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施原名是什么
施夷光
她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美女,也被称为“西子”。西施出生于越国绍兴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其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1、西施
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苎萝山村。西施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2、王昭君
王昭君(本名王嫱),字昭君,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西汉南郡秭归人,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3、貂蝉
貂蝉,甘肃临洮人,貂蝉的生活年代约在东汉末年,出生年月均不可考。貂蝉的事迹大多出现在说书话本的故事当中,最后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整理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形象。
4、杨玉环
杨玉环,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公历7月15日),在马嵬坡驿死于乱军中。
2. 西施原名是什么
西施原名施夷光,她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美女,也被称为“西子”。
西施出生于越国绍兴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其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2)四大美女西施姓扩展阅读:
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告示贴出,四下轰动。
西施登上朱楼,凭栏而立,飘飘然似仙女下凡。观赏者排成长龙,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两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厌。
几天下来,范相国所得金钱无数。进京后,他把这些钱都交到国库,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两人遂结为生死之交。范蠡的举措,不折不扣地为后代的“美女经济”开了先河。
3. 【历史】美女西施到底姓什么
西施,本名施夷光。
9月19日出生,农历八月二十五,具体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公元前473年。
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沉鱼,春秋末期的浙江诸暨一带人氏,又称西子,是家喻户晓的美人,2003年浙江省诸暨市兴建了西施殿加以纪念。
生平
浙江诸暨苎萝山下有两个村子,分为东西两村。村中的人大多数姓施,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大家称其西施。西施经常与伙伴们在江边浣纱。当时的越王勾践为了报复吴王夫差,便想献上美女郑旦等人迷惑夫差,其中就有西施。
勾践命乐师教西施歌舞仪态,过了三年,让范蠡带着西施进献给吴王。范大夫见到吴王,跪拜着说:“东海贼臣勾践,感大王之恩德,遍搜境内,得善歌舞者,以供洒扫之役。”可是伍子胥进言:“臣闻: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
吴王不听其劝谏,马上把西施收了下来,并在姑苏台建造春宵宫,在灵岩山上建造馆娃宫,还修筑大水池,以供西施嬉戏游玩。夫差对西施宠爱至极,出入都是效仿王妃的派头和排场,他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荒废朝政,勾践趁机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然后乘虚而入,一举消灭吴国。
(3)四大美女西施姓扩展阅读:
相关成语:
1、沉鱼之容
西施天生丽质,婀娜迷人,浣纱时鱼见其美而忘记了游水,渐沉于水底,故誉其有“沉鱼”之美。
事实上,“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2、东施效颦
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西子捧心”被视为绝世美态,同里东施看见觉得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然却跟西施有着皆然不同的面貌,结果同里的人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典出《庄子·天运》后世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
《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可厌了!
