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美女大全 > 美女笛子演奏名曲大全

美女笛子演奏名曲大全

发布时间:2022-11-16 09:11:34

① 求一些好听的笛子独奏曲


好听的笛子独奏曲有《姑苏行》《女儿情》《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春到湘江》等。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女儿情》为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第十六集《取经女儿国》的插曲。唐僧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时,女儿国国王对师傅唐僧一见倾心,产生了爱意,对唐僧情意缠绵。面对温柔貌美的女儿国国王,唐僧内心中也为之一动,闪现过动摇和恍惚,曾经坚定的唐僧也说出了“若有来生”的话,但是普度众生的决心还是战胜了个人的儿女感情,唐僧最终说服了女儿国国王,继续踏上了西去取经的路程。
《牧民新歌》是简广易于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曲子。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新时期牧民的精神风貌。
《扬鞭催马运粮忙》由魏显忠创作于七十年代初期。它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结构为带引子的ABA三段体。引子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伴奏乐队奏出快速而强烈的奔驰音型,笛子则用颤音奏出长音,紧接着又运用下历音和顿音的巧妙结合奏出 的音型,一下子就把运粮车队来回奔忙,农民吆喝着赶马的热闹红火场面展现在听众面前。
《春到湘江》是宁保生先生1976年创作的竹笛名曲,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鲜明的湖南花鼓音乐特色,时而激情如火,时而流畅清雅的旋律,引起了全国广大笛子演奏者的热烈反响,并受到了笛子爱好者的特殊青睐,不但被多种笛子出版曲集争相出版,而且还成为众多笛子演奏家的演出保留曲目和许多音乐院校的笛子教材,还被编入近年普及全国的笛子考级七至八级的曲目之中,成为了青少年业余笛子学习队伍中佼佼者们所喜爱演奏的曲目之一和报考许多音乐院校笛子专业的热门选曲。

② 笛子名曲有哪些

中国笛子十大名曲有:《姑苏行》、《春到湘江》、《小放牛》、《牧民新歌》、《五梆子》、《霓裳曲》、《黄莺亮翅》、《鹧鸪飞》、《牧笛》、《喜相逢》。

1、《姑苏行》

谱曲:江先谓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

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③ 笛子独奏十大名曲

笛子独奏十大名曲有《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喜相逢》、《姑苏行》、《鹧鸪飞》、《春到湘江》、《牧笛》、《帕米尔的春天》、《秋湖月夜》、《三五七》。

1、《牧民新歌》

笛子领域要论那首乐曲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如果说《牧民新歌》是第二,那么没有任何一首笛子独奏曲是第一。《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由简广易、王志伟创作的。

2、《扬鞭催马运粮忙》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独奏曲。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

3、《喜相逢》

《喜相逢》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等吸收为戏曲情节中的过场音乐曲牌,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4、《姑苏行》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名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5、《鹧鸪飞》

《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并演奏而流传于海内外,同时也成为了南派笛子风格的代表名曲。

6、《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

7、《牧笛》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乐曲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

8、《帕米尔的春天》

《帕米尔的春天》由李大同先生,以塔吉克斯坦族民歌为素材,吸取同名歌曲主题而创作。乐曲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多姿的风光,表达了塔吉克斯坦族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以及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和喜悦心情。

9、《秋湖月夜》

《秋湖月夜》由俞逊发与彭正元创作于1981年,在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一等奖,1992年荣获“世界华人经典作品”。

10、《三五七》

《三五七》是赵松庭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独奏曲,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即白居易的《忆江南》。因为《忆江南》的前几句词格是三、五、七个字,所以曲名叫作《三五七》。

④ 请推荐几首笛子名曲

十大笛子名曲
1. 姑苏行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 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02.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又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演奏宜使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以把深切的情谊富有神韵的呈现出来。吐音清秀通畅,干净利索,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各音区要变换自如,高音要富于共鸣感。

03. 喜相逢

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04. 牧笛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段慢般优美、动人,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恋人的热爱。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和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的、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05. 小牧牛

