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54个民族在广大地区生息繁衍,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舞蹈形式。同时,这些民族又在文化艺术上互相吸收、融合、互为影响,所以就逐渐形成既有共同特征又有本民族特色的越南民间舞蹈。越南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既古老又年轻,在历史的发展中呈现出继承性、自娱性、群众性以及民族地域性。历史与文化等诸多原因,使越南民间舞蹈中仍有各种原始舞蹈遗存。例如,侏儒族祭稻米母的歌舞活动是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的残余。倮倮族人在葬礼时跳“倮倮舞”,表示对逝世先人的尊敬及思念,是祖先崇拜的遗存,并以此缅怀先人的业绩。越南民族众多,分布在越南各地,民间舞蹈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例如,京族舞蹈优美恬静,感情内在含蓄,手的动作丰富,五指张开,形成特有的“五指轮花”形态,舞姿具有雕塑性。京族的服饰反映了越南地域文化的特色,京族人穿各种套头的衣服和长裙,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下摆舒展,开叉至腰际,活动起来方便。京族人头戴斗笠,体现出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和节令性风俗,在漫长岁月的沿袭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泰族地区孔雀较多,许多越南人民不但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人们对它怀有崇敬之情。倮倮族以铜鼓为圣,遇盛大的节日会跳起铜鼓舞,铜鼓顾名思义,通体用青铜浇铸,状似圆坐蹲,中空无底,鼓腰向内曲缩,鼓边有四个“耳朵”,可以吊起来敲打。鼓手持双槌,右手敲鼓心,左手敲击鼓边,两手配合敲打。古拙的舞蹈和舞者至善的虔诚心理,使舞蹈保持着经久旺盛的生命力和浓郁的原始风韵。再如西原地区的嘉莱族,其舞蹈风格以豪放、剽悍为特征。嘉莱族人长期的狩猎生活以及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所以,嘉莱族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
歌舞结合、善用道具是越南民间舞蹈的又一特征。歌舞结合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具有载歌载舞、歌舞相间等特点。京族的“划船舞”、“百花舞”,克姆族人在新家落成时跳的“乔迁舞”,仡佬族的“兰翁舞”和“兰吞舞”等都属于载歌载舞、歌舞相间的形式。
道具舞蹈在越南民间舞蹈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使用的道具与表现形式都极为广泛、多样,人们通过道具增加了表演手段。舞蹈的名称多依所使用的道具而定,道具一般可分为劳动生活道具和其他道具两大类。劳动生活道具舞蹈是以劳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或以实物制成道具进行表演的舞蹈形式。如表现生活情节的划船舞、舂米舞;以小型道具配合舞蹈表演不同人物形象的扇子舞、斗笠舞;用道具增强动态形象、节拍、音响效果的竹竿舞、芦笙舞、椰瓢舞、挲丹姆鼓舞等。比较有特色的要数莽族的钱棍舞,莽族人在长棍的顶端绑上铜钱,一般在春节跳钱棍舞,舞蹈强健有力,展现了莽族男人粗犷、坚韧的性格。其他道具的舞蹈,如与宗教相关的供奉舞、灯舞;与古代兵器有关的盾牌舞、矛舞、棍舞等。
民间舞蹈与民间风俗节日息息相关,南部的高棉族和占族的风俗习惯与柬埔寨高棉族的相近,华族习俗则与两广的汉族相似。春节是北方少数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其他如苗族的“七月七”、瑶族的盘王节、泰族的祭寨节和南方高棉族的泼水节、祭月节则是较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少数民族十分喜爱歌舞,岱依族和侬族在许多场合都要对歌、跳舞。
