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历史人物
诸葛亮事迹 诸葛亮故事
第一个版本: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诸葛亮故事
吃 瓜 留 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神机妙算救后代
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0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0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0,0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NOTE: 南阳武侯祠同样有“三顾茅庐”一说,难以定论。大家可以看。
诸葛亮《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诸葛亮《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悼周瑜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兰溪诸葛村)[注:应网友 武春森要求]
隆中对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第二个版本:
三顾茅庐
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不过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 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如鱼得水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么才学 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么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 “如鱼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 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作助手,简直“如鱼得水”,研究项目的进度加快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初出茅庐
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随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敦领兵十万,到达博望城,逼近新野.刘备叫来关张二人 商议迎敌,张飞原本对刘备说的“得了孔明如鱼得水”很不服气,便赌气地说:“哥哥何不就派‘水’去迎敌 ” 刘备说:“智谋靠孔明,勇武须二弟,怎么可以推诿呢 ” 刘备叫孔明指挥作战,孔明怕关张等人不听从号令,便要了刘备的宝剑和印章,显示他正掌握兵权,违令者斩.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开始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首评议诗赞扬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成语“初出茅庐”原说诸葛亮出山后初掌兵权就打胜仗,后来则用以比喻刚刚进人社会工作,缺乏实际经验.例如:别看他“初出茅庐”,却有一股冲劲,又肯虚心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业务,作出了成绩.
锦囊妙计
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主公入吴,应该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可以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后来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锦囊妙计”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
一时瑜亮
周瑜一直要置刘备与诸葛亮于死地,但是他的计谋却一个一个地被诸葛亮破坏,《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狭窄,身上本来带有箭疮还末痊愈,气怒之下,终于死去,他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出了个周瑜,为甚么又还要再有个诸葛亮呢!”由这个故事引出“一时瑜亮”这个成语,指同时存在的才干能力相当而又相抗衡对峙的两个人.
七擒七纵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登上帝位,蜀国兴盛起来.当时南中地区(现在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几个郡却作乱造反,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战事节节胜利,最后剩下南中首长孟获还继续反抗.诸葛亮了解到孟获不但打仗勇敢,而且在各部族中很有名望,便决定攻心为主,把孟获争取过来. 诸葛亮善用计谋,第一次交锋就把孟获活捉了.他游说孟获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孔明也不勉强他,把他放了,让他再来较量.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到了第七次,孟获终于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诸葛亮命令孟获和各部族首领照旧管理原来的地区,不派出官吏,也不留军队,使汉人和各民族长期相安无事,稳定了蜀国后方,为北伐创造了“无后顾之忧”的条件.“擒”就是捉拿,“纵”就是放.“七擒七纵”比喻对战胜对方稳有把握,在策略上有收有放地控制对方.
淡泊明志
刘备第二次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进了草庐大门,到了中门,只见门上写看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意思是用淡泊简朴来显示自己的志趣,用心境平静来远离名利.这副对联表现了诸葛亮品德修养的一个方面.诸葛亮《戒子书》则是用了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还是一样.诸葛亮与武当山诸葛亮,三国时人,出生于琅邪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十四岁时,他姐弟三人随叔父诸葛玄到了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市),不久,又随叔父到了襄阳投奔刘表.叔父逝世后,诸葛亮姐弟三人就在襄阳城西二十多里一个叫隆中的地方,置了田产定居下来.诸葛亮天资超凡,居于隆中之卧龙岗,躬耕之余,博览诸子百家,显示出很高的知识才华.据《诸葛亮集》载,诸葛亮当时曾结交过许多荆州名士,谦恭请教,,知识愈加广博.当时着名的古文经学家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他在襄阳一带传授道业,收有很多门徒.据《仙鉴》记载,司马徽因见诸葛亮有经世之才,便向他说:“以你的才华,应当再访名师,充实你的学问.汝南灵山萼公玖熟谙政治,军事之雄韬大略,我常常向他请教,他的知识我们永远也学不完,你可以向他虚心求之.”诸葛亮很高兴,就随司马徽拜萼玖为师.诸葛亮在萼玖处住有一年, 萼玖却什么也不教,但诸葛亮仍旧恭恭敬敬奉侍老师,直到萼玖认定诸葛亮确实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时,终于将《三才秘篆》,《兵法阵图》,《孤虚相旺》诸书一一传授给他.这些书有道学的,有天文气象的,,有兵法的,大多是诸葛亮以前未曾涉及到的学问,这使他受益颇大.数月之后,萼玖见他已能领会到所授着作的奥妙,就向他推荐说:“南郡有个武当山,此山有七十二峰,三十二岩,二十四涧,风景奇异,该山天柱峰,紫宵峰为最高,这两峰之间隐修的道家高人很多,其中最为着名的北极教主,精于《琅书》,《玉册》,《灵符》等六甲秘文及五行道法.你在我这里学的主要是兵法,而未精学道术,这深显不够,长此下去会落入偏激的左道之流,所以,我将带你拜北极教主为师,再深研道法.”于是,诸葛亮随萼玖便上了武当山.北极教主收诸葛亮为徒后,也对他进行了一番考验,每日令他砍柴担水,食以黄精.这样住了很久,见其果有诚心,方授之以道术.然后令其下山行世.这以后,诸葛亮也曾再访萼玖及北极教主,但终无所获,于是,继续隐耕隆中.司马徽因知诸葛亮大器已成,所以后来刘备向司马徽访问世事时,司马徽向他首先推荐的治世人才就是诸葛亮. 这以后就发生了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拜为蜀相,终于显示出政治,军事天才的一系列动人经历.【按】后人考隆中,卧龙岗,似有南阳,襄阳之争.据《诸葛亮集》“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所记,当以今襄阳为确.原因有二:一,襄阳当时归南阳郡所辖,当有南阳之称;二,襄阳接壤今之宜城县,宜城有地名曰邓林,其名久远,三国时可能以邓林名邓县,隆中归此邓县所辖极有可能.又【按】道家者流有出世,住世,隐修,治世之不同,汉之张子房,三国时诸葛亮可谓住世,治世一派之代表.从诸葛亮一生的事迹来看,他于萼玖和北极教主处学得的道门学问很多,其中广博及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医药,符篆等等,这在他辅助刘备打天下的生涯中,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他唯一未能学得到的就是神仙炼养之术,使他终未得享天年而病逝.或许这也是他道门师长看他是个治世的料子,且有治世的抱负,因而因材施教的结果吧!
参考资料:诸葛亮事迹 诸葛亮故事
❷ 闽南歌曲十二大美女叫什么名字
陈小云
韩宝仪
林玉英
小凤凤
林翠萍等
还有一些人不出名01.爱拼才会赢02.浪子的心情03.茫茫到深更04.酒后的心声05.爱情一阵风06.有酒矸通卖无07.云中月08.码头酒09.烧酒话10.爱人呀跟人走11.爱情的限时批12.毛毛雨13.杯中影14.分愁15.一条毛巾仔16.惜缘17.杯中恋情18.爱你无条件19.浪子走天涯20.山顶的黑狗兄21.双人枕头22.陪伴阮身边23.车站24.雪中红25.酒醉的梦26.男性的本领27.负心郎28.爱你的心肝啥人知29.泪酒30.伤心夜港边31.害我心肝丢三下32.世界第一等33.错爱34.行船的人35.粉红色的腰带36.买醉37.痴心沉落海38.往事甭提起39.喜欢就好40.歌声恋情41.连杯酒42.放浪的人生43.为你想替你想44.小姐,请你乎我爱45.暗淡月
❸ 台湾十二大美女海底城泳装歌唱秀 唱免矢志 ,最漂亮的那个叫什么名字,不要和我说是陈小云..她不是..
