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龙门石窟还有2244条相关问答,更多河南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2. 那位朋友知道王姓的由来
【王姓起源】
姓氏:王 祖籍:琅琊
祖宗: 系 出姬姓 郡望:太原郡
分类: 其他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
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
还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后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如河南的王姓,出自于可频氏;在冯翊一带的,原来是钳耳族的后代;山东营州王姓,来自高丽国;安东王姓一族,本阿史布。《广韵》中把王姓望族归纳为21处:太原(今山西)、琅邪(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档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菜(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为着名。
正因为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众多的源头。除了源自王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赐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孙嘉,献符命于王莽,赐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氏,属鲜卑族,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易名王罕。不仅华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为姓,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执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为姓的,其意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 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头众多,分布广泛,人丁蕃盛的局面。
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支王氏在山东繁衍的子孙,其子孙世代簪缨,使王氏成为一时望族。
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姓氏来源详考——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由魏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军俘获,魏国亡。魏国亡后的第4年,秦朝就统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孙们也分散到各地,被人们称为王家。从此,他们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颇有才华的王室贵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3、 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二、是出自妫姓
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异生子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从此便改姓王。此为河南壬氏。
三、是出自子姓
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据《通志,民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市北)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
四、他族改姓或赐姓
1. 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2. 刘氏改姓王氏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
3.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4.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五、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1. 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2. 羌族钳耳氏
《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
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3.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4.回纥人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5.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6.契丹族
据《新唐书》、引日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7.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8.蒙古人、满族人宋朝以后,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不少蒙族人、满族人也改姓王氏。
【王氏望族】
王氏望族名臣三代丞相王导王
在历史上,王氏之成为显赫的家族,是开始于晋朝的王导。他辅佐晋元帝渡江,在建业(今南京)建立了东晋,并且接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他的子孙,也世代簪缨,于是,他们这一家族,自然门第越来越高,最后演变成“合望族者,辄推王、谢”了。
也许是因为名望太高了,所以历来对于王氏的姓源,有许许多多的说法,令人有莫衷一是之感。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京兆、河间之王,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汲都郡,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翊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阿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这段记载,说明了姓王的人,并不是一个来源传下来的,以汉族来说,有的是周文王的后代,有的是虞舜的子孙,有的则是殷商比干的后代。这种情形,已经是够复杂的了,后来不但许多外族不约而同地改姓了这个汉姓,而且还有一些人也被赐姓为王,譬如,《汉书》上就曾提出,燕王丹之玄孙嘉,曾被王莽赐姓王氏;来自西域胡支氏的王世充也冒姓王。这么一来,姓王的人想要从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统,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王氏的姓源那么多,但是数来仍以出自周文王的那一支,名气最大。根据考据,使王氏成为望族的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一支在山东繁衍的子孙。
