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国文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使用的文字是简体汉字。部分地区有使用其他文字,例如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使用的是繁体汉字。内蒙古地区有使用蒙文。
2. 琦君散文
琦君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擅长写散文等,本文为大家整理了琦君散文精选,仅供参考!
母亲年轻的时候,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白天盘成了一个螺丝似的尖髻儿,高高地翘起在后脑,晚上就放下来挂在背后。我睡觉时挨着母亲的肩膀,手指头绕着她的长发梢玩儿,双妹牌生发油的香气混着油垢味直薰我的鼻子。有点儿难闻,却有一份母亲陪伴着我的安全感,我就呼呼地睡着了。
每年的七月初七,母亲才痛痛快快地洗一次头。乡下人的规矩,平常日子可不能洗头。如洗了头,脏水流到阴间,阎王要把它储存起来,等你死以后去喝,只有七月初七洗的头,脏水才流向东海去。所以一到七月七,家家户户的女人都要有一大半天披头散发。有的女人披着头发美得跟葡萄仙子一样,有的却像丑八怪。比如我的五叔婆吧,她既矮小又干瘪,头发掉了一大半,却用墨炭划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额角,又把树皮似的头顶全抹黑了。洗过头以后,墨炭全没有了,亮着半个光秃秃的头顶,只剩后脑勺一小撮头发,飘在背上,在厨房里摇来晃去帮我母亲做饭,我连看都不敢冲她看一眼。可是母亲乌油油的柔发却像一匹缎子似的垂在肩头,微风吹来,一绺绺的短发不时拂着她白嫩的面颊。她眯起眼睛,用手背拢一下,一会儿又飘过来了。她是近视眼,眯缝眼儿的时候格外的俏丽。我心里在想,如果爸爸在家,看见妈妈这一头乌亮的好发,一定会上街买一对亮晶晶的水钻发夹给她,要她戴上。妈妈一定是戴上了一会儿就不好意思地摘下来。那么这一对水钻夹子,不久就会变成我扮新娘的“头面”了。
父亲不久回来了,没有买水钻发夹,却带回一位姨娘。她的皮肤好细好白,一头如云的柔鬓比母亲的还要乌,还要亮。
两鬓像蝉翼似的遮住一半耳朵,梳向后面,挽一个大大的横爱司髻,像一只大蝙蝠扑盖着她后半个头。她送母亲一对翡翠耳环。母亲只把它收在抽屉里从来不戴,也不让我玩,我想大概是她舍不得戴吧。
我们全家搬到杭州以后,母亲不必忙厨房,而且许多时候,父亲要她出来招呼客人,她那尖尖的螺丝髻儿实在不像样,所以父亲一定要她改梳一个式样。母亲就请她的朋友张伯母给她梳了个鲍鱼头。在当时,鲍鱼头是老太太梳的,母亲才过三十岁,却要打扮成老太太,姨娘看了只是抿嘴儿笑,父亲就直皱眉头。我悄悄地问她:“妈,你为什么不也梳个横爱司髻,戴上姨娘送你的翡翠耳环呢?”母亲沉着脸说:“你妈是乡下人,那儿配梳那种摩登的头,戴那讲究的耳环呢?”
姨娘洗头从不拣七月初七。一个月里都洗好多次头。洗完后,一个丫头在旁边用一把粉红色大羽毛扇轻轻地扇着,轻柔的发丝飘散开来,飘得人起一股软绵绵的感觉。父亲坐在紫檀木棍床上,端着水烟筒噗噗地抽着,不时偏过头来看她,眼神里全是笑。姨娘抹上三花牌发油,香风四溢,然后坐正身子,对着镜子盘上一个油光闪亮的爱司髻,我站在边上都看呆了。姨娘递给我一瓶三花牌发油,叫我拿给母亲,母亲却把它高高搁在橱背上,说:“这种新式的头油,我闻了就泛胃。”
母亲不能常常麻烦张伯母,自己梳出来的鲍鱼头紧绷绷的,跟原先的螺丝髻相差有限,别说父亲,连我看了都不顺眼。那时姨娘已请了个包梳头刘嫂。刘嫂头上插一根大红签子,一双大脚鸭子,托着个又矮又胖的身体,走起路来气喘呼呼的。她每天早上十点钟来,给姨娘梳各式各样的头,什么凤凰髻、羽扇髻、同心髻、燕尾髻,常常换样子,衬托着姨娘细洁的肌肤,袅袅婷婷的水蛇腰儿,越发引得父亲笑眯了眼。刘嫂劝母亲说:“大太太,你也梳个时髦点的式样嘛。”
母亲摇摇头,响也不响,她噘起厚嘴唇走了。母亲不久也由张伯母介绍了一个包梳头陈嫂。她年纪比刘嫂大,一张黄黄的大扁脸,嘴里两颗闪亮的金牙老露在外面,一看就是个爱说话的女人。她一边梳一边叽哩呱啦地从赵老太爷的大少奶奶,说到李参谋长的三姨太,母亲像个闷葫芦似的一句也不搭腔,我却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刘嫂与陈嫂一起来了,母亲和姨娘就在廊前背对着背同时梳头。只听姨娘和刘嫂有说有笑,这边母亲只是闭目养神。陈嫂越梳越没劲儿,不久就辞工不来了,我还清清楚楚地听见她对刘嫂说:“这么老古董的乡下太太,梳什么包梳头呢?”我都气哭了,可是不敢告诉母亲。
