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四大美女真有其人吗
主流说法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除貂蝉(三国演义)外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1、西施(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西施,今浙江绍兴诸暨人,姓施名夷光别名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王昭君(落雁)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3、貂蝉(闭月)
貂蝉,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人物,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4、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Ⅱ 历史上四大美女分别是谁
中国古代有四位着名的美女,这四位美女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所以四大美女是谁,这原本是没有什么探讨意义的话题。
不过倒是可以本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态度,来简单交流下与四大美女相关的一些历史知识。四大美女肯定都是颜值很高之人,但她们能被评为四大美女更多的还是因为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
4.杨玉环(羞花)
杨玉环是山西人,生活于唐玄宗时期,史称其姿质丰艳、能歌善舞。杨玉环原本是皇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被李隆基封为贵妃。李隆基对其宠爱有加,杨家因此得势,杨国忠等人也因此得以重用。唐朝在玄宗时期由盛转衰,杨贵妃也因此颇受后人诟病。
Ⅲ 中国古代4大美女为什么称为4大美女
可惜小小的分析一下
西施——想当年勾践被吴王大杀四方,自身都难保,不得不委身于夫差,做那卧薪尝胆的勾当,但是光靠他天天尝苦胆也是没办法的,这时候西施出场了,西施是越国出了名的美人,曾有东施效颦这一典故,后勾践将西施献于夫差,想那吴国也盛极一时,夫差也是一向上青年,可色字头上一把刀,自从见到西施,从此就不理国事,再加上勾践奋发图强,最终一举荡平吴国,成就春秋霸业,此功劳不可不记给西施,美人如此,夫复何求!
王昭君——汉元帝在昭君出塞之日惊呼,宫中居然有此美人,此其一美;然昭君出塞,汉朝与匈奴享百年太平,此不可谓昭君之功也,此其二美;美人如此,世人敬之!
貂蝉——此女原为汉司徒王允的歌女,后王允收为义女,貂蝉据说姓任,名红昌。后因董卓乱朝,飞扬跋扈,司徒先生决意除去此患,因而将貂蝉分别献于董卓与吕布。董卓此时已经权倾朝野,身边女色自不必说,要多少有多少,而那吕布号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帅的程度也不言而喻,何况身为董卓的干儿子,前途不可限量。而貂蝉仅为一歌女,却纵横二人之间,其勇气美色光艳卓绝,最终假手吕布除掉董卓,美人如此,光彩照人!
杨玉环——“开元盛世”毁于其手,安史之乱不知所踪!美人如此,祸国殃民!
Ⅳ 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分别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王昭君 王昭君名王嫱,昭君是她的字。西汉元帝时她被选入宫,但一直未见过元帝的面。 西汉时,北方的匈奴十分强大,经常南下到汉的边疆上骚扰掳掠,西汉的对策是软硬兼施,一面经常派大军 征伐,另一方面又常用“ 和亲”的方法笼络。所谓和亲,就是皇帝将自己的女儿(实际上多半用皇族姑娘甚至宫女冒充)嫁给匈奴的最高统治者单于,结成亲戚关系以求暂时的和平共处。 汉元帝竟宁元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见汉元帝,汉朝廷隆重欢迎,关系很融洽。呼韩邪表示:愿 做汉家的女婿,复和亲之好,元帝很高兴地同意了。这时,住在深宫从未见过元帝面的宫女王昭君听见此消息 后,主动提出愿意充当和亲人选。传说批准后元帝当众召见王昭君,见她长得非常美貌,后宫里少有,于是有些留恋不舍之意。但由于已答应了呼汉邪单于,不便失言,只好让她远嫁匈奴了。 昭君出塞到匈奴,旅途上骑乘什么,打扮如何,历史没有明文记载。唐代人则猜想是骑马去的,身穿红斗篷,怀 里抱着琵琶。因此唐诗中也就多半这样描述了。 貂婵 貂婵,传说中一个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在这个野兽英雄、战士与谋士,在这个完全被男人充斥的三国时代,貂婵却成为这个时代最为耀目、最为动人的焦点,她无情的摘走了男人们梦寐以求的荣耀与知名度。她的美貌让整个三国失魂落魄,她的才智让三国时代的天下英雄黯然消魂,她几乎把整个三国时代弄得晕头转向!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又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貂蝉的美,素有“闭月”之称;她的胆识,如《三国演义》所载,也绝不亚于昭君、西施。