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月光照美人的诗句
1. 关于夕阳照美人的诗句
关于夕阳照美人的诗句 1. 描写夕阳和美女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美人夕照相映红,我欲揽怀晚霞飞
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刘秉忠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
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
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
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
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2. 有哪些描写“夕阳下美人”的诗句
1.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
2.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
3.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4.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5.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6.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
7. 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8.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9.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
10. 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11.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12.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13.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14.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
15.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16.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17.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18. 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19.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
20.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
21.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22.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23.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24.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25.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26.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
27. 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
28. 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29.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3. 描写夕阳和美女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人夕照相映红,我欲揽怀晚霞飞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
——《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刘秉忠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
——《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
——《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
——《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
——《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
——《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
——《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
——《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
——《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4. 夕阳下美人的诗句
《善哉行》魏晋. 曹丕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咏美人在天津桥》唐. 骆宾王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洛神赋》清. 曹雪芹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浅,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树树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一春弹泪说凄凉。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寒夜》唐. 孟浩然 闺夕绮窗闭,佳人罢缝衣。理琴开宝匣,就枕卧重帷。
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美女篇》唐. 王琚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
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
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
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
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古艳诗》唐. 卢纶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 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 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朝上清歌》唐. 顾况 洁眼朝上清,绿景开紫霞。皇皇紫微君,左右皆灵娥。
曼声流睇,和清歌些;至阳无谖,其乐多些;旌盖飒沓, 箫鼓和些;金凤玉麟,郁骈罗些;反风名香,香气遐些; 琼田瑶草,寿无涯些;君着玉衣,升玉车些;欲降琼宫, 玉女家些;其桃千年,始着花些。萧寥天清而灭云, 目琼琼兮情感。
佩随香兮夜闻,肃肃兮愔愔。 启天和兮洞灵心,和为丹兮云为马。
君乘之觞于瑶池之上兮,三光罗列而在下。 《渔家傲》宋.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 地,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赠歌妓二首》李商隐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白日相思可奈何,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东飞伯劳歌》南北. 萧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洛神赋》曹植 魏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包括妇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鱼的西施、闭月的貂蝉、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杨贵妃。另外六位分别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冯小怜、一代妖姬苏妲己、命运凄惨的赵飞燕、与西施比美的郑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赋》被传为“洛神”的甄氏(甄宓)。
5. 有哪些描写“夕阳下美人”的诗句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
——《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
——《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
——《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6. 有关夕阳的诗句有多少首
这个很多吧~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夕阳
唐代,郑谷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此中意无限,要与开士说。
徒郁仲举思,讵回道林辙。孤兴欲待谁,待此湖上月。
7. 关于落日夕阳的古诗名句有那些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从客 落日从容.焰光融融于暗黑之前,一万次日出日落.夕阳惆怅不去,却不得不去. 一万次落日,一万次夕阳印象,一万次夕照下生之回味. 落日从容. 墓边,欲留光辉几许,又残留愧疚几许.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宋·张耒《和周邦彦》)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宋·舜民《村居》)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孔平仲《禾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宋·秦观《满庭芳》)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宋·刘子翚《胡厚仙山居》)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清·查慎行《池河驿》)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清·端木国瑚《沙湾放船》) 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清·林则徐《即目》)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杨慎《临江仙》)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宋·王禹偁《村行》)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宋·晁补之《鹧鸪天》) 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贰’ 关于夕阳美人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人夕照相映红,我欲揽怀晚霞飞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
——《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刘秉忠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
——《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
——《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
——《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代寄情薯塌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
——《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
——《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
——《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
——《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
——《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美人夕照相映红,我欲揽怀晚霞飞
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刘秉忠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棚悄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
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链手渣——《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
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
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
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1.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
2.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
3.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4.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5.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6.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
7. 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8.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9.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
10. 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11.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12.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13.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14.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
15.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16.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17.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18. 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19.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
20.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
21.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22.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23.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24.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25.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26.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
27. 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
28. 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29.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善哉行》魏晋. 曹丕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咏美人在天津桥》唐. 骆宾王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洛神赋》清. 曹雪芹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浅,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树树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一春弹泪说凄凉。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寒夜》唐. 孟浩然 闺夕绮窗闭,佳人罢缝衣。理琴开宝匣,就枕卧重帷。
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美女篇》唐. 王琚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
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
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
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
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古艳诗》唐. 卢纶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 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 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朝上清歌》唐. 顾况 洁眼朝上清,绿景开紫霞。皇皇紫微君,左右皆灵娥。
曼声流睇,和清歌些;至阳无谖,其乐多些;旌盖飒沓, 箫鼓和些;金凤玉麟,郁骈罗些;反风名香,香气遐些; 琼田瑶草,寿无涯些;君着玉衣,升玉车些;欲降琼宫, 玉女家些;其桃千年,始着花些。萧寥天清而灭云, 目琼琼兮情感。
佩随香兮夜闻,肃肃兮愔愔。 启天和兮洞灵心,和为丹兮云为马。
君乘之觞于瑶池之上兮,三光罗列而在下。 《渔家傲》宋.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 地,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赠歌妓二首》李商隐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白日相思可奈何,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东飞伯劳歌》南北. 萧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洛神赋》曹植 魏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包括妇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鱼的西施、闭月的貂蝉、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杨贵妃。另外六位分别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冯小怜、一代妖姬苏妲己、命运凄惨的赵飞燕、与西施比美的郑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赋》被传为“洛神”的甄氏(甄宓)。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
——《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
——《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
——《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这个很多吧~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夕阳
唐代,郑谷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此中意无限,要与开士说。
徒郁仲举思,讵回道林辙。孤兴欲待谁,待此湖上月。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宋·张 耒《和周邦彦》)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宋·舜民《村居》)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孔平仲《禾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宋·秦 观《满庭芳》)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宋·刘子翚《胡厚仙山居》)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清·查慎行《池河驿》)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清·端木国瑚《沙湾放船》) 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清·林则徐《即目》)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杨慎《临江仙》)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宋·王禹偁《村行》)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宋·晁补之《鹧鸪天》) 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5.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6.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7.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8.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9.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12.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13.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14.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15.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
16.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
1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18.晚日寒鸦一片愁。
19.衰草残阳三万顷。20.流连狂乐恨景短。
奈夕阳送晚。21.【唐】韩偓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22.登阊门闲望 【唐】白居易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23.晚晴 【唐】杜甫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24.秋霁寄远 【唐】杜牧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25.西江怀古 【唐】杜牧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26.还东山洛上作 【唐】岑参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27.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28.晚发五渡 【唐】岑参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29.南陂远望 【唐】储嗣宗 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30.登蒋山开善寺 【唐】崔峒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31.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唐】高适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32.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唐】耿湋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33.寄刘员外长卿 【唐】皇甫曾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34.送人适越 【唐】贾岛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35.山雪 【唐】皎然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36.惜花 【唐】来鹄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37.代寄情楚词体 【唐】李白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38.春游乐 【唐】李端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39.白云夫旧居 【唐】李商隐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40.南山 【唐】李山甫 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
41.湘浦有怀 【唐】李咸用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42.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 【唐】李中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43.送韩司直 【唐】刘长卿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44.登鹿门山怀古 【唐】孟浩然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45.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唐】刘禹锡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46.七夕泛舟二首 【唐】卢照邻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47.京口 【唐】陆龟蒙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48.塘上闲作 【唐】齐己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49.忆昔 【唐】韦庄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50.灞上闲居 【唐】王昌龄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51.送方尊师归嵩山 【唐】王维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52.送卢戡 【唐】元稹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从客 落日从容.焰光融融于暗黑之前,一万次日出日落.夕阳惆怅不去,却不得不去. 一万次落日,一万次夕阳印象,一万次夕照下生之回味. 落日从容. 墓边,欲留光辉几许,又残留愧疚几许.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宋·张耒《和周邦彦》)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宋·舜民《村居》)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孔平仲《禾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宋·秦观《满庭芳》)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宋·刘子翚《胡厚仙山居》)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清·查慎行《池河驿》)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清·端木国瑚《沙湾放船》) 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清·林则徐《即目》)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杨慎《临江仙》)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宋·王禹偁《村行》)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宋·晁补之《鹧鸪天》) 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叁’ 有《小荷》这首古诗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
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荷花》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
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鄂州南楼书》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游东田》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练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舟》薛涛
风前一叶压荷蕖,解报新秋又得鱼。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题西太一宫》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四时歌:夏歌》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采莲曲二首》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拟古其十一》李白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肆’ 为什么西方流行乐经典比东方音乐的气场宏大呢,这跟中国包容万象注重集体、西方崇尚个人注意的传统矛盾呢
您好!
