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女子退婚的诏书有哪些
"口头订婚没有约束力,古代稍微上层点都都会有聘书。如果退婚的双方面都同意才行,单方不可以终止的,不过有这种情况赢的都是势力大的一方追问:就是想问那种退婚诏书可以怎么写?补充:余少年意气,受父母之命,又兼慕汝灵秀,遂成尔家东床。慈母悯汝年幼,倍加疼爱、情同己出,其中历历,汝仍存记忆否?未曾料得,汝毫无感恩之心,反生诡戾!
其中千般万端,汝自知之,吾亦念夫妻之份俱一一容谅,每每说教,汝非但不闻,且戾随日增、刁伴时长。于今,汝物欲熏心,听人唆使比之不孝,恶欲膨胀恣睢癫狂,竟逼迫亲长、恶驱父母,断吾血脉!吾痛,吾恨,吾怒不可当!
为人者“老吾老及人之老”。为人子者,得身名于父,受哺抚于母,恩比天,天不比其高;情与地,地不及其厚!秽鸟糟羊尚知反哺跪乳,况人乎?孝之大义,义同云天!不孝子心比蛇蝎,忤逆女性如鸩汤!
于今,父别居,人何议?母独处,吾何立?
父恩母义,吾恨不能涂脑于地,剖却肝肠以挽之!奈何也?
每念此,吾焚心彻骨,泪如雨下……汝忤逆不孝,人神共怒!
汝巧言令色,高安福,深造祸,小肚鸡肠,纵虎狼不及尔贪!汝嗜钱如命,厚财物,薄亲义,望陇得蜀,假蛇蝎不若尔毒!吾悔与虎狼为伴,吾愧与蛇蝎共眠,竟优柔寡断隐忍多年!
今吾与尔恩断义绝,既相驱断无姑息劝勉之意,请汝自知,家中财物尽可席卷,惟愿汝速速离去! (参考下吧)"
② 穷小子进城来退婚却被京城第一美女总裁捉住是什么书名 陆云
书名是《京城第一美女退婚》。
古代异能小说《京城第一美女退婚》,又名《最强科技系统》,该文是由作者碧海银沙所着,小说中的主人公分别是林阳、颜如雪,全文精彩内容为:林阳虽身为京城的世家子,可却因为毫无作为而受到不少人的嘲笑,这对于林阳来说简直是莫大的侮辱,但是事实的确如此,他无从辩驳,不但被人给退婚,还遭到了万般羞辱,就在林阳陷入人生低谷时,一个神秘系统来到了他的身边,而林阳也将开启自己的逆袭之路。
③ 文姜:一场退婚引起的连锁反应,真实的她究竟是什么样的
文姜:春秋四大美女之一,齐僖公之女,鲁桓公的夫人。风华绝代的文姜遭郑国公子忽退婚。自此,这场退婚引起了一些列的连锁反应:
文姜与兄长齐襄公有了禁忌之恋。
文姜匆忙嫁去鲁国,和鲁桓公生子。
鲁桓公发现文姜和齐襄公的私情后被杀。
齐襄公独断专行被杀死。
文姜回到鲁国,助儿子鲁庄公使鲁国迅速壮大起来。
但是,这一切也可能是一场强加的阴谋。
01
春秋小霸王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名动春秋的姜氏姐妹好,家世好,颜值高,是各诸侯国国君、世子们争相竞争的理想对象。
其中大女儿宣姜嫁给了卫宣公,婚姻一波三折,身不由己。而妹妹文姜的婚姻亦不如意。
文姜的姓名不详,所以叫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可是世人知道她却是因为她的乱伦,而并不关注她的才华,事实上,史书自《左传》开始对她的才华似乎刻意隐瞒了下来。
到了文姜该出嫁的年纪,齐僖公给她物色了一个如意郎君,玉树临风的郑世子姬忽。
郑国在郑庄公的管理下,隐隐成了各诸侯国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姬忽会是未来的郑国国君。
文姜见过姬忽,早已芳心暗许,听父亲的打算,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齐僖公和郑庄公通气,郑庄公自然也没有拒绝,能有强齐结盟,是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想做的事。
郑庄公回去和姬忽说了这件事,结果姬忽拒绝了。
什么理由呢?
“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很难猜测他这样做的理由。
是觉得郑国已经强大起来,不需要联合别的诸侯国,可郑国不过弹丸之地,深受自己位置限制;
是觉得齐国是个强国,不想要一个强势的妻子,怕将来受齐摆布?
还是因为宣姜的婚姻,知道太过美丽的女子可能会给自己惹麻烦?