只是历史上的貂蝉,是否真如罗贯中所描绘的,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因此这位倾倒众多英雄豪杰的美人的真实身份,至今尚无定论。 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故貂蝉是王允家中的歌*这一说法流传最广。王允是汉献帝时的司徒,因不满于太师董卓的跋扈,一心想除之,但苦无良策,终日茶饭不思。他视为亲女儿的歌*貂蝉窥知情由,表示“如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于是王亢精心设计了个“连环美人计”,先将貂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未及迎娶又献于太师董卓,挑起董、吕两人的矛盾。貂蝉对王允的意图心领神会,一会儿在吕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许,却被董卓霸占的痴情人,一会儿又在董卓面前装作受吕布调戏的无辜者,使董、吕彼此恨之人骨,终于反目成仇,最后吕布杀董卓,夷其三族。貂蝉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计划实施得天衣无缝,顺利地铲除了当时朝中一大祸害,后人叹日:“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于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另有“董卓婢女”一说。据《后汉书·吕布传》载,董卓任吕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两人誓为父子。有一次,吕布因小事不如董卓之意,董卓大怒之下持戟向吕布掷去,幸亏吕布手脚轻健方得避开,从此吕布对董卓暗怀怨愤。后董卓派吕布守中(宫中的小门),这是对他的信任,吕布却趁机与侍婢私通,两情相许,又惟恐董卓识破,由此生出许多矛盾。由于这段记载与三国故事中貂蝉约吕布在凤仪亭相会,董卓明画如刺吕布的情节相合,人们认为使董、吕反目的貂蝉,实际上是董卓的婢女。 还有人认为,貂蝉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曰,曹操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向曹操请求说,吕布派部将秦宜禄外出求救,城破之后,请把秦之妻赐我为妻。曹操答允了。后关羽又多次提及此事,使曹操产生好奇心:那秦宜禄之妻是否乃绝色之人?于是,在城破之日派人先将秦妻送入自己营帐,随后便“自留之”,关羽因此“心不自安”。元代杂剧就在此基础上附会出一个《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故事来,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往引诱。貂蝉使出千种柔情,百般挑逗,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杀死貂蝉,以示心迹。这里,貂蝉与秦宜禄之妻便合二为一了。 此外,徽剧、川剧、绍剧、京剧都有《斩貂》剧目,写吕布在白门楼殒命后,其爱妾貂蝉为张飞所获,送至关羽处。关羽甚爱怜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杰往往以迷恋女色而身败名裂,便逼令貂蝉自刎。因而,又有“貂蝉为吕布之妻说”。如果貂蝉成为吕布妻(或妾),是在吕布杀董卓之后,那么此说与一、二说不矛盾,有人据此认为此说不能自成一说。 总之,貂蝉的故事,或出于小说,或出于戏剧,文人的渲染与演绎使她越来越不可捉摸。由于这些故事或多或少与史实有关,真真假假,更为难辨,以致历史上的貂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就成为难解的悬案了。 杨玉环 杨玉环,祖籍弘农华阴,后徙居蒲州永乐,因父杨玄琰为蜀州司户,而出生于四川。杨玄琰早逝,杨玉环被其叔父河南府士曹杨玄珪收养。她十分美丽,能歌善舞,也很聪明。开元二十二年,第十八子寿王 瑁纳玉环为妃,于是,她从河南来到长安皇宫。 李瑁为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所生。由于武惠妃特别受宠,又生了儿子,所以,她的地位超过了未生儿子的王皇后。地位优越的皇子与杨玉环这样的美女结为夫妻,理应是美满的婚姻。但是,好景不长,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死了。玄宗两位爱妃先后世,终日郁郁寡欢,高力士于是寻得美人杨玉环献给玄宗 天宝四载八月,杨玉环正式被封为杨贵妃。这时,玄宗已经六十一岁,杨贵妃才二十七岁,相差三十四年的老夫少妻生活是可想而知的。 杨贵妃一人受宠,杨家满门飞黄腾达,除了他已死的父亲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外,三个姐姐地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杨贵妃与这些皇亲国戚,奢侈腐化,挥金如土,大大增加了国库的开支。仅其三个姐姐的脂粉费每年就需一千贯钱。至于诸杨的住宅,更是富丽堂皇,非一般官员可比。 杨贵妃虽然过着听歌观舞,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却时刻提心吊胆,稍有疏失,便使玄宗不悦,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杨贵妃曾经两次冒犯玄宗,以忤旨罪被逐出皇宫。第一次是在天宝五载,杨贵妃被送到其堂兄杨铦家中。