既然王姓人众势大,则其子孙的遍布世界各地,自是十分自然的事。据《广韵》的记载,着名的王姓家族,大致有21处,即太原(在今山西省)、琅琊(山东)、北海(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京兆、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河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莱(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海汉、长沙(湖南)、堂邑(江苏)、河南等地的王家。其中,又以太原和琅琊的王家最有名望。上面提到过的王导,是山东临沂人,自属于琅琊一派
王姓郡望堂号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2、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3、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4、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5、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
6、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 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7、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王姓历史名人】
王姓作为我国十大姓氏之一,在各个历史朝代,都有上乘表现。秦代有为辅佐始皇平安赵、燕、蓟、荆等地区的大将王翦。西汉末年有摄政王王莽,后建立新朝,称帝十五年。东汉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其主要着作为《论衡》。晋代有书圣王羲之。唐代有着名文学家王勃,诗人王维。宋代有政治家王安石。元代着名戏剧家王实甫,一生创作杂剧达十四种之多,其代表作《西厢记》。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发展陆九渊之说,创立阳明学派。清代有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其着作宏富,思想博大精深,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近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在我国学术界有很深的影响。
王昭君(公元前一世纪中叶)汉平使者,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
王莽(前45——后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
王充(公元27——约96年)东汉哲学家。
王符(约85——162年):东汉思想家。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山东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着名书法家。
王猛(公元325——375年):十六国时期苻坚的丞相。
王勃(公元649——676年):唐代诗人,唐初四杰之首。
王之涣(公元688——742年):唐代诗人,《登鹳雀楼》久传不衰。
王维(公元701——761年):唐代诗人,画家。
王仙芝(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王小波(公元?——约995年):北宋时农民起义军领袖。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宰相。
王重阳(公元1113——1170年):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
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名守仁,字伯安,明朝哲学家、教育家。
王士祯(公元1634——1711年):清初大诗人。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
近代
王明,中共政治家
王士珍,北洋军阀
王震,中共政治家
现代
王安,美国企业家
王小波,中国作家
王贞治,前日本职棒读卖巨人队打者,现任福冈软体银行鹰队监督
王建民,美国职棒大联盟纽约洋基队投手
3. 一个女生去菲律宾工作怎么样
一个女生去菲律宾工作充满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女生一人去外国,尤其菲律宾很不安全。另一方面这个国家对中国人内心都有排心理,而且该国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建议你不去为好。
4. 王姓历史上有什么着名的人吗
1、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
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2、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3、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人,盛唐着名边塞诗人,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王昌龄在诗中多使用短句、变形句式、紧缩复句。使语言有力量感、经济简练。王昌龄诗歌中的语句组合也体现着他简练清峻的语言风格。总结王昌龄的诗三大特点就是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文辞平易但句意险峻,意兴相兼、沉中见清。
4、王勃
王勃,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同时也处事疏阔,缺少谋略。其次他还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视尘俗。王勃崇信佛教,认为佛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5、王景弘
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生卒不详。洪武年间,入宫为宦官。永乐三年六月,偕同郑和等人首下西洋,他同郑和一样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
王景弘先后6次出使西洋,历30余国、60多个地区。每次使洋,都随带金银、丝绸、铜铁及各种工艺品与外国交流,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通商关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增进友谊。
