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教如何看待美女
至于说“佛教”如何看待“美女”,恐怕您只能得到“佛教信徒”的解说。而“信徒”往往也是信仰了宗教的凡人。所以恐怕并不一定具备代言“宗教”的资格。所以仅能是一点参考性的解答。我个人并不具备代言的能力,所以仅仅提供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美女”,也就是“具有美丽形象的女子”。也就是“能让人们感到感官美好的女子”。其在女性的基础之上具备了“美丽”——也就是让人感官愉悦的素质。由此使其女性特征更具备了受欢迎的成分。
那么依照“因果”观念。其具备的这种素质也非无缘而来。而是具有一定的先前原因。作为凡人,我们恐怕不得而知其究竟的缘由如何,也就是由于什么原因让这个女子在出生后就注定会有美丽的形象。但总而言之,其美丽是有其缘由的。如果我们认为其形象是“美好”的,那么也可以映射出其先前的“因”是“善”的。也就是说这个“美貌”是一种“善果”。
而对待“美女”,我们要抑制的是“淫念”。因为“心念”决定了行为的性质。“淫念”则是以自我享受为前提,在此基础上甚至延伸出侵犯的念头。比如“意淫”就是一种意念侵犯以达到自身享受快感的念头。这就已经是“恶念”。虽然可能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行为,但是如先前所说,“念头已经决定了行为的性质”。淫念一但升起,只是用眼看就已经是“恶行”了。因为是“淫心驱动下的眼看”。由此恶因种下,就为恶果奠定了依据。更何况我们更深层做出的举动。
为了抑制“淫念”,则会以另一个角度去审视“美女影像”,比如近似于“不净观”的视角。以此来审视美女的时候就会发现诸多并不欲求的元素,甚至讨厌的元素。因为我们的内心依然有“美和丑”的分别。当我们遇到“丑”的元素,会自然生出远离的念头,这与遇到美色生贪爱心正好相反。
但是“不净观”并不意味着对于眼前美女的诅咒和诋毁。“不净观”所针对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而并非用于毁谤对面的美女。我们所要抑制的是自己膨胀起来的“淫欲之心”,以前是没有发现这些与美丽并存的烦恼元素,而如今发觉后就会令我们有看到正反两面的眼睛。也就是说“好坏本不可分的状态”,我们过去只是关注其好,而未见其恶。如果见其恶,则自然抑制了对于好的贪恋。
所以一种心态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诚实”,当我们以自己当前的状态觉得一个女子美丽的时候,所要对峙的是自己的淫念。而并不是昧着良心否定她的美丽。我没有勇气去否定“美好的外表”。因为我当前的确是有美丑分别的,当我们塑画佛像,菩萨像时,也会将佛,菩萨的形象绘制得“相好庄严”。而且当中也会有现女身的菩萨。那么这个“相好庄严的女身的菩萨”难道就不是“美女”吗?因为我们内心中存在着“美好”。而当我们绘制鬼怪时则会将他们画得丑陋。因为我们的内心里存在有“丑恶”的念。
对菩萨敬畏,是因为他是菩萨。当我们的内心清净的状态下,会以对待菩萨的心去对待美女。以敬仰的心念去看菩萨的形象,则是善念推动下的举动,性质自然是善。当不清净的状态下,自然乱七八糟的念头就会升起,比如想以自己的快感来侵犯的念头。所以关键在于心清净与否。这要诚实,而不是嘴硬。如果做不到清净,就承认自己不清净,所以需要自律,需要修炼。否则的话上来就以某一种境界来标榜自己,如果我们能够轻易地达到那种境界,我们就不是凡人了,也不用修行了,之所以要修行,说明我们还是凡人...
仅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也就是一个小凡夫的看法,仅供参考。如有不周之处,也希望得到点拨...
‘贰’ 谁有这张狂三的图,求超清。
1.手淫到底该不该戒?
