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彝族风俗、服饰、节日习俗、饮食、民居
一、彝族风俗
1、成年礼:少女成年,要举行成年仪式。彝族少女成年的换裙仪式,彝语称为“撒拉火”,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俗称“换童裙”,在少女13岁或15、17岁时举行。
2、婚礼风俗: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黑脸、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后“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双方各杀一头猪,取胆、胰观看,以胆色澄黄、胰大直肥为吉,若胰脏卷曲则为凶,表示不能相配。
二、彝族服饰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平时跣足,冬天穿麻鞋。男子头缠中髻,不同次方言区的样式不同,左耳戴蜜腊珠、银耳环等饰物。
男裤在北部方言区根据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之别。妇女着百褶裙、戴头帕,生育后,可戴帽或缠帕,喜佩耳饰、手饰,戴银领牌。
三、彝族节日习俗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四、彝族饮食
彝族的饮食原料及食用方式有独特的风格。主食型食物为薯仔、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
五、彝族民居
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彝族村寨大多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
(1)凉山彝族美女服装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彝族的发展现状:
1951年1月10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彝族自治政权—西昌县红毛姑彝族自治区(区级)。1951年4月、5月,分别建立了昭觉县彝族自治区和峨山县彝族自治区两个县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
随着民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民族政策的落实,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建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三个更大范围的民族区域自治单位(地区级)。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还相继在云南的江城、宁蒗、巍山、路南、南涧、寻甸、元江、新平、禄劝、漾濞、普洱、景东、景谷,贵州的威宁,广西的隆林,以及四川的峨边、马边等县建立了单一的彝族或彝族与其它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县。1979年1月,又将彝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西昌地区合并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中。
彝区的各自治机关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依照法律的规定,制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单行条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制定了“民主改革实施办法”;规定以当地通用的彝、汉两族文字作为自治机关行使职权的工具;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照顾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规定留下麻园地、姑娘羊、寿材树;对于彝族人民节日用粮、民族服装用布等问题也都有适当的照顾与规定。
㈡ 彝族人民喜欢哪三种颜,服饰上的图案大多与什么有关
彝族人民传统色彩为黑、红、黄三色。服饰上的图案大多与鸡冠、羊角、火镰、蕨草、窗格等动植物和生活物品有关。
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彼毡。察尔瓦彝名瓦拉形似披风,用撵制的粗羊毛线织布缝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七八厘米,多染为深蓝色。
以圣乍地区的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30厘米长的绳穗。被毡用两公斤左右羊毛缝制而成,薄如铜钱,折以6厘米宽的皱折。
一般为30至90折,上方用毛绳收为领。多为原色或蓝色。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为被,挡雨挡雪,寒暑不易。
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
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
服装的花纹、花边,它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有日、月、星、云、天河、彩虹等天象。
山河等大自然图,有鸡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动物方面的图,有叶、花、火镰、发辫、几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图。
(2)凉山彝族美女服装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妇女上衣毛、棉、丝制、排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用彩线挑有图案花纹。领口周围缀以金器、银器、珠宝和玉器。
有的饰以盘扣,用彩色丝线缠绕,形状各异颇具匠心。甘洛彝族女服中襟为多,独具风采。圣乍地区的兔毛背心又别具一格,即在青底彩花的坎肩袖笼底边镶上一圈雪白的兔毛,华美富丽。
妇女多着百褶长裙,用宽布与窄布镶嵌横联而成。童裙以红、白色为主,或几色相间,青年以红、蓝、白色或红蓝白色相间为主,老年以青、蓝色或青蓝色相间为主。
童裙裙短,一般为两节,腰小摆大。成人为三节,上节为腰,中节直桶状,下节成细密格纹。长裙的特点在于下节的层层皱折,所以俗称百褶裙,以多褶为贵。