5. 孟姜女哭长城属于民间故事吗
属于中国民间故事。
故事梗概:
先秦时期,称“国君之庶长女”为“孟”,姜则是姜齐宗室的姓,《毛传》:“孟姜,齐之长女。”现在流传的故事核心在唐朝的时候已经成型,舞台则从齐国临淄移转到秦始皇时的秦长城。
按照一般传说,她是秦朝始皇时期的美女,在新婚不久时(一说新婚之夜、或者洞房的次日、或者结婚第三天),丈夫万杞梁(或作万杞良、万启良、万喜良、范喜梁、范杞良等)被官差捉去服徭役:修筑长城,修葺山海关。
孟姜女想起北方天寒,不远千里为丈夫送去御寒的衣物,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在十月初一日抵达长城,却被告知杞梁因水土不服,已病死了,尸体与大量其他瘟疫、过劳而死的民工一起埋葬于万人坑,并因官方对城墙位置的迁徙,他们的坟墓竟沦于长城之下。
孟姜女放声大哭,八百里长城为之倒下,却发现城下都是民夫的白骨,她向上天许愿希望能找到夫婿的骨骸,于是她以发簪刺破了自己手指,滴血在一堆枯骨之中,鲜血附着在一具枯骨上,孟姜女痛哭一场,把衣服盖在此具尸骨上,将之掩埋,当场投海自尽。
一说秦始皇听闻此事,觉得孟姜女贞烈可风,加以召见。见到美貌的孟姜女时,始皇一见倾心,欲纳为嫔妃,但孟姜女要求秦始皇需至秦皇岛亲自祭拜万杞梁,秦始皇答应;孟姜女捧着杞梁尸骨到秦皇岛时,在今孟姜女庙所在投海自尽。
华北把孟姜女送衣之行,抵达长城的十月初一日,视为祭祖的节日,称为寒衣节。
闽南、岭南传说认为孟姜女滴血时,枯骨受到血的滋润,于是逐渐长出血肉,变为人形,孟姜女非常惊讶,向长城边的土地庙请示,神谕却要她把尸骨捡骨、装袋。孟姜女一装之后,尸骨就变回原状。
孟姜女非常愤怒,于是土地神显灵,出来解释情况,原来是土地神认为杞梁寿命该终,人死不能复生,聚拢遗骨有安定死者灵魂之效,这也是闽南人与广东人拾骨葬的由来。
又算出杞梁身躯无法完全复原,即使长出了皮肉也只会变成身躯畸形以致终身残废,才告知孟姜女这样做,土地神并答应帮她永远守护夫婿的坟墓,随后孟姜女殉节。
(5)南新乡有四大美女扩展阅读:
后世影响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万喜良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饥饿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
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孟姜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文物。
2014年07月16日,孟姜女传说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孟姜女的家乡为山东省莱芜市茶业口镇(古称莱芜为嬴牟)。
6. 一年四季有什么花开放
四季花适应地区: 东北南部至华南、西南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蚌端口、韩城、铜川)
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 、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 、东莞 、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落叶灌木类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2 (M)
形态特征: 月季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具钩状皮刺。羽状小叶3-5枚,花常数朵簇生,微香,单瓣,粉红或近白色。花期10月。香水月季(p.×odorata),由月季与巨花蔷薇天然杂交而来。新梢、嫩叶常为古铜色。花有粉红、浅黄、橙黄、纯白等色,芳香,生长季节麦芽偿绝。现代月季(R.×cvs.)是经多次杂交、长期选育而成的杂种月季品种群。灌木或藤本;叶较厚、较大而表光泽;花蕾多卵圆形,花形丰富,复瓣至重瓣,淡香至浓香。连续开花,而以5-6月及9-10月为盛花期。
生长习性: 月季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与攀援状。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需适当遮荫。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昼15-26℃,夜间10-15℃。较耐寒,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如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多数品种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眠状态。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要求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空气相对湿度宜75%-80%,但稍干、稍湿也可。有连续开花的特性。
繁殖培育: 1.繁殖月季营养繁殖,可分扦插、嫁接、分株、压条、高空压条、组织培养等法,其中扦插、嫁接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广泛采用。播种法用于培育新品种和大量每殖砧木。扦插多在春季、初夏、早秋进行(气温在15oC以上),冬季则可在温室内扦插。为了提高成活率,有的采用在植株上先进行环状剥皮,待生出愈伤组织后,再剪下枝条扦插。扦插时,如用500-1000ppm吲哚丁酸或500ppm吲哚乙酸钾盐水溶液快浸插条下端1-30秒钟,有促进生根的效果。生长季节进行全光照喷雾扦插效果良好。嫁接是繁殖月季的主要手段,要获得优质的嫁接苗,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砧木,目前国内常用的砧木有:野蔷薇、粉团蔷薇、白玉棠。休眠期常采用枝接,嫁接时间:南方12月至翌年2月,北方春季叶芽萌动以前。生长季节嫁接,常采用以丁字形、门字形等芽接。如果要求短期内繁殖大量特定品种。可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2.栽培月季栽培中最重要的是修剪。为保持树姿优美,集中养分以供开花之用,除了一般的生长期需修剪低频,在冬季更需修剪。杂种香水月季、丰花月季、壮花月季的修剪:如作为丛株式的开化灌木,要求植株高而开花较多,要高剪要求植株较矮,开化大,则宜低剪。一般每株只留3-5枝主干,高剪时主枝留75-120厘米,含15-20个芽,低剪则主枝留30-40厘米,含6-8个芽即可。藤本月季的修剪:每年只开花1次的品种,每年从根部长出新的长枝,当年有一部分发生侧枝开花。花后,应剪除整根开过花的新条。对多次开花的藤本品种,花后剪去开花短枝的顶部,只留基部2芽,于6-7周后,这些芽能再次发生新的开花侧枝。微型月季的修剪:可按杂种香水月季的办法修剪,但因小侧枝特别密集,需要疏去一些。对于耐寒力不太强的月季,在冬季最低温度低于-15oC的地方需要轻度防冻,如在基部堆土20厘米,将丛株用草帘、麻包、塑料膜等包扎起来。在低于-20oC的地方,需挖松一侧的泥土,将植株放侄蛤部用封盖起来。温室切花栽培的成功经验:多用宽1米的高架花床,并排栽植4株,夜间室温15oC。种植后的前6周,要保持土壤充分湿润。新梢萌动生长时开始施肥。在温室环境中,病虫害控制极为重要,要定期喷药预防。盆栽月季的管理,可概括为盆土疏松,盆径适当,干湿适中,薄肥勤施,摘花修枝,防治病虫,常放室外,松土除草,剥除砧芽线年翻盆。
景观用途: 庭植、从植、盆栽
7. 王景悦,王景晨,希望能按五格数理进行分析一番,为谢!
