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姜字取名寓意是什么带姜字的名字大全
众所周知姜字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随处可见,但是这个字用来取名的案例并不多,大多数时候以姓氏的案例出现,所以很多人并不清楚姜字在人名中的含义,那么姜字取名寓意是什么?如果说你想用姜字取出清新脱俗的名字,这里有带姜字的名字大全供有需要的人参考。
姜字的寓意和解释
首先姜字的拼音就是平声调的jiāng ,上下结构的字形一目了然,它的本意是与古代的某个部族有关,后世主要用作姓氏。除此之外姜字也是一种植物调味料,所以姜字用在人名中寓意着热情洋溢、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因此姜字无论是男是女取名都合适,只要注意性别差异即可。
姜字的五行属性
其实从姜字的含义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在五行中属木,那么我们根据这个字的五行属性进行合理搭配就能够带来无限的好运,无论是家庭、事业还是健康都能有所增益,因此姜字不能与属金的字结合,毕竟金克制木属性会阻碍人的运势,除此之外姜字最好的搭配就是属水的字眼。
[1]、宥姜
宥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宽也”,代表着宽容豁达的意思在里面,用在人名中寓意着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
[2]、硕姜
硕字的本义是指大的意思,与姜字搭配用在人名中代表着学识渊博、身体强健和端庄大方的品质。
[3]、启姜
启字具有打开的含义在里面,引申含义有引导启发的意思,与姜字搭配寓意着乐观开朗、才思敏捷和锦绣前程的品格。
带姜字的名字大全
沛姜喜姜南姜业姜
孟姜崇姜真姜骁姜
树姜煜姜梓姜诗姜
林姜雨姜融姜博姜
奕姜绍姜恩姜嵩姜
国姜孝姜为姜兆姜
宗姜振姜双姜云姜
纯姜运姜诚姜兴姜
安姜生姜晟姜龙姜
川姜宝姜翌姜言姜
Ⅱ 姜诗的个人性格
庞氏性格一向温顺,然而因风延误,遭此大变,心里自是异常委屈。只身离开家门,在街头孤独徘徊,点点滴滴幸福的往事又浮上心头,丈夫平日里的体贴与关爱,儿子的调皮又可爱,温情像闪电一样击中她的身心。然而幸福美满的家庭刹那间化为乌有,却如何割舍得了呢!自小的教养,多年来她已经习惯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于是她又将一天的经过细细思量,觉得自己也有没做好的地方,才致使婆婆口渴难耐,一向孝顺的她反而生起愧疚之心。于是,她悄悄地住在了邻居大妈家中。
庞氏借用大妈的织布机日夜纺纱织布,将布匹卖去赚得了一些钱财。然后去街市买回好吃的,让邻居大妈送回家中给婆婆食用,并且叮嘱邻居大妈说是大妈自己的。邻居大妈每天都给姜母送去好吃的,日子一久,姜母便感奇怪,追问究竟,大妈终于道出了实情。得知真相后,姜母心中颇感惭愧,懊悔之心油然而生,便嘱托儿子将媳妇接回家。
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庞氏打扮得整整齐齐,姜诗将其迎归家中,婆婆喜笑颜开,孩子更是蹦蹦跳跳,煞是欢喜。邻里乡亲看在眼里,真是羡慕万分。打这以后,姜诗夫妇孝顺母亲更加尽心,又恢复了往日的幸福安乐。因为家事繁忙,有时孩子便也替母亲去江中取水。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儿子在一次取水的时候,江里突发大水,溺水身亡。姜诗夫妇,心如刀割,悲痛万分。然而面对白发老母,却又不得不强颜欢笑,不敢提起此事,生怕老母承受不起。姜母问起孙儿,便说外出求学,暂时不能回家,庞氏外出取水如故。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母忧心岁月不多,常常思念吃鱼,虽然家中贫寒,但姜诗夫妇更加地辛勤劳作,将所有积蓄用来买鱼孝敬姜母。姜母惦念邻居大妈,于是夫妇二人常请大妈一起过来吃鱼,好让母亲开心。
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庞氏起来经过院子,突然惊奇地发现地上有一个桶大的窟窿,正汩汩地往外涌着泉水,顺着墙角流出了院外。在泉眼旁边,有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庞氏喜出望外,又尝了尝泉水,跟六七里外的江水一个味。也许是他们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从此,每天早上都会从泉眼里跃出两条肥大的鲤鱼,供给姜诗夫妇做成佳肴来孝养母亲。不久,姜母的眼疾也康复如初了。
当时,社会发生动乱,农民起义也频频发生。赤眉军路过汛乡,带队的头领听闻了姜诗夫妇的孝行,不禁敬畏地说道:“大家别乱来,惊动了大孝之人,必然触怒老天爷,那就不吉利了!”于是,还将随身携带的米面粮食,悄悄放在姜诗家门口。姜诗夫妇认为这是不义之财,就将其掩埋了。这样,在社会动乱,到处烧杀抢掠的年代里,姜诗居住的汛乡居然没有受到战乱的骚扰。
当时,社会推行“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姜诗就被推举做了孝廉。姜诗夫妇的孝行又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也深深为之感动,便颁布诏书,封姜诗做了郎中,庞氏不久后又为姜家生了个儿子,一家老少和乐地生活在一起。后来,姜诗调到江阳做县令,将这个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