从那以后,我就垫着矮凳替母亲梳头,梳那最简单的鲍鱼头。我点起脚尖,从镜子里望着母亲。她的脸容已不像在乡下厨房里忙来忙去时那么丰润亮丽了,她的眼睛停在镜子里,望着自己出神,不再是眯缝眼儿的笑了。我手中捏着母亲的头发,一绺绺地梳理,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黄杨木梳,再也理不清母亲心中的愁绪。因为在走廊的那一边,不时飘来父亲和姨娘琅琅的'笑语声。
我长大出外读书以后,寒暑假回家,偶然给母亲梳头,头发捏在手心,总觉得愈来愈少。想起幼年时,每年七月初七看母亲乌亮的柔发飘在两肩,她脸上快乐的神情,心里不禁一阵阵酸楚。母亲见我回来,愁苦的脸上却不时展开笑容。无论如何,母女相依的时光总是最最幸福的。
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
不久,姨娘因事来上海,带来母亲的照片。三年不见,母亲已白发如银。我呆呆地凝视着照片,满腔心事,却无法向眼前的姨娘倾诉。她似乎很体谅我思母之情,絮絮叨叨地和我谈着母亲的近况。说母亲心脏不太好,又有风湿病。所以体力已不大如前。我低头默默地听着,想想她就是使我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人,可是我已经一点都不恨她了。因为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和姨娘反而成了患难相依的伴侣,母亲早已不恨她了。我再仔细看看她,她穿着灰布棉袍,鬓边戴着一朵白花,颈后垂着的再不是当年多彩多姿的凤凰髻或同心髻,而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香蕉卷,她脸上脂粉不施,显得十分哀戚,我对她不禁起了无限怜悯。因为她不像我母亲是个自甘淡泊的女性,她随着父亲享受了近二十多年的富贵荣华,一朝失去了依傍,她的空虚落寞之感,将更甚于我母亲吧。
来台湾以后,姨娘已成了我唯一的亲人,我们住在一起有好几年。在日式房屋的长廊里,我看她坐在玻璃窗边梳头,她不时用拳头捶着肩膀说:“手酸得很,真是老了。”老了,她也老了。当年如云的青丝,如今也渐渐落去,只剩了一小把,且已夹有丝丝白发。想起在杭州时,她和母亲背对着背梳头,彼此不交一语的仇视日子,转眼都成过去。人世间,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呢?母亲已去世多年,垂垂老去的姨娘,亦终归走向同一个渺茫不可知的方向,她现在的光阴,比谁都寂寞啊。
我怔怔地望着她,想起她美丽的横爱司髻,我说:“让我来替你梳个新的式样吧。”她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
我能长久年轻吗?她说这话,一转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轻了。对于人世的爱、憎、贪、痴,已木然无动于衷。母亲去我日远,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
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的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同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上背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么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份。”
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我自幼因先父与塾师管教至严,从启蒙开始,读书必正襟危坐,面前焚一炷香,眼观鼻,鼻观心,苦读苦背。桌面上放十粒生胡豆,读一遍,挪一粒豆子到另一边。读完十遍就捧着书到老师面前背。有的只读三五遍就琅琅地会背,有的念了十遍仍背得七颠八倒。老师生气,我越发心不在焉。肚子又饿,索性把生胡豆偷偷吃了,宁可跪在蒲团上受罚。眼看着留恋南阊蹋闹蟹⑹模松蛔龆潦槿耍慰龀すぐ⑷俨倒“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一个大男人,只认得几个白眼字(家乡话形容少而且不重要之意),他不也过着快快乐乐的生活吗?
