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的“秋娘”是指长安的杜秋娘吗她的简介是什么
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杜秋娘
灰朦朦的天宇,几缕阳光透过云层,射在金陵城外,一丛没人的蒿草里,仿佛一声叹息,从中幽幽传来。固然一些嫩绿,欣欣然在杨柳的枝头上闹起,只是当一个佝偻的身影走过,所有的一切又被三冬的肃煞笼罩,黯然里,只是一曲干涩的《金缕曲》断续的响起。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折时终须折,莫待花谢空折枝。
或许,这就是小杜(杜牧)眼里的金陵春。只是眼前的美人花谢,虽有这大好的东风,却又有谁能忆起,旧日管弦中妩媚娉婷的女人。
杜牧是专程来此探看杜秋的,因为早岁便慕折花女神的艳名,于是趁着宛然南风,趁着如花的心情,亲眼见一见这弄香辅国的女子。
只是此时杜秋娘早因为漳王一案,被宦官王守澄削籍返乡,待杜牧见到她时,已是年老色衰,陷入贫困无依的地步,就连过冬的寒衣,也都是借邻居家的纺车,赶出一疋白绢的,眼见着这个曾经艳绝一时的名伎丽人,如今只有满面的皱痕与苦涩,相对之余只能用苟言残喘而形容了。在听其平生诉说,感其沧桑沉浮,便以叙事形事写下了杜秋娘的一生——《杜秋娘诗》。
有人说,在咸阳三步能踩出一段历史,而我觉得,这句可变用在江南,三步能遇到一个美女却并非妄谈,犹其是镇江,历朝历代不但豪杰名士多如牛毛,就是美女良媛也不胜枚举,就象杜秋,以甲于天下甲于江南的才貌,而倾倒当时的公子王侯的,如果说薜涛是落入凡间的凤鸟,那么杜秋则是上天眷顾人间的一枝奇芭。
杜秋娘的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以至于“秋娘”二字,被后来的才子骚人用做江南艺伎的别称,其中最甚者当属白居易,这个多才少德的诗人,常将这个名字冠入诗中,用来形容多才多艺的伎女,象《琵琶行》中:“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有:“闻道秋娘犹且在,至今时复问微之”,《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有:“名情推阿轨,巧语许秋娘”,可见当时的杜秋之名,自是艳绝一时。而在杜牧笔下,杜秋娘更似一朵出水的白莲花,清灵灵的不染纤毫: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花样的美人,花样的风情,神光离合间,那个满面愁容的老妪,依稀似是回归昔日的绮罗宴前,风流艳妓。乐声沉缓而幽柔,婆娑漫舞间,一众仙姬美妓中,独飘出她,这个逐日的蝴蝶。
“花开折时终须折,莫待花谢空折枝”歌声袅袅,楚腰纤纤,红酥手盈盈呈上一樽琥珀酒,是醉了自己,还是醉了唐朝,让“及时行乐”软言,催促着李锜昏昏欲睡。在李锜觉得杜秋娘就是为他而生,这个小曲也是为他而作,在充满挑逗的言词里,颇有让他这个已经垂垂老朽之人,想紧抓住有限岁月的尾巴,好好享受此生。
只是新权的皇帝偏不让这个暮年的将军睡好,一登基就想紧抓中央集权,以强制的手段削减各个藩镇的权利。李锜忍无可忍之下,举兵反叛。只是这个暮年的烈士,尽是沉迷于女人胸脯间,那能再披坚执锐向前冲突,最后被朝庭已摧枯拉朽之势平灭,他也死于乱军中,得了一个战士与一个叛逆应有的归宿。
斯人已矣!那个弄香的美人儿,娇艳欲滴的花朵儿,也被那个少年皇帝,收入后宫为奴。只是一个锥子岂能被袋子阻个锋芒,脱颖而出之时,自是惊艳绝俗。凭一首自创自演的《金缕曲》,轻松的俘惑少年皇帝的龙心,被封为秋妃。
少年的风流与美女的可人,将曾经白居易笔下的长生殿得以续写,只是那个少年的风华,替换了玄宗的老朽,而杜秋娘一笑嫣然重写太真回头百媚的风情。春光灿漫之时,他们浅吟低唱,画杨柳如眉,赏芙蓉如面。金秋送爽之日,两人尽是你侬我侬,榴花彩裙拂艳千山枫叶,秋水眸中印明银河双星。多好的碧人,多好的时光,就在此情如火之时,聪慧的杜秋更将温柔融入了朝纲社稷之中。
曾有女人说过:“我愿作希特勒的女人,用我温柔的心去溶化魔鬼的屠刀!”这话听起来有点白日梦的成份。但在一千年前,杜秋正是以这种手段,使一个没落的李唐王朝得以短暂的中兴。杜秋娘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把她与放荡成性的杨玉环相比,其实是委屈了她,她们两人都有的女性魅力,一个助皇夫以怀柔的策略消弥了朝庭与藩镇的成见,借他们之力抵御外敌犬戎侵侮。一个好权媚上,由于她的出现几乎使一个唐朝帝国土迸瓦解,从而使李唐王朝日薄西山。
杜秋与宪宗可谓形同鱼水,心心相印,在元和清平之后,宰相李吉甫曾媚上奏请宪宗,纳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只是这份好心却被宪宗拒绝了,并说:“我有一秋妃足矣!”
