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雍正登极前《十二美人图》寄托了怎样审美为何引发后世广泛讨论
雍正的身后被发现留有《十二美人图》,画作者不知何人,画作被盖有“壶中天”“圆明园主人”的印章,以及“破尘居士”,显然这些都是做皇四子胤禛时期的雅号。
因此《十二美人图》是雍正未登基时的私人物品,是他内心世界对美人的另一种感悟和审美。根据后世推测,在此期间,雍亲王为了避免被卷入激烈的“九子夺嫡”,故意向外界塑造一位爱好禅理,专心编书的文艺青年,以此在帝国斗争的风雨中独善其身。
十二美人图整体
于是《十二美人图》也是其中的一种信号或是一种姿态。历史的尘埃落尽后,我们更愿意从艺术的角度进行解读,看一下《十二美人图》到底有多美,表现了作为雍亲王怎样的审美风格。
显然这十二位美女都不是他的妃子,因为清代宫廷将它们称为“美人绢画”,因为他们不能如此称呼皇帝的妃子,应该为“某妃喜容”或者“某嫔喜容”,如贸然称之为“美人”则颇显不敬,因为清朝宫廷规矩相当森严,这些是毋庸置疑的。《关于雍正时期十二美人画的问题》
《十二美人图》这些女子的外形大体相当,所不同的都是蕴藏在细节之中的表现。比如《美人图》的第一幅“裘装对镜”,不管是人物的身形、外貌、气度、动作,连同衣裙的纹路都与《闺秀诗评图》恍如一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美人图》在创作风格上沿袭了这一风格。
局部
令人感到不同的是,在满人尤其注重满族服饰的年代,这些画中的女子却都身着汉服。只不过她们的花簪头饰,才能看出是满族身份。比如“裘装对镜”的美人,头戴“金累丝凤”,显然是清代后妃们的一种样式。时间定格在1723年之前,或者是公元1709年,因为正是那一年,四阿哥胤禛被老皇帝将圆明园赐给了他,由此他成了“圆明主人”,而《十二美人图》则成了这位主人最大的精神世界上的美好寄托。
雍正画像
透过昏暗的历史,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故意给外界以超然物外的男人在灯光的折射下,慢慢打开这《十二美人图》,获得短暂的内心的安宁。
此刻,宫廷之中并不太平,他的如狼似虎的兄弟们正在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将一生强势无比的康熙折磨的老泪纵横心力交瘁。而这位雍亲王却处处将文艺形象发挥到了极致,仿佛未来帝国的浮沉与她无关,他所追求的是那些无尽神秘的宗教,那些读不完的《悦心集》,以及让人流连忘返的《十二美人图》。
知子莫若父,康熙的英明或许就在于此。虽然是皇帝,他更多的时候却是一位父亲,一位拥有众多子女的父亲。虽然政务忙碌,却抽出时间亲自给儿子们编写爱新觉罗家族的家训,在书中他希望儿子们:“春至时和,百花尚铺,一段锦绣,好鸟且啭,无数佳音。何况为人在世,幸遇升平,安居乐业。自当立一番好言,行一番好事业,使无愧于今生。”《康熙家训》江山如此美丽的期许,映照出他内心无法说出的遗憾和荒凉。
局部
而这些似乎只有雍亲王能懂,他的文艺与看似的清心寡欲和“戒急用忍”,都说明了自己的超脱与达观。
《十二美人图》的这些曼妙女子无一不是神色恬静,端庄肃穆,或是深思,或是做着女红,或是看书,或是翘首观望,这些女人无疑是雍亲王对于完美女人的定义。
“十二美人”的意义,就这样浮现出来。她们如真人般大小,日日陪伴在雍亲王的左右,永不离去,永不衰老。因为她们延续了历代美人图的传统,形象高古典雅。她们是温柔的,而不是滥情的,是纯洁的,而不是放荡的。.....她们的表情无一不细腻温柔,既是情感上的,也是色彩上的,不是来自外界的关怀,而是出自于女性的本能...看不出幸福。快乐与她们总隔着一层,烦恼也未可知,或许折射出此时胤禛的内心空虚、寂寞、苦闷、彷徨甚至是焦虑,中国传统文人有时将自己难以表达的理想往往通过女性的形象与言谈表达出来,这里,不排除胤禛也用了这样的一种心理。
局部
这时期的雍亲王胤禛表面恬淡,内心焦虑,他甚至比所有的人都更渴望江山,但是只有超然才能增加自己更多胜算的筹码,因此浏览美人图的他,一定想让那些兄弟们知道:“老四不务正业,天天在府上看美女。”然后几位阿哥哈哈大笑。无论是谁,看到《十二美人图》内心是舒畅的,是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美。这里的美人,显然都是完美的化身,她们虽然不能说话,却完全折射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的传统经典之美,是一种描绘女子的完美艺术作品。
局部
从这个角度上说,后来雍正非但不是文化上的征服者,相反是被征服者,那些柔弱、婉约的美人,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的手,抚平了此时雍亲王心头难以诉说的创伤,让他那颗被贪婪、欲念和仇恨纠缠不休的内心,得到暂时的平息。
美人图是一场被格式化的精神世界,从看点来讲,都是承接了千年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女子的化身。自魏晋流行列女图以来,历经唐宋,直至明清两代,对于美人的画法早已定型,变成了一个可以复制的符号体系。美人的标准被统一了,人的审美也趋于一致。
如宋代赵必鐌所写的:“秋水盈盈妖眼溜,春山淡淡黛眉轻”,所有的美人都大同小异,那些精致的眉眼、口鼻,成为艺术产业链条中的标准件。这种格式化,是女性面容在经过男性目光的过滤以后得出的对“美”的共识。在这些美人图的带动下,女性面容立即超出了个人的身体,与一个更加庞大的符号体系相连,这个更加庞大的符号,是由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性学等等共同构建的。
局部
明代佚名的《千秋绝艳图》,描绘了班姬、 王昭君、二乔、卓文君苏小等60多位古典美女的图像,是真正的美女如云,但仔细打量,发现所有人的面貌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所有的人都是一律的修眉细目: 假如再把清代费丹旭笔下的《昭君出塞图》和陈清远的《李香君小像》,对比,我们也很容易把这两个不同朝代的美女当作李生姐妹。因此在《十二美人图中》中,我们看到了并不陌生的女子和文化意义上的传承。
局部
此外,从这幅画还能看出,"雍正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和之后,表现出两种性格、两张面孔和两副心肠。” 实际上,透过雍正平生所作所为,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对立的两极,比如宽宏与严酷、简朴与奢侈、崇佛与重道、科学与迷信……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雍正捉摸不定的精神世界,此外包括日后的《雍正行乐图》和《雍正耕织图》都能说明雍正虽然后来做了皇帝,但他始终是一位可爱的人,他的作为是整个清代皇帝中的一个异数和另类,无论是奏折敢写下“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还是他的审美甚至精神世界的“闷骚”,全都告诉了后人,他永远是清代一个不一样的烟火。
B. 《雍正王朝》陈昱饰演苏舜卿,有谁知道陈昱这个大美女