邓丽君绝对是我的偶像。。。
今年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15周年纪念日。
在距离这一天还有几个月时,各路人马就已开始准备——有的筹备“邓丽君逝世15周年慈善演唱会”,有的准备发行“邓丽君逝世15周年纪念邮册”,有的组织“寻找邓丽君传人暨纪念邓丽君大型音乐会”海选活动……
去世15年后,邓丽君为何还有这样的魅力?
也许因为:“在那个情感蛮荒的年代,邓丽君担起了为一个时代代言的重任,用其甜美的歌声抚慰了无数人的心——灵。”
也许因为:“没有人像邓丽君有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有这么多的铁杆歌迷,有这么多的同代人、后来人受到她如此深的影响。”
也许因为:“在42年的人生旅途中,她所演绎的‘爱过的人,错过的魂,曾经拥有,就是永恒’的凄美人生,太让人爱怜和留恋。”
……
这一切,似乎仍难回答一个问题:人们为何如此怀念邓丽君?
传奇一生
一代歌后邓丽君被誉为“东方女神”,其一生堪称传奇。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生于台湾云林县,本名邓丽筠。她的父亲是名老兵,祖籍河北邯郸,母亲祖籍山东东平。邓丽君有3个哥哥和1个弟弟,由于孩子多,她的父母虽然辛苦劳作,但日子过得一直比较拮据。
父母很早就知道,他们的女儿邓丽君有一副好嗓子,是块唱歌的料。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女儿后来凭着这一特长,不仅改变了全家人的经济状况,还成为华人世界的一位巨星。
13岁那年,邓丽君参加了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的歌唱比赛,以一曲《采红菱》夺得冠军。第二年,她从中学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当年即推出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1968年,邓丽君开始在一些歌厅登台演唱,并参演电影,也曾在电视台主持节目。在公司的安排下,邓丽君走出台湾,足迹遍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
1973年,邓丽君去美国学习英文,第二年又转赴日本发展。不久,她就以一曲《空港》,获得1974年日本“最佳新人歌星奖”等多个奖项。而收入这首歌曲的唱片的总销量,也达到75万张。
1979年,邓丽君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两年后,她的5张大碟,在香港同时获得“白金唱片奖”,彻底征服香港歌坛。1983年,30岁的邓丽君走入演艺事业的巅峰期。1983年2月19日、20日,她走进全球流行歌手的竖纯梦想之地——美国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成为首位在此演唱的华人。很多余渣咐旅居美国的华人,仍然记得当时的盛况——早在那年1月底,演唱会的门票就已被抢购一空;“凯撒皇宫”原本只有1100个座位,后来加到了1500个,但两旁的走道、中间的阶梯上,仍然挤满了观众。在表演中,邓丽君特别演唱了以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12首唐诗宋词谱曲的作品,让听众充分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文之美。此后不久,她再创纪录,成为首位登上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舞台的华人女歌手。1983年底,已从艺15年的邓丽君,在香港举办“15周年巡回演唱会”,其演出规模、观众数量和唱片销售量等,都创下了华语歌坛的新纪录。1986年,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成为唯一同时荣获这两项殊荣的亚洲歌手。
1987年,邓丽君推出《我只在乎你》专辑,此后基本不再参加商业性活动,渐渐进入半退隐状态。
但就是在这一年,《邓丽君自选歌曲两百二十五首》,首度在北京发梁则行。当时,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已风靡大陆。加之台湾当局准许相关居民回大陆探亲,邓丽君开始有了到大陆演出的想法。她原本计划以敦煌壁画为背景,结合中国古典四大美女的图像,在北京举办一场华丽的演唱会。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1989年,邓丽君移居法国,在当地购屋置产,过起了近乎隐居的生活。次年5月,她的父亲去世。噩耗传来,她因悲伤过度而病倒,以致未能回台奔丧。
1993年,邓丽君回到台湾。在接受采访时,她说:“这些年来,我虽然是半退休状态,不过我热爱音乐,音乐方面的工作我永远不会放弃,娱乐性的演唱就不去做了。我在英国、法国、日本都常进录音间,锻炼自己的声乐底子。英国老师给了我一份‘功课’,我一个星期起码要自己在家吊4次嗓子。平常也注意基本的嗓子保养,烟不能抽,酒会喝一点,有一段时间我吃全素,现在愿意吃一点鱼和鸡胸肉……”
1995年5月8日,一个噩耗传遍了全世界——当天,年仅42岁的邓丽君因哮喘病猝发,在泰国清迈去世。一位华人世界的歌坛巨星,就这样远去了。
魂归宝岛
1995年5月11日晚10时30分,载着邓丽君遗体的泰航633客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对魂归故土的“宝岛女儿”,台湾方面打破惯例,机场在办理手续时一切从简,并允许邓丽君家属、歌迷和台湾官员到停机坪上迎候遗体。随后,邓丽君的遗体被送往台北第一殡仪馆。那里放着一副可使遗体保存50年、镶着水晶玻璃的铜制棺材;台湾“陆军乐仪队”担任灵堂和葬礼的仪仗队;20万人在殡仪馆外彻夜排队,等着向邓丽君作最后的告别。那一天,台北的交通陷入瘫痪。
5月28日,邓丽君的棺木被运往台北县金山乡的金宝山墓园——筠园,与父亲的遗骨一同下葬。此前,金宝山墓园的老板在第一时间联络邓家,以1元新台币的象征性价格,将园中一块背山面海的风水宝地“卖”给邓家,作为邓丽君最后的归宿。根据她的本名,这块墓地被命名为“筠园”。
日前,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从台北市区出发,驱车一小时赶往金宝山墓园。循着邓丽君的歌声,很快就找到了筠园。
筠园分为广场和墓园两个部分。广场比墓园大一些,地上“埋”着一架钢琴,只有巨大的键盘露出地面。这是一位日本着名设计师的作品。游人的脚只要踏上键盘,钢琴便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广场中间是邓丽君的全身塑像。她微微含笑,伸开双手,仿佛在欢迎所有为她而来的人。墓园入口处,有一处圆形亭屋,是筠园的音响和灯光控制中心。亭屋内的电脑中,储存着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每天循环播放。
筠园的墓碑上,雕刻着邓丽君的头像。墓碑后面的棺盖,是用黑色大理石打磨成的。棺盖后面是一个石雕,上半部是邓丽君的卧像,下半部的右侧镶嵌着她的彩色照片,左侧写着“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棺盖右边,立有一块巨石,上面是现任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题写的“筠园”二字。棺盖左侧,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多种文字刻着同一句墓志铭——“这里安卧着一位为歌唱艺术奉献一生的巨星”。
无论何时来到筠园,人们都会看到,墓碑前摆放着歌迷们祭献的鲜花。世界各地的邓丽君歌迷不远万里来此拜谒,因此这里常年人流不断,四季鲜花不谢。在“筠园”的题字石碑前,有一棵挂满小木牌的树,木牌上都是歌迷写的悼念之词。
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在邓丽君逝去15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用她的歌声,来表达对她的怀念和追思之情。
15年来,流行音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语流行歌曲的“风向标”已转了无数个方向。但邓丽君的歌,依然一遍又一遍地被传唱。成方圆、那英、程琳、齐秦、王菲、黎明、周杰伦、张靓颖……一代代华语歌坛的知名歌手,或因翻唱邓丽君的歌而一炮走红,或因此达到事业的巅峰。在《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甜蜜蜜》、《我只在乎你》等优美的旋律中,年轻一代成长起来。
2008年,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随“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2009年,在“新中国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评选活动中,邓丽君以850多万票的绝对优势,位列榜首。2010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她被多家知名华文媒体评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她的祖籍地河北邯郸,将举办“2010·邓丽君故乡行”活动……
为缅怀邓丽君,海峡两岸兴建了数家纪念馆。20世纪90年代末,位于香港赤柱的邓丽君故居,刚一开放,就迎来了数十万人次的游客,连地板都被踩坏了;2003年,大陆首次设置邓丽君纪念场所——她的衣冠冢和纪念雕像,在她生前向往的上海落成;2006年,邓丽君故居所在地——台北县芦洲,开始兴建“邓丽君主题公园”……
睹物更思人
2010年4月22日,位于台湾高雄市的“邓丽君纪念文物馆”正式开馆。高雄市市长、国民党籍“立委”、亲民党秘书长等台湾各界人士,均前往参加。这是全球首座邓丽君纪念文物馆。
