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梅花分几种种类
梅花是梅树的花,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为南京、武汉、无锡等地市花。 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目前大品种有30多个,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一般花期在2-3个月左右。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直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
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
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
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
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其品种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大红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型。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花瓣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乐,二是幸福,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我们最希望的和平。梅花的五片花瓣,分别象征着吉祥。梅花开放在初春,为元月花的代表。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常见的梅花品种图片:
宫粉梅
宫粉梅属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枝梅类宫粉型,其花复瓣至重瓣,呈或深或浅的红色。宫粉梅是观赏型花梅,开花繁密,花色淡红,尤其难得的是能散出较为浓郁的清香。在古代,人们习惯将宫粉梅与朱砂梅统称为红梅,因为不看木质部,单从花色或花型上看,宫粉梅与朱砂梅有些相似。
朱砂梅
朱砂梅为真梅系直脚梅类,枝条直伸或斜展,不下垂成拱形也不扭曲。花萼绛紫色;单瓣、重瓣或半重瓣;花瓣深红色;新生小枝木质部深红色。代表品种:白须朱砂、红须朱砂、单瓣朱砂、朱砂台阁,骨里红,乌羽玉,早种朱砂,江南朱砂,徽州骨红,淡晕朱砂等。
红梅
红梅是梅花的一种,这种植物可用于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可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等。红梅也是中国文人喜欢呤咏的对象,画作和诗歌很多。红梅为落叶小乔木,蔷薇科,杏属。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
朱砂梅和红梅的区别:朱砂梅的枝条颜色是乌红色的枝条,红梅的枝条上面是绿色枝条带灰色的。
大红梅
大红梅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枝条直立或斜展,似宫粉型而花色大红,开花特鬃,甜香甚浓。这个是属于杏梅系中的红梅,还有一种花大而且比这个更鲜艳的就是大花梅。其实就是重瓣的,花朵比普通的梅花大而丰厚。红梅和大红梅很多都用来制作盆景。
照水梅
照水梅,果用实生类型梅树,是云南主栽优质品种,主要分布在云南腾冲、丽江、鹤庆、剑川等县.其中腾冲照水梅最佳。它树体生长势强,树冠高大开张.枝繁叶茂.叶片较大、较厚,长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白色,5瓣单层排列.花冠直径1.5—2厘米,雄蕊38~40枚,雌蕊1枚。花萼5片。深紫红色,1月中旬盛花。小枝暗绿,于枝紫褐色。果实顶端一边突起.果大核小.单果重可达83.3克,一般果重30~40克。可食率一般为87%~90%,高的达93.6%.果形指数1.05,pH值1.O。果肉具酸、香、细、嫩、脆等特点。坐果率高,丰产性能好,大小年不明显,是目前云南最优质的品种类型。6月中旬硬熟。
绿萼梅
绿萼梅,别名:酸梅、乌梅。蔷薇科、杏属梅花的一种,为乔木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及台湾,主产江苏,浙江。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喜光,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