但后来眼看五叔婆不会记账,连存折上的数目字也不认得,一点辛辛苦苦的钱都被她侄子冒领去花光,只有哭的份儿。又看母亲颤抖的手给父亲写信,总埋怨辞不达意,十分辛苦。父亲的来信,潦潦草草,都请老师或我念给她听,母亲劝我一定要用功。我才发愤读书,要做个“才女”,替母亲争一口气。
古书读来有的铿锵有味,有的拗口又严肃,字既认多了,就想看小说。小说是老师不许看的“闲书”,当然只能偷着看。偷看小说的滋味,不用说比读正经书好千万倍。我就把书橱中所有的小说,一部部偷出来,躲在远离正屋的谷仓后面去看。此处人迹罕到,又有阳光又有风。天气冷了,我发现厢房楼上走马廊的一角更隐蔽。阿荣伯为我用旧木板就墙角隔出一间小屋,屋内一桌一椅。小屋三面木板,一面临栏杆,坐在里面,可以放眼看蓝天白云,绿野平畴。晚上点上菜油灯,看《西游记》入迷时忘了睡觉。母亲怕我眼睛受损,我说栏杆外碧绿稻田,比坐在书房里面对墙壁熏炉烟好多了。我没有变成四眼田鸡,就幸得有此绿色调剂。
小书房被父亲发现,勒令阿荣伯拆除后,我却发现一个更隐蔽安全处所。那是花厅背面廊下长年摆着的一顶轿子。三面是绿呢遮盖,前面是可卷放的绿竹帘。我捧着书静静地坐在里面看,绝不会有人发现。万一听到脚步声,就把竹帘放下,格外有一份与世隔绝的安全感。
我也常带左邻右舍的小游伴,轮流地两三人挤在轿子里,听我说书讲古。轿子原是父亲进城时坐的,后来有了小火轮,轿子就没用了,一直放在花厅走廊角落里,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游伴们想听我说大书,只要说一声:“我们进城去。”就是钻进轿子的暗号。
在那顶轿子书房里,我还真看了不少小说呢。直到现在,我对于自己读书的地方,并不要求如何宽敞讲究,任是多么简陋狭窄的房子,一卷在手,我都能怡然自得,也许是童年时代的心理影响吧。
进了中学以后,高中的国文老师王善业先生,对我阅读的指导,心智的发现至多。他知道我已经看了好几遍《红楼梦》,就教我读王国维①〔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近代着名学者。《红楼梦评论》。由小说探讨人生问题、心性问题。知道我在家曾读过《左传》《孟子》《史记》等书,就介绍我看朱自清先生古书的精读与略读,指导我如何吸取消化。那时中学生的课外书刊有限,而汗牛充栋〔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的旧文学书籍,又不知如何取舍。他劝我读书不必贪多,贪多嚼不烂,徒费光阴。读一本必要有一本的心得,读书感想可写在纸上,他都仔细批阅。他说:“如是图书馆借来的书,自己喜爱的章句当抄录下来。如果是自己的书,尽管在书上加圈点批评。所以会读书的人,不但人受书的益处,书也受人的益处。这就叫做‘我自注书书注我’了。”他知道女生都爱背诗词,他说诗词是文学的,哲学的,也是艺术音乐的,多读对人生当另有体认。他看我们有时受哀伤的诗词感染,弄得痴痴呆呆的,就叫我们放下书本,带大家去湖滨散步,在照眼的湖光山色中讲历史掌故、名人轶事,笑语琅琅,顿使人心胸开朗。他说读书与交友像游山玩水一般,应该是最轻松愉快的。
高中三年,得王老师指导至多,也培养起我阅读的兴趣,与精读的习惯。后来抗战期间,避寇山中,颇能专心读书,勤作笔记。也曾手抄喜爱的诗词数册,可惜于渡海来台时,行囊简单,匆遽①〔匆遽(jù)〕急忙,匆促。中都未能带出,使我一生遗憾不尽。现在年事日长,许多读过的书,都不能记忆,顿觉腹笥〔腹笥(sì)〕原指学识丰富,这里指肚子里的学问。笥,藏书的器具。枯竭,悔恨无已。
大学中文系夏瞿禅老师对学生读书的指点,与中学时王老师不谋而合。他也主张读书不必贪多,而要能选择,能吸收。以饮茶为喻,要每一口水里有茶香,而不是烂嚼茶叶。人生年寿有限,总要有几部最心爱的书,可以一生受用不尽。有如一个人总要有一二知己,可以托生死共患难。经他启发以后,常感读一本心爱之书,书中人会伸手与你相握,彼此莫逆于心,真有上接古人,远交海外的快乐。
最记得他引古人之言云:“案头书要少,心头书要多。”此话对我警惕最多。年来总觉案头书愈来愈多,心头书愈来愈少。这也许是忙碌的现代人同样有的感慨。爱书人总是贪多地买书,加上每日涌来的报刊,总觉时间精力不足,许多好文章错过,心中怅惘不已。
回想当年初离学校,投入社会,越发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而碌碌大半生,直忙到退休,虽已还我自由闲身,但十余年来,也未曾真正“补读生来未读书”。如今已感岁月无多,面对爆发的出版物,浩瀚的书海,只有就着自己的兴趣,与有限的精力时间,严加选择了。
我倒是想起袁子才①〔袁子才〕指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1716—1797),子才是他的字。的两句诗:“双目时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我想将第二句的“古”字改为“世”字。因他那时只有古书,今日出版物如此丰富,真得有一双秋水洗过的慧眼来选择了。
所谓慧眼,也非天赋,而是由于阅读经验的累积。分辨何者是不可不读之书,何者是可供浏览之书,何者是糟粕,弃之可也。如此则可以集中心力,吸取真正名着的真知灼见,拓展胸襟,培养气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清代名士张心斋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把三种不同境界,比喻得非常有情趣。隙中窥月,充满了好奇心,迫切希望领略月下世界的整体景象。庭中赏月,则胸中自有尺度,与中天明月,有一份莫逆于心的知己之感。台上望月,则由入乎其中,而出乎其外,以客观的心怀,明澈的慧眼,透视人生景象。无论是赞叹,是欣赏,都是一份安详的享受了。
3. 浅谈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短文
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近50年来按照辩证法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50年代肯定,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60~70年代否定,立下“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戒律;80~90年代又肯定,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当前,要给中学的文学教育定位,促进文学教育,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一、英、美、德、原苏联等国的文学教育