面对铺天盖地的“手淫适度无害论”或“手淫无害论”,许多人都很迷茫。其实,对于每一个想要戒除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早已成谬论,因为,只有造成伤害的人才会想到去戒。如果有人对你说:“适量的吸点儿毒品不会有害。”你一定会勃然大怒。实际上,“手淫适度无害论”或“手淫无害论”与之一样荒谬。请问,谁能把握好这个度?如何才能适度?算了吧,除了彻底戒除,没有第二个选择!如果说“手淫适度无害论”是妖言,“手淫无害论”则是地道的鬼话。
2.手淫应该怎样戒?
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和正确的方法,是戒除手淫恶习的三要素。决心源于手淫对身心的伤害,所以,决心大多是逼迫所生,而非自愿,伤的越深,决心越大,但也越难戒。顽强的毅力,它决定你能在戒除的道路上走多久,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戒除的效果迥异,根本问题就在这里。毅力必须自我培养,无人可以帮忙。它从生活的历练中来,十分宽泛。此不赘述。正确的方法,这是唯一的外来因素,但也很关键,方法是否正确,决定我们戒除时的艰辛程度和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个人坚决提倡转化法,而不是强行压制。这种与生俱来的欲望是压制不住的。至于如何转化,方法很多,可以在看到美女或淫秽图像时,转而思考其它问题,比如想意淫是手淫的根源,坚决不可以看,而后可以转化成其它画面或问题,化解掉眼前的危机。久经如此的习练,定会在遇到这种情形时,产生条件反射,从而脱离外界的诱惑。类似的方法可以自己总结填充。不过,作为佛门弟子的可谓幸甚,因为佛菩萨早就在经论中为大家设立了不同的对治淫欲的法门,如不净观,白骨观,常念《四种清净明诲》,念佛咒语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拣选。但是,有很多人虽然使用了如上法门,可还是无法控制手淫和意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个人以为,要么用功不到位,要么缺少福报!淫欲,作为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根本和自身最大的欲望,想要合理控制或根除它,谈何容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也许有些法门修不下去也和福报有关。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积累福报。拓宽心量,积极行善。而行善尤其以持续的放生最为有效,本人亲身体验,真实不虚。福报够了,邪淫之欲自然减退,因为,正气足,邪气自然消。
‘叁’ 男外科医生解剖了很多女人尸体,他们都是不净观的信徒吗
他们不是圣人 是凡人 是凡人就会执着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就算外表冷酷 其实还是凡人 他们为什么去解剖 因为他们要挣钱 为什么挣钱 是为了将来有地盘 有女人 ..
‘肆’ 请问各位学佛的师兄,如何能断掉情执喜欢看俊男美女,如何断掉
首先你应该真正理解学佛就是要出世间,无论是戒律,还是修苦行,都是为了脱离六道轮回。楞严经中说:“淫心不除、 尘不可出”,所以断情执非常非常重要,看到帅哥美女的时候,第一念就应该是:“我是修行人,我要出世间,不能沉浸于男女淫欲!”要把出世间的念头时时刻刻记在心里,才不至于沉浸在外界环境中。
第二,你可以学习一些不净观的文章。(知道不论多么美的美女,帅哥,肚皮里尽是屎尿,只一张皮包着,移动的厕所而已。)
第三,“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以下为粘贴:
【 在最初级的境界中,看见美女时,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就如同看见美丽的风景一样,只是欣赏。因为他知道夫妻有因缘,淫乱生恶缘的道理,所以,不妄想色欲之事,内心就比较清净坦然了;而后,看见美女,就能够联想到她不同年龄阶段的样子,她每一个年龄阶段,从出生到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到死亡等不同状态,都能够象放幻灯片一样出现在脑海中,就会对生命有比较理性的认识了。当然,一个美女,她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中,以短暂的生命美丽时期,为生命的因缘而存在,演绎一生一世的报恩情怀,演绎命运的业力轮报过程。