笛曲,陆春龄改编,乐曲明快流畅,表现了天真活泼的牧童在互相问话对答时的快乐情绪,富有有田园风味。笛子独奏曲,原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两人一问一答,对歌而舞,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后经陆春龄编成笛曲,根据歌舞音乐进行器乐化加工,充分发挥笛子演奏技巧对曲调的装饰作用。引子的《八板》头和第一大段运用南方曲笛运气的绵长不断、悠扬曲折,以及打音、倚音、赠音、连奏等,使音乐富有田园风味和歌唱性,流畅活泼,富有生气。第二段转入快板,旋律多在高音区活动,吐音和连奏交替进行,清晰明快,富有韵味,加上调性变化,音乐显得更加活泼愉快。

06. 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了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接着进入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07. 鹧鸪飞

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使乐曲更加清丽动人。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间乐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发挥曲笛浑厚抒情的特长,通过气息的控制、变化,运用音色、音量得收放变化以及滑音。轻音、打音、叠音等手法,使音乐悠扬委婉、明澈、圆润。中板部分是前奏的变奏,音乐活拨流丽,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08. 黄莺亮翅

此曲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声。第一段:旭日东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苏醒了,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扬。第二段:黄莺醒来,在树林的枝头跳来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布: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开始了。第三、四段:描写黄莺在蔚蓝的天空中,展望着美丽的大自然尽情地飞翔,尽情地歌唱。尾声:用徐缓的速度与辽阔而优美的笛音结束全曲。

09. 五梆子

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传统乐曲,是着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根据一首北方民间曲牌改编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钟的一首过场曲牌,名"碰梆子"。曲调明快、欢悦、乐观向上,主题共六句,微调式,格局落音逐级下行,分别为3,2,1,6,5,5。全曲共四段,为变奏体结构。笛一段呈示主题,速度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润饰旋律,质朴明快。第一变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装饰旋律,诙谐风趣。第二变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节奏性贯穿全曲,音乐变得轻快、热情。第三变奏速度更快,即兴发挥更大,多次花"花舌"(颤舌音),是音乐更加热烈,推向高潮。