姜诗死了之后,汉明帝下诏为其立祀,彰扬这一门三孝,修建了“姜公祠”,世世代代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敬仰和祭祀。到宋代崇宁宗时,被赐为“东双至孝广文王”,他们的孝行教育人们要有孝敬父母,忠于家园的美好品德。
Ⅲ 姜诗的历史记载
姜诗一家的故事,在《后汉书·烈女传·姜诗妻传》、《东观汉记》、《华阳国志.蜀志》和《水经注》中都有记载。为传颂孝道,东汉永建五年(公元130年),汉顺帝御赐在孝子故里为姜诗立祠祭祀,由于姜诗家乡在此,乡因人而彰显,北宋徽宗政和年间,此地取名姜诗镇,到北宋英宗治平年间,为了避讳大孝子之名,本其事迹又改名孝泉镇,后来在元时被郭居敬将“姜诗孝亲,涌泉跃鲤”收入《二十四孝》一书。“孝泉”一名也因有孝子故事的经典性而沿用至今。
Ⅳ 关于四季晨昏的诗句
1. 关于晨昏的诗句
2. 关于晨昏之间诗句
关于晨昏的诗句 1.描写晨昏的诗句
悯农诗示吏部尚书郭琏【作者:朱瞻基】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既无糠核肥,安得岩絮温。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
遐迩同一视,覆育如干坤。尝闻古循吏,卓有父母恩。
惟当慎所择,庶用安黎元。日星晷【作者:周玉箫】八节晨昏子半时,极星出地较高卑。
君心不似天经纬,日日归垣定不移。自杨子舍舟步入常熟县【作者:袁凯】水行已兼旬,舟楫苦驰逐。
晨昏侣鲛鳄,出入同雁鹜。黑风无终竟,白浪仍反复。
铿惸绝天枢,漰湃折地轴。旋渊屡倾坠,利石时抵触。
沦丧固非远,哀吁宁辞黩。皇天实阴骘,兹辰遂平陆。
神魂息漂荡,手足散顽木。徒侣纷来庆,酒胾及奴仆。
况兹春气和,百草回新绿。山桃亦多花,逶迤自相属。
枌榆已在迩,旷隔无再宿。从兹谢奔走,且饭东皋粟。
闻诛孛罗帖木儿(乙巳十月)【作者:袁凯】国步虽微蹇,天心自可稽。爪牙翻噬啖,宗社欲颠挤。
蔽日朱旗入,连郊铁骑嘶。紫垣通猰貐,玉座接鲸鲵。
圣哲元无惑,晨昏且暂携。济河声杳杳,幽蓟色凄凄。
密诏亲传罢,中军气欲迷。登坛惟慷慨,抚剑亦悲凄。
敌忾心逾切,勤王力自齐。义声驱海岳,直气决云霓。
减灶秋烟薄,吹笳夜月低。指麾容草草,进退合祈祈。
忌器非忘鼠,忧苗更惜稊。逆徒从剪伐,元恶待屠刲。
肘腋能无意,神灵况夹批。吕侯初受命,董卓已燃脐。
云雨苏烦热,江河濯障堤。万方深慰望,九庙实安栖。
天阙归龙种,云山识马蹄。问安纡玉趾,视膳入金闺。
膝下欢仍旧,中宫乐未睽。清秋多宴会,仙仗日东西。
宫女花垂鬓,都人酒满捭。里闾闻笑语,灯火杂孩提。
白日依中道,青春入故畦。远人来服食,绝域尽航梯。
世祖功如在,今王敬日跻。鼎彝铭将相,衽席措黔黎。
淮海休波浪,湖湘尚鼓鼙。既闻诛柙虎,莫自学酰鸡。
桀逆忘身首,忠贤荷璧圭。休同隗嚣辈,终误一丸泥。
忆北山梨花(并序)【作者:杨基】去年清明花正繁,骑马晓出神策门。千桃万李看未了,小径更入梨花村。
低枝初开带宿雨,高树烂日迷朝暾。柔肤凝脂暖欲滴,香髓人面春无痕。
青霞玲珑翠羽乱,白雪照耀琼瑶温。折花对酒藉草坐,花气暗扑黄金尊。
薛君起舞为我寿,劝我一曲招花魂。须臾明月忽到树,主人送客唯留髡。
巾罗欹斜乌帽落,醉眼况复知清浑。村中至今为故事,笑我自是刘伶孙。
我惭不答窃自庆,大抵此乐皆君恩。今年清明空西省,雷雨两日如翻盆。
群花削迹净如扫,众绿既暗不可扪。岂无青钱换斗酒,案牍杂沓穷晨昏。
伻来督责至诃詈,面微发红气每吞。未能抟溢雕鹗,讵免束缚同鸡豚。
人生屈辱乃淬砺,百炼正欲逢盘根。自知力不举一羽,强欲扛鼎追乌贲。
晚晴汲井试新火,紫笋绿薤共盘餐。归来饭饱对妻子,万事反复何足论。
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作者:王鏊】两年不厌草堂低,颇爱晨昏出入齐。长日经过无主客,只今相见有东西。
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厩马似知人意思,临歧回首再三嘶。
义妇行(有引)【作者:汤胤绩】顾家一女肤如玉,炯炯灵台抱贞淑。择配奚川武肃孙,井臼亲操谢膏沐。
不必荆钗并布袄,雍雍自是闺中宝。抚卑事上尽欢心,内外皆称新妇好。
欢乐未央灾祸来,闾阎满眼飞尘埃。长鲸大豕互吞食,雌凰雄凤难徘徊。
强将性命依岩壑,柏叶松肪共咀嚼。草衣木履度晨昏,乃畏强梁横侵掠。
丈夫前室有佳儿,哇哇相逐远奔驰。足趼腹枵行不得,锋横矢乱计宁施。
妾身有子年尤小,恩义欲兼嗟力少。残生苟幸得完全,孤诚自有神明表。
拊膺长恸望天呼,回头已作沟中枯。男子虽羞邓伯道,妇女何惭鲁义姑。
皇明九五真龙出,一扫寰区群蚤虱。归来室宇尚依然,四方重睹升平日。
矻然妇织与夫耕,眼看家道日康宁。苍苍主者岂无谓,两男一女连绵生。
五十年来三百指,螽斯夺尽前人美。珍珠帘卷画堂深,鹤发披肩全寿祉。
节孝贤能世岂无,苍黄谁得展良图。伤哉此道日凋丧,事迹何繇付董狐?送夫入觐【作者:屈氏】君往燕山去,弃妾雒水旁。
雒水向东流,妾魂随飞扬。丈夫轻离别,壮志在四方。
努力事明主,肯为儿女伤。君有双亲老,垂白坐高堂。
晨昏妾定省,喜惧君自量。珍重复珍重,叮咛须记将。
既为远别去,饮余手中觞。莫辞手中觞,为君整行装。
阳关歌欲断,柳条丝更长。巫山高【作者:罗颀】巫山高,犹可陟。
江之永,限南国。我欲西游,谁为泛舟?我陆无舆,我行安休?翩翩悠悠。
郁郁阳台,霭霭朝云。有所思,思美人。
美人不可见,猿狖今为群。猿狖隐尔形,鸣声还独闻。
