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时期一对英国夫妇住在德国人,家里,后来英国女人与德国男人发生的关系,这是什么电影。
电影名为《战后余温》,英国夫妇刘易斯、瑞秋
❷ 二战50万女党卫军如何为纳粹德国服务
因为互联网广为流传的二战时期老照片中,经常出现一些身着类似德国党卫军制服的女性。加之很多自媒体朋友拿“女兵”概念吸引眼球,别有用心的将照片标注成为了女党卫军,甚至用移花积木的方法,将估算的“国防军女助手”50万参战,刻意传播成50万女党卫军。
❸ 二战时德国的美女护士,究竟是如何杀了数十万残疾人的
她们用毒气或者注射器杀死了数十万残疾人。
在这个医院里面她们主要建造了一些浴室,可以引入有毒气体,并培训一批掌握了用医学方法杀死人的技术的医生和护士,这给当时的医生和护士们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不得不说,希特勒在金字塔计划方面很有才华。他欺骗了超过230万德国妇女加入纳粹党及其法西斯团体,然后她们成为了集中营和灭绝营的守卫, T-4护士团队是特种作战团队之一,她们将注射器和灌肠剂变成了严重患者的杀伤性武器。
❹ 二战时期德国有重男轻女现象吗
几乎没有。因为二战期间,男人参战,女人参与了几乎所有工厂的制造和运输。造船厂、飞机制造厂、机器厂等都有大量的女工。,所以那时候女性已经完全撑起了半边天,怎么可能更重男轻女?
❺ 二战德国女兵被俘后干什么
二战德国没有女兵!
希特勒不让女性上战场的!所以在前线不会有女兵被俘虏。但
在柏林被苏军占领后,有苏联士兵强奸德国女性的事情发生,而且苏军高级将领视而不见,放纵了苏军的野蛮行为。
所以,没有德军女兵被俘虏,但有大量的德国女性平民遭到苏军强奸。
谢谢!~
自1871年德意志第一帝国诞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孔武强悍的德国军队历来是男人的世界。但是,这个历史到了第三帝国时期被改写了。
1935年5月颁布的德国“国防法”在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每个德国的男人都有义务服兵役。”同时在第二款里又规定:“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法律表述,它至少不应该把义务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谈。难道女人在和平时期就不必为国服务了?本来没有当兵义务的女人又如何在战时和男人们一起“超越兵役”?
一向严于语言修辞的德国人为什么会在如此重要的法律中做出了如此含糊不清的表述?合理的解释是,准备打仗的德国要给战时的人力资源预留出最大的合法的开发空间,同时又不愿意过早明确具体的形式。
具有“一战”经验的希特勒深知的一点是,以德国男子的数量规模根本不可能胜任一场称霸欧洲和东扩疆土的大战。一旦开战,德国一方面要在兵源上倾全国男丁之力,另一方面,凡女性胜任的非作战类军中岗位,应由女性占据,借以释放更多的男子用于前线作战。
4年之后,随着波兰战役的爆发,德国女性介入战争的形式终于得以明确:符合条件的女性将以“国防军女助手(Wehrmachtshelferinnen)”的身份介入非前线的军队工作。
在当代德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中,服务于国家的工作年限均被纳入养老金的有效工龄,这一规定与当事人就职期间的国策是否正确,当事人所服务的国家组织是否在后来被判有罪,当事人为其服务的政体是否一直延续都不发生直接关系。这也就是说,无论当事人在纳粹时期是党卫军、国防军还是国防军女助手,他的服役时间都会被联邦德国计入其领取国家养老金的有效工龄,除非当事人本身被定为罪犯。在德国的第六社会福利法典(SGB6)中,“国防军女助手”的服役期也在退休工龄计算的范畴之内,而“国防军女助手”的概念也涵盖了“党卫军女助手”,即被很多人误读的所谓“女党卫军”。