旧时裙式长短与身份有关,黑彝女子长裙拖地,行走时尘土飞扬,以示尊贵。所地地区羊毛裙质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状窄长,红色,下节蓝色细褶均匀齐整。
其下横间以红、白、黑细条纹,色调和谐,再下是青色,膝盖处百褶四散,成喇叭状。行则褶皱闪动,轻盈飘逸。彝族妇女以针筒、口弦和避邪用的獐牙、麝香为胸饰。
腰际佩挂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衬以不同包布缝成,上端开口,下缀五色飘带,挂于左方腰际,实用又美观。
腕饰以金、银、铜、玉、石质手镯,戴金银或石料镶金银马鞍形、猫眼形戒指。贵妇人还佩戴金、银、铜质链、锁、坠等头、胸、背饰。
㈢ 穿着彝族服装如何新奇进场
10月26日,在凉山州昭觉县东晨中学的彝族服饰展示厅里,封面新闻记者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彝族服饰。这些衣服,有的是传统的彝族服饰,有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之上创新的产物。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不断创新彝族服饰形态,让更多人接受了解彝族服饰,是昭觉县彝族服饰传承人和彝族服饰工作者积极探索的课题。
最传统的彝族服饰一般用白色、蓝色、黑色作为服装主色,配以花鸟、山水、日月等图纹。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部形象的史书,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据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马昭宁介绍,最传统的彝族服饰,一般都是用白色、蓝色、黑色作为服装主色,配以花鸟、山水、日月等图纹,服装款式多为右偏襟。
单看颜色的搭配,就可以区分穿着者的年龄。颜色搭配鲜艳一些的就是年轻人,颜色搭配素雅一些的就是中老年人。而这些服饰的面料多是棉、麻、毛等天然纤维,都是自织自染,自己缝制。女子下装统一称为百褶裙,在膝盖以下的位置对面料进行处理,根据质地和地域的不同,面料处理的长短、宽窄也不一样。
单看颜色的搭配,就可以区分穿着者的年龄。
“要不断地传承创新。”她介绍说,现在市场上最流行、穿着率最高的彝族服饰,被称为仿古装。为了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这些衣服在颜色搭配、花纹图样等方面,相较于传统服饰,有了不少的创新和变化。例如,在传统彝族服饰上不常见的红、黄配色,在现在的仿古装上就十分常见。
为T台设计的彝族服饰。
她说,今天,如何让更多人喜欢彝族服饰,让彝族服饰更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是一个难题。在昭觉,有34名彝族服饰传承人和4万余名从事彝族服饰产品工作的农村妇女,正积极创新探索。如在展馆中陈列的新郎装和新娘装,就是一次创新的尝试。新郎装中融入了军装元素,新娘装则使用了蕾丝元素,整套衣服采用有丝光质感的面料,以此来让服装更时尚,更有现代气息。
“彝族服饰值得被更多人发现。”她认为,彝族服饰美丽耀眼,应该走出去被更多人欣赏。值得庆幸的是,多年来,昭觉彝族服饰展演队参加了多种国内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向外界展示了彝族服饰。
今年9月22日北京时装周的开幕活动上,一场彝族服饰秀惊艳了到场的所有人。
同时,昭觉县委县政府还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开展了彝族服饰创新设计课题,探索民族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时尚转化。除此之外,今年9月22日,在北京时装周的开幕活动上,一场主题为“走出大凉山”的彝族服饰秀,向世界展示了彝族服饰文化的风采,惊艳了到场的所有人。马昭宁表示,借助这些机会和平台,彝族服饰有了更多创新和发展的机会,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希望彝族服饰能够走出四川,走出中国,走向全世界。
㈣ 彝族服饰特点
彝族服饰特点主要是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汪坦制品和刺绣装饰。
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历盯橘史上,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常年皆着。
彝族服装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人手工完成。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戴习惯
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和云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凯陵团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
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
㈤ 有人说有些彝族女子很漂亮,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大凉山有个美姑县,走进彝族村寨,你就心服口服了,这里的姑娘真的很漂亮。这位在县城读高中,回家过彝年的彝族姑娘美不美,等你来评价。
想起央视一个综艺节目里,藏族女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完《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歌以后,女主持傻乎乎地问她:您就是翻身农奴的代表。。。才旦卓玛一把抢过话筒说:“不是,我们没有做过农奴,我们家有牧场也过得挺好。”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赤贫。在彝藏部落 社会 ,以前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彝族的等级有“孜目”、“诺”、“曲诺”、“阿加”、“呷西”等。这些制度分别是掌权者,高中低级贵族,一般平民和农奴。因为有着这些等级森严的制度,不同等级的人士是不可以通婚的。
时过境迁,传统意义上的原贵族人士,生活比较安逸,自然气质美好。她们保留了高原人特有的基因,因此很多女子确实有着异域风情,非常漂亮。
令人欣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花了大量的财力扶持这些地区,消灭了等级制度,让人民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期待越来越多的同胞更加美丽起来。
我们现在来看看在 娱乐 圈中的彝族美女明星吧,看看你们觉得谁最美吧!