英、美、德、原苏联都十分重视母语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法、日等国虽然不单列文学教育的课程和内容,但是也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英国,在1985年颁布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国家标准·英语》中指出:“英语可视为一门学科,也可以看作英语和英国文学两门课程。”在英语学科中,有语言教育,包括听说、阅读、写作、拼写、书写等,有文学教育,指导学生阅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和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从作品主题、人物、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并且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个人反应。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一般地说,英语课程包括语法、阅读、写作和作文;语言艺术课程包括美国文学、英国文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指导学生逐步熟悉古今文学代表作,能够欣赏语言艺术,评论文学作品,并且养成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德国,一个州的德语教学大纲规定:“德语的任务是对年轻人进行语言上的和文学上的教育,这是它的独特的使命。”还规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要学生了解文学体裁和结构,了解德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原苏联,从40年代到90年代初解体实行语言和文学分科教学,从4年级到11年级分三段进行文学教育:祖国语言——祖国文学——俄罗斯文学和当代苏联文学。讲授文学理论、文学史知识,培养鉴赏、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在中学进行文学教育,在世界上原苏联是最认真、最坚决的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在中学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为什么呢?
美国学者认为: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阅历一些地方、人物和事件,增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情趣和探索意识,从而给学生的生活增加一个特别的天地;从文学作品中了解人类自身的动机、冲突和价值。
德国学者认为:应当了解文学作为自我表现的产物,作为满足美感的手段,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的奇妙作用;通过学习和分析古典和现代的文学作品,扩充自己的语言能力,“在社会基储美学表现形式和哲学理论设计方面开拓我们文化的语言空间”。
原苏联学者认为:“文艺能给学生以最深刻的美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的能力。”(凯洛夫语)教学大纲中也指出:“文艺作品是认识生活的源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形成学生世界观和性格的强大手段。”大纲设定文学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培养对语言艺术和文学形象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能力;发展学生运用语言和自觉阅读的技巧;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和审美能力。
这些学者都认识到文学教育的价值,即认识、审美、教育的价值。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占有一片新的天地;可以吸收文化价值观念,学习民族精英和民族精神;可以对自然、生活、艺术进行审美,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其他学科如史、地、政是替代不了的。随着世界教育潮流“学术性——人文性——学术·人文性”的发展,文学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人文价值和无穷魅力。
二、我国文学教育的现状
清末,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设“词章”科;《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改“词章”科为“中国文学”科,有读文、作文、习字和古代文章以及中国文学作品。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中国文学”科为“国文”科,有作文、讲读、习字,文学源流,中国文学史等。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改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中学仍为“国文”科,教学文言文,主要是古代文章和古代文学作品。自此直到1954年左右,我国中学语文学科有一部分为文学作品的教学,但没有严格意义的文学教育的科学概念,更没有现代课程意义的文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956年~1958年,全国进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制订了汉语、文学的分科教学大纲,编着了汉语课本和文学课本。可是,只试验了三个学期,就夭折了,可谓昙花一现。由此却引出了一个“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教条,文学教育被视为禁区。
80年代初,有识之士开始重视和实验文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着实验语文课本,其中高二年级课本编为《文学读本》。1986年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教育开始有章可循。同时修订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把文学教学单元独立出来,例如分设记叙文单元和散文单元,提倡“把文学课教成文学鉴赏课”。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能力项目中有“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能力项目中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和技巧”。文学知识教学,初中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高中有“文学鉴赏常识”“文学发展常识”“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常识”。同时,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加强了文学作品的教学,高中课本中对记叙文教学和散文教学、小说教学进行了区别。1997年至1999年供山西、江西和天津实验用的高中语文课本,高二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文学教育。至此,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课题摆在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当前,中学文学教育并不理想,不过,十几年来不少教师进行文学教育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21世纪的中学文学教育改革打下了基础。
三、文学教育的课程价值
文学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有什么课程价值?
