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日本服装发展史 最好带图 紧急!
于其他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本服装发展史可以被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的阶段:
a)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Asuka,奈良)
b)日本本土风格
平安时代.镰仓.Muromachi(正志),Momoyama(桃山町)和Edo(江户)
c)对西方文化的适应
(明治,Taisho(大正),Showa(昭和)和Heisei(平成))正是在平安时代日本本土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而在Edo时期,日本的文化已经进入全盛阶段。
一.弥生,Kofun,Asuka,奈良时期(到公元794年)
养蚕技术和纺织技术在弥生时期开始兴起(约公元前500年到约公元前300年)。在Asuka时期(552—646)派到中国的使团为日本带来了佛教、儒家学说和其他许多
隋唐时期的文化。比如在710年建立的奈良(Nara)就是严格按照当时中国长安的模式建造的,当时日本政府的组织结构、贵族以及法庭官员的服饰规则也遵循了中国的
风格。
二.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
794年,皇宫从北奈良迁到了Heian-kyo(即现在的东京)。在平安时代的早期(794—897),日本一直与中国唐朝保持着联系。894年以后,与中国的来往终止了。而从897到1185这段时期被称为后平安时期,或后Fujiwara(藤原)时期。当时日本试图发展其自有的艺术风格,织物设计形式和社会各个阶层服饰风格的发展清楚地证明了当时的变化。在许多正式的场合,平安时期宫廷中的女人穿着多层的服装,她们小心地搭配各层的颜色,这些颜色在颈部、袖口和衣服的下摆是可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Utiki这一层,即被称做Kasane-irome或Kasane的带衬里的长袍。每一层都比它外面的一层更长,从而露出每一种颜色的边缘,产生吸引人的效果。
三、镰仓时期(1185—1333),Muromachi(正志)和Momoyama(桃山町)(1333-1600)时期
随着代表武士阶层的镰仓政府的建立和皇族特权的衰败,硬朗的军服取代了奢侈的丝绸。Muromachi(正志)时期的女人开始穿着Kosode(一种在平安时期代表贵族身份的内衣),而不再穿着带有很多装饰的和服。Kosodo逐渐被各个阶层的女人们接受为标准服饰。在Muromachi(正志)时期,No play产生了。高度精致的No play服装成为日本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Edo时期(1600-1868)
Edo时期(1603一1868)是历时久远、平和稳定的一个时期。由于德川政府的隔离政策,这个时期日本几乎完全不受外来的影响。武士的正式服装是Kamishimo。妓女和歌舞妓竞相穿着精致的、多彩的服装,而由于她们对服饰的追求产生的影响,对Kosode的广泛接受在Edo时期得到了加强。为了不丧失和服本身的美感,Edo(江户)时代早期的Obi(与Kosode一起穿的腰带)形式简单,仅由编成鞭子形状的绳索制成。
五、现代的发展情况
明治时期(1868—1912),很多西方服饰风格充斥了整个日本,特别是长礼服和长裤。同时,和服风格和Obi风格已经被标准化了。随着日本对西方服饰风格的逐渐采纳,穿和服的情况在战后的头二十年达到了最低点。现在的孩子、年轻人和女人在一些仪式性的场合才会穿和服,比如婚礼、Coming-of-Age Day(成人节)、毕业、Sitigosan节和新年的时候。
Kosode和kasane
现代和服的原型是Kosode,意思是“小袖子”。准确地说,Kosode是一种袖口开口较小的服装。Kosode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中期(十世纪),当时它是平民的日常装束,也被作为皇宫贵族的内衣。平安时代皇族的女人的装束具有更多的层次,她们精心地搭配每一层的颜色。与Kosode相比,Kasane的袖口一般开口较大。
提起日本的传统服装,大家都会联想到那千姿百态、宽松修长、典雅艳丽的日本和服。日本所有传统习俗,如茶道、花道、书道、祭祀、陶瓷、古诗词、甚至文字等等,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和服也不例外。
和服的历史大约有1千多年了。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是从奈良时代开始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奈良时代服装色彩较简单。到了平安时代,由于受到当时国风影响,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