陈 昱 着名舞蹈演员、客座教授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现任中国舞等级考试高级教师。1990—1993年就读广东省舞蹈学校,获演技女子全能优秀奖。1993—1996年就读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表演专业,期间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参加第四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担任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演出舞蹈领舞,代表北京舞蹈学院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参加世界艺术节,参加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舞蹈节,参加舞剧《鱼美人》演出。 1996—200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多次参加建国五十周年、建军七十周年等大型演出,参加庆祝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大型演出,在大型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扮演苏蕣卿(女二号),在电视连续剧《谢瑶环》中扮演上官婉儿(女二号)。
拓展资料
苏舜卿。她是京城第一才貌双绝的歌伎,是当时许多男人心目当中的女神。歌伎者,卖艺不卖身,苏舜卿算得上是今天的当红一线女明星,却眼光颇高,谢绝众多追求者,与书生刘墨林私定终身。刘墨林学富五车,对金榜题名志在必得,却因为苏舜卿得罪了隆科多的儿子,被一众腐儒认为有伤风化,而未能中举。刘墨林考场失意,苏舜卿却对他不离不弃,原本二人已经准备好过小日子。不料世事无常,雍正和十三爷惜才,力排众议,钦点刘墨林为探花。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刘墨林不中,二人尚有一桩美好姻缘,刘墨林高中了,二人的姻缘也就画上了句号。一代名伎苏舜卿苏舜卿身在风月场,心却如出水芙蓉洁净,如天使般善良,她怕自己的身份会妨碍刘墨林的仕途,跳湖自尽。这个情节有点太残忍,还是书中说的自然------苏舜卿被奸人徐骏所图,失了身,自觉对不起刘墨林,才自尽以谢情郎。每看到此处,总不免抚卷击案,连连叹息。
C. 清朝 干隆时期的美女都有哪些呢
贺双卿(1715~1735年), 清代康熙、雍正或干隆年间人,江苏金坛薛端口丹阳里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贺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容妃(1734年09月15日-1788年5月24日),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维吾尔族人。传说中的香妃原型。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阿里和卓之女。干隆二十二年(1757),回部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朝派兵入回疆平叛,伊帕尔汗的五叔额色尹、哥哥图尔都配合清军作战,立了战功,干隆二十四年(1759)平叛之后,干隆封额色尹为辅国公,封图尔都为一等台吉(仅次于辅国公的爵号),图尔都送妹妹伊帕尔罕氏入宫,以示联婚友好。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干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傅恒姊。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干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干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干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干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D. 历史上雍正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上雍正最爱的女人不是熹贵妃甄嬛,而是华妃年世兰。华妃的原型就是雍正的爱妃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其实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每日都上早朝,然后又批奏折至深夜。
雍正皇帝并不贪恋女色,他的后宫团成员也不多,跟康熙、干隆的后宫人数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正不像他爸爸康熙那么多情,也不像他儿子干隆那么滥情。
因此,雍正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也就无从说起。真正装在他心里的是他的大清国,而不是电视剧中的若曦、甄嬛、晴川等女子。当然,人非草木,自然都会有七情六欲。相对而言,雍正皇帝对他的妃子年氏最为宠爱。
(4)雍正12大美女扩展阅读
年氏出身显赫,康熙五十年被康熙赐给雍正做了侧福晋,这个时候雍正已经有了一位侧福晋李氏,也就是后来的齐妃。年氏来了以后,深受雍正的宠爱和喜欢。
据史料记载,年氏于康熙五十四,为雍正生育了一个女儿,算是雍正的第四女,五年后,又为雍正生育了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又生育了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生皇九子福沛。因为这三个孩子都没有来得及虚齿就夭折了,所以雍正实际活到成年的儿子只有四位。
从雍正对福沛的安葬规格来看,雍正以亲王礼安葬了这个夭折的儿子。干隆帝即位,追封福沛怀亲王,足以说明雍正对年氏的爱。
正是因为雍正对年氏的爱,雍正才做了三件事,一件是以亲王礼安葬皇九子福沛,一件是对年氏的晋封,并让她死后附葬帝陵。还有一件就是对年氏娘家的饶恕。
当时年羹尧已经被雍正查处,因年贵妃病重,雍正延缓了对年羹尧的处置,并让年氏的父亲去世后仍以一等公安葬,不受年羹尧的影响。
年氏病重去世以后,雍正才处置年羹尧,而且不牵连年家一族,只是处置年羹尧一家。年家其他人仍然在朝廷为官,除此之外,雍正还安排将年氏附葬帝陵。
由此可见,雍正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不是甄嬛,也不是纯元皇后,更不是所谓的原配妻子,而是敦肃皇贵妃年氏。
E. 最爱雍正的五个女人。
甄嬛传中,雍正帝有华妃、甄嬛等妃嫔,也有曹贵仁、皇后等。他们都同时爱着同一个人,而皇帝却只有一个。想要被雨和露水均沾不是那么容易!毕竟后宫美女那么多,喜欢新不喜欢旧是正常的。
皇帝可以选择爱或不爱,他很容易做到!但进宫侍奉皇上的妃嫔,都希望能侍奉皇上,得到皇上的宠爱。那种滋味和痛苦不是一般难过。她们想要依靠皇上,所以他们不得不爱皇帝,按照皇帝的喜好去讨好他。在甄嬛传中,有5个人可以成为爱皇上的代表。她们是谁?我把它她们列出来给大家看看。
第一名:纯元皇后
纯元皇后,大家都没有在剧中见过她的真面目,但在她妹妹宜修,还有太后雍正皇帝的描述中,知道她是最爱皇上的女人。
要不是宜修嫉妒自己的姐姐纯元,皇上和纯元的恋情可能时间会更长。皇上在选妃的时候,有几个人被选中,是因为她身上有纯元的影子,可见纯元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纯元在皇上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进宫的妃子可以和她一样,却无法取代纯元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第二名:端妃
端妃一直对皇上情有独钟。虽然她被皇上利用来阻止华妃怀孕,但她心中依然爱着皇上。
作为将军的女儿,她端庄、聪慧、有远见。在后宫的欺骗生活中,她因为身体不适,长期远离后宫的争宠。虽然遭到了华妃的报复,但端妃一直隐忍,等侍时机,直到她终于与甄嬛联手除掉了华妃。后来甄嬛杀掉皇上,端妃也大病,端妃和甄嬛之间的关系变得奇怪,因为端妃还爱着皇上。