4. 西施姓什么叫什么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有名的女子。首先是她的美丽,在很多史书上都有描述。其次是她人生的传奇性。她原为一个普通村子的浣纱女,女儿继承了母亲的事业,父亲也是一个普通的砍柴为生的老头。
西施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人 ,她的身上带有传奇色彩,为后人熟悉,所以也可以称作是一个绝代佳人。西施的长相可谓沉鱼落雁,有芙蓉之貌。她出生的地方是在浙江的诸暨,那里的一个苎萝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自然好的环境的熏陶,使西施拥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温柔和气质,她的美好像涓涓细流,充满了韵味。
西施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的很广泛,她的原名叫做夷光,也就是施夷光。西施是我国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个以砍柴为生的老头的女儿。因为西施的父亲是施姓,加上他们家住在西村,所以大家都叫她西施。
越王勾践被吴王奴隶三年后回国,一心想复国。于是听从范蠡的建议,进献美人西施等一干人等给吴王。西施把自己报效给越国,和郑旦等一些美人一起被越王勾践当作求和礼物送给吴王夫差,从此西施便成为了吴王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西施把吴王迷惑得可以说是众叛亲离,根本无心于国事,这为勾践的对于越国的东山再起起到了掩护的作用。由此西施表现出了一个爱国女子的思想情操。最后,吴国终被越王勾践所灭。后来有人传说,吴国被越王灭后,西施终于离开了越国,和自己所爱之人范蠡,一起泛舟于五湖,后来他们下落不明,不知所终。所以西施的故事是一直受到后来人的怀念与歌颂。
5. 脑筋急转弯四大美女之中西施原名是什么
四大美女之中西施原名是施夷光。
西施(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前473年),一作先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西施的结局,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
1、愧疚自缢说
在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演绎的情节是,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于馆娃宫内。
2、被范蠡带走说
这种说法较为风行,典籍中有记载。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学戏剧作品大都这么描绘。
3、被范蠡沉湖说
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这样溺死于太湖之中了。
4、被吴人沉江说
民间有一种传说,吴国灭亡后,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唐代罗隐写诗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为谁。”从唐代人写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西施“被吴人沉江说”,有一定市场。
5、被勾践沉江说
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和“被吴人沉江说”、“被范蠡沉湖说”是异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红颜祸水”。
6、被越后沉江说
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越后认为西施是“祸国之女”,担心西施祸害越国,就令手下将其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
网络—西施
6. 西施到底姓什么
西施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美名在华人世界可谓人尽皆知。人们在形容一个女子非常美丽时,往往会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这个成语,而“沉鱼”一词,就是专指西施的,因为鱼儿看到她的美丽都惊得游不动了,所以只能沉入水里。西施在华人的心中已经是美的化身,人们往往把美好的事物比之西施,比如形容西湖之美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探究西施到底姓什么,却始终没有确切的结论。如今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姓施,名夷光,但这是很晚才有的说法,而且还存在争论,仅仅在几十年前,对于西施到底姓什么,人们还是莫衷一是的。苏东坡就因为西施的姓氏,闹出过文坛公案。
苏东坡在吟咏西施的诗句中有过:“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但是《韵语阳秋》认为,苏东坡不至于不知道西施不姓西,只是为了押韵,顺手写了个“西”字。清人何文焕作《历代诗话考察》时,却为苏东坡辩护,说“姓”字可能是“住”字,“殆传写之讹,昔人亦曾辩之。”可见,做这种解释的人还不止他一人。
