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唢呐生日快乐乐谱
摘要
B. 求唢呐告白之夜曲谱d调
唢呐-豫剧朝阳沟戏《穆桂英指挥》豫剧折子戏试演,歌手唢呐曲春来了,大门,新水灵,小唢呐皮肤等。
C. 唢呐曲子/伴奏/曲谱
相关网站搜索
D. 请问大家唢呐独奏〈抬花轿〉曲谱谁知道啊谢谢。。。
唢呐独奏〈抬花轿〉这可是我花了好几个古币在论坛里弄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还有四张,是唢呐独奏你如果要的话就加我QQ510588607
E. 闪光少女的唢呐吹的谱子是什么
《闪光少女》中用唢呐吹的谱子是《百鸟朝凤》。
在《闪光少女》一剧中,西洋乐团和民乐团有着一场“斗琴”大赛,郑有恩带头把“斗琴”大赛约在市领导来校视察的那一天,视察日这天,走廊里乐声阵阵,正当领导走到隔离民乐与西洋乐的栅栏时,小霾抱着古筝坐定肃杀扫弦开始演奏,此时西洋乐团一边竖琴女孩推出竖琴应战;
随后西洋乐、民乐两边对立排开剑拔弩张,西洋乐率先演奏,民乐紧紧跟随,西洋乐以为民乐彻底要输的一刻,唢呐同学出其不意突然独奏一曲《百鸟朝凤》,完全破了西洋乐的阵脚;
无论西洋乐还是民乐,每一个不愿认输拼尽全力的同学,心中都在守护着关于音乐的理想。最终民乐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西洋乐同学们的尊重,同意民乐一起参加即将到来的音乐会。领导拍手称绝,建议系主任拆除栅栏,中西合璧。
(5)美女吹唢呐曲谱大全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陈惊是音乐学院附中民乐扬琴专业一位古灵精怪的姑娘,因为喜欢钢琴她决定去给同校的师兄王文当钢琴翻谱员,却因对西洋乐知识的匮乏和民乐背景遭到王文的冷落,还引起校园两大专业间的摩擦。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为了证明民乐可以登上更有实力的舞台,陈惊联手502宿舍的女孩们组成民乐团,演奏出自己的心声。陈惊的表姐陈和煦是音乐学院附中的老师,在两大专业学生产生隔阂的时候,她帮助学生化解了偏见与误会,并默默地给予陈惊鼓励和帮助。
在学校之外,陈和煦阴错阳差结识了演员冯安宇,陈和煦对待自我的真实态度,让冯安宇有勇气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在陈惊组建乐队的过程中多次伸出援手。
学生们在陈和煦等诸多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西洋乐、民乐的学生打破成见和平相处,陈惊最终证明了民乐的魅力,登上了更大的音乐舞台,收获了美好的青春。
F. 苦菜花简谱唢呐独奏
这个苦菜花简谱可以上网络搜一下,有很多,你问了,我就帮你下一个吧。
G. 经典锁呐曲
唢呐曲谱
唢呐曲谱: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
一枝花;小开门;小放牛;喜庆丰收;十八板;山坡羊;六字开门;啦呱(二重奏);哈哈腔;凤阳歌绞八板;百鸟朝凤;婚礼曲;二人转牌子曲;普天乐;百鸟朝凤;欢庆胜利(协奏曲);二人转牌子曲;一枝花;大得胜(吹打乐);抬花轿;十样景(二重奏);天府好;庆丰收;塔塔尔舞曲;小放牛;龙腾虎跃(吹打乐);河北梆子腔;喜庆丰收;丰收;小开门;送新娘。
一、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
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一枝花:
一枝花,唢呐独奏曲,任同样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
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凄楚悲壮,接着是叙述性的慢板,柔婉动人。最后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红》为素材,节奏活泼,音乐轻快。
之后,出现“穗子”特点的展开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复,相间出现“放轮”的长音,渲染了一种炽烈而欢腾的气氛。
三、打枣
唢呐独奏曲,北方吹歌传统曲目。原是一首民歌,一个人要吹奏唢呐、口笛、把攥子等乐器模拟人声演唱(俗称咔戏)。
演奏者以复杂的、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展现了各种乐器的特殊音色,如宏大明亮的唢呐声,高而清脆的口笛声,低而带有鼻音的把攥子等,相互对应,生动活泼,对比鲜明,表现了生活中男女老少的逗趣对唱的欢乐情景。
乐曲采用多种演奏形式,再现了人们提篮持竿,收打红枣的动人场景。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及质朴的乡土气息。风格红火热烈,喜庆欢快。
四、全家福
唢呐曲独奏曲,用豫北安阳地区的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
该曲的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及吹奏特点,都给人一种古朴、洒脱、强进之意,使你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可以说是典型的传统板式结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趋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叙述到激越,又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
地域风格之殊特和吹奏技艺之容纳,让许多演奏家有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机遇。如散板之吐、颤、上板之滑奏;中板之深涵、细柔、苍劲和吐、滑、强、弱变化,及快板呼应、吞、吐、碎奏,都使吹奏者有彰显才华的空间。特别是飞板部分“节疏”,而高潮叠起扣人心弦。
五、山东大鼓
唢呐独奏曲,赵春亭根据“山东大鼓”音调改编。
旋律朴实爽朗,节奏活泼有力。乐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主体部分共有三段,是变化重复的关系。主题是四句体结构:前两句是抒情性旋律,在每句后的过门由乐队伴奏;后两句用唢呐的特殊技巧吹奏“三弦音”,音色饱满、短促有力,富有弹性,并作了一系列的变奏,充分展现了“三弦音”的独特魅力。
