垂在臀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尾饰。各种精美的“止穷”(类似匕首)也都系在腰带上。
藏装,藏语称为“曲巴”,虽有地区差异,但其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藏装品种多样,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暖、实用、一衣多用。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着装十分讲究,先穿上衬衣和衬裤,然后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脚面,再用腰带扎紧,前面要平整,后面折皱要有序。
腰带扎好后放下衣领,将提起的部分垂悬于腰部,形成一个自然的宽大的囊袋,可以随身携物乃至放婴孩。穿好袍后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则将双袖横扎于腰际,裸其双臂,露出高领衬衣。接着再穿靴载帽,佩挂各种饰物。康巴服饰农区和牧区销则耐有所区别,主要反映在服装用料和头饰上。
过去农区主要以氆氇盯笑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哗叽的;牧区则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一般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康巴藏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请同在无论农区或牧区,衣料质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除劳作时穿习惯的氆氇袍外,平时一般都穿锦花袍、绸花袍、绣花缎袍、提花皮面袍等。此外,农牧区藏装都有镶边的习惯、一般镶上黑色平绒、毛呢或彩色氆氇,也有许多在衣襟、袖口、底边等处镶上水獭皮、虎、豹皮等动物皮毛。镶边大约宽10至15厘米,也有宽达30多厘米的。

3. 中国古代服装的腰带如何制作

腰带始名于秦,一般以韦(熟皮)、索(麻绳)、布帛丝绸、金、玉、银、翡翠、犀、皮革制作而成,束于腰间,悬挂各种佩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带,绅也。男子 丝,妇人带丝。”自周代至六朝,大夫以上服用腰带,天子冕服上亦有束腰或垂佩和�的革带。战国时赵武灵王推行服制改革,效仿“胡服衣冠”,在腰带上附加若干小环和带钩,将随身携带物挂在上面,并加饰金银。唐宋时期,有用革制成的嵌以玉、镂以金的玉带和金带以及用犀以红或青绫,腰带上按等级缀以犀玉、金银角等,两旁有小辅两条,左右各排了圆桃,向后有插尾,后面缀排方7枚,合13枚,但腰带多束而不着腰,在圆领的两肋下各有细纽贯垂于腰带上以悬之。清代腰带种类更多,有朝服带、吉服带、常服带、行带等,除朝服带在版饰上及版形的方圆有定制外,其余3种带版饰随所宜而定。带本身皆用丝织,上嵌各种宝石,带有带扣和环,环左右2块,用以系带汗巾、刀、香包等物,带扣都用金、银、铜,较讲究的则用玉、翡翠等。妇女腰带大多束之于衣内,用丝编鞭而下垂流苏,后又采用阔而长的绸带。男子多以白色或蓝色腰带束腰扮咐,带长以在结成束后下垂与袍齐为佳。
与各朝各代各种不同式样的腰带并行不悖的是仪态万千的中国各民族腰饰。

据史载,中国古代各种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常用藤条、树枝、草绳、兽皮等来束腰。道光《云南通志》记清代独龙族“腰际以绳系紧贴肉”,基诺族“男以红藤篾缠腰”。发展到后来,各民族的腰带的长短,宽窄繁简、料质,制作工艺及系结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在宽窄长短方面,有的腰带宽达尺余,长仅可围腰一圈;有的腰带宽仅寸余,但可绕腰数圈。有的腰带挑花剌绣,工艺繁琐,并有带扣、环、流苏等各种相应饰物;有的简单古朴仅为一块布或一条绳索。在系结方式上,有的交叉系结于前;有的则在左、右及背部搭口。同时,腰带的颜色、图案也有很大的差别。

