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张爱玲的作品在为什么会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文坛取得成功
正人生素朴的底子:张爱玲的创作观 一九九五年九月,在美国一所大学的公寓里,一代才女张爱玲悄然谢世。这位40年代出名的作家,以二十三、四岁的年龄,辉煌鼎盛于一时,成为当时文坛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家。而40年来张爱玲倍受冷落,少见于大陆权威的现代文学史,但最近几年,张爱玲及其作品,抹掉历史尘埃,再次浮出海面,风靡海内外,不能不说是又一次传奇。我认为这一次传奇的出现,是因为文学重新回归艺术,不再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图解的缘故,同时也与张爱玲的文学创作观有很大关系。
⑵ 中国现当代文坛上的女作家简介
中国女作家简介残雪,女,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父亲50年代为新湖南报社长,后划为 右派,父母均下放劳改。1966年,残雪小学毕业后失学,在街道小厂工作十年,后退职从事个体缝纫。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残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而她引起人们关注的,是1986年间发表了《苍老的浮云》、《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和《黄泥街》等短篇、中篇小说以后。作品以直觉、梦呓、变形、潜意识等手法,用寓言式的叙事,揭示现实之卑俗、人性之萎缩,她因此被文学界视为“无师自通”的中国本土现代派作家。此后,残雪又发表了《实用表演》、《新生活》等新作,继续她“真的恶声”的文学写作,作品相继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残雪地其他族贫还有中篇小说《思想回报》、评论着作《解读博尔赫斯》等;她的主要作品多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西班牙文、法文和意大利文在国外出版。
池莉,女,1957年生于湖北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1976年至1982年学习医科和做医务工作。1982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6年毕业分配至武汉市文联《芳草》月刊作编辑,后到武汉市文学创作所专事创作。
池莉于1981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早期的成名作为短篇小说《月儿好》。她为文坛内外所广泛瞩目,始于发表中篇小说《烦恼人生》的1987年。此作以对烦琐人生的生存状况的艺术透视,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此后,池莉接连发表了《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等中篇力作,在文坛迭次掀起来“新写实”的浪潮。进入90年代之后,池莉先后创作了《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来来往往》、《生活秀》等中、短篇小说,在一如既往地关注平民生活的同时,表现出对复杂人生的冷关照与细致捕捉,其中有的作品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后,连创收视率新高。
池莉作品除《池莉文集》(5卷本)外还有中、长篇小说及散文随笔集10数部;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法文、德文出版。
王安忆,女,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随母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王河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任乐队演奏员,1978年调入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任小说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1987年应聘上海作家协会专事写作至今。
王安忆1977年发表作品,1980年以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引文坛瞩目。她以此作中的雯雯为主人公,写作了《一个少女的烦恼》等系列作品;1981年又以短篇小说《本次列车终点》、中篇小说《流逝》等,涉入知青题材写作。80年代中期,王安忆进入多元探索阶段,1984年发表地长篇小说《小鲍庄》、。1986年发表的系列中篇“三恋”分别被评论界视为“寻根文学”、“性爱文学”的代表性作品。进入90年代,王安忆又以《长恨歌》、《富萍》等长篇小说,由普通女性的成长经历揭洗城市文明的演进沧桑,作品在从容不迫的叙事中,表现出优雅尔细切的独特风格。
从1981年开始,王安忆以《本次列车终点》、《流逝》和《小鲍庄》、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2000年又以《长恨歌》荣获茅盾文学奖。王安忆共写作有短篇小说60余篇,中篇小说30余篇,长篇小说7部,散文、论述若干;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捷、日、韩等译本。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⑶ 作为曾红遍上海滩的文坛明星,究竟是谁将张爱玲捧到如此高的地位
张爱玲的作品感情真挚而且深切,许多人都被张爱玲文章里面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我们不可否认张爱玲确实有深厚的功底,但是金子的光芒再亮,如果没有人发现它,它便依旧是躺在石头堆里的“石头”。张爱玲无疑是一枚幸运的“金子”,他被袁殊捧红,继而成为红遍上海滩的文坛明星。
当然,张爱玲的成功自然与她优秀的写作功底有关,在她的作品里面,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感动着无数的读者,她通过自己笔下的形象,讲述着心中的喜怒哀乐,而这些喜怒哀乐也让许多读者感同身受,可见张爱玲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她的出名除了要感谢袁殊以外,还要感谢她自己的努力。
⑷ 上海80后女作家
姓名:韩寒
性别:男
身高: 174CM
生日:1982. 9. 23
星座:天秤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学校:松江二中高一(10) 班
喜爱的歌手:张国荣、黄磊、朴树、老狼
喜爱的MTV造型:《Rain》中的范晓萱
最想去的地方:拉萨、阿里
最爱看的报纸:《南方周末》、《青年报》
最爱吃的:很多、属杂食类
爱去的网站:新浪,爱去看新闻
长住城市:北京
喜欢的宠物:狗与一动不动的东西,比如螺丝
喜欢的赛车品牌:三菱、宝马、法拉利……
最欣赏的女优:松岛枫
绯闻女友:徐静蕾,金莎,达贝妮等
最认同的名人名言:要出名趁早——张爱玲
电子信箱所在网:Kali
现所在车队:上海大众333车队
曾经所在车队:北京极速 云南红河
韩寒的车:三菱LANCER EVOLUTION V
常穿的衣服:休闲运动型,口袋要多
原因:口袋多,可以放许多吃的。例如他的一条多袋工装裤,他向我们介绍,上面两个口袋,一个放方便面,一个放面包;下面两个口袋,一个放饮料,另一个放吸管;身后的再放口香糖。
张悦然简介
张悦然,女,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A组一等奖获得者,“新概念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8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后考入山东大学英语、法律双学位班,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理科。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2002年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最受欢迎女作家"。
张悦然是一个很有思维的女作家.她曾经在<杨谰访谈录>里说.自己不想被"80后"等代名词称呼.