唐艺昕产后复出,去薇娅的直播间两个人又撞衫啦,从某种默契度来看,她们不止一次的撞衫社交让他们的默契度变得挺高的,在这个直播的过程中,两个人就是为了和观众互动,一起学起了越南卡点舞,也就是现在风靡全网的这个越南卡点舞,很多明星都去挑战了这个卡点舞,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能卡得上,小编也看了很多明星去挑战这个卡点舞,但是,都不是那么的齐,在这个直播间里面儿薇娅和唐艺昕做的时候,也没太合上拍儿,因为确实这个卡点舞的节奏太快了,可能很多人都不是那么轻易的能卡得上。
Ⅳ 越南代表性宫廷舞蹈有哪些
福禄寿三星祝寿舞,舞者有3人,分别扮演福星、禄星、寿星为国王庆寿,祝福国王万寿无疆。
八仙献寿舞,舞者扮演八仙,舞者惟妙惟肖地模仿八位神仙的姿态,富于仙意,如同八仙降临为国王祝寿。
双光舞是较为着名的宫廷祭祀舞蹈,用于驱鬼除疫,祈神降福。由舞者扮演两位神灵来驱鬼,舞蹈充满了神秘的气氛,节奏由慢至快,最后以精彩的、快节奏的舞蹈动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扇子舞是宫廷宴享舞蹈,舞者由一群曼妙多姿的少女表演,该舞以巧妙的调度和优美的舞姿成为用于朝会大典或饮宴中的着名歌舞。
女将出征舞是歌颂征氏姐妹的舞蹈。她们是越南第一次独立运动的英雄,此舞蹈的内容是描述两位女将军出征时的情景。舞蹈人数众多,场面宏大,用以激发士兵的斗志和勇气。
女将出征舞
Ⅵ 该如何概括越南舞蹈
舞蹈是最原始的抒发情感的方式,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一、宫廷舞蹈
越南的宫廷舞蹈出现在公元968年的封建社会,这个时期发展比较稳定,经济较为繁荣,形成了系统化的舞蹈风格,并设置了宫廷舞蹈机构,舞蹈多用于祭祀、朝政、外交、节庆及皇家娱乐活动。宫廷舞蹈使用于不同场合,保存至今的有以下的十一种舞蹈:祭天、祭庙、祭社稷、祭先帝及祭孔子礼仪时跳的“八佾舞”,节庆礼仪时跳的“六供拜舞”,庆贺万寿(皇帝生日)、圣寿(太后生日)、仙寿(太妃生日)、天春(太子生日)时跳的“福禄寿三星舞”和“八仙献寿舞”,祝贺民富国强时跳的“吉庆呈祥舞”,消除妖魔鬼怪时跳的“斗战胜佛舞”,有麒麟生子情节的“回灵舞”,国庆纪念、皇家宴会及接见外国使臣礼仪时跳的“女将出征舞”,皇室婚宴上跳的“扇子舞”、“三国西游舞”,赋文楼前举行国庆公众联欢活动演出时跳的“六辙花马舞”等。大体上有四种类型:
(1)庆祝统治者登基,歌颂当时的统治者和祝福王朝兴盛的舞蹈。这类舞蹈多以表现王朝军队的威武和显示王朝强大为内容。舞队统一有序、庄严肃穆,舞蹈给人一种雄壮庄严的气氛。
(2)用于接待外国使臣的宴会舞蹈。此类舞蹈犹如现今的音乐歌舞晚会,观众在某一个时间段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
(3)宫廷祭祀舞蹈。祭天、祭庙、祭社稷、祭先帝及祭孔子时跳的舞蹈。
(4)庆祝贵族结婚、生辰的庆典舞蹈。宫廷贵族举行宴会必有歌舞助宴,以华丽辉煌的场面为特色,其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展现太平盛世有如歌舞升平的人间仙境。除了有专业歌舞者表演外,一些贵族阶级的人也在宴饮中自歌自舞,表达愿望、交流情感或展现自己的艺术才能。
Ⅶ 越南舞蹈有哪些
越南传统舞蹈有竹竿舞、竹笠舞、灯舞、灯舞、孔雀舞等。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灯舞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舞。主要在元宵节表演,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灯舞源于灯节,是灯的制作工艺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彩灯作道具的舞蹈形式,因灯的造型不同而有各种名称,其表演以南方见长。明、清两代己盛行灯舞,清代文献中记载比较多。灯舞主要在夜晚表演,彩灯照耀中灯、人相映情趣盎然,或通过彩灯形成不同的队形、图案,或摆成“吉祥”“天下太平”等字样,或在变化与穿插中表现各种意境。