黯山谷,惨晨昏。泫予泪,盈衣巾。
嗟彼嗷嗷愁杀人。
2.跟晨有关的诗词
王炎
冬夏勤温凊,晨昏洁膳羞。 【题杨(王本作王)解元寿萱堂二首 其二】
司马光
晨暮响寒泉,飞轮驶风转。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刘克庄
晨兴风色恶,日晏汲归迟。 【杂咏一百首 其一十八 姜诗】
羲和应烂醉,晨起失金乌。 【久雨五首 其五】
晨膳嫌羹薄,寒机怪织迟。 【叙伦五言二十首 其十】
刘学箕
披衣启外户,晨光清可挹。 【侵晓书怀四绝句 其三】
刘敞
如何闻鼓角,晨坐更凄然。 【顺州闻角】
朱熹
晨起独行园,花药发奇颖。 【杂记草木九首 其九】
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 【武夷精舍杂咏 隐求斋】
宋祁
晓佩摇苍玉,晨旗亚翠斿。 【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 其七】
杨万里
晨妆须蚤看,莫待日华高。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八 桃李蹊】
夕借月为烛,晨将霞作帘。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 其七 霞牖】
沈与求
晓冻穿流急,晨光照火新。 【次韵曾守立春席上七绝句 其二】
苏轼
烟火动村落,晨光尚熹微。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 其三】
苏籀
昼扃熟鹿守,晨启素鸦驯。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 其四 松门】
陆游
晨炊躬稼米,夜读世藏书。 【纵笔二首 其一】
罗仲舒
晨昏礼法供,击鼓齐七众。 【芦江八咏 其八 竹林梵钟】
赵必
关于晨昏之间诗句 1.描写晨昏的诗句
悯农诗示吏部尚书郭琏【作者:朱瞻基】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既无糠核肥,安得岩絮温。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
遐迩同一视,覆育如干坤。尝闻古循吏,卓有父母恩。
惟当慎所择,庶用安黎元。日星晷【作者:周玉箫】八节晨昏子半时,极星出地较高卑。
君心不似天经纬,日日归垣定不移。自杨子舍舟步入常熟县【作者:袁凯】水行已兼旬,舟楫苦驰逐。
晨昏侣鲛鳄,出入同雁鹜。黑风无终竟,白浪仍反复。
铿惸绝天枢,漰湃折地轴。旋渊屡倾坠,利石时抵触。
沦丧固非远,哀吁宁辞黩。皇天实阴骘,兹辰遂平陆。
神魂息漂荡,手足散顽木。徒侣纷来庆,酒胾及奴仆。
况兹春气和,百草回新绿。山桃亦多花,逶迤自相属。
枌榆已在迩,旷隔无再宿。从兹谢奔走,且饭东皋粟。
闻诛孛罗帖木儿(乙巳十月)【作者:袁凯】国步虽微蹇,天心自可稽。爪牙翻噬啖,宗社欲颠挤。
蔽日朱旗入,连郊铁骑嘶。紫垣通猰貐,玉座接鲸鲵。
圣哲元无惑,晨昏且暂携。济河声杳杳,幽蓟色凄凄。
密诏亲传罢,中军气欲迷。登坛惟慷慨,抚剑亦悲凄。
敌忾心逾切,勤王力自齐。义声驱海岳,直气决云霓。
减灶秋烟薄,吹笳夜月低。指麾容草草,进退合祈祈。
忌器非忘鼠,忧苗更惜稊。逆徒从剪伐,元恶待屠刲。
肘腋能无意,神灵况夹批。吕侯初受命,董卓已燃脐。
云雨苏烦热,江河濯障堤。万方深慰望,九庙实安栖。
天阙归龙种,云山识马蹄。问安纡玉趾,视膳入金闺。
膝下欢仍旧,中宫乐未睽。清秋多宴会,仙仗日东西。
宫女花垂鬓,都人酒满捭。里闾闻笑语,灯火杂孩提。
白日依中道,青春入故畦。远人来服食,绝域尽航梯。
世祖功如在,今王敬日跻。鼎彝铭将相,衽席措黔黎。
淮海休波浪,湖湘尚鼓鼙。既闻诛柙虎,莫自学酰鸡。
桀逆忘身首,忠贤荷璧圭。休同隗嚣辈,终误一丸泥。
忆北山梨花(并序)【作者:杨基】去年清明花正繁,骑马晓出神策门。千桃万李看未了,小径更入梨花村。
低枝初开带宿雨,高树烂日迷朝暾。柔肤凝脂暖欲滴,香髓人面春无痕。
青霞玲珑翠羽乱,白雪照耀琼瑶温。折花对酒藉草坐,花气暗扑黄金尊。
薛君起舞为我寿,劝我一曲招花魂。须臾明月忽到树,主人送客唯留髡。
巾罗欹斜乌帽落,醉眼况复知清浑。村中至今为故事,笑我自是刘伶孙。
我惭不答窃自庆,大抵此乐皆君恩。今年清明空西省,雷雨两日如翻盆。
群花削迹净如扫,众绿既暗不可扪。岂无青钱换斗酒,案牍杂沓穷晨昏。
伻来督责至诃詈,面微发红气每吞。未能抟溢雕鹗,讵免束缚同鸡豚。
人生屈辱乃淬砺,百炼正欲逢盘根。自知力不举一羽,强欲扛鼎追乌贲。
晚晴汲井试新火,紫笋绿薤共盘餐。归来饭饱对妻子,万事反复何足论。
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作者:王鏊】两年不厌草堂低,颇爱晨昏出入齐。长日经过无主客,只今相见有东西。
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厩马似知人意思,临歧回首再三嘶。
义妇行(有引)【作者:汤胤绩】顾家一女肤如玉,炯炯灵台抱贞淑。择配奚川武肃孙,井臼亲操谢膏沐。
不必荆钗并布袄,雍雍自是闺中宝。抚卑事上尽欢心,内外皆称新妇好。
欢乐未央灾祸来,闾阎满眼飞尘埃。长鲸大豕互吞食,雌凰雄凤难徘徊。
强将性命依岩壑,柏叶松肪共咀嚼。草衣木履度晨昏,乃畏强梁横侵掠。
丈夫前室有佳儿,哇哇相逐远奔驰。足趼腹枵行不得,锋横矢乱计宁施。
妾身有子年尤小,恩义欲兼嗟力少。残生苟幸得完全,孤诚自有神明表。
拊膺长恸望天呼,回头已作沟中枯。男子虽羞邓伯道,妇女何惭鲁义姑。
皇明九五真龙出,一扫寰区群蚤虱。归来室宇尚依然,四方重睹升平日。