西施到底姓什么,在过去是无考的。认为她不姓西的原因,是因为有个“东施效颦“的典故。倘若西施姓西,那东施岂不姓东?所以那些觉得苏东坡出错的人认为,东、西指的是住所位置,不是姓氏。宋之问在《浣纱篇赠陆上人》里写到:“携妾不障道,来住妾西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那时也没有人认为她姓施。
其实在中国的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所谓姓,指的是一个人的血统,但是在上古时,一般只有贵族才会专注于自己的血统谱系,普通平民对姓则比较模糊,而氏,则代表此人的身份地位。比如商鞅是卫国的公族,卫是周朝的同姓诸侯,所以商鞅的姓,应该是周的国姓,即姬姓。由于商鞅是卫国人,所以以国名卫为氏,称之为卫鞅;而他又是卫国的公族,所以也称为公孙鞅;商鞅仕秦后,被封在商于,所以也称商鞅,这卫、公孙、商,都是他的氏。
后来姓与氏逐渐合并了,都称为姓。西施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姓氏开始合并的年代。作为一个民间女子,也许对她自己的姓并不清楚,于是就把居住的方位作为姓了。如果她住在一个村子的西边,人们就把她称为西施。而封地名称、居住方位等要素,正是中国姓氏合并后,姓的形成来源之一。商鞅可以因为他的封地是商于而称商鞅,西施为什么就不能因为她居住在西边就叫西施呢?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日本也是一样的。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是没有姓的。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要求每个百姓都要起一个姓,于是人们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或周边景物作为姓,这就有了今天的“松下”、“山田”等日本姓。就此而言,苏东坡说西施姓西也是没错的。
而且,既然人们认为那时西施的姓氏属于无考,那么苏东坡说她姓西也算不得闹了笑话。可是硬要为尊者讳,替他辩解,把“姓”说成“住”之讹,那”应记侬家旧姓西”就该写成“应记侬家旧住西”了,然而这根本就不像诗句,何况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之手。何文焕如此为苏东坡辩护,与其说是替这位大诗人遮掩,还不如说是让他出丑,苏东坡如果在天有灵,知道后世有人把这么不堪的诗句硬按在他头上,不知会作何感想,也许要大啖几块东坡肉才能压惊了。
由于西施的姓氏长期没有定论,因此各种说法都有,但有些说法就过于怪诞了。曾经有一位着名教授说,西施其实就是夏姬,这位教授的脑回路如此清奇,也真让人啼笑皆非了。
众所周知,西施是一位忍辱负重,以身报国的美女。她不但容貌美丽,在人格上也是高大的,是公认的千古第一美女。两千年来西施在国人心目中已经铸就了牢固的正面形象,是不容玷污的。而夏姬何许人也,她虽也位列春秋战国四大美女之列,但却以妖淫着称。她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以至于九个男人因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可谓千古第一荡妇。以千古第一荡妇来替代千古第一美女,是万万不能被国人接受的,何况夏姬的生平也很难考证,其身世究竟如何并无公论。“两间居主人”秦似有诗云:“夏姬西子事难明,南国偏怜一女生。”可见两位美女的身世都难考证,夏姬就是西施的说法也难以被认同。而”南国偏怜一女生“指的是一位不为世人熟知,却备受文人士大夫推崇,而且身世确切可考的美女绿珠。文人们记住绿珠,不仅因为她的美色,而是她懂得报恩的美德和对爱情的坚贞。
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像教授这种学识渊博的精英人士,会提出这样荒谬的看法。无独有偶,民国时,有一位叫经亨颐的议员,也是个教授,还是大学校长,居然在议会里提出议案,要把故宫拆了,还得到了其他议员的响应。要不是军阀吴大帅以其虎威坚决抵制,现在就没有故宫了。想来那些议员、教授,按理都是明事理,识大体的社会名流,为什么会有那些匪夷所思的想法?难道是知识太多导致脑回路短路?还是太想博眼球?相比之下,苏东坡对西施姓氏的望文生义就显可爱得多,也质朴得多了。
附:吟咏西施的诗句出自苏轼《次韵代留别》, 见《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
7.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介绍是什么
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相关典故
西施给后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容颜。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扑腾”一声沉入了水底。
于是乎,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也因此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西施的故事由来已久,历来在民间流传广泛。西施原名夷光,是战国时代越国苎罗山施姓樵夫的女儿,因家住西村,所以叫西施。
8. 西施姓什么