王彩桦。
王彩桦,1968年11月24日生于台湾台南,台湾知名艺人,闽南语歌手、演员。
代表作品有保庇、铓铓角角、秀米的妈、恩情深似海、不惊行情坏等。
演艺经历:
十六岁以歌手身份出道,首部正式戏剧作品为1987年华视《恩情深似海》。
2003年出演《鸟来伯与十三姨》并真正让她受到大众关注。
2010年,以一首《保庇》红上国外CNN,被美国CNN封为“台湾碧昂丝”。
2011年发行全新EP《秀米的妈》。
2012年发行第二张专辑《不惊行情坏》。
在2011年网络票选“最想约会对象”排名第五,赢得林志玲一个名次。
❹ 当年台湾十二大美女分别是哪此人
王彩桦——爱情的骗子我问你,爱人跟人走,爱拼才会赢,人生的第一步
鲍悦君——真情放水流,杯中影
湛容——故乡,爱情一阵风,干一杯
邓琪——免失志
何婉绮——初恋,欢喜干一杯
陈凤祥——忍,心花为你开
黄美凤——为你唱一首歌,奋斗的歌手
吴芬燕——朋友情
方诗婷——浪子的心情,情泪,心痛,男儿的心情
苏晓珍——为你打拼,无彩我爱你
李珈慧——痴情花,男性的本领,可怜的人
李金壖——烧酒话,思慕的形影
❺ 《捐款修路光荣榜》新祥—至—官垌
《永安新祥新开路建设捐款光荣榜三》
[爱心]为开通永安镇新祥村至官垌镇出山口村路段建设,5月23日12点31分至6月9日10点30分新增云上捐款名单:
1、新祥村委支书 大车坪 冯德彩 捐款1000元
2、大车坪 冯雪阳 捐款200元
3、那辽肚 杨泽忠(大车坪冯总外父)捐款100元
4、那辽肚 杨德昌(大车坪冯总大舅)200元
5、龙管田 杨家良 捐款188元
6、大车坪 冯子荣 捐款100元
7、大车坪 冯书娜 捐款100元
8、大车坪 冯绍峰(国斌仔)捐款100元
9、大车坪 冯 娟 捐款100元
10、文田坡 杨家兴(大车坪永崇姐夫)捐款100元
11、南宁市 蒋兴英(大车坪建华丈母娘)捐款100元
12、大车坪 冯乐洋 捐款100元
13、茶山尾村 宾海福 捐款100元
14、大车坪 黄芳(诗崇夫人)捐款108元
15、秋枫田 彭清 女士(冯诗海母亲)捐款100元
16、秋枫田 庞丽萍(冯诗海夫人)捐款100元
17、秋枫田 冯书梦小朋友(冯诗海女儿捐款100元)
18、贞平高坡村 庞妃兰老板娘(大车坪冯总朋友高坡村黄善杰夫人)捐款128元
19、中山市友财钢结构公司 黄绍东先生 (大车坪冯泳棋朋友)捐款200元
20、太安 朝阳村 彭祖芬(大车坪冯泳棋朋友梁大富先生妈妈)捐款100元
21、太安朝阳村 梁大富先生 (大车坪冯泳棋朋友)捐款200元
22、太安 朝阳村 甘玉芳(大车坪冯泳棋朋友梁大富先生夫人)捐款100元
23、太安 朝阳村 梁一航小朋友(大车坪冯泳棋朋友梁大富先生女儿)捐款100元
24、太安 朝阳村 梁顺超小朋友(大车坪冯泳棋朋友梁大富先生儿子)捐款100元
25、高垌麓 新祥村委副主任黄小燕 捐款200元
26、大充口 冯德明 捐款100元
27、大冲口 冯军捐款300元
28、高坡村 庞勇 捐款 200元
29、高坡村 庞德财 捐款138元
30、高峰大坪 刘贻辉先生 雷士照明老板(大车坪冯泳棋朋友)捐款366元
31、勒根麓,彭春瑜 捐款 200元
32、社山铺 冯升德 捐款100元
33、高坡村庞晓锋 捐款200元
34、高坡村 庞嘉乐 捐款100元
35、高坡村 庞康希 捐款100元
36、大车坪 冯东远 (大车坪冯海胜大子)捐款100元
37、大车坪 冯天旺 (大车坪冯海胜二子)捐款100元
38、大车坪 冯爱秋 (大车坪冯海胜女)捐款100元
39、林垌村 冯军(十二老板)捐款200元
40、陂堂村 彭静美女(陂堂村彭雄女儿)捐款268元
41、水鸣 木排坡 (冯泳棋同学宾业洲儿子)宾仕博 先生(柳州市柳工集团)捐款200元
42、龙口垌 冯文富 捐款300元
43、亚山 陈猛十哥(大车坪 冯春华同学)捐款118元
44、水鸣 珠沙坡 谢建军李玲夫妇(大车坪 冯春华发小)捐款198元
45、广西昊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贞平高坡村黄善乐)捐款666元
46、贞平瑶山田 彭承林 捐款668元
47、勒根麓 新祥村委团支书 彭晓明 捐款200元
48、勒根麓 彭业崇 捐款100元
49、龙口垌 庞秀英 捐款208 元
50、龙口垌冯学良 捐款200元
51、高垌麓冯禹华 捐款120元
52、祠堂村 冯徳正 捐款200元
53、永安杉木景 彭勇 捐款200元
54、水鸣镇塘城头村 赵海宇 捐款200元
55、大车坪 邓振锦 (冯彩龙爱人)捐款100元
56、大车坪 冯天华 (冯彩龙女儿)捐款100元
57、大车坪 冯日丰 (冯彩龙儿子)捐款100元
58、高坡村庞祖宏捐款200元
59、江正李村人 李冬梅 (大车坪冯泳棋同学) 捐款100元
60、西垌桃子充 王庆强 捐款100元
61、龙口垌 冯贵 老师 捐款200元
62、新茂 甘羌塘 宾家宇 捐款268元
63、祥和堂 冯世桥 捐款108元
64、大车坪 庞雪梅(冯里程夫人)捐款100元
65、大车坪 冯天宝(冯里程二儿子)捐款100元
66、凤尾村 庞徳林 捐款100元
67、贞平平脚村 冯世锋 捐款100元
68、文田坡 杨 军(南宁第四医院工作)捐款200元
69、高坡村 庞建东 捐款106.90元
70、太安六管田 杨统生(医师、院长)捐款300元
71、枫木田 冯少鹏 捐款108元
72、社山铺 冯海茗 捐款100元
73、水鸣邓屋 邓 英 捐款100元
74、新屋村 庞丽群 捐款168元
75、新屋村庞明捐款200元
76、新屋村 庞志军 捐款200元
77、旺仙麓 庞永富 捐款100元
78、绿珠江诚信门业 冯俊源(博白冯氏宗亲)捐款118元
79、大车坪 冯日雄 (冯进 大儿子)捐款300元
80、茶山尾 宾 海 捐款200元
81、 大垌村 宾仕崇 捐款100元
82、大秧地村 杨雪琴(春天夫人)捐款100元
83、荔枝根 庞天生 捐款108元
84、林垌村 冯秋铭 捐款100元
85、林垌村 冯 海 捐款200元
86、林垌村 冯诗龙 捐款200元
87、大车坪 冯日豪(永强大儿)捐款108元
88、大车坪 冯日宁(永强二儿)捐款108元
89、林垌村 冯预奎 捐款200元
90、林垌村 冯富华 捐款100元
91、新屋村庞徳保 捐款100元
92、勒根麓 彭承聪 捐款100元
93、勒根麓 彭俊华(彭承聪儿子 )捐款100元
94、大车坪 冯飞燕(大车坪冯进二女儿)捐款118元
95、东平镇 李小龙 先生(大车坪冯进二女婿、冯飞燕夫人)捐款518元
95、新茂大茂坪 庞永欢(大车坪 庞东梅老弟)捐款108元
96、林垌村 冯 琳 捐款100元
97、林垌村 冯 杰 捐款168元
98、北岸垌 李开文 老师 捐款200元
99、林垌村 冯德猛 捐款300元
100、林垌村 冯胜针 捐款168元
101、秧地村 冯世文 捐款200元
102、林垌村 冯云飞 捐款100元
103、勒根麓 彭业强 捐款100元
104、勒根麓 彭 松 捐款200元
105、勒根麓 彭海湖 捐款200元
106、勒根麓 彭海山 捐款200元
107、新屋村 宾能兰 捐款168元
108、龙口垌 冯冬华捐款108元
109、勒根麓 彭 强 捐款100元
110、勒根麓 彭楚军 捐款100元
111、北岸洞 李紫莲 捐款20元
112、新祥村治保主任 冯 剑 捐款300元
113、秧地村 冯世丰 捐款100元
114、祥和堂 冯永祥 捐款108元
115、陂塘村 彭业禄 捐款100元
116、新茂大茂坪 庞永飞 (大车坪庞东梅老弟)捐款200元
117、太安朝阳村 梁恭 梁旭 合捐款500元
118、林垌村 冯德朝 捐款100元
119、勒根麓 彭承德 捐款200元
120、勒根麓 彭东东 捐款108元
122、勒根麓 彭业信 捐款200元
123、陂堂村 彭业胜 捐款100元
124、杉木根 庞德安 捐款200元
125、秧地村 冯裕恒 捐款100元
126、城治梅根田 冯春梅 捐款118元
127、林垌村 冯海华 捐款108元