在“二战”时期的德军建制中不存在女性,女人在军中的身份只是协助者,没有军职和军衔,也不佩带武器,而且基本上只在自愿者中间征召。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应征成为“国防军女助手”的德国妇女达50万人。战争结束后,这批带着传奇色彩的女人们像沙中覆水一样迅速从现实中蒸发了。她们不写书,不集会,无组织,也无声响,众多和“二战”有关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也很少提及这一批人。
在北威州花山市的采访中,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二战”时的国防军女助手,她就是党卫军老兵查斯特洛先生的太太安捷.查斯特洛。
她出示了一张自己当年穿“国防军女助手”制服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开始,安捷讲起了她的往事:
“我是1925年出生的,我的家乡在德国最北部的施勒斯维西斯坦。我的父母一共有5个孩子,当时在德国多生孩子是能得奖章的,生4个孩子的母亲能得一枚铜牌,生6个孩子得银牌,生8个就得金牌。我妈妈可是铜牌母亲呢。我的上一辈人有很多打过两次世界大战,我父亲就是一个。他1889年生人,1917年刚满18岁就应召入伍参加了一战。”说着安捷在相册中找到她父亲在“一战”期间的一张全身照片。照片上的男子身着整齐的军服,体形魁梧,挺胸收腹,两撇胡须向上翘起,看上去很威武,又带几分杀气。安捷抚摸着那张发黄的照片继续说道: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和平年代,父亲的职业是屠夫,靠宰牛卖肉为生。一战后的德国经济濒于崩溃,很少有人能买得起肉,货源的供应也非常紧张,这迫使父亲关闭了自己的肉店。在看不到前途的情况下,他把德国振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极右党派身上,而且参加了纳粹党。1944年,在德国军队从东线战场节节败退的形势下,已经55岁的父亲再一
次穿上了军装,但时间不长,他就在守卫但泽(现属波兰)时被苏军俘虏了,后来他就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一个从战俘营回来的人对我母亲说:你先生是在战俘营里饿死的。死之前他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只是一遍一遍地说他非常非常想家
“1943年2月18日,德国宣布进入全面战争,全部社会活动、一切人力物力都投向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战争!为了填补前线的兵源损失,本土防空部队的军人大多被调去加强前线的步兵师,结果就空出了大量可以由妇女和学生替代的岗位。我和弟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防空阵地的。我弟弟是1929年出生的,参战时还不到15岁。为了使这群中学生在作战期间仍然能够学习,弟弟的老师也进入了军队,以便在战斗的间隙为他们上课。
1943年,我被征入国防军的海军助手系列,任务是支持海岸高炮部队,当时刚18岁。我们的制服是灰色的,而真正的海军制服是深蓝色的,这是海军的陆地支持人员和海上作战部队的一个差别。我操作过3种防空器材:探照灯、防空监听器、导向仪,主要是为10厘米口径的高射炮指引敌机目标。操纵这些大家伙没把子力气是不行的,以前这都是男兵干的活儿。所以接替他们的姑娘们必须身体强壮。”
在老相册中,我看到了安捷和几个女孩子在探照灯前的一张合影,果然个个强壮。我放下照片后问道:“二战期间,德国和苏联都曾大规模地征召妇女参加军队工作。我记得苏联征召了80万,德国征召了50万。您知道苏、德两国妇女在参战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吗?”