10. 扬鞭摧马运粮忙

乐曲描写丰收以后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另外,其他的许多名曲如幽兰逢春,沂河欢歌,婺江欢歌,秦川抒怀,望乡,大漠,山居秋暝,秦川情,荫中鸟,卖菜,早晨,三五七,鄂尔多斯的春天,南韵,雁荡秋色,,,,,太多了。。下面再简单介绍几首,要MP3的话Q我371024118.
枣园春色 高 明曲 此曲充盈着西北高原的乡土风韵,抒发了对陕北山乡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情意.枣园是毛泽东当年在陕北时居住过的地方.
帕米尔的春天 刘富荣编曲 此曲作于1970年.乐曲以塔吉克斯坦民族音乐风格表现帕米尔的塔吉克斯坦民族热爱劳动,热爱祖国载歌载舞的生活情景.7/8拍是塔吉克斯坦歌舞中常用节奏,欢快跳跃具有弹性.
雪 海 过 肥 刘富荣曲 此曲作于1964年.全曲以流畅.华丽的滑雪旋律节奏,表现了边疆人民为争取丰收,积极运送肥料的热烈场景.
帕米尔的春天 李大同编曲 此曲作于1975年夏,以玉树藏族歌舞曲<<依>>作为素材.乐曲表现了玉树大草原辽阔而丰美的景象,刻划了藏族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描绘了他们高歌欢舞的热烈场面和气氛.
塞上铁骑 杨会林曲 此曲描写驻守在祖国北部边塞的骑兵战士英勇顽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豪迈襟怀.乐队急进的前奏和马嘶般的笛声,引出由颤音和吐音构成的刚健奔放主题,仿佛势不可挡的骑兵队泱泱而来.接着出现了情绪昂扬的旋律,描写战士生龙活虎的风貌.之后,由后十六分音符与连续下六分音符组成的激奋音型,犹如骑兵奔驰在山山岭岭.中段宽广如歌,先在笛子中低音区陈述,重复时,则移高四度在笛子的中高音区奏出,展现战士豪迈开阔的胸怀.第三段再现了开始的旋律后,情绪更为激昂,更有气势.
江 南 吟 黄锡麟曲 此曲写于1981年春.取材于江南丝竹乐.乐曲以清新优美.欢快流畅的曲调,生动地描绘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江南迷人景色,以及人们对她的由衷赞美.演奏要细腻含蓄.流畅舒展.
凡 字 调 黄锡麟记谱、尹明山演奏 此曲将《凡字调》、《坠子调》、《叫句子》等安徽民间乐曲联串改编而成.是安徽着名已故民间笛子演奏家尹明山的代表曲目之一.乐曲情绪欢快热烈,演奏技巧丰富独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巢 湖 泛 舟 刘正国曲 此曲写于1980年,曾获安徽省首届"大学生之春" 优秀创作奖.乐曲以优美抒情的巢湖民歌音调,展示了巢湖秀丽的风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唱.第一段表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和人们泛舟湖上的愉快心情.第二段对比性的中部,以欢快跳跃的情绪,表达了游舟竞赛的热烈场面.第三段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 乡 春 早 李祥利曲 此曲写于1991年.乐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皖南山区的秀丽景色和山区人民闹春耕的欢乐情绪.旋律优美、节奏跳跃.富于浓厚的地方特色.
山 茶 赋 马汝明曲 此曲作于1987年.乐曲描绘云南边疆地区丰收采茶的一个画面:春回大地,群山起舞,山茶争芳,姑娘歌唱.采茶姑娘喜洋洋,手提竹蓝到山岗,青青茶山无限美,姑娘巧手采茶忙.丰收茶叶背满筐,喜气洋洋回山乡.
山 寨 赞 歌 马汝明曲 此曲作于1988年.乐曲描写云南边疆的山寨,风景如画,美丽富饶,人们丰衣足食,心情欢畅,歌声飞扬.
喜 庆 曲 阎黎雯曲 乐曲作于1987年11月.全曲一气呵成,紧凑而欢腾.旋律柔美、风格别致、色彩新颖、节奏明快、个性鲜明.以奔放的激情展现了一个强大、生动而热烈的喜庆场面.
上 下 联 陈立峰编曲 取材山东民间音乐,乐曲运用了上下句对奏相呼应的手法,并用了北方笛子曲常用的顿音.花舌.滑音.揉音等技巧,曲调欢快明朗,有一种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情绪.
田 歌 陈立峰曲 此曲初稿写于1961年,于1961年重新修订.乐曲描写辽阔的田野,稻浪滚滚,一片金黄.农民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在田间劳动,歌声随风荡漾.
朝 元 歌 陈 重整理 此曲原为昆曲剧目《玉簪记•琴桃》中的唱腔,抒发古代女子欲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向往自由的情怀.《琴桃》叙书生潘必正借读尼庵,听女尼陈妙常秋夜弹琴,因而相爱的故事.《朝元歌》就是描写秋夜里,妙常月下弹琴,必正前去和她闲谈,言语间互相试探这一情节的唱腔.曲调优美,为南派笛子演奏家们所锺爱.
咏 荷 寒 梅曲 人们漫步来到湖边,清澈的湖面上开满艳红的荷花,翠绿的荷叶围伴着朵朵鲜花,此景令人们心旷神怡,激动万分,禁不住呤诗作画,咏赞荷花洁美的品格,挺拨的神态.此曲写于1990年,旋律抒展柔美,色彩浓郁,风格多姿.
小八路勇闯封锁线 陈大可曲 此曲采用东北民歌音乐素材创作,描写抗日战争时小八路的英雄行为.乐曲通过小八路骑马送一份紧急情报,冒着炮火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等情节,来歌颂这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
幸福山歌唱不完 吴逸群曲 此曲写于1966年初.乐曲描写了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用山歌唱出了内心的喜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春风遍江南 曾加庆曲 此曲作于1977年3月.旋律委婉清新,描绘了春光明媚,山水如画的江南景色,抒发了水乡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絮 花 落 许国华编曲 此曲写于1981年,取材于江南丝竹.曲调古朴流畅,富于江南风韵.乐曲表现了雪花飘落,瑞雪兆丰年的景象,以及内在的喜悦的心情.
京 调 顾冠仁编曲 乐曲根据京剧西皮流水改编而成,情绪欢快.
云 南 山 歌 顾冠仁曲 此曲写于1960年.乐曲采用云南民歌为素材,发挥了笛子善于抒情及快速的演奏技巧,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赞美.
收 割 俞逊发改编 此曲原系胡曲,于1960年作,1964年改成弹拨乐合奏,1973年改编成笛子独奏曲,1974年初定稿并灌制唱片,乐曲生动地反映了农民收割时火热的劳动场面.
秋 湖 月 夜 俞逊发、彭正元曲 取意于南宋张孝祥词<<念奴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页.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此曲作于1981年7月.一.风轻月明,湖光粼粼,水天月色,碧波万顷,船儿漂在秋夜的湖心.二.古刹传来悠悠的钟声,和风飘下天上的霓裳曲,微波荡起了心弦,向那洁白台明镜的水云深际飘去.三.夜深秋瑟,玉兔西沉,人在画中,心醉若梦.
百 鸟 引 尹明山传谱 原名<<百鸟引>>是一首唢呐名曲.五十年代初,由安徽民间盲艺人尹明山(已故)将此曲移植于笛子.他以高超的演奏手法,特殊的技巧,使此曲富有独特的民族民间风格,生动地展现了春光明媚、百鸟争鸣的丰富意境.1961年在原上海民族乐团何无奇团长以及着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的发现和支持下,经重新整理,成为现在的<<百鸟引>>.
延 河 情 许国华、孔庆宝曲 此曲作于1981年6月.乐曲以淳厚开阔.豪放爽朗的旋律,描写了延水欢歌的美丽风光,以及宝塔下的一派新景,表现了祖国人民对美好家乡的热爱.
柯乐克孜的心声 孔庆宝、翟春泉曲 此曲作于1927年10月.乐曲用小膜笛演奏,表现新疆柯尔克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情景,以及对新生活的无比赞美.
海岛的风情 李汉颖曲 此曲作于1982年,取材于海南省民间音乐,乐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奔放又细腻的情绪,生动描绘了气象万千.绚丽多彩的海岛风光,以及人们生活.劳动的情景和对美好示来的向往.