128、高垌麓 冯晋耀 捐款100元
129、大车坪 冯春崇 捐款100元
130、大垌村 庞祖姬 捐款100元
131、勒根麓 彭业德 捐款100元
132、勒根麓 彭承锋 捐款200元
133、新屋村 庞德富 捐款100元
134、陂堂村 宾妹珍(彭军爱人)捐款100元
135、陂堂村 彭海龙 (彭军子)捐款100元
136、陂堂村 彭家杰 (彭军子)捐款100元
137、陂堂村 彭丽锦 (彭军女)捐款100元
138、陂堂村 彭依婷 (彭强女)捐款100元
139、凤尾村 庞祖传 捐款200元
140、新屋村 庞十九 捐款100元
141、勒根麓 彭承军 捐款200元
142、大爱居士 何珍艳 捐款100元
143、林垌村 冯小连 捐款100元
144、秧地村 冯天华 捐款200元
145、凤尾村 庞康保 捐款100元
146、陂堂村 彭庆华 捐款200元
147、陂堂村 彭家宏 捐款118元
148、陂堂村 彭业志 捐款50元
149、勒根麓 彭彬彬 捐款100元
150、勒根麓 彭 桂 捐款100元
151、垭埲村 黄家雄 捐款100元
152、垭埲村 黄传得 捐款100元
153、兴业正阳村 陶登艺 小朋友(大车坪 冯李程 外生孙)捐款100元
154、凤尾村 庞德海 捐款168元
155、城治山心 彭喜、冯岚(大车坪冯富二女)捐款200元
156、枫木田 冯诗耀 捐款200元
157、大冲口 冯德文 捐款100元
158、旺仙麓 庞十六 捐款100元
159、陂堂村 彭业起 捐款100元
160、新祥刘冲麓 冯名德 捐款100元
161、林垌村 冯洛骅 捐款108元
162、高垌麓 冯石广 捐款100元
163、鸡冠鼻 黄家富 捐款200元
164、周村垌 彭海东(诗崇外甥)捐款288元
165、合光村 冯徳新(冯飞翔大姐)捐款100元
166、林垌村 冯 朝 捐款100元
167、龙口垌 冯德盛 捐款100元
168、勒根麓 彭 剑 捐款100元
169、勒根麓 彭业武 捐款100元
170、勒根麓 彭业寿 捐款100元
171、榄子冲 圆台老板九弟 捐款200元
172、陂塘村 彭康生(彭承东儿子 )捐款100元
173、陂塘村 彭富强(彭业胜儿子 )捐款118元
174、沙木鼻 冯诗崇 捐款100元
[爱心]2018年5月24日至6月9日10点30分地面现金捐款,现在大车坪指定黄家珍登记代收如下:
1、高垌麓 冯康棋 捐款100元
2、大车坪 冯 进 捐款100元
3、大车坪 李英兰(冯进夫人)捐款100元
4 、枫木田 冯诗宏 (医师)捐款200元
5、高坡村 庞祖强 捐款100元
6、勒根麓 彭承兵 捐款200元
7、岭 景 刘海东 捐款200元
8、榄子冲 宾 冰 捐款108元
9、大冲肚 冯德昌捐款200元
10、祠堂头 冯德义捐款100元
11、垭埲村 黄官水捐款200元
12、大车坪 宾仕贵 捐款50元
13、大车坪 冯子龙(冯远大子)捐款50元
14、大车坪 冯子凤(冯远女儿)捐款50元
15、大车坪 冯春良 捐款100元
16、大车坪 黄秋霜(冯春良夫人)捐款100元
17、高屋岗 李景忠 捐款100元
18、元充景 宾允东 捐款100元
19、凤尾村 冯秀连捐款100元
20、大车坪 李凤 (冯海胜夫人)捐款100元
21、祠堂村 冯金富 捐款100元
22、祠堂村 冯泽伟 捐款100元
祝各位捐款者: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学习进步!工作顺利!财源广进!生意兴隆!步步高升!子孙满堂!家庭幸福!日赚万万元![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以上捐款如有误之处,请提指正
❻ 惊天大漏!时凤兰对决八大高手13回合速胜,象棋女神威武不败
北京时间5月26日,时凤兰对决八大男女高手之战在蔡佑广棋社强势战罢。最终超级美少女、象棋女神时凤兰发挥出色,在全程执后手的情况下,专心致志,连对八位大师、十虎、省冠、名将,夺取三胜五平的金身不败战绩,强势非凡,威武霸气漂亮,无人可破,厉害无比。
本番擂主时凤兰,乃是棋界超级美少女,人美棋好音甜的典型,魅力无限。
时凤兰不单从小美貌在身,而且棋艺出众,逐年提升,等级分多次进入全国女子前十,成为一流的女国手。
女神多次代表广东队斩获全国团体赛、智运会等顶级赛事桂冠,当中几次全场100%胜率,所到之处,对手惧怕三分。
时凤兰近年专注研究棋艺,勇往直前为全国冠军的梦想而努力,让人尊重,女神曾有胜唐丹评为年度女子最佳对局,赢男子特大孟辰及多位男子大师等纪录。
待见今日之争,八位大师、十虎、省冠、名将勠力而来,誓言攻破女神金身,时凤兰全以后手,每方15分快棋包干,持战四小时,强劲不已。
首战,与江门名手蔡开长,两边摆出中炮三兵先锋马对屏风马3卒右马外翻阵势,子力飞速对峙,贴身相咬,形成强悍对攻。
进入中盘,双方激烈纠缠之中,女神突出弃马招式,子力杀入红棋内线,红方后防受险,防御中,左侧底部漏风。
时凤兰抓住机会,两车甩到侧翼,凭2、3路双车错之威,33回合生生挤杀了红棋肋道帅,红只能投子认负,女神夺得开门红。
次战,面对女子棋坛的老对手,美女大师、新生代之星李越川,本场对局进行的颇为意外,二人起马对挺卒阵,一上来互相调出子力,成为局部的短兵相接。
来到中局,正是犬牙交错的好时际,盘上四车四马四炮,十二个大子均在,红方13回合突出马七退九的惊天大漏。
时凤兰不假思索,挥炮打中兵,叫将抽车,红炮不能打出反将,否则黑棋有双炮重炮杀的手段,棋局戛然而止,红棋失误速负。
女神连下两城,第三场,同橘梅社长、潮汕名将马忠伟交锋,亦是起马对挺卒式,马忠伟布局娴熟,还回中炮盘头马战意昂扬。
红棋不以平和,攻杀之态跃然枰上,女神决意对攻,兑换车双马后,在车双炮对车双炮的互攻之中,精妙谋得红棋一子。
尔后车双炮三方力量左右开弓,瞄准红方老帅在外,缺相少子的弱点,54手两翼夹车炮夺取胜利。
是此,时凤兰状态爆棚,势不可挡,夺得三连胜之威,当下已至深夜近十点,女神久战下来体力有失,不过仍然在4-8局连续顶住了十虎、省冠、名将的轮番攻击,平邓家荣、王冠棋、梁忠龙、谢艺、陈磊。
这样,本次时凤兰对决八大男女高手,面对大师、十虎、省冠、名将,平均9-3至神1的全场猛士,全程后手,强劲非凡,力取三胜五平的金身不败战绩,时凤兰就是时凤兰,威武霸气漂亮,象棋女神厉害!
(象棋王子)
❼ 古代过度学习的故事
1
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据徐星友《兼山堂弈谱》等书记载,他生干清顺治八年(1651年)或十一年(1654年).黄龙士天资过人,幼小时棋名已闻达四乡邻里。长大点后,父亲就带他到北京找名手对弈,从此黄龙士棋艺大进。康熙三年他在门宁初谒杜茶村时,他的棋艺距国手还差一截,第二次谒见杜的时候,他已一跃而为国手。他与在棋坛驰骋五十余年久负盛名的盛大有下过七局,获得全胜。吕书舱说他下棋如"淮阴用兵,战无不胜",在清初"群贤蔚起,竞长争雄"的状况中,黄龙士鹤立鸡群,"一切俯视之",夺得霸主地位。前辈大家周东侯,此时棋力亦在黄龙士之下了,其他棋手见了他更是退避三舍,不敢与之较量。人们将黄龙士尊为棋圣,他和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可惜黄龙士"享年不永",刚到中年便撒手人寰了。
《清代轶闻》上记载:徐星友初遇黄龙士时,黄授徐四子,几局后,授三子,待十局终了,徐星友遂成国弈。名家中“自三子进为国手,前此盖未有也。”
但是,徐星友成名后,不但不感恩于黄龙士,反而对黄龙士忌恨得要命。因为在当时,放眼天下,只有黄龙士名气高过徐星友,也只有黄龙士能胜他一着半势。所以,徐星友做梦都想除掉黄龙士,独霸棋坛。徐星友不是个笨人,更不想担个忘恩负义的罪名。那样的话,棋下的再好,也将不耻于天下了。思来想去,徐星友想到了玩物丧志上。三国时的刘备,是天下共仰的英雄、大豪杰,被周瑜施了“美人计”,还险些误入歧途。只是因为有了诸葛亮,他才跳了锦绣坑。重生霸主心。黄龙士不是刘备,也没有诸葛亮来救他,还怕他不上当?
