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年前郭冬临春晚上的一句话,被要求赔偿一个亿,后来怎么样了
在春晚的舞台上,经常会出现很多常客,如宋丹丹,蔡明,潘长江,还有那个一身喜庆的光头,郭冬临。让人们感到好奇的是,不管他出演了多少小品,不管他出演过多少角色,人们始终记得他的名字“郭子”。郭冬临在春晚的舞台上,不知奉献了多少作品,而且充满了正能量。
郭冬临虽然退出了荧幕,但在短视频平台,依旧非常的活跃,每天分享个段子,每天分享着正能量,教育现在的年轻人,相信在以后的道路上,他会变得越来越精彩。好了,以上就是本次的最新内容,不知大家看完后,心里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
② 朱元璋的原配皇后马皇后,为什么能够受到朱元璋敬重
朱元璋向来以白手起家和杀戮功臣着称。在大家的心目中,朱元璋是一个严苛、残酷、公正、嫉恶如仇的形象。但是铁汉也有柔情。白手起家的朱元璋,他的柔情针对的就是他的原配马皇后。都说,男人一旦有了钱,就容易学坏。古往今来,男子升官发财,抛弃糟糠之妻,另结新欢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万事总有例外,有薄情郎,也有重情人,比如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
朱元璋和马皇后
1382年,即洪武15年,马皇后因病去世,享年51岁,马皇后的逝世让朱元璋十分伤心,并在马皇后之后,不再册立皇后,可见马皇后与朱元璋的深厚感情。
③ 马皇后样貌不出众,为何一直受朱元璋宠爱
马皇后虽然样貌不出众,但是人却非常的贤惠,马皇后对于朱元璋来说,就像长孙皇后之于唐太宗李世民,所以马皇后能够在朱元璋的后宫中占据很重要的位子,纵使后来宫中美女无数,但是却无一人能够撼动马皇后的地位。
年轻时候的朱元璋也曾贫困潦倒,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甚至讨过饭,做过和尚,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都没能娶妻生子,原以为一生就这样度过了,哪知时来命运转,在他投靠郭子兴时,他的才能很受郭子兴的赏识,不但如此,还将自己的养女嫁与朱元璋为妻。
不但如此,马皇后的贤惠一如长孙皇后一般,每当朱元璋暴怒要杀人时,都是马皇后在旁周旋搭救,这让明朝初期少了许多冤案,大大缓和了君臣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政局稳定,所以朱元璋在政治上也是不能少了马皇后这个贤内助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马皇后的人品照亮了朱元璋的整个人生,所以朱元璋用一生的宠爱来报答。
④ 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元璋为政措施
1、社会福利
朱元璋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之一。免费养老院(养济院)、免费医院(漏泽园)和免费公墓(养济院)统统出现。朱元璋还曾经试验过“保障房”政策,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2、抑制商人
为了贬抑商人,朱元璋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四种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布两种料子的衣服。商人考学、当官,都会受到限制。
3、兴修水利
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在即位之初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到1395年,全国共开塘堰大约40987处,疏通河流大约4162道。
⑤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郭子兴后来结局如何
朱元璋非常贫穷,做过乞丐,当过和尚,因为自己的能力让郭子兴得到重用。郭子兴家有财产,平时结交不少壮士,元末大乱,拉扯起自己的势力,朱元璋去参加起义军,郭子兴见其相貌不凡,便收下了他,朱元璋作战勇猛,屡屡立功,郭子兴更是将自己的养女马氏(马皇后)嫁给朱元璋,彻底将朱元璋当作自己的心腹看待。
朱元璋本人是挺心狠手辣的,从底层爬起来非常不容易,但是却无丝毫感恩之心。从将才上来说,朱元璋确实是一个能人,但是正是由于其受尽贫穷,便心眼很小,猜忌心大,所以不允许任何威胁存在,这也是导致他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大肆杀害功臣名将的原因所在。
⑥ 带郭子的文字图片 做头像
自己做的!~
⑦ “你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还是谎言!”是出自郭冬临哪一年的小品
出自2010年郭冬临、牛莉等表演的央视春晚小品《一句话的事儿》。
相关介绍:
《一句话的事儿》该小品讲述了夫妻之间因为“善意的谎言”而闹出的趣事。2010年2月28日,该小品获得2010年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语言类小品二等奖的奖项。
相关台词:
郭子:干嘛!行了行了,我错了,差不多得了。回来!你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是,我没跟他们在一块儿,他们说我跟他们在一块儿了,撒了谎。
(7)郭子来个男人图片扩展阅读
《一句话的事儿》原名叫《实话实说》,是原作者俞志清2008年在一次与朋友的聊天中,对方谈及替朋友圆谎这个话题,俞志清灵机一动,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可编之材”。剧本出炉后,该剧本由虹口区基层文艺团体表演,并多次下社区演出,反响不错。
王承友在对《实话实说》进行改编后又向央视春晚剧组和郭冬临推荐了这个小品,央视春晚领导要求,一定要把人物写阳光了。该创作团队再次进行调整,终于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