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秦腔连唱的都有什么
咸阳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
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二六板、拉锤二六板、带板、尖板、滚板、二导板、双锤板等。总归称是六大板头、慢板、带板、垫板、二导板和滚板。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
早期乐队分文、武两部6人。
㈡ 秦腔有那些名家
1、马友仙
马友仙(1944~)女,汉族,原籍陕西合阳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秦腔“马派”创始人。8岁考入咸阳大众剧团,学演小旦、兼演青衣。
10岁时以一出《柜中缘》唱红了咸阳以及临近地区。以后多年又陆续推出秦腔折子戏《河湾洗衣》、《打鱼杀家》、《走雪》等,以音色优美、唱做俱佳而轰动剧坛。
此后随着艺术上的追求上进和技艺的不断提高,又分别在秦腔传统戏《五典坡》、《玉虎坠》、《三滴血》、《游龟山》、《红楼梦》等大戏中担任主角。
2、贠宗翰
自幼酷爱秦腔艺术,1952年进入西安三意社学员班学戏。师承着名艺人张朝鉴、李天堂、李庆增等。入科半年后就登台演出,开门戏为《苏武庙》。
相继又演出了《苏武牧羊》《穆柯寨》《四进士》等戏,引起了群众和领导的注目与重视。1960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又经马健翎、李玉敏、袁多寿等着名艺术家的严格训练和教导。
成功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代表剧目有《赵氏孤儿》、《十五贯》、《鱼腹山》、《杀庙》、《血泪仇》《二堂舍子》等。
他的许多优秀剧目和唱段被录制唱片、磁带、碟盘发行全国,甚至流传海外。《打镇台》一剧曾被中央戏曲研究院录像,作为研究秦腔资料保存。
他的学生遍及西北五省,有的已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中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表演方面注重刻画人物内心,潇洒稳健,刚柔相济,质朴深沉;善于吸收兄弟剧种的特长,如京剧须生的身段做派、蒲剧的髯口、帽翅技巧、昆曲的步法指法等,使之融入自己的表演中。
声腔方面在继承唱念韵味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京剧花脸唱腔的共鸣特色,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为探索秦腔须生新唱法创出了一条新路。
他的嗓音高亢清亮,行腔圆润流畅,韵味浓郁醇厚,声情并茂。尤其象《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腔,堪称其代表做,至今广为流传,被誉为“小浩亮“。2015年11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75年。
3、李爱琴
李爱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梨园世家,祖父是唱皮影戏的,渭北一带年长的老人经常说“四楞子”李三的跑台子,这李三就是李爱琴的祖父。
父亲李万祥农忙在家务农,农闲跟着祖父到集镇村舍去演出。后来,祖父去世了,父亲为了糊口谋生,就带着5、6岁的李爱琴离乡背井闯荡江湖。
李爱琴先在彭艺社扮小孩、演丫环,随后到大华社,在李正敏、董化清先生的培养指导下,先后演出《探窑》、《三娘教子》、《五典坡》等戏。
由于嗓子好,吐字清,演戏投入,再加上年龄小,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被称为“六龄童”。1954年参加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开始系统练功和学文化。
为排演《戚继光斩子》,她曾向京剧名家李万春先生学习;1956年以《戚继光斩子》参加陕西省戏剧会演,获演员一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9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同年,她入选参加陕西省演出团到北京以及沪、粤、鄂、滇、川等省市巡回演出。
在演出团受益于秦腔名家的具体指导,其间又先后得到盖叫天、红线女、陈伯华等名家的指教,使她表演艺术水平有新的飞跃。
4、肖玉玲
肖玉玲,女,秦腔闺门旦。从艺40余年,在秦腔闺门旦行当中独树一帜,对于每一个角色的塑造都性格鲜明,活灵活现。1958年,年仅18岁的她就主演了秦腔史上第一部电影《火焰驹》。
对于角色黄桂英的成功塑造,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角。世称“(小)肖派”。代表作品有《五典坡》中的王宝钏、《玉堂春》中的苏三。
《状元媒》中的柴郡主、《探窑》中的王宝钏、《红珊瑚》中的珊妹、《孟丽君》中的孟丽君等艺术形象。2017年4月21日7时,肖玉玲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9岁。