金钱绿萼梅
金钱绿萼梅着花中密,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花径3.4-3.6cm,花蕾淡米黄色,花态蝶形,近平展,花色正面乳白,反面极浅之黄绿;花瓣40-84枚。花有浓香,偶结实。花特大,瓣特重,系优良品种。
玉碟梅
玉碟梅,蔷薇科杏属植物,多年生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老时脱落,常有腺体。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玉碟梅有30多个品种,如玉碟、粉碟、紫蒂白等。
洒金梅
洒金梅属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枝梅类洒金型。洒金梅不仅花色奇特,而且大多数花繁密,枝型紧凑,适宜做盆景及切花。花单瓣、复瓣或重瓣,花色以白色为主,但每朵白花上必洒红条或红斑,有时一束白花枝跳出几片红瓣,甚至一树可跳出几枝红花。这跳出的红花枝不再变化,此后一直开红花,说明红花的遗传性比较强。
珍珠梅
珍珠梅原产于亚洲北部,中国河北、甘肃、山东、山西、内蒙古、江苏等地均有分布。是一种落叶阔叶灌木类植物,性喜阳光并具有很强的耐阴性,耐寒、耐湿又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一般土壤中即能正常生长,而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中长势更强。生长较快,萌蘖力强,耐修剪。
蜡梅
蜡梅别名: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叶开花,栽培变种有磬口蜡梅;柴油心蜡梅;狗绳蜡梅。蜡梅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强暴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给人以精神的启迪,美的享受。它利于庭院栽植,又适作古桩盆景和插花与造型艺术,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花芳香美丽,是园林绿化植物。根、叶可药用,理气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风湿麻木、风寒感冒,刀伤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烦口渴、气郁胸闷;花蕾油治烫伤。
素心梅
素心梅为腊梅的一种,为落叶丛生灌木,木本植物,是名贵观赏花木。花瓣长椭圆形,向后反卷,花色淡黄,心洁白 ,花香芳馥,因其花朵较大,又称“荷花梅”。
磬口梅
磬口梅 腊梅品种之一,花瓣较圆,色深黄,心紫色,香气浓。按花心颜色分为荤心和素心两种,荤心中,香气浓,花心紫色,又称“檀香梅”。
美人梅
美人梅(学名:Prunus × blireana cv. Meiren):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法国引进。由重瓣粉型梅花与红叶李杂交而成。叶片卵圆形,长5~9厘米,叶柄长1-1.5厘米,叶缘有细锯齿,叶被生有短柔毛,花色浅紫,重瓣花,先叶开放,萼筒宽钟状,萼片5枚,近圆形至扁圆,花瓣15-17枚,小瓣5-6梅,花梗1.5厘米,雄蕊多数,自然花期自3月第一朵花开以后,逐次自上而下陆续开放至4月中旬。紫红色。花粉红色,繁密,先花后叶。花期春季。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开阔的环境。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嫁接、压条、扦插繁殖。优良的园林观赏、环境绿化的树种。
榆叶梅
榆叶梅又叫小桃红,因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为灌木稀小乔木,高2-3米;枝条开展,具多数短小枝;小枝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冬芽短小,长2-3毫米。枝紫褐色,叶宽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3裂状,缘有不等的粗重锯齿;花单瓣至重瓣,紫红色,1~2朵生于叶腋,花期4月;核果红色,近球形,有毛。榆叶梅在中国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全国各地多数公园内均有栽植。本种开花早,主要供观赏,常见栽培类型有重瓣榆叶梅(花重瓣,粉红色;萼片通常10枚)、鸾枝榆叶梅(花瓣与萼片各10枚,花粉红色;叶片下面无毛)。