⑤ 好听的笛子独奏曲

1)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戏竹 笛子曲

2) 泉水叮咚 笛子演奏

3) 弯弯的月亮 笛子

4) 又见炊烟 笛子演奏版

5) 轩辕剑 - 如忆玉儿曲 - 天之痕 笛子

6) 萧和笛子演奏来生缘

7) 雾里看花 笛子演奏

8) 轻音乐 - 电子琴 - 乌苏里船歌 古筝 笛子

9) 仙剑奇侠传四 回梦游仙 千年缘 笛子

10) 中国古典音乐 笛子 平湖秋月

11) 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笛子

12)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八 梅花三弄 笛子

13) 中国十大名曲 梅花三弄 笛子独奏

14) 叶振棠 - 笛子姑娘

15) 重低音笛子舞曲

16) 彩云追月 春到湘江 笛子独奏

17) 十送红军 笛子

18) 影视歌曲 金枝欲孽 笛子二重奏 陈宝硕

19) 伍国忠 - 青藏高原 - 轻音乐 笛子

20) 中国民族器乐曲 笛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1) 中国抒情音乐经典 好一朵茉莉花 笛子

22) 中国古典音乐 敖包相会 古筝扬琴笛子等

23) 追梦人 雪山飞狐插曲 洞箫笛子版 伦巴

24) 轻音乐笛子 一首让人心碎的笛子

25) 遇上你是我的缘 笛子 伍国中 箫 二胡 黄

26) 真心不假 笛子演奏版 还珠格格电视片曲

27) 锁清秋朝宗吹的笛子

28) 爱拼才会赢 笛子演奏

29) 追梦人 洞箫笛子琵琶 伦巴

30)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笛子 伍国中 箫 二胡 黄

31)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

32) 向往神鹰 藏族轻音乐 二胡与笛子

33) 中国民乐名曲伴奏 王铁锤笛子独奏
34) 笛子独奏一起走过的日子

35) 乡恋 笛子曲

36) 小放牛 笛子名曲

37) 中国民族轻音乐 但愿人长久 笛子

38) 喜相逢 笛子 中国传统乐器名家名曲系列

39) 太阳出来喜洋洋

40) 牵手 笛子曲

⑥ 笛子最好听的10首曲

笛子最好听的10首曲:

一、《姑苏行》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竹笛经典名曲。

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俞版),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二、《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是宁保生先生1976年创作的竹笛名曲,乐曲表现了湘江两岸秀丽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壮志豪情。引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波光粼粼,烟雾迷蒙的美丽景色。如歌的行板,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的低回,时而激扬高唱,甚为柔媚动人。

中段由羽调式到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富有湖南花鼓戏的韵味,热烈中隐有鼓声点点,又有深情交融、奔放洒脱、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在乐曲中,几番递升的旋律把乐曲层层推向高潮。