张悦然不同于那些“少年作家”,她所讲述的显然不仅仅是青春放纵、反叛传统,而是在成长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梦想和求证,思索和感悟。她的小说中,没有了大多数“少年作家”作品中那种已经变成了时髦套路的愤世嫉俗,没有了那种贫嘴饶舌和不着边际的喧嚣浮躁,没有了那种仅仅在字面的意义上玩弄文字的小技巧,那其实还是一种学生腔调,而这一切,是与她思想的深度分不开的。她的思考,总使我感到超出了她的年龄,涉及到了.人类生存的许多基本问题,而这些问题,尽管先贤圣哲也不可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思想的触角,只要伸展到这个层次。文学,也就.贴近了本质。悦然文章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相得益彰.
春树,诗人、80后代表作家。以“残酷青春”书写中国新生代的经典,创造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奇迹。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主编《80后诗选》。
2004年2月,获得第五届网络金手指的网络文化先锋奖。
2004年2月,成为美国《Time》的封面人物。
2004年6月,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
2004年9月,应邀前往挪威参加国际诗歌节。
2005年,接受《鲁豫有约》节目访谈。
已出版《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2条命》、《春树四年》、《激情万丈》等
泽婴,原名刘佳沛,生于1983年除夕。出生地内蒙古。高中一年级退学,后学习于北京鲁迅文学院,2002年考入天津某大学,又在大学二年级退学. 大学期间创办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民间诗刊《赤》.出版有诗集《泽婴的诗》(远方出版社),长篇小说《荼縻》(人民文学出版社)。泽婴是新时代年轻诗人的代表和典范,他的神秘气质和极聚天赋的文学才华使他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点推荐的年轻作家,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 代表作长篇小说《荼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专业研究生在读,2001年出版小说集《流浪歌手的情人》,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陶城里的武士四四》,2004年出版长篇小说《女妖的眼睛》《夏天的倒塌》。
80后才气作家.
2007年出版个人代表作《我该找谁去告别》,获得好评.
李子悦的经历实际是一个实力作家的路子,他没有经过包括“新概念”在内的任何商业活动的炒作,是“清醒”和“实力”促使他最后的成名。在写作上推崇卡尔唯诺,从李子悦的文字中可以察觉他始终透露着对世界外物的敏感,暗藏天才的灵气。尤其一些“好玩的”小说在纯文学杂志上屡有斩获,同时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
纯文学作品多发表于《当代》《青年文学》《文字客》》《美文》《雨花》《文学选刊》等,出版有《忧欢年代》、《青春漂流瓶》等青春合集,另有一些诗歌出版。
小饭
小饭,原名范继祖,笔名小饭,网名石普。男,1982年4月出生于上海康桥,牧羊座。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曾经做过青春文学杂志《花火》主编和《萌芽》杂志编辑。出版有《不羁的天空》《我的秃头老师》《毒药神童》、《我年轻时候的女朋友》、《蚂蚁蚂蚁》等。 现居上海。
代表作:长篇小说《蚂蚁蚂蚁》
⑸ 张爱玲到底是怎样的一名女子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它乡!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着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有保持超脱的,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节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二;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新文学作家中,走这条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现代着名作家,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五十年代初她辗转经香港至美国,在此期间曾经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因其中涉及对大陆当时社会状态的描写而被视为是反动作品。其后作品寥寥,唯有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尚可一观。
张爱玲也曾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编写《南北一家亲》等六个剧本,之后也曾从事翻译与考证工作。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有深交,她的作品即是透过宋淇介绍给夏志清先生,肯定张爱玲不世出的才情,而享誉国际。张爱玲遗产的继承人是宋淇夫妇,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一九九五年中秋夜,曾经瞩目中国文学界的才女张爱玲卒于洛杉矶一公寓内,享年七十五岁。
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坛上再一次复苏。这位沉没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间又浮上水面来,而且是前所未有的美。那刻的美是永恒的,因为张爱玲孤独的一生走完了,留下的一片苍凉与无尽叹息化成玻璃灵柩,守护着她过去的灿烂。隔着空间和时间的玻璃墙望回去,越光辉的成就也越凄凉。