第三名:华妃
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啊!华妃说这话,撞墙身亡。她不甘心。为什么她总是全心全意的爱着皇上?她以为皇上也爱她,却不知道自己只是皇上用来衡量家族权势的棋子。
哥哥年羹尧在前朝,她在后宫。原来,这一切,都是皇帝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她从未有过孩子。这是皇帝的主意。欢宜香是她的唯一份恩宠,是的,却不知道,这份恩宠的背后,是皇上对她哥哥年羹尧的畏惧。皇上算计和利用了她,但在华妃的心里,华妃是真的爱着皇上。
第四名:甄嬛
甄嬛与皇上相识。是假装成果郡王的皇帝。那个时候甄嬛和皇上还真是打动了少女的心,
甄嬛爱上了眼前那个把她抱回碎玉轩的男人,甄嬛不知道她只是纯元的影子。皇帝爱她,宠她。那都是错觉。错穿纯元的衣服,她就知道自己只是纯元的替身。之后,甄嬛对皇上就没有爱了,更多的是意难平。
第五名:皇后
要不是姐姐纯元被皇后杀了,宜修恐怕也不会是皇后。她爱皇上,皇上却不爱她。
她看到皇上就宠自己的姐姐,爱恨交加的嫉妒心,于是害死了姐姐。后来,她又设计陷害各宫妃子的孩子。皇上终于知道,她毒害太子,是为了得到皇上的宠爱。和对妃子的所作所为,于是皇上不愿与她再相见!可见皇上有多恨她。
F. 雍正的熹贵妃,初入王府只是个格格,后来如何成为贵妃
雍正的熹贵妃是影视剧里的“常客”,可几乎没有哪一部是“写对”的,就像我之前说的,清朝 历史 上后妃们的日常故事,勾心斗角其实史书记载非常少,也就是生皇子多的会被多记录几句,毕竟在那个男权、皇权至上的 社会 ,再牛的女人也只是“配角”而已。
而关于熹贵妃,史料里更多记载的是她当上皇太后,儿子干隆给书写的,而至于她之前怎么凭借手段拿到贵妃之位,少之又少,野史里倒是记录挺多。
“熹贵妃到底是什么背景”熹贵妃原名叫什么呢?
熹妃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年,他的父亲在史书里记载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但据考证,这些封号都是干隆登基后给加的,而实际上他为“白丁”之列。
出身不高的钮祜禄氏在十三岁时嫁给了当时为贝勒的胤禛,因为出身不高,所以在王府里仅为“格格”(低等侍妾的称呼)。
“熹贵妃的晋升之路”
入王府后,钮祜禄氏并不得宠,她于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嫁给雍正,可一直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才为雍正生下第一个儿子干隆,七年的时间,如果排除掉身体原因外,可见雍正并没怎么宠幸她。
那为啥1711年,她突然受孕了呢?雍正“不小心”爱上了她?
据史料记载,雍正在这之前得过一场大病,有可能还是传染病,而当时王府里就钮祜禄氏亲自前往照料,又是喂汤药,又是喂饭的,这可让雍正感动坏了,男人的心有时候就是玻璃做的,你可能长得不漂亮,也没啥才华,可你在我最难受的时候给了我温暖,那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你。
所以自此之后,雍正就开始“疼爱”钮祜禄氏了,后来终使她怀孕。
“母凭子贵”这钮祜禄氏最终生下了弘历(干隆),弘历也很争气,十岁时和父亲雍正一起在圆明园牡丹台与爷爷康熙来了一次“亲切会面”,这一会面,小弘历又是背诗又是舞剑,把爷爷哄的那叫一个开心,康熙当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其母亲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
“有福之人”这个称呼让钮祜禄氏在王府里一下身价百倍,众人再也不敢瞧不起这个“格格”。
雍正登基后,初封她为熹妃,后来晋封为熹贵妃。
不过现在关于她是否被晋封过“贵妃”还有很多疑点,因为现在根本找不到当时的册封金册。
无论如何,咱们这位出身不高的“格格”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后位列后宫最有权势女人之列,尤其是儿子干隆当上皇帝后,更是风光无限,一直活到86岁才去世。
纵观她的一生,虽然正史里关于她的晋升细节没有详写,但有几点注定了她的辉煌:
一、“真心”对待丈夫,就对老公一个人好
二、母凭子贵,教子有方
三、能讨老公公喜欢
清代女人是没地位的,想要身份尊贵全要靠男人。而熹贵妃靠的就是丈夫雍正和儿子弘历。
熹贵妃出身名门,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父。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但熹贵妃的父亲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且当时雍正也只是个贝勒,所以熹贵妃在十余年间皆号格格。
熹贵妃之后的获宠和生下弘历这个儿子很有关系。
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熹贵妃生皇四子弘历于雍和宫邸。弘历十岁时,随父雍正初侍康熙帝,宴于圆明园牡丹台,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便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熹贵妃是有福之人。为此,熹贵妃更得雍正的恩宠。
雍正登基为雍正帝,先封其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
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书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弘历二十五岁即帝位。
根据雍正帝遗命,母以子为贵,封熹贵妃为皇太后。干隆帝视其为国母,有言必遵,有一次太后偶然提及顺天府东有废寺当重修。干隆帝立即遣员拨款修盖,并告诫宫监,今后有事应事先看出,不应让太后劳神指派。干隆在位期间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谒东陵,猎木兰,皆奉陪太后同行。平日与其左右不离,遇万寿节必率王大臣行礼庆贺,六十、七十、八十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别是太后八十大寿,年已六十的皇帝还彩衣蹈舞,承欢膝下。使太后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善至于终身。
干隆亲娘在雍正后宫中的地位并不低,从格格到贵妃,是一步步晋升的。
熹妃是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十三岁被指配给胤禛,称格格,即没名分的女人。当时胤禛的嫡福晋是乌拉那拉氏,侧福晋是年氏和李氏。
雍正继位后,嫡福晋册封皇后,年氏为贵妃,李氏为齐妃。熹妃被封为妃,位分上排第四。
此前 熹妃于康熙五十年生弘历。有说康熙帝还接见过她,夸赞这个没名分的儿媳妇是有福之人。
雍正三年,年贵妃病重,临终前晋升皇贵妃。
齐妃受儿子弘时的牵连,始终没有晋升。弘时是雍正五年死的,一说被赐死。
熹妃在雍正八年晋封熹贵妃。雍正九年皇后病死,此后熹妃就是后宫中排名第一的了。
弘昼的亲娘耿氏,在潜邸也是格格。雍正继位封裕嫔。雍正八年晋封裕妃。干隆二年,弘历尊为皇考裕贵妃,干隆四十三年,再尊为皇考裕皇贵太妃。死后谥曰纯懿皇贵妃。
熹贵妃在儿子弘历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活到干隆四十二年去世,卒年86岁。葬泰东陵。的确是有福气的女人!
