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剑龙的外形特点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剑龙的外形特点用体型庞大,身材魁梧来形容。
剑龙的头和尾长约12米,高约5米。对于人类来说,剑龙是一种非常大的动物。但在它们的一生中,有更多的巨型蜥脚类恐龙。此外,沿弓背脊,平行排列着两个风筝状的板;在靠近尾部的区域,有两对水平突出的尖刺。这些盔甲可以用来抵御兽脚亚目动物的捕食者,例如异特龙与角鼻龙。
剑龙有四只脚,后脚有三个脚趾,前脚有五只。四肢由脚趾后面的脚底支撑。剑龙的后脚比前脚长且强壮,使姿势越来越低。它们的尾巴比地面高很多,而它们的头相对离地面较近,离地面不超过1米。
(1)剑龙大美女扩展阅读:
剑龙与相近的恐龙皆属于草食性,但它们的取食策略不同于其他食草动物鸟臀恐龙。其他鸟类的臀部恐龙的牙齿可以磨碎水平移动的植物和下颚。剑龙的牙齿(包括剑龙的下部)缺少平面,因此无法闭合牙齿并水平移动它们的下巴。
剑龙在侏罗纪晚期物种丰富且在地理上分布广泛,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吃苔藓、蕨类、木贼、苏铁、针叶树和一些水果。
2. 关于剑龙的资料
剑龙 Stegosaurus
学名意思为“有屋顶的蜥蜴”,因为在颈部、背部及尾部有向上突起的大骨板而得名。剑龙头的最前端是有层角质覆盖的无齿嘴喙,嘴喙的后方有许多牙齿;尾巴的末端有两对长骨钉突出。
在已知具有骨板的恐龙中,剑龙是最大的一种。背上壮观的骨板功用为何?目前存在两种推论,一是有助于吸热、散热之用;二是可以在遇到敌人攻击时,充血变色来阻吓敌人。
图片: http://images.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earth.fg.tp.e.tw/learn/dino/images/tuojiangosaurus.jpg&imgrefurl=http://earth.fg.tp.e.tw/learn/dino/family2.htm&h=629&w=870&sz=39&hl=zh-CN&sig2=tHYgewOzSUUlH_EW0Llbpw&start=22&tbnid=heB8zYcNxMC54M:&tbnh=105&tbnw=145&ei=sKlfRcXjGL-8wgGvoNSkCg&prev=/images%3Fq%3D%25E5%2589%2591%25E9%25BE%2599%26start%3D18%26ndsp%3D18%26svnum%3D10%26hl%3Dzh-CN%26lr%3D%26safe%3Dactive%26sa%3DN
3. 剑龙的特征
剑龙长着个像鸟一样的尖喙,喙里没有牙齿,但嘴里的两侧有些小牙。剑龙的背上有17块板状的骨头,在它尾巴的尖端还有着长刺。这些刺有4英尺长。剑龙的前腿比后腿短,前腿有五个脚趾,而后腿有三个脚趾。剑龙走路时用4条腿。它们可能是群居生活。
剑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不太聪明。剑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它最着名──也最受喜爱的──是大型、骨质的板片分布在背脊以及尾部四个钉状脊。它的脑部与头颅非常的小。它以四足行走,可能觅食较低的植物,因为它的臀部位非常高而肩部却非常的低平。
剑龙的头尾长大约是12公尺,高度则大约5公尺。对人类来说,剑龙是相当庞大的动物。但是在它们所生存的年代中,还有许多更为巨大的蜥脚类恐龙。
另外沿着弓起的背部脊线,有两道形状类似风筝的板状物平行排列;在尾部靠近末端的区域,则有两对尖刺向水平方向突起。这些装甲,可以用来防御一些属于兽脚类的掠食者,例如异特龙与角鼻龙。
剑龙有4支脚,它们的后脚有3个脚趾,而前脚则有5个。四肢皆由位于脚趾后方的脚掌支撑。剑龙的后脚比前脚更长也更强壮,使姿态变得前低后高。它们的尾部明显高于地面许多,而头部则相对地较为贴近地面,能够离地不超过1公尺。
(3)剑龙大美女扩展阅读
分类
剑龙属是剑龙科之中的模式属,也是其中首先获得命名的属。而剑龙科则是剑龙下目底下两个科的其中一科,此下目中的另一科称为华阳龙科(Huayangosauridae)。剑龙下目属于装甲亚目,在此亚目当中还包含了甲龙下目。
剑龙下目中的动物在外表、姿态与形状比较相似;主要的差异在于身上的板状物与尖刺。与剑龙属较为亲近的物种还有中国的乌尔禾龙(Wuerhosaurus)与东非的钉状龙(Kentrosaurus)。
4. 剑龙的资料