只是这对真心爱人,并没有象人们说的那样鸿福齐天,在杜秋进宫十二年的新春之后,宪宗竟突然死去。有人说他的死是服长生药,中毒而死,也有人说,被太监谋弑,但终究宪宗是死了。
⑵ 《琵琶行》全解
琵琶行翻译
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官为九江郡的司马。第二年秋天,送客人到湓浦口。夜里听到有人在船中弹琵琶,听那铿锵清脆的弦声,带有长安京城的韵味。就打听那个弹奏的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师学过琵琶。现在年纪大了,容貌衰老了,只好委托终身给商人为妻子。于是命人摆上酒席,请她尽情地弹奏几支曲子。曲子弹完了,她带着忧伤的神情叙述年轻时候欢乐的往事。如今却漂泊沦落,容貌憔悴,辗转流浪,迁徙各地。我由京中外调已经二年了,一直是安逸自适的,被这歌女的话所感动后,这晚才觉得我有被贬官远放的感伤;因此作了这首七言歌行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个字,命名为:“琵琶行”。
夜裏在浔阳江头送客,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一起下马上船,饯别时,我们对举着酒杯要饮酒,却没有音乐助兴;我们将要分别,心中悲伤,纵使醉了也不能使我们尽情,在这行将分别时,只见广阔的江面上,沉浸着一轮明月。这时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琵琶声,使我忘了辞别,客人也不想启程。
依循着声音,探问这位弹琵琶的人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弹琵琶的人似欲回答,却又迟疑不作声。我们将船移近,邀请她和我们见面,我们添了酒,重新张灯,重新设宴。经过再三催请,她才出来,出来时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她才转动弦轴拨动琴弦,调整声音高低,顺手拨弹了三两声,虽然还没弹出曲调,却已流露出感情,一弦一弦掩藏抑制,音调不畅,托出幽怨的心惰,声声充满无限的愁思,好像在倾诉生平的不得意。她低着眉头,随手继续弹下去,说尽了心中无限的心事。左手手指在弦上轻轻叩弦,慢慢揉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先弹霓裳羽衣曲,再弹绿腰曲。那粗弦发出的声音粗重,像阵阵急雨,细弦发出的声音轻细柔慢像私语:粗重的低音和轻细的高音交错掺杂地弹着,就像大珠小珠落在玉盘上。有时像黄莺般婉转悦耳的鸣声,轻轻地在花下滑过,有时弦声低沉微弱,像泉水正呜咽地从冰下艰涩地流过。然后乐音凝结休止,如泉水结冰一般,由缓慢而断绝。这时使人觉得另有一种深藏的愁绪和憾恨产生;此时的静默无声的情境,更胜于有声。不久弦声突然弹出,就像银瓶突然迸裂,水浆四处飞溅一般。又像铁骑突然冲出,一阵刀枪交鸣的声音。最后在曲子终了,耍收取拨子停止弹奏时,在琵琶的中心奋力一画,琵琶四根弦同时发出清厉的声音,像撕裂缣帛一样。这时四周的船只都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只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
她沉思不语的将拨子插在弦缝间;然后整顿衣裳,恭敬严肃站了起来。自己就说:“我本是长安女子,家住出产名妓和美酒的虾蟆陵。十三岁时就学成了琵琶,我的名字还编排在教坊中的第一部。曾经一曲弹完后,让琵琶师傅佩服,妆扮之后也常被名伎妒忌;京师附近的富贵子弟争着赠送缠头彩,以示讨好,每当唱罢一曲,不知得到多少彩绸;镶嵌有金花宝饰的云纹梳子常因用来打拍子而敲碎,鲜红色的罗裙常因酒杯翻覆而污损。一年又一年的欢笑,良辰美景,青春岁月就在不留意之间过去了。我弟弟从军走了,我阿姨也去世了,时光流逝,我的容貌衰老了。门前的来客也冷清了,车马也稀少了。年华老去,只有嫁作商人的妻子!商人只重财利,从不把别离当一回事,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去了;让我一人来到江口守着这艘空船,围绕着船外的,只有一轮明月,映着一片清冷的江水。夜深时忽然梦见年轻时欢乐的事,禁不住的在梦醒时痛哭,泪水和着胭脂交织纵横了满脸。”
听到她弹的琵琶声,已经够让我感伤叹息了,现在听了这一番话,更是让我一再叹息:想到彼此同是流落天涯的人,虽说初次相逢,又何必曾经相识呢?我从去年离开京城,贬官到浔阳城,经常卧病在床上。浔阳地处偏僻,没有音乐,整年听不到管弦的演奏。并且住处又靠近湓江,又低又湿,黄芦、苦竹绕着屋子丛生;在这种环境里,早晚能听到什么呢?只能听到杜鹃凄楚啼叫和猿猴哀鸣的声音。每当春江花开的时节,秋月皎洁的夜晚,我往往拿了酒自饮自酌。难道连个山歌村笛都没有吗?只有声音杂乱刺耳,难以入耳。今夜听了你琵琶的旋律,好像听到仙乐一样,使我耳朵一时清亮起来。请你不要推辞,再坐下来弹一曲,让我来为你按旧谱重填一首<琵琶行>。