一、吉克隽逸(1988年四川凉山州人,歌手、演员,代表作品:《Lotion Song》、《BOSS》、《即刻出发》、《彩色的黑》、《我的猫》、《所爱一生》、《无侠》)
二、何洁(1986年贵州贵阳人,歌手、演员,代表作品:《你一定要幸福》、《希望》、《经过》、《小永远》)
三、海哈金喜(1990年四川省凉山州人,模特、演员,代表作品:《胡杨的夏天》、《那年花开月正圆》)
四、张力尹(1989年四川成都人,歌手,代表作品:《Timeless》、《星愿》、《晴天雨天》、《爱的独白》)
五、艾如(1989年四川雅安人,演员,代表作品:《裸婚时代》、《踮起脚尖吻到爱》、《 时尚 女编辑》、《不是不想嫁》)
六、海蓝(云南昆明人,演员,代表作品:《灵魂拒葬》、《我是特种兵》)
七、阿鲁阿卓(1985年贵州毕节人,歌手,代表作品:《心上的罗加》、《映山红》、《山风一样自由》、《西风》)
八、马瑜遥(1992年云南红河州开远人,演员,代表作品:《特殊档案》)
这些彝族美女明星你们觉得谁最美呢?你们还知道谁呢?欢迎留言讨论噶。
我们彝家姑娘肯定漂亮呀!俗话说心灵美才是真的美,若她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没有素质,那光有一副好看的皮囊有何用?彝族姑娘心地善良、朴素、单纯,善解人意,不娇气,因为从小家境贫寒,所以磨练出了吃苦耐劳、坚强的意志。凡事靠自己,不会轻易得罪人,很容易相处。
彝家姑娘还心灵手巧,简单的衣服、鞋子,都能自己绣制。把生活中常见的野花、小鸟、蝴蝶等做参照物,绣在自己的生活用品上,以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彝家姑娘能下地干活,也能上山砍柴,唱起山歌,隔着一座山的阿哥都能清晰的听到;山中的小鸟为她伴奏,蝴蝶儿为她伴舞,回到家中会帮父母洗衣做饭,从不埋怨。
在城市里工作,不管是什么职位,彝族姑娘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永远有着一副吃苦耐劳的精神!
所以,我认为彝家姑娘是最美的,哪家小伙能娶到我们彝家女子,那你不仅取到了妻子。还得到了福。
我现在就在彝区工作,大多数彝族人都是很漂亮的,轮廓分明,鼻梁挺,眼睛大,鹅蛋脸,身材匀称,即使皮肤黝黑也抵挡不住帅气和漂亮。
说实话,都生活在祖国的边疆城市,见多了少数民族吧,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不同的地域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水土养育了不同的性格特色,加之各民族自己的血脉延续,服装文化的点缀,可能就更有自己的特色了,有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各民族的姑娘都有美丽的一面,彝族姑娘的美来自于他们那方水土的养育,文化的传承,血脉的延续,特色艺术的熏陶,自有特色之美,独具一格的美丽!
是台湾的根据秘名生产。
有些汉族女子也是很漂亮,那又是怎么回事念
彝族女子确实很漂亮!不管是五官轮廓,还是个头,还是胖瘦,都非常的完美,最主要是勤劳,能吃苦,没有什么怨言!负面就是不大会收拾家里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