4月29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一大早就赶到文物馆,发现游客已经排起长队。
文物馆总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栋。前栋陈列着邓丽君生前旅法期间使用的奔驰轿车;旁边的简报室里,存放着大量的报纸、照片和音像资料,介绍她出生、成长、歌唱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后栋陈列着邓丽君的演出服装、首饰和收藏品,还有从她家客厅、餐厅和卧室搬过来的家具和摆设品,以及她送给妈妈的麻将桌等。在纪念馆里,参观者可以跟着伴奏音乐哼唱邓丽君的歌。
“邓丽君纪念文物馆”开馆当天,邓丽君的大哥邓长安,动情地讲起了建馆的起因。“妹妹过世以来,就不断有人建议建一座纪念她的展馆,可一直没有建成。”2009年8月,邓家要处理台北县芦洲的老房子,邓长安就和三弟邓长富把邓丽君的遗物运到高雄,“试办”了一个“邓丽君文物馆”。结果,前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来自大陆的游客,每天竟有近20个团600人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将“邓丽君文物馆”和日月潭、阿里山一道,列为在台湾期间的“三大必到之处”。正是歌迷的热情,坚定了邓长安申请正式开办文物馆的决心。
“看到邓丽君的东西,觉得她人还在,非常思念!她的歌声,余音缭绕,不绝于耳。”这是在文物馆内徜徉的游客的共同感受。
“东方神韵”的化身
上世纪70年代,邓丽君美轮美奂的歌声如旋风一般刮过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地,也吹进了中国大陆。她那轻松活泼、温婉流长的中国民谣小调,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
“练”出来的天籁之音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那是1997年一个平静的早晨,我走在江南小城里,从街边电线杆上的广播喇叭传出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我。歌声温软,极富穿透力,在晨间的炊烟中飘浮。那天的景象与歌曲交融在一起,如同一首情景MV(音乐电视)。
她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那是一种传递若干年后你仍然愿意为此驻足街头的声音……
这是一位“80后”歌迷,近日在博客里表达的对邓丽君的记忆。
事实上,邓丽君虽然从小就表现出极佳的音乐天赋,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她原本是一副小嗓门,声音比较柔和单薄。这种先天因素并不容易改变。为此,她的音乐老师姚厚笙从头对她进行细致的指导,由发声方法到歌唱习惯等,均悉心调教。姚老师是当时台湾着名的音乐制作人,是台湾第一个倡导并引进西方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人。
当时,邓丽君总是唱一些节奏轻快的歌曲,所以她那甜甜的歌声总给人一种“可爱小女孩”的味道。而且,邓丽君为了模仿地方小调的发音方式,极力把尾音往上拉高,养成了抬高语尾的习惯。这种歌唱方式听起来比较俏皮,但显得有些稚气。对此,姚厚笙指导她学习慢节奏的唱腔,并告诉她:“你已经不是小女孩了,所以要以更有感情、更像大人的方式来唱。”
就这样,邓丽君的地方小调唱腔在姚厚笙的调教下开始大大改观。但是,声音小的缺陷还是存在。姚厚笙就试着让邓丽君练习对着麦克风中心点(老式麦克风是个大圆盘)唱歌的方式,让她清澈的音色充分发挥出来,让声音深入人们的心灵。
台湾着名老音乐人左宏元非常喜欢邓丽君,也曾亲自教她唱歌。那时邓丽君年纪很小,也没交过男朋友,裙子穿得短短的,像芭蕾舞演员一样,很可爱。左宏元教她唱《彩云飞》,她问:“什么是彩云飞啊?”“什么叫不要离开你啊?”左宏元告诉她:“不要离开你,就是你喜欢一个男生,叫他不要离开你,就这么简单。”左宏元给她讲了很久,也不知她到底明白没明白,但她最终唱出来的歌感动了很多人。在唱电影同名主题曲《海韵》时,邓丽君已经表现得很成熟了。《海韵》改编自徐志摩的对话体抒情诗,是一首难度较大的歌。但邓丽君居然唱得那么深刻动情,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左宏元颇有感触地说:“像她那种音色、技巧、呼吸控制,在亚洲到现在(指上世纪80年代后)恐怕还没有人超过……她的歌声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渗入人的心底,让人心里有个共通的、深入浅出的感觉。”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金嗓子”的背后,邓丽君曾经历过多少困苦和磨练。为了唱好歌她坚持天天吊嗓子,甚至患了感冒、发高烧时也从不间断。她的好友何俐俐说,邓丽君因为自己音域不够广阔而努力练歌,甚至练得喉咙出血。
1984年,已经蜚声全球的邓丽君,专程到英国向声乐老师学习运气、发声和共鸣音。事后她说:“我需要在每个阶段后停下来,解决一些本身存在的问题,挖掘一下没有发挥出来的潜力。”在英国期间她很用功,每天会练习六七个小时。“我的老师让我每天起床后,都要吊嗓子30分钟。早晨还没有开声,练提气练到最高处,发出的声音是很难听的。”有一回,当她吊完嗓子,酒店服务员给她送茶水时,在杯垫上写了一行字:“我们英国人最讨厌有人在早晨乱叫!”弄得邓丽君一时哭笑不得。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要问问炊烟,你要去哪里?”在邓丽君婉转袅绕的声音周围,永远都不缺少歌迷们对她的思念之情。一位从事声乐研究的“君迷”(指邓丽君的歌迷)说:“邓丽君的声音中具有中国女人的特色,充满了东方女性的神韵,温柔不失坚强,美丽而且善良……她嗓音很有特色,几乎听不出有任何换气的地方,可以在没有鼻音的状况下唱出连续的高音,而且她的中文咬字也非常清晰,音色又细又柔,令人着迷。”
前段时间,在日本一个“君迷论坛”上,人们将目前在日本发展的数名中国女歌手与邓丽君进行比较。有资深日本“君迷”一针见血地指出:“邓丽君小姐的声音有湿度,濡湿感沁人心脾,不同于众歌手相对简单的干燥尖锐或者明亮直白的嗓音。”
民族风演绎中国情
天津音乐学院的杨雁行教授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之所以在那个时期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些歌曲本身具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邓丽君的演唱方式,既不同于旧上海那些歌手的风尘与生涩,也不像当时台湾其他歌手的洋气与生硬,而是恰到好处地把这些歌曲演绎成最具“中国风”的作品。
那恰如其分的拿捏,跟邓丽君从小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在孩提时代,邓丽君就常常听父亲哼唱京剧。父亲常常有板有眼地唱上几句,邓丽君也时不时兴高采烈地跟着模仿。母亲同样喜欢戏剧,经常听黄梅调的地方戏,偶尔也哼唱一些小调,而且母亲还非常喜欢看戏曲电影。邓丽君在耳濡目染中,受益匪浅。
1967年,邓丽君出道后推出的第一个专辑《凤阳花鼓》,走的就是民谣小调的风格。从那时开始,邓丽君便以演唱民谣小调而备受瞩目。这个14岁小女孩甜甜的歌声和纯真朴实的情感,吸引了大批的听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中国风、民族风”的歌曲一直是邓丽君演唱事业的重心。她的许多首此类歌曲都成为传唱的经典,比如《小城故事》等。而随着领悟力的不断提升,邓丽君开始在音乐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
1983年面世的《淡淡幽情》,被许多人认为是邓丽君歌唱生涯中最优秀的唱片,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音乐巧妙结合之作。据当时提出《淡淡幽情》专辑设想的香港企业家谢宏中回忆:“我在宴会上遇见了邓丽君。我将长期酝酿成熟的构想告诉她,其反应相当激烈……当时我们的观点很接近,这就是如何将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古典诗词用现代音乐表现,如何引起听众的共鸣,如何保存逐渐被遗忘的中国文化……”为了做好这张专辑,邓丽君找了当时中国大陆和香港最前卫、最权威的人士为专辑谱曲,而专辑中12首歌曲的歌词,也都是根据中国古诗词谱写而成的,之后,人们就听到了像《但愿人长久》这样的“历史经典”,直到今天仍然经久不衰。
杨雁行教授告诉记者,邓丽君能够创作出《淡淡幽情》这张传统与流行两者融合无间的作品,是由于她在通俗乐坛努力多年、深谙中国词曲和古典文化的缘故。邓丽君的歌声,让世界各地的华人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温柔情怀,让世人明白,再现传统艺术的精华,不一定非要限制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之中。
在这张专辑之后,邓丽君的主要精力被公司放在了举办演唱会上,而结合中国传统元素的创作越来越少。后来,邓丽君也曾想完成《淡淡幽情》的续辑。她花了5年的时间来创作古诗词曲,但由于歌坛环境和个人心境的变化,以及身体等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这个没完成的续辑,也成了歌迷心中永远的遗憾。
“令人悲哀的是,在此之后,华语乐坛再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和高度,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这可能也是人们今天怀念邓丽君的原因吧。”杨雁行教授说。
“邻家女孩”在歌唱