她被我这些话感动得站了很久,然后退回原位坐了下来,收紧丝弦,弦声转变成为急促;非常凄凉哀伤,不像先前弹奏的曲调,满座的宾客再闻弹奏,都掩面而泣,座中眼泪流得最多的是谁呢?要属我这个江川司马了,所穿的青衫官服都沾湿了呢。
⑶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和四大美男子各是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又指谁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禅、杨玉环
我国古代四大美男子:潘安、曹植、沈约、卫玠
沉鱼--西施
落雁--王昭君
闭月--貂禅
羞花--杨玉环(杨贵妃)
民国时期,出名的四大美男子: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
着名歌妓:
杜秋娘,江南女子杜秋娘原是金陵的青楼歌妓,她天生丽质,能歌善舞,还会写诗填词作曲,她有一首着名的诗《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镇海节度使李琦与杜秋娘一见倾心,将她带入府中充为侍妾,后李琦反叛被杀。
李琦死后杜秋娘作为罪犯的家属被没入掖庭,她顾盼依依的窈窕身影令宪宗为之心动,便召幸了她,封为秋妃。秋娘在唐宪宗身边,似乎既是爱妃、玩伴,又是机要秘书,杜秋娘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令年轻的宪宗为之沉醉。
宰相李吉甫曾劝唐宪宗可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而不到三十岁的宪宗则自得地说“我有一秋妃足矣!”
他们常常徜徉于山媚水涯;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时,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宫诗;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灯下对弈直至夜半。期间情深意挚,颇似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翻版。
唐文宗太和年间,杜秋娘被诏赐归老还乡。一时衣食无着,过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一些名士听到她既老且穷的困境都十分同情哀伤,杜牧曾为此写下《赠杜秋娘》诗并序,记叙她的身世经历。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更是在后世广为流传。
念奴,唐天宝年间着名歌妓,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据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李师师,原是汴京城染房老板王寅之女,幼时寄养佛寺,因人称佛门弟子为“师”,所以叫李师师。长大后出落得花容月貌,被妓院老板李媪收养,学习琴棋书画、歌舞侍人,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宋徽宗也想亲睹芳容。因李师师与高俅是老相识,高俅遂安排相见。宋徽宗对李师师一见倾心,从此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但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一次师师与周温柔之际,忽报圣驾到,周邦彦急忙藏在床下。宋徽宗因身体欠佳,送给师师一个鲜橙后就想回宫,师师假意挽留说:“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但宋徽宗还是走了。于是周邦彦填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谁知有一次李师师忘情把这首词在宋徽宗面前唱了出来。徽宗问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是周邦彦。徽宗脸色骤变,不久就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李师师于是唱了一首《兰陵王》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宗听后感慨良久,就又把周邦彦召了回来。由于宋徽宗玩物丧志,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宋朝南渡后,李师师下落不明。