剑龙,也叫骨板龙,是一类体型较大的恐龙,它们的背上长着许多骨板,尾端具有长刺,样子怪诞不经。如果我们不是从地层中发现了它们的骨骼化石,谁都不会相信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这样奇特的动物。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龙。大小与大象差不多,但体形却大不一样,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山峰正好处在臀部。令人惊奇的是,从发现的化石得知,剑龙的背上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从颈部排到尾巴,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这些骨板有什么用处呢?长期以来,不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意见不一,至今还是一个悬案。有人认为,骨板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因为在侏罗纪的时候,陆地上的恐龙开始繁荣起来,肉食龙个体逐渐增大,这对食植物的剑龙威胁是很大的,剑龙只有以背上“刀山”一样的骨板防御敌人了。但是,身体裸露的地方怎么保护呢?所以有人又认为,骨板实际上是一种“拟态”,用于迷惑敌人。剑龙的骨板上带有各种颜色的皮肤和一簇簇像本内苏铁植物一样的东西,把自己装扮得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剑龙的骨板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剑龙觉得体温太高时,就爬到阴凉处,这时就有大量血液流到骨板里,通过骨板散发热量,这是变温爬行动物的一种特殊适应方式。虽然剑龙的个头如大象,但头很小。一个小脑袋如何指挥庞大的身体运动呢?有人认为,在剑龙的臀部还有一个扩大神经球,大约是脑子的20倍大,它能指挥后肢和尾巴的行动,所以有人说剑龙有两个脑子。看来,剑龙移动它那粗重的后肢和活动它那强劲的尾巴,要比运用头脑肯定要重要得多。因为,剑龙通常生活在灌木、丛林之中,不时地选择一些细嫩的枝叶为食;但是如遇到肉食龙来侵袭它时,它会用钉子般的尾刺鞭打它们,与敌人决一雌雄,这时第二大脑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5. 剑龙外形上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剑龙的尾巴上长有钉刺,背上排着两行甲板。他是名气最大的恐龙之一。它的身长与非洲大象差不多,头部却小得出奇,是现在已知恐龙中头部相对最小的,所以,剑龙应该是一种不太聪明的恐龙。
剑龙的外形
剑龙在外形上最大的特征就是,从它的颈部沿背脊直至尾巴中部,排列着两排三角形的板块,它尾巴的尖端还有骨钉,这些骨钉有1.2米长,骨板的骨钉都是它的自卫武器。剑龙的前肢比后肢短,所以它的全身明显前倾,臀部的位置非常高而肩部却非常低平,剑龙的前肢上有五个指,而后肢只有三个脚趾,前肢和后肢的部分指(趾)头上长着蹄状的指(趾)甲。
剑龙的头部
剑龙的头部非常狭长,而且很扁。它长着一个像鸟嘴一样的尖喙,喙部有角质层覆盖,喙的前部没有牙齿,但喙的两侧有些小牙,这些颊齿的牙冠前后有锯齿边缘,这种结构能够帮助剑龙将吃进的食物进行充分的咀嚼。古生物学家对剑龙的头部研究后发现,剑龙的大脑只有一个核桃般大小,由此可推知,剑龙是一种很笨的恐龙。
剑龙的骨板
排在剑龙类恐龙背上巨大原骨质甲板也许不是用来防卫的,因为它们似乎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甲板可能是用来调控体温的。化石证据表明,这些甲板上可能覆盖着皮肤,并分布着血管网。早上较冷的时候,剑龙会侧向太阳站立,让这些甲板对着太阳,通过上面的皮肤、血管来吸收阳光的热量,使身体暖和起来。如果恐龙感觉太热了,他便会从阳光下走开,到阴凉的地方去乘凉。
剑龙的尾巴
剑龙尾巴上的钉刺是他还击敌人的武器,这几乎是确定无疑的。通过挥舞这带刺的尾巴,剑龙会给他的主要劲敌——异龙以可怕的致命打击,这打击要是碰上了异龙的肚腹,一下子就能让它肚破肠开。
剑龙的生活形态
剑龙是一种身躯庞大的四足行走的草食性恐龙,有化石证据显示,它生活在平原上,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他草食性恐龙一同生活。雄性剑龙在互相竞争时可能会拿它们背后的骨板相互炫耀,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骨板如何连接到身体上的,猜测骨板并不是来防御,带有尖针的尾部是御敌的利器。
恐龙名片
名称:剑龙,时期:侏罗纪中期到白垩纪早期,外形:身9米、重2吨,属目:剑龙类,分布:北美:美国。
6. 霸王龙和剑龙的体貌特征
暴龙又名霸王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
暴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暴龙的前肢非常小。长久以来,暴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龙可能是种顶级掠食者,以鸭嘴龙类与角龙下目恐龙为食,但有科学家认为暴龙是种食腐动物。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暴龙相当,或大于暴龙,暴龙仍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也是最着名的陆地掠食者之一。