雍正的熹贵妃,孝圣宪皇后,干隆生母,也就是《甄嬛传》里孙俪饰演的甄嬛的原型,不过 历史 上的熹贵妃没有甄嬛那么传奇的一生,如果你是嬛嬛的粉丝,看了这篇文章绝对会刷新对她的认识。
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出身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曾祖父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的巴图鲁。
钮钴禄氏十三岁时被指给了还是贝勒的雍正,因为父亲官职不高,她初入王府时候只是个格格,且十余年内未加封。这里讲一下清朝对王爷的低级的妾室也称格格。
几年后,雍正感染疫情,非常危险,钮钴禄氏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衣不解带的照顾雍正,亲视汤药,直至雍正痊愈。康复之后的雍正感念她的照顾,宠幸了她,也就是在那段时光里钮钴禄氏生下了弘历。而钮钴禄氏并未因为生子而得到晋封。
弘历十岁的时候,才初次随父亲觐见康熙,康熙见弘历天资聪颖,进退有度,十分喜爱,便接进皇宫里读书、亲自抚养,声称弘历的福气比自己还多,他的母亲钮钴禄氏是个有福气的女人。因为康熙的一句夸奖,钮钴禄氏在雍亲王府地位大大提升。
雍正登基后,封钮钴禄氏为熹妃,后进为熹贵妃。
干隆继位后,封为皇太后。
封建 社会 是男权 社会 ,史书都是记载皇帝的事迹,而后妃只有接近权力中心时,史官才记上一笔。钮钴禄氏虽是干隆生母,但是关于她的宫廷生涯记载还是很少。
我仅仅分享下个人的观点:
钮钴禄氏入府十余年都是低级妾室,生下弘历后也没能显贵,雍正根本不喜欢这个女人,完全是因为康熙喜欢弘历,靠康熙一句客套的夸奖,她才提升了地位,引起了雍正的重视。
钮钴禄氏进府七年才生下弘历,还是因为自己对雍正的殷勤换来的,而之后数年再无所出。虽说雍正子嗣较少,但是比起年氏八年四胎、齐妃的九年四胎,就可以看出熹妃并不受宠,可能雍正康复后宠幸过她以后就把她抛诸脑后了。
干隆登基九个月后,负责清西陵修建的大臣上书询问干隆“是否要在泰陵地宫里为皇太后钮钴禄氏预留出一个位置”,干隆拿不定主意去询问母亲的意见。钮钴禄氏听后一口回绝了,理由是不想打扰大行皇帝的安宁,也有帝后不同穴的前例,泰陵地宫就不必给她留位置了。
古代嫔妃都以与皇帝同葬为幸,而她明明有机会却放弃了,间接证明在雍正生前,自己过得并不好,根本不愿意与雍正死后同穴。也许正是干隆年少时和母亲相依为命,深知母亲的辛酸与不易,所以登基后对母亲格外的孝顺。
综上,钮钴禄氏能获得贵妃之尊并非因为雍正宠爱,而是生了一个有用的儿子!
熹贵妃是很多影视剧都出现过的人物,干隆的生母,《甄嬛传》里的甄嬛,钮祜禄氏,父亲凌柱,是王府里的四品典仪。按她的出身,是不够嫁给皇子当福晋的,比如三阿哥允祉,他的福晋是董鄂氏,祖上是开国五大臣之一,满洲八大家之一,这是他们家远远不及的。
而且,清初的时候,八旗当中的属人制度影响还很大,作为属人,家里的一切人和财务都属于属主王爷,那么自家的女儿到王府中去充当侍女就很平常,年羹尧的妹妹就是这样,以属人的身份进雍王府做侍女,后来被雍正看上,成为他的侧福晋。钮祜禄氏也有着同样的命运,起初在雍王府里做侍女,由于一次对病中的胤禛呵护备至,就被他收了房,但是估计她的姿色并不是那么出众,而且出身也不甚高,所以仍以低级侍妾(格格)的身份留在府中,一直到雍正登基。不过好在钮祜禄氏生了个好儿子,也就是干隆,不仅得到了雍正的喜爱,更在康熙晚年时得到了老皇帝的眷顾,这是她日后能够掌管后宫的最重要的基础。
雍正八年,熹妃被册封为熹贵妃,此时她的儿子弘历已经长大,才干、见识在诸阿哥中都非常出众,雍正虽然采用秘密建储的方式,但此时早已经把他看做是自己未来的接班人,而雍正自己的孝敬宪皇后,此时身体已经日渐羸弱,后宫需要一个能够人来掌管,钮祜禄氏一方面母凭子贵,另一方面,雍正喜欢的年贵妃早已过世,当时后宫当中资历最高也最合适的人非她莫属。她由一个王府中的格格,能变为贵妃,主要还是机遇、时运的造就。
很多人知道熹贵妃,是从那部家长里短、精于算计的宫斗剧中。现实没有电视剧那么狗血。真实的熹贵妃,既不喜欢争斗,也不喜欢耍心眼,她长得身高体壮,心宽体胖,一切好运气,都是自己找上门的。
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
熹贵妃出身比较低微,她的父亲仅仅是个四品官。刚刚进入雍亲王的王府时,她只是个格格——此格格非彼格格,不是皇帝的闺女,而是低级的侍妾。
但接下来,熹贵妃就开始了开挂的人生。开挂的原因,是因为她生了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啤酒盖见了自己蹦开、 汽车 轱辘见了自动爆胎的好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干隆皇帝。
弘历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他的皇爷爷康熙的格外喜爱,把他接进宫里,悉心培养。后来,康熙又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找人给干隆算命,第二件是驾临雍王府,亲自给弘历的生母看相。
得到的结果是,干隆是大福之人,其福气甚至超越康熙;干隆的生母也是有福之人。
这两件事的深刻内涵,不言而明。
后来雍亲王继位,即雍正皇帝。虽然雍正没有选定诸君,但所有的大臣都知道,未来的皇帝就是宝亲王弘历。
在这种情况下,弘历的生母自然一路高升,直至贵妃。
干隆继位后,熹贵妃自然又高升为皇太后。这个老太太,确实是个有福之人。她身体强壮,胸襟开阔,一直跟着干隆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干隆每回下江南,都没落下她。
关键是,她还长寿,足足活了86岁。可谓一生顺心如意,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
在清宫众多后妃中,熹贵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可以说,《甄嬛传》电视剧让这个被 历史 湮没的女人又火了一把,使之家喻户晓。不过,剧中将熹贵妃描述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毒妇,斗倒华妃,扳倒皇后,最终母仪天下,获得无上尊荣,这与真实的 历史 有出入。
历史 上的熹贵妃,容貌普通,家世普通,资质平庸,并不像电视剧中工于心计。与雍正帝对皇后乌喇那拉氏和年贵妃令人无限感佩的深情相比,她对雍正帝的重要性极弱。她完全凭借出色的儿子实现了华丽转身。
熹贵妃,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姓钮祜禄,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姓氏是清朝最为显赫的大族之一,出了很多名人,皇后,皇贵妃,大臣等,为我们所熟知的和珅也是其中一员。
孝昭仁皇后就是熹贵妃的远房姑姑,她的祖父额亦都是清朝开国第一功臣。熹贵妃的曾祖父为额亦腾,与额亦都是堂兄弟。额亦都曾对他姑姑说:“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以碌碌终乎?我一定要建立功业,誓不让姑姑担忧。”他跟随努尔哈赤四处征战,未尝败绩。努尔哈赤为答谢额亦都,一口气将自己的族妹、女儿都嫁给他。
熹贵妃的曾祖父额亦腾却碌碌无为。熹贵妃的父亲凌柱曾在礼部任职,后官至四品典仪,是个武职京官,只能算个中等官员。而熹贵妃出身不高贵也就罢了,姿色也一般。
康熙四十八年,熹贵妃13岁,入宫参加选秀,选中之后,被康熙帝赐给四阿哥胤禛为格格,“格格”在府上属于地位较低的小妾。
但选中秀女的不一定都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女,千万别被“秀女”这个字眼迷惑了。清朝公开选秀的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可以说,跟相貌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秀女接受选阅时,必须身穿宽大的旗装,严禁穿暴露身体的时装,更不能穿秀出好身材的紧身装。所以,皇帝也有无奈时刻:后宫中真没有多少漂亮的美女。