安捷答道:“有很大的区别。俄国的参战妇女是真正的军人。除了常规的医疗和通讯工作外,她们中有很多人和男兵一样当狙击手、侦察员、坦克兵甚至干飞行员。而在德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兵。直到战争的最后关头,德国也没有派女性去最前线厮杀。这是一条底线,也是西欧各国的传统:火线作战部队只能由男性组成。所以,在二战中苏联女兵有很大死伤,而德国方面的参战妇女损失很小。我看过一个统计材料,上面说,到1944年10月,德国的女人共承担了350个探照灯连的任务,到1945年3月(也就是德国投降前一个多月),像我们这样直接介入军事活动的妇女达到了50万人,差不多占德国剩余总兵力的20%吧!不过,官方从来不把我们这些人视为正规军的军人,而称我们是国防军女助手。我们分布在防空、通讯、装备维护等领域。此外,负责战地服务的准军事化女性还有10万人。
“但这并不说明纳粹没有打过让女性上一线作战的主意。曾担任德意志妇女会主席的尤塔在她的回忆录里说过:1945年初,帝国青年局的局长阿克斯曼打算向纳粹的党办主任鲍曼提出成立女兵作战营的建议,为此他来征求尤塔的意见。尤塔说:绝对不可以,如果我们的战争打到了寄希望于妇女来拯救我们的程度,这种战争无论如何都不再有意义。女人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就不适于扛枪打仗。尤塔这一句话救了很多人。
“在所有参战的妇女中,上高炮阵地的人是最有风险的。好在我驻守的地方并不是盟军空军的攻击重点。我们的防空部队驻扎在德国西北部的海岸附近,高炮阵地设在汉堡和库克斯哈芬之间的一条河道旁,这是易北河的一个支流,空袭不太频繁。这使得我们这群女兵们都很喜爱这样的生活,因为它足够刺激却并不十分危险。另外,生活供应也相对充足。天哪,我们一个个都吃得很胖。在服役期间,我们还能经常有机会回家。每次回家,我们都换上花花绿绿的衣裳,因为我们嫌制服不好看。
“我对战争的记忆不像我先生那样恐怖,因为我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恐怖。这和我当兵的地点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在东线参战,命运会是另一种样子。希特勒自杀以后,接任他职位的海军将军邓尼茨(他应该说是德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国家领导人)立即在吕贝克宣布投降。投降的命令一下,我们这一群女兵立即就被遣散回家了。这是英国绅士们的决定,他们不难为战败国的妇女。
说话间,安捷又翻出了一本相册,那上面都是去苏联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她喋喋不休地给我一张接一张地介绍,就这样大约过去了半个小时她才意犹未尽地合上相册,她说:“那都是1989年的事了,我们刚从那里回来不久,苏联就解体了。德国人没有打垮他们,他们自己垮掉了。”
❻ 二战时期的德国美女看守长,她有多厉害为何人人害怕
伊尔玛格蕾泽是二战时期臭名昭着的纳粹女魔头,她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加入了纳粹党,成为了纳粹集中营里面的一名女看守。纳粹集中营是一个典型的人间炼狱,虽然伊尔玛格蕾泽在加入纳粹党之前的职业是护士,但是她并没有一颗救世济人的爱心。在进入集中营之后,伊尔玛格蕾泽依靠着漂亮的外貌和对付犯人狠毒的手段,越快便获得了升迁的机会。她会不遗余力地将女犯人虐待致死,让女犯人在死亡前受尽折磨。
伊尔玛格蕾泽的恶名不仅在德军内部流传甚广,就连盟军都对此一清二楚。在德国宣布投降之后,22岁的伊尔玛格蕾泽也成为了盟军的战俘,由于伊尔玛格蕾泽作恶多端,很多人都要求盟军处死这个女魔头。经过盟军军事法庭的审判,伊尔玛格蕾泽最终被执行了绞刑,受到了她应得的惩罚。
❼ 二战战败后的德国女兵去哪里了呢
二战是全世界人类的灾难,从1939年打到1945年,六年时间全世界因战争而死的人数超过千万,一开始是男的上战场,后来男的人数不够了,女的也要上。
比如二战中着名的女兵当属苏联的,她们穿着裙子上前线,除了苏联之外,其实德国也组建了一支女兵军队。