5、康少易
出身梨园,自幼深得父亲教诲和各位高师面传心授,经几十年舞台实践,悟出了四功五法在于“范“的真谛,悟出了“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此为戏也的至理。
悟出了艺术之道,无外由简到繁,繁能而简,继而精,然达通灵化境者,非几辈人之致力于此是不能完成的。因之,我们应遵循艺术之道以不懈之力,把戏曲艺术传下去。
多年来,为秦腔、豫剧、蒲剧、京剧传授了《四杰村》《闹龙宫》《金钱豹》《反西凉》《杀四门》《铁公鸡》《金雁桥》《火烧裴元庆》《白水滩》等剧目。
特别是《盘肠战》由陕西省京剧团康云翔在北京演出获得中国文化部金奖。传子康云翔秦腔、京剧,昆乱不挡的全能武生,授徒安波、冉星、王冲、同超、胡小毛等。
㈢ 求“秦腔四大名旦”李娟的介绍文章、资料
李娟
李娟,女,秦腔旦角。
1980年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坐科8年,1987年随全班成立院青年实验剧团,任演员,主工刀马旦、正旦等。
1987年赴京汇报演出,主演《盗草》;1988年参加陕西省首届艺术节主演《盗草》,荣获表演一等奖;1989年参加西北五省(区)“咸阳杯”、“公主杯”大赛荣获表演一等奖,同年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演演出《盗草》、《屠夫状元》、《隔门贤》等;1992年赴芬兰参加芬兰艺术节,主演《杨七娘》、《盗草》;1993年被评为“金延安”首届秦腔“十佳演员”;1994年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戏曲特技展播演出,并赴云南、兰州等地参加“西北荟萃” 戏曲演出;赴京参加第一、二、三届全国艺术节演出;199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戏曲“金三角”汇演,主演《杀嫂》,饰潘金莲,荣获优秀表演奖;1996年参加陕西省“易发杯”青年演员大奖赛,主演《杨七娘》,荣获优秀表演奖,并赴京参加了央视“96春节戏曲晚会”的演出;1997年在大型现代戏《沙漠情》中饰张雁,参加全国梆子声腔汇演,荣获表演奖,同年荣获陕西省“尖庄杯”电视大奖赛表演一等奖、陕西省“西凤杯”广播大赛一等奖;参加“97香港艺术节”,主演《杀嫂》(饰潘金莲)、《借扇》(饰铁扇公主)、《滚灯碗》(饰皮氏),受到香港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扬;1998年赴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进行巡回演出,主演《杨七娘》,同年被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剧协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称号;2000年应邀参加德黑兰国际艺术节,主演《杨七娘》,获最佳表演分数,被誉为“西北第一靠”;2001年参加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主演《杨七娘》,荣获优秀表演奖;同年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并被评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模范共产党员。
善演剧目有:《盘店》(饰杨八姐)、《放饭》(饰赵景棠)、《隔门贤》(饰芙善妻)、《打路》(饰黄桂英)、《三娘教子》(饰王春娥)、《周仁回府》(饰李兰英)、《屠夫状元》(饰党凤英)、《儿大不由爹》(饰玉芹)、《活捉三郎》(饰闫婆惜)、《借扇》(饰铁扇公主)、《盗草》(饰白素贞)、《留下真情》(饰赵大兰)、《迟开的玫瑰》(饰姨妈或乔雪梅)、《杨七娘》(饰杨七娘)、《杀嫂》(饰潘金莲)、《四进士》(饰杨淑贞)等。
为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艺术指导。
诞辰:1968年,农历戊申年
㈣ 秦腔 三娘教子 唱词
全剧剧本
(王春娥上。)
王春娥 (引子) 守冰霜贞节为本,效寡居教子成名。
(念) 可叹儿夫丧镇江,每日织机度日光。但愿我儿龙虎榜,留下美名万古扬。
(白) 奴家,王氏春娥。配夫薛广,去往镇江贸易,不想命丧镇江,多亏薛保搬尸回来,可恨张、刘二氏,见儿夫一死,一个个另行改嫁。是我对天洪誓大愿,永不改嫁,抚养前房之子,取名倚哥,南学攻书去了。我不免机房织绢便了。正是:
(念) 云雾不知天早晚,雪深哪知路高低。
(二黄慢板) 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叹,
思想起我儿夫好不惨然。
遭不幸薛郎夫镇江命染,
多亏了老薛保搬尸回还。
奴好比南来雁失群无伴,
奴好比破梨花不能团圆。
薛倚儿好一似无弓之箭,
老薛保好一似浪里舟船。
将身儿来至在机房织绢,
等候了我的儿转回家园。
薛倚哥 (内白) 走吓。
(薛倚哥上。)
薛倚哥 (二簧原板) 有薛倚在学中来把书念,
怀抱着圣贤书转回家园。
众学友一个个说长道短,
他道我无娘亲好不惨然。
因此上回家去,
(薛保上。)
薛保 (白) 这般时候,还不见东人回来,待老奴外面看来。
薛倚哥 (二簧原板) 与母争辩,
又只见老薛保站立门前。
(白) 参见薛保。
薛保 (白) 东人回来了。
薛倚哥 (白) 回来呢。我妈呢?
