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代女子的化妆形式和化妆方法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隋唐历史的教师侯振兵告诉记者,唐代女子盛行画眉。初唐时期,流行宽而阔的蛾眉;到了唐玄宗时期,则流行细长的眉毛,称为“细眉”或“柳眉”,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而倒八字形的短眉是在中晚唐时期才出现。
据史料记载,在唐玄宗时期,女子的眉毛可谓“多姿多彩”,如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等。
由此可见,范冰冰版武则天的眉毛并没有凸显初唐时期宽而阔的特点,而刘嘉玲版武则天的倒八字短眉则有些“穿越”了。
唐代女子化妆“七步走”
侯振兵介绍,唐代女子化妆有以下七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涂额黄、画眉、点口脂、画面靥、贴花钿。“范冰冰饰演的武媚娘额头上的花饰和两颊上的红点,就是花钿和面靥。”
面靥,也称“妆靥”,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通常用胭脂点染。侯振兵告诉记者,最初的面靥,形状像黄豆般的两颗圆点,如同脸上长的痣。盛唐以后,面靥的式样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有的状如杏桃。
花钿的颜色包括红、绿、黄,其中红色最多。侯振兵说,剪花钿的材料有金箔、鱼鳞片、鱼鳃骨、云母片等。形状包括梅花状、菱形、月牙形等,剪成后的花钿用鱼鳔胶等粘贴。
重庆国际注册彩妆师左书侨表示,范冰冰版武则天的面妆借鉴了部分历史资料,但与现代人的审美更贴近。“比如唇色,唐代女子的唇脂以红色为主,不会出现剧中的橘色。而且那时流行樱桃小口,口脂只点唇中间。”
发髻越高身份越尊贵
除了面饰,头饰也是唐代女子妆容的重要部分。侯振兵告诉记者,唐代女子的发式分为髻、鬟、鬓三种。
其中,髻一般用于成年和已婚女子。初唐时,发髻一般都缠得比较紧,立在头顶上。唐玄宗以后,发髻的高度成了妇女身份的象征。发髻盘得越高,表示地位越尊贵。诗人元微之在《李娃行》曾提及“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鬟,一般是未出嫁的女子梳的发型。左书侨说:“《武媚娘传奇》中,媚娘初进宫时梳的就是鬟。”侯振兵介绍,鬟分为双鬟、三鬟、扫闹鬟等。
“鬓,有点像男子的鬓角。唐代女子的鬓,最初是直的,中晚唐后就有弯、圆等形状。”侯振兵说。
此外,在唐代,梳子、钗、簪等都作为头饰,插在发间装饰发型。“而在重大节庆,宫廷女子还会在发间插上石竹花、栀子花等鲜花,这在周舫的《簪花仕女图》中也能看到。”
② 古代美女都是纯天然非也,来看看古人如何化妆
现代化妆术日新月异,如果搭配上美颜相机,甚至能起到“换头”的神奇效果,但对于许多男士来说这是一个雷区。由于被网上的“照骗”欺骗太多的感情,所以一些男士纷纷抱怨:“如果现代美女也像古代的一样不化妆纯天然就好了。”但是古代美女真的正如这些男士所言,一个个都“纯天然无污染”吗?非也非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中外古代女生都钟情于化妆,而且他们的化妆技术和化妆条件,一点也不比现在的女生差。下面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古代的女生如何打扮化妆塑造最美的自己。
古代的平民女性确实追求“天然美”,但是这种“天然美”并非指不化妆打扮,而是用化妆品来释放最自然的自己。由于古代的平民女子需要在田间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她们往往会晒得黝黑,皮肤的褶皱里也会藏有泥垢。如果这些平民美女像网友所言不用化妆品,可能她们的面容会吓晕这批网友。正如芙蓉要抖落淤泥绽放自己,首先要经过清水的洗涤。古代平民女子要想还原自己的天生丽质,首先需要动用一批清洁用的化妆品。
在古代最普遍的清洁类化妆品,名叫“澡豆”,它类似于今天的洗面奶。澡豆由豆子的粉末揉搓而成,它里面加了糯米蜂蜜等材料,在护肤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它的具体功效在唐代医书 《外台秘要》 里有记载:
按照记载,澡豆除了可以防晒黑让肤色保持红润之外,还能够洗掉脸上的黑头和粉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洁面工具。由于材料多源自于农产品,而且蜂蜜等昂贵原料可以用猪脑桃仁替代,所以澡豆的制作成本较低,售价也偏低,下到平民女子上到皇亲国戚都买得起。可以说澡豆在古代,是真正的国民产品“国货之光”。