二战到了末期,德国逐渐感到不支,兵力也渐渐减少,但希特勒的野心并没有停止,于是他学习苏联,招募了大量的女兵,用以补充男性兵力的不足,希特勒的个人很有魅力,在他的煽动之下,女兵很快就高达50多万人了,大家都知道
1935年5月,德国曾颁布了一条规定:“每个德国的男人都有义务服兵役。”当在二战中男人不够用时,德国由增加一条规定:“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女性原本没有当兵的义务,但一纸条文改变了他们。
希特勒征到的这些女兵,主要用以干什么呢?1941年苏联和德国交战,展开了号称北极熊的大规模战役,一开始德国军队很强大,苏联被打得连连败退。
不过苏联人口多,而且资源充足,一个月后战绝被扭转过来,因为德国的势力跟不上了,这时候希特勒让女兵上场了,他把国内许多关键地方的安全任务,交给这50万女兵来守护。
1944年夏天,英美盟军在诺曼底成功,总共多大一百多万人,这时德国完全没有招架之力,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希特勒不得不把刚刚招募到的十多岁孩子投入战场,同时还有新招来的数十万女兵,用她们来阻挡英美盟军前进的防线,这时候美国和英国的联军,俘虏了很多德国女兵。
后来苏联元帅朱可夫亲自率领两百多万苏军,一直攻打到柏林城下,跟这些德国女兵一番厮杀,最终占领了德国的首都柏林,这时希特勒知道大势已去,等待他的只有死亡,所以他在地下室开枪自杀了,这时一些德国将领宣布正式投降,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投降的都是男士兵,德国的女兵们不愿意投降。
或许女兵们认为,投降后会遭到敌人的侮辱,所以她们奋力抵抗,十几万女兵一直突围,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逃脱,被俘之后这些德国女兵的结局还算是比较好的,美英盟军受降之后,把这些女兵遣送回家了,不过在遣送之前,这些女兵大多数遭受了苏联士兵的强奸侮辱,苏军的高级将领却视而不见??
❽ 二战后德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他们究竟是如何实现平衡的
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后,德国遭受的惩罚最为严重,丢失的领土最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当时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主动或被迫地卷入这场战争。德意日三国最终导致全世界7500万人死伤,也给自己带来灾难。
苏联人攻到德国本土后,小小帮助了德国一下,让大量德国女性怀上了苏联人的孩子,但德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光靠本国男性已经不能短期快速增加人口了,为了快速恢复人口,德国从国外征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还降低了女性结婚的法定年龄,从18岁降到了16岁。小编了解到的消息是这样的,欢迎大家前来补充小编是不说废话的口水君,记得关注我或者点赞哦,小编需要你们的支持呢!
❾ 二战时期的德国是否有女兵
自1871年德意志第一帝国诞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孔武强悍的德国军队历来是男人的世界。但是,这个历史到了第三帝国时期被改写了。
1935年5月颁布的德国“国防法”在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每个德国的男人都有义务服兵役。”同时在第二款里又规定:“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法律表述,它至少不应该把义务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谈。难道女人在和平时期就不必为国服务了?本来没有当兵义务的女人又如何在战时和男人们一起“超越兵役”?