20世纪90年代,邓丽君《10亿个掌声》演唱会的VCD(影音光盘)风靡中国大陆。在当时大陆人的眼中,台上的邓丽君是气质、风范、洋气的代表。其实,邓丽君的长相并不是很“洋气”,反而具有一种“怀旧”的中国特色。她笑容甜美,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中国古典女子的婉约、温和。她的舞台形象和她的歌声一起,留在人们的心中。
早在1976年,拥有众多歌迷的邓丽君一改过去的表演形式,把个人演唱会作为演艺形式的重心。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她不停地在香港、日本等地举办演唱会。
1978年,邓丽君在东京养乐多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门票在演唱会开始前的许多天就已销售一空。演唱会举办的当天,无数日本人和其他国家的歌迷,早早地聚在了会馆的大厅里。在舞台上灯光明灭间,邓丽君穿着粉红色的演出礼服出场了。她步履轻盈、双眸明媚,还未开口台下就已经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疯狂的欢呼声……
邓丽君的演唱会如此受欢迎,主要在于她完美的舞台表现。着名乐评人李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邓丽君的演唱,会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透着邻家女孩的温热气息。在舞台上,她始终与观众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演唱会仿佛是一场家庭聚会。她在歌迷面前唱歌,感觉就像与亲人朋友相聚。来听音乐会的人也都是邓丽君的老歌迷,对她的音乐和个人十分了解。与现在的一些歌手在演唱会上为了征服观众而竭尽全力地表现不同,邓丽君的演唱会风格,是一种与观众的交流,现场就好像是与听众“两情相悦”的沟通。虽然她打扮甜美,“气场”却十分强大,自信、自然又从容不迫。
不过,邓丽君在舞台上也有活泼的时候。她有时也会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唱到激动时,会将麦克风拉到很远,再猛地抽回来,或者直接将麦克风从右手抛到左手,做些帅气的动作。有趣的是,邓丽君也有失手的时候。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一场演唱会上,邓丽君用了“拉甩麦克风”这一招,但是由于唱得太激动,麦克风居然掉到了地上。当时的舞台设计特别流行喷洒干冰,邓丽君只得弯下腰慌慌忙忙地在干冰雾里寻找麦克风。台下的观众还以为这是邓丽君故意安排的小插曲,激动得不停鼓掌。
邓丽君的舞台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相貌、她的歌喉,更在于她的字正腔圆,自然流畅。乐评人李皖说:“即使不是刻意去听邓丽君的歌曲,但提起邓丽君,留在脑海中的仍然是她的歌,因为她的咬字相当清晰。”
邓丽君奔忙在世界各地,只能在繁忙的演出活动中挤时间学习语言。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邓丽君仍然掌握了多种外语和中国的方言。她演唱的歌曲和出版的专辑,涉及日语、英语、印尼语以及中国的粤语、闽南语、山东话、上海话等。不仅如此,她还大量演唱各地民歌、地方戏曲、音乐剧等。
曾经有一位日本的乐评家评价说:“邓丽君去世后,一直很难找到像她这样的亚洲巨星。因为邓丽君为了打入市场,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粤语、日语、英语,以获得当地观众的认同,但现在已经不再有这样努力的歌手了。”
也许是自身经历的曲折和坎坷,邓丽君的演唱,最触动人们的还是歌声中流露出的些许伤感,它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着名音乐人黄沾曾经评价说:“邓丽君的歌可以慰藉人的心灵,有时在海外,工作疲倦的时候,非常渴望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她的歌声有一种能够抚平我们情绪的东西,一种难以形容的中国味……”
摇滚也向她致敬
风靡全球的不仅仅是邓丽君的歌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与她相关的一切话题与想象。
李皖曾回忆自己一开始听邓丽君歌曲时的感受:“初‘遇’邓丽君,完全是一种恐怖的感觉。当时台湾是敌区,台湾的广播电台是敌台,偷听敌台是犯罪行为。即便调台时偶然碰上,也有一种强烈的犯罪感,那声音在感觉中一下子变得巨大无比,如同炸雷……”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获取邓丽君歌曲的渠道还极其匮乏。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街角巷尾,凑巧听到几句邓丽君的歌声。这乐声来自那些“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他们穿着喇叭裤,踩着锃亮的皮鞋,摩托车上载着“三洋”双卡录音机。邓丽君的歌声从录音机里飘出,偶尔能听清几句唱词的路人,无不脸红心跳,觉得“不好意思”。
然而,就是这样让人感到“羞于启齿”的歌曲,却启蒙了大陆的流行音乐,更在公众中激发出复杂的反响。“那是一种震撼与反感的交杂,当时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邓丽君,觉得有些‘流氓’,而接受、传唱这种音乐的人,则被认为是流氓阿飞。”李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虽然极受争议,但恰恰是邓丽君的歌曲,让刚走出“文革”的公众,慢慢找回了多年来被忽视的情感。人们开始意识到,除去“国家公民”的属性之外,人们还可以是丈夫、妻子、儿女、情人等各种各样的角色。人们原本的情感、个性、多样性等一系列被淡忘的元素,也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开始苏醒。
纯朴、亲切、活力、向上而又不失时尚与高贵的风格,令邓丽君在公众眼中的形象趋于完美。甜美的歌声与完美的公众形象,使邓丽君成为很多大陆青年的偶像。在很多年轻人的笔记本里、床头上、钱夹里,开始出现邓丽君的照片,她的磁带甚至因一次次被翻录,而音色模糊。时隔多年,仍有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坦陈,留在他们心中的邓丽君,已经不再是一个歌手,那段时光也不仅是一段有歌声伴随的岁月那么简单;对他们而言,“邓丽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有的人甚至以邓丽君为择偶的标准,或以她的名字为女儿命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丽君的磁带被正式引入大陆。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才真正从音乐角度出发,重新打量邓丽君。大陆音乐界一直有一种观点,那就是中国的流行音乐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然而邓丽君的音乐却是一个反证。在流行的形式之下,邓丽君传承了太多中国传统、古典的元素。她无法复原古典,却将这其中的种种精髓巧妙演绎出来。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流行音乐从无到有,又从有到优。在此过程中,邓丽君始终自成一派,难以逾越。不过,她那种特有的“柔美力量”开始得到传承。可以说,李谷一的《乡恋》、苏小明的《军港之夜》,都来自这种风格。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音乐人,都能从邓丽君的歌曲中找到共鸣,甚至连唐朝、黑豹、郑钧等一批内地摇滚乐队和艺人,都曾坦承邓丽君对他们的影响。邓丽君去世时,内地音乐人曾以一张专辑《告别的摇滚》向她致敬。在这张专辑中,当时大陆几乎所有最当红的摇滚明星,都重新翻唱了她的歌曲,以此向这位启蒙者致敬。
舞台下的完美
在家人与邻居、朋友看来,台上和台下的邓丽君并没有太多不同。谦恭孝顺、积极上进、悲悯感恩、不慕权贵……这就是人们眼中的邓丽君。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她的这些品格,与当今娱乐圈的是非繁多,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因此在故去15年后仍然受到怀念。
孝顺的女儿
在邓丽君的孩童时代,他们一家七口的生活非常拮据。6岁那年,已经“很有表演才能和号召力”的邓丽君,开始在妈妈的陪伴下上街卖唱,为家里挣些买菜钱。9岁那年,她开始跟随父亲原来的战友,到台湾各地演出。虽然每次演出只能得到5元、10元新台币的微薄收入,但对贫寒的邓家来说,这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台北一家歌厅的老板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觉得很不错,希望她能在课余时间到歌厅里客串一下。当时,邓丽君的父母非常反对,担心她受欺负。不过,邓丽君说服了父母。不久,她就因表现出色,成为歌厅里的“娃娃歌后”,名气越传越大,就连台湾南部的一些歌厅也邀请她去演出。
由于频繁演出,邓丽君正常上学的时间越来越少,成绩一落千丈。1967年,她就读的金陵女中的校领导下了“最后通牒”,要她二选一:要么放弃歌唱,专注于学业,要么休学。出于照顾家庭的考虑和对歌唱事业的热爱,邓丽君决定休学。据她当年的老师回忆,当时有夜总会愿意与邓丽君签约,邀她做专职歌手,但校园生活同样令邓丽君难以割舍。最终,家庭因素被她放在了首位。这位老师回忆说:“我问她父母亲的意见如何?她自己又如何打算?她说因为家庭经济因素,她需要那份工作,如果休学的话就能安心地唱歌。很明显,她是为了改善困苦的家境而牺牲自己,而这个小孩子也真的一直很努力!”