薛保 (白) 你母亲在机房织绢。
薛倚哥 (白) 带我去见。
薛保 (白) 且慢,随老奴后面用饭。
薛倚哥 (白) 见过我妈,再吃饭。
薛保 (白) 你就要来吓。
(笑) 哈哈哈……
薛倚哥 (白) 就来的。
(薛保下。)
薛倚哥 (二簧原板) 听说是我母亲机房织绢,
走上前施一礼儿见母安。
(白) 参见母亲。
王春娥 (白) 罢了。儿吓,回来了?
薛倚哥 (白) 回来呢。
王春娥 (白) 为何今日下学甚早?
薛倚哥 (白) 先生不在学中,故而回来甚早。
王春娥 (白) 那书来背。
薛倚哥 (白) 妈吓,吃完了饭在背书。
王春娥 (白) 背了书再去用饭。
薛倚哥 (白) 要背就得背。
王春娥 (白) 将脸朝外。
薛倚哥 (白) 是。
王春娥 (白) 背吓。
薛倚哥 (白) 妈吓,我忘了书尾。
王春娥 (白) 自有忘了书头,哪有忘了书尾的道理?
薛倚哥 (白) 不错,忘了书头了。妈吓,你提我一句。
王春娥 (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薛倚哥 (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王春娥 (白) “为……”
薛倚哥 (白) 妈吓,咱们家里为什么?
王春娥 (白) “为人谋而不忠乎?”
薛倚哥 (白) 哦,“为人谋而不忠乎?”唬唬唬,香炉瓦灯唤唤呵唬。
王春娥 (白) 往下背。
薛倚哥 (白) 往下背。
王春娥 (白) 叫你往下背。
薛倚哥 (白) 叫你往下背。
王春娥 (白) 咀。
薛倚哥 (白) 咀。
(白) 也罢。
(二簧摇板) 手执家法将儿来打,
薛倚哥 (二簧摇板) 你打别人孩儿好不害羞。
(白) 妈吓,你要打,生一个打,养一个打。你打别人的孩儿,好不害羞,好不害臊。
王春娥 (白) 儿吓,这两句话,哪个教道与你?
薛倚哥 (白) 饭也会吃,书也会念,这两句话,还不会说么?
王春娥 (白) 话倒是两句好话,可惜儿太讲迟了。
薛倚哥 (白) 你今天不打我,我还不说呢。
王春娥 (白) 哎,天吓!
薛倚哥 (白) 哎,地吓!白相去哉。
王春娥 (二簧原板) 小奴才一言问住了我,
闭口无言王氏春娥。
叫一声薛郎夫阴曹等我,
等候了你的妻同见阎罗,
我那薛郎夫吓……
(薛保上。)
薛保 (二簧原板) 小东人下学来机房闯祸,
好一似火上又把油泼。
(王春娥哭。)
薛保 (白) 哎呀!
(二簧原板) 三主母在机房啼哭闷坐,
转面来问一声东人一个。
(白) 东人。
薛倚哥 (白) 干什么?