中学生思想和感情的发展需要文学教育。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
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需要文学教育。文学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创造意识。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学生只有吸收文学作品中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的滋养,才能更好地发展思维和语言。
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必然包容文学教育。世界各国母语教育都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我国百年语文课本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然而教育目的不明。排除政治或者教育行政的干扰,语文学科按自身发展规律发展,就必然包容文学教育。不认识这条世界范围内的母语教育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文学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在于,文学教育对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性起重要作用,是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学科的固有的一部分,排除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健全的语文教育。
对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有不同的认识。
叶圣陶早在1942年就说:“要养成读写的知能,非经由语文学和文学的途径不可……站定语文学和文学的立场,这是对于国文教学的正确的认识。从这种认识出发,国文教学就将完全改观。”1948年草拟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特意列出:“高中的阅读包括文艺欣赏。”后来,1963年和1978年的重要论文谈语文教学改革,就不再专门谈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了。
4. 中国普通话的由来
广义的普通话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了,狭义的普通话也至少有300年(1728年雍正王朝以北京话作为官话)的历史了。
普通话的历史
根据研究和史料来看普通话的由来最早要追溯到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但这只是普通话形成的一个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民族共同语才叫普通话,同时也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通用语。
中华民族共同语是中华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中华民族共同语
1. 雅言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汉民族共同语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现在的地理方位说就是山东人。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这种叫做“雅言”的共同语言便是普通话的由来源头。
5. 191 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一)
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王荣生教授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中,对具有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概念,即“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划分和辨正,并对近百年来我国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尤其是对一向笼统的范文系统做出了新的鉴别,区分出“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四种选文类型,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体划分选文类型的习惯思维,帮助人们加深了对文选型语文教材的认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我们的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主流,语文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文“问题的讨论。而讨论”选文“问题,必须确认“选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
陈启天在《中国的国文教学》中将选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生需要精读深究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叫“模范文”;第二类是反映社会、政治、人生重大问题的文章,叫“问题文”;第三类是学生自修的教材,教“自修文”。这是从教学的角度进行分类的,不同类型的选文,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程序。
王荣生教授从语文教材编撰的角度来探讨“选文”类型,把选文大致分为了四种类型,即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
1.定篇
“定篇”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学的篇目。从我国的语文发展史来看,自现代以来,对“定篇“”问题做过较深入思考的是朱自清,他是从文言作品学习的角度来思考“定篇”问题的,他强调文言作品的学习:“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自清特别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同时强调指出:“文言文的诵读,该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
朱自清老先生的这番见解可以从古文扩大为经典,甚至“定篇”。王荣生教授认为,对我国的中学生而言,鲁迅的作品应该享有“定篇”的待遇,也就是无论何种中学语文教材,都必须包含鲁迅的若干作品。
掌握以“定篇”身份进入语文教材的世界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其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大项目。
关于定篇内容的发生学,泰勒曾这样说过:“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在编制文学领域的课程时,第一步,可以是选择看来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新经验的文学作品,然后再考虑从阅读这些重要的教材中,对学生来说能学到什么”。这样看来在“定篇”的情况下,第一步的工作也不是确定目标,而是先选择课程内容,即选文,课程目标则源于这一特定诗文的本身。也就是说,从进入教材的方式看,作为“定篇”的“选文”,是直接原汁原味地搬进,并且成为该部分教材其他内容的环绕中心;“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与欣赏”的目的。