关于熹贵妃钮祜禄氏的相貌,在《孝圣宪皇后朝服像》可以参看,画中老太太长脸宽嘴大耳,双颧高耸明亮,额头宽阔饱满,下巴圆润有肉。这是她六十大寿时,干隆帝命画师为她画的盛装像。这样的面相绝对是福相,但谈不上美貌。所以,胤禛不怎么待见她,让她入府多年一直做侍妾。
历史 上熹贵妃钮祜禄氏不是雍正所爱之人,却是有福之人。有人会问,福从何来?一是她碰对了一个不是好色之徒、不以貌取人的皇帝,否则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二是性格决定命运,钮祜禄氏贤良淑德品性让她把握机会改变了此时的境遇。
钮祜禄氏自从入王府,十几年一直都处在格格的位置,胤禛甚至很可能和她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因为十几年也不见她生个一儿半女。
直到康熙四十九年,胤禛身患传染病,病情严重,其他妻妾都惧怕被传染,都不敢靠近侍奉,能躲则躲,躲不过的侍奉也不甚殷勤,躲一时是一时。这个时候,钮祜禄氏站了出来,什么都不顾,亲自前去照料胤禛,日夜守护,尽心尽力,煎汤熬药。
胤禛非常感动,重新审视了尽心尽力照顾他的这个“格格”,逐渐对钮祜禄氏产生了好感。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胤禛经常到钮祜禄氏寝室去,几次接触之后,她居然怀孕了,第二年生下一个男孩,起名为弘历。
自此之后,钮祜禄氏的命运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康熙六十一年,这一年正是钮祜禄氏和弘历这一对母子迎来人生重大的改变。
康熙晚年,也想与儿女们共享天伦之乐,有儿子的孝敬,有儿子的陪伴。然而,儿子们搞阴谋诡计,竞争储位,让他心力交瘁,时常感到孤独。
他一生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97个孙子。儿孙太多,有些他甚至都没有见过。胤禛知道父亲康熙帝的心思,在圆明园牡丹花开之时,便邀请康熙帝到家中来赏牡丹,康熙帝欣然应允了。
康熙帝驾临圆明园,把酒赏花,心情十分舒畅,这是又一次难得的放松的家庭聚会。胤禛不失时机地提出要让康熙帝见见自己的儿子,康熙帝点头表示同意。
不久,在多个孙子中,康熙帝第一眼喜欢上了,长相俊美,举止大方的弘历,这时候的弘历12岁。这是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爷爷,但并不害怕和拘谨,而是落落大方地介绍了自己,并讲起自己学习的功课,还背了《爱莲说》。
康熙帝凭着阅人无数的经验,觉得弘历这个孩子与众不同,情不自禁地夸赞说,弘历“福将过予”。
不久,康熙再次来圆明园,宣布他要将弘历带宫中亲自抚养和教导。康熙帝97个孙子中,也只有皇太子的长子弘皙曾经养在宫中,而弘皙很可能就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而弘历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孙,胤禛对康熙的决定很吃惊,但这绝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胤禛派人将弘历送到宫中。
弘历跟随康熙帝生活长达半年之久,既陪伴康熙帝,又锻炼了自己的才干。康熙帝每次与大臣商讨政务要事时,都让弘历旁听,弘历都在一旁认真地记在心里。
康熙帝教授弘历射箭,弘历也很争气,达到百发百中。有一次,康熙帝带着弘历参加每年的狩猎活动。康熙帝用枪击中一头熊,立即命弘历过去补射一枪,以让弘历博得“初围即获熊”的美名。弘历准备上马去补射,没想到熊突然立起,向弘历扑来。康熙帝赶紧复发一枪,将熊射死。
狩猎回来后,康熙帝对妃嫔说:“弘历这孩子诚为有福之人,假使他快一步至熊前,而熊立起,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事啊。”
康熙帝更加相信弘历福大命大,由是益加宠爱。狩猎回来之后,康熙帝指名要见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选秀出身的,由于家世普通,长相平庸,康熙帝当时没有细看,就指派给胤禛做格格。
有人说,康熙传位给雍正,是因为喜欢弘历,想让弘历继承皇位。事情的真伪已很难考证。
但是,钮祜禄氏的命运确实是因弘历而得到很大改变。
雍正帝即位后,钮祜禄氏由一个王府小妾一跃而成为熹妃,身份已今非昔比。但皇后乌喇那拉氏和年贵妃还在,她还不是后宫的主人。
雍正三年,年贵妃病逝,熹妃升为宫中的二号人物。但雍正帝把对年贵妃的感情转移到她所生的儿子福慧身上,这时弘历并不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雍正帝将《图书集成》出版,竹纸书45部,计棉纸书19部,赏赐给皇子、皇弟以及大臣们。福慧是皇子里唯一得到棉纸书的,赏赐规格高于弘历。
可惜的是,三个月后,福慧病逝。雍正帝非常伤心,将福慧按亲王例殡葬,这时年过18岁的弘历连贝子都还不是。直到干隆帝登基后还对这事耿耿于怀,感叹 : 当年的八阿哥,真的是素为皇考所钟爱。
雍正八年,熹妃晋升为熹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康熙说钮祜禄氏“有福之人”,确实是。次年,皇后乌喇那拉氏病逝,此时后宫一个中宫空,一个皇贵妃空,于是熹贵妃顺其自然当上后宫之主,统领后宫。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去世,这一年熹贵妃44岁,内侍宣布弘历即位。干隆即位不久,将母亲熹贵妃封为皇太后,称“崇庆皇太后”。
干隆即位之后,她长达四十多年的生活中既有“荣华极盛,儿子极孝”的“眼前”,又能走向“远方”,多次与干隆帝一起旅行。熹贵妃堪称中国 历史 上最幸福的后宫女性。
熹贵妃出身不高的“格格”,资质平庸,却洪福齐天,寿禄双全。“福”,她是康熙帝钦点“有福之人”,生活在“康乾盛世”;“母以子贵”,由一个王府小妾一跃而成为熹妃,后来晋封为孝圣宪皇后;“禄”,她的儿子干隆帝,她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寿”,她活了86岁,比康熙帝多活了17年,比雍正帝多活了28年,比她最长寿的儿子干隆帝只少活了3年。
—End—
母以子贵,因为雍正元年,弘历就被秘密立储为太子,作为他的生母,之所以能从格格到熹妃、再到熹贵妃,无疑是沾了儿子的光。
熹贵妃刚开始在雍王府只是个格格,并且不怎么受宠,在雍正登基后被封为熹妃,在皇后死后,进为熹贵妃,雍正死后,被封为太后,和她儿子一起享尽荣华富贵,都只是因为她生了个好儿子。
雍正的子嗣本来就比较少,当时在其儿子中,有能力竞争皇位的就剩下弘时,弘历,弘昼,从出身上讲,另两个生母都是汉人,而弘历是唯一一个满妃生的儿子,从个人能力来讲,弘时没脑子,和八爷扯上关系,彻底惹怒雍正,过继给八爷当儿子了,而弘昼行事荒诞,据说经常自己给自己办丧事,所以虽然雍正搞得是秘密建储,但弘历已是当时大家默认的继承人了,因此熹妃的地位也随着儿子水涨船高,是母凭子贵的典型案例。
一次胤禛得了时疫,钮祜禄氏不怕感染,衣不解带的照顾他。胤禛甚为感动,于是病好以后对她恩宠有加,不久后在钮祜禄氏十九岁时生下了弘历。
弘历天资聪慧,诗书一点就通。他的爷爷康熙皇帝非常喜欢他,经常把他接到身边亲自培养。钮祜禄氏因为生了这个儿子更加受到雍正的喜爱。雍正登基后就立刻封了钮祜禄氏为熹妃,八年后又把她晋为熹贵妃。从此钮祜禄氏成为雍正朝后期后宫中的实际掌权者。
雍正十三年,胤禛病逝。熹贵妃之子弘历登基称帝,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她的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于八十六岁高龄时寿终正寝。 历史 上称之为孝圣宪皇后。
G. 康熙到底有多少个女人
康熙共有后妃66人。
1、皇后(4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之母)。
2、皇贵妃(3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3、贵妃(1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4、妃(11位):顺懿密妃王氏、纯裕勤妃陈氏、惠妃纳喇氏、荣妃马佳氏、平妃赫舍里氏、宜妃郭络罗氏、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慧妃博尔济吉特氏、成妃戴佳氏、定妃万琉哈氏、良妃卫氏。