章约雒圆系鍪珂蕾沼论赐珍培赋汾仕梦毕雯曲纨
‘伍’ 关于美女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美女的诗句
关于描写美女的诗句包括:
1、三国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原文: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译文:
南方有一个美人,容貌犹如盛开的桃李。她清晨漫游于江河北岸,晚上在潇湘水洲栖息。
时俗总喜欢妒忌红颜。在茫茫人世向谁开怀官齿?时光匆促转眼又近岁末,荣华美色终将无奈地消失。
2、唐代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一)》
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3、唐代李白《怨情》
原文: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
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4、南朝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原文: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译文:
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娇美之景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但妃子一出闺阁,万般春日丽景都失去了颜色。她们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门户。
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花儿从开放时的争奇斗艳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暂的时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时候一切又都归于了平凡。
5、汉代李延年《李延年歌》
原文: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译文:
北国有一位美人,姿容简直是举世无双,她娴雅之性超俗而出众,不屑与众女为伍,无人知己而独立。
她只要对守城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城垣失守;倘若再对君王秋波那么一转,国家就要遭受灭亡的灾祸。
但纵然是倾城、倾国,也不要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美好的佳人,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啊!
6、周代无名氏《国风·卫风·硕人》
原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
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鱼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
7、宋代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原文: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译文:
落花已在风中旋舞飘飞,黄昏时偏又阴雨霏霏。清晨,庭院里一半铺着残红,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爱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美人啊,请你不要因着伤感而双眉紧皱。当春归、酒阑、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该如何消愁。
古代形容美女的经典诗句,谢!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温泉水滑洗凝脂
双眸剪秋水,十指拨春葱
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
其形也,,婉若游龙,荣雎秋菊。华茂春松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若流风之日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近而察之,灼若芙渠出鸿波。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硕人》中描写庄姜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服饰装扮,印象最深的是《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梳妆那段,“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红楼梦》:“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红楼梦》:“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登徒子好色赋》
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矮
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作品相关 收集描写美女的句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着粉则太白。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
粉香处弱态伶仃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所谓美女,应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
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
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
额鹅黄.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
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最是那回眸一笑,万般风情绕眉梢。
香腮染赤,耳坠明珠直摇曳。
云鬓浸墨,头插凤钗要飞翔。
春葱玉指如兰花,三寸金莲似元宝。
云袖轻摆招蝶舞,纤腰慢拧飘丝绦。
爱彼之貌 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 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
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
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
美也!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
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
------------------------------------------------------------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出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洛神赋)
树林阴翳,雾气氤氲,甜腥的气息凝然不动,那花儿就在那儿。我从来没有见过。花朵奇大,洁白泛青,四片花瓣两两相对,如欲合拢的手掌,更像一个青花的大碗。
云归岫,花无语,烟络横林,山沉远照,一弯新月正渐渐清晰。远远的,我看见他走来。伶仃独步,蓝衫飞舞,盈盈望断。漫野的山花忽然在风中舞成巨大的旋风。我转身跑回茅舍,不顾祖母的疑惑,轻轻的,我攀上那株老梅。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每一朵梅花都如飞舞在月色下的白蝶,红蕊点点,如我心底骤然的狂喜和凄怆。他终于站在梅树下了,月光下我看见他微微扬起的清癯的脸,满眼的惊喜与欢愉。我笑了,笑声清澈而明艳……
我终于要走进我的故事了,牵着他的手,走进那个必定来临的结局。山路迤逦,渐行渐远,我听见尘世黄昏的钟鼓,万家灯火正向我展开俗世的欢乐和悲伤。我蓦然回首,却看见我梦中所有的花儿——
那大片魏紫的牡丹高贵而忧郁,
那一畦朱红的芍药热烈而优雅,
那一片鹅黄的玫瑰娇弱而明艳,
那一株洁白的百合纯净而飘逸,
那一树粉艳的樱花烂漫而凄丽……
它们在我回首的瞬间纷纷堕下,落红铺满我来时的山路,路的尽头,我居住千年的茅屋已化为巨大青冢,覆满萋萋荒草,那株老梅斜倚半空,遒劲凌厉,所有的梅花一齐飞上深蓝的晴空。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隔牌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描写雪的诗句,那一幅幅诗情画意是充满生机的画面,
莫愁三九少飞花,一夜龙鳞舞万家。
山野茸茸铺厚被,树凇脉脉裹轻纱。
顽童逐巷忙攻垒,好友围炉细品茶。
玉魄冰肌何处去,喜看庭草吐新芽。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𫄨,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徽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天生丽质,国色天香,如花似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秦罗敷: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着粉则太白。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
粉香处弱态伶仃
最是那回眸一笑,万般风情绕眉梢。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http://blog.163.com/liveinonto/blog/static/189759920068242215795/
关于女人相思的唯美诗句?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4.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
11.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13.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1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5.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白居易
1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18.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19.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六首其三》
21.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2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2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24.离别忧伤狂风雨;相思苦楚寒霜雪;往事点点繁星夜;续待明日彩霞天。
25.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26.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玉楼春》
2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描写古代美女的古诗或词,越多越好1、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春赋】(北周·庾信)
释义:美人细描的眉毛仿佛柳叶,但比柳叶还鲜翠;新妆的粉面如桃花,但比桃花还要嫣红动人。
2、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白居易
释义:杨贵妃回头一笑,娇媚百生,美丽的容颜使后宫的妃嫔尽失光彩。运用侧面描写,极力表现出杨贵妃的美貌。其中粉黛运用了借代手法,以部分代整体。还运用了夸张手法
4、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西施》李白
释义: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5、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丽人行》杜甫
释义: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6、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红楼梦》曹雪芹
释义:俊俏美丽如阳春三月的桃花,芳菲烂漫、妩媚鲜丽,有如一片片红霞;清高闲雅如九月菊花,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清秀 神韵,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
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
释义: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
(5)苏幕遮四大美女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包括妇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鱼的西施、闭月的貂蝉、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杨贵妃。另外六位分别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冯小怜、一代妖姬苏妲己、命运凄惨的赵飞燕、与西施比美的郑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赋》被传为“洛神”的甄氏(甄宓)。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十大美女—网络
形容美女的诗句_经典语句大全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描写美女的诗句 现代1、《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3、《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支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4、《手持白玫瑰的女人》珍妮
原野的风景
是你的陪衬
天空的鸟儿屏住呼吸
河里的流水倏然停滞
路边的小草向你挤着眼睛
树木扭着腰肢卖弄风情
这一切都是为了你
手持白玫瑰的女人
一剪秋水满盈惊喜
天边的山是自然的形状
山脚的房子不规则地散落
田埂上的野草自由横生
这里有着城市不一样的清新
你像玫瑰般微笑
归家的脚步更加轻盈
整个世界刹那间温馨
5、《画廊里的美少女》麦凯格(英国)
有蔬菜的静物画
和注视它的你
那么地静。
那静物画中的种种色彩
以其自身存在的强度
震颤。
假如没有光
它们又能怎样?
陌生人,我喜欢你
如此静静地站立
在你携带着的
光的强度里。
来几句夸女人漂亮有气质的古诗
‘陆’ 邓丽君 一个获得十亿个掌声的名子,真的好怀念她。 好怀念她的歌声,还有谁在和我一样怀念她呢。 虽然她以
您好!
邓丽君绝对是我的偶像。。。
今年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15周年纪念日。
在距离这一天还有几个月时,各路人马就已开始准备——有的筹备“邓丽君逝世15周年慈善演唱会”,有的准备发行“邓丽君逝世15周年纪念邮册”,有的组织“寻找邓丽君传人暨纪念邓丽君大型音乐会”海选活动……
去世15年后,邓丽君为何还有这样的魅力?