三、《喜相逢》

《喜相逢》是笛子大师冯子存先生的代表曲目,公演于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汇演大会。音乐素材来源于山西梆子和二人台戏曲音乐,常常作为戏曲过场音乐使用。用慢速演奏时适宜表达动情感伤、依依惜别的场面,用快速演奏时表达喜庆热闹、亲人团聚等场面。

四、《牧笛》

《牧笛》创作于1958年。是竹笛演奏家、作曲家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

刘森将传统技法予以升华、发展,并将北派的刚与南派的柔结合,吸收长笛气震等技法,形成了既民族韵味浓烈,又富于时代气息、激情如歌,感人肺腑的新风格。

五、《小放牛》

《小放牛》是流行于河北省民间的歌舞小戏。是民间歌舞小戏《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内容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和村姑聊天的情景。由4个乐句组成,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曾流传全国汉族地区,且常被融于戏曲音乐之中。

六、《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我国着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60年代年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

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牧民新时期的精神风貌。

七、《鹧鸪飞》

《鹧鸪飞》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固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该书所载《鹧鸪飞》的解题是:“箫,小工调。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声音较低的乐器,似乎幽雅动听。”

但是以后此曲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流行开来,用笛子演奏的版本反而成为此种名曲。该曲历经多位民族音乐大师的改编,其中尤以陆春龄先生和赵松庭先生改编的版本为佼佼者,陆春龄先生改编的版本更是被誉为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八、《黄莺亮翅》

《黄莺亮翅》乐曲根据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而成,描绘了鸟类在晴朗天空下自由飞翔的愉快场面。

全曲共分四段以及尾声。第一段,旭日东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又开始苏醒了,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扬。第二段,黄莺已经醒来,在树林的枝头跳来跳去,亮翅高唱,好像向大自然宣布: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开始了。

第三、四段,描写黄莺在蔚蓝的天空中,俯视着美丽的大自然尽情地飞翔,尽情地歌唱。尾声,用徐缓的速度与辽阔而优美的笛音结束全曲。

九、《五梆子》

《五梆子》是中国北派竹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曲,具有典型的二人台音乐特点:全曲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演奏速度,一段比一段快,且全曲有较多的“吐、滑、剁、花”的北派技巧的应用,堪称经典。

十、《扬鞭催马运粮忙》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作者魏显忠于1969年10月在辽宁盘锦地区体验农村生活,参加秋收劳动时创作而成。

⑦ 笛子的十大名曲有哪些

闲暇时光,听几首笛子曲是一件很抒情的事情,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笛子的十大名曲,欢迎大家阅读。

笛子的十大名曲有哪些

01. 姑苏行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02.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又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演奏宜使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以把深切的情谊富有神韵的呈现出来。吐音清秀通畅,干净利索,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各音区要变换自如,高音要富于共鸣感。

03. 喜相逢

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04. 牧笛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段慢般优美、动人,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恋人的热爱。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和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的、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05. 小放牛

06. 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了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接着进入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07. 鹧鸪飞

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使乐曲更加清丽动人。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间乐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发挥曲笛浑厚抒情的特长,通过气息的控制、变化,运用音色、音量得收放变化以及滑音。轻音、打音、叠音等手法,使音乐悠扬委婉、明澈、圆润。中板部分是前奏的变奏,音乐活拨流丽,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08. 黄莺亮翅

此曲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声。第一段:旭日东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苏醒了,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扬。第二段:黄莺醒来,在树林的枝头跳来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布: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开始了。第三、四段:描写黄莺在蔚蓝的天空中,展望着美丽的大自然尽情地飞翔,尽情地歌唱。尾声:用徐缓的速度与辽阔而优美的笛音结束全曲。

09. 五梆子

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传统乐曲,是着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根据一首北方民间曲牌改编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钟的一首过场曲牌,名"碰梆子"。曲调明快、欢悦、乐观向上,主题共六句,微调式,格局落音逐级下行,分别为3,2,1,6,5,5。全曲共四段,为变奏体结构。笛一段呈示主题,速度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润饰旋律,质朴明快。第一变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装饰旋律,诙谐风趣。第二变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节奏性贯穿全曲,音乐变得轻快、热情。第三变奏速度更快,即兴发挥更大,多次花"花舌"(颤舌音),是音乐更加热烈,推向高潮。

10. 扬鞭摧马运粮忙

乐曲描写丰收以后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其它还有: 《农家乐》、《粤海欢歌》、《幽兰逢春》、《延边之春》、《庆丰收》、《苗岭的早晨》等等,都是笛界的不朽佳作!


