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艾灸补肾灸哪些地方 艾灸哪里对肾最好
艾灸肾俞穴-益肾助阳 肾俞取穴:取坐位,两手中指按着肚脐正中,平行移向背后,两指会合之处为命门穴(此穴正对脐中),由此旁开两指处即为肾俞。
艾灸功效:益肾助阳,强腰利水。
主治疾病:肾绞痛,肾炎,遗尿,尿路感染,阳痿,早泄,遗精,腰痛,哮喘,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2.艾灸太溪穴-补肾壮阳
太溪取穴:位于足内侧,取穴时,平放足底,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即为本穴。
艾灸功效:清热生气,补肾壮阳。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失眠,健忘,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咳嗽,气喘,咯血,胸痛,腰脊痛,泄泻,大便困难等症。
3 命门取穴:在人体的后腰部,采用俯卧姿势,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艾灸功效:助阳补肾, 主治疾病:头晕,耳鸣,遗尿,早泄,阳痿,赤白带下,虚损腰痛等症。
4.艾灸关元穴-调补肝肾
关元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3/5处,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调补肝肾,回阳固脱,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强身健体。
主治疾病:遗尿,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小便赤涩,遗精,阳痿,性功能减退,前列腺炎,月经不调,盆腔炎,眩晕,虚劳,腰痛,低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5 涌泉取穴:抬起脚,脚趾弯曲,足底最凹陷处即为该穴。
艾灸功效:回阳救逆,开窍苏厥,镇痉定眩,益肾清心。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癫痫,失眠,肾结石等症。
6.补肾艾灸常用方法
1.取肾俞,命门,膏肓,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艾灸10-20分钟。
2取关元穴艾灸10-20分钟。
3.取太溪,涌泉,艾灸10-20分钟。 上述艾灸方法隔日或3日1次,1-3个月为一个疗程。
B. 男人艾灸有什么好处
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那么艾灸对男人来说有什么好处于功效呢?
经常做艾灸的男人,可以健身、壮肾提高性生活,艾灸神阙、关元、命门可以提高气虚血虚,祛湿驱寒,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力,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一些列亚健康状态。
一般以艾叶每月烟熏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烟熏1~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及真菌的数量显着减少,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艾灸治疗前列腺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原为艾草的药力本身具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功能。艾火的热力(温热刺激),补肾通淋、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瘀、消肿散结作用,故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所致疼痛及其相应症状能逐渐减轻,乃至消失。
男性的一般来说,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前列腺问题,再一种就是性功能低下。前列腺问题可以灸中极,如果身体弱的,气很虚的,一般要加灸气海穴。正常情况下,就是关元、中极用的多一些。对于性功能低下的人来说,关元是必灸的。从量上来讲,可以灸大些,然后坚持长期灸,对功能的恢复很好。
【遗精】临床特点:夜不安寐,阴茎易举,梦扰遗精频作,伴头晕耳鸣,腰酸神疲,体倦无力,尿黄赤。
艾灸穴位:肾俞、次髎、关元、大赫、心腧、神门、然谷
【阳痿】临床特点:临房阴茎萎软不举或举而不坚,精液清冷或射精障碍,伴头晕目眩,腰酸耳鸣,畏寒肢冷,面色眼圈暗黑,精神萎靡不振。
艾灸穴位:关元、中极、心腧、肾俞、腰阳关、神阙、三阴交、太溪
要想艾灸效果好,艾条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现在艾条市场比较混乱,很多虚标比例或者以次充好的,想用好的艾条确实很困难的。
【酒精肝】临床特点:酒精肝早期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经在慢慢受损,当肝脏病毒积蓄到超过自身承受范围时,因肝脏引起身体在短期内有明显变化,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等现象。
艾灸穴位:大椎、肝俞
【性冷淡】临床特点:缺乏性高潮,对性生活淡漠,对性生活没有正常的需求甚至厌恶。
艾灸穴位:关元、肾腧
艾灸治疗取穴:灸治可温补肾阳。取任脉、督脉和太阳经穴,如肾俞、命门、八髎穴,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然谷等。
腰腹部穴位可以用四眼艾灸盒移动艾灸,腰腹部的穴位移动艾灸不要少于40分钟,肢体的穴位艾灸,每穴15-20分钟。温和灸即可,千万避免烫伤。
C. 男人小肚子上做艾灸。对性生活有用吗男人艾灸有用吗
可以在腰部艾灸,肚脐对应腰后面的是命门,男人养肾,肾好性生活才好。
D. 艾灸腰部的好处
艾灸腰部的好处:
督脉、膀胱经、带脉都会循行于我们的腰部,所以艾灸对这些经络都有温通作用,俗话说“经络通则百痛不生”,而且腰部有命门、肾俞、腰阳关等补肾壮阳的大穴,所以艾灸腰部也可以很好的补阳、益肾。
另外,我们的腰部分布有主管女性妇科的带脉与八髎反射区域,艾灸腰部也能针对女性妇科起到很好的温通调理作用。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E. 艾灸壮阳的亲身经验
艾灸可以提升身体的阳气,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