矻然妇织与夫耕,眼看家道日康宁。苍苍主者岂无谓,两男一女连绵生。
五十年来三百指,螽斯夺尽前人美。珍珠帘卷画堂深,鹤发披肩全寿祉。
节孝贤能世岂无,苍黄谁得展良图。伤哉此道日凋丧,事迹何繇付董狐?送夫入觐【作者:屈氏】君往燕山去,弃妾雒水旁。
雒水向东流,妾魂随飞扬。丈夫轻离别,壮志在四方。
努力事明主,肯为儿女伤。君有双亲老,垂白坐高堂。
晨昏妾定省,喜惧君自量。珍重复珍重,叮咛须记将。
既为远别去,饮余手中觞。莫辞手中觞,为君整行装。
阳关歌欲断,柳条丝更长。巫山高【作者:罗颀】巫山高,犹可陟。
江之永,限南国。我欲西游,谁为泛舟?我陆无舆,我行安休?翩翩悠悠。
郁郁阳台,霭霭朝云。有所思,思美人。
美人不可见,猿狖今为群。猿狖隐尔形,鸣声还独闻。
黯山谷,惨晨昏。泫予泪,盈衣巾。
嗟彼嗷嗷愁杀人。
2.推荐几首关于男女之间心照不宣的诗句
1.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3.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4.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
5.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6.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8.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___佚名《击鼓》
9.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10.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1.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___乐婉《卜算子·答施》
12.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__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13.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4.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5.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___黄景仁《绮怀》
16.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17.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18.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9.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____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20.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____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21.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2.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____卓文君《白头吟》
23.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___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24.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____佚名《留别妻》
25.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____张先《千秋岁·数声𫛸鴂》
26.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7.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____佚名《西洲曲》
28.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____李白《怨情》
29.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30.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31.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32.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____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33.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____白居易《长恨歌》