5、嫔(10位):熙嫔陈氏、僖嫔赫舍里氏、端嫔董氏、静嫔石氏、安嫔李氏、敬嫔王佳氏、襄嫔高氏、穆嫔陈氏、通嫔纳喇氏、谨嫔色赫图氏。
6、贵人(15位):勒贵人、布贵人兆佳氏、袁贵人、蓝贵人、尹贵人、文贵人、新贵人、马贵人、常贵人、伊贵人;贵人郭络罗氏、贵人纳喇氏、贵人纳喇氏、贵人陈氏。
7、庶妃(4位):庶妃钮祜禄氏、庶妃张氏、庶妃王氏、庶妃刘氏。
8、常在(9位):瑞常在、常常在、尹常在、禄常在、徐常在、石常在、寿常在、色常在、贵常在(贵答应)
9、答应(9位):妙答应、秀答应、庆答应、灵答应、春答应、晓答应、治答应、牛答应、双答应。
(7)雍正12大美女扩展阅读:
清朝后妃制度:
在清朝,将后妃分为八等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康熙以后, 对后妃的设立标准为: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
除皇后外,其他妃嫔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每三年会在八旗中挑选秀女入宫,由户部主管选秀事宜。
秀女入宫后,晋封妃、嫔、贵人只能由皇帝任命。选宫女子,贵人以上,也只能在世家中挑选。
H. 雍正有那些妃子雍正皇帝分别大她们多少岁拜托一定要回答全
孝敬宪皇后
孝敬宪皇后,皇后乌喇那拉氏,侍卫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雍正九年九月,崩。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1731年),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康熙三十年,册封为皇四子胤禛嫡福晋。雍正帝登基后,册封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去世,谥号孝敬宪皇后。皇后生育一子,即嫡长子弘晖,八岁殇,追封为端亲王
孝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熹贵妃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干隆。干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在雍亲王府邸为妾,号格格,为低阶侍妾。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皇四子弘历即后来的干隆皇帝。雍正初,封为熹妃。地位次于乌喇那拉皇后、年贵妃、齐妃。但后来随着年妃、皇后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八年,晋封为熹贵妃,为雍正朝后期后宫统摄者。干隆帝尊为皇太后,徽号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干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累上尊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孝圣皇后长寿,一般认为跟其出身不高,早年从事劳动有关。这种体质也遗传给干隆皇帝,使干隆皇帝一样成为高寿者。
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皇贵妃年氏,巡抚年遐龄的女儿,年羹尧的妹妹,雍正三年十一月,薨。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殇。 敦肃皇贵妃,年氏,一等公、湖广巡抚年遐龄的女儿,年羹尧的妹妹。康熙年间嫁入雍亲王府,为侧福晋。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三月十二日生皇四女,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十月九日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五月十日生皇九子福沛。从她首次生育直至她逝世的十一年间,雍正帝的子女无旁出。 雍正帝登位,册为贵妃。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重,晋封为皇贵妃。十一月二十三日,薨,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年氏是康熙末雍正初最受宠的妃子。年贵妃一生命运坎坷,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夭折了,死后一个月,年羮尧就被降罪。
纯悫皇贵妃
纯悫皇贵妃,裕妃耿氏,管领耿德金女。雍正间,封裕嫔,进裕妃。干隆时,初尊为皇考裕贵妃,孝圣宪皇后崩,尊为皇考裕皇贵太妃。干隆四十九年薨。一子,弘昼。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的女儿,雍正帝妃子之一。康熙末年入侍雍亲王府为妾,号格格,雍正间,初封裕嫔,后进裕妃。干隆时,初尊为皇考裕贵妃。耿氏与皇太后钮祜禄氏的关系很好,情如姐妹。干隆四十二年,皇太后崩,干隆念裕贵妃慈爱恩情,晋尊为裕皇贵太妃。四十九年薨,谥号为纯悫皇贵妃。生育皇五子亲王弘昼,实际上是干隆帝唯一活着的兄弟。
齐妃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辉的女儿。于藩邸侍雍亲王,为侧福晋。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此女是雍正唯一活至成年的女儿。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皇子弘昐。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皇子弘昀。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皇子弘时。四名子女惟只有弘时一人活至雍正登基。雍正初,封为齐妃,地位高于干隆生母熹妃。但后来儿子弘时得罪雍正而被削宗籍,李氏身为其母,也难免受累,一直没再得到晋封。齐妃薨于干隆二年四月。
宁妃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女,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宁妃,葬泰陵妃园寝。 谦妃 管领之刘满女。康熙五十三年生雍正七年入宫,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封谦嫔。干隆二年九月晋尊皇考谦妃。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五十四。子一,皇六子弘曕。葬泰陵妃园寝。
懋嫔
宋氏,主事金柱女。初入侍世宗藩邸,为格格。康熙三十三年,生皇长女。四十五年,生皇三女。世宗登极,雍正元年十二月,册封懋嫔。八年庚戌卒。 郭贵人。雍正初年封常在,七年晋贵人。干隆五十一年正月卒。葬泰陵妃园寝。 李贵人。李氏。雍正七年封贵人。干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葬泰陵妃园寝。 安贵人。雍正时为贵人。卒于干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间。葬泰陵妃园寝。 海贵人。雍正三年为常在,十三年九月底晋贵人。干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葬泰陵妃园寝。 张贵人。初为常在。十三年四月晋贵人;二十一日卒。很可能是雍正帝最后一位亲自进封的贵人。葬泰陵妃园寝。 * 老贵人,葬清东陵附近之苏麻喇姑园寝。一说是雍正帝贵人,老为其姓氏,因未曾侍寝,故不入葬妃园寝; 二说是康熙帝常在,雍正时因年老晋尊贵人。待考。
