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说朝天的明月峡是六道于一峡
明月峡,亦称朝天峡,距朝天城南2公里。山势奇险,丰姿伟岸,巍峨的石壁耸立于嘉陵江两岸。火焰山矗立于江西,朝天岭屹立于江东,两岸千仞绝壁,泛舟江中,仰视蓝天一线,纵观奇峰入云,真是“峰与天关接,人在窟中行”。 雄伟壮观的明月峡,很早以前就被利用。远在春秋之时,明月峡已是蜀人与关中、中原交往的主要通道;到了秦汉时代,明月峡又是统治者北控西秦、南扼巴蜀的重要关口;宋元明清诸朝,朝天峡又是置兵戌守的军事要隘。流逝的岁月,给朝天峡留下了特殊而独有的交通文化,峡中保存了大量景观,品位高、数量多,类型独特,历史悠久。不仅有雄奇壮观的“小三峡”胜景,还有彩云缭绕的“朝天晚霞”、长流不断的“晴泉”、“明月瀑”,更有幽深莫测的“明月洞”、“神仙洞”。 明月峡中的古迹有三绝。第一绝是:古今六道聚集一峡通行,世上无双。这六道是:嘉陵水道、纤夫鸟道、先秦栈道、金牛驿道、川陕汽车道、宝成铁道。这六道都有其历史特点,比如嘉陵水道,最早有文字资料记载的是《禹贡》,说夏禹治水时,“浮于潜,逾于汉,入于渭,乱于河”。有人考证这一记述而得出的结论是蜀流先民们“循嘉陵江,逾秦岭,达渭河流域,已是通达的道路”。 当然,蜀汉先民们是最早开辟这条道路的先锋。河两岸的岩壁上,凿有一条难容双脚的鸟道,在险峻处排列着钻凿的小石窟,这本来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它却记载着数千年来船工和纤夫们的辛酸历史。无论是古道或今道,秦入蜀,必须从此峡通行。古人为沟通秦蜀,在峡东岸的绝壁上凿石架木为桥,下有支撑柱,中是行道,上是雨棚,桥下是流水,这就叫栈道。今人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具,汽车、火车还必须经此峡通行。只有走此峡最捷。故而被海内外游者称为中国交通道路博物馆。 第二绝是:明月峡先秦栈道遗址,开凿时间最早,栈道规模最大,遗址石孔数量多,保存也最完好,形制、结构科学,最具古栈道的代表性,国内没有第二家能与明月峡栈道相匹敌。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月峡栈道孔开凿于春秋末期,广为利用于战国中期。秦惠王灭蜀(公元前316年),司马错张仪率十万大军就是从此峡进入西川的。到战国末年,范睢相秦时,已是“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使天下皆畏秦也”。明月峡栈道能将秦蜀联通,使高山深谷、绝壁悬崖变为通途,这是开天辟地的壮举。 第三绝是:明月峡集中了先秦、秦汉文化、三国蜀汉文化、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民国和新中国文化于一峡,都是以交通道路为主体而发展的,因此,不仅是一座中国交通历史博物馆,也是一座历史悠久内容极为丰富的中国文化博物馆。相传刘邦北定三秦,是绕道走嘉陵栈道入关中的。今天朝天区境不仅流传着刘邦、萧何的故事,而且嘉陵道、金牛道上都留有刘邦、萧何的遗迹,如汉王洞、萧何崖、明月峡老虎口下的萧何碑等。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曹魏,中军帐就设在有明月峡姊妹峡之称的清风峡北边的筹笔驿。 《元和郡县图志》载: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始为飞梁阁道。《筹笔驿道途次舍碑》记载得较详,把维修栈道的时间、线路、工程艰辛情况写得很清楚,成为研究交通道路和诸葛亮北伐的一篇重要佐证材料。历代诗人墨客,如李白、杜甫、陆游、杨慎、李调元、张大千等途经朝天,留下了许多书画和诗篇。峡中还有精美的宋墓石刻,元初建立的朝天关遗址,明代维修道路的碑碣,清代建立的皇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