薛保 (二簧原板) 你的母教训你非为之过,
为什么将好言当作了恶说,
东人哪……
薛倚哥 (白) 你少管我们家里闲事。
薛保 (白) 嗳……
(二簧原板) 这才是养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来师之惰。
老薛保进机房双膝跪落,双膝跪落,
(白) 三娘吓……
(二簧原板) 问三娘发雷霆却是为何?
王春娥 (二簧原板) 老薛保你不必苦苦哀告,
三娘言来细听根苗:
自古道养娇儿终身有靠,
又谁知小奴才平日无故,半路途中,跌了奴一跤。
薛保 (二簧原板) 劝三娘休得要珠泪双掉,
老奴言来细听根苗:
千看万看,看东人年纪小,
望三娘念东人下世早,
只留下这一根苗,必须要轻打轻责,饶恕他一遭,下次不饶。
王春娥 (二簧原板) 你道他年纪小,心不小,
说出话来雅赛铜刀。
自古道,人无有千日好,
花开哪有百日姣?
织什么机来把什么子教,
(白) 也罢,
薛保 (白) 三娘忍耐了吧!
王春娥 (二簧摇板) 割断了机头两开交。
(王春娥哭。)
薛保 (白) 哎呀!
(二簧摇板) 见三娘怒冲冲把机头割断,
吓得我老薛保胆战心寒。
走上前来好言相劝,
尊一声三主母细听根源:
都只为老东人镇江命染,
是老奴千山万水,万水千山,搬尸回还。
(白) 老奴好恨!
王春娥 (白) 恨着何来?
薛保 (白) 三娘,
(二簧摇板) 恨只恨张、刘二氏,他把心肠改变,
一个个反穿罗裙另嫁夫郎。
王春娥 (哭) 哎呀……
薛保 (白) 老奴好喜!
王春娥 (白) 喜从何来?
薛保 (白) 三娘,
(二簧摇板) 喜只喜三主母发下洪誓大愿,
你言道永不改嫁教训儿郎。
王春娥 (白) 哎呀……
薛保 (白) 三娘不言,老奴明白了。
王春娥 (白) 明白何来?
王春娥 (二簧摇板) 他,他,他,他言道我不是他的亲娘。
薛保 (白) 现有家法在此,顶在头上,跪在你母亲面前,你就言道:“母亲吓母亲,孩儿下学回来,一言冒犯母亲,现有家法在此,望母亲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打儿一下,如同十下;打儿十下,如同百下;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你母亲有爱子之意,她就不打你了。
薛倚哥 (白) 这两句话我会呢。
薛保 (白) 东人回来。你母亲问你,就说你自己讲的,不要说老奴教道于你。
都只为儿年小,他年老,儿小他老,他老儿小,无依无靠,娘心不安。
(白) 也罢!
薛保 (白) 三娘教训了罢。
王春娥 (二簧慢板) 手执家法将儿来管,
薛保 (二簧摇板) 老薛保向前忙遮拦。
你要打将老奴责打几下,
《三娘教子》改编自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李渔的《无声戏》中的一回。《三娘教子》马连良饰薛保、张君秋饰王春娥。
明代,儒生薛广,往镇江营业。家中有妻张氏,妾刘氏、王氏。刘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广在镇江,适遇同乡人,以白金五百两,托带回家。不料其人吞没白金,购一空棺,停厝荒郊,以为薛广灵柩,回乡报知张氏等,举室嚎啕,使薛保运回灵柩安葬。后家渐衰落,张、刘不能耐贫,先后改嫁。三娘王氏深鄙之,誓与薛保茹苦含辛,抚养倚哥,送之入学,己则织布以易升斗之栗。
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遂不认三娘为母,语语挺撞,三娘怒不可遏,将刀立断机布,以示决绝。幸薛保竭诚劝导,母子始和好如初。薛广在镇江生意衰败,后丛伍,官至兵部尚书。十几年后薛倚金榜题名,新科状元。父子相认团圆一家,荣归故里。而此时薛倚的大妈、亲妈又丢弃自己的家都来认丈夫和状元儿子,三娘劝张氏回家照顾老伴,劝刘氏也回家照顾老伴和几岁的孩子。并告诉她们:欲尝甜瓜自己种,自种苦瓜自己尝。