除了澡豆之外,古代平民女子还有许多专门用于洁面的化妆品,芦荟膏就是其中一样。众所周知,淘米水和芦荟都能起到护肤洁肤作用,我们的古人在二千多年前就懂得了这个道理。我国的医书 《驻颜有术偏验方》 里,记载有这么一个配方:采摘洗净二百五十克的芦荟,用火将其汁液逼出,加上肥皂水搅和,再将液体敷在脸上就能起到面膜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芦荟和肥皂,和今天的成分略有不同,大家不要轻易尝试,毕竟我们的肤质和古人相差较大。
清洁类化妆品在古代平民女子圈子里是主流,因为胭脂粉黛等化妆品,敷在脸上之后不便于劳动。不过不需要从事耕织劳作的时候,平民女子也会用上一点儿胭脂粉黛打扮自己,花木兰在 《木兰诗》 最后对镜贴的“花黄”,就是一种花状的化妆粉或者贴纸。
古代贵族女性经济条件好,而且长期活跃在贵族间的宴会,她们对化妆品的需求比较大,接触的化妆品种类也比较多。这些女子不事劳作,有条件天天沐浴更衣,她们不需要清洁类的化妆品。所以古代贵族女子最常用的,是铅粉、口脂、石黛、胭脂、花钿、面脂等等专门用于打扮的化妆品。
古人除了拥有众多化妆品,她们还研发了一套科学的化妆流程。根据宋朝的 《太平御览》 记载:
这段话里面的“梅花”指梅花妆,它是唐朝时期皇宫里很流行的一种妆,但是在宋朝却少有人能化出来,所以寿阳公主化出这种复古梅花妆之后,“宫女皆奇之”,并且纷纷效仿。而寿阳公主勾画梅花妆时,采用的正是一个标准古代化妆流程。
这个流程的第一步“敷”是指敷铅粉,铅粉是用铅加工而成的一味中药,它本来用于治腹泻和寄生虫,后来被开发成了化妆品。铅粉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又白又能遮瑕。古代贵族女子化妆首先会先用铅粉把自己脸上的坑坑洼洼遮起来。第二步“钩”是指钩眉,钩眉和现代的画眉差不多,不过古人画眉用的是“石黛”,这是一种黑色的矿物粉末,由于第一层敷了粉,脸上摩擦力大,所以古人能够用粉状的“石黛”画眉,不像今天这样要用偏油性的眉笔。
化妆流程的第三步“点”是指点额黄。所谓“额黄”就是古代女子画在眉间以上额头中央的花纹,“花黄”就属于这种类型。不过由于大多数女性的化妆功力并不强,自己画花纹容易画疵,所以很多额黄都是贴上去的花钿而不是点的。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之所以惊艳众人,就是因为她在眉心画了一朵梅花。化妆流程的第四部描,是指描斜红。斜红是古代贵族妇女脸上的一种花纹,它呈月牙状,一般画在脸颊两侧,但画在眉眼之间的斜红,能起到现代眼线的效果。
古人化妆流程的第四步骤“含“是指含口脂。口脂就是专门用于涂抹口唇的胭脂,这种胭脂一般会做成纸状,女子们要化妆时就轻轻含它一口,然后用手指将嘴唇上的口脂拨均匀。古人和我们的现代人一样也需要定妆,最后一步“抹”就是在脸上抹面脂,将妆容固定住,但面脂风干不足的话古人看起来会油光满面。
化妆并非是女生的专利,现代许多男演员或者男主播也会化妆。“男子汉绝不化妆”的直男癌思想,在四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过时了。着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 《大招》 里写道:
其中“粉白”是指在脸上铺香粉,这种香粉一般由米粉掺杂香料组成,战国时期楚国许多官员上朝时,都需要在脸上敷这样一层粉。“黛黑”就是画眉毛,它也是楚国官员一种宫廷礼仪。屈原作为楚国的政治家兼文学家,他在平时出游的时候,不仅保留了宫廷“粉白黛黑”的习惯,还学起妇人“簪花”。屈原这种雅俗合璧的化妆技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同样清高浪漫的名士们继承了下来。
根据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 记载:梁朝时期贵族子弟,一个个“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比起屈原他们打扮的心思更加精细,这群贵族子弟不仅要化妆画眉,还要用熏烟给自己的衣服添香,还要把自己脸上的杂面剃掉。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类似于做了一套现代的外形设计。西晋时期着名的美男子"古代四大帅哥"之首潘安,就是一位化妆大师。