莘瑶琴,南宋杭州花魁娘子。幼时因战乱与父母失散被卖入妓院,长到十四岁已经美艳异常。但她只想做青倌人,不肯接客,鸨母就将她灌醉,把她的初夜卖给了一个姓金的员外。瑶琴痛不欲生,但姐妹们劝说她,走到这一步更要接客,找到如意之人好尽早从良,还要积攒一些银两为将来赎身,瑶琴从此不再反抗。杭州清波门外开油店的朱十老收养了一个从汴京逃难来的小厮叫秦重,后改名朱重,每日帮朱十老榨油卖油。朱十老的使女兰花与伙计邢权勾搭,挑拨离间,让朱十老将朱重赶了出去,朱重只好走街串巷卖油。有一天他到钱塘门外的昭庆寺去卖油,恰好寺中要做九昼夜的功德,他一连九天挑油到昭庆寺。第九天秦重看到一位美若桃李的女子从寺中出来,他看呆了,经四处打听,才知道是花魁娘子。朱重从此更加辛勤工作,一年以后终于攒到了十来两银子。他买了一身衣服,拿着剩余的银两去找花魁娘子。但花魁娘子应酬很多,朱重多次扑空。但他仍不死心,每天前来,鸨母终于被他感动,让朱重在瑶琴房中等。瑶琴回来时已经喝醉了,一进屋就和衣而卧。朱重在她身边躺了一夜,除了为她盖被、倒茶之外,没有一点侵犯她的意思。瑶琴醒来后非常感动,她从未见过如此诚恳老实的男子,于是芳心暗许,并给了他二十两银子。此时朱十老染病在床,邢权与兰花深夜卷走了银钱。朱十老这才想到朱重的好处,他让人找回朱重。朱重不计前嫌,用瑶琴给他的银子做本钱,重新做起了生意。朱十老去世后,朱重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招揽了一位从汴京逃难的中年汉子和他的妻子阮氏。这位中年汉子名叫莘善,正是瑶琴幼年走失的父亲,但朱重并不知道。杭州城中有个吴八公子,人品恶劣,一向对瑶琴垂涎。一天,他强行把瑶琴带至湖中船上想要轻薄。瑶琴平时就很反感他,死不从命,吴八公子就脱了她的绣鞋和缠脚布,让她自己走回去。瑶琴倍感羞辱,痛不欲生,正巧碰到了路过此处的朱重,朱重把她送了回去。瑶琴对朱重更是欣赏有加,连鸨母也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忠厚之人。瑶琴拿出多年积蓄让秦重为她赎了身。二人成婚之时,瑶琴又与多年失散的父母相认,真是双喜临门。
柳如是(1618~1664)本姓杨,名爱,字蘼芜,又名云娟、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号我闻室主,人称河东君。原籍浙江嘉兴,流寓吴江(今属江苏)。幼年为盛泽徐佛养女,后入吴江故相周道登家为侍婢。崇祯四年(1631年)自周家出,流落风尘,洁身自好,为“秦淮八艳”之一。以词翰名噪青楼,明末已有诗集刊行。十四年,嫁钱谦益为妾。钱谦益造绛云楼,和柳如是以书典相娱,诗词酬唱。明亡时,柳曾劝钱谦益自尽殉国,未从。后随钱归里,与钱支持黄毓祺、黄宗羲、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斗争。钱殁,柳因族人争产而自缢。能画,工诗。诗幽艳秀发,蕴酿颇深。着有《戊寅草》、《湖上草》及《柳如是尺牍》、《河东君山水人物册》,今人辑有《柳如是集》。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苏州人,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原为昆山歌妓,曾寓居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联,所以清人将她列入“秦淮八艳”,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崇祯末年李自成起义,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忧虑之心,遂派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不久李自成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吴三桂镇山海关。田畹设筵为吴三桂饯行,圆圆率歌队表演于厅堂。吴三桂见后神驰心荡,高兴地搂其陪酒。这时突然警报响起,田畹惶恐地说:“寇至,若何?”吴说:“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回答,吴即带圆圆拜辞。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听说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清军与起义军开战。李自成战败,将吴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后弃京出走。吴三桂为报杀父夺妻之仇,昼夜追杀起义军到陕西。后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吴三桂带陈圆圆由秦入蜀,独占云南。顺治中,吴进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圆圆遂独居别院,后削发为尼,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照片,池畔留有石刻诗。
