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家帮忙四大干净是什么
1,“四大干净”:“济南画,漂白褂,大闺女脸,光嘴巴“,
2,“四大黑”:“呼延庆,包文正,打铁的脖子,煤窑洞”
3,“四大红”:
“庙上的门,杀猪盆,关公的脸,火烧云”
“庙上的门,杀猪盆,新媳妇盖头,火烧云”;
4,“四大白”:
“小白鞋,踏白雪,羊肚子手巾包着白馍馍”
“棉花瓜,粉疙瘩,满地大雪,蒺藜花”
“头遍面,棉花瓜,大闺女脸,飘雪花”
“粉疙瘩,棉花瓜,玉簪布袋,茉莉花”
呵呵,可能你问的不是这个,开个玩笑!这么多好的文学作品,可能对您的美容没有帮助,但是还望笑纳!你问的网上没答案啊!
生活中人们习惯用数字来概括一种事物,其中有相当多的是用“四”,如说古代有“四大美女”,古典文学有“四大名着”,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中国京戏有“四大名旦”,《红楼梦》中有“四大家族”。这一类“四”,有歌谣、谚语的流传性,可以列为“俗说”,也同歌谣、谚语一样,是一种共识的表达,一种知识的传播。但严格的谣谚,却与之不同。谣谚,兼有歌谣和谚语的特点,属于文学样式的一种。谚语也叫“俗语”,如“南风不过晌,过晌听风响”,“人敬有的,狗咬丑的”,都有歌谣的特点。
2004年11月11日《大众日报》上《往事发现》栏中,有刘娟、常诚文章《山东民间的“四最”谚语》,文中列了十七首,流传地点涉及鲁中的莒县、蒙阴、诸城,鲁南的台儿庄,鲁西的曹县、巨野、东平、单县,渤海的阳信。我找了我所掌握的和我们老家沂南(沂水)的,又发现了四十三首。这总计六十首中,有讲冷热的,
“四大热”:“铁匠炉,开水壶,开了锅,入了伏”(莒县),我掌握的是“水火壶”,不是两个“开”;
“四大冷”:“三九冬,西北风,脚踏地丁手捧冰”(莒县),我掌握的是“西北风,下地丁,喝凉水,吃冰冰”;有讲味道的,
“四大酸”:“老干醋,麦黄杏,青皮石榴,泔水瓮”;
“四大涩”:“新锻的磨,木匠的锉,拉拉秧,豆秸垛”(曹县);
“四大辣”:“五更萝卜,独头蒜,抬头老婆,低头汉”(东平),我掌握的是“仰脸老婆,低头汉,狗吊椒子,独头蒜”,“仰头老婆,低头汉,青巴蝎子,独头蒜”,“青头萝卜,独头蒜,朝天猴椒子,黄门姜”(“姜”不押韵);有讲长、宽、大、小、曲、直的,
“四大宽”:“穿大鞋,赶庙会,大海里洗澡,漫地里睡”(曹县);
“历晌四大弯”:“卷羊毛,苜蓿菜,辘轳把,水烟袋”(阳信),“豆芽菜,干粉条,老头胡子,鸭子毛”,“月亮芽,龙须菜,辘轳把,水烟袋”,“笤帚苗,干扒桥粉条,豆芽菜,小镰刀”;
“四大直”:“纺线轴子,青杨棒,杀猪的铤杖,罗成的枪”,“裁缝的尺,木匠的线,擀面轴子雕翎箭”;“四小”:“苍蝇心,蚊子胆,虼蚤爪子,虱子眼”;
“四高”:“杨树林,贴天云,城门楼子,南天门”(这是旧年代农村人所见与想象春烂猛);讲速度的,
“四快”:“燕子飞,鹰子追,骑快马,雕翎箭”(莒县,“箭”不押韵),“燕子飞,鹞子断,火轮船,雕翎箭”,“快枪子,无线电,寻思起来,使眼快”(后二“快”妙);“四慢”:“瘟神走,愚神站,架过门,挑汤罐”(莒县),“打枪的,行香的,领红的(嫁媳妇),送汤的”,“曲蟮走,刺螬窜,行香步子,挑汤罐”;讲形态的,“四松”:“披麻绳,烂蒲包,撒拉鞋,抿着腰”,“老妈妈髻,抱窝鸡,苇笠头子,破蓑衣”;“四皱”:“老人的脸,开店的衣,乐陵小枣,核桃皮”;“四脏”:“秃疮头,臁疮腿,擦鞋布子,洗脚水”;
“四尖”:“麦芒刺,葛针棵,刺猬驮个栗篷壳”;
“四硬”:“油坊锤,石匠鐕,卖盐秤砣,金刚钻”;
“四干净”:“济南画,漂白褂,大闺女脸,光嘴巴”;
“四嫩”:“窜苔韭,谢花藕,香椿芽,黄瓜纽”,“苔下韭,谢花藕,新娶的媳妇,黄瓜纽”(这里包括了另一种含意);讲感觉的,
“四高兴”:“新得的官,新中的举,新媳妇搂着新女婿”(曹县);
“四欢”:“顺风船,顶水鱼,脱了缰绳的小叫驴,十八的大姐去赶集”;
“四急”:“火上了屋脊,雨上了场,狗撵兔子,狼撵羊”(诸城);
“四怕”:“走大洼,睡孤坟,夜猫子笑,吊死人”(巨野);
“四难舍”:“临明觉,半路妻,羊肉包子,清炖鸡”(台儿庄);讲声音的,
“四好听”:“大闺女笑,画眉叫,夜弹琵琶二黄调”(莒县),“百灵叫,画眉声,撕绫子,打茶盅”,“撕绫罗,打茶盅,鼓扬琴,弹古筝”,“大闺女笑,新媳妇哼,小小子落地头一声”:
“四难听”:“猫叫猫,老驴嚎,抢锅铲子,锉锯条”(蒙阴),“打油尖,下磨川,抢锅铲子,驴叫唤”,“锉锯齿,抢锅沿,老妈妈喊(哭),驴叫唤”;讲颜色的,
“四大黑”:“呼延庆,包文正,打铁的脖子,煤窑洞”(曹县),“烟子碗,黑墨管,月里头天,张飞的脸”……
新的“四字谣”也有。如
“四大谝”(炫耀):“留洋头的不戴帽,镶金牙的咧嘴笑,戴手表的挽三道,穿皮鞋的大步抄”;
“四怕得罪”:“得罪了队长不派活,得罪了会计笔杆戳,得罪了保管挨秤砣,得罪了挖大粪的,三勺顶一勺”。
以上仅是两三个搜集者所掌握的,天下的“四字谣”,若弄全了,怕不止上百上千。这一切,都是人类经验的总结,知识的提炼,变成的一种艺术形态的表达。它所以能流传,是人们公认它,又在流传中得到修正、补充。它所以能流传,还在于它的有趣。有的还有双关义,耐人寻味。除此之外,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事物好像取四种形态,或找四个代表,就像人体有四肢,方位有四方(两方相加的四角是又一个四),就可以充分表达一种事物了。常说“事不过三”,用“三”表达常常足够,这里用“四”,可能属于艺术样式的一种需求了。值得另作研究。
㈡ 历史上的十大盗墓狂人都是谁
历史上的十大盗墓狂人: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琏真珈、陈奉
1、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
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2、项羽——最牛的盗墓者
项羽与伍子胥是老乡,都是现在的宿迁人(这层历史关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时人称西楚霸王,其战争的竞争对手是邻边徐州的刘邦。项羽在进入关中后,实行了杀光(杀掉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杀掉王室贵族)、抢光(掳掠咸阳城)、烧光(火烧咸阳、阿房宫)的“三光政策”。
由于项羽与秦始皇一样野蛮,很不得人心,天下归心刘邦。刘邦也会拍天下马屁,《史记》中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许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3、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据晋人葛洪编着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
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
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4、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
盗墓,多是王者行为,从伍子胥,到项羽,再到刘去,都是这样。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但设专职,设“盗掘办公室”,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曹操盗得的最着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