其次,课程内容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诗文本身,而最终落实为“理想的读着”对该诗文“权威的阐释”——在我国的语文教材,表现为注释、助读(导读或提示、旁批或点评)文字,尤其是课后练习题的指令。也就是说课程的内容,既不是学生对这一“定篇”的感知,也不是教师对这一定篇的理解,而是文化、文学等专门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
2.定篇的功能
定篇的功能就是“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作品。王荣生教授列举了俄罗斯教材的一个小节,进行了例证和说明。该教材的这一章节是以“定篇”的方式来处理克雷洛夫寓言的。该章节一共分为六部分:提供作者及主要作品创作史的背景,克雷洛夫寓言是本节学习的主体课文,课后的练习则分别从寓言的理解要点、寓言与戏剧的相似点等方面指导学生阅读并表演,使学生彻底地领会作品切实地感受到克雷洛夫寓言的魅力。然后尝试写寓言的一套练习,从童话与寓言,托尔斯泰与克雷洛夫的寓言以及他们与伊索寓言的比较中,引导学生“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克雷洛夫的寓言,最后的音乐会课和竞赛课设计,则能使学生对克雷洛夫寓言的“了解和欣赏”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节较为集中、完整的定篇类型的教材设计,体现了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
在尝试练习这个环节,学生是在彻底把握寓言语体特征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从“在你所写的寓言中有没有事件的发展?有没有比喻?在对话中有没有表现出主人公的企图和性格?有没有寓意?这一寓意与所写的寓言是否吻合?”等五个方面具体地指导学生改善自己的作品。这样一节课的设计目标明确、层层递进,且充分发挥了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6. 7年前,17岁高中生爱上57岁爷爷,不顾一切结婚后现状如何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家的健康水平都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而寿命也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长,也就因此会出现更多的年龄相差比较大的婚姻与恋情,但是即使这样的恋情现如今是越来越多了,依然在正常的社会体系中不被人们所认可,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现实的问题,有的人觉得年龄相差太大的爱情,很可能是因为一方的实力很强,另一方想要依附于实力强的那一方,这就像是一种交易关系,而不是爱情,但是在这样年龄跨度非常大的爱情中,依然还是有着真爱的,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位十几岁女高中生喜欢上一个57岁老爷爷的故事,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且听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这一对情侣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或者评论,如果可以的话请点个关注,谢谢。
7. 宇辉的中国国文
1)儿臣领命——”宇辉靖叩身领命,眼神阴冷的看向一直默默无语的宇辉文 ,天宇二十五年,天宇国文轩王宇辉文出战金鳞,后方粮草供给不足,兵疲马乏。历史有出现宇辉人名。
2)大地苍生,宇宙辉煌,简称宇辉
3)历史有宇辉书城,古人写有宇辉诗集。宇辉名号自古以来,就一直流传着。
8. 《国文趣味》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国文趣味》(姜建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4ND7sgYfHFs7YtFa79QBMA
书名:国文趣味
作者:姜建邦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页数:256
内容简介: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
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
《国文趣味》是令人三叹的一本书。将国文的趣味讲得如此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竟是出自半个世纪前一位中学教师之手,一叹也。本书初版后近七十年来在大陆没有再版,寂寂无闻,二叹也。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先生,其生平事迹如流星划过夜空,了无痕迹,三叹也。
作者简介:
姜建邦,生平细节已颇难考。曾在上海缉规中学(现上海市市东中学的前身)任国文教员。这所学校由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兴建,是当时中学的佼佼者。最初几任校长皆延请外国人,后来又有学者黄仲苏、教育家顾惠人等担任此职。姜建邦后来皈依了基督教。除此书外,还着有《识字心理》、《圣诗史话》等着作。
9. 233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
去年在读王崧舟老师的书时,发现王崧舟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本书,于是认定这是一本好书,便毫不犹豫地买来读。
原本没想到这本书如此难买,第一次下单后两周多都没有发货,于是,便退掉了。之后还是不甘心,又换了家重新下单,这次又是同样的情况。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便也不着急,耐心等待。书到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难买,便更加珍惜,读得愈发认真。三个月时间,先后读了两遍。
王荣生教授在前言中解释了书难买的原因,也庆幸自己坚持买到了。在工作室共读李海林老师的《语文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时,发现李海林老师在书中的好多论证也都是来自《语文课课程论基础》这本书,所以又两本书结合,同步阅读,对语文课程有了更系统、深入地了解。
书中,王荣生教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道教什么,也就是“教学内容不明确”。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清晰明了了语文教学内容,才能去研究“语文教学内容怎么教”的问题。
所以,关于语文课程的研究,本书真正是从“头”开始的。王荣生教授从试建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体系开始,梳理除了相关研究的五种性质、七个层面,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这样一步一步下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层层深入,且一目了然。
王荣生教授在书中明确提出“用教材教”和“教教材”又是有本质区别的两码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禁会困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教材去教什么?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入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先翻阅语文课标,找到对应的内容“语文课还是要用语文来教,用语文的语言教,用语文的形式教,用语文的味道教,用语文的涵养教。”这就点明了,我们应该“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进行拓展与延伸。