34.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____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35.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6.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37.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38.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9.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40.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41.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____佚名《留别妻》
3.描写山川之美的诗句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惺惺相惜的诗句
1.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Ⅳ 24孝图故事梗概
24孝图故事梗概: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杰作。
另有,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全文赏析:
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Ⅵ 关于姜的诗句
1、杏花天·咏汤
宋代:吴文英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停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紫檀晕浅香波细。肠断垂杨小市。
2、酬柳柳州家鸡之赠
唐代:刘禹锡
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官奴。 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芽敛手徒。
3、过姚孝子庐偶书
唐代:李商隐
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
4、赠郑谠处士
唐代:李商隐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寒归山观随棋局, 暖入汀洲逐钓轮。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5、衡门
年代:先秦 作者: 诗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6、《重赠二首》柳宗元
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如今试遣隈墙问,已道世人那得知。
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6)播放男生姜诗的图片扩展阅读
古时生姜的故事
有种说法,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神农顺手一拔,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过了不久,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
神农姓姜,他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能让自己起死回生。孔子活了73岁,这个年龄在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高寿。这和孔子健康的饮食观和卫生习惯是分不开的。其中就有姜的功劳。《论语》记载孔子说过:“不撤姜食,不多食。”每次吃饭,他都要吃姜。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
参考资料:古时生姜的故事
《閟宫》(先秦诗经作品,选自诗经·颂·鲁颂)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衡门》(诗经作品,选自诗经·国风·陈风)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绵》(先秦诗经作品,选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绵绵瓜瓞……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桑中》(诗经全集,选自诗经·国风·鄘风)