传说潘安每次在人群前出现,脸上总是带着妆,他不仅身上带有香气,连为他拉车的马也带有一股清香。当时许多皇宫里面的妃子,打扮起来也没有潘安颜值高,难道这些妃子长得不及潘安吗?非也非也,西晋的妃子们大多来自于魏蜀吴三国的皇室,她们在三国进宫前已经经过一番精挑细选,被选入西晋宫廷时又经过一道关卡,其上位难度比起如今的选美冠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选美冠军”们相貌都不及一个潘安,归根结底是因为潘安的化妆技术特别高强。潘安本身底子不错,而且他画眉时很会把握浓淡,涂口脂时很会注意形状,而且他从来不贴花黄,只追求“但见山水不见亭,但显眉眼不显妆”的效果。
古代的帅哥美女们,清一色都是化妆高手。即便是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在韩非笔下也得“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所以不存在自然变美的懒人,只有努力变美的美人。西施所在的春秋时期,我国的化妆品和化妆技术还不成熟,但是化妆已经成了颜值俱乐部的必修课。貂蝉、杨贵妃和王昭君所在的年代,化妆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她们能够在各自时代众多美人里脱颖而出,在三千后宫佳丽里博得宠爱,精致的妆容起了很大的作用。
自西周时期开始,经过四千多年的发展,化妆从一门技术进化成了艺术。古人采用的许多化妆技巧,在如今得到了改良。例如古人所画的额黄,由于集中于眉间,它很容易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额头上,额头不是化妆重点区,所以额黄会导致观赏者分不清主次。现代的化妆师们吸取了教训,把贴花转移到眼睛打下的一两厘米的地方,它们能够将观赏者的目光聚焦到化妆者的眼睛,恰好眼睛是许多妆容的灵魂所在,它能给观赏者带来极佳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太平御览》
《外台秘要》
《楚辞》
《韩非子》
③ 关于古代女子妆容的知识,点面靥,贴花钿,口脂什么的,越多越好
花钿(diàn)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面靥,古代汉族妇女面部的妆饰。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绿花绿叶。南人云是媚草,采之曝乾,以代面靥。”
指面部皮肤上的小凹陷,多在笑时出现,所以又称笑窝。酒窝的存在会使面部表情更生动,看上去更活泼可爱,更加妩媚动人,故被看做貌美标致的征象之一,许多爱美青少年女性都渴望拥有它。
额黄,一种古代中国妇女的美容妆饰,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花黄” 。 因以黄色颜料染画或粘贴于额间而得名。
斜红,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
④ 浅析古代女子是怎么化妆的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老祖宗老早以前就开始化妆了,虽然化妆品不如现在的多,现在的精美,但老祖宗们自有一套自己的化妆法则,那么就和非正常历史研究室一起看看古代女子是怎么化妆的吧!
化妆的顺序
古代的化妆自有一套顺序,从敷粉、摸胭脂、化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涂唇脂。和现代女子一样,一套下来,也需要花不少的时间呢。
敷粉
化妆的第一个步骤,类似于今天的女孩化妆之前上底妆。
古代女子也是画眉毛的,用的是一种叫黛石的黑色矿物质,使用黛画眉,可以让女子的眉目变得清晰,容貌变得秀丽,从先秦时代,就流行于闺中,《红楼梦》贾宝玉曾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另外古代男子替女子画眉也是表达爱意的一种哦!一般都是夫妻间的亲密行为!
花钿是女子脸上的一种花饰,有红、绿、黄三种颜色,当然红色最多,通常用金银制作成花形,以梅花居多,贴在脸上,在唐朝比较流行,一直流行到宋朝。
⑤ 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你认为哪个朝代女子的妆容最好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变化有很多,就连女子的妆容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有非常大的差异,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妆容特点,那你会认为哪个朝代的女子妆容最好看呢?