就具体民族而言,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男子喜扎用皮、绸子、布以及毛织的各种腰带。女儿出嫁时,精美考究的腰带是必需的陪嫁物。西北地区的裕固族男子在褐子或氆氇制成的长袍上系红、蓝色腰带,腰带上常挂着腰刀、火镰、火石、小佛象、酒壶、鼻烟壶、旱烟袋等。妇女腰带色彩更为丰富,有红、紫、绿诸色。腰带两端垂于腰后两侧,左侧还系有几条色彩鲜艳的手帕。云南红河哈尼族女孩长到10岁左右,腰间系有两头绣着五彩花纹的箭头形蓝布腰带。到17至18岁时,在腰带头上再加长约1尺以数10股蓝色细布条制成的一种叫“披甲”的腰带,以示成人,可以接受男青年求爱。另外,民间还有用红、黄、绿、蓝、白、青各色棉线编织一种长1—4米、宽1—10厘米,叫做“帕雅”的彩带以作腰带。西藏珞渝阿朗地区的珞巴族女子,常用皮绳把11块5—12厘米的圆铜片按大小依次排列串起来,围住腰部,珞巴语叫做“埃札”。马尼岗、梅楚卡地区的门巴族妇女的腰带则是在皮底上缀以直径3—4厘米的铜质圆扣20多枚,两端缀一行大的,中国为两行小的,其上还佩有6—7根小铁链和其他饰物组合而成。珞巴语称作“布怒”。藏族的腰带因地而异。云南藏区妇女系红色绸缎腰带,并把腰带末端悬在左胯侧;嘉戎藏女多系花腰带;甘南卓尼农区藏女多系一条自织的有几何图形的青白花腰带;舟曲和迭部地区农区藏女则多系黑色或蓝色宽腰带,苗族男子一般以湖色或白色的束带为腰带,带长以在结成束后下垂与袍齐为适,亦有带上绣花的。妇女便装的腰带,用丝棉合织而成,丝绒为红、绿两色,棉纱染成藏青色,长约7尺。盛装的腰带则用丝织品染成红、绿两色,不缝成管状。普米族男女均束腰带,妇女喜欢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色彩带束腰。白族妇女的腰带又叫飘带,上有桃绣花纹,穿戴时在腰后搭口,带头垂于后。内蒙、青海等地蒙古族较典型的腰带叫“布薛”,意为“蒙古腰带”或“蒙古系腰”。这种腰带大多用布厅缺芹或绸子制作而成。古时大汗或领主亦有金制者。陈金制腰带外,一般长约丈余,选用与袍子不同的醒目颜色,可防寒也便于骑射。

腰箍、腰环也是腰带之一种。提起腰箍,人们自然会想起云南潞西、瑞丽、梁河、镇康、耿马等地德昂族的腰饰习俗。据民间传言,古代德昂族妇女会飞,男人无奈,遂以腰箍套之扮毕。腰箍式样繁多,有的用细草绳编扎,有的用细竹削成细篾和竹片,有的用藤篾削成片,还有的腰箍一半是竹片一半以白锡包之,大多漆成红色或黑色,镂刻各种花草图案。腰环即系于腰部的如环状的腰带。最具代表性的是广西那坡县、云南富宁县等地彝族妇女一种叫做“括腊”的腰环。这种腰环大多用榆树皮制成,宽3—4寸,妇女佩于腰间,其大小量体而定。末满18周岁和年过60周岁的妇女,所佩环稍窄。成年妇女除夜间睡觉外,环不离身。传说古代彝族妇女勇敢善战,因有腰环护身,刀箭不入,屡胜顽敌。与此相似,景颇族妇女也常在腰间围以黑色藤圈、草圈或刻有花纹的竹圈。

腰带作为一种基本的服饰物,它除了以精美而质朴的制作工艺、相应的装饰物来实现其审美和实用的双重功效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在各民族的生产与生活、社会与人伦、思维与心理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上,腰带还作为一种“服饰符号”,常常成为人们权利、地位的象征和联络情感世界的信物。如封建时代,带既作服饰,亦作官阶高下、地位尊卑的象征。《宋史·舆服志》载:“带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银、铜之制。宋制尤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蒙古族腰带“布薛”,是权威的象征,在男子服装上不可缺少。女子婚后不再系腰带,表示服从丈夫的权威。男子因犯罪或直系尊亲死亡,则去掉腰带,平时不能去掉。又庾信《王昭君诗》云:“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小小的一条腰带,寄托着爱心,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如红河南岸的彝族姑娘,当其爱上某个小伙子后,常亲手制作一条腰带,送给小伙子,作为定情之物。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姑娘也常将一种叫做“托勒亥得木拉迭普斯”的腰带赠给情侣,作为信物。蒙古族姑娘也常将其“哈布特格”腰饰物赠送恋人,小伙子在选择爱人时,要看姑娘制作的“哈布特格”是否精巧。

4. 藏族首饰上的装饰花纹都有哪些种类及含义

1、藏族饰物有头饰、耳环、手镯、戒指庆运、项链、嘎乌(佛龛)、腰带、奶钩、针线盒等等。

2、金属多用金银,珠宝主要包括红珊瑚、绿松石、琥珀、蜜蜡、象牙、玛瑙等。从藏族服饰可以窥见藏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