随着修行心性的不断纯净,他的生命境界在不断的升华,他的智慧也不断的升华着,在这样智慧的眼光中看人的生命就不只是看她这一生一世的过程,而是看她生命在漫长的轮回过程中,比如数千年的轮回过程中,她的生命的因缘演绎过程:在每一次轮回中,与不同的人成为父母、子女、夫妻等不同的角色,也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不断积淀的因果又导致生命变换出不同的因缘和角色。对生命不断轮回之过程的感受,就已经没有欣赏的感觉,而是感叹生命之苦,而怀慈悲之念。佛教中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生命的救度和修行之缘,才感觉是最珍贵之缘。
如果修行的境界,能看见高层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另外一番感受了。以前佛教中有一个僧人在“西方极乐世界游记”的书中描述了一种状态:“但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仙禽奇鸟,比翼歌唱,优美动听,清净天乐,远近锵铮,伏越自然。仙女仙童,穿着各色,神采飘逸,绚丽的霓裳仙衣,排着一行一行整齐的队伍,闲游自在,四处鲜花盛开,艳丽夺目。远近亭台楼阁,各种宝塔,皆会发光,真是天上仙境,人间无法比拟其万一”。那么,看人也就是低层中不断轮回的生命而已,没有色欲,没有欣赏,就是对苦海中挣扎生命的一种慈悲之心。】
‘伍’ 请教有真修经验的师兄:用心修行,能到彻底断除淫欲的
简单的说一下,有点乱,希望能带来帮助。
多方面着手,(1)了解、认知邪淫的果报,数数在内心思维 (2)借助佛力加持,常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或地藏菩萨。(3)对男子女人做亲人想、怨家想、不净想。
之所以有淫心,是因为被业力障碍的缘故,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是错误的,却控制不住自己,都业力障碍的缘故,所以依靠佛菩萨加持显得至关重要,只要坚持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只要肯坚持,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淫欲心已经渐渐轻微。下面是经文依据。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地藏菩萨十轮经》云: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嗔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或不与取、或欲邪行、或虚诳语、或粗恶语、或离间语、或杂秽语、或贪、或嗔、或复邪见十恶业道。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烦恼悉皆销灭,远离十恶,成就十善,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
下面引用对亲人想、怨家想、不净想的解说。
所谓亲人想,就是把年老的当成(父亲)母亲,长者看作(哥哥)姐姐,比自己小的当(弟弟)妹妹,年幼的看成(儿子)女儿。这样,纵然淫欲心炽盛,也不至于对父母兄妹子女起邪念。
所谓怨家想,人们见到俊男美女心起爱恋,却不知正是因为这份爱心,令自己堕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俊男美女的危害,比强盗猛兽、毒蛇砒霜,还要酷烈百千倍。对这样一个大怨家,居然痴心不改,岂非迷惑到极点?
所谓不净观,就是你所贪爱的人吸引你的动人外貌,其实不过一层薄皮而已。揭去这层皮,里头不堪入目,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没有一处可爱,被一层薄皮蒙着,人们就妄生爱恋。比如一个花瓶里装满了大粪,谁还愿意捧在手里?爱人的薄皮,不就像花瓶;皮内的东西,却比粪更脏。怎么就爱她(他)的外皮,而忘记皮里的污秽物?倘若不痛下决心,除去淫欲的习气,一心想着心爱的人动人的外表,爱得刻骨铭心,不能自拔,死后不入女人的肚子,怎么可能?钻进人的女腹还不要说,一旦钻入畜生的女腹,该怎么办?