无从知道,反正他就是觉得 “齐大非偶” 。而郑庄公也没有劝他娶文姜的意思,由着他推了这门婚事。
说起来,这个姬忽真的挺招人不待见,他在又一次支援齐国战事的时候,齐僖公想把另一个女子嫁给他,他同样拒绝了。彻底得罪了齐国。
他还和好几个诸侯国结怨,以至于郑庄公死后,他成为郑昭公,郑国逐渐衰落,他更是被杀死。郑国再也没了争霸的资格。
02
姬忽的退婚彻底打击到了文姜,她文姜,有家世,有才华,有美貌,从来只有她拒绝别人,却不想被姬忽拒绝,还是什么“齐大非偶”的破理由。
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打她的脸,让她如何能淡然接受。
她病了,心病,日日发呆,闭门不出,憔悴不堪。
她的同父异母的兄长诸儿实在看不下去,于是天天去她那儿,温言宽慰,又想各种办法逗她开心。
一日不行,十日,百日。
终于文姜渐渐忘掉退婚的事,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两个人之间渐渐变得很微妙,竟互生情愫。
最后交付身心。遂至一发不可收拾。
文姜看起来日渐娇媚。齐僖公看出了门道,一番询问才发现自己的两个孩子有了私情。
这还了得,文姜不能继续在齐国待着了。
正巧这个时候,鲁桓公来求娶文姜。齐鲁两国本就世代通婚。齐僖公答应下来。
公元前709年七月,鲁桓公派公子翚到齐国迎接文姜。 九月,齐僖公护送文姜出嫁,到达欢地。
齐僖公很重视文姜这个女儿,文姜到鲁国后,齐僖公于同年冬天,派夷仲年到鲁国访问,并探望文姜。
文姜被立为夫人,三年后生下太子同,即后来的鲁庄公,后又生下公子友。
两个人不够恩爱,却也相敬如宾。
在齐僖公有生之年,文姜并未回过齐国。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
公元前694年的春天,齐襄公与鲁桓公相约泺地,文姜请求同去。
03
说起来文姜已经有十五年未曾回到齐国,她的请求鲁桓公自然不会拒绝。
就是他的不拒绝,葬送了他的命。
回到齐国,多年不见的齐襄公与文姜再也顾不得其它厮混在一起,没了任何顾忌。
鲁桓公知道后,很气愤,质问文姜,把他鲁桓公的脸面置于何地。狠狠地骂了她一通。
这还了得,文姜何时受过这种责骂,一气之下,她把鲁桓公的责骂告诉了齐襄公。
齐襄公也很生气,心想自己捧在手心的人儿,你敢责骂,不是找死吗?他本来就看鲁桓公不顺眼很久了,甚至两国之前还打了一仗,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你想死,我就成全你。
到了四月的一天,齐襄公宴请鲁桓公。将鲁桓公灌醉后,让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抱上车,并给了他暗杀的任务,上车后,彭生折断了鲁桓公的肋骨,杀死了鲁桓公。
消息传来,鲁国举国哗然,没成想鲁桓公去齐国待了几个月竟被杀了。无奈惧于齐国的威严,鲁国不敢怎样。只能拿彭生出气。
说:“寡君畏惧齐君的威严,不敢安居,前来修友好之礼。礼仪完成而未能回国,没有地方追究罪责,请求得到彭生,用他在诸侯中清除丑闻。”
要彭生是吧,给你。
齐襄公于是杀死公子彭生来向鲁国赔罪。
这笔账就这么屈辱地算了。
鲁桓公死了,文姜不敢回到鲁国,就在糕地住了下来。
鲁国新上任的国君是鲁庄公,文姜的儿子。鲁庄公请求文姜回国,但遭到了拒绝,只能由她去。
这之后,文姜与齐襄公数次相会。
公元前686年,不得人心的齐襄公被杀死,齐国混乱。
04
齐国混乱,公子小白抢先鲁庄公支持的公子纠一步回到齐国继位,是为齐桓公。
齐鲁关系紧张起来。
开始,文姜依旧住在糕地,指挥鲁庄公处理政事,后来回到鲁国,专心助鲁国与别国结盟,征伐,发展壮大。
文姜凭借自己特殊的身份,以高超的政治才能游走于各个诸侯国,为鲁国谋取利益。
齐桓公虽是鲁庄公的舅舅,但并不鸟他,文姜不得不亲自去齐国见齐桓公,促成齐鲁的结盟。
几年之后,齐桓公又准备伐鲁,并联合好几个诸侯国东西夹击鲁国。
文姜出使东边的莒国,说服莒国在齐国发动的战事中作壁上观,以防唇亡齿寒。
莒国答应,在冬天的战事中没有出兵,使得鲁国只遭遇了西边的战事,并未战败。
在文姜的坐镇下,鲁国的经济和军事得以发展。鲁国强大起来。
公元前673年,文姜去世。
走完了她毁誉参半的一生。
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文姜的淫乱并不存在,《春秋》上有多处记载文姜,大部分是做为鲁桓公夫人的文姜与齐襄公会面,去齐国,去莒国,斡旋。
与齐襄公会面并不一定就是厮混,更可能是促使齐鲁结盟。
《左传》说文姜淫乱可能是为了解释鲁桓公的死亡,将鲁桓公的死亡解释为情杀,进而编造出姬忽退婚,文姜与齐襄公有私情,鲁桓公发现后被杀。而这些并不存在于《春秋》
那么问题来了,倘若鲁桓公真是为此被杀,鲁国怎么可能接受得了文姜,让文姜依旧享有鲁国国母的身份?
《左传》文学性决定了它的不严谨,它的记载充满了“合乎礼”与“不合乎礼”,在这种前提下,齐僖公送文姜入鲁是不合乎礼的,为鲁桓公被杀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文姜更可能是个有出色政治才能,在鲁庄公初期执政的女人,鲁庄公继位时才十二岁,只能由文姜摄政,而她的成功为后来逐渐建立起来的男权制度所不容忍,就如同战神妇好却不见于史端一样。
另外,即便文姜和齐襄公真有私情,在那个年代并不算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齐国本就开放,况且还没有形成相关的礼法制度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