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Ⅷ 越南街头跳seve舞蹈那八个美女叫什么组合啊。
别听其sb叫看鬼步seve知道记住seve种风格鬼步风格种我说自网络seve作鬼步手作期加脚作都鬼步看懂些sb总说seve看骂鬼步我笑笑
Ⅸ 越南有哪些优秀舞蹈团
在越南国内有许多优秀的舞蹈表演团体,位于河内的越南国家歌舞剧院就是其中之一。越南国家歌舞剧院成立于1951年,经过64年的发展,承担着继承和发展民族歌舞表演艺术的职能,剧院已经在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取得了巨大成果。特别是在越南舞蹈艺术领域,剧院对各种舞蹈类型——民族舞、现代舞、舞剧进行了大量的舞蹈创作,在舞蹈教育、传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力量,得到了党和国家及越南民众的肯定,进一步确定了舞蹈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越南民间舞蹈丰富多样,并且吸收了许多外国舞蹈的精髓。越南国家歌舞剧院的编导将国外的舞蹈语汇(如芭蕾舞、现代舞中的语汇)吸收到舞蹈创作中来。芭蕾舞、西方现代舞有科学的舞蹈动作语言体系,有很强的逻辑性,编导将其与越南民族民间舞语言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舞蹈作品的吸引力和观赏性。民族民间舞蹈语言和西方现代舞、欧洲古典芭蕾舞的结合已经变成了当今越南舞蹈发展的一种趋势。20世纪60年代,人民艺术家泰离的舞蹈作品《鸟翼和天空》表现了东西方舞蹈的结合,和谐的融合让这部作品富有了新的生命力,也获得了越南舞蹈界的一致好评。
在越南南部也有一个舞蹈团体,即莲花民族歌舞剧院,位于越南的胡志明市。1961年,文化部成立南方人民歌舞团,同年,中央在东南部成立了解放歌舞团,1976年两团合并更名为莲花歌舞艺术团。2001年1月19日升级为莲花民族歌舞剧院。剧院的舞蹈编导编创了许多体现当今越南人民生活的作品,如当代舞——《莲》、京族舞——《美丽越南》、占族舞——《石像舞》以及2015年的最新作品——现当代舞——《妈妈》等。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南的舞蹈家走过很多不同的道路,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共同的目标——越南现代民族舞蹈。越南舞蹈逐渐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收集民间舞资料加以发展;当代生活动作与民间舞相结合;传统民间舞与国外舞蹈(古典芭蕾舞和西方现代舞)相结合。
越南的舞蹈事业蓬勃发展,舞蹈文化在社会中得以推广,舞蹈市场对舞者的需求量增大,越南的专业艺术院校应运而生。军队文化艺术大学于1958年成立了第一个舞蹈编导班,当时的学员后来都为越南舞蹈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几乎都成了人民艺术家。1959年,越南舞蹈教育家黄蝶从中国北京舞蹈学校学成归国后,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越南的舞蹈事业中,时任越南高等舞蹈学校校长,在任期间对推动中国与越南舞蹈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贡献。1960年,越南高等舞蹈学校开办了编导班,在朝鲜专家的帮助下,成功地创作了越南最早的两部舞剧——《义静烈火》和《碎米和细糠》。
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舞蹈艺术已逐渐发展成为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形式。越南的舞蹈艺术家、教育家在保持越南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还不断吸收外来舞蹈艺术文化,使越南舞蹈艺术更具有时代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