当时古代妇女在进宫或节日时会穿一种叫“十二单”的服装,它分为唐衣、单衣、表着等,共十二层。镰仓时代,贵族的奢华结束后,为了便于作战,服装恢复了素朴,宽袖又变回了窄袖。进入室町时代的特徽,是在衣服上印上家纹,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
桃山时代,人们一始讲究不同场所穿着不同服式,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从左肩、左袖到襟、裙成一幅图案)和参加各种庆典、成人节、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期,那时的和服变得接近现代,现今所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续了江户时代服装特式。到了明治时代,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
在日本,出席茶道,花道,观看文艺演出,参加各种祭典仪式,庆祝传统节日,人们还是要穿上漂亮的和服去参加,增添了不少气氛。
在日本,每年有“女孩节”和“男孩节”,日本的母亲们都要给孩子们穿上和服,为他们祝福。
在日本,过传统的“七五三”节的时候,孩子们穿上新和服,由父母带领参拜神社。
在日本,过“成人节”的时候,年满20岁的姑娘都要打扮一下,穿上未婚女子专用的“振袖”(振り袖ふりそで)和服,欢欢喜喜地去参加庆典,以示成人。
日本的婚礼,新娘要穿象征神圣、纯洁的“白无垢”(白无垢しろむく)和服。平时,家庭妇女,下班归来的男人,全都喜欢浴后着和服,这种和服叫“浴衣和服”。
日本的绘画、戏剧、舞蹈、雕塑等艺术和服有密切联系。比如说日本俗版画——浮世绘中的美人画,离不开和服。再比如在戏剧中的舞蹈演员用长袖表达感情,有时演员背向观众,目的是让观众欣赏身着和服的服饰美。
日本的和服,在穿法上比较复杂,讲究。以妇女为例,穿和服时,最里面是贴身衬裙,其次是贴身汗衫,再其次是长衬衫,最后才是和服。然后系上“细带”与“兜包”。穿和服时,下面多赤足或穿布袜,出门时穿草履或木履。日本妇女着和服时,要梳上相应的头饰。
日本服装史鼎盛时期-江户时代
日本几乎所有传统习俗,如茶道、花道、书道、祭祀、陶瓷、织锦、古诗、古词、甚至文字等等,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和服也不例外。
综观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将之制度化,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
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服装,按行业分类。奈良时代服装色彩较简单。
到了平安时代(九世纪以后),由于受到当时国风影响,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镰仓时代,元朝统一中国,恐怕受元的影响,元朝曾连续十次浸犯曰本,为了便于战斗,服装又回复素朴,宽袖又变回窄袖。
在衣服上印上家纹,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估计家纹数目超过二万种(本网站稍后将专题介绍家纹),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是进入室町时代的特征。桃山时代(十六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讲究不同场所穿着不同服式,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和参加各种庆典、成人节、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时期,现今所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续了江户时代服装特式。
㈡ 日本古代男的穿的衣服叫什么也叫和服么
是的,
和服是二战之后,外国人对日本人穿的衣服的称呼。也就是大和民族穿的衣服,所以在广义来说,男人穿的肯定也是和服了。另外一个误解是,其实女孩子穿的和服从上到下是“一件”来的,只是因为在腰上面折了一下,所以看上去好像是上面衣服下面裙子。
男子的也是这样,只不过他们不需要折,看起来就像是睡袍一样。日常只要穿上这个就可以了。然后你说的裤子和外套都是套在这个衣服上面的,你说的那种“裤子”叫做“袴”,一般男子的袴是有裤裆的,叫做“马乘袴”,穿好好像睡袍一样的和服之后,再像穿裤子一样套在腿上。