三、宋代的妆容其实从宋代的诗人的诗风就可以看出宋代是一个比较委婉的民风,所以唐代女子开放的风气就受到了打压,而妆容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宋代女子妆容是比较肃静的,在资料中极少提到唐代的妆容,因为实在是太艳。而且唐代的妆容是主要强调自然肤色提升气质,其实跟现在的妆容差不多,也是跟现代的一些化妆风格也差不多。所以每一个朝代你认为哪个朝代女子的妆容最好看呢!其实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审美,并不能说哪一个妆容好看,只能说各有秋色。
⑥ 你见过现代女子的化妆神技,可你知道古代美女又是如何化妆的呢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的一首诗,诗中完整地描述了古代女子化妆的程序:傅粉——施朱——垂鬟——钗鬓——晕眉——拂花脸——行梳——施靥。
接下来让我们按这一流程,一起来看一看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妆的。
因古代女子历来崇尚肤色白嫩,所以,敷粉是化妆的第一步。
粉,在我国的 历史 记载中早已由来已久,《韩非子》中有记载:“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有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又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也有一句形容邻家姑娘的美貌时:“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都说明了春秋时期的女子,就已经开始用粉来装扮自己的妆容了。
在古代,不仅是女子喜欢傅粉,男子也很喜欢。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汉惠帝时期,朝廷里的郎官和侍中都喜欢傅脂粉。还有《魏略》中说曹操的养子何晏不仅人长得俊美,而且还很喜欢傅粉。《三国志》中记载,“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在《世说新语》里还记载了关于何晏的一个有趣的故事:“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何晏的皮肤太白了,许多人都怀疑他是傅了粉的原因,就连魏明帝也想一探究竟。
于是,魏明帝曹叡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大夏天让何晏吃了一碗热汤面,这皇帝的恩赐自然是无法拒绝的,何晏吃下去以后,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只能拿自己的红色朝服来擦汗。可是尽管脂粉被擦去了,但是何晏的肤色依旧洁白,俏丽如初,原来,何晏不傅粉皮肤也有那么白。
从此,就有了“傅粉何郎”这一成语,用于形容男子容貌俊美,肤色白净。
古代女子用的妆粉,最古老的有两种:一种是以米研碎制成的"米粉";另一种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 "胡粉"。
对于米粉的制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详细地记载了制粉的方法,是用大米制成的一种洁白细腻的“粉英”,然后再加入丁香花揉于粉中,就成了可以用来妆面的米粉,这种类似的方法,一直沿用到清朝。
铅粉,据《博物志》中记载,是商纣王通烧铅锡而炼出来的,用来给后宫的嫔妃修饰面容的,又称为“铅华”。比如成语“洗尽铅华”。早期的铅粉并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都是“糊状”,所以又被称为“胡粉”。
后来到了汉代以后,人们便将铅粉脱尽了水份,制成了利于长期收藏的粉末或固体。
南宋时期福州的状元黄朴,在他十七岁的女儿黄升病逝以后,就曾经随葬了许多的粉块,那些粉块都被做成了几何形和各种花瓣形,而且每一块粉块上还有凹凸的梅花、兰花、荷花等纹样。
后因米粉不容易持久定妆,而铅粉用久了又会中毒,所以,后来又有很多人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妆粉。
比如:唐代时期,宫人用细粟米加入西域香料制成的"迎蝶粉";宋代时期用益母草、蚌粉、腊脂等材料调制而成的"玉女桃花粉";明清时期宫中嫔妃们用紫茉莉花仁蒸熟后制成的"珠粉"等。
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的 时尚 潮流。
傅了粉,然后就该"施朱"了。
"施朱"其实指的就是"红妆",用胭脂涂脸颊和口唇上,使人的容色更加 健康 有生气。
古代,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胭脂"据说是匈奴"焉支山"的一种红蓝花做成的,又名燕脂。西汉时期,霍去病把匈奴赶出了河西走廊,匈奴人就流传着一首谣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据说,是张骞把胭脂带回了中原,取代了以前用的朱砂。
胭脂的做法是红蓝花在花开之时,整朵摘下来,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地杵槌。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把里面的黄色淘出去以后,便成了颜色鲜艳的胭脂了。
《红楼梦》有一段描写:
另外,在德龄郡主写的《御香缥缈录》(又名《慈禧后私生活实录》)中描写,慈禧所用的胭脂,是采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净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浆后,用细纱过滤取汁,再把当年新缫就的蚕丝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晒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可见,胭脂对女性化妆是何等重要。