据说,徐星友家业富足,金银盈屋。于是,他为黄龙士盖起了豪华的楼阁,恭恭敬敬地把恩师请到家中,每日锦衣玉食地供奉,前后宅遍置美女,夜以继日丝竹管弦,游宴不停,或命家人陪黄龙士狎名妓,酗美酒,总之是搞得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花样百出。当时人都以为徐星友得名不忘本,善待恩师,无不啧啧称赞。就这样,黄龙士沉湎于声色犬马,三年之后,终于精力衰竭,一命呜呼了。
另有一说,黄龙士素来以“弈圣”自负,争强好胜,从不认负服输。一日,徐星友请来三位弈林中的高手,每人棋力只稍逊黄龙士而已。然后请黄龙士到自己家中,指着早已摆好的三副棋说:“这三个人的棋也属难得。我同时与三人对局,每次必负无疑。三人口出狂言,说是即使恩师到,以一对三也无胜算,不知您以为如何?” 果然请将不如激将,黄龙士当下请三人就坐,说是要“大杀三方“。结果,他东奔西走,轮流走子,这三人又都不是等闲之辈,直把黄龙士累得满头虚汗,殚精竭力,便出平生手段,才把这三盘棋赢了下来。不过,就在当夜,黄龙士终于因为劳累过度,吐血而死。徐星友遂为天下弈林第一手。
也有人说,上述故事,都是小说家言,茶余饭后看看也无不可,却认不得真。《清代轶闻》在论徐、黄时就说,弈家积习,专好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但徐星友着《兼山堂弈谱》,对黄龙士推崇备到,没有丝毫忌刻不敬的语言,不像能干出那些缺德事的人。也许因为黄龙士死后,徐星友以国手擅名弈林四十年,难免有人嫉妒,就造出这些谣言来诋毁他。细想起来,这种说法似也不无道理。
黄龙士具有独特棋才,着子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寓间极深,对手不易察觉,若敢于用强,他即随机应变,出奇制胜,迫使对手相形见绌,反以自困。邓元鏸推崇说:“龙士用思尤密,深入奥窍。当危急存亡之际,群已束手智穷,能于潜移默运之间,益见巧心妙用,空灵变化,出死入生。”又说:“龙士如天仙化人,绝无尘想。”时人甚至将他同黄宗羲、顾炎武等哲人大家人并称为“十四圣人”,推为“棋圣”,足见其影响之大。
黄龙士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
对黄龙士的棋风特色,后人评价甚多。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浓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
黄龙士的棋着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此外,邓元惠还将黄龙士的七十盘对局集成《黄龙士先生棋谱》一本,黄龙士对局中的精华大都收在其中了。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黄龙土为《黄龙士全图》写的《自序》。这是黄龙土自己丰富经验的宝贵总结,较全面地论证了围棋的战略战术,见解独到精辟,发人深省。如他谈到布局和全盘战略时说。"辟疆启字,廓焉无外,傍险作都、扼要作塞,此起手之概。"谈到攻守和战术原则时说:"壤址相借,锋刃连接。战则羊师独前,无坚不暇:守则一夫当关,七雄自废。此边腹攻守之大势。"谈到对形势判断时说:"地均则得势者强,力竞则用智者胜,着鞭羡祖生之先,入关耻沛公之后,此图失之要。"谈到策略时说:"实实虚虚之同,正正奇奇之妙,此惟审于弃取之宜,明于彼此缓急之情,"这些都是黄龙士从对局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的见,也显示出黄龙士自己的棋风。
至今日本棋界仍然钦佩他的高超棋艺。黄龙士对局轻灵多变,思路浑圆,局面开阔,气魄雄大。他所着《弈括》一书中有篇自序,是他实战经验的总结,见解精辟,发人深思,其中这样写道:“辟疆启宇,廓焉无外,傍险作都,扼要作塞,此起手之概。”这是说起手布局,要占大场要点,“作都”,“作塞“,使棋有根据和攻守要塞;要从局部设想到全局,从起点考虑到今后的发展,以达到“上乘灵妙之境”。除《弈括》外,黄龙士还着有《黄龙士全图》、《自拟谱十局》、《四大盘弈谱》等,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
后人称黄龙士为“棋圣”,于清一代当之无愧。
2范西屏(又作西坪)名世勋,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是四大家中的佼佼者,在袁枚的《范西屏墓志铭》和毕沉《秋学对弈歌序》等诗文中,对他的生平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范西屏的父亲是个棋迷,直下到家道败落仍未尽兴。可惜棋艺始终不高,只把这一嗜好传给了儿子,范西屏三岁时,看父亲与人对弈,便在一旁呀呀说话,指手画脚了。真可谓天生棋才!
父亲见儿子与己同好,甚是欢喜,唯恐儿子和自己一样不成气候,当下带儿子拜乡里名手郭唐镇和张良臣为师,棋艺日见长进。不久两位老师的棋力都不及他了。父亲又送他拜山阴着名棋手俞长侯为师,俞长侯棋居三品。有这位名师指点,范西屏长进更快,十二岁时就与俞长侯齐名了。三年后,西屏竟已受先与先生下了。他与先生下了十局,先生完全不能招架学生的凌厉攻势,均败在学生手下。从此,俞长侯不再和他下棋。他十六岁时,便成为闻名天下的国手。
范西屏学成时,正值雍正、干隆年间。他和俞长侯同住松江,受到棋艺家钱长泽的盛情招待。十余年后,范西屏再访松江,帮助钱长泽“晨夕参研”编成《残局类选》。
范西屏出名之时,天下太平,大官们多闲聊无事,他们争着拿银子请强手与范西屏较量,以此为乐。当时棋林高手梁魏今、程兰如、韩学之、黄及侣都纷纷败在范西屏手中。棋手胡兆麟,人称“胡铁头”,棋力甚凶猛,也常是范西屏手下败将,在《海昌二妙集》中老胡常常是被让二、三子的,但老却是榜上有名的国手,可见范、施的卓尔不群。
当时能与范西屏抗衡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四大家之一的施襄夏。不过,据各种史料记载来看,施襄夏是长考派,显得思路不如范西屏敏捷灵活,两人对弈时,施襄夏常锁眉沉思,半天下不了一子,范西屏却轻松得很,似乎全不把棋局放在心上,甚至应子之后便去睡觉。有一回对局,范西屏全局危急,观棋的人,都认为他毫无得胜希望了,必输无疑。范西屏仍不以为然,隔了一会儿,他打一劫,果然柳暗花明,七十二路棋死而复生,观棋者无不惊叹。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同学,年龄又相仿(范长一岁),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镰,各奔前程,相聚时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干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以后,干隆四年时,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着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施六比五领先。“当湖十局”下得谅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在当湖,范、施除对弈外,主要是教张永年和他的儿子张世仁、张世昌下棋。张氏父子都能文工弈,棋达三品,有“三张”之称。范、施教棋期间,与三张受子对局,后选出了精彩的二十八局,刻成《三张弈谱》一书。
范西屏和施襄夏棋力远在众多棋手之上,能与他们对子者寥若晨星,一般棋手者如张氏父子,受子后方可开局。当时受棋者从二子到十一子不等。凡让子者,均称指导棋,是当时培养后进的一种较为实际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范、施二人都亲自面授了不少门徒,为发展围棋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范西屏棋名已闻达四海,他的学生毕沅曾写了一首长诗《秋学对弈歌》,其中有这样一句:“君今海内推棋圣”。那时,范西屏还不到四十岁。
范西屏晚年客居扬州,当时,扬州是围棋的中心之一。范西屏居此期间,学生卞文恒携来施襄夏的新着《弈理指归》,向范西屏请教。(卞也是施的学生),范据书中棋局,参以新意,写成棋谱二卷。扬州盐运史高恒,为了附冀名彰,特以官署古井“桃花泉”名之,并用署中公款代印此书。这就是《桃花泉弈谱》。范西屏在扬州还写了其它围棋着作。
3
范西屏晚年并未完全放弃围棋实践,《墨余录》记载:嘉庆初年,范西屏前往上海。当时上海最优秀的棋手是倪克让,其次是宫加录等人。倪克让不屑与他人对弈,宫加录等人则在豫园设棋局与四方棋手下棋赌钱。范西屏一日来到豫园,见有人对弈便站下了。看了一会见客方将输,便给他出主意,旁边人不高兴了,对范说:“这是赌博,旁观者不能多话。你既然会下棋,为什么不自己来决一胜负呢?”范西屏笑了笑,从怀里取出一大锭银子,对众人说:“这就是我的赌注。”看到这么多银子,所有的人都眼红了,纷纷争着要和范对弈。范接着说:“我下棋于不怕别人说话,你们可以合在一起和我对局。”棋没下到一半,对手们已经手足无措,一筹莫展了。于是有人赶紧去报告宫加录。宫加录赶到,范西屏坦然自若,先受先三子与他下了一局,宫加录输了。范西屏再让,宫加录还是输了。大家傻了眼。不得不去搬来最后的援兵倪克让。倪克让闻风而至,一见面,二活没说,伸手弄乱了棋盘,告诉众人:“这是范先生,你们哪是他的对手!”这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上海的富豪们纷纷请他教棋。范西屏在西仓桥潘家受先四子与倪克让下了棋,观棋者把对局情况记录下来,编成《四子谱》一书。
范西屏卒年不详,大文学家袁玫曾写过一篇《范西屏墓志铭》,其中卒年、岁数和葬处均未说明,只写了“以某月日卒,葬”。袁玫亡故于1797年,事实上此后史料上还有范赴沪对弈一事的详细记载。估计袁玫写墓志铭时,范西屏并未去世,是所谓“生吊生祭”,当然这是推测而已。
范西屏为人耿直朴实,他不求下棋之外的生财之道。有了钱财,也将一半分给同乡中的困难人家。袁玫对他的为人盛赞不已,说:“余不嗜弈而嗜西屏”。他认为那些“尊官文儒”都不及范西屏人品高尚。