由于杨贵妃去后玄宗心情不佳,半日不思饮食,对左右的人横加捶挞,于是高力士奏请迎回杨贵妃。杨贵妃见玄宗,伏地请罪,玄宗才得之如初。第二次是天宝九载,杨贵妃又被逐出宫门,玄宗很快后悔,派人送去御膳,杨贵妃也表示有忤圣颜之罪,并剪发一缕,献给玄宗。杨贵妃遂又被迎回宫中。尽管有过这两次曲折,但总的看来,玄宗对杨贵妃还是十分宠爱。每年十月,玄宗都要到华清宫(在今陕西临潼)过冬,杨贵妃照例陪同前往。在华清宫修有端正楼,作为杨贵妃的梳洗之所;还有莲花汤,专供玄宗沐浴;另有芙蓉汤,是杨贵妃沐浴之所。韩国夫人、虢国大人、秦国夫人等也随同前往,并在骊山下修有住宅。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碌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次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进逼长安。玄宗问策于宰相,因杨国忠曾遥领剑南节度使,主张去四川避难,玄宗遂决定逃亡成都。玄宗带杨贵妃姊妹、太子、高力士等少数贵族、亲信,仓促离京。午时到了咸阳,打前站的宦官王洛卿与咸阳令都已逃走。玄宗与杨贵妃饥饿难忍,无人献食,杨国忠买来蒸饼,暂解了燃眉之急。 西行至马嵬驿,护卫玄宗的禁军将士饥饿疲惫不堪,怨声载道。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通过宦官李辅国与太子密谋,先诛杨国忠,然后宣布杨国忠是引起祸乱的罪魁祸首。在穷途末路之际,玄宗离不开军队的保护,不仅没有追究军士擅杀宰相之罪,反而亲自慰劳军士。但军士仍然不满,陈玄礼说:“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应正法。”玄宗替杨贵妃辩护道:“杨贵妃深居宫中,怎知杨国忠谋反!”高力士说:“杨贵妃虽然无罪,但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还在你身边,军士岂能安心!”玄宗自然清楚,军队是否稳定与自己的安危直接相关,于是不得不忍痛割爱,命高力士缢杀杨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一个年方三十八岁的美丽女子就这样在逃难途中告别了人世,但亦有一说被缢死的只是一名宫女,杨贵妃本人则逃到日本,到安史之乱平后,玄宗欲召贵妃回长安,但杨贵妃已沦落风尘,已再无颜面面圣了。
Ⅳ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分别是谁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灭后西施就失去了音信,关于她的结局有很多种,最有可能的两个结局之一是:西施与范蠡(Fàn Lǐ)泛舟五湖,之二是被越王装进袋子里抛入水中溺死。 施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亦名罗山)下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淅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设计策,“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注:是虚构人物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门楼上的殒命。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然而,自从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见了踪迹。是随失败的吕布同赴了九泉?还是被胜利的曹操掳回了许昌?这个疑问从群雄争霸开始一直到归晋统一也没有解开,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笔者不甘于就这样让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从此无迹可寻,于是参考翻阅了大量社会上流传的稗官小说、野史评话,终于寻找到了有关貂蝉身世、结局的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记录下列,权作对自己好奇心的一种交待。 关于貂蝉的出身,有野史这样交待:其人本姓霍,无名,山西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并认为义女,方才成就了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的壮举。关于貂蝉的结局,有评话这样叙述: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带回许昌,作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暂时降曹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之心,特赐美女十人,貂蝉便是其中一位,当关羽听到貂蝉报出姓名之后,感其胆识,撩髯称了一声“好”之后,闭目不言挥手令去,貂蝉听后,明白关羽全其名节之意,回房后遂自尽而亡。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于公元前52 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人(山西永济人)。