胭脂,在唐代时尤为盛行,比如:王建的《宫词》:“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说的是一个宫女在盥洗完毕后,脸盆中便沉淀了一层红色的泥浆。
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意思是说杨贵妃红妆之重,连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红色。
虽然这些说法有点夸张,但多少也反映了当时的浓妆之风。
除了面脂,口脂当然在古代也是十分被看重的。战国时宋玉在《神女赋》中描写:“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唐岑参则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有 “朱唇一点桃花殷。”说的都是女性的红唇之美。
唐代时,人们把抹口脂又称为点唇。早期,人们只是用朱砂点涂嘴唇,后来,人们又在朱砂中加入了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状放入盒内,称为“口脂”。到了唐朝时期,女性的唇妆样式也越来越多了。
到僖宗年间,其种类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共十六种,并称为胭脂晕品。
这些唇妆制式大都符合唐朝人“樱桃小口”的审美观点,后来在这些唇妆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先在唇间点上口脂,然后向两边加以晕染,在唇部中央勾出如花瓣的轮廓,也有勾勒唇形如展翅蝴蝶,称蝴蝶唇。
所谓“垂鬟”和“钗鬓”也就是关于古代美女的发型和发饰了。
古代女子的头发以长发如云为美,所以,每天的发型和冠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增加女子的仪容,又能体现女子的年龄和身份。古代女子的发型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然后再装饰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
关于发式的起源,在《事物纪原》中有记载:
意思是从燧人氏开始,头发便扎起来了,女娲的女儿用荆条穿在头发里面,到了尧帝的时候就有了用铜棍横着贯穿打着结的头发,到了舜帝时候就懂得用象牙、玳瑁等作发髻,这就是钗的雏形。
到了周代,《礼记》中明确规定:“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这是成人的标志,所以,此时束发梳髻是最为普遍的发式。
秦汉时期的发式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了,发髻的形式也千姿百态,但总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梳在脑后的垂髻,一种是盘于头顶的高髻。
汉代时期最流行的垂髻是“椎髻”,也称为“椎结”,其样式就像一把木制的棰子。这种发式主要是普通妇女家居时用。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记载着一个故事:
东汉诗人梁鸿娶孟光为妻,出嫁那天,孟光打扮得光鲜亮丽,装饰入时,不料过门后梁鸿七日不理她,后来孟光醒悟,于是“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梁鸿才大喜赞道:“此真梁鸿妻也!”可见,在当时梳椎髻这种发式,是一种勤劳贤淑的象征。
关于描眉,最早《诗经》里面就有:"螓首蛾眉,美目盼兮",而且对于描眉的韵事也有很多。比如:汉朝张敞为妇画眉、唐朝扫眉才女薛涛、虢国夫人淡扫蛾眉等等,都体现了古代女子的"眉情万种"。
对于眉形,每个朝代流行的也不一样。先秦时期,史料中已经有了关于画眉的主要原料“黛”的记录,可见眉妆已经开始风行。
《列子·周穆公》说:“施芳泽,正蛾眉。”又有《卫风·硕人》中描写卫庄公夫人齐庄姜的形象:“手如柔黄,肤如凝脂,齿如抓犀,蜂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中的“蛾眉”即是对齐庄姜的长而弯弯眉毛的赞美。可见,先秦时期最流行的眉妆是“蛾眉”。
从汉代开始,眉妆迎来了第一个高潮期,眉型从长眉到八字眉,还有以眉色命名的远山眉,以及愁眉十分多样化。
首先流行的长眉,其特点是长和阔,它是从蛾眉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当然这股流行之风还得归功于汉武帝给宫人螺子黛画眉和“令宫人扫八字眉”。而八字眉又是在长眉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而来的,因眉头抬高而眉梢部分压低,形似“八”字而得名。
其它的眉式如远山眉,西汉人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又据《汉书》记载,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美女赵合德所创的一种眉型,其眉如远山含翠,因其秀美,世人争相效仿。远山黛是一种淡远、细长的眉毛画法,其特色是眉色的不同以往,颜色略淡,细长舒扬,宛如水墨画里一泓秋水后面遥远的连山。
汉代还流行过一种惊翠眉,但很快被梁冀妻子发明的“愁眉”所取代了。《后汉书梁冀传》言:“(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到了唐朝时期,唐代的开放浪漫,不仅表现在政治、思想、文学。艺术上,也渗入了眉妆这一细节中,令其变幻莫测,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初唐时期流行新月眉,眉妆崇尚长、阔、浓,非常醒目。从贞观年间阎立本所绘《步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宫女皆作此妆。
盛唐时代,流行的眉型为长、细、淡,有蛾眉、远山眉、青黛眉等。白居易《上阳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天宝末年时世妆”。
到了中唐时期,八字眉重新流行,和乌唇、椎髻形成了“三合一”特色的“元和时世妆”。李商隐亦诗吟“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额捧黄”。