㈤ 秦腔介绍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咸阳美女秦腔大全扩展阅读: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之一。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秦腔所演的剧目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备受观众喜爱的曲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铁公鸡》、《长坂坡》、《卖华山》、《临潼山》、《斩单通》、《取洛阳》、《三娘教子》、《柜中缘》、《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献西川》等。
脍炙人口的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贯》、《火焰驹》、《大登殿》等。
新中国建立后还创作了《黄花岗》、《汉宫案》、《屈原》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秦腔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秦腔中最主要的乐器当然是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
秦腔的唱腔定型发展在唐朝,随着社会的安定和富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就越来越丰富。长安也是国际化的都市,秦腔的发展也就自然不在话下。今天的天水每到了有重大的庆典和节日,当地的人们都要组织演唱集会。家里盖房子也要请秦腔的艺人来家里安神。
咸阳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
㈥ 秦腔中老腔有那些着名的曲目
《白逼宫》、《斩李广》、《黄河阵》,、《玉婵泪》(一)西安秦腔一团演出、《玉婵泪》(二)西安秦腔一团演出、《玉婵泪》(三)西安秦腔一团演出、《玉婵泪》(四)西安秦腔一团演出、《玉婵泪》(五)西安秦腔一团演出、《玉婵泪》(六)西安秦腔一团演出、《双镯记》(一)陕西咸阳秦腔剧团演出、《双镯记》(二)陕西咸阳秦腔剧团演出、《双镯记》(三)陕西咸阳秦腔剧团演出等等经典剧作...
㈦ 大家帮我找下秦腔《探窑》唱词,谢谢了~!!!
秦腔《探窑》一折:
王夫人(唱):叫家院前边把路引,
看望我女儿出南门。
怨一声相国心太狠,
亲生女当作路旁人。
再怨声蠢才太烈性,
身奔寒窑愿受贫。
霎时看到寒窑近,
不由老身痛在心。
来在坡前轿停稳,
想必是来到儿窑门。
院 子(白):禀夫人!来到三姑娘寒窑。
王夫人(白):上前叩门!
院 子(白):是!三姑娘开门来!太夫人到了!
王宝钏(唱):啊~~~~~!来了!
耳听窑外有人唤,
不知何人来叩门。
薛郎夫一去无音讯,
寒窑里哭坏女钗裙。
院 子(白):三姑娘开门来,太夫人到了!
王宝钏(唱):哎~~~~!
耳听老娘到来临,
急忙上前开窑门。
一见娘亲珠泪落,
老娘呀~~~~!罢了娘!
宝钏跪倒拜娘亲。
王夫人(唱):见娇儿珠泪交流实难忍,
好似钢刀剜娘心。
先前容颜似花粉,
如今相貌认不真。
儿本是相府千金体,
怎落个寒窑受苦人。
王宝钏(唱):娘啊~~~~!
老娘不必泪纷纷,
听儿把话说原因。
我的父在朝官一品,
所生我姐妹共三人。
我大姐二姐能孝顺,
与苏龙魏虎结成亲。
单丢下你儿宝钏女,
彩球儿单打贫穷人。
说什么婚姻门户要相称,
富配富来贫配贫。
人都盼丈夫把官坐,
儿不嫌牵马坠镫的人。
王夫人(白):我儿快快站起来。
王宝钏(白):母亲!娘啊!母亲偌大年纪,怎能冒此风霜,来到寒窑,孩儿只说今生今
世,再难见到娘亲一面,谁料想今日母女相会!
王夫人(白):儿啊!自从你奔赴寒窑,你父不许家人探望与你,为娘今日背着你父来看
我儿,不料我儿成了这般光景。
王宝钏(白):母亲呀母亲!自从我那薛郎从军以后,杳无音讯,孩儿日夜忧思,染病寒窑,
啊!今见母亲嘛!
王夫人(白):怎么样?
王宝钏(白):儿的疾病才起了大变。
王夫人(白):儿啊!掺娘进窑,看看我儿光景如何!
王宝钏(白):寒窑窄小,母亲如何去得!
王夫人(白):哎~~!我儿住得为娘我也就看得!
王宝钏(白):如此,待儿与你打扫。
王夫人(白):慢着!宝钏!掺娘来~~~~~~~~!