一向严于语言修辞的德国人为什么会在如此重要的法律中做出了如此含糊不清的表述?合理的解释是,准备打仗的德国要给战时的人力资源预留出最大的合法的开发空间,同时又不愿意过早明确具体的形式。
具有“一战”经验的希特勒深知的一点是,以德国男子的数量规模根本不可能胜任一场称霸欧洲和东扩疆土的大战。一旦开战,德国一方面要在兵源上倾全国男丁之力,另一方面,凡女性胜任的非作战类军中岗位,应由女性占据,借以释放更多的男子用于前线作战。
4年之后,随着波兰战役的爆发,德国女性介入战争的形式终于得以明确:符合条件的女性将以“国防军女助手(Wehrmachtshelferinnen)”的身份介入非前线的军队工作。
在当代德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中,服务于国家的工作年限均被纳入养老金的有效工龄,这一规定与当事人就职期间的国策是否正确,当事人所服务的国家组织是否在后来被判有罪,当事人为其服务的政体是否一直延续都不发生直接关系。这也就是说,无论当事人在纳粹时期是党卫军、国防军还是国防军女助手,他的服役时间都会被联邦德国计入其领取国家养老金的有效工龄,除非当事人本身被定为罪犯。在德国的第六社会福利法典(SGB6)中,“国防军女助手”的服役期也在退休工龄计算的范畴之内,而“国防军女助手”的概念也涵盖了“党卫军女助手”,即被很多人误读的所谓“女党卫军”。
在“二战”时期的德军建制中不存在女性,女人在军中的身份只是协助者,没有军职和军衔,也不佩带武器,而且基本上只在自愿者中间征召。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应征成为“国防军女助手”的德国妇女达50万人。战争结束后,这批带着传奇色彩的女人们像沙中覆水一样迅速从现实中蒸发了。她们不写书,不集会,无组织,也无声响,众多和“二战”有关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也很少提及这一批人。
在北威州花山市的采访中,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二战”时的国防军女助手,她就是党卫军老兵查斯特洛先生的太太安捷.查斯特洛。
她出示了一张自己当年穿“国防军女助手”制服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开始,安捷讲起了她的往事:
“我是1925年出生的,我的家乡在德国最北部的施勒斯维西斯坦。我的父母一共有5个孩子,当时在德国多生孩子是能得奖章的,生4个孩子的母亲能得一枚铜牌,生6个孩子得银牌,生8个就得金牌。我妈妈可是铜牌母亲呢。我的上一辈人有很多打过两次世界大战,我父亲就是一个。他1889年生人,1917年刚满18岁就应召入伍参加了一战。”说着安捷在相册中找到她父亲在“一战”期间的一张全身照片。照片上的男子身着整齐的军服,体形魁梧,挺胸收腹,两撇胡须向上翘起,看上去很威武,又带几分杀气。安捷抚摸着那张发黄的照片继续说道: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和平年代,父亲的职业是屠夫,靠宰牛卖肉为生。一战后的德国经济濒于崩溃,很少有人能买得起肉,货源的供应也非常紧张,这迫使父亲关闭了自己的肉店。在看不到前途的情况下,他把德国振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极右党派身上,而且参加了纳粹党。1944年,在德国军队从东线战场节节败退的形势下,已经55岁的父亲再一
次穿上了军装,但时间不长,他就在守卫但泽(现属波兰)时被苏军俘虏了,后来他就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一个从战俘营回来的人对我母亲说:你先生是在战俘营里饿死的。死之前他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只是一遍一遍地说他非常非常想家
“1943年2月18日,德国宣布进入全面战争,全部社会活动、一切人力物力都投向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战争!为了填补前线的兵源损失,本土防空部队的军人大多被调去加强前线的步兵师,结果就空出了大量可以由妇女和学生替代的岗位。我和弟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防空阵地的。我弟弟是1929年出生的,参战时还不到15岁。为了使这群中学生在作战期间仍然能够学习,弟弟的老师也进入了军队,以便在战斗的间隙为他们上课。
1943年,我被征入国防军的海军助手系列,任务是支持海岸高炮部队,当时刚18岁。我们的制服是灰色的,而真正的海军制服是深蓝色的,这是海军的陆地支持人员和海上作战部队的一个差别。我操作过3种防空器材:探照灯、防空监听器、导向仪,主要是为10厘米口径的高射炮指引敌机目标。操纵这些大家伙没把子力气是不行的,以前这都是男兵干的活儿。所以接替他们的姑娘们必须身体强壮。”
在老相册中,我看到了安捷和几个女孩子在探照灯前的一张合影,果然个个强壮。我放下照片后问道:“二战期间,德国和苏联都曾大规模地征召妇女参加军队工作。我记得苏联征召了80万,德国征召了50万。您知道苏、德两国妇女在参战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吗?”