也许因为:“在那个情感蛮荒的年代,邓丽君担起了为一个时代代言的重任,用其甜美的歌声抚慰了无数人的心——灵。”
也许因为:“没有人像邓丽君有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有这么多的铁杆歌迷,有这么多的同代人、后来人受到她如此深的影响。”
也许因为:“在42年的人生旅途中,她所演绎的‘爱过的人,错过的魂,曾经拥有,就是永恒’的凄美人生,太让人爱怜和留恋。”
……
这一切,似乎仍难回答一个问题:人们为何如此怀念邓丽君?
传奇一生
一代歌后邓丽君被誉为“东方女神”,其一生堪称传奇。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生于台湾云林县,本名邓丽筠。她的父亲是名老兵,祖籍河北邯郸,母亲祖籍山东东平。邓丽君有3个哥哥和1个弟弟,由于孩子多,她的父母虽然辛苦劳作,但日子过得一直比较拮据。
父母很早就知道,他们的女儿邓丽君有一副好嗓子,是块唱歌的料。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女儿后来凭着这一特长,不仅改变了全家人的经济状况,还成为华人世界的一位巨星。
13岁那年,邓丽君参加了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的歌唱比赛,以一曲《采红菱》夺得冠军。第二年,她从中学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当年即推出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1968年,邓丽君开始在一些歌厅登台演唱,并参演电影,也曾在电视台主持节目。在公司的安排下,邓丽君走出台湾,足迹遍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
1973年,邓丽君去美国学习英文,第二年又转赴日本发展。不久,她就以一曲《空港》,获得1974年日本“最佳新人歌星奖”等多个奖项。而收入这首歌曲的唱片的总销量,也达到75万张。
1979年,邓丽君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两年后,她的5张大碟,在香港同时获得“白金唱片奖”,彻底征服香港歌坛。1983年,30岁的邓丽君走入演艺事业的巅峰期。1983年2月19日、20日,她走进全球流行歌手的梦想之地——美国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成为首位在此演唱的华人。很多旅居美国的华人,仍然记得当时的盛况——早在那年1月底,演唱会的门票就已被抢购一空;“凯撒皇宫”原本只有1100个座位,后来加到了1500个,但两旁的走道、中间的阶梯上,仍然挤满了观众。在表演中,邓丽君特别演唱了以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12首唐诗宋词谱曲的作品,让听众充分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文之美。此后不久,她再创纪录,成为首位登上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舞台的华人女歌手。1983年底,已从艺15年的邓丽君,在香港举办“15周年巡回演唱会”,其演出规模、观众数量和唱片销售量等,都创下了华语歌坛的新纪录。1986年,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成为唯一同时荣获这两项殊荣的亚洲歌手。
1987年,邓丽君推出《我只在乎你》专辑,此后基本不再参加商业性活动,渐渐进入半退隐状态。
但就是在这一年,《邓丽君自选歌曲两百二十五首》,首度在北京发行。当时,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已风靡大陆。加之台湾当局准许相关居民回大陆探亲,邓丽君开始有了到大陆演出的想法。她原本计划以敦煌壁画为背景,结合中国古典四大美女的图像,在北京举办一场华丽的演唱会。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1989年,邓丽君移居法国,在当地购屋置产,过起了近乎隐居的生活。次年5月,她的父亲去世。噩耗传来,她因悲伤过度而病倒,以致未能回台奔丧。
1993年,邓丽君回到台湾。在接受采访时,她说:“这些年来,我虽然是半退休状态,不过我热爱音乐,音乐方面的工作我永远不会放弃,娱乐性的演唱就不去做了。我在英国、法国、日本都常进录音间,锻炼自己的声乐底子。英国老师给了我一份‘功课’,我一个星期起码要自己在家吊4次嗓子。平常也注意基本的嗓子保养,烟不能抽,酒会喝一点,有一段时间我吃全素,现在愿意吃一点鱼和鸡胸肉……”
1995年5月8日,一个噩耗传遍了全世界——当天,年仅42岁的邓丽君因哮喘病猝发,在泰国清迈去世。一位华人世界的歌坛巨星,就这样远去了。
魂归宝岛
1995年5月11日晚10时30分,载着邓丽君遗体的泰航633客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对魂归故土的“宝岛女儿”,台湾方面打破惯例,机场在办理手续时一切从简,并允许邓丽君家属、歌迷和台湾官员到停机坪上迎候遗体。随后,邓丽君的遗体被送往台北第一殡仪馆。那里放着一副可使遗体保存50年、镶着水晶玻璃的铜制棺材;台湾“陆军乐仪队”担任灵堂和葬礼的仪仗队;20万人在殡仪馆外彻夜排队,等着向邓丽君作最后的告别。那一天,台北的交通陷入瘫痪。
5月28日,邓丽君的棺木被运往台北县金山乡的金宝山墓园——筠园,与父亲的遗骨一同下葬。此前,金宝山墓园的老板在第一时间联络邓家,以1元新台币的象征性价格,将园中一块背山面海的风水宝地“卖”给邓家,作为邓丽君最后的归宿。根据她的本名,这块墓地被命名为“筠园”。
日前,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从台北市区出发,驱车一小时赶往金宝山墓园。循着邓丽君的歌声,很快就找到了筠园。
筠园分为广场和墓园两个部分。广场比墓园大一些,地上“埋”着一架钢琴,只有巨大的键盘露出地面。这是一位日本着名设计师的作品。游人的脚只要踏上键盘,钢琴便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广场中间是邓丽君的全身塑像。她微微含笑,伸开双手,仿佛在欢迎所有为她而来的人。墓园入口处,有一处圆形亭屋,是筠园的音响和灯光控制中心。亭屋内的电脑中,储存着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每天循环播放。
筠园的墓碑上,雕刻着邓丽君的头像。墓碑后面的棺盖,是用黑色大理石打磨成的。棺盖后面是一个石雕,上半部是邓丽君的卧像,下半部的右侧镶嵌着她的彩色照片,左侧写着“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棺盖右边,立有一块巨石,上面是现任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题写的“筠园”二字。棺盖左侧,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多种文字刻着同一句墓志铭——“这里安卧着一位为歌唱艺术奉献一生的巨星”。
无论何时来到筠园,人们都会看到,墓碑前摆放着歌迷们祭献的鲜花。世界各地的邓丽君歌迷不远万里来此拜谒,因此这里常年人流不断,四季鲜花不谢。在“筠园”的题字石碑前,有一棵挂满小木牌的树,木牌上都是歌迷写的悼念之词。
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在邓丽君逝去15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用她的歌声,来表达对她的怀念和追思之情。
15年来,流行音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语流行歌曲的“风向标”已转了无数个方向。但邓丽君的歌,依然一遍又一遍地被传唱。成方圆、那英、程琳、齐秦、王菲、黎明、周杰伦、张靓颖……一代代华语歌坛的知名歌手,或因翻唱邓丽君的歌而一炮走红,或因此达到事业的巅峰。在《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甜蜜蜜》、《我只在乎你》等优美的旋律中,年轻一代成长起来。
2008年,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随“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2009年,在“新中国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评选活动中,邓丽君以850多万票的绝对优势,位列榜首。2010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她被多家知名华文媒体评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她的祖籍地河北邯郸,将举办“2010·邓丽君故乡行”活动……
为缅怀邓丽君,海峡两岸兴建了数家纪念馆。20世纪90年代末,位于香港赤柱的邓丽君故居,刚一开放,就迎来了数十万人次的游客,连地板都被踩坏了;2003年,大陆首次设置邓丽君纪念场所——她的衣冠冢和纪念雕像,在她生前向往的上海落成;2006年,邓丽君故居所在地——台北县芦洲,开始兴建“邓丽君主题公园”……
睹物更思人
2010年4月22日,位于台湾高雄市的“邓丽君纪念文物馆”正式开馆。高雄市市长、国民党籍“立委”、亲民党秘书长等台湾各界人士,均前往参加。这是全球首座邓丽君纪念文物馆。
4月29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一大早就赶到文物馆,发现游客已经排起长队。