(唱):进得窑门用目看,
王~~~王宝钏,娘的儿啊~~~~~~~~!
不由老身心痛酸,
这样的光景怎住惯,
可怜我儿王~~~王~~王宝钏!
我想叫叫一声儿啊~~~~~~~~!
这都怪你父心肠太狠,将我儿逼成这般光景,你叫为娘我怎不伤心,怎不心疼,说是儿啊!快快随娘回上相府,在莫要抱怨负气,受此煎熬了!
王宝钏(唱):我想叫一声母亲,母亲!这是你而甘心情愿,来此寒窑,孩儿我怨着谁来,
儿已对父发誓言,宁愿饿死不回还。
王夫人(唱):今日随娘相府转,
不与你父何相干。
王宝钏(唱):老娘且坐,听而言,啊!
(白):丫鬟院公,说是你们就地而坐了!
王夫人(白):你坐了!
王宝钏(唱):儿把那前后情细讲一番,
父为儿择配难中选,
才命儿飘彩结良缘,
彩球儿打中贫穷汉。
我父悔婚把脸翻,
相府将我薛郎赶。
三击掌气走王宝钏,
誓死不回相府院。
身奔寒窑到城南,
曲江池畔烈马现。
西凉兴兵起狼烟,
我薛郎降马封官上金殿。
那魏虎心中不服拿本参,
说候军都府官太显。
改调征西先行官,
薛郎夫一去音讯断。
儿在寒窑望眼穿,
日夜忧思疾病染。
只说母女相见难,
幸喜今日娘来见。
也算是疼爱儿一番!
王夫人(唱):儿啊~~~~~~~!
为娘听言心伤惨,
我儿为何出此言。
娘好比风中之烛雪中炭,
还要儿披麻戴孝送坟园。
你不回相府娘埋怨,
娘抓儿养女为哪般。
王宝钏(唱):母亲呀啊!~~~~~!
母亲不必将儿怨。
听儿把话说心间,
骨肉之情心不变,
莫奈何富贵贫贱隔崇山,
寒窑里住罢相府转,
难道说不怕惹人耻笑惹人嫌,
母亲莫把儿挂念,
全当是没要你儿王宝钏。
王夫人(唱):千言万语劝不转,
好个烈性王宝钏。
为娘将儿多怜念,
送来了钱米度饥寒。
(白):丫鬟院子,与米赐予你家三姑娘!
王宝钏 (白):慢着!啊!母亲!相府之物孩儿我一概不要。
王夫人 (白):奥!喔是为娘我的私财!
王宝钏 (白):虽是母亲的私财,孩儿我也是不用。
王夫人 (白):是你这般烈性,难道还让为娘我带回不成?
王宝钏 (白):这~~~~!
王夫人 (白):丫鬟院子,银米留下,你们先回相府,太夫人今晚要在这里陪伴你家三
姑娘!
王宝钏 (白):哎!母亲!寒窑这般光景母亲如何住得!
王夫人 (白):我儿住得为娘也就住得。
王宝钏 (白):唉!母亲不回相府这却怎处呀?啊!母亲!孩儿情愿跟上母亲回上相府,这
银米嘛~~~~~~~!
王夫人 (白):怎么样?
王宝钏 (白):也不必留下了!
王夫人 (白):怎么我儿情愿随娘回上相府!
王宝钏 (白):嗯!
王夫人 (白):如此甚好!丫鬟院子外边搭轿侍候。
(唱):儿啊你听话抬轿转,
王宝钏(唱):儿宁死不回你相府门。
王夫人(唱):儿啊!你不送娘!你,你,你心何忍!
王宝钏(唱):王宝钏我跪倒送娘亲。
王夫人(唱):娘哭儿来头昏晕,
王宝钏(唱):儿哭娘来泪湿襟。
王夫人(白):罢了宝钏,娘的儿!儿啊~~~~~!
王宝钏(白):母亲!母亲!娘啊!