常在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葬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雍正八年已入宫,称李答应;十四年(一说,十年闰五月)晋常在。干隆五十年十一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马常在。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为马答应;八年晋常在。干隆三十三年夏卒。四十年十月葬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雍正十三年为常在。干隆二十六年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八年十一月,称高常在。雍正十年卒。葬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为常在。十年八月卒。 顾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 * 吉常在,原称吉官。(吉官女子?)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答应和格格
苏答应。雍正四年已入宫,封苏答应。雍正七年八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苏格格。生卒年不详。葬泰陵妃园寝。疑为苏答应。待考。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葬泰陵妃园寝。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葬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葬泰陵妃园寝。 * 英答应,原称兰英。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 汪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 德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 云惠。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I. 雍正时期有几个公主王爷贝勒阿哥亲王太医嫔妃驸马与雍正什么关系名字是什么
康熙
承瑞 康熙06年09月20日 ------ 康熙09年05月 荣妃马佳氏
承祜 康熙08年12月13日 ------ 康熙11年02月 孝诚仁皇后
承庆 康熙09年02月01日 ------ 康熙10年04日 惠妃纳喇氏
赛音察浑 康熙10年12月25日 ------ 康熙13年正月 荣妃马佳氏
01 胤禔 康熙11年02月14日 直郡王 雍正12年 惠妃纳喇氏
长华 康熙13年04月06日 ------ 出生日即殇 荣妃马佳氏
02 胤礽 康熙13年05月03日 理密亲王 雍正02年12月 孝诚仁皇后
长生 康熙14年06月21日 ------ 康熙16年03月 荣妃马佳氏
万黼 康熙14年10月08日 ------ 康熙18年正月 贵人纳喇氏
03 胤祉 康熙16年02月19日 诚隐郡王 雍正10年 荣妃马佳氏
04 胤禛 康熙17年10月30日 清世宗 雍正13年08月 孝恭仁皇后
胤禶 康熙18年02月20日 ------ 康熙19年02月 贵人纳喇氏
05 胤祺 康熙18年12月04日 恒温亲王 雍正10年05月 宜妃郭络罗氏
06 胤祚 康熙19年02月05日 ------ 康熙24年 孝恭仁皇后
07 胤佑 康熙19年07月25日 淳度亲王 雍正08年 成妃戴佳氏
08 胤(示异) 康熙20年02月10日 (复)廉亲王 雍正04年09月 良妃卫氏
09 胤(示唐) 康熙22年08月27日 (复)贝子 雍正04年08月 宜妃郭络罗氏
10 胤(示我) 康熙22年10月11日 (复)敦郡王 干隆06年09月 温禧贵妃钮祜禄氏
胤(示禹) 康熙22年11月23日 ------ 康熙23年06月 贵人郭络罗氏
11 胤(示兹) 康熙24年05月07日 ------ 康熙35年07月 宜妃郭络罗氏
12 胤祹 康熙24年12月04日 履懿亲王 干隆28年07月 定嫔万流哈氏
13 胤祥 康熙25年10月01日 怡贤亲王 雍正08年05月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14 胤(示题) 康熙27年正月09日 恂勤郡王 干隆20年正月 孝恭仁皇后
胤禨 康熙30年正月26日 ------ 康熙30年03月 平妃赫舍里氏
15 胤(示禺) 康熙32年11月28日 愉恪郡王 雍正09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16 胤禄 康熙34年06月18日 庄恪亲王 干隆32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17 胤礼 康熙36年03月02日 果毅亲王 干隆03年02月 纯裕勤妃陈氏
18 胤祄 康熙40年08月08日 ------ 康熙47年09月 顺懿密妃王氏
19 胤(示畟) 康熙41年09月05日 ------ 康熙43年02月 襄嫔高氏
20 胤祎 康熙45年07月25日 简靖贝勒 干隆20年正月 襄嫔高氏
21 胤禧 康熙50年01月11日 慎靖郡王 干隆23年05月 熙嫔陈氏
22 胤祜 康熙50年12月03日 恭勤贝勒 干隆08年12月 谨嫔色赫图氏
胤禐 康熙52年02月 ------ 出生日即殇 贵人陈氏
23 胤祁 康熙52年11月28日 镇国公 干隆50年07月 静嫔石氏
24 胤秘 康熙55年05月16日 (言咸)烙亲王 干隆38年10月 穆嫔陈氏
共35子,其中11位未排序者皆未序齿,早殇。
大阿哥胤褆,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褆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废也,胤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继位后,视胤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胤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胤禩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胤禩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学者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胤禩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九弟胤禟,因同胤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将出家离世!”雍正哪能容许胤禟出家!他借故命将胤禟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为“塞思黑”。“塞思黑”一词,过去多认为是“狗”的意思,近来有学者亦解释为“不要脸”。不久给胤禟定28条罪状,送往保定,加以械锁,命直隶总督李绂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誐,因党附胤禩,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京病故,送灵龛(kān)还喀尔喀(今蒙古共和国),命胤赍(jī)印册赐奠。胤称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张家口。同年借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干隆二年(1737年)才开释,后死。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胤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干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胤祹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干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十四弟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胤禩,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禵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干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20女,大多夭折。加上一个养女21女。