爰采唐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生民》(先秦诗经全集,选自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硕人》(诗经作品,选自诗经·国风·卫风)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思齐》(诗经全集,选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怿去忄右加攵”,誉髦斯士。
《有女同车》(先秦诗经作品,选自诗经·国风·郑风)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陇西行】(汉·两汉乐府):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在怀县作诗二首 其一】(魏晋·潘岳):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
【山中】(唐·方干):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
【祝风三十二韵】(唐·吴融):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
【赠郑谠处士】(唐·李商隐):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伤歌行四首 其二】(宋·黄庭坚):孟氏至诚通竹笋,姜诗纯孝感渊鱼。
1.水至不去:
《列女传》卷四〈贞顺传·楚昭贞姜〉
贞姜者,齐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符,使者至,请夫人出,夫人曰:“王与宫人约令,召宫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从使者行。”使者曰:“今水方大至,还而取符,则恐后矣。”夫人曰:“妾闻之:贞女之义不犯约,勇者不畏死,守一节而已。妾知从使者必生,留必死。然弃约越义而求生,不若留而死耳。”于是使者反取符,还则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王曰:“嗟夫!守义死节,不为苟生,处约持信,以成其贞。”乃号之曰贞姜。君子谓贞姜有妇节。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此之谓也。
2.姜肱共被: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姜肱〉
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
3.姜诗跃鲤:
《东观汉记》卷十〈姜诗传〉
姜诗,字士游。广东洛人也。适值年荒,与妇佣作养母。贼经其里,束兵安步,云“不可惊孝子”。母好饮江水,儿常取水,溺死。夫妇痛,恐母知,诈曰行学。岁岁作衣,投于江中。俄而涌泉出舍侧,味如江水,日生鲤一双。
《衡门》
年代:先秦 作者: 诗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丁未春五首
作者:刘克庄
道是生姜树上生,不应一世也随声。
暮年受用尧夫语,莫与张程几个争。
第一个字是姜的古诗
《感怀》 作者:孟郊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晨登洛阳坂,目极天茫茫。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豺狼日已多,草木日已霜。饥年无遗粟,众鸟去空场。路傍谁家子,白首离故乡。含酸望松柏,仰面诉穹苍。去去勿复道,苦饥形貌伤。徘徊不能寐,耿耿含酸辛。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四时互迁移,万物何时春。唯忆首阳路,永谢当时人。长安佳丽地,宫月生蛾眉。阴气凝万里,坐看芳草衰。玉堂有玄鸟,亦以从此辞。伤哉志士叹,故国多迟迟。深宫岂无乐,扰扰复何为。朝见名与利,莫还生是非。姜牙佐周武,世业永巍巍。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羲和驻其轮,四海借馀晖。极目何萧索,惊风正离披。鸱鸮鸣高树,众鸟相因依。东方有一士,岁暮常苦饥。主人数相问,脉脉今何为。贫贱亦有乐,且愿掩柴扉。火云流素月,三五何明明。光曜侵白日,贤愚迷至精。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常恐今已没,须臾还复生。河梁暮相遇,草草不复言。汉家正离乱,王粲别荆蛮。野泽何萧条,悲风振空山。举头是星辰,念我何时还。亲爱久别散,形神各离迁。未为生死诀,长在心目间。有鸟东西来,哀鸣过我前。愿飞浮云外,饮啄见青天。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作者:杜甫
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冻未渔不易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新欢便饱姜侯德,清觞异味情屡极。东归贪路自觉难,欲别上马身无力。可怜为人好心事,于我见子真颜色。不恨我衰子贵时,怅望且为今相忆。
《贺清源太保王延彬》 作者:徐夤
蕊珠宫里谪神仙,八载温陵万户闲。心地阔于云梦泽,官资高却太行山。姜牙兆寄熊罴内,陶侃文成掌握间。应笑清溪旧门吏,年年扶病掩柴关。武荣江畔荫祥云,宠拜天人庆郡人。五色鹤绫花上敕,九霄龙尾道边臣。英雄达处谁言命,富贵来时自逼身。更待春风飞吉语,紫泥分付与陶钧。