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喜欢沐浴。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开元二十二载(734 年)她被册立为李瑁的妃子,后又受令出家,天宝四载(745年),杨氏正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西逃四川,杨氏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她真叫玉环吗? 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 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的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说。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 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更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专房宴”的提示。后世诸多文学作品,极尽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贵妃“以色邀宠”的本领,我以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当然,再老的男人,对美色还是很受用的,何况这位美人儿长得如天仙一般。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此外,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着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这些名胜古迹因为与古代着名美人杨贵妃有密切关系,而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成为着名的旅游胜地。
Ⅵ 苎罗水,苎罗村,苎罗纱与西施关系
话说春秋末年,越国古都诸暨城南有个苎(zhù)萝山,山不高而峻,林不密而秀。苎萝山下有一条很清澈、很小的、自北而南的若耶溪。若耶溪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急中有缓,潺潺有致,淙淙有声,似林鸟呢喃,如情人私语。苎萝山下,若耶溪边,绿树掩映着一个百十口人家的小村子,村子因为在苎萝山下,就被称作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村子被溪水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个,两村住的都是姓施的人家。传说中的西施,就出生在苎萝西村。
西施原本不姓西,她原本就姓施,整个村子的人都姓施。西施姓施名夷光,因家住苎萝西村,村人都称她为西施。久而久之,知道她本名的人反而变得很少了。
西施的家里比较穷,西施的父亲上山砍柴为生,西施的母亲是给人家洗衣服的,那时候的衣服都是丝绸的,西施的母亲以浣纱、也就是给人洗衣服为生。
小小的西施呢,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也有一些伙伴。
她最好的伙伴是郑旦。可别小瞧郑旦,号称中国第五大美女,跟西施一个村子的,两个人是特别好的伙伴,经常在一起洗衣服,一块儿玩,度过幸福的时光。两个人还经常比谁美,结果人家都说西施美。
西施美到什么程度呢?她在河边浣纱。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她的嘴里,还哼着传统的越国小曲。那鱼儿一看:哟,这是谁家的姑娘?真美!于是乎,鱼儿忘了呼吸,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沉鱼”的故事就在附近流传开来。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指四大美人的,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婵闭月,贵妃羞花。
挽一缕轻纱,踏着漫漫薄雾走来。掬一把溪水,浣洗历史的尘埃。你的容颜,惊沉了水中的鱼儿。浅浅一瞥,那君王为你意乱情迷。人世间没有你少了几许姿色,吴越的故事没有你就不再传奇。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看来,苎萝山就是西施的家乡了。而这苎萝山,它在哪里呢?在浙江有两个地儿都说西施是他们那儿的人。一个是浙江省杭州市的萧山区;另外一个是浙江省绍兴市下面的县级诸暨市,说西施是绍兴人。
苎萝山距诸暨县城两华里,坐落浣江边,又名浣沙溪边。临江濒水处有一块大约二丈的方石,这就是有名的“浣纱石”。相传西施在此浣纱,当年范蠡也在此巧遇西施。东晋忧国伤时的王羲之,一日暮游苎萝,只见红日西沉,晚霞散绮,江边空余浣纱石,夕阳不照浣纱人,不禁面对古迹,触景生情。深深有感于西施临危受命,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后却不知所终。面对浣纱石上方崖壁凝神运笔,题写了千古流传的“浣纱”两个大字。
这方与西施有不解之缘的浣纱石,据说只要西施去浣纱,方石就会自动沉浮,水浅则沉,水深则浮,西施浣起纱来既省力又恰到好处,浣过的纱洁白、柔软、光亮、舒展、还有异香。那么西施浣的究竟是什么“纱”?