女儿:二十一位
长女、次女、四女、七女、八女、十一女、十六女、十七女、十八女、十九女、二十女幼年夭折,无封号,不序齿
侄女大公主固伦纯禧公主(1671—1741),女婿博尔济吉特·班第
三女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女婿博尔济吉特·乌尔衮
五女三公主和硕端静公主(1674—17l0),女婿乌梁罕·噶尔臧
六女四公主固伦恪靖公主(1679一1735),女婿博尔济吉特·敦多布多尔济
九女五公主固伦温宪公主(1683—1702),女婿佟佳·舜安颜
十女六公主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女婿博尔济吉特·策凌
十二女七公主(1686—1697),12岁夭折
十三女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1687—1709),女婿博尔济吉特·仓津
十四女九公主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女婿孙承运
十五女十公主和硕敦恪公主(1691一1709),女婿博尔济吉特·多尔济
档案、文献中,康熙皇帝的皇女,有时以封号称之为“端静公主”、“恪靖公主”等,这种称呼带有特指性,可确定为某个人,各公主之间不致混淆。但更多的是称“二公主”、“三公主”、“五公主”等,且与《玉牒》、《清史稿·公主表》中的“第二女”、“第三女”、“第五女”等,并非同一人,而且她们都没有名字的记录,那么这所称的“几公主”诸人,究竟指的是谁?下面先将有记载、可确定者略述,然后再集中作分析(并请参照后附表二)。
二公主。《康熙四十六年九月记注档册》载,当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康熙皇帝巡幸至巴林部蒙古,“驻跸二公主府”,又称居此府之公主为“巴林荣宪公主”,同时赏赐“巴林多罗郡王额驸吴尔浑”。这位荣宪公主也即二公主,在《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是记为康熙帝的第三女,并记其嫁巴林蒙古郡王吴尔衮(或译作乌尔滚、务尔衮、吴尔浑)。
四公主。《康熙起居注》中,称嫁与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敦多布多尔济的那位公主为“四公主”。公主府中人以及当地蒙古人也称其为“四公主”或“四千岁”,当地人为其所立之碑称“四公主德政碑”,她的丈夫敦多布多尔济则被称为“四额驸”。这位公主封号为恪靖公主,在《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记为康熙帝的第六女。
六公主。嫁与漠北喀尔喀蒙古赛因诺颜部超勇亲王策凌(或作策楞)的那位公主,习称“六公主”,其丈夫策凌习称“六额驸”。夫妇二人死后葬一处,在北京安定门外,其墓称“六公主坟”。这位公主封号纯悫公主,《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记为康熙帝第十女。
八公主。《康熙起居注》记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二日,“以八公主下嫁翁牛特多罗杜稜郡臧津(苍津),上御行宫二门”。这位“八公主”,封号温恪公主,《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记为康熙帝第十三女。
九公主。《内务府奏销档》:“王达子一户……康熙年间随地陪送九公主至额驸孙(承)运家”,说的是康熙朝出嫁到孙承运家的这位九公主,曾将内务府庄地连同种地者王达子一户,一同作九公主的陪嫁物。《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记,这位公主封号悫靖公主,为康熙帝第十四女。
其他几位成年公主,尚未见到有“几公主”的记载,但如果把她们按出生先后顺序插入上述有明确称呼的5位公主之间,则不难看出她们正是按成育者排行法,并可推测出日常习称为几公主。
此表中的第五女即端静公主,应称三公主,排序于比她早出生一年且成年的二公主之后,唯其如此,其下第六女才称为“四公主”。四公主之下成年的第九女,应称五公主,因此,其下成年的第十女才称“六公主”。第十女之下的第十一女不到一周岁而殇,第十二女应称七公主,此女虽12岁殇,但12岁以前应也习称七公主,如此,其下成年的第十三女才称八公主。八公主以下的两个成年皇女,称九公主、十公主。
以上成育之皇女以齿序称为二公主—十公主,只缺个大公主。《玉牒》中,二公主以前出生的皇女均夭殇,那么,这大公主究竟是谁?在雍正帝谕旨中找到了答案,雍正元年二月二十九日,雍正皇帝谕礼部:
端敏公主及大公主、四公主俱是内里公主,朕先前因未满百日(按:指居丧期),不曾下旨,今端敏公主、大公主、四公主俱着封为固伦公主。[15]
这段谕旨的内容,在《清世宗实录》的雍正元年二月之内,有如下记述:
封和硕端敏公主、和硕纯禧公主、和硕恪靖公主俱为固伦公主。
两相对照,这大公主应是纯禧公主,其下的四公主是恪靖公主(见前述),她们均由和硕公主晋一级而为固伦公主。
这纯禧公主,是康熙帝抚养于宫中的其皇弟恭亲王常宁之女,她比康熙帝的二公主大两岁,因称大公主。而在《玉牒》中,此女不列于康熙帝名下,而是列于恭亲王常宁名下。从这位大公主的称呼又可看出,皇帝之侄女若抚养皇宫中而封为公主,在日常的习称中,是与皇帝的皇女公主们一起作排行性称呼的,至雍正仍是如此。
大清帝国雍正皇帝的子女们:
雍正皇帝先后得十六子八女,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临死前,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命皇三子弘时自毙。皇五子弘昼从小软弱,未能和兄长们挣位,也没有这个意图。弘历即干隆。
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干隆帝。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初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
爱新觉罗·弘昀,早殇。
爱新觉罗·弘昐,早殇。
爱新觉罗·福宜,早殇。
爱新觉罗·福沛,早殇。
长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
和硕怀恪公主,次女,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三女(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
四女(1715年—1717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殇,母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养女和硕淑慎公主,理亲王允礽第六女,母侧福晋唐氏;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怡亲王允祥第四女,母福晋兆佳氏;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庄亲王允禄长女,母福晋郭络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