想要见到境界不起染污的心,就要在还没有见到境界时,常常作以上三种观想,境界来临时才能不随境转。否则就算没有境界,心里还在想个不停,终究被淫欲的习气束缚。只有认真涤除恶业习气,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除了克尽职分,我们每天都要专心念佛,早晚在佛前竭诚恳切,忏悔自己无始以来的宿业。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就能得到不可思议的感应。《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也是一样,能至诚念弥陀观音圣号,贪瞋痴三毒,自然消除。现今是个患难的世道,须在念佛之外,加念观音菩萨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的转变,不至于宿业现前,无法逃脱。更应该经常读一些劝人戒淫、讲述因果报应的书,远离行为狂荡、心地污秽的朋友,才能内心正直而无外在诱惑,净业自然成就。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复甬江某居士书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个月黑之夜,出门捉蛐蛐,不知不觉来到了坟地。抬头猛然看见一位年轻女子,貌若天仙,兄弟三人大喜过望,拔腿就追。追着追着,突然间那位美人掉转头来,“妈呀!” 兄弟三人吓得魂飞魄散,眼前居然是个拖着长舌、口鼻往外淌血的厉鬼!三兄弟一下都咽了气。第二天家人找来,一番抢救,其中一个缓过一口气,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见鬼了。那个侥幸活下来的男孩一场大病,好几个月才痊愈,从此这家人的孩子,再也不许晚上出去捉蛐蛐了。
这位美人没有变脸时,他们爱得刻骨铭心,一心只想得到她;等到她面目全非,七窍流血时,又被活活吓死,先前的爱慕之心顷刻化为乌有。其实在他们追求她时,她的身上就有着鲜血和舌头,为何她含舌藏血,人们就欢喜爱慕;一旦流血拖舌,那份爱心就变成恐惧?人一旦美色当前,欲火焚身,讲什么道理都没有办法打消他的念头。此时若能作不净观,则一腔欲火,当下冰消瓦解,不至于被色迷得那么深。
所以如来劝导淫欲心重的人,平时多作不净观,观想久了,功夫得力,都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何止不犯邪淫,清净寡欲而已?那个让人生起贪爱,一心想要得到她的美女,不过外面包着一张薄皮,才显得光华艳丽,人就是被外面这一层皮所迷惑;若揭去这张薄皮,不但皮里的东西不堪爱恋,这张薄皮本身,也不值得爱恋。再看全身,无非脓血淋漓,骨肉纵横,脏腑屎尿,狼藉满地,臭秽腥臊,不忍见闻,比起那个美女变鬼更为可怕。即使倾城倾国的绝世佳人,薄皮里面那些东西,哪一样不是这样呢。人们为何只看外表,而不体察其内容?
明代有个读书人沉溺淫欲,无法自制,他就这个问题请教王龙溪,龙溪对他说:“比如有人告诉您,这里有个名妓,可以进去快活一番。你听了很高兴,谁知看见这个女人后,竟然发现她是你的母亲、女儿或姐妹,这个时候,你的一腔淫欲之火会怎么样了?”读书人说:“当然熄灭了。”王龙溪说:“其实淫欲心本来是空,你自己把它当做真实罢了。人若能将一切女人,看作母女姊妹,不但淫欲的恶念无从生起,生死轮回也能顿时了断。”但愿世人,都能透过外表洞察本质,同出欲海,共登觉岸。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不可录重刻序、不可录敦伦理序
‘陆’ 不净观图片有什么意义
不净观图片的意义是告诉世人此身是幻,不可留恋,此生是幻,不可执着妄想;由此修行,可入空、无相法门,断诸恶趣,开诸善门。
‘柒’ 佛教为什么认为女性是污秽的还有哪些宗教认为女性是污秽的又有哪些宗教认为女性是神圣的
佛教从没有认为女性是污秽的,你不要把你自己错误的认识和看法扯到佛教上,不要污蔑佛教。
佛教称女性为女众,有关女众的地位,常被讨论的例子,是“八敬法”。依“八敬法”女众不能独立,必须仰靠男众,不能和男众共住,也不能离开男众太远而住;必须要请男众的长老上座,每半个月为女众说法教诫,女众不能直接在尼僧中受戒,必须通过男众的证明;比丘尼虽然受戒一百年,还要礼拜新受比丘戒的男众。因此,到今天为止,女众在佛教之中,始终没有地位,特别在锡兰、缅甸、泰国等上座部的区域,甚至于不许女众成为比丘尼,只能够成为过出家生活而无法受出家戒的清修女。