《子夜歌十八首》 作者:晁采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何时得成匹,离恨不复牵。金针刺菡萏,夜夜得见莲。相逢逐凉候,黄花忽复香。颦眉腊月露,愁杀未成霜。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当携手行。寄语闺中娘,颜色不常好。含笑对棘实,欢娱须是枣。良会终有时,劝郎莫得怒。姜蘖畏春蚕,要绵须辛苦。醉梦幸逢郎,无奈乌哑哑。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价。信使无虚日,玉酝寄盈觥。一年一日雨,底事太多晴。绣房拟会郎,四窗日离离。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窥。相思百馀日,相见苦无期。褰裳摘藕花,要莲敢恨池。金盆盥素手,焚香诵普门。来生何所愿,与郎为一身。花池多芳水,玉杯挹赠郎。避人藏袖里,湿却素罗裳。感郎金针赠,欲报物俱轻。一双连素缕,与郎聊定情。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早起遣问郎,昨宵何以过。得郎日嗣音,令人不可睹。熊胆磨作墨,书来字字苦。轻巾手自制,颜色烂含桃。先怀侬袖里,然后约郎腰。侬赠绿丝衣,郎遗玉钩子。即欲系侬心,侬思着郎体。
《送新平故人》 作者:怀楚
常听仓庚思旧友,又因蝴蝶梦生涯。一千馀里河连郭,三十六峰寒到家。阴岛直分东虢雁,晴楼高入上阳鸦。姜嫄庙北与君别,应笑薄寒悲落花。
姜川限馈鱼(李峤),微雨燕双飞(晏几道)。
遗我山姜花(刘禹锡),翩翩帘外燕(元稹)。
姜宜山茗留闲啜(陆游),燕飞人静画堂深(贺铸)。
1、杏花天·咏汤宋代:吴文英蛮姜豆蔻相思味。
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
悴憔文园病起。 停嘶骑、歌眉送意。
记晓色、东城梦里。紫檀晕浅香波细。
肠断垂杨小市。2、酬柳柳州家鸡之赠唐代:刘禹锡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官奴。
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芽敛手徒。3、过姚孝子庐偶书唐代:李商隐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
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
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4、赠郑谠处士唐代:李商隐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
寒归山观随棋局, 暖入汀洲逐钓轮。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5、衡门年代:先秦 作者: 诗经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6、《重赠二首》柳宗元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如今试遣隈墙问,已道世人那得知。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6)播放男生姜诗的图片扩展阅读古时生姜的故事有种说法,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
神农顺手一拔,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过了不久,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
神农姓姜,他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能让自己起死回生。
孔子活了73岁,这个年龄在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高寿。这和孔子健康的饮食观和卫生习惯是分不开的。
其中就有姜的功劳。《论语》记载孔子说过:“不撤姜食,不多食。”
每次吃饭,他都要吃姜。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
参考资料:古时生姜的故事。
1、《衡门》
先秦诗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2、《螃蟹咏》
清 .曹雪芹
桂霭桐阴坐举殇,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3、《丁未春五首》
南宋.刘克庄
道是生姜树上生,
不应一世也随声。
暮年受用尧夫语,
莫与张程几个争。
Ⅶ 2015姓姜男孩子好听的名字大全
导读: 姜姓源出神农氏,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那么,如果姓姜的男宝宝出生之后,我们应该给他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姓姜的男孩名字都有哪些?接下来,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姓姜好听的男孩名字大全吧!