(唱):娘今离去寒窑门,
怎知你儿一片心,
从此不允你相见,
眼含着泪我闭窑门。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之一。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我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曾把京剧称为"乱弹",还有的剧种也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但是,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秦腔的唱腔定型发展在唐朝,随着社会的安定和富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就越来越丰富。长安也是国际化的都市,秦腔的发展也就自然不在话下。今天的天水每到了有重大的庆典和节日,当地的人们都要组织演唱集会。家里盖房子也要请秦腔的艺人来家里安神。
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之一。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
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中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曾把京剧称为"乱弹",还有的剧种也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但是,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载:“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为当时之杰”。
演员吐字以泾阳、三原语言为“标准”。史书记载明代中叶咸阳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功康海组建戏班,演唱“康王腔”。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咸阳的秦腔班社已为数众多,如保符班、江乐班、华庆班、双才班等。干隆时期(1736—1795)翰林院学士严长明(江苏人)宦游陕西,酷爱秦腔,所着《秦云撷英小谱》记载关中秦腔班社共有36个,并以礼泉、周至、渭南、大荔为四大流派。
秦腔班社演出,不仅为当地人钟爱,赴北京演出亦爱欢迎,被称为“传情在无意之间”,“哑趣传神许擅长”。此时,演员白双儿、豌豆花和金坠子等随泾阳锦绣班演红西安城内。
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和高培支等人,受辛亥革命影响,办起“易俗社”,并编写出《一字狱》等剧本。咸阳各县以“易俗社”为榜样,先后成立了“高兴班”(长武),“马家班”(武功),“秦贵社”(礼泉),“益民社”(咸阳),“晓钟社”(乾县)、“新中社”、“明正社”(三原)等演出团体。
1937年中共陕西省委(驻泾阳县云阳镇)、关中工委(驻旬邑县马家堡),相继成立了七月剧团、关中剧团、关警剧团等,创作演出《大上当》、《新教子》、《十里塬》等大批新剧目,在唱腔、表演、舞美、服饰等方面都有创新。
建国后,咸阳地区有专业剧团14个,创作了大批新剧目,涌现出众多知名演员,如郭明霞、王麦兰、舒曼莉、马金仙、赵斌、王义民、昝金香等,新秀如赵改琴、王平、白萍、冯武耕、王亚萍等。这些演员均先后在西北、省、市会演大赛中获奖。
据1989年统计,咸阳市有市直戏曲团体3个,县秦腔剧团11个,共有演职人员1100余人。艺术创作人员30余名,演出本、折子戏100余部。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明代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
㈧ 有谁知道秦腔香山寺上面的合唱剧词
华语群星 - 香山寺还愿(香山寺)(秦腔版)
词:佚名
曲:佚名
词
为王当年错事做,悔不该差人化白雀
欺神毁像王有过,因此上得病在朝阁
幸喜孤王病好可,同催刘表送来药
正行走来用目看,春夏秋冬不一般
到春天萌芽出土面,到夏天日晒海底干
到秋天百花结成果,到冬天雪打变地寒
弯弯曲曲水不断,坡坡坎坎景相连
深山有景懒得看,君妃二人把愿还
为王进了头道殿,四大天王来站前
见一个手持青锋剑,一个琵琶弄丝弦
见一个手打黄罗伞,天王李靖把塔端
为王进了二道殿,见两个童儿站两边
一旁站的白鹦鹉,一旁杨柳弄丝弦
上坐的菩萨缺手眼,她为孤王体不全
为王提衣跪当殿,上坐的菩萨听我言
王封你千手并千眼,千秋万代受香烟
(8)咸阳美女秦腔大全扩展阅读
《香山寺还愿》该歌曲收录在专辑《香山寺还愿》中,发行于2017-05-10,该张专辑包含了1首歌曲。
该歌曲其他版本
1、网络歌手演唱的《香山寺还愿》,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爱上秦腔》中,发行于2018-09-10,该张专辑包含了1首歌曲。
2、大罗莫邪演唱的《香山寺还愿》,该歌曲收录在专辑《香山寺还愿》中,发行于2019-08-23,该张专辑包含了1首歌曲。
㈨ 陕西秦腔名人
1、马友仙