王景悦:
姓名笔画数分别是:4 12 11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为:5 16 23 27 12
景:多才贤能,精明公正,中年成功隆昌,环境良好。 (木)
悦:清雅伶俐,多才巧智,出外吉祥,刑偶伤子,成功隆昌。 (金)
天格数5 数理意义:(福寿双美卦)阴阳交欢、和合、完璧之象,具成功伟大之运势或异地成大业,必离出生地才致富,忌原地踏步。 (大吉)
人格数16数理意义:(宅心仁厚卦)首领卦,财、寿、福三德兼俱,心地仁厚,名望服众,成就大业!男女合用。 (吉)
待人和蔼易处,在外人缘相当好,受人拜托之事能够尽力去帮助,意志格相生时,必能得到发展的运程,即使是薪水阶层,亦能平步青云,财运或大运受克则减福。
地格数23数理意义:(壮丽果敢卦)伟人气慨,气势冲天,成就大业,因过刚过强, 故女性用不利姻缘,如用需配合八字五行。 (吉)
总格数27数理意义:(挫败中折卦)因失人缘,顿挫中折,诽谤受难,麻烦多多,翻来覆去,难成大业。陷于刑难、病疾、忧郁、孤独及好色倾向。 (凶)
外格数12数理意义:(薄弱挫折卦)众叛亲离,六亲缘薄,物生虫垢,不足不满,孤军作战,沉沦苦难,晚年最忌。 (凶)
讲话直率欠要领,容易得罪人,诚心待人却难得回报,可说相当不值得,生助人格则反局看。
五六三(土土火)三才数理暗示为:
可获得意外成功发展,有名利双收的运气,基础稳固,平静安康,免于种种灾祸,可得幸福长寿。(吉)
1、总论:为人处事都能顺利成功,即使碰到困难,也能得到亲友之助,名利双收之运,可获意外的成功发展。但大运五行都不同,应防被克的大运期,避免陷入急变失败之命运。
2、性格:性情温和又正直,注重生活情调的培养,行事循规蹈矩很有原则,待部属宽厚大方,容易受人敬仰,在社会上施展自己的抱负。有桃花运的倾向。
3、意志:意志坚定,思想正确稳定,耐性亦佳,处事冷静不慌不忙。
4、事业:有很好的福运,任何事情都可排除万难而名利双收,一生享福禄,要注意大运的变化。
5、家庭:一家老幼和睦,相处融洽,子女孝顺。婚后须节制应酬之事,免发生夫妻争吵。
6、婚姻:男娶贤淑之妻,婚后一家圆满,夫妻共同创业;女嫁温厚之夫,婚后家庭和睦,甚得夫
缘。
7、子女:子女个个健康活泼,长大后都能在社会上成功发展,又孝顺父母。
8、社交:人缘和社交都很好,平时为人忠厚博爱,能受人的尊敬和欢迎。
9、精神:事事畅通,心情愉快,生活安定无忧。
10、财运:运逢五福临门,财源广进,但大运五行各属不同,应注意被天运五行所克的大运期。
11、健康:大致良好,但要注意高血压、呼吸系统等症。
12、老运:晚景老当益壮,精神豪爽安然无忧,物质生活也丰裕。
人格与外格数理(六二)搭配,表示个人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事业等暗示信息:
外表温厚,富侠义之气,乐于助人,但往往不能使人满足,有时被欺骗而失财;大多劳而无功。 (半吉)
此名得分:77分
更多信息:
人格数 16 暗示性格为:其表面温和,内心刚毅,外表厚道,能得相当成功,而享受家庭幸福,富有侠义同情心。无奈人生历程漂浮不定,身多病,磨难而不能平静。一方面可以有杰出之士,一方面可以有愚笨之辈。如果不配合其他格慎重剖析,则很难判断准确。
人格与地格数理表示的基础运:安定,能逃过灾害,可获以外发展(吉)。
人格与天格数理表示的成功运:大体上能平安顺利,若地格为5或6时,则性格不活泼,庸劣浅陋(半吉)。
地格数 23,如果是女性,婚姻难得美满。
人格或地格中有15、16、23、24、32、33、41、42等财运诱导之数(多钱财,富贵)。
人格或地格中有3、13、16、21、23、31、33、41等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德全备,能领导众人)。
----------------------------------------------------------------------------------
王景晨:
姓名笔画数分别是:4 12 11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为:5 16 23 27 12
景:多才贤能,精明公正,中年成功隆昌,环境良好。 (木)
晨:天生聪明,清雅荣贵,中年成功隆昌,出国之格,幸福之字。 (金)
天格数5 数理意义:(福寿双美卦)阴阳交欢、和合、完璧之象,具成功伟大之运势或异地成大业,必离出生地才致富,忌原地踏步。 (大吉)
人格数16数理意义:(宅心仁厚卦)首领卦,财、寿、福三德兼俱,心地仁厚,名望服众,成就大业!男女合用。 (吉)
待人和蔼易处,在外人缘相当好,受人拜托之事能够尽力去帮助,意志格相生时,必能得到发展的运程,即使是薪水阶层,亦能平步青云,财运或大运受克则减福。
地格数23数理意义:(壮丽果敢卦)伟人气慨,气势冲天,成就大业,因过刚过强, 故女性用不利姻缘,如用需配合八字五行。 (吉)
总格数27数理意义:(挫败中折卦)因失人缘,顿挫中折,诽谤受难,麻烦多多,翻来覆去,难成大业。陷于刑难、病疾、忧郁、孤独及好色倾向。 (凶)
外格数12数理意义:(薄弱挫折卦)众叛亲离,六亲缘薄,物生虫垢,不足不满,孤军作战,沉沦苦难,晚年最忌。 (凶)
讲话直率欠要领,容易得罪人,诚心待人却难得回报,可说相当不值得,生助人格则反局看。
五六三(土土火)三才数理暗示为:
可获得意外成功发展,有名利双收的运气,基础稳固,平静安康,免于种种灾祸,可得幸福长寿。(吉)
1、总论:为人处事都能顺利成功,即使碰到困难,也能得到亲友之助,名利双收之运,可获意外的成功发展。但大运五行都不同,应防被克的大运期,避免陷入急变失败之命运。
2、性格:性情温和又正直,注重生活情调的培养,行事循规蹈矩很有原则,待部属宽厚大方,容易受人敬仰,在社会上施展自己的抱负。有桃花运的倾向。
3、意志:意志坚定,思想正确稳定,耐性亦佳,处事冷静不慌不忙。
4、事业:有很好的福运,任何事情都可排除万难而名利双收,一生享福禄,要注意大运的变化。
5、家庭:一家老幼和睦,相处融洽,子女孝顺。婚后须节制应酬之事,免发生夫妻争吵。
6、婚姻:男娶贤淑之妻,婚后一家圆满,夫妻共同创业;女嫁温厚之夫,婚后家庭和睦,甚得夫
缘。
7、子女:子女个个健康活泼,长大后都能在社会上成功发展,又孝顺父母。
8、社交:人缘和社交都很好,平时为人忠厚博爱,能受人的尊敬和欢迎。
9、精神:事事畅通,心情愉快,生活安定无忧。