⑧ 请问竹笛有哪些名曲

竹笛的代表作有许多,下面我说说十大笛子名曲:
1. 姑苏行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 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02.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又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演奏宜使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以把深切的情谊富有神韵的呈现出来。吐音清秀通畅,干净利索,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各音区要变换自如,高音要富于共鸣感。
03. 喜相逢
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04. 牧笛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段慢般优美、动人,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恋人的热爱。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和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的、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05. 小牧牛
笛曲,陆春龄改编,乐曲明快流畅,表现了天真活泼的牧童在互相问话对答时的快乐情绪,富有有田园风味。笛子独奏曲,原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两人一问一答,对歌而舞,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后经陆春龄编成笛曲,根据歌舞音乐进行器乐化加工,充分发挥笛子演奏技巧对曲调的装饰作用。引子的《八板》头和第一大段运用南方曲笛运气的绵长不断、悠扬曲折,以及打音、倚音、赠音、连奏等,使音乐富有田园风味和歌唱性,流畅活泼,富有生气。第二段转入快板,旋律多在高音区活动,吐音和连奏交替进行,清晰明快,富有韵味,加上调性变化,音乐显得更加活泼愉快。
06. 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了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接着进入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07. 鹧鸪飞
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使乐曲更加清丽动人。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间乐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发挥曲笛浑厚抒情的特长,通过气息的控制、变化,运用音色、音量得收放变化以及滑音。轻音、打音、叠音等手法,使音乐悠扬委婉、明澈、圆润。中板部分是前奏的变奏,音乐活拨流丽,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08. 黄莺亮翅
此曲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声。第一段:旭日东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苏醒了,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扬。第二段:黄莺醒来,在树林的枝头跳来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布: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开始了。第三、四段:描写黄莺在蔚蓝的天空中,展望着美丽的大自然尽情地飞翔,尽情地歌唱。尾声:用徐缓的速度与辽阔而优美的笛音结束全曲。
09. 五梆子
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传统乐曲,是着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根据一首北方民间曲牌改编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钟的一首过场曲牌,名"碰梆子"。曲调明快、欢悦、乐观向上,主题共六句,微调式,格局落音逐级下行,分别为3,2,1,6,5,5。全曲共四段,为变奏体结构。笛一段呈示主题,速度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润饰旋律,质朴明快。第一变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装饰旋律,诙谐风趣。第二变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节奏性贯穿全曲,音乐变得轻快、热情。第三变奏速度更快,即兴发挥更大,多次花"花舌"(颤舌音),是音乐更加热烈,推向高潮。
10. 扬鞭摧马运粮忙
乐曲描写丰收以后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详情请见我的另外一个回答 :http://..com/question/99311846.html

⑨ 笛子独奏曲十大名曲

曲子分别是:《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鹧鸪飞》《黄莺亮翅》《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

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优秀代表,竹笛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佳作。作为吹管乐器的一种,竹笛音域宽广,音色可塑性强,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采用昆曲音调,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

笛子

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笛子

⑩ 笛子十大名曲都是哪些

笛子十大名曲:姑苏行、梅花三弄、妆台秋思、幽兰逢春、春到湘江、喜相逢、鹧鸪飞、黄莺亮翅、小放牛、扬鞭催马运粮忙。

1、小放牛

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

阅读全文

与美女笛子演奏名曲大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美女独自走在夜路 浏览:1423
动漫美女被骗10万 浏览:1215
高铁上的小女孩图片大全 浏览:1884
美女丝袜中出电影有哪些 浏览:994
古代四大美女ppt 浏览:1743
韩国美女车载dj音乐完整版 浏览:1726
巨臀美女手机在线看 浏览:721
小美女跳舞干净利落 浏览:2017
继承医馆美女小说 浏览:1464
最美军训女生爬草坪的图片 浏览:1671
裸体女人和男人日B图片 浏览:1990
美女是黄视频下载 浏览:1554
大漠苍狼偷看美女换衣服是第几集 浏览:1500
男生温头像柔图片 浏览:1031
让图片可爱起来的小图案 浏览:1172
什么叫姿身大美女 浏览:3126
看日韩美女生活片 浏览:1822
女人使用健慰器图片 浏览:1882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听温柔大方美美哒 浏览:1019
哪里能请到美女演员 浏览: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