剑龙,也叫骨板龙,是一类体型较大的恐龙,它们的背上长着许多骨板,尾端具有长刺,样子怪诞不经。如果我们不是从地层中发现了它们的骨骼化石,谁都不会相信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这样奇特的动物
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山峰正好处在臀部。令人惊奇的是,从发现的化石得知,剑龙的背上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从颈部排到尾巴,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
7. 剑龙有什么特征
剑龙的打扮与众不同,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弓形脊背上的那些垂直生长的巨大三角形骨板。这些骨板在脊背两侧分成两行,平行交错地排列着,一边10多个。它从颈部一直排到尾部,在离尾端不远处突然消失,,而被几根尖利的骨刺所代替。它这身“奇装异服”在恐龙中是罕见少有的。
脊椎动物的骨骼形态,总是与它们的用途紧密联系着的。科学家对剑龙背上的骨板的功能作了深入的研究。
最初他们认为,骨板可能是一种保护性的防御装置,既可以对自己的脊背起保护作用,也可以用来吓唬敌人。
经过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剑龙骨板内部多孔,一点不结实,能否起到防身作用很难说,而且它大部分裸露在外,没有骨板保护,如食肉恐龙从这些部位下口也很方便。这样说来,脊背上的骨板也就成了华而不实的东西了。但它有可能是用来吸引配偶的。
后来科学家又从骨板化石上发现,这些骨板是骨质薄片,上面布满了血管网,所以又得出了剑龙的骨板是用来调节体温的,是一种冷却散热器。每当剑龙需要提高体温时,它就把骨板侧面朝向太阳,便通过骨板的血液温度升高,把热量传向全身;需要降低体温时,就躲在荫凉处,通过骨板散发热量。
8. 剑龙的资料和图片
剑龙,也叫骨板龙,是一类体型较大的恐龙,它们的背上长着许多骨板,尾端具有长刺,样子怪诞不经。如果我们不是从地层中发现了它们的骨骼化石,谁都不会相信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这样奇特的动物。
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龙。大小与大象差不多,但体形却大不一样,前肢短,后
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山峰正好处在臀部。令人惊奇的是,从发现的化石得知,剑龙的背上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从颈部排到尾巴,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这些骨板有什么用处呢?长期以来,不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意见不一,至今还是一个悬案。有人认为,骨板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因为在侏罗纪的时候,陆地上的恐龙开始繁荣起来,肉食龙个体逐渐增大,这对食植物的剑龙威胁是很大的,剑龙只有以背上“刀山”一样的骨板防御敌人了。但是,身体裸露的地方怎么保护呢?所以有人又认为,骨板实际上是一种“拟态”,用于迷惑敌人。剑龙的骨板上带有各种颜色的皮肤和一簇簇像本内苏铁植物一样的东西,把自己装扮得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近年来,
有人又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剑龙的骨板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剑龙觉得体温太高时,就爬到阴凉处,这时就有大量血液流到骨板里,通过骨板散发热量,这是变温爬行动物的一种特殊适应方式。
虽然剑龙的个头如大象,但头很小。一个小脑袋如何指挥庞大的身体运动呢?有人认为,在剑龙的臀部还有一个扩大神经球,大约是脑子的20倍大,它能指挥后肢和尾巴的行动,所以有人说剑龙有两个脑子。看来,剑龙移动它那粗重的后肢和活动它那强劲的尾巴,要比运用头脑肯定要重要得多。因为,剑龙通常生活在灌木、丛林之中,不时地选择一些细嫩的枝叶为食;但是如遇到肉食龙来侵袭它时,它会用钉子般的尾刺鞭打它们,与敌人决一雌雄,这时第二大脑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9. 剑龙是什么样子请发张图片
剑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它最着名——也最受喜爱的——是大型、骨质的板片分布在背脊以及尾部四个钉状脊。剑龙是典型的食草恐龙。全长7米,如果算上骨板的高度,身高可达3.5米。剑龙外观上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三角形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