不过因为里面的衣服长度本来就可以把腿部遮住,所以这种像裤子的袴也并非一定要穿的哦。外面的外套叫做“羽织”,也不是一定要穿的。这几件都穿上是最正规的现代男子和服礼装穿法。
女子也有“袴”,叫做“行灯袴”,是没有裤裆的,完全像百褶裙一样。也是把里面的衣服穿好之后套上去的哦。不过还有一种,祭奠的时候穿的上面短袖衣服,下面短裤的那个,叫做“甚平”,是一种工作服来的。
(2)日本男人传统服装好看图片扩展阅读
1、服装历史
“和服”在德川幕府以前称作“着物”、“吴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德川幕府之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
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指出:“[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
2、穿着注意事项
和服着装时需要注意的是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盖法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穿时右襟领贴胸口,左襟领再盖在右襟领上,此穿法称为“右前”;反之则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领),由于日本人认为,死后的世界与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右前”穿法,有一说是受到中国古代服装影响,也有一说是日本人惯用右手,因此惯将刀在配在左腰间,若采用“左前”穿法,拔刀时受左襟领影响,动作会不顺畅。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说法,穿和服时右襟搭左襟,甚至很多明星的穿着都是右襟搭左襟,比如说伊能静、杨丞琳参加某节目时就都出现这个错误,这是不正确的。
㈢ 中国日本越南,三国古代男女服装大比拼,你最中意哪个
中国日本越南,三国古代男女服装大比拼,你最中意哪个时期的服装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小人物说大历史,今天很高兴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一期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古代男服装:中国古代的各种衣裳、冠帽、鞋袜等服装,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结构与款式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古代服装存世不多,在研究中除依据实物外,古代雕塑、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㈣ 日本男人穿的是什么样民族服装
和服(吴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
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不仅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调,偏重黑色,款式较少,腰带细,附属品简单,穿着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款式多样,还有许多附属品),而且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礼和服、宴礼和服及一般礼服)。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规矩(穿和服时讲究穿木屐、布袜,还要根据和服的种类,梳理不同的发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设计师不断在花色和质地上推陈出新,将各种大胆的设计运用在花色上,使现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
㈤ 我想知道日本坊主(和尚)的服装结构,有哪位好心人给一下吗
据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记载,3世纪前后,日本男人用从肩膀下垂的长布包裹自己,而妇女则用一整块布遮住自己,中间留个洞口漏出脖子。这种样子的穿着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曾存在,例如希腊、罗马、印度尼西亚和秘鲁,习惯上称为“贯头衣”。