晚唐的眉妆继承了浓和阔的特点,但非常短。最有代表性的是“桂叶眉”,以及血晕妆、柳眉等 时尚 眉样。“桂叶双眉久不描”的形象在《答花仕女图》中跃然纸上。
宋元两代的宫女和民间女子的眉妆基本是复古的长蛾眉。宋代后妃都偏爱唐代遗风的倒晕眉。倒晕眉,眉尖和眉身仿照月眉,但在尾部晕染扩散,由深入浅,化入鬓发。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专制的加强,致使女子委顺从命,所以清代女子的眉妆眉头高而眉尾低,眉身修长纤细,楚楚低眉。比如,曹雪芹笔下才高气傲的林黛玉也是“两弯似盛非盛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花脸"即花钿妆面。所谓花钿(diàn),专指古代妇女一种饰于额头眉间的额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在唐代时期最流行。
关于花钿的起源,宋高承说: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有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还有大家所熟悉的《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其实也是花钿的一种。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而诗中的"轻红"即斜红,也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
据张泌的《妆楼记》记有一个故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宫中有一宫女,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十分宠爱。一天夜里,薛夜来陪文帝灯下看书,没注意撞上屏风,顿时鲜血直流,伤处如朝霞将散,留下了两道疤痕,但文帝对她宠爱如昔。于是其他宫女也模仿薛夜来的样子,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名"晓霞妆"。时间一长,便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
"满头行小梳",梳,乃指齿较疏者,原用作理发;篦,则齿密,原用作除垢。梳篦,统称为栉;梳篦不光是当时的日常用品,同时也可以插于发间,作为装饰。而且梳的品种也有很多,有竹木做的,有金银做的,有玉做的,还有象牙做的等等。
梳篦是古人重要的日常用品,妇女几乎梳不离身,甚至一度形成发间插梳之风气。
很久以前,人们在头上插梳,主要用意不是装饰,而是为了彰显身份。魏晋以后,插梳之风再次在贵族妇女间流行。至唐宋时,这种风尚由皇室贵妇发展到地方官员、富商大贾的家眷以及歌舞姬间,风靡一时。
苏轼有诗云:“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
梳子在唐代女子的眼中超越了单纯的实用范畴,更多地承载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和想象,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梳子为云鬓花颜的女子平添了绰约风姿。
由于插梳之风愈演愈烈,梳篦的材料也越来越奢侈,白玉已经满足不了女人们争奇斗艳的需求,金、银、象牙、玻璃等通通被用来制作梳子。
后来,为了遏止这股奢侈之风,朝廷不得不颁布政令。《旧唐书·文宗纪》记载,唐文宗在太和二年(828年)曾专门对公主宣旨:“今后每遇对日,不得广插钗梳。”即使如此,这股风潮并未停止,且变本加厉。
到了两宋,插梳风气丝毫不逊于大唐。苏轼在《于潜女》自注中说:“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陆游也在《入蜀记》中提到,蜀地未嫁的女子“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北宋初期,宫中流行“白角冠梳”,人人争相效仿,宽大的冠梳甚至影响到女子乘轿和走路。宋仁宗对这种风气厌恶至极,下令禁止使用白角制作梳子,且梳子长度不得超过四寸。可是宋仁宗去世之后,奢靡之风卷土重来。
北宋晚期流行“太妃冠梳”,用金银饰之,或以珠玑缀之。各地宋墓出土的金背木梳,应该就是这种奢靡风气的实物缩影。尽管皇帝们三令五申禁止奢侈,却始终未有效果,可见女子对美的执着与狂热。
当然,除了梳子用来装饰以外,古代送梳子还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结发纠缠一辈子的意思。
而且有些地方,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还有七夕送梳子的习俗。
最后的“施靥”即"点面靥",也称"妆靥"。是古代妇女在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或用金箔剪刻成花纹贴在额上或两眉。这样金箔花纹叫"金钿",若用在两颊的,也称"靥钿"。
而且面靥的形状也并不只局限于圆点,有各种花样,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各种花卉的形状,称为"花靥"。
最初面靥并不是为了妆饰, 也就是面靥由来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它最早是作为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
根据资料,在古代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的时候,就会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也叫点"的",女史一看就知道这些妃子是特殊时期了,就不会再把这个妃子的名列出来了。
在脸面注以红点的妆饰方法在汉代已有记载,《释名》:
但是,元稹这首《恨妆成》最后一句:"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妆容虽美,却最恨无人欣赏,最后一句,我们仿佛听到了美人的叹息声!