3、腰带银饰多为双龙抢宝纹、吐宝鼠纹,誉羡梁缠枝纹、寿字纹也常见,寓意吉祥。藏式八宝图(宝伞、胜利幢、宝瓶、金鱼、海螺、莲花、吉祥网、金轮)以单独或组合的方式出现在饰物中,体现藏民族的宗教信仰。

4、贝类和银元等作为饰物,则体现了藏族历史中货币的历史变迁,藏族是游牧民族,妇女把全部家当穿戴在身上也便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马鞍样式的金银戒指、银质或铜质奶钩、针线盒等则是生活工具慢慢演变成装饰物的一种体现。

5、藏族是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派做,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藏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此外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也有分布。

5. 白马藏族的银腰带有什么作用

要你买就不一定是真

6. 藏族传统服饰从传统到现在是如何演变的

藏文化博大精深,璀灿夺目,是人类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服饰文化以她悠久的历史,多姿多彩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成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从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藏族文物中,可以看到藏族服饰现存最久远的实物资料,这些文物中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真实再现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着居民的衣着样式,展示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是藏族服饰文化的源头。

藏服

藏族服饰虽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但仍以其典雅大方、款式独特,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在旅游业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藏族服饰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受到重视。服装质料更加现代多样、结构变得简约而方便,服饰搭配也更随意,穿着时有的只在外面套上嘉绒标志性的“三片”(头帕、前后围各一片)。

藏族服饰带有自身文化丰富且具多元文化特点,嘉绒服饰的变迁过程本身即是一个汉藏文化渗透融合的过程。嘉绒藏族传统服饰的现代化是不可避免的,其服饰的创新和变革既是必然的选择,同时也应是适应社会变化的主动接受。

7. 为什么藏族人都喜欢佩戴银腰带

藏族人喜欢佩戴银腰带的主要原因是藏族人崇拜的原始宗教苯教崇尚白色,以白色为派旁尊,以至于藏传佛教也崇尚白色,银子又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的白色物品。因此,藏族人喜欢带银腰带。

傣王时期王室女性专用腰带,以无忧花作为腰带头,加以红色宝石作为点缀,腰带头背面刻的是傣医风、火、水、土四塔连心图,以无忧辩羡昌花的树叶作为腰带的活动关节,整条腰带为保证足银的纯度采用不加焊粉先雕蜡再执银版手工錾刻制作而成,重500-650克之间。

(7)藏族女人腰带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白银为贵金属之一,符号Ag,民间广为流传,曾一度作为货币流通。白银为银白色,相对密度10.49,熔点(961℃)。容易冶炼,硬度2.5,延展性强。

不溶于碱和大部分有机酸,易溶于硝酸及热硫酸,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化合后变成褐色Ag2S,古代即开始用于制作首饰,价格中等,通常镶不太贵重的宝石。

纯白银腰带较软,容易变形,在制作银饰品时,一般会在银中加含一定的合金来增加银的硬度,以更适合首携扒饰的制作,欧金匠的银饰品绝大数为925银,但另有一部分手工錾刻工艺的银饰品,由于制作的需要,依然会使用国际标准的1#纯银含银量为99.95%)。

8. 藏族服饰妇女的腰带两边对称的一对的叫什么名字

藏族服饰妇女的腰带两边对称的一对的叫佳仑

阅读全文

与藏族女人腰带图片大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美女独自走在夜路 浏览:1409
动漫美女被骗10万 浏览:1206
高铁上的小女孩图片大全 浏览:1872
美女丝袜中出电影有哪些 浏览:985
古代四大美女ppt 浏览:1718
韩国美女车载dj音乐完整版 浏览:1712
巨臀美女手机在线看 浏览:712
小美女跳舞干净利落 浏览:2002
继承医馆美女小说 浏览:1457
最美军训女生爬草坪的图片 浏览:1663
裸体女人和男人日B图片 浏览:1978
美女是黄视频下载 浏览:1545
大漠苍狼偷看美女换衣服是第几集 浏览:1490
男生温头像柔图片 浏览:1023
让图片可爱起来的小图案 浏览:1164
什么叫姿身大美女 浏览:3093
看日韩美女生活片 浏览:1811
女人使用健慰器图片 浏览:1871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听温柔大方美美哒 浏览:1011
哪里能请到美女演员 浏览: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