马友仙,女,秦腔旦角。1944年(农历甲申年)生,汉族,陕西省合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秦腔“马”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表演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联常委,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艺术专家”。
㈩ 秦腔的简介(2)
秦腔《淤泥河》中盖苏文“耍牙”的表演技巧
《淤泥河》是秦腔传统折子戏。盖苏文,毛净应工,此戏中讲究“三耍”,即“耍领子”、“刷眼神”、“耍牙”。尤其独特的“耍牙”表演为人物的面孔增添了凶恶的表现力,艺术效果特强。盖苏文头戴紫金冠,插双翎,吊狐尾,别鬓毛,挂“红张”(颌下),扎红靠,红彩裤,登红色虎头靴,手提三股叉。
李世民连人带马被陷淤泥河中,做一连串挣扎欲冲出淤泥河的表演后,盖苏文在“雷锤”鼓点中从上马门跃到台前,左脚站定,右脚抬起,左手抓领子,右手举叉,口吐上到“八”字牙亮相。接着向右转身(收牙)至上马门定顿,引出四角子,至台右角,一转身到台中,右脚抬起,包脚,左手握叉扎地,右手抓领子,口吐上中双勾牙亮相。四角子在盖苏文走进台中的同时围盖跑圆场,盖收势收“牙”至台右角,,四角子虽至台右角一字型站定,盖端叉踢左腿接催步,跨右腿左转身,摆左腿到台左“黄场”,即伸臂大笑三声四角子接笑,音尾绕台口下场,盖同时走向台右尾跟四角子,跑至下马门,扎“左弓箭式”,随着“摆刀穗’锣鼓伴奏,左手抓领子,右手抓叉把顺抡数圈,接着绕头领子冲着观众扫一圈,把叉头对着台右角,左手搂缰,向右歪着身子和头,合着“仓、仓、仓”三点锣鼓声,双手双脚交叉跳跃三下(表示高兴),接着“扎右弓”箭式,在锣鼓节奏中抡叉吐双分上下“牙”(一牙斜冲上,一牙斜冲下,牙尖都朝外勾)亮相,头摆动,表示得意。然后合着“仓——仓”两声收锤锣鼓节奏,双手端叉,右手将叉把通到左手,搂缰,站左“丁字步”吐下中上勾“牙”(一牙在中直下,一牙冲上向外勾)亮相。片刻双眼随着头左右摆动两下随着锣鼓节奏,转身超前恨踏三步,由慢变快从下马门下场。
尸吊
亦称“大上吊”[刘全进瓜],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眉户等剧种均有此特技。演出前,先将一根长吊杆,平绑于入场口的柱子上,杆的一端在台口,另一端藏于台内侧。剧中人上吊时,站椅上,将白绫吊圈绑于杆头,然后将吊圈套在脖子,蹬倒椅子。这时台内即将吊杆一端压下,右移,使杆头上翘并伸出台口,使上吊者高高吊于台前。演员在化妆时,腰里扎一椭圆形铁裹肚,上端有两个铁钩,由胸部直通脖颈。上吊时,往脖子上套的吊圈一定要套在铁钩上,然后将一水袖绕脖搭肩,以作掩饰,另一水袖下垂,呈现出活人被吊死的景象。至今已不用此技。
秦腔的唱腔
咸阳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二六板、拉锤二六板、带板、尖板、滚板、二导板、双锤板等。总归称是六大板头、慢板、带板、垫板、二导板和滚板。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早期乐队分文、武两部6人。
秦腔的自乐班
自乐班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票友下海,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在西安沿着城墙根走一圈,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在关中农村很常见的民间娱乐组织,自乐班主要是唱秦腔戏。在城墙根下听自乐班,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唱者多为关中汉子,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条嗓音破空飞去,撞在城墙上,踅回来,声犹震耳。
秦腔自乐班,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的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这个城市,地下埋有皇陵,地上建有寺庙,阴气重于阳气,人们用秦腔惊天地泣鬼神的阳刚之气,来平衡几千年郁积的阴气,据说能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秦腔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地人个个都会唱几句,村村都有"自乐班",逢年过节,便是村民过戏瘾的最好时光。
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那种气势豪情,与软语呢喃的剧种绝对是两重天。
秦腔的常见剧目
秦腔所演的剧目有神话、 民间 故事 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备受观众喜爱的曲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铁公鸡》等。新中国建立后还创作了《黄花岗》、《汉宫案》、《屈原》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脍炙人口的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贯》、《火焰驹》、《大登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