一说浣的是棉纱,一说浣的是蚕纱,一说“纱”应为“沙”,最后一说,浣洗的是苎麻。
棉花是舶来品,最早也是在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经中亚才传入我国,春秋时期不可能浣棉纱;“浣”是洗涤的意思,蚕丝本来就光亮、洁白,不用再浣;“纱”与“沙”意思相同,“浣纱”即“浣沙”,古代典籍上有解释;显然只有浣洗苎麻的这一说才最合情理。
诸暨的苎萝山属金华山系,当地产一种叫苎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浣纱的原材料。苎麻茎部柔软而有光泽,取其茎皮(纤维)可用来织布或结网。诸暨人种植苎麻,浣纱织布,代代相传,形成独特的工序:剥茎、沤烂、漂腐、晒燥、再漂再洗,直到让麻变成纱,并且洁白如丝。“苎布唯诸暨最精,相传以为西施遗习”。当初吴国打败越国后,年年向越国索要贡品,苎布罗纱就是其中的主要贡品。
Ⅶ 古代四大美女出现的先后顺序
先后顺序是:西施(春秋时期人)、王昭君(西汉人)、貂蝉(东汉人)、杨贵妃(唐朝人)。
1、西施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西施,今浙江绍兴诸暨人,姓施名夷光,别名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前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3、貂蝉
貂蝉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4、杨贵妃
唐代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杨玉环因貌美娇艳,无与伦比,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
有一次,杨玉环在御花园观草赏花,无意间手碰到了含羞草,含羞草因本能立即合拢了叶片,给人以“含羞带愧”的样子,宫女们见状,误以为这草因杨玉环的婀娜多姿、绝代靓丽而蒙羞带愧。这事很快传进唐明皇的耳朵,龙颜大悦,连连赞叹贵妃有“羞花”之美。于是“羞花”就成了杨玉环姿色超群的代名词。
(7)历史上绍兴五大美女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中国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不过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不仅在我国妇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誉。
千百年来,人们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贵妃四位女子的绝代芳姿,这种形容既生动又含蓄,给人们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仅仅这八个字,却包含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四个小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大美人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在历史的大事件中她们曲折动人、救国救民的传奇故事,被古代民间广为传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Ⅷ 中国历史上有哪四位美女
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1、西施,姓施,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西施世居越国苎萝。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苎罗山下临浣纱溪,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
2、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今湖北兴山县)的一户平民之家。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
根据民间传说和记载,王昭君入宫以后,由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延寿将王昭君画的并不是十分美丽,因此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自请为婿。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3、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成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后其身世后心生一计,设家宴款待太师董卓,让貂蝉与董卓见面。王允又设宴招待吕布赴会,让他与原配妻子相会,并承诺改日让他们正式团聚。之后王允便送貂蝉到董卓家,董卓误以为是王献给自己的厚礼,喜出望外,当晚便共赴云雨之好。吕布得知董卓的行为后,勃然大怒,提剑入堂杀害醉倒的董卓。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则是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为歌女。貂蝉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
恰巧为王允瞧见。于是,王允便将貂蝉收为义女,定下连环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养子吕布的关系。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配给吕布,再明着把貂蝉献给董卓做妾。貂蝉嫁给董卓之后对吕布暧昧送情,周旋于父子二人之间。
4、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公历7月15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Ⅸ 绍兴有那五大才女
美女西施,情女祝英台,侠女秋瑾,才女唐琬,孝女曹娥
Ⅹ 古代五大美女是哪几个
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第五个我就不知道了,你随便选把,妲己,褒姒,毛嫱,郑旦,虞姬,甄宓,大小乔,陈圆圆,潘金莲,武则天,李师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