那么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我们该如何扣准课文的侧重点,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除了教师自身的客观条件,必须从语文的“头”,语文的“根”研究起,也就是进一步明晰教材。
我们的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主流,语文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文“问题的讨论。而讨论”选文“问题,必须确认“选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
陈启天在《中国的国文教学》中将选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生需要精读深究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叫“模范文”;第二类是反映社会、政治、人生重大问题的文章,叫“问题文”;第三类是学生自修的教材,教“自修文”。这是从教学的角度进行分类的,不同类型的选文,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程序。
王荣生教授通过中外教材的比较和研究,对具有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概念,即“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划分和辨正,并对近百年来我国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尤其是对一向笼统的范文系统做出了新的鉴别,区分出“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四种选文类型,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体划分选文类型的习惯思维,帮助人们加深了对文选型语文教材的认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定篇”就是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选定的篇目,重在整篇作品的学习;“例文”是为了达到某个训练点而选用的文章,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很短的片段,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使用同一篇例文,也可以用几篇或十几篇例文来支撑和拓展一项或几项训练点。“样本”的侧重点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技能。“用件”具有易替换性,不是“非谁不可”,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途径、一种方式。
一、定篇
1.“定篇”的特征
“定篇”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学的篇目。从我国的语文发展史来看,自现代以来,对“定篇“”问题做过较深入思考的是朱自清,他是从文言作品学习的角度来思考“定篇”问题的,他强调文言作品的学习:“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自清特别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同时强调指出:“文言文的诵读,该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
朱自清老先生的这番见解可以从古文扩大为经典,甚至“定篇”。王荣生教授认为,对我国的中学生而言,鲁迅的作品应该享有“定篇”的待遇,也就是无论何种中学语文教材,都必须包含鲁迅的若干作品。掌握以“定篇”身份进入语文教材的世界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其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大项目。
关于定篇内容的发生学,泰勒曾这样说过:“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在编制文学领域的课程时,第一步,可以是选择看来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新经验的文学作品,然后再考虑从阅读这些重要的教材中,对学生来说能学到什么。这样看来在“定篇”的情况下,第一步的工作也不是确定目标,而是先选择课程内容,即选文,课程目标则源于这一特定诗文的本身。也就是说,从进入教材的方式看,作为“定篇”的“选文”,是直接原汁原味地搬进,并且成为该部分教材其他内容的环绕中心;“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与欣赏”的目的。
其次,课程内容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诗文本身,而最终落实为“理想的读着”对该诗文“权威的阐释”——在我国的语文教材,表现为注释、助读(导读或提示、旁批或点评)文字,尤其是课后练习题的指令。也就是说课程的内容,既不是学生对这一“定篇”的感知,也不是教师对这一定篇的理解,而是文化、文学等专门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
2.“定篇”的功能
定篇的功能就是“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作品。王荣生教授列举了俄罗斯教材的一个小节,进行了例证和说明。该教材的这一章节是以“定篇”的方式来处理克雷洛夫寓言的。该章节一共分为六部分:提供作者及主要作品创作史的背景,克雷洛夫寓言是本节学习的主体课文,课后的练习则分别从寓言的理解要点、寓言与戏剧的相似点等方面指导学生阅读并表演,使学生彻底地领会作品切实地感受到克雷洛夫寓言的魅力。然后尝试写寓言的一套练习,从童话与寓言,托尔斯泰与克雷洛夫的寓言以及他们与伊索寓言的比较中,引导学生“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克雷洛夫的寓言,最后的音乐会课和竞赛课设计,则能使学生对克雷洛夫寓言的“了解和欣赏”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节较为集中、完整的定篇类型的教材设计,体现了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
在尝试练习这个环节,学生是在彻底把握寓言语体特征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从“在你所写的寓言中有没有事件的发展?有没有比喻?在对话中有没有表现出主人公的企图和性格?有没有寓意?这一寓意与所写的寓言是否吻合?”等五个方面具体地指导学生改善自己的作品。这样一节课的设计目标明确、层层递进,且充分发挥了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例文
1.“例文”的特征
将选文看成“例文”,是中国自现代以来对语文教材中“选文”的基本定位,它是在对传统语文教材的批判中形成的。
夏丏尊提出,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一个个的词句及整篇的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而“选文”则主要是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的“例子”。
“例文”本身不是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它属于“用什么去教”含义的语文“教材内容”,具有可替换性。成篇的“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它给语文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性的感知。我们知道感知教具并不是教与学的目的,而是要通过教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样,通常我们选的某一篇“例文”,用的其实也并不是整篇的文,在多数情况下派上用场的只是诗文或诗文读写的某一侧面和某一点或几点。一般情况下,无需对“例文”的字词句、篇语修逻常面面俱到。“例文”的实质就是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