范西屏的棋风,前人有不少总结。棋手李步青曾对任渭南说:“君等于弈只一面,余尚有两面,若西屏先生则四面受敌者也。”这是说范西屏全局观念特别强。李松石在《受子谱.序》中谈得更为详细,他说:范西屏“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范西屏不很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具体手法就是“时时转换,每出意表”。这种手法不少棋手都有领教,评价甚高。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毕沅在《秋堂对弈歌》中,也这样描述了范西屏的棋风:“淮阴将兵信指挥,矩鹿破楚操神机。鏖战昆阴雷雨击,虎豹股粟瓦尾飞。乌道偏师方折挫,余子纷纷尽袒左。忽讶奇兵天上下,当食不食全局破。”
清代棋艺家李汝珍谈到四大家时曾说:“此四子者,皆新奇独造,高出往古。而范尤以出神入化,想人非非。”对范西屏如此高的评价并非偶然,他不仅汲取了前人的全部经验,而且有所创见,有所发展。这从他写的《桃花泉弈谱.序》中,可以看出,在这篇《序》里,他先谈到下围棋“实用心之事”,他自己“自髫年爱习前贤之谱,罔不究心。”接着,他谈到了明代棋坛的情况:“有明作者,皆浑而不举,言先后,言虚实,言向背而已,”这是棋谱家的缺点,也是棋手的缺点。他又谈到清朝初年的棋手:“国初弈乐园诸公冥心孤诣,直造单微,于先后之中生先后,虚实之中生虚实,向背之中生向背,各就英分所极,自成一家。堂堂正正,怪怪奇奇,突过前人。”然后,他又谈到了他这一代棋手:“至三十年来,国手则不然,较大小于毫厘,决存亡于官冥。交易变易,时时存一片灵机;隔二隔三,处处用通盘打算。数至此,尽心至此,”范西屏认为,围棋之所以这样不断向前发展,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不坐困千古也”。这充分说明范西屏不迷信前人的创新精神。李松石还说过这么句话:“范于弈道,如将中之武穆公,不循古法,战无不胜。”范西屏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并不认为围棋发展到自己这儿就停止了。他认为围棋的发展是无极限的。
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二卷,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价值最大的古谱之一,这本书,“戛戛独造,不袭前贤”,内容异常丰富、全面,精辟地记载了范西屏对于围棋的独特见解。此书则一出版,便轰动棋坛,风行一时,以后重刻版本很多,二百年来影响了无数棋手。
4清代棋坛除黄、范外的另一座高峰当推施襄夏了。
施襄夏名绍暗,号定庵。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卒于干隆三十五年(1771年)。他也是浙江海宁人,与范西屏是同乡。《扬州画舫录》上说,范、施二人系同母异父兄弟,此说未必真实。施襄夏在为《弈理指归》写的自序中较详实地记载了他的生平。
施襄夏从小就读于私塾,是个老实、文静的孩子。他父亲是位雅士,擅长诗文书法,也画些兰竹之类。晚年退隐家中,常焚香抚琴,或陪客下棋。施襄夏念完功课,便坐在父亲身边,看他抚琴下棋。渐渐地,他对这棋艺发生了兴趣,开始向父询问其中的道理。父亲对他说:"学琴需要'淡雅',而不能'繁枝',学棋需要'灵益',而不能'沾滞'。你瘦弱多病,学琴好些。"于是施襄夏开始学琴了。不过没过多久,父亲发现儿子对围棋的喜爱甚于琴。当时,比施襄夏年长一岁的范西屏从师俞长侯学棋,到十二岁时,已与老师齐名,这使施襄夏十分羡慕。父亲便也把他送到了俞长侯门下。开始范西屏要让施襄夏三子,一年以后两人就可以分先对弈。
在俞长侯那儿被先生让三子教了一年,施襄夏性格上争强好胜、不甘久居人后的优点在老师和天才师兄的激发下,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很快便能与范西屏分先争个高下了。其间,老棋手徐星友也曾让三子与施襄夏下过指导棋。老国手慧眼识真珠,非常看重这位少年棋手,把自己的棋着《兼山堂弈谱》赠给他。施襄夏也果然不负厚望,对这本名着认真钻研数年,受益很大。
施襄夏二十一岁时,在湖州遇见了四大家中的梁魏今和程兰如,两位长者都受先与他下了几局棋,施襄夏从中又悟出不少道理。两年以后,施襄夏又遇梁魏今,他们同游砚山,见山下流水淙淙,都很兴奋。梁魏今对施说:"你的棋已经下得不错了,但你真的领会了其中奥妙了吗?下棋时该走的就得走,该停的就得停,要听其自然而不要强行,这才是下棋的道理。你虽然刻意追求,然而有'过犹不及'的毛病,所以三年来你仍未脱一先的水平。"施襄夏细细体会了这番深刻的议论,意识到自己以前好高骛远,走了弯路。从此,施襄夏一变往日棋风,终于成为一代棋圣。
此后三十年间,他游历吴楚各地,与众多名手对弈,交流棋艺,五十岁以后,和范西屏一样,也客居扬州,教授学生,为培养下一代花了不少心血。他的学生很多,但他始终很谦逊。晚年在扬州,他还写了不少围棋着作,为后来棋手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施襄夏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出现在棋史上的。在《弈理指归·序》中,施襄夏对前辈和同辈棋手有十分精粹的论述:"圣朝以来,名流辈出,卓越超贤。如周东侯之新颖,周懒予之绵密,汪汉年之超轶,黄龙士之幽远,其以醇正胜者徐星友,清敏胜者娄子恩,细静胜者吴来仪,夺巧胜者梁魏今,至程兰如又以浑厚胜,而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正是基于对其他棋手如此深刻的研究分析,施襄夏集各家之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颗闪烁异彩的明星。
邓元穗说:"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就是施襄夏棋风的主要特点。施襄夏自己也说过:"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他在《自题诗》中写道:"弗思而应诚多败,信手频挥更鲜谋,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有人说这是当湖十局弈毕,后来居上的施襄夏批评范西屏的,其实应该说这是批评只学范西屏皮毛外在的那些后辈棋友的中恳之语。
施襄夏特别强调这个"静",他在《凡遇要处总诀》中说:"静能制动劳输逸,实本攻虚柔克刚。"这和他说的"化机流行,无所迹向,百工造极,咸出自然","棋之止于中止",是一个意思。"静"即是"自然",即是"止于中止",也就是当年梁魏今对施襄夏说的"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这并不是提倡被动。施襄夏一向重视争取主动,他曾说:"逸劳互易忙须夺,彼此均先路必争。"这与"静"是不矛盾的。"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关键还在"行"和"止"都必须是主动的,这样才可能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实攻虚,以柔克刚,这正是施襄夏棋风的奥妙所在。
5
施襄夏在理论上贡献很大,他是在认真总结了前人棋着的得失之后,写出自己的着作的,他十分推崇《兼山堂弈谱》和《晚香亭弈谱》,但也大胆、尖锐地指出了它们的缺陷,他在自己的《弈理指归·序》中说:"徐着《兼山堂弈谱》诚弈学大宗,所论正兵大意皆可法,唯短兵相接处,或有未尽然者。程着《晚香亭弈谱》惜语简而少,凡评通当然之着,或收功于百十着之后,或较胜于千百变之间,义理深隐,总难断详,未人室者仍属望洋犹叹。二谱守经之法未全,行权之义未析也。"这种科学态度是难能可贵的,这使得施襄夏的着作较前人有了很大发展。他的《弈理指归》二卷,是我国古棋谱的典范,是施襄夏一生心血的结晶,可与《桃花泉弈谱》媲美。因此书原文是文言口诀,字句深奥,图势较少,钱长泽为之增订,配以图势,集成《弈理指归图》三卷。
施襄夏死后,他的学生李良为他出版了《弈理指归续篇》,这本书的《凡遇要处总诀》部分,几乎总结了当时围棋的全部着法,是部全面论述围棋战术的着作,是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十分少见的精品。这些口诀,都是施襄夏平生实战和研究的心得,句法精炼,内容丰富。以范西屏、施襄夏为代表的康熙、干隆时代的棋艺水准,是整个围棋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范西屏、施襄夏等人把围棋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施襄夏之前,围棋方面的理论除了《棋经十三篇》外,再没有任何人总结涉及,见到最多的是各种棋势的汇编和实战对局集册。而《棋经十三篇》对围棋方面大而化之,一般来说可以有助于对围棋规律的理解,但是起不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施襄夏主要着作有《弈理指归》和《弈理指归续编》,《凡遇要处总诀》是后者书中的一部分。这两部书和范西屏的名着《桃花泉谱》相映成辉,在历史上齐名,同为古代棋书中的经典。由于施襄夏不仅棋艺高超,且有相当文学修养,他把自己对围棋理论方面的探索和理解结合上实战,撰写出的《凡遇要处总诀》更为世人传颂,其中所述下围棋的道理和规律,从深度上讲,有些内容已超过《棋经十三篇》。他的《凡遇要处总诀》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通俗、就芜杂为精当,表现出了施襄夏对围棋内在规律达到了哲学意义上的认识。
《凡遇要处总诀》所涉及的围棋理论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对全局的总览。
“起手据边隅,逸己攻人原在是。”大意是说:下围棋先走角再占边,占据了有利地形再攻击对方是下围棋根本的道理。兵法上讲“以逸待劳”,围棋上也是这个原则。
二.局部的战略方针。
“攻虚宜紧紧宜宽。”这句话讲的是攻击孤棋的原则。大意是,在攻击对方孤棋的时候,如果对方还处于弱小、松散、没有反击能力的情况,那么要逼的紧一些,不要留给它可以就地活棋的余地。相反,紧逼之后,对方的孤棋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了一定的反击能力,那时攻击就要离它远一点,只是保持牵制就可以了。
类似经典的话还有:“两处有情方可断。三方无应莫存孤。”这两句话讲的是“切断”和对待自己的孤棋原则。大意是,对方的棋如果被“切断”为两部分以后,两处的棋都需要照顾处理,那么你的切断就是有意义的,否则你去“切断”就是无谓之举。从效率角度看就是无效行为,而围棋是非常要求效率的。