文物馆总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栋。前栋陈列着邓丽君生前旅法期间使用的奔驰轿车;旁边的简报室里,存放着大量的报纸、照片和音像资料,介绍她出生、成长、歌唱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后栋陈列着邓丽君的演出服装、首饰和收藏品,还有从她家客厅、餐厅和卧室搬过来的家具和摆设品,以及她送给妈妈的麻将桌等。在纪念馆里,参观者可以跟着伴奏音乐哼唱邓丽君的歌。
“邓丽君纪念文物馆”开馆当天,邓丽君的大哥邓长安,动情地讲起了建馆的起因。“妹妹过世以来,就不断有人建议建一座纪念她的展馆,可一直没有建成。”2009年8月,邓家要处理台北县芦洲的老房子,邓长安就和三弟邓长富把邓丽君的遗物运到高雄,“试办”了一个“邓丽君文物馆”。结果,前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来自大陆的游客,每天竟有近20个团600人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将“邓丽君文物馆”和日月潭、阿里山一道,列为在台湾期间的“三大必到之处”。正是歌迷的热情,坚定了邓长安申请正式开办文物馆的决心。
“看到邓丽君的东西,觉得她人还在,非常思念!她的歌声,余音缭绕,不绝于耳。”这是在文物馆内徜徉的游客的共同感受。
“东方神韵”的化身
上世纪70年代,邓丽君美轮美奂的歌声如旋风一般刮过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地,也吹进了中国大陆。她那轻松活泼、温婉流长的中国民谣小调,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
“练”出来的天籁之音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那是1997年一个平静的早晨,我走在江南小城里,从街边电线杆上的广播喇叭传出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我。歌声温软,极富穿透力,在晨间的炊烟中飘浮。那天的景象与歌曲交融在一起,如同一首情景MV(音乐电视)。
她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那是一种传递若干年后你仍然愿意为此驻足街头的声音……
这是一位“80后”歌迷,近日在博客里表达的对邓丽君的记忆。
事实上,邓丽君虽然从小就表现出极佳的音乐天赋,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她原本是一副小嗓门,声音比较柔和单薄。这种先天因素并不容易改变。为此,她的音乐老师姚厚笙从头对她进行细致的指导,由发声方法到歌唱习惯等,均悉心调教。姚老师是当时台湾着名的音乐制作人,是台湾第一个倡导并引进西方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人。
当时,邓丽君总是唱一些节奏轻快的歌曲,所以她那甜甜的歌声总给人一种“可爱小女孩”的味道。而且,邓丽君为了模仿地方小调的发音方式,极力把尾音往上拉高,养成了抬高语尾的习惯。这种歌唱方式听起来比较俏皮,但显得有些稚气。对此,姚厚笙指导她学习慢节奏的唱腔,并告诉她:“你已经不是小女孩了,所以要以更有感情、更像大人的方式来唱。”
就这样,邓丽君的地方小调唱腔在姚厚笙的调教下开始大大改观。但是,声音小的缺陷还是存在。姚厚笙就试着让邓丽君练习对着麦克风中心点(老式麦克风是个大圆盘)唱歌的方式,让她清澈的音色充分发挥出来,让声音深入人们的心灵。
台湾着名老音乐人左宏元非常喜欢邓丽君,也曾亲自教她唱歌。那时邓丽君年纪很小,也没交过男朋友,裙子穿得短短的,像芭蕾舞演员一样,很可爱。左宏元教她唱《彩云飞》,她问:“什么是彩云飞啊?”“什么叫不要离开你啊?”左宏元告诉她:“不要离开你,就是你喜欢一个男生,叫他不要离开你,就这么简单。”左宏元给她讲了很久,也不知她到底明白没明白,但她最终唱出来的歌感动了很多人。在唱电影同名主题曲《海韵》时,邓丽君已经表现得很成熟了。《海韵》改编自徐志摩的对话体抒情诗,是一首难度较大的歌。但邓丽君居然唱得那么深刻动情,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左宏元颇有感触地说:“像她那种音色、技巧、呼吸控制,在亚洲到现在(指上世纪80年代后)恐怕还没有人超过……她的歌声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渗入人的心底,让人心里有个共通的、深入浅出的感觉。”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金嗓子”的背后,邓丽君曾经历过多少困苦和磨练。为了唱好歌她坚持天天吊嗓子,甚至患了感冒、发高烧时也从不间断。她的好友何俐俐说,邓丽君因为自己音域不够广阔而努力练歌,甚至练得喉咙出血。
1984年,已经蜚声全球的邓丽君,专程到英国向声乐老师学习运气、发声和共鸣音。事后她说:“我需要在每个阶段后停下来,解决一些本身存在的问题,挖掘一下没有发挥出来的潜力。”在英国期间她很用功,每天会练习六七个小时。“我的老师让我每天起床后,都要吊嗓子30分钟。早晨还没有开声,练提气练到最高处,发出的声音是很难听的。”有一回,当她吊完嗓子,酒店服务员给她送茶水时,在杯垫上写了一行字:“我们英国人最讨厌有人在早晨乱叫!”弄得邓丽君一时哭笑不得。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要问问炊烟,你要去哪里?”在邓丽君婉转袅绕的声音周围,永远都不缺少歌迷们对她的思念之情。一位从事声乐研究的“君迷”(指邓丽君的歌迷)说:“邓丽君的声音中具有中国女人的特色,充满了东方女性的神韵,温柔不失坚强,美丽而且善良……她嗓音很有特色,几乎听不出有任何换气的地方,可以在没有鼻音的状况下唱出连续的高音,而且她的中文咬字也非常清晰,音色又细又柔,令人着迷。”
前段时间,在日本一个“君迷论坛”上,人们将目前在日本发展的数名中国女歌手与邓丽君进行比较。有资深日本“君迷”一针见血地指出:“邓丽君小姐的声音有湿度,濡湿感沁人心脾,不同于众歌手相对简单的干燥尖锐或者明亮直白的嗓音。”
民族风演绎中国情
天津音乐学院的杨雁行教授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之所以在那个时期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些歌曲本身具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邓丽君的演唱方式,既不同于旧上海那些歌手的风尘与生涩,也不像当时台湾其他歌手的洋气与生硬,而是恰到好处地把这些歌曲演绎成最具“中国风”的作品。
那恰如其分的拿捏,跟邓丽君从小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在孩提时代,邓丽君就常常听父亲哼唱京剧。父亲常常有板有眼地唱上几句,邓丽君也时不时兴高采烈地跟着模仿。母亲同样喜欢戏剧,经常听黄梅调的地方戏,偶尔也哼唱一些小调,而且母亲还非常喜欢看戏曲电影。邓丽君在耳濡目染中,受益匪浅。
1967年,邓丽君出道后推出的第一个专辑《凤阳花鼓》,走的就是民谣小调的风格。从那时开始,邓丽君便以演唱民谣小调而备受瞩目。这个14岁小女孩甜甜的歌声和纯真朴实的情感,吸引了大批的听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中国风、民族风”的歌曲一直是邓丽君演唱事业的重心。她的许多首此类歌曲都成为传唱的经典,比如《小城故事》等。而随着领悟力的不断提升,邓丽君开始在音乐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
1983年面世的《淡淡幽情》,被许多人认为是邓丽君歌唱生涯中最优秀的唱片,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音乐巧妙结合之作。据当时提出《淡淡幽情》专辑设想的香港企业家谢宏中回忆:“我在宴会上遇见了邓丽君。我将长期酝酿成熟的构想告诉她,其反应相当激烈……当时我们的观点很接近,这就是如何将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古典诗词用现代音乐表现,如何引起听众的共鸣,如何保存逐渐被遗忘的中国文化……”为了做好这张专辑,邓丽君找了当时中国大陆和香港最前卫、最权威的人士为专辑谱曲,而专辑中12首歌曲的歌词,也都是根据中国古诗词谱写而成的,之后,人们就听到了像《但愿人长久》这样的“历史经典”,直到今天仍然经久不衰。
杨雁行教授告诉记者,邓丽君能够创作出《淡淡幽情》这张传统与流行两者融合无间的作品,是由于她在通俗乐坛努力多年、深谙中国词曲和古典文化的缘故。邓丽君的歌声,让世界各地的华人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温柔情怀,让世人明白,再现传统艺术的精华,不一定非要限制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之中。
在这张专辑之后,邓丽君的主要精力被公司放在了举办演唱会上,而结合中国传统元素的创作越来越少。后来,邓丽君也曾想完成《淡淡幽情》的续辑。她花了5年的时间来创作古诗词曲,但由于歌坛环境和个人心境的变化,以及身体等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这个没完成的续辑,也成了歌迷心中永远的遗憾。
“令人悲哀的是,在此之后,华语乐坛再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和高度,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这可能也是人们今天怀念邓丽君的原因吧。”杨雁行教授说。
“邻家女孩”在歌唱
20世纪90年代,邓丽君《10亿个掌声》演唱会的VCD(影音光盘)风靡中国大陆。在当时大陆人的眼中,台上的邓丽君是气质、风范、洋气的代表。其实,邓丽君的长相并不是很“洋气”,反而具有一种“怀旧”的中国特色。她笑容甜美,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中国古典女子的婉约、温和。她的舞台形象和她的歌声一起,留在人们的心中。