安捷答道:“有很大的区别。俄国的参战妇女是真正的军人。除了常规的医疗和通讯工作外,她们中有很多人和男兵一样当狙击手、侦察员、坦克兵甚至干飞行员。而在德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兵。直到战争的最后关头,德国也没有派女性去最前线厮杀。这是一条底线,也是西欧各国的传统:火线作战部队只能由男性组成。所以,在二战中苏联女兵有很大死伤,而德国方面的参战妇女损失很小。我看过一个统计材料,上面说,到1944年10月,德国的女人共承担了350个探照灯连的任务,到1945年3月(也就是德国投降前一个多月),像我们这样直接介入军事活动的妇女达到了50万人,差不多占德国剩余总兵力的20%吧!不过,官方从来不把我们这些人视为正规军的军人,而称我们是国防军女助手。我们分布在防空、通讯、装备维护等领域。此外,负责战地服务的准军事化女性还有10万人。
“但这并不说明纳粹没有打过让女性上一线作战的主意。曾担任德意志妇女会主席的尤塔在她的回忆录里说过:1945年初,帝国青年局的局长阿克斯曼打算向纳粹的党办主任鲍曼提出成立女兵作战营的建议,为此他来征求尤塔的意见。尤塔说:绝对不可以,如果我们的战争打到了寄希望于妇女来拯救我们的程度,这种战争无论如何都不再有意义。女人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就不适于扛枪打仗。尤塔这一句话救了很多人。
“在所有参战的妇女中,上高炮阵地的人是最有风险的。好在我驻守的地方并不是盟军空军的攻击重点。我们的防空部队驻扎在德国西北部的海岸附近,高炮阵地设在汉堡和库克斯哈芬之间的一条河道旁,这是易北河的一个支流,空袭不太频繁。这使得我们这群女兵们都很喜爱这样的生活,因为它足够刺激却并不十分危险。另外,生活供应也相对充足。天哪,我们一个个都吃得很胖。在服役期间,我们还能经常有机会回家。每次回家,我们都换上花花绿绿的衣裳,因为我们嫌制服不好看。
“我对战争的记忆不像我先生那样恐怖,因为我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恐怖。这和我当兵的地点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在东线参战,命运会是另一种样子。希特勒自杀以后,接任他职位的海军将军邓尼茨(他应该说是德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国家领导人)立即在吕贝克宣布投降。投降的命令一下,我们这一群女兵立即就被遣散回家了。这是英国绅士们的决定,他们不难为战败国的妇女。
说话间,安捷又翻出了一本相册,那上面都是去苏联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她喋喋不休地给我一张接一张地介绍,就这样大约过去了半个小时她才意犹未尽地合上相册,她说:“那都是1989年的事了,我们刚从那里回来不久,苏联就解体了。德国人没有打垮他们,他们自己垮掉了。”
❿ 二战的蛇蝎美女,妒忌杀害比她美的人,审判时企图用身体获得宽恕吗
到底是女人狠还是男人狠,大家肯定都会说,肯定是男人狠,女人那么弱,心都是豆腐做的,哪里像男人,从小就野惯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心狠很正常,但有的时候,女人实际上可以做到比男人更狠,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二战时期的德国女性,她们就是这样的女人,心狠手辣。
报应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德国战败,她被逮捕送往了监狱。上法庭的时候,她非但没有认清自己的错误,还一直狡辩,狡辩说这都是别人让她做的,但是我想那些女性和孕妇难道也是因为别人让她做的吗?才20出头就这么狠,如果在让她横行几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受她的迫害,最后在判刑的时候还无耻的说自己还小,是无辜的,想要得到别人的同情,没有人睬她,甚至还想讨好法官,没有羞耻感,然而法官并没有睬她,只是告诉她罪孽太深重,等到下辈子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