姜姓图腾
2015姓姜男孩子好听的名字大全
姜梓丞、姜宗仁、姜茜桦、姜博艺、姜玄同、姜尹屹、姜恬华、姜元超、姜浠侥、姜贝昕、
姜涛彦、姜凌薇、姜清楠、姜戈华、姜美连、姜海微、姜飞云、姜轶轩、姜圣谣、姜育鑫、
姜彦坤、姜睁觇、姜容华、姜涵竺、姜炳坤、姜炜豪、姜军凯、姜昱恒、姜海朋、姜斐姜、
姜云彦、姜明杰、姜亭亭、姜嘉卉、姜秋思、姜正彭、姜玉川、姜紫晨、姜珈愉、姜文杉、
姜力冰、姜立彦、姜秉辰、姜滟灵、姜彦诣、姜威明、姜锦成、姜文昭、姜浚驰、姜诗椒
姜明纲、姜臻畅、姜昊仪、姜意茗、姜好华、姜卜氦、姜栎彦、姜利、姜海华、姜玟栋、
姜妙卓、姜佳利、姜金桥、姜军亮、姜增欣、姜昌硕、姜云华、姜雯轩、姜思亮、姜鑫华、
姜凌云、姜征、姜定云、姜晓静、姜彦进、姜高杰、姜进方、姜家宁、姜金良、姜凌坤、
姜志华、姜周丹、姜月月、姜雅杰、姜舒棋、姜广宇、姜笑影、姜钧桓、姜锦裕、姜澳菱、
姜伟渊、姜迅釜、姜婉钰、姜嘉彦、姜朋彦、姜宗莲、姜晔斐、姜爱凤、姜东伟、姜蓝心、
姜晓虎、姜佳蓝、姜莎莎、姜华彰、姜华特、姜官强、姜如田、姜潇潇、姜华异、姜晓华、
姜天庆、姜原宏、姜城羽、姜兆伦、姜丽水、姜诩、姜浚凯、姜国平、姜一哲、姜恩蕊、
姜潇海、姜文嵘、姜永发、姜琪、姜老三、姜昭熙、姜羿航、姜礼华、姜海和、姜弘儒、
姜鹏羽、姜亚平、姜其瑾、姜水人、姜佳宏、姜乙白、姜嘉霏、姜雨浩、姜雨蚕、姜振球、
姜正荣、姜强、姜迪星、姜纯、姜缤褓、姜驰、姜煜、姜跃飞、姜奕伟、姜鸣、姜立丹、
姜语凯、姜宝琪、姜天程、姜尊敏、姜键钊、姜轩南、姜天阳、姜志强、姜楚嵋、姜梓海、
姜瑜瑜、姜世岩、姜忝倚、姜帝、姜传智、姜连华、姜喇尼、姜振峰、姜诗琪、姜洪瑞、
姜军彦、姜科蒂、姜弘知、姜朝辉、姜靖、姜誉涵、姜子津、姜云龙、姜正君、姜金澎、
姜兆民、姜清道、姜彬诚、姜皓越、姜缨惠、姜凡珍、姜家楠、姜轩彦、姜桢宇、姜财欣、
姜海岳、姜宇沁、姜灵力、姜秋铭、姜清湖、姜依夏、姜苗、姜绍军、姜明峰、姜舅生、
姜元群、姜中轴、姜铭畅、姜干坤、姜波、姜正凯、姜彦钰、姜亿彦、姜子赫、姜艾芹、
姜思楠、姜士杰、姜建纲、姜嘉昕、姜钰鸿、姜陵昀、姜耀明、姜振荣、姜子谣、姜学斌、
姜珉华、姜人杰、姜雅维、姜国权、姜钰鑫、姜金国、姜盛、姜子岳、姜长浩、姜柏旭、
姜玉杰、姜蒙、姜禹卓、姜茵琪、姜紫衫、姜昌城、姜兰彦、姜庆林、姜中华、姜彦和、
姜湿、姜馨予、姜芷琪、姜展羽、姜凌戴、姜丽宏、姜舰、姜瑞鑫、姜凤鸣。
姜姓起源
1、炎帝神农氏。说文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 传说中的炎帝,即神农氏,相传为中国历史上最远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姜姓始自炎帝。
2、出自桓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唐代上元时有桓姓者改为姜姓。
3、出自其他民族改姓。据《宋书·吐谷浑传》所载,宋时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满八旗姜佳氏改为姜姓;除此以外,今满族、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Ⅷ 古代孝敬父母的经典成语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经典成语故事有:涌泉跃鲤、乳姑不怠、哭竹生笋、弃官寻母、尝粪忧心。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四、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去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五、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