早在1976年,拥有众多歌迷的邓丽君一改过去的表演形式,把个人演唱会作为演艺形式的重心。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她不停地在香港、日本等地举办演唱会。
1978年,邓丽君在东京养乐多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门票在演唱会开始前的许多天就已销售一空。演唱会举办的当天,无数日本人和其他国家的歌迷,早早地聚在了会馆的大厅里。在舞台上灯光明灭间,邓丽君穿着粉红色的演出礼服出场了。她步履轻盈、双眸明媚,还未开口台下就已经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疯狂的欢呼声……
邓丽君的演唱会如此受欢迎,主要在于她完美的舞台表现。着名乐评人李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邓丽君的演唱,会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透着邻家女孩的温热气息。在舞台上,她始终与观众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演唱会仿佛是一场家庭聚会。她在歌迷面前唱歌,感觉就像与亲人朋友相聚。来听音乐会的人也都是邓丽君的老歌迷,对她的音乐和个人十分了解。与现在的一些歌手在演唱会上为了征服观众而竭尽全力地表现不同,邓丽君的演唱会风格,是一种与观众的交流,现场就好像是与听众“两情相悦”的沟通。虽然她打扮甜美,“气场”却十分强大,自信、自然又从容不迫。
不过,邓丽君在舞台上也有活泼的时候。她有时也会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唱到激动时,会将麦克风拉到很远,再猛地抽回来,或者直接将麦克风从右手抛到左手,做些帅气的动作。有趣的是,邓丽君也有失手的时候。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一场演唱会上,邓丽君用了“拉甩麦克风”这一招,但是由于唱得太激动,麦克风居然掉到了地上。当时的舞台设计特别流行喷洒干冰,邓丽君只得弯下腰慌慌忙忙地在干冰雾里寻找麦克风。台下的观众还以为这是邓丽君故意安排的小插曲,激动得不停鼓掌。
邓丽君的舞台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相貌、她的歌喉,更在于她的字正腔圆,自然流畅。乐评人李皖说:“即使不是刻意去听邓丽君的歌曲,但提起邓丽君,留在脑海中的仍然是她的歌,因为她的咬字相当清晰。”
邓丽君奔忙在世界各地,只能在繁忙的演出活动中挤时间学习语言。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邓丽君仍然掌握了多种外语和中国的方言。她演唱的歌曲和出版的专辑,涉及日语、英语、印尼语以及中国的粤语、闽南语、山东话、上海话等。不仅如此,她还大量演唱各地民歌、地方戏曲、音乐剧等。
曾经有一位日本的乐评家评价说:“邓丽君去世后,一直很难找到像她这样的亚洲巨星。因为邓丽君为了打入市场,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粤语、日语、英语,以获得当地观众的认同,但现在已经不再有这样努力的歌手了。”
也许是自身经历的曲折和坎坷,邓丽君的演唱,最触动人们的还是歌声中流露出的些许伤感,它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着名音乐人黄霑曾经评价说:“邓丽君的歌可以慰藉人的心灵,有时在海外,工作疲倦的时候,非常渴望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她的歌声有一种能够抚平我们情绪的东西,一种难以形容的中国味……”
摇滚也向她致敬
风靡全球的不仅仅是邓丽君的歌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与她相关的一切话题与想象。
李皖曾回忆自己一开始听邓丽君歌曲时的感受:“初‘遇’邓丽君,完全是一种恐怖的感觉。当时台湾是敌区,台湾的广播电台是敌台,偷听敌台是犯罪行为。即便调台时偶然碰上,也有一种强烈的犯罪感,那声音在感觉中一下子变得巨大无比,如同炸雷……”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获取邓丽君歌曲的渠道还极其匮乏。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街角巷尾,凑巧听到几句邓丽君的歌声。这乐声来自那些“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他们穿着喇叭裤,踩着锃亮的皮鞋,摩托车上载着“三洋”双卡录音机。邓丽君的歌声从录音机里飘出,偶尔能听清几句唱词的路人,无不脸红心跳,觉得“不好意思”。
然而,就是这样让人感到“羞于启齿”的歌曲,却启蒙了大陆的流行音乐,更在公众中激发出复杂的反响。“那是一种震撼与反感的交杂,当时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邓丽君,觉得有些‘流氓’,而接受、传唱这种音乐的人,则被认为是流氓阿飞。”李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虽然极受争议,但恰恰是邓丽君的歌曲,让刚走出“文革”的公众,慢慢找回了多年来被忽视的情感。人们开始意识到,除去“国家公民”的属性之外,人们还可以是丈夫、妻子、儿女、情人等各种各样的角色。人们原本的情感、个性、多样性等一系列被淡忘的元素,也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开始苏醒。
纯朴、亲切、活力、向上而又不失时尚与高贵的风格,令邓丽君在公众眼中的形象趋于完美。甜美的歌声与完美的公众形象,使邓丽君成为很多大陆青年的偶像。在很多年轻人的笔记本里、床头上、钱夹里,开始出现邓丽君的照片,她的磁带甚至因一次次被翻录,而音色模糊。时隔多年,仍有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坦陈,留在他们心中的邓丽君,已经不再是一个歌手,那段时光也不仅是一段有歌声伴随的岁月那么简单;对他们而言,“邓丽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有的人甚至以邓丽君为择偶的标准,或以她的名字为女儿命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丽君的磁带被正式引入大陆。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才真正从音乐角度出发,重新打量邓丽君。大陆音乐界一直有一种观点,那就是中国的流行音乐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然而邓丽君的音乐却是一个反证。在流行的形式之下,邓丽君传承了太多中国传统、古典的元素。她无法复原古典,却将这其中的种种精髓巧妙演绎出来。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流行音乐从无到有,又从有到优。在此过程中,邓丽君始终自成一派,难以逾越。不过,她那种特有的“柔美力量”开始得到传承。可以说,李谷一的《乡恋》、苏小明的《军港之夜》,都来自这种风格。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音乐人,都能从邓丽君的歌曲中找到共鸣,甚至连唐朝、黑豹、郑钧等一批内地摇滚乐队和艺人,都曾坦承邓丽君对他们的影响。邓丽君去世时,内地音乐人曾以一张专辑《告别的摇滚》向她致敬。在这张专辑中,当时大陆几乎所有最当红的摇滚明星,都重新翻唱了她的歌曲,以此向这位启蒙者致敬。
舞台下的完美
在家人与邻居、朋友看来,台上和台下的邓丽君并没有太多不同。谦恭孝顺、积极上进、悲悯感恩、不慕权贵……这就是人们眼中的邓丽君。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她的这些品格,与当今娱乐圈的是非繁多,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因此在故去15年后仍然受到怀念。
孝顺的女儿
在邓丽君的孩童时代,他们一家七口的生活非常拮据。6岁那年,已经“很有表演才能和号召力”的邓丽君,开始在妈妈的陪伴下上街卖唱,为家里挣些买菜钱。9岁那年,她开始跟随父亲原来的战友,到台湾各地演出。虽然每次演出只能得到5元、10元新台币的微薄收入,但对贫寒的邓家来说,这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台北一家歌厅的老板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觉得很不错,希望她能在课余时间到歌厅里客串一下。当时,邓丽君的父母非常反对,担心她受欺负。不过,邓丽君说服了父母。不久,她就因表现出色,成为歌厅里的“娃娃歌后”,名气越传越大,就连台湾南部的一些歌厅也邀请她去演出。
由于频繁演出,邓丽君正常上学的时间越来越少,成绩一落千丈。1967年,她就读的金陵女中的校领导下了“最后通牒”,要她二选一:要么放弃歌唱,专注于学业,要么休学。出于照顾家庭的考虑和对歌唱事业的热爱,邓丽君决定休学。据她当年的老师回忆,当时有夜总会愿意与邓丽君签约,邀她做专职歌手,但校园生活同样令邓丽君难以割舍。最终,家庭因素被她放在了首位。这位老师回忆说:“我问她父母亲的意见如何?她自己又如何打算?她说因为家庭经济因素,她需要那份工作,如果休学的话就能安心地唱歌。很明显,她是为了改善困苦的家境而牺牲自己,而这个小孩子也真的一直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