垂枝梅
垂枝梅,蔷薇科,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喜温暖气候,较耐旱怕涝,庭植观赏植物。枝条自然下垂或斜垂,花有红、粉、白各色。
龙游梅
龙游梅枝干自然扭曲,树冠散曲自然,宛若游龙。其花复瓣、其色雪白、其香犹若脂龙游梅粉,既可赏花又可赏枝,是难得的盆景上品。龙游梅,开白色重瓣花,为梅中珍品,品种甚少,只有两个品种。龙游梅具有奇特的枝态,既可观花,又可赏形。所以,龙游梅盆景可谓盆中精品。龙游梅的花期较早且短,其单朵花期仅8天。所以,栽培时注意与其他梅花混植。
杏梅
杏梅,又称“洋梅”、鹤顶梅(《农圃全书》)、日本称“丰后梅”、“鹅梅”等。杏与梅分别为蔷薇科的两个不同树种,各自具有独特的性状,而杏(或山杏)与梅的天然杂交种,既包含杏的性状,又包含梅的性状。杏梅系的梅花观赏价值高,花径大、花色亮且花期长。
樱李梅
樱李梅和杏梅一样不是真梅,是梅与红叶李(或樱)的种间杂交种。在中国梅花品种分类系统中属于樱李梅系。樱李梅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梅花品系,其优点在于:一、较易着花且开花繁密。例如同在一个贫瘠地,其他梅品不易开花,而樱李梅却能开花。二、较易繁殖。三、由于渗入了樱李的性状,大大增加了梅的抗寒性。引种实践证明,樱李梅系的梅花可耐-25℃的低温。四、樱李梅为晚花品种,在武汉,它将梅花与桃花、樱花之间起了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五、叶似红叶李,为紫红色,甚为优美,是一个既可观花,又可赏叶的优良梅花品种。
② 无袖粉色梅花图案旗袍连衣裙,尽显婀娜之美,你觉得好看吗
旗袍可以表现出美女婀娜的身姿和优雅的情调。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旗袍连衣裙。
比如图片中的这位美女穿着一件无袖粉色梅花图案的旗袍,走在大街上时髦又时髦。粉色是代表青春梦想的少女色,粉色是给人减龄美感的年轻色。这件旗袍依然沿用立领加扣的设计。面料图案采用粉色低梅花作为花纹,复古感十足。这款旗袍的开叉设计在大腿与膝盖之间,完美的展现了这位美女的曼妙身姿,让她看起来格外的迷人。搭配一款黑色墨镜,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
还有,如果你比较喜欢mm型身材,只是胸部比较丰满,那么就要选择一些a字裙,如果你不喜欢这么丰满,希望穿宽松一点的款式,穿长款的时候,也不要选择那些宽松到拖地的,稍微拖地的阔腿裤型也是不错的选择。或者,如果你觉得上身比较丰满,那么可以选择下半身比较紧身的款式,但是也尽量不要选择,可以略微微松,宽松一点,然后选择高腰款式的旗袍连衣裙。
另外,上衣穿什么,你可以注意一下,一定要扎高腰,在上半身衣服比较显胖的时候,还是要高腰!那如果还是觉得比较胖,也可以穿一些同色系的旗袍连衣裙。那怎么让身材更匀称
③ 关于梅花的知识有哪些
梅花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有时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学名为Prunus mume。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3)昆明美女梅花图片扩展阅读:
梅花的繁殖方法
想养殖盆栽梅花的话,首先要知道梅花的繁殖方式,那么在盆栽梅花的时候,通常是选用嫁接的方法,那么嫁接的方法通常利用切接和芽接两种方法。
如果想省事的话,就直接买来一株盆栽梅花来养护,这样更方便。但是要注意,在为梅花换土的时候要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并且在盆底施加适量的底肥。
养护方法
光照方面,梅花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在夏也要注意躲避强烈的阳光直射,保证有足够的散射光就可以了。浇水方面,虽然梅花是木本植物,但是它在生长期的需水量也是十分大的,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令盆土中有积水,积水对根系造成危害,夏季每天都要浇水,春季生长阶段也要勤于补水,保持盆土湿润,冬季梅花生长缓慢,可以保持盆土稍微干燥即可。
在温度方面,大家都知道梅花是很耐寒的,并且花期又是冬季,因此梅花也比较喜欢凉爽通风的环境,在夏季高温的时候要记得将梅花放在室内较凉爽的地方。
④ 我很喜欢梅花,不知道昆明哪里可以拍梅花外景的写真了有特色就更好了!