10、财运:运逢五福临门,财源广进,但大运五行各属不同,应注意被天运五行所克的大运期。
11、健康:大致良好,但要注意高血压、呼吸系统等症。
12、老运:晚景老当益壮,精神豪爽安然无忧,物质生活也丰裕。
人格与外格数理(六二)搭配,表示个人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事业等暗示信息:
外表温厚,富侠义之气,乐于助人,但往往不能使人满足,有时被欺骗而失财;大多劳而无功。 (半吉)
此名得分:80分
更多信息:
人格数 16 暗示性格为:其表面温和,内心刚毅,外表厚道,能得相当成功,而享受家庭幸福,富有侠义同情心。无奈人生历程漂浮不定,身多病,磨难而不能平静。一方面可以有杰出之士,一方面可以有愚笨之辈。如果不配合其他格慎重剖析,则很难判断准确。
人格与地格数理表示的基础运:安定,能逃过灾害,可获以外发展(吉)。
人格与天格数理表示的成功运:大体上能平安顺利,若地格为5或6时,则性格不活泼,庸劣浅陋(半吉)。
地格数 23,如果是女性,婚姻难得美满。
人格或地格中有15、16、23、24、32、33、41、42等财运诱导之数(多钱财,富贵)。
人格或地格中有3、13、16、21、23、31、33、41等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德全备,能领导众人)。
姓氏来源:
姓氏: 王 祖籍: 琅琊
祖宗: 系 出姬姓 郡望: 太原郡
分类: 其他
历史名人
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为秦始皇平定赵、燕、蓟、荆诸地的名将王翦。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东汉时诛杀董卓的王允,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还有创立新莽王朝的王莽。晋朝时,王氏之盛达到巅峰状态,西晋有大将王恺,太尉王衍;东晋的王导接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还有琅邪的王羲之、王献之、王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着《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以及名士王通等。北宋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名臣王安石。金朝的名道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立者。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着《西厢记》堪称经典,还有着名的画家和诗人王冕,工画墨梅,亦擅竹石,能刻印。明朝有文学家王世贞,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散曲家王磐、王慎中,还有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着<日知论>的王夫之。清代有画家王鉴,思想家王源等,清末有大文学家王国维,所着有《人间词话》等,尤致力甲骨文、金文、汉晋简牍的考释。
姓氏来源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还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后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如河南的王姓,出自于可频氏;在冯翊一带的,原来是钳耳族的后代;山东营州王姓,来自高丽国;安东王姓一族,本阿史布。《广韵》中把王姓望族归纳为21处:太原(今山西)、琅邪(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档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菜(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为着名。正因为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众多的源头。除了源自王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赐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孙嘉,献符命于王莽,赐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氏,属鲜卑族,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易名王罕。不仅华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为姓,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执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为姓的,其意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头众多,分布广泛,人丁蕃盛的局面。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支王氏在山东繁衍的子孙,其子孙世代簪缨,使王氏成为一时望族。
8. 王政君简历
王政君(前70—1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县)人,阳平假王禁的次女,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性软弱,无主见,