三.具体的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凡遇要处总诀》还讲了许多具体情况下的应对方法,主要是围棋实战中技术,关于这方面的分析需要借助许多具体的围棋实战中的事例,配以围棋的技术图谱,如此超出了本书“漫谈围棋“的写作意图。只好割爱剩略。
施襄夏另外的一个特殊贡献是对前辈和同辈棋手的棋艺作了研究,对他们有十分精粹的论述,他在《弈理指归》中说:“圣朝以来,名流辈出,卓越超贤。如周东侯之新颖,周懒予之绵密,汪汉年之超轶,黄龙士之幽远,其以醇正胜者徐星友,清敏胜者娄子恩,细静胜者吴来仪,夺巧胜者梁魏今,至程兰如又以浑厚胜,而范西屏以遭劲胜者也。” 这些精到的评论不仅让我们能了解到历史人物的棋艺水平,也对我们学习他们的棋艺指点了要诀。
施襄夏特别强调这个“静”,不能浮躁,不能在乎一时一事的得失胜败,要忍得住寂寞,到了“静”的境界才能真正地把围棋的妙理参到。施襄夏在《自题诗》中写道:“弗思而应诚多败,信手频挥更鲜谋,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
在施襄夏的那个时代没有正规的围棋比赛,他和范西屏对弈的“当湖十局”是他棋艺水平的最高体现,也是后人学习围棋棋艺的典范,在中外围棋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更对无数的学习围棋的人起了永不磨灭的作用。
附录:施襄夏诗作九首(这是《弈理指归续编》前面的《题辞九首》)
纹楸数闰按周天,着自神尧启后贤。
毕竟璇玑循造化,个中元妙惜无传。
十三篇内皆真诀,大意包罗最可师。
诸谱醇疵何所适,别裁心印问来兹。
弈宗边角树根基,逸己攻人道在斯。
镇静中权推正面,自然不战屈人师。
已拚坐隐躁心捐,儒雅风流胜算全。
不似孙吴多诡诈,堂堂正正自天然。
一枰角智关成败,黑白争雄见是非。
熟读指归诸总诀,源流万派得先几。
九宫变化指归篇,弈理渊源已尽钻。
复恐中途迷一本,更将常法细重宣。
布置无形推动静,行机有象贯虚灵。
须知中道原无异,莫误旁门失典型。
弗思而应诚多败,信手频挥更鲜谋。
不向静中参妙理,纵使颖悟也虚浮。
移形变幻孰探微,未测端倪昧所归。
参透阴阳知向背,正奇妙用本天机。
❽ 我国历史的女名人
1、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2、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干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3、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随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4、冼夫人(公元522年农历11月24日—公元602年农历1月18日),又称冼太夫人,名百合,是梁、陈、隋三朝时期岭南部落首领,史称谯国夫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奉为“岭南圣母”。
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一生身历三朝,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5、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的作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❾ 彭纯是谁的儿子
彭宠
汉朝时期渔阳太守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东猊、★殷萌★
彭宠(?-29年),字伯通,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大臣,渔阳太守彭宏的儿子。
出身官宦之家,才能卓越,选为大司空士。更始帝刘玄即位,授偏将军、渔阳太守。投靠大司马刘秀,参与平定“王郎之乱”和河北地区,立下大功,加号建忠大将军,册封“列侯”。东汉建立后,受到幽州牧朱浮构陷,逐年失去朝廷信任。不满于待遇,心怀怨望,起兵反叛。自称燕王,勾结匈奴,受到光武帝的讨伐。
建武五年(29年),彭宠被家奴杀死。
中文名
彭宠
外文名
彭伯通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逝世日期
29年
相关视频
1.1万播放|14:12
两汉演义东汉篇(7)《彭宠授首》
7186播放|07:25
刘秀失察,判断失误,导致渔阳太守彭宠反叛
3.1万播放|10:26
《龙文鞭影》故事:卢杞除患 彭宠言功
人物生平历史评价史籍记载墓址家族成员艺术形象TA说
人物生平
镇守渔阳
彭宠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彭宏在汉哀帝时任渔阳太守,因为不肯依附王莽,与何武、鲍宣一起被王莽杀害。[1]
彭宠少年的时候,就在南阳郡做郡吏。王莽地皇年间,朝廷从四方招募来的优异之士,授予官爵,称为元士。彭宠由于才能卓越,被推荐到长安做到大司空士。[2]
连环画《铜马皇帝》插图
公元22年(地皇三年)四月,彭宠跟着主将大司空王邑去宛城平叛,围剿舂陵军。昆阳之战惨败之后,彭宠跟着王邑逃到洛阳(今河南洛阳)。惊魂未定之际,彭宠突然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有人告诉他说,他的胞弟也参加了宛城汉军。彭宠吓的心惊胆战,担心自己遭受连累,就与同乡人吴汉一起逃出洛阳,到渔阳郡寻找父亲彭宏以前的老部下,以求暂时安身。[3]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地皇四年)九月,刘玄攻破了洛阳,派遣南阳人韩鸿为使者,到北方各地招降。彭宠听说后,就叫上吴汉一起去见韩鸿。于是,他们二人立即从渔阳出发,一起去拜见这个老乡,想为各自谋个一官半职。韩鸿渡过黄河到了河北,到北州各郡去宣慰。他没想到在北边能够遇到同乡闾人,三人一见面,谈得很投机。再加上韩鸿以前在南阳也听说过彭宠的名字,知道他有才干,于是就向刘玄举荐他们二人出来做官。不久,刘玄准奏,下诏任命彭宠为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代理太守职务),又任命吴汉为渔阳郡的安乐县令,作为彭宠的属下。就这样,拿着刘玄的任命书,彭宠继承父业,做了渔阳太守。彭宠很有才干,到任后整饬武备,抚慰军民,渔阳郡很快就安定了下来。[4]
归顺刘秀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十二月,刘秀到了蓟地,以书信招彭宠来相见。彭宠准备好了牛和酒,准备去拜见刘秀。这时却传来了王郎在邯郸称帝的消息,王郎派遣的将领到了上谷郡和渔阳郡来征发两郡的突骑(汉朝用来对抗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精锐骑兵)。彭宠身边的一些亲信、亲属畏惧王郎的滔天势力,都劝说彭宠归顺王郎,只有吴汉劝说彭宠支持刘秀。恰好上谷太守耿况也派功曹寇恂到彭宠处,共同谋划归从刘秀。彭宠就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及都尉严宣、护军盖延、狐奴县令王梁,与上谷军合军向南,最终在广阿与刘率领的部队会师。[5]
连环画《铜马皇帝》插图
刘秀为了感谢彭宠的援助,封他为建忠侯,并赐号大将军,让其继续担任渔阳太守。彭宠看到刘秀如此慷慨地施恩进爵,也很感激。刘秀率领诸路联军与王郎在钜鹿、邯郸等地作战期间,不遗余力,紧密支援。征集渔阳郡所属各县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前线。可以说,彭宠在平定王郎叛乱的过程中,他与上谷太守耿况一样,虽然本人没有直接上阵参战,然而他们二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彭宠不仅出兵,而且出钱、出粮,为刘秀平定河北立下了汗马功劳。[6]
公元24年(更始二年)五月,刘秀斩杀王郎,控制了河北的局势,为了防止刘秀在河北的发展,刘玄任命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一起去北边诸郡去上任。这样一来彭宠的渔阳郡太守就做到头了,可韦顺、蔡充刚到北方不久,就被刘秀的大将耿弇给杀了,耿况和彭宠就接着做自己的太守。
受诬叛乱
公元25年(更始三年)五月,刘秀在追剿铜马流民军残部的过程中,进驻蓟县。为了统一幽州十郡的指挥领导,刘秀下令:任命朱浮为幽州牧,旨在对北部边陲加强控制。彭宠听说后,连忙前来拜见刘秀。彭宠自以为功劳大,期望甚高,但刘秀接见他的规格待遇都没有达到他设想的那样,因此彭宠心怀不平。[7]
刘秀知道后,以此问幽州牧朱浮。朱浮回答说:当初吴汉等人率领幽州突骑来增援的的时候,大王您为了表示感谢,曾经馈赠给彭宠很多衣服、马车、佩剑,还称呼其为北道主人。彭宠指望着与大王见面后,您能够紧紧握住他的手,愉快地交谈。而大王您没有给予他这种礼遇,所以他就很不满意呢”[8]
朱浮又说:“以前王莽做大司马的时候,少府官员甄丰(字长伯)每天早晚都到王莽的宅子里去议事。因此,人们都戏谑地说:‘夜半客,甄长伯。’等到王莽篡位后,疏远了甄丰,甄丰因此愤愤不平,最后获罪被诛而死。”刘秀听了这话之后,哈哈大笑,对朱浮说:“不至于吧!”[9]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即皇帝位,当初彭宠派来增援刘秀的吴汉、王梁都位列三公,而彭宠独没有加升,更加怏怏不得志。叹道:“我的功劳应当封王,现在却成这样,陛下忘了我吗?”[10]
彭宠求封无望,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北方各郡,因为战争的破坏,民生凋敝,残破不堪。只有彭宠治理下的渔阳郡,没有遭到大的兵燹,经济比较富裕。另外,渔阳郡靠近大海,矿藏富足,西汉时期就设置有盐铁官。因此,彭宠鼓励郡中诸县煮盐冶铁,然后到各地去贩卖。把卖来的钱有买成粮食、珍宝囤积起来,日子过得非常富裕。原本彭宠即使不能更进一步升官升爵,却也能在渔阳做个一方土皇帝,但幽州牧朱浮与彭宠不和,多次诬陷构害于他。[11]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下诏征召彭宠入京,彭宠认为是朱浮在刘秀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彭宠就写信给老部下吴汉、盖延,要他们两人在刘秀面前为自己辨白冤枉。同时,他上疏朝廷说:“陛下要臣去洛阳去也可以,但是陛下必须答应臣一个条件!幽州牧朱浮再也不能继续任职了,臣要和他一起到朝廷中去对质!”刘秀看到彭宠的奏章后很不悦,认为彭宠实在是不象话,居然胆敢干涉朝廷官员的任免,还与自己讨价还价。因此,刘秀严词驳回了彭宠的提议,命令他立即动身,不得延误时日![12]