昆明梅花比较出名的就是黑龙潭公园啦,冬天比较好。拍外景么要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室和拍摄人员,呵呵。
⑤ 梅花开放在什么地方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梅花栽培分为露地栽培、切花栽培、盆栽和桩景栽培。栽培以生产切花为目的者,多在露地成片栽植,并适当重剪,多施肥,以促进生长大量枝条,使树体成灌木状,每年都要对当年生枝条短剪,供插瓶及其他装饰用。
落叶后要施足肥料,以恢复树势,来年花谢后施肥以磷肥为主。适合切花栽培的品种主要为宫粉型,玉碟形、绿萼型为次。
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惊蛰”为候,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观赏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讲究。
梅的枝干以苍劲嶙峋为美,形若游龙,遒劲倔强的枝干,缀以数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层薄雪,俨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写意。
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
⑥ 梅花的资料
1、外形
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
2、文化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3、食用价值
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入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
4、分布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5、繁殖方式
繁殖嫁接是中国繁殖梅花常用的一种方法,嫁接苗生长发育快,开花早,能保持原种的优良特性。嫁接砧木可选用桃、山桃、杏、山杏及梅的实生苗,其中桃、山桃的种子最易得到,嫁接易成活,接后生长快捷,开花繁多,因而生产上较多应用。
⑦ 梅花特点
特点:
1、梅 属落叶小乔木,高约5-10m最高可达可达10m。树皮淡灰色,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细长,呈绿色,无毛,先端刺状。
2、单叶互生;叶柄长1.5cm,被短柔毛;托叶早落;叶片椭圆状宽卵形,边缘具细锯齿。
3、春季先叶开花,有香气,1-3朵簇生于二年生侧枝叶腋,花梗短。
4、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直径约1.5cm,宽倒卵形。
5、雄蕊多数。果实近球形,直径2-3cm,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绿色,核椭圆形,先端有小突尖,腹面和背棱上的沟槽,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春季,果期5-6月 。
6、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白﹑红、粉红等多种颜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为南京、武汉、无锡、梅州等地市花。
7、主要分为花梅和果梅两类;可孤植、丛植、群植等。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黄疸。梅花花语为“坚强 ,高雅”。
(7)昆明美女梅花图片扩展阅读:
梅花的分类:
楚梅:在湖北沙市章华寺内。据传为楚灵王所植。如此算起至今已历2500余年,可称最古的古梅了。
晋梅:在湖北黄梅江心寺内。据传为东晋名僧支遁和尚亲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余年。
冬末春初梅开两度,人称“二度梅”(还有一个说法,因整个花期历冬春两季而得二度梅的之名)。原木已枯,现存为近年后发的新枝。
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相传为佛教天台寺创始人智者大师的弟子灌顶法师所种,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梅:现在有两棵古梅并称“唐梅”。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内,相传种于唐朝开元年间。一在云南昆明黑水祠内,相传为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和尚手植。
宋梅:在浙江超山报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这株宋梅却是六瓣,甚是稀奇。
⑧ 梅花的资料或特点
梅花的资料、特点如下: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
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8)昆明美女梅花图片扩展阅读:
早期咏梅画梅:
早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梅子的实用性上。如殷商文献《书经·说命》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
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人们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
晋代的清商曲辞《梅花落》中,开始描述“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感叹春光易逝。进入南北朝后,曾出现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和陆凯折梅赠友人报春传情的咏梅名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唐以前,咏梅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可见人们已从物质的实用性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感受了。唐五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的安定民生发展,梅花的栽培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种梅咏梅活动逐渐升温,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咏梅作品大量涌现。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咏梅绝句,以及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咏梅诗人,以不同的心态和审美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梅佳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梅花
⑨ 梅花长什么样子呀
梅花的叶片呈椭圆形,叶片摸起来很滑,它的边缘部位是锯齿状的,花瓣的形状是倒卵形,有红色、粉红色、黄色等颜色,在其花期的时候花朵儿十分美丽。
它的花瓣大多数是4到5片之间,摸起来很有手感,比较有质感,滑滑的。花芯是黄色,与花瓣搭配起来十分的好看,远看就像是风中摇曳的美女清新动人,近看就像女孩子娇羞使红透了的脸颊,十分的可爱。
盆栽养殖
中国北方由于冬季严寒,地栽难以越冬,多作盆栽,适宜在冷温室中越冬生长。繁殖成活的梅苗,露地栽培一至数年后,可在年前上盆。盆土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底施足基肥。
盆梅对水分比较敏感,要求也比较严格,盆土过湿轻则根系发育不良,叶黄而落,重则伤根毁树,过干则短枝少,新梢伸长慢,易落叶,花芽发育不良,因此盆梅浇水应干浇湿停、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雨天要避免盆土内积水。
在新梢生长期应避免因浇水过多而抽枝过长,初夏花芽分化前,适当控水,以利于形成花芽和着生花蕾,夏季应正常浇水,此时水分不足易落叶和影响花芽形成,秋季落叶后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不干不湿,以利枝条充实,冬末初春适当增加浇水,便可收到花繁满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