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写牛郞织女的诗句 古诗
1、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石珝《七夕》
2、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林鸿《投赠张红桥》
4、古别离。乃有天上牵牛织女星分歧。至今八万六干会,后会滔滔无止期。可怜一会才一日,其余无央数日何以消愁思。古别离,天上犹如此。人间可例推,设使无会晤,安用苦别离?古别离,长吁嘻!——干隆《古别离》
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朱淑真《鹊桥仙》
7、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伤心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龚诩《寓意》
8、斜軃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会零。谁云天上无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贾云华《七夕》
9、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七月七日》
10、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鹧鸪天》
11、牛郎织女,因缘不断,结下生生世世。人言恩爱久长难,又不道、如今几岁。眼穿肠断,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会。三杯酒罢闭云房,管上得、床儿同睡。——袁去华《鹊桥仙》
12、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杨朴《七夕》
13、银河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金朋说《七夕吟》
1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15、直须待得玉钩挂,要看牵牛织女星。——《孟秋七日邀从兄廿五宣义四弟五侄同饮锦园即》
16、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愁损舞莺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陈东《西江月》
17、叶已鸣秋夜渐长,年年织女会牛郎。——《七夕呈坐间诸友时留平江宿和靖书院次日》
18、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曹松《七夕》
19、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卢炳《鹊桥仙》
20、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唐寅《绮疏遗恨》之针》
21、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意》
② 收集不同的描写四大美人的诗句
1、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出处:宋代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解析:王安石则极意刻画明妃的爱国思乡的纯洁、深厚感情,并有意把这种感情与个人恩怨区别开来,尤为卓见。针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王安石歌颂明妃的不以恩怨易心,具有现实意义。
当时有些人误解了他的用意,那是由于他用古文笔法写诗,转折很多,跳跃很大,而某些人又以政治偏见来看待王安石,甚至恶意罗织之故。清代蔡上翔在《王荆公年谱考略》中千方百计地替王安石辩解,但还未说得透彻。
2、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出处:清代曹雪芹的《五美吟·明妃》
解析: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出汉宫:指汉元帝遣王昭君和亲事。《西京杂记》中说,汉元帝因后宫女子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画得最坏,不得见汉元帝。
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她最美,悔之不及,就把毛延寿等许多画工都杀了。这个故事并不符合史实(王昭君是自愿和亲的),但流传很广。
3、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出处:唐代王维《西施咏》
解析:意思是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王维以这首诗来借咏西施,以喻为人。《西施咏》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
4、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出处:唐代李白《王昭君二首》
解析: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一日出嫁,登上玉关道,天涯一去不复归。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没有回归之日。
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5、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出处:唐代陆龟蒙《吴宫怀古》
解析:通往长洲的香径已经长满了荆棘,当年吴王射猎的地方到处是荒丘蔓草。当年奢云艳雨,纸醉金迷的吴宫如今已不再繁华,只有阵阵悲风在这废墟故址徘徊。
吴王夫差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切倒行逆施的举措都足以使国家灭亡,这和西施并无关系,后宫佳丽如云,一个西施又怎么能取代所有的后宫佳丽呢?
③ 有哪些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天街:即天上的街市,可理解为星云星座。 【简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宫女秋夜图,充满了寂寞凄清气氛。
七夕由来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
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
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
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象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
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
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
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
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
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
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
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
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
头之约。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
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
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
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
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
牵牛花来。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
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
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
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
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
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
做妻子。
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色美女在湖中嬉戏,粉
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
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
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
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
两情相悦,同赴巫山云雨。
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
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
天对着牛角发楞。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
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轩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
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
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
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
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
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察觉,拔下头上的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划,立刻出现了
波涛汹涌,白浪滔天地银色河川,从此一个河东,一个在河西,遥遥相对,却无法相见。
鹊鸟非常同情牛郎与织女的情真意挚,每年夏秋之间,趁银河风平浪静的时候,群
集河上,口尾相衔,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聚。“鹊桥崔鬼河宛转,织女牵牛夜
相见。”据说七夕过后,鹊鸟的羽毛都会七零八落地脱掉不少,就是因为辛苦搭桥的缘
故。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致如此,后世的天河配、天仙配、鹊桥会等平话或
戏曲都大同小异;不但把人仙化,也把神仙凡人化,仙女可以下凡,凡人也可以升天,
一段天人揉合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馥郁甜蜜的人情味,也洋溢着农牧社会的生活面貌与
伦理道德色彩。
杜牧的秋夕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甫银河诗:
“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
这些都为世人传诵,还有: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
这诗传说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唐代的林杰写的,可见一般人对七夕的故事已经耳熟
能详,连六岁轩也能执笔成诗,朗朗上口。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为少年男女所向慕。南北朝所谓“七夕节”,禁中优伶扮
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
危树,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
首空际,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以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
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
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中以丝
线连穿七个针孔,能有如此眼力,想必也有一双巧手,还有捉取小蜘蛛以小盒盛着,翌
晨观看如果网丝圆正,叫“得巧”,另有“丢针”,盛清水一碗,在星光下把绣花针轻
轻地丢在水中,能浮在水面的叫“大吉”,事实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表面张力,只要小
心翼翼,大概不难办到。
还有两首描写七夕的诗,字丽句清,可堪一读。一首是:
“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
邻家少女都相学,斗取金盆卜他生。”
一首是: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寻看。”
这两首诗对七夕夜晚妇女们的活动和心态形容得入木三分。
时至今日,少男少女们的情感已了无阻隔,不只是抽象的银河无法隔绝,就连实质
的尊长约束,社会道德法律,也已发生不了多大效果,然而重温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则
可对少年男女的情爱,产生了一种虚幻而浪漫的憧憬,从而唤起更加珍惜的意念,则认
七夕为“情人节”,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④ 描写美女的优美古诗
1.