用唢呐模仿“铮铮”作响的“三弦音”和柔美的“箫音”,是此曲的独特之处,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
六、 山村来了售货员
唢呐独奏曲,张晓峰作。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描述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情景,并与抒情相结合,音乐轻快、诙谐。
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
描写山村售货购货的欢乐、热闹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侯彦秋演奏《山村来了售货员》
七、六字开门
唢呐独奏曲,原是一支民间器乐曲牌。曲调流畅,情绪轻快。
戏曲中常用以伴奏剧中人更衣、打扫、行路的拜贺等场面,是《小开门》的变体。前半段运用模拟人笑声的“气拱音”, 以及“气顶音”技巧,使旋律优美如歌;后半段运用单、双吐技巧奏出类似三弦声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弹性的乐音和轻快的节奏相结合。
乐曲情绪活泼欢快,使音乐具有对比,表现更加生动,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八、黄土情
黄土情是我国当代着名唢呐演奏家周东朝先生在1992年创作的,该作品曾荣获我国第三届民族管弦乐展播评比独奏作品一等奖,后又被灌入作者演奏的唢呐专辑中。
这首作品深受海内、外唢呐爱好者的喜爱,也是专业团体唢呐演奏者中常奏的曲目。
该曲以悠扬婉转的旋律抒发了对黄土高原无限眷恋的情怀,唢呐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在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不知道,我找的答案能不能通过
H. 一枝花唢呐简谱
《一枝花》是1959年任同祥先生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的一首唢呐独奏曲。
任同祥先生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他有感于自己在解放后从一个民间艺人成为一位专业音乐工作者的艺术生涯,深深感到这是党对他的培养。为了抒发这样的心怀,他着手编写了这首独奏曲。乐曲的构思如下:“旧社会,路旁花,风吹雨打受摧折。新社会,一枝花,工农兵群众喜爱她。”
全曲分散板、中板和快板三段。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旋律波浪起伏,情思如泣如诉。给人以凄楚悲壮、肝肠痛断之感。恰似一个饱经风霜的民间艺人在倾诉不幸的过去。第二段是叙述性的中板段落。旋律缓慢、凄婉从容,犹如向人们诉说着过去颠沛流离,四处奔走的生活和苦楚境况,情深意切,柔美动人。第三段慢起而渐快转入一个激动而热烈的快板。旋律欢畅热情,节奏明朗活跃,气氛炽烈欢腾,与前面凄楚的音调形成强烈对比,把全曲推向高/潮。使人顿觉欢欣和光明,表现了解放后民间艺人的欢乐心情。
《一枝花》唢呐简谱:
I. 唢呐正月十五闹雪灯 简谱
《正月十五闹雪灯》简谱
《正月十五闹雪灯》是着名唢呐演奏家刘英老师创作的乐曲,刘英编曲,刘英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中国民乐-唢呐》中,由讯通诒合公司发行于1999-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正月十五闹雪灯》此曲以引子、小快板、慢板、快板三部分组成。是艺术表演舞台上经常演奏的优秀曲目之一,也是中国音乐金钟奖等管乐比赛的规定曲目。
(9)美女吹唢呐曲谱大全扩展阅读
该音乐的其他版本
1、《正月十五闹雪灯》是一首由刘英谱曲,刘英编曲,任同祥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任同祥唢呐演奏专辑》中,1999-03-01发行。
2、《正月十五闹雪灯》是一首由刘英谱曲,刘英编曲,孙云岗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百鸟朝凤》中,2010-01-01发行。
3、《正月十五闹雪灯》是一首由刘英谱曲,刘英编曲,上海民族乐团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喜庆华乐 VOL.1 贺新年》中,发行于1991-02-01。
J. 唢呐曲正月十五闹花灯曲谱
唢呐曲正月十五闹花灯曲谱如下图所示。
(10)美女吹唢呐曲谱大全扩展阅读
曲谱即乐谱,是记录音乐音高或者节奏的各种书面符号的有规律的组合,如我们平时常见的简谱、五线谱、吉他谱、古琴谱等等各种现代的或者古代的乐谱都叫做曲谱。
曲谱可分为:
简谱曲谱吉他谱曲谱钢琴谱曲谱 电子琴谱手风琴谱 二胡曲谱 笛萧曲谱萨克斯谱 古筝曲谱 其他曲谱
琵琶谱: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曲集。清代华秋苹编订,故又称《华秋苹琵琶谱》,简称《华氏谱》。共3卷,收录了南、北两派琵琶小曲62首,大曲6套,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
上卷收录王君锡的传谱,有文板5首,武板7首,杂板《普庵咒》1首,大曲《十面》1首。中、下卷收录浙江陈牧夫的传谱。
中卷有《思春》、《昭君怨》等文板18首,《步步高》、《巧梳妆》等武板12首,《春光好》、《凤衔珠》等随手八板5首,《倒垂莲》、《小月儿高》等杂板14首。
下卷有《将军令》、《霸王卸甲》、《海青拿鹤》、《月儿高》和《普庵咒》等大曲5首 。华氏编订时不加增改,忠实于旧谱,并参照琴的减字谱法,拟订了比较完整的琵琶指法谱字,对琵琶的定弦、把位、指法等加以规范化,对优秀琵琶曲的保存和流传有很大贡献。
琴谱:传统琴曲专用的 乐谱。 唐代以前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位 和弦位,称文字谱。唐代 曹柔首创减字法,将原来的文字谱减化、缩写,成为减字谱,明清两代沿用。减字谱将左手的大指、中指、无名指分别记为“大”、“中”、“夕”,右手各指因拨弦方向而有不同的名称,如“ 擘”、“ 抹”、“ 勾”等,还有很多怪字。现存曲谱多为中唐的减字法所记载的作品,文字谱所记载的只剩《碣石调·幽兰》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