西施姓施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西施又名列四美之首。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出生于越国绍兴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其居西村,故名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
西施的故事
夫差在打败越国国君勾践后并没有杀掉他,而是让其年年朝贡,俯首称臣。一心想要复国的勾践清楚吴王好色的弱点,开始派人全国搜寻妙龄美女,准备把她们送往吴国,来保住自己的国家。于是范蠡就在这种情况下遇见了西施,两人便心生情愫,在那个时刻国难当头,个人感情应当抛于国家之后。后来范蠡将西施带去了宫中开始了培养,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
在去到吴国之后西施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也因她的美貌成为了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不仅整天与西施玩花赏月,鸣琴赋诗,还亲自为美人梳理秀发。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荒废朝政,远忠臣亲小人。他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阿谀奉承之声。西施在吴国的十七年,也是吴国国力衰退,越国国力渐长的十七年,终于越王卧薪尝胆成功,而吴国果不其然地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9. 四大美女西施是哪个朝代的
西施简介
西施,施姓,名夷光,春秋末期越国人,天生丽质,貌美如仙,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首。出生在浙江诸暨的苎萝村,因这个村子有东西两个,西施住在西村,所以人们都称她西施,后来西施一词成为了美女的代名词。
西施本是一名浣纱女,后越国的君主勾践败在吴王夫差手下,勾践想要复国,于是挑选美女送给夫差,挑的正是西施,西施忍辱负重,终使吴王夫差亡国丧命,而西施最终的结局也无人知晓。
关于西施最后的结局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吴国亡后,西施与越国的大夫范蠡一起驾着扁舟消失在太湖之上;第二,吴国灭亡后被沉入江中,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史书明确记载过;第三,有人认为西施爱上了夫差,所以吴王夫差死后她也随他而去了。
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由于貌美惊人,婀娜多姿,连鱼儿见了都忘记游水,沉到水底去,可见西施的美有多么迷人,“沉鱼”之美就是从中而来。
传说西施患有心绞痛的毛病,发作时会捂住心口,娥眉紧蹙,同村有一个丑女觉得西施这样很美,于是模仿她的样子,捂着胸口,皱着眉头,村里的有钱人看到后都躲到家里,穷人看到了都带着妻子女儿躲起来,这便是东施效颦的故事。
郑旦和西施谁更美
虽然在夫差的眼里,郑旦可能要稍微逊色于西施,但是在现在的诸暨,很多人觉得郑旦要比西施更美,他们认为郑旦和西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欣赏西施的同时也不会忘了郑旦。
所谓的美女也是人们夸赞和宣传出来。在古代的传说中,郑旦本来就先以美貌被邻居所知,当她听说还有一个西施时,就主动展示友好。当西施为自己的某些身体部位感到自卑时,郑旦想尽办法帮她树立起信心,不断对外宣扬西施的美貌。
所以说,郑旦不仅有外表美,还具有心灵美,人们也似乎更愿意把爱国这个美好品质跟郑旦联系在一起。郑旦这样的人,即便是在今天,也是很有学习意义的。
关于郑旦和西施谁更美,其实很难去评价,本来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用的看法,就像夫差会觉得西施美,而家乡人会觉得郑旦美。不管怎样,这个比较是没有意义的,郑旦和西施有各自的美,在家乡人的心中,她们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为国家尽了力的女英雄。
郑旦和西施作为同一时代的美女,两人又都是吴国被灭的主要人物,免不了会被比较,尤其是现在西施的名号远胜于郑旦。其实,郑旦和西施都是后世值得纪念的人。现在的鸬鹚湾村,有郑旦和西施一起比美的那口四眼井,有她们曾经走过的古道,有浣江、郑氏宗祠等等,都是纪念她们的证据。
郑旦为什么没有西施出名
郑旦是史上美貌不亚于西施的人,性格倔强强硬,善于舞剑。因为出众的外貌,郑旦被越王勾践选中,接受了细作的人物,送到吴国诱惑夫差。
郑旦和西施到了吴国后,一个住在吴宫,另一个住在姑苏台,两位好姐妹同心同力,将夫差迷得七荤八素,冷落了后宫其他的女人,专宠他们俩。郑旦和西施还离间了夫差和吴国重臣伍子胥的关系,为吴国的沦亡埋下危机。最终勾践得以攻入吴宫,报仇雪恨。
同样是国家的间谍,为国家尽了忠,而不同的是,夫差似乎更宠西施,而后来郑旦也早逝了,没能等到越国攻灭吴国的那一天。就这样,人们似乎只记得了见证了吴国覆亡的西施,所以郑旦没有西施出名。
但是在郑旦的家乡诸暨,她和西施的地位是差不多的,家乡的人以郑旦为骄傲,认为她是巾帼英雄。现在生活在鸬鹚湾村的人,基本上是姓郑的,在村的北面特地修建了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郑旦亭,表达对她的敬意和怀念。郑旦也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人,在爱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