可是今天有西方的女众加入佛教的僧团之后,她们已在大声疾呼,而且要求男女平等的权利。她们在东方觉得女性没有地位,回到西方的社会,出家的佛教女性,生活的困难更多,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到西方传佛法的还是以男众为主流,男众并没有一定要歧视女众,可是佛教的传统,如何来突破,这是关键所在。
今天在西方的美国,有一群佛教的女众,出版了一份季刊,叫《 Kahawai 》的杂志,它的副题是“女人与禅”(Journal of Women and Zen ),已经出到第九卷。在锡兰,也有一群女众发心,出版了一种每月通讯,名称叫做《 Parappvdvwa》,副题是(NunsIsland)尼众岛,已经出到第四卷。其出刊宗旨乃在提高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以达到男女平等的目的。另1987年2月中旬,在印度的佛陀伽耶,也召开了历史性的世界比丘尼大会。
在台湾出版的《当代》杂志,古正美博士写了《佛教与女性歧视》专论,说明佛教的女性歧视是出于上座系化地部,例如“八敬法”和“女人有五障”,都是化地部所强调的。所谓五障,就是女性不能成佛、不能为魔王、不能为天帝释、不能为梵王、不能为转轮圣王。其证明晚期的大众部、一切有部及初期的大乘空系,对这种观念持有异论。属于一切有部的《佛说龙施女经》,便反对女人的五种障碍说,指出《增一阿含》卷二十二及卷五十,所叙述的女人如佛的姨母大爱道、须摩提等,不但信心十足,而且还以做女人为光荣。空系大乘的《道行般若经》,强烈反对转女身为男身而后成佛的理论。嗣后,《维摩诘经》、《顺权方便经》、《诸佛要集经》、《阿□贳王阿术达菩萨经》、《大净法门经》、《宝女所问经》、《佛说须摩提菩萨经》及《佛说无垢贤女经》等,都有申张男女无差别论的作用。
事实上,考察佛陀时代的男女观,应该从重视于基本的平等着眼,如罗汉的果位是不分男女的,修学佛法也是男女平等的,佛说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何况是女性。所谓“佛”就是彻底的解脱者、圆满的智者和无上的济世者,男性可以做到,女性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考察,我们不能否认,一般女性是比一般男性来得脆弱、优柔且倚赖性重些。所以为了保护女众修道生活的安全,鼓励女众成为佛门龙众,男众应该多尽一分心力协助女众,但这并不等于高压、歧视。如对大比丘尼──佛的姨母波波提(即大爱道),比丘大众谁说不敬?在经律中提到,女性是诱发比丘情欲和贪欲的根源,为了防止欲火中烧,故对比丘们说女身不净,以女身为对象而修不净观。这是在修持过程中,所采的方法及防范措施,未必表示对女性的歧视。
女性之中,也有女中丈夫、巾帼英雄,可是终究没有男性的伟人那么普遍。近代世界高唱男女平等、保障女权,但其效果并不如何的显着。今天全世界一百六、七十个国家之中,女性而成为国家元首的,在数十年来,曾有以色列的梅尔夫人、印度的甘地夫人、英国柴契尔夫人、菲律宾艾奎诺夫人,还有,斯里兰卡也出过一位女性的总统。成为宗教领袖,而为世界知名的,出现过德瑞莎修女,她得到过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工商界,据1987年5月份的《富比世》杂志(FORBES)的统计,1987年美国已有股票上市的八百家公司的首席行政主管中,仅有三位是女性,而我们知道,世界男女人口的比例,几乎是相等的。为什么知名的杰出女性人数较男性少了许多?问题是由于传统的女性多因照管家庭而成为幕后英雄,但女性本身有着与生俱来的弱点,亦是事实。
我们不要强调佛教男女两性的绝对平等或不平等,应该接受佛的教示,所谓“法住法位”,各有其立场的本位,各守其分,各尽其责,彼此尊重,互相协助。如果遇到男女四众共同集会的场合,当视会议的性质安排席位,有代表性以及有职位上之重要性的女性,应该和男性共同列席于平等的地位。如果是普通一般的仪式场合,男众和女众应该分区而坐。
‘捌’ 分享不净观图片违法吗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违法。不净观是一种佛家的修行方法,是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达成修行的办法,不净观图片即为血腥图片,传播一般的血腥图片,是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如果被抓到,会被治安处罚。