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伦乃满清大官李鸿章之女婿。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不过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娘的监管中成长(详见《私语》)。或许这是导致张后来的作品充满悲观跟势利的主要原因。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些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我们所有现今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并且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后来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对于这件事,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大有一种奈若何的惋惜。
此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张爱玲的这两篇文章是发表在由周瘦鹃先生主持的《紫罗兰》杂志上的。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却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
张爱玲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战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如昔,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潜逃温州,因而结识新欢范秀美。当张爱玲得悉胡兰成藏身之处,千里迢迢觅到他的时候,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张爱玲没能力改变什么,她告诉胡兰成她自将萎谢了。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中,张爱玲榜上有名,这多多少少拜胡兰成所赐。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于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张爱玲在美国又有过一次婚姻,她与第二任丈夫赖雅相识于1956年,对方是个左派作家,两个人同年结婚。直到1967年赖雅逝世。
⑹ 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当初为何能在上海文坛一炮而红
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当初能够成功在上海文坛一炮而红,主要也是因为这是张爱玲首部转型之作,而且讲述的也是在当时比较少见的女性题材,而这一个讲述了女人人生悲剧的故事。也在当时非常的轰动。所以这本小说能够一炮而红绝非偶然,有的只是因为张爱玲非常好的文学素养,再加上他对于生活和社会的观察,让他的这一本小说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大家也依然直到如今还是会进行探讨,这本小说的经典其实也在于女性独立以及不依赖物质基础的一种探讨。
⑺ 民国时期的美女作家白薇,为啥被渣男尽毁
一、遭遇虐待后,深夜逃亡的童养媳。1893年3月,白薇生于湖南省资兴市白廊乡,真是天下才子出楚地!古时的楚地人杰地灵,中国近代史有半部是由湖南人书写的。
小时候,白薇被父亲许配给一个寡妇家做童养媳。
1915,22岁的白薇就读于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该校校长要取消英文课,不准学生阅读新书报,这引起学生们极大的不满。被选为学友长的白薇就串联衡阳师生去府台衙门告校长无能、失职,被校长除名后转至长沙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
她想要的却得不到
她曾经说自己是“三无”女人:生无家,爱无果,死无墓!没想到一语成谶!
1987年8月末,94岁高龄的白薇,没有遗产、家庭、孩子和亲人的白薇,带着她这一生的痴缠和遗憾与世长辞!正印证了她对自己命运的谶语!
白薇年轻的时候,才气过人,貌美如花。在杨骚第一次伤害她时,她本可以选择另外的追求者,生儿育女,写诗创作,过上平稳的生活。可是,她却硬是和这个渣男消耗一生!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只可惜尘世间众多女子遇见的不是杨过,而是杨骚!杨过只有书中有,人间处处是杨骚!
参考文献:《白薇 毕生与爱情和困顿纠缠》《白薇评传》《悲剧生涯》
⑻ 1943年是张爱玲奇迹崛起于上海文坛的一年创作了后来集结为什么的一系列小说
《传奇》
⑼ 关于民国文坛女作家的八卦,都是怎样相爱相杀的
05
人老有温度
虽然杨绛对张爱玲评价很低,但晚年的张爱玲性格平和许多,年轻时的傲气也远去。
杨绛在八十年代出版了《干校六记》,有人给张爱玲寄去了一本,张爱玲在回信中写道:“新近的杨绛‘六记’真好,那么冲淡幽默。而有昏蒙怪异的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这话出自张爱玲之手,已是很高的评价。
只是不知张爱玲是否知道杨绛对她的评价,如果知道还能给出如此客观公正的赞美,晚年的张爱玲真的是心胸豁达。
林林总总这么多,到底哪位民国女作家才是食物链顶端的女人呢?
当然是世纪老人杨绛啊,杨绛1911年出生,2016年去世,活了105岁,活得越久,在人们心中越被神化,剩下的只剩赞美,谁舍得对一个百岁老人过分苛责呢?
冰心1999年去世,活了99岁,潘柳黛2001年去世,活了81岁,而张爱玲1995年去世,活了75岁。
红颜薄命的林徽因1955年去世,只活了51岁,死的太早,管不到身后事,任由丈夫的续弦对其肆意污蔑,大泼脏水,林徽因所有不好的传言都是这个续弦的“功劳”,明明是个爱国忧民心系国家的奇女子竟被污蔑成“绿茶婊”。
可见要想笑傲东方,日出不败,没别的法子,唯有长寿,熬死你所有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