赛金花,原名赵灵飞,安徽人,因家道中落,化名“傅彩云”,穿梭于秦淮河花船之上卖笑为乐,许多富商显贵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赛金花赚了大把银子。同治七年,赛金花被中了状元的苏州人洪钧在探亲途中相中,娶回家做了三姨太。光绪十四年,洪钧带其进京,又奉命出使欧洲。赛金花凭着她天生的交际才能和东方女性的温柔在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出尽了风头,享尽荣华富贵,并与一些金发碧眼的社会名流有了暧昧关系。其中俄国陆军中尉瓦西德最让她心动。光绪十六年,洪钧回国,三年后病逝,赛金花重操旧业。后八国联军打入北京,瓦西德为联军司令,赛金花见到昔日情人,鸳梦重温。后曾朴以赛金花为原型写了一部小说《孽海花》。
小凤仙,原是京城陕西巷云吉班姑娘。民国初年,蔡松坡任云南督军,袁世凯想方设法拉拢蔡松坡为己所用,同时也秘密派人监视他。蔡松坡的革命热情相当高,根本不愿当袁世凯的走狗,但碍于他的势力也无可奈何。一天,他扮成商人来到陕西巷云吉班散心,一眼看中小凤仙。小凤仙问他以何为生,他谎称商人。小凤仙笑道:“你气度不凡,外欢内郁,绝不是商人。”蔡松坡见她并非卖弄风情,满脸是诚恳和自信。但初次相识,蔡尚有戒心,没有正面回答她。小凤仙相信断定他必定是个英雄人物,而蔡也觉得自己可能在垃圾堆中发现了宝。过了两天他再次登门,两人坦诚相待并商量一计。没多久,京城的官员们就传出绯闻,说蔡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蔡松坡在云吉班大摆筵席,夜夜笙歌,并大兴土木为小凤仙建屋造堂,后又把小凤仙娶过去作妾,每天过着醇酒美人的日子。妻子刘侠贞劝他:“你一向以天下事为己任,如今怎能贪恋声色,坐销壮志!”蔡松坡不听劝告,反而斥责妻子。一家人闹得鸡犬不宁,连袁世凯都有所耳闻,派人前去调停也无济于事,袁世凯渐渐放松了对蔡的警惕之心。蔡的妻子与老母气得搬出京城,去南方居住。蔡松坡知道北洋政府不会容下他,就故意与小凤仙整日坐车游玩,找准机会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第二天乘船逃至日本。袁世凯得知气得火冒三丈,派人前去刺杀。蔡松坡转去香港,不久绕道越南回国,在云南组织了护国军起义讨袁。袁世凯禁不起内外夹击,称帝七十三天后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蔡松坡为四川都督。由于过度操劳,身体每况愈下。小凤仙还在耐心等他,蔡松坡却没能再见到小凤仙,在日本就医时死在福冈医院,终年三十七岁。小凤仙闻讯后悲痛欲绝,蔡松坡的灵枢被运回上海,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小凤仙送来两副对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⑷ ‘四大美女’有哪些诗歌来描写她们
杨玉环 《长恨歌》白居易
《清平调》李白
王昭君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妃曲》 王安石
(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死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军百两皆胡妃。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乎,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西施
《西施咏》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貂禅
不知道
⑸ 《琵琶行》到底讲了个啥故事这么说还记不住也是没招了
说《琵琶行》家喻户晓一点不夸张,你看其中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大珠小珠落玉盘”有几个人不知,再加上《琵琶行》还被现在人谱了曲,叽里呱啦一顿唱,更多人知道了。不过说实在话,那歌唱得,不熟悉《琵琶行》原文的,还真不知唱了个啥。
其实,《琵琶行》虽然是长篇诗,但故事很简单,就是说一个秋夜,白居易去江边送朋友,遇到一个弹琵琶的女人,白居易请她喝了两杯,她为白居易弹奏了一曲,而后她回忆
了以前的光辉岁月,感叹如今的不幸福,引起了白居易的共鸣,于是两个天涯沦落人一起哭了一场。没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白居易老先生写出来那是让人读起来回味无穷,比吃土鸡还香,以至于千古流传,吸粉无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琵琶行》到底讲了些啥,原文我就不说了,开说吧,意思差不多吧。
话说白居易同志被贬到当时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天晚上,白居易去江边送客,秋风萧瑟,芦花满天飞。在一片离别愁绪中,老白和朋友在靠岸的船上喝点临别小酒,刚准备散了,突然另一条船上飘出来琵琶声,听声音就知是美女弹的,奶奶的真好听。于是他俩就喊:美女,美女,一起喝两杯呗!