接到了刘秀的诏书之后,彭宠犯了愁,越发地感到不安,举棋不定。自己究竟何去何从,一时拿不定主意。正在彭宠愁眉不展之际,他的夫人发话了。这个女人性格刚强,见到丈夫莫名其妙地受这么多窝囊气,也为丈夫感到愤愤不平。于是,她就私下劝彭宠不要去洛阳,她说:“如果夫君应征去了洛阳,您不仅会受制于人,而且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好端端地呆在渔阳多好!这么富裕的地方做官,跑到洛阳去做什么?!”彭宠还是心乱如麻,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又和手下的属吏们商议。这些官员对于朱浮的所作所为也是非常不满,极力劝说彭宠不要奉诏应征。[13]
刘秀看到彭宠迟迟不动身,就派彭宠的堂弟子后兰卿劝说他去洛阳。他越发怀疑其中有诈,所以彭宠下令将子后兰卿截下,不许他回洛阳。他集合了渔阳境内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任命手下的亲信属吏任命为大将,正式举旗反叛!举兵之后,彭宠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朱浮把守的蓟县。誓师完毕之后,他亲率大军两万,南下对蓟县展开了猛烈攻击,将城池围困的如同铁桶一般。[14]
在围攻蓟县的同时,彭宠还分兵掠取广阳郡、上谷郡、右北平郡。又自以为与耿况都有重功,而恩赏都微薄,几次派遣使者去诱说耿况一起起兵反叛,但耿况不接受,还多次斩杀彭宠的使者。[15]
公元26年(建武二年)秋天,刘秀派游击将军邓隆援救蓟县的朱浮。听到邓隆率领汉军万余人北上的消息,朱浮离开了蓟县出镇卢奴,准备接应邓隆北上。可是,邓隆到了幽州境内后,却将军队驻扎在潞城之南,与朱浮相距百里以上。他的设想是,与朱浮一南一北,伺机与彭宠决战。即便不利,也可以相互倚为声援。部属完毕之后,邓隆派信使火速南下,飞驰洛阳禀报军情。刘秀听完信使的汇报,拍案大怒,厉声责问信使:“邓隆真是个混帐!两军相距百里之遥,如何相互支援?!等你回去之时,邓隆早就被击破了!”果然不出刘秀所料,彭宠以主力临河围困住邓隆,然后派三千轻骑兵迂回到邓隆军背后,前后夹击,邓隆军大败,全军溃败。朱浮在雍奴听说邓隆军被围,急忙出兵驰援。由于雍奴城距离潞城太远,走到途中,邓隆军已经溃散,于是收军回城。从此,朱浮在蓟县、雍奴坚守一线,与彭宠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对峙。[16]
由于刘秀正在东、西、南三线苦战,抽调不出兵力增援北方,局势开始朝有利于彭宠的方向发展。公元27年(建武三年)春,彭宠攻拔右北平、上谷数县。派遣使者以美女和带彩的丝织品贿赂匈奴,要与匈奴结好和亲。匈奴单于使左南将军七八千骑,往来为游兵以援助彭宠。又南结交张步及富平获索各豪杰,都与他们相交为质互相联合。于是攻拔蓟县,自立为燕王。[17]
家奴弑主
在消灭了西线的赤眉军之后,汉军主力开始北上平叛。公元28年(建武四年),刘秀命令建威大将军耿弇为主将,率领诸将乘胜前进,出兵北上围剿彭宠叛军。彭宠见势不妙,急忙派使者连夜北上,携以重金延请匈奴单于出兵相助。果然,匈奴派两个王引起兵南下助战。彭宠派遣弟弟彭纯率领二千多匈奴骑兵为一路,自己率领数万兵马为另一路,分别进攻汉军。匈奴骑兵经过军都的时候,被上谷太守耿况知道,他立即命令儿子耿舒带领上谷突骑狙击匈奴骑兵。双方接战,匈奴大败,两个王都被杀死。彭宠恐惧,放弃了蓟县,率领主力撤回渔阳。[18]
连环画《铜马皇帝》插图
公元29年(建武五年)春,随着汉军的重兵压境,彭宠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军政方面有麻烦,他的家中也一直麻烦不断。先是彭宠的妻子连续不断地做噩梦,接着,府中也陆续发生一些怪事:府中的有些东西或是莫名其妙地失踪,或是无缘无故地损坏。他派人请来一些卜者、相师到自己府中来察看。这些术士们在仔细勘验了王府之后,都说:“大王!依小人勘查,王府之中隐隐有杀气。近期,可能会有歹人趁机作乱,还望大王小心戒备才是!”但当时,彭宠在渔阳城中并无亲信侍卫。堂弟子后兰卿倒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此刻却不在城中。原来,他一直在洛阳做人质,而且是彭宠反叛之前,被刘秀派回来劝说彭宠应征入朝的。因此,彭宠一直对后兰卿很不信任。为了防止后兰卿有变化,一直令其在外带兵,不许他留在身边。因此,在渔阳城中除了渔阳正规军之外,王府周边彭宠并无亲信护卫。[19]
由于前线频频失利,再加上家中“闹鬼”,彭宠心烦意乱,更加焦躁不安。他为了祈福避凶,以求心安,他闭门谢客,躲到了府内一个偏堂里面持斋养神。此刻,彭宠身边除了极少数负责照料生活起居的贴身奴仆、丫鬟之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内,就连彭宠之妻也很难见到他。[20]
彭宠身边的苍头(家奴)子密联系了另两个苍头,密谋杀了彭宠,提着他的脑袋去向汉军邀功请赏。一天中午,彭宠在斋堂里读完了道书之后,有些疲倦,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子密见时机已到,心中大喜。急令同伙一拥而上,将睡梦中的彭宠捆绑在床上,用布堵上他的嘴。然后跑到门口告诉守门的卫兵:“大王有令!今日正在持斋戒养神!任何人都不得以公务为由打扰!违者治罪!”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子密又假传彭宠之命,将彭宠身边的贴身奴仆、丫鬟们全都捆绑了起来,分别安置在别处的角落里。安顿停当,子密又令一个苍头以彭宠的名义召彭妻入见。彭妻一进卧室,就看到丈夫被绳捆索绑,坐在一个角落里。彭妻大惊,彭宠急忙对妻子使了一个眼色:“去到内室,找些金银细软,速为诸位将军置办行装!”[21]
于是由两个苍头押着彭妻进入了王府密室,前去搜刮彭宠的财宝细软,留下一个苍头看守彭宠。狡猾的子密并没有走远,而是躲在窗棂后面偷窥。[22]
彭宠一看子密走了,悄悄地看守他的苍头说:“孩子!你过来!”看守道:“何事?”彭宠叹了口气说:“以前本王对你如何?”苍头低下头,默然不语。彭宠觉得有门,趁机道:“孩子!你是我平常最亲信的心腹之人啊!如今,不过是被子密所胁迫罢了!虽然你对我这样,本王不怪你!如果你解开绳索,等本王出去,就把女儿嫁给你为妻,府中的所有财物都归你所有!你看如何?”[22]
看守苍头动了心,犹豫了一下。看看四下无人,就准备动手解开绳索。不料,看守苍头还是有些心虚,猛一抬头却看见子密在窗棂边上冷冷地看着他。看守苍头吓得一哆嗦,再也不敢解绳子。[22]
过了一会,苍头押着彭妻,带着一大堆的金银细软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子密令他们将财宝都堆放到斋堂的侧房里。子密对彭妻道:“去找一些缣绸,缝两个大包!”彭妻遵命,连夜用缣绸赶制了两个大包。子密令人将所有的财宝装进缣包里,又命手下将彭妻捆起来,嘴上也堵上破布,禁止他出生。子密又命人找来了六匹马,以备逃走之用。[23]
到了晚上,子密命人解开彭宠身上的绳索,拿刀威逼彭宠,让他在缣绸上给各处守门士兵写一个手令。彭宠道:“怎么写?”子密森然道:“今特派子密等人至子后兰卿所,迅速开门放行,不得稽留!”[24]
在子密威逼之下,彭宠不得不照办。他刚刚写完,子密与三个同伙手起刀落,将彭宠夫妇的脑袋全部砍下!随后,将二人的血淋淋的首级装到了缣囊中。然后每人骑一匹马,连夜离开了王府。由于他们拿着彭宠的手令,一路上畅行无阻,直奔南面的洛阳而去。[25]
次日,彭宠手下的官员们发现阁门紧闭,无法不开。大家慌了,知道肯定出了大事。为首的官员立即命人逾墙而入,却看见了彭宠夫妇的血淋淋的尸体。官员们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不知所措。[26]
尚书韩立等人拥立彭宠之子彭午为燕王。没过几天,国师韩利发动了政变,带兵杀了彭午,并灭了彭宠的满门宗族。韩利派人到涿郡向汉军请降,将彭午的人头送给汉军的征虏将军祭遵。[27]
历史评价
朱浮:“伯通(彭宠)以名字典郡,有佐命之功,临人亲职,爱惜仓库,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28]
权德舆:“伯通(彭宠)之叛命,子密之戕君,同归于乱,罪不相蔽,宜各致于法,昭示王度。”[29]
慕容德:“彭宠盗逆渔阳,身死于奴仆。”[30]
《后汉书》:“天地闭革,野战群龙。昌、芳僣诈,梁、齐连锋。宠负强地,宪萦深江。实惟非律,代委神邦。”[31]
《经史百家杂钞》:“昔淮南信左吴之策,隗嚣纳王元之言,彭宠受亲吏之计,三夫不寤,终为世笑。”[32]
《人物志》:“彭宠以朱浮之隙,终有覆亡之祸。”[33]
史籍记载
《后汉书》、《东观汉记》有传。
《皇极经世》、《日知录集释》、《武经总要》、《浮邱子》、《九畹史论》、《灌畦暇语》、《经史百家杂钞》均有相关事迹记载。
墓址
据宋代王存所着《元丰九域志》记载,彭宠墓在山东德州市武城县。[34]
家族成员
弟弟:彭纯
儿子:彭午
❿ 我国古着名的女诗人, 女词人有哪些 要是有简单的简介更好,呵呵。
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多才多艺的女诗人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蔡文姬为陈留郡国(今河南)人,汉末着名才女,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着有《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
薛涛唐代女诗人,人称女校书。
代表作:吟梧桐诗(八岁时作)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宋代有两位最有名的女诗人、女词人,一个是李清照,一个是朱淑真。朱淑真的诗集起名为《断肠集》,其中的《膏雨》之所以写得好,跟她本人的身世有关。她出生在农村,一生的命运也很坎坷,因此她有较强的重农情感。她将雨看成一种“膏”,即“民膏”,看重的是“春垄”、“农桑”,值得崇敬。