‘玖’ 学佛之人看到貌美女性应该怎么办我要了义之说
了义的说法末学实在不懂。因为这是圣者的境界。而位阶很高的菩萨或者佛,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凡夫不过是猜测:实在是“以凡测圣”。而只有这样的圣者,他们的看法才能叫做“了义”。因此,末学只能讲不了义的看法。
以下讲讲末学所知,算是随意的“漫谈”:
在欲界天人眼中,人间最美的美女会是什么样的呢?末学记不起是哪部经了,其中讲到:人中最尊贵的国王,与欲界天人站在一起,犹如衣衫褴褛、满身疮痍的乞丐,站在帝王身前(经中是普遍情况,所以不能想象为:俊美的乞丐与臃肿的国王),所谓“自惭形秽”。
末学猜测,人间美女在欲界天人眼中,最大限度,是象我们看到“萌宠”吧:最美的那只小狗。正常的状况,应该象我们看到蠕虫类。因为人与欲界天人,在身体上已经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比人与畜生的差别要大得多:人类色身粗重,是以脓血、粪便等等东西组成(畜生道也是一样)。
犹如蛆虫以粪便为美食,犹如蛇类的交配。如果不是身为蛆虫、蛇类,作为人,无法想象也不可能感受到它们的“美食”与“美女”有什么好处。当然,如果不是身为人类,也无法理解它们的臭秽与卑微。
再说寿命与身量:离人类最近层次的“四天王天”,寿命相当于人间900万岁。人间长寿者,在他们500岁的寿命中只相当于两个昼夜。其身量大约1000米,人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群寿命短促的蝼蚁。
四天王天已然如是,三界28天,层层倍增,人类在他们眼中如何,可想而知。而且,从色界第一天:初禅天开始,天人已经断淫欲,否则不能生此天。何况更高层次的无色界。
这个道理,就像说:从脊椎动物开始,已经不再以粪便为食(狗狗之类的除外)。当然不会纠结于“看到美好的粪便会怎样”的问题。同样的道理,三界诸天,也不可能对人间的美女有什么感觉。
以上是种类之间的差别,再说证量上的差别:
三界众生都是未脱生死的凡夫,因此,得解脱果的阿罗汉,无论种类如何,名为“应供”:应当受到一切人天的恭敬与供养。解脱果已然如是,何况诸贤、诸圣菩萨;何况诸佛世尊。
《维摩诘经》中,从“众香国”(身相上相当于色界天)来的菩萨,要拜访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诸大菩萨。来之前,众香国的佛就告诫:“你们不要因为娑婆世界的佛菩萨身量短小而轻视,他们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在五浊恶世中,入泥入水,不辞辛苦,不惧臭秽,度化恶世众生。所以,众香国来的那些光鲜亮丽,身材伟岸的菩萨们。来到娑婆,一样顶礼恭敬释迦牟尼佛与诸大菩萨。
因此,在三果以上的圣贤来看,不会区分众生是何种类,更不会因“貌美”而有贪爱。
综上:美女是我们这一世的同类,因此,未断淫欲之前,会感觉到她们是美好的。但是,应当懂得:
其一:这是一定条件下的假象(必须具备“未断淫欲”、“生在人间”这两个条件);
其二:对美女的贪欲,一定会障碍修行。
==========================
作为娑婆世界的学佛人,在凡夫位见美女,心生贪着很正常。但是要懂得“知非而改”:淫欲是应断之法,是加系缚之法故;证初果后,见美女而心生贪着也很正常:我见虽断,而习气犹存故,也应当“知非而改”;证二果后,则必须以“薄贪嗔痴”为主修,淫心若不断,贪嗔痴若不是非常淡薄,就没有证三果的条件。
若是修大乘佛法,上述是菩提道上的“副产品”:淫心未断,并不障碍开悟明心(当然,如果贪嗔痴很重的话,以福德未具之故,也不可能开悟明心)。可是,悟后起修。却能很快“薄贪嗔痴”:以真心无一切贪着可言之故,以悟后菩萨转依真心之故(这是悟后的方法)。
至于:“摄伏自己的心”,“心里见与不见一样”,属于心理暗示。一是不太可能;二是自己骗自己(内心并不能说服自己);三是属于“以石压草”的方法,必然会“石去草生”。
所以,根本还是在于“正知见”:了解并如实观行:财色名食睡(五欲)的本质是什么?在人间能带来哪些方便?又能导致哪些现世与后世的恶果?这些贪欲,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出现?在修行道路上,这些贪欲会障碍什么? .......等等问题,如实知。名为“实证”。经由实证,才能解决问题。
以上回复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