喉咙喊干, 嗓子叫破,那美女终于露面了,但用琵琶把半边脸给挡住了,估计她在偷偷瞄白居易同志。虽然白居易那时已经是老腊肉了,但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家气质那是杠杠的。那美女估计看上眼了,就答应了他们的邀请,上了老白同志的船。
估计那美女确实对白居易相当有感觉,于是就说我献上一曲吧,为哥哥们助助兴。弹奏的过程用白居易的描写,那就是神乎其了个技,还没开始弹呢,只是试试音调调弦,就已经是悦耳动听了,后面弹起来那是让人如痴如醉飘飘欲仙。
弹完了,白居易来兴趣了,说此曲只应天上有,姑娘莫非是神仙?
哎呀,这撩妹技术,佩服!姑娘好高兴,于是就饶有兴致地说起自己的身世,说她从小刻苦练琴,后来在大都市一曲走红,火了!那火爆程度,简直就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为她捧场的王公少爷和土豪排队都排到城门外了,那生活就是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嗨得很!可一年又一年,她过气了,新人代旧人了 ,她就退出当时演艺界,嫁了个商人。可她说商人有钱是有钱,就是情谊薄,经常出远门做生意,好不容易回来几天,还天天有应酬,害她天天孤枕难眠,都经常做梦怀念以前的好日子!说完,大哭起来:“大哥啊,我命苦啊,呀呀呀!”
白居易听完,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妹子啊,我们差不多,同是天涯沦落人啊!我特么在京城官当得好好的,也不知得罪了哪个天杀的,就把我贬到这鬼地方了。你是不知道啊,妹子, 这地方吃青菜住茅屋,音乐也没有,天天听噪音,弄得耳屎都多了,我真是度日如年啊!今天听到妹子的琵琶声那是如仙乐给我灵魂洗了个澡啊!听到妹子现在的处境,我也想起了我倒霉的命啊!妹子啊,大哥我也苦啊,说完也哇哇大哭起来。
那美女见老白同志哭成那样,又开始应景地弹了起来,弹得大家都哭了,这弹的简直就是催魂断肠曲啊。
《琵琶行》最后两句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意思还是说白居易同志哭得更伤心,衣服都哭湿透了。
好了,《琵琶行》故事讲完了。写得我都想哭了,手指头都戳烂,写完没人看!
⑹ 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究竟长什么样子
⑺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身世
琵琶女说自己原是京城歌女负有盛名,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她姓名。曲子弹好后曾经使得技艺高超的乐师佩服,梳妆打扮好了常常被貌美的歌女妒忌。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奏一支曲子能得到的丝绸不知其数。
后来上了年纪,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只得嫁给商人为妻,但是上个月商人出去做生意,把她自己留在了江口孤守空船,只有秋月与她作伴。
(7)琵琶行4大美女扩展阅读:
《琵琶行》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兇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消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着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⑻ 古人的诗里都写过哪些美人
古诗真是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很好的产物,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很多的东西。美女和帅哥,不止现在的人喜爱,古人也是很喜欢的呀。有很多诗中就提到过美人。
《长恨歌》,这首诗中有一句话也被大多数人记住,那就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来形容杨贵妃。杨贵妃,名玉环,是唐玄宗的宠妃,长相肯定也自不必说,大美人呀,要不然也不会在唐玄宗刚见过一面之后,不顾伦理,向自己的儿子讨要过来呀。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也被很多人记住。
王昭君,宋代王安石曾写过《明妃曲》,里面这样描述过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能得如此评价,想来明妃也是个美女。据说,当时进宫的时候,每个人都的要画像,君王不会直接看到人,而是先看到画像。但由于王昭君比较正直,没有私下给那个给她画像的画师贿赂,所以被画师画的很丑,君王没看上,后来,在她要出塞的时候辞别君王时,君王看到了她是个美人,差点没让她走。经过大臣的劝阻,才让她走了,后来,汉元帝还为此处置了那个曾经给王昭君画画像的画师。
“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琵琶女的描述。想来也是个美人了,要不然也不会成为青楼的头牌,此女子的命运也很凄苦。小时候因为家贫,被买到青楼,但由于年老色衰,所以又被青楼抛弃,嫁给了当时地位最底下的商人。但是商人中利益,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外跑生意,只剩这个女子一人在家,女子感觉很无聊很寂寞,只能以弹琵琶来消磨时间。
⑼ 哪些书里有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左氏春秋》《史记》
貂蝉《三国演义》
杨玉环《旧唐书》
《新唐书》
《琵琶行》
王昭君《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