<<诗经>>中的<<卫风硕人>>描述庄姜之美的时候,不惜笔墨的写道: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短短二十八个字便勾勒出那个处处吟唱民歌的时代,一个自然清新、摄人心魄的窈窕美人。
2.
<<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美: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
西汉李延年为吸引汉武帝的注意,做了一首描写妹妹美貌的诗歌
<<北方有佳人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4.<<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的美丽时这样写到: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1.
<<诗经>>中的<<卫风硕人>>描述庄姜之美的时候,不惜笔墨的写道: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短短二十八个字便勾勒出那个处处吟唱民歌的时代,一个自然清新、摄人心魄的窈窕美人。
2.
<<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美: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
西汉李延年为吸引汉武帝的注意,做了一首描写妹妹美貌的诗歌
<<北方有佳人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4.<<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的美丽时这样写到: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5.
曹植的<<美女篇>>中有: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
6.<<洛神赋>>里: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
7.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着粉则太白。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
粉香处弱态伶仃.
8.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9.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10.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⑤ 牛朗之女用什么诗句
第一,《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第二,杜牧的《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第三,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四,柳永的二郎神.七夕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额 我就知道这些..............
⑥ 形容美女的诗句有哪些
<<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的: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着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着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还有描写美女秦罗敷的;
秦罗敷与陌上桑据载,秦罗敷是东汉光武帝时,今河北邯郸地方的人。她那既丽又贤惠的形象是通过一曲《陌上桑》而传颂千古的。
月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采桑,采桑城南;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亡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馀。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髻髻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⑦ 描写“美女”的诗词、古文有哪些
1.【洛神赋】 曹植 (描写洛水之神)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 gāo),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tuān)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dì)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tà),命俦(chóu)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guī)之猗靡(yī mí)兮,翳(yì)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ní)踊而夹毂(gǔ),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象,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fēi)辔(pèi)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2.【春宫曲】 王昌龄 (描写汉武帝皇后卫子夫)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3.【杂曲歌辞·妾薄命】 武平一 (描写卫子夫)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常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幽阁禽雀噪,闲阶草露滋。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
4.【佳人曲】 李延年 (描写汉武帝的李夫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5.【西施咏】 王维 (描写西施)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6.【清平调】 李白 (【清平调】第一首写人,第二首写花,第三首写君王。写人之美,则用花来形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写花之美,则用人来比衬——“可怜飞燕倚新妆”。美人对此名花,自是欢喜不禁。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乐坏了旁边的君王。)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7.【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柳永 (描写一个十五六岁少女,刚刚到得成年就被嫁出,因其尚不解风流韵事,故而在出嫁之后不能完全适应新婚生活的情形。上片写这位少女婚前的美艳和天真,下片写她婚后的羞怯。)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8.《诗经·周南·桃夭》 (贺新娘的诗。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长恨歌】 形容杨贵妃)
10.【长相思】 李煜 (描写大周后)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⑧ 形容美女的诗句古诗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3、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玉·招魂
4、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5、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歌一首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
7、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
8、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9、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10、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11、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出自杜甫《佳人》
1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出自李延年诗
13、“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⑨ 关于美女诗句大全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 李白《怨情》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李白《长相思·其一》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 李白《妾薄命》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 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 白居易《后宫词》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李白《越中览古》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西宫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