⑦ 百闻不如一见,历史上日本美人,有哪些吓死人不偿命的妆容
说起日本人化妆的历史,还得追溯到平安时代。那时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来我国学习连带着唐朝的化妆技法也一并传到了日本。传到日本之后,引起日本女人的争相模仿。一时成为风潮。
在日本的古代,竟以黑齿为美,要知道那时的女性在成人礼,成婚时都会用特制的涂料将牙染黑,这不仅是一种女性美的展示,也是贵族阶级地位的象征。早在日本平安时代,在贵族中就有染眉拔齿的习俗了。《枕草子》、《紫式部日记》等书中都有记载:”着装(女性成人礼)、庆祝日,众夫人皆染黑齿,红赤化妆。”
⑧ 唐朝女人的妆容
唐代女子妆容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速发达,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封建文化灿烂辉煌的伟大时代。唐代女子的妆容更是别出心裁。唐代女子的上妆顺序是: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涂唇脂。
唐代女子化妆顺序图表
敷铅粉
铅粉古称粉锡或铅华,夏商时已经出现,为我国古老的化妆品,用途跟现在的BB霜或遮瑕粉差不多,取少量擦于面部,涂匀,可以使整个面部看上去更加白皙、柔嫩、光滑,没有杂质,即使你脸上有一些斑痕,也可以帮你达到掩饰的效果。
抹胭脂
抹胭脂在唐代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美容内容,一方面是因为胭脂已经有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历史,自从汉代被张骞引入之后,一直受到女子的青睐,另一方面,制作胭脂的工艺越来越好,到隋唐两代的时候,胭脂已经成了女子化妆必不可少的化妆品了。
唐代女子涂抹胭脂都非常厚,史书记载,杨贵妃到了夏天所流的汗都是红色的,可见她所抹胭脂的厚度之多。但这还不算是最夸张的,王建在他的《宫词》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个宫女:她在洗漱完毕之后,脸盆中的水就像多了一层红色的泥浆,“金盆水里泼红泥”,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描述。
画黛眉
黛眉就是描眉,眉毛的形状有柳叶眉、吊梢眉等,主要是青色或黑色。描上去更加妩媚、诱人。唐代妇女还很注重眉形的设计。当时流行的眉形有鸳鸯、小山、三峰、涵烟、倒晕等十几种。各种眉形都是将原有眉毛拔去,而后再绘制成的。眼眉处用青色的颜料绘出各种样式,统称黛眉。盛唐妇女盛行阔眉,也称桂叶眉,用黛色淡散晕染,将眉毛画得短而阔,略成八字形。
黛 眉
贴花钿
贴花钿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媚子,施于眉心,形状多样。它并非用颜料画出,而是将其剪成花样贴在额间、鬓角、两颊、嘴角。用来剪花钿的材料,记载中有金箔、纸、鱼鳃骨、茶油花饼等多种,剪成后可收藏在状奁内。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化妆时用呵胶将它贴在眉心处。有的还在花钿上装饰各种缕金图案。
“春阴扑翠钿”、“眉间翠钿深”、“鹅黄剪出小花钿”等诗句都是对唐代妇女贴花钿的描写。唐代花钿的颜色主要有红、黄、绿三种,红色是最常见的。花钿的形状种类繁多,有桃形、梅花形、宝相花形、月形、圆形、三角形、锥形、石榴花形、三叶形以及各式花鸟虫鱼等30多种。
花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据说唐代流行贴花钿还是从上官婉儿开始的,武则天当政以后,上官婉儿是执掌文书的女官,每次武则天召见群臣时,上官婉儿都躲在帐后记录。有一次,宰相上奏,上官婉儿偷偷地多看了几眼,被武则天发现,就用小刀扎在上官婉儿的额头上。从此,上官就用花钿贴在额头上来遮掩疤痕。宫女们见了好看,也跟着贴,以至于花钿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流行开来。
花钿
锥形花钿、点唇
圆形花钿、点唇
面靥
面靥可以是画的也可以是贴的,点在双颊酒窝处,形状像豆、桃杏、星、弯月等,多用朱红,也有黄色、墨色。
斜红
斜红是描在太阳穴部位的红色装饰。
点唇
在隋唐女子的妆面中,还有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就是点唇,将唇脂一类的装饰品涂在嘴唇之上,突出唇形。这里所提到的唇脂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口红”,主要是由朱砂融合动物的油脂制成,色泽感很强。当时点唇的手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当时是以娇小浓艳为主要特点,且变化多端。他们认为最好看的唇形就是像樱桃一样别致和鲜艳,因而女子在点唇时,往往先以铅粉涂抹整个嘴唇,然后再以唇脂点出嘴唇,来美化自己的唇形。点唇的手法非常之多,光是晚唐三十几年的时间,点唇的样式就出现过十多种。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面饰,指的是在妇女面颊上用丹青、朱红等颜料绘出各种图形,如月形、钱形等。有的装是画帖结合,多作两颗黄豆般的园点,有的妇女喜欢用浅绛色点唇,这就是“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据说,我国古代甘肃祁连山盛产红蓝花,匈奴人称祁连山为焉支山。古人把焉支山的花制成膏汁、粉类,用于化妆。