其实,语文知识往往是“不能明确界定的概念”,单用一篇“例文”往往还不足以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往往还需要用不同变式呈现多篇“例文”,以充分展示语文知识的内涵。魏书生老师曾在讲“怎样划分文章层次”、“怎样归纳文章中心”时,一节课上了十几篇“例文”。用十几篇课文来支撑和拓展一项或几项知识在语文教学上也是非常可取的。
2.“例文”的功能
王荣生教授列举了英国“阅读故事”教材的一个内容。从内容的九项编排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知识统率选文,选文主要起知识的例证作用。
(2) 例文只用“文”的某个部分或某些点的某个方面。
(3) 为了有效掌握知识,集中使用相当数量的例文。
(4) 讲知识与读选文穿插进行。
(5) 教材设计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知识学习。
例如,在本单元中,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只是语文活动,而不是语文学习,它是本单元的教材内容而不是课程内容。也就是说写日记并不是为了达到写的目的,而是通过写掌握“课程内容”的知识。
三、样本
1.“样本”的特征
“样本”说,在我国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在叶圣陶老先生的语文教学论里,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怎样读、怎样写,当然首先是知识,得“心知其故”。然而,知识是随着技能走的,而技能又是随着“选文”练的,怎样读、怎样写的“知识”,取决于被选用的这一篇“选文”。即知识是溶解在“选文”里的,它需要学习者在阅读的经验和揣摩中去发现,它有待于生成和提炼。
2.“样本”的功能
与“定篇”一样,作为“样本”,一篇“选文”也要同时教学与“样本”相关的许多方面。但是,那许多的方面主要不是来自选文本身,更不是来源于权威—无论是专家、教材编撰者还是教师的阐释,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读与写、文学鉴赏的现实状况。换句话说,在本质上,“样本”说的课程内容,是不能事先约定的,随着技能的增多随着对“知识”的经验增加,按照叶圣陶教学论系统的逻辑,所教学的“知识”便会逐渐减少,最后,减少到几乎用不着再出现新的“知识”了,这也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论设计上的体现。
“样本”有其独特的功能,所以,也要采用与“定篇”、“例文”不同的方式。它不能在教学大纲里事先指定,所以课程的内容产生于教学中的读写“现场”。
四、用件
1.“用件”的特征
前三种类型的选文,都是学生在语文学科里的学件——在“定篇”,学习经典的丰厚蕴涵;在“例文”,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在“样本”,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这三种类型都是在学“文”,而“用件”则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从事一些与选文相关的学习活动。“用件”关心的主要是其“内容”的方面,也就是课文“说了什么”;对“怎么说”,则只关心其逻辑的合理性与否,即说得对不对、说不说得通。
2.“用件”的功能
语文教材里的“用件”,主要分为“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提供资料文”三种类型。“用件”类型的选文具有易替换性,它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使用“用件”关键的问题是规划听、说、读、写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在活动的同时,进行相关的有意识的语文学习。而“用件”使用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在适合于具体学生的前提下,选用能发挥自己所长的教材,并自觉地规划适合于自己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道路。
关于四种选文的分类及其使用,王荣生教授也列举了很多具体的案例,材料翔实,思路清晰,分析深入。这是我第一次对自己使用了十几年的语文教材进行如此明晰的分类学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这四类选文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还要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比如以《太阳》一文为例,如果讲说明方法,那就是作“例文”用,如果借助文本训练说明方法,那就是作“样本”用……,由此可见,文本的类型不是单一不变的,它可依教学需要来转换身份或拥有多重身份。
依王荣生教授所言:“定篇”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对作品的体悟和理解的深度;“例文”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师的知识状况,以及能否帮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教学能力;“样本”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诊断能力;“用件”成功的要素,可能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明晰了教材类型和作用也并不是解决了所有问题,它的正确运用和价值体现也对老师的文化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解决语文的根本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给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走在前面。
10. 《易经》中的 “ 六二,屯如.趣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的意思是请深入解释
【屯】六二 屯⑴如邅⑵如⑶,乘⑷马班⑸如。匪⑹寇⑺婚媾⑻,女子贞⑼不字⑽,十年⑾乃字。
【译】六二聚集驻扎在村屯中境遇不顺,车辆与马匹呈分开状态,车马装饰得很美丽并且数量众多这是来迎娶新娘的,女子意志坚定地表示现在不出嫁,多年以后才会出嫁。
注释:⑴“屯”聚集,驻扎。《史记·陈涉世家》:“屯大泽乡。”又:屯子,村庄。如:屯落。(村庄;村落。)
⑵“邅”难于行走的样子。多用以形容境遇之不顺。《集韵》屯邅,难行不进貌。《楚辞·哀时命》蹇邅回而不能行。
⑶“如”词的后缀,表示状态。《汉书·石奋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⑷“乘”车,兵车。《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⑸“班”分布,分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男女以班,赂晋侯以宗器、乐器。”
⑹“匪”通“騑” 指车马美盛。《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
⑺“寇”众多。《扬子·方言》:“凡物盛,多谓之寇。”《郭璞注》:“今江东有小凫,其多无数,俗谓之寇凫。”
⑻“婚媾”嫁娶,结为亲戚关系。《国语·晋语四》:“今将婚媾以从秦。”
⑼“贞”假借为“正”、为“定”(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诸葛亮《出师表》:“贞良死节之臣。”)
⑽“字”女子许嫁(许配,出嫁。)。《康熙字典》又女许嫁曰字。宋叶适《林伯和墓志铭》:“邻女将字而孤,养视如己子,择对嫁之。”
⑾“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