唐琬:陆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花蕊夫人(北宋),四川青城人,后蜀大臣徐国璋之女,后成为后蜀后主孟昶的贵妃,国破与后主一起被俘虏到北宋汴梁,她的文采出众,是五代和北宋时最着名的女诗人之一
苏小妹,大宋第一才女;女儿之身,却又一身傲骨,从她那看似羸弱的身躯中散溢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傲1 庄姜
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可是庄姜嫁给了昏惑的庄公,夫妻不和,婚姻不幸,心中非常痛苦。《邶风》一,二,四首诗写出了她的这种心情。
第一首《柏舟》,写的是庄公长期不和庄姜一起生活,《柏舟》即作者自况,柏木之舟质量是坚实细密的,比喻作者人才出众,但却是飘荡水中的一只空船。庄姜的隐忧无法排解,耿耿不寐“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是写她忧愁的情绪,摆脱不掉的苦闷。意象联想十分贴切。
《绿衣》为《邶风》第二首。“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心忧矣,曷维其已。”朱熹认为:“庄公惑于壁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妾尊显.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己也”正嫡幽做,忧之不能自己。庄姜在卫宫中的处境,通过此诗都表露无遗了。
第四首《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于不我顾。”高享《诗经今注》中认为:“这是妇人受丈夫虐待唱出的沉痛歌声”而《诗序》中说:“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自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于困穷之诗也”,那么诗中“不我顾”“不我报”“德音无良”指的是卫庄公子。
2班婕妤
(约公元前48年——公元前6年),汉代大史学家班固的祖姑,名不详,婕妤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妃嫔的一种称号,地位相当于上卿,自魏晋到明代延用。她是西汉楼烦(今朔州东)人,少年时即显出才学,工于诗赋。汉成帝初年,以才、貌俱佳被选入成帝后宫,起初为少使,不久被立为婕妤。她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女子,不争夺地位,不干预政治,谨守礼教。据有关史书记载,成帝要带她同车出游,她认为皇帝的身边应该是名臣,不是女宠,因此婉言拒绝。后来,赵飞燕入宫得宠,以谗言诋诽许皇后及班婕妤。成帝听信谗言,废了许皇后,而班婕妤以对问得以幸免,但她恐怕日久见危,于是进入长信宫侍奉皇太后,并作赋度日。成帝死后,她移居陵园,并在那里去世,约五十来岁。
班婕妤是辞赋发展史上极少的女作家之一,也是较早的五言诗的创造者。《隋书·经籍志》着录有一卷她的作品,后来多数散失,仅存《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赋》等几篇,都是抒发自己的宫中苦闷之情,以《自悼赋》真实可信且最为着名。
3徐淑,
生卒年及字号均不详。陇西人。东汉诗人秦嘉妻。秦嘉赴洛阳时,徐淑因病还家,未能面别。秦嘉客死他乡后,徐淑兄逼她改嫁。她“毁形不嫁,哀恸伤生”(《史通·人物》),守寡终生。
4班昭
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着《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着名学者马融,曾从其授业。着有赋、文等16篇。
5蔡琰
汉魏间女诗人。字文姬,又作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生卒年不详。着名作家蔡邕的女儿。自幼博学多才,好文辞,又精于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汉末天下大乱,董卓入据洛阳,她起先被董卓军强迫西迁长安,接着又在兴平二年(195)被南匈奴军所虏,在匈奴中度过12年,生有二子。建安十二年(207),曹操遣使者持金璧去南匈奴赎回蔡琰。蔡琰回到中原后,又重嫁屯田都尉董祀。曾回忆缮写亡父作品400余篇。蔡琰今存作品,有五言《悲愤诗》及骚体各一篇,又有《胡笳十八拍》。骚体《悲愤诗》,所述情节与蔡琰生平颇不相合,不少学者认为是假托之作。《胡笳十八拍》始见于宋代朱熹《楚辞集注·后语》,不载于《后汉书》,在文体上同当时作品距离较远,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也是后人伪托的。
许穆
时间要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位开创先河的女性被称作“许穆夫人”,乃卫宣公之女,嫁与许穆公为妻。周惠王十七年,许穆夫人之兄卫雏公荒淫失政,狄乘机攻灭。许穆夫人想赶去向大国求援,被许国君臣所阻。“许穆夫人悯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于是创作了诗篇《载驰》。这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爱国诗篇,单从时间上来讲,比屈原的《离骚》还要早三百多年。
蔡文姬
汉代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蔡文姬的生活经历正好与东汉末年朝代更迭、混乱不堪的时局惊人的相似。她的《悲愤诗》用血泪书写自己坎坷的经历,同时也成了汉末那段历史的书记员。“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在战乱的年代生灵涂炭,最遭殃的当然是百姓,可被乱兵所虏,辗转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幸好后来曹操用金璧把她从匈奴赎回,她的遭遇折射出时代的悲哀,她更是时代女性的代言人。
薛涛
字洪度。她的诗往往感情较为内敛温和,诗句文雅清淡。如着名的《春望词》就颇有《古诗十九首》之遗风。虽是盛唐气象、国泰民安的氛围,可是薛涛生活的小环境使她的诗作也难免有一些哀叹的情愫,“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园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从诗句的叹婉中我们仍会感受到她内心深处奔腾的激情和不失豪迈的气势。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点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
鱼玄机
与薛涛齐名的是女道士鱼玄机。鱼玄机,字幼微,又字慧兰。鱼玄机诗作大胆,多情,她几乎不掩饰强烈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欢喜、悲哀、忧郁、柔情都会坦荡荡地跃然纸上。在她这里,打动人心的是扑面而来的真挚情感,而诗的章法和技巧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赠邻女》中“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我们尽可以去大胆追求宋玉这样才高八斗、风流潇洒的男子,又何必再为那薄情郎伤心呢?其思想之大胆开放在今天也觉得叹为观止。
李冶
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出家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着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天宝年间,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着名的花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其详词意,不类冶作”,似乎缺乏根据。)诗一首。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
人们谈到李清照,更多的是忆起了她婉约的词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李清照的诗比起她的词来,有着完全不同的风貌。大家都知道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可她的诗却雄浑豪迈,内容涵盖面很宽泛。李清照虽为封建礼教笼罩下的女性,却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李清照透过大量的社会现象清楚地看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形式,酷似安史之乱前夕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李清照对此甚为忧虑,也极其愤懑。在她的诗里,她用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祸,警告当朝皇帝要注意汲取历史教训:“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可谓有胆有识,说她有胆,因为北宋王朝对言论控制极严;说她有识,是因为她的政治洞察力是非凡的。
朱淑真,
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1许穆夫人 2庄 姜 3百里奚妻 4虞 姬 5戚夫人 6刘细君 7班婕妤 8卓文君 9班 昭 10徐 淑 11蔡 琰 12甄 妃 13左 芬 14苏若兰 15谢道韫 16鲍令晖 17刘令娴 18李季兰 19江采苹20薛 涛 21关盼盼 22鱼玄机 23黄崇嘏 24杜秋娘 25花蕊夫人 26严 蕊 27吴淑姬 28李清照 29唐 琬 30朱淑真 31王清惠32张玉娘 33萧观音 34贾蓬莱 35冯小青 36黄 峨 37马湘兰 38张红桥 39柳如是 40倪瑞璇 41贺双卿 42吴 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