染指甲
“纤纤细手”是对女子双手的最好评价,古代女子爱美,对手指也是非常重视的,为了显示自己手指的修长往往将指甲留长,并进行修饰。唐代妇女染指甲,古籍多有记载,张枯在诗中形容:“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斜过翠云中。”据说,古人养壁虎,喂朱砂使它变红,将它捣碎,用红汁点染指甲。如果将这种红汁点在妇女的手臂上,就可以测试贞节,若是贞节之人,红汁将会永不褪色,由于红汁是由壁虎吞食朱砂而成,所以又被称为“守宫砂”。在唐代,真正的染甲材料是凤仙花。凤仙花腐蚀性很强,花开之后,人们将其花片摘下,捣碎以后加入明矾,就可以用来染指甲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女子染甲不是像今天一样用刷染的方法,而是用浸染。就是将指甲浸泡在染料中上色。具体来说,就是将丝绵做成指甲的形状,放到制作好的凤仙花汁中,让它充分的吸收颜料,然后再用布条将染好的丝绵绑在洗净的指甲上,过上一夜,指甲就染上了颜色。这种方法染指甲保持的时间长达几个月。
——来自于网络
⑨ 简介一下,“唐宋元明清”各自女子的妆容特点
1、唐朝
唐朝妆容最大特色就是面部一定要化白面妆。唐玄宗时期更是百花齐放,光是眉形便有十多种,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唐玄宗时期还流行在额头画花,用金箔贴上,整个妆容配上当代的发髻显得华贵艳丽。
唐代民风开放,因此唐女子妆容多有变化,仅晚唐时期三十多年时间里,唇式就出现了17种之多。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等流行的妆容也融入了外来文化的特色。
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
2、宋朝
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审美偏清秀质朴,所以宋朝的女子妆容极为素洁。但是唐朝盛行的远山黛在宋朝依旧十分受捧。宋朝妆容强调自然肤色及提升气质。
明、清的“裸妆”都是从宋代承袭的。胭脂只是略施一点,唇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桃心唇,而是比较丰满圆润的唇形,以浅色为主。
尽管宋代妆容大走简约风,但精致和高级感一样没落下,宋代皇后率先用珍珠作为面靥。面靥是古代妇女面部的妆饰,除了贵妇才用得起的珍珠,平民一般用金箔片、螺钿壳、花草、榆钱等剪制成的各种花朵形状。
此外,“倒晕眉”在宋朝盛行于宫中,是一种画成宽阔月形的眉式,在一端由浅入深,逐渐向外晕染,直至黛色消失。这种眉式在宋人所绘的《历代帝后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3、元代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妇女盛行“黄妆”,即在冬季用一种黄粉涂面,直到春暖花开才洗去。这种粉是将一种药用植物的茎碾成粉末,涂了这种粉可以抵御寒风沙砾的侵袭,开春后才洗去,皮肤会显得细白柔嫩。
贵族女性们感觉此妆很美,就用黄妆饰面,涂以金色,演变成为宫廷流行的佛妆。佛妆在北方民族建立的宫廷中盛行,显然是受佛教的影响,也与寒冷地区的气候有关。
燕地女子冬天用黄色的枯萎叶做浆涂面以防风吹,称之为佛妆。佛妆即是整个面部涂成黄色,以拟金色佛面。
4、明朝
明代女子着妆以明亮为主,艳丽色彩盛行,与清代相差最大的是明女脸颊色彩偏亮,唇色自然。整体而言,明妆是最接近现代审美观的。明朝眉形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不像宋朝和唐朝那般有弧度,更自然,眉尾偏长。
这时候的唇色和化法,都比较接近于现代,唇边干净线条柔和。为了让五官更加立体,手法上流行“三白法”,即在额、鼻和下颚三个部分晕上夸张的白粉,表现面部层次。
5、清朝
清朝时期女子妆容以含蓄内敛为美,总体上来说以素雅简约为主,眉毛纤细,部分有身份的女子眉心会画得高挑一些,眼妆清淡柔和,胭脂多用粉色系,这样看起来更少女。
当时女子的眉毛均为眉头高、眉尾低的形态,形状纤细修长如柳叶,弯似新月,衬托出女性清秀柔美的姿态。
清朝女子的唇妆追求的是一种小而薄的感觉。嘴唇都是上唇几乎不涂,下唇只涂抹内唇部分,从中间向两边减淡, 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像现在特别流行的“咬唇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