5、董卓——最恶的盗墓者
在中国历史上三大盗墓高潮中的第一波,即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这一历史时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戏般交替频繁,因此世道很乱,饥民遍野,民间盗墓之风盛行,你盗我亦盗,大家一起盗。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盗曹操外,还有董卓、黄巢等人。
西汉最有为作为,也是中国众多帝王颇有作为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掘开,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自茂陵地宫封上那一刻起,不少人就盯上了,有记载的第一盗是东汉初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的。盗掘茂陵前,赤眉军先把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掘开,已盗走了大量财宝。
6、黄巢——最蠢的盗墓者
黄巢成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狂人,是因为其盗掘的对象都是重量级。一是效法项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学赤眉军、董卓,掘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三是掘武则天与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对于黄巢盗掘的文字散见诸陵的盗掘记载中。
在乾陵记载中,黄巢掘陵时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据说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此至今仍有迹可寻。由于农民军中文化人少,加上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内部结构,结果挖错了方向,乾陵躲过了劫难,否则保存不到今天。
7、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温韬,易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温韬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有一个传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匪星殒落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嵯峨山,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
温韬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唐朝皇陵,就是温韬趁战乱,在这一时间内动手掘掉的。 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8、刘豫——最不义的盗墓者
目前考古界判断,中国现存的所有帝王陵都已被盗墓者光顾过。唐“十八陵”让温韬盗掘了,北宋“巩义八陵”则让叫刘豫的人盗掘破坏干净。
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追尊“宣祖”)的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相比汉、唐帝王陵冢巨葬丰,北宋帝王陵普遍简单;汉、唐帝王生前就开始卜穴营建了,而且宋朝皇帝生前不预筑寿宫。
9、杨琏真珈——最没道行的盗墓者
历史上,僧人盗墓并不鲜见,但如杨琏真珈这般丧尽天良的十分罕见。其罪行,史上记载也很清楚。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睐的杨琏真珈被任为江南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的官员)。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着《葵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着《辍耕录》,均记载有杨琏真珈盗墓一事: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琏真珈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
当时负责护陵的罗铣坚决阻止,允泽竟然抽出刀来,当场要杀了罗铣。在毁陵盗物之外,还有最令人发指的事情。杨琏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出掘出,弃之荒野。
10、陈奉——最荒唐的盗墓者
陈奉,明湖广承天(今湖北钟祥)人。本为御马监奉御太监,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奉朱翊钧旨意,去湖广一带征收矿税,官方身份是“税监”。 陈奉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等。陈奉及其手下剖孕妇,溺婴儿,无恶不作。
谁家有钱敲诈哪家,弄得众多殷实人家倾家荡产。陈奉最让人痛恨的行为是挖坟掘墓,《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八个字,“剽劫行旅,恣行威虐”。陈奉的盗墓歪念是受到了武昌境内发生的乡民盗掘李林甫之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的一事启发,而“悉发境内诸墓”,走上盗墓之绝途的。
(2)曹县四大美女扩展阅读:
盗墓,是进入他人坟墓,作出不问自取的行为。这样的社会文化现象,自古就没停止过。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这种墓葬破坏现象仍然遗存到现今。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数十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2018年9月,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一起研究解决文物犯罪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会商机制、加强重大文物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下一步,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长效机制也在持续探索
网络-中国盗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