缝制服装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前后,被称为邪马台国家的政治机构正处在发展阶段。男人和女人都穿着过腰的上衣,袖子紧而直。男人下装是宽松的象裤子一样的裤(“侉”),女人则穿长长的褶裙,叫做“裳”。
在飞鸟时代(593-710)和奈良时代(710-794),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中国文化在日本很流行。宫廷有关的人穿着上大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平安时代 (794-1185)的宫廷服装分为三个类别:特别礼仪的服装、宫廷里穿的正式服装和普通场合的服装。男性穿用的正式服装叫做“束带”(模仿唐朝官服)。妇女的服装分很多层,正式的女装叫做“十二重衣”(模仿唐朝便服),一共分为12层。往好处说是“雍容富贵”,说难听点儿是“拖泥带水”。
镰仓 (1185-1333) 和室町 (1333-1568)时代,在政府任职的武士正式场合穿束带,他们平常的装束叫做“狩衣”(日本化的服饰),从打猎时候穿的装束演变而来。平常,武士阶层的妇女穿加棉的丝质衣服叫做“小袖”,这跟现在妇女仍然穿用的传统正式服装(所谓的“和服”)没有什么两样。在正式场合,她们穿着长袍叫做“打卦”。
江户时代(1600-1868)武士阶层男子在参加仪式的时候穿一种叫做“上下”的服装,但是平时男人女人都穿小袖和侉。作为一种习惯,人们将布块围在腰上,叫做 “带”。武士要把剑佩在带上,女人的带则逐渐地变得越来越宽松和具有装饰意味。江户时代初期,许多人穿着简单,虽然在正式场合女人可能穿打卦。但是随着漂亮的染色布料和精美图案的诞生,日常生活中的装束也越来越亮丽,那些布料和图案在日本和服中延用至今。
㈥ 适合男生的日系穿衣搭配,你知道哪些呢
男生的衣服搭配,能让人很好地感受到自己的氛围。对于男性来说,秋冬的衣服不能随便穿。掌握搭配技巧,搭配充满男子气概的形象,会更喜欢。这个日本的哥哥身高只有172cm,在他穿的衣服中,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款式,穿得既硬又帅气。另外,也适合普通男性。请参考。
想法5:穿暖色系大衣有高级感。米色大衣+白色针织衫+米色裤子大衣是秋冬季节受欢迎的单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喜欢为了展示高级感而使用。对于男性来说,择适合长度的米色大衣,里面穿白色针织衫,裤子选择米色的休闲裤,整体色调非常温暖。男人们都要穿又结实又帅气的衣服,但是这个日本哥哥的服装日常又帅气。对于普通男性来说也特别友好。请大家试试。
㈦ 日本武士古代的服装有素袄的穿着,哪位亲能发张图片给我
素袄的图片没找着,这里有一张直垂的图片,素袄是从直垂变化而来的,所以还是差不太多的
实际上,直垂的出现年代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相对于圆形的“上领”袍服,V字型“垂领”的直垂在很长时间内都被作为平民服装。到了平安时代后期,由于其设计简便、易于活动,因而逐渐开始为武士阶级所穿用。及至镰仓时代,更成为出仕幕府的通常制服(此时,上级武士的制服是水干)。直垂在镰仓时代后期最终取代了水干,成为武士阶级的代表性服装。另外,在室町时代,直垂也已成为礼服的一种,是武家常用的服装之一。
到了江户时代,直垂成为束带以外最为高级的礼服(出席盛大典礼时,搭配直垂,下身要穿着长袴)。幕末维新时期,头戴佩有缠头巾的梨打乌帽子、身穿直垂已成为公家和大名们的正式着装方式。明治初期直垂也被无官位的藩士们当作出勤的制服使用。明治五年九月,在新桥--横滨的铁路开通典礼上,西乡隆盛、大隈重信等高级官员仍穿着直垂瞻礼。直到十一月太政官布告宣布朝廷官员一律改穿西洋礼服,直垂服制才被废止。
现在,雅乐乐师、祭礼神官和大相扑裁判官仍然穿着直垂。
直垂自室町时代以来逐渐发展变化,大致分为直垂、大纹和素袄三个种类。与大纹、素袄不同,直垂衣内缝有裏子;而前两者与直垂相比,则多了胸扣和菊缀结。直垂和大纹都有圆形组扣,素袄则使用革制长带。总体而言,直垂和大纹在外观上没有太大区别,如同名称所示,大纹上有印染而成的家纹文样。
素袄是在室町时代中后期由大纹发展而来的一种服装式样。相对于配有胸扣、露、菊缀结以及圆扣的大纹,素袄则采用皮扣(在歌舞伎服装裏,大纹和素袄都是使用皮扣的),因此也被叫做“皮带直垂”。另外,素袄上印染的家纹较大纹稍小,这也是它的特征之一。
㈧ 大正时代日本男人怎么穿
大正男士服装可参考下图。如果喜欢请采纳,并关注,为您解答更过问题!
查了查原来大正在日本历史里,夹在明治、昭和时代之间,从1912年到1925年,年号只用了15年,其实是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很少提及的时代之一。但是这个时代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些则成为改变日本历史的重要事件,到网上查有很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