王政君出身于官宦之家,传说她的母亲李氏梦月入其怀,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亲做过廷尉史(法庭书记),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几个小老婆,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宠。与王禁分手,改嫁荀安为妻,王政君从小失去母爱,长大后的政君,婉顺贤慧。及笄就被她的父亲嫁出去,未过门而丈夫病死,后改嫁给东平王做姬妾,未进王府门而东平王死。许嫁之人暴病而亡,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说:“你的女儿及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鼓瑟。
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应先入宫,适皇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死,司马良娣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氏死后,刘奭十分悲伤,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令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选人中,她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还陷于思今爱妃司马氏的悲痛之中,无心选妃,皇后在旁边催促,刘奭随便指着靠近自己身边的一位宫女,皇后看王政君长相还算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就忙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东宫。
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谁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
宣帝听说有了嫡孙,高兴万分,亲自给他起名为骜,字太孙,而且时常抱刘骜,逗他玩。
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刘骜三岁,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五月,元帝死于未央宫,终年四十三岁。刘鳌继位为汉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
公元13年(新朝始建国五年)二月,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9. 新乡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天下美景在太行,太行美景在新乡!”
八里沟景区
八里沟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新乡辉县市西北25公里处的太行山石门沟内,总面积42平方公里,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植物有1100多种,景区内景区内剑峰千仞,沟壑奇幽,飞瀑鸣涧,清泉潺流,林木葱茏,花草馥郁,猕猴嬉戏,群鹿呦呦。她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九寨、青城之幽,黄山、峨眉之秀,人称“太行之魂”。处处皆有神秘奇异之感。门票60元。
万仙山景山
万仙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着名的休闲旅游胜地、避暑基地、影视基地、写生基地和拓展培训基地。门票60元
百泉景区
百泉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新乡市区西北2.5公里处,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以秀水青山、古迹名胜享誉中州。百泉风景趣在泉水,美在苏门,兴在名胜。 百泉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门票20元
关山地质公园
关山为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总面积169平方公里,由关山等五大园区组成。门票35元
回龙风景区
回龙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辉县市上八里西北部25公里处的太行深山处,海拔高度800米至1725米,游览面积26余平方公里。五大景区包揽红色景观、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上百处。门票20元
京华园
京华园景区为国家AA级景区,位于新乡市西南15公里处,占地300余亩,90多个景观和旅游点。东临107国道,“京华园”旅游区是一部简明的,立体的,形象的,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文化史的精品长卷,构思奇特,设景自然。叠山理水,宛自天成。亭台楼榭,曲径通幽,长廊相接石栏相连,水露迷蒙,鱼帆点点,松竹苍翠,百花争艳,生机盎然。50米高的天地宫,开中国宫殿建筑之最:“历代名君殿”,“名臣名将
潞王陵
潞王陵,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占地面积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它座落于新乡市凤泉区的凤凰山下,近四百年来,它以其独特旅游风光,雄伟的古代建筑,精美的石刻艺术,神奇的民间传说,吸引着四方游客。门票20元。
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
黄河故道湿地位于新乡市东北25公里处,占地12万亩,保留着华北平原原始的自然风貌。是华北平原最大的一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内白天鹅鸟类自然保护区是风景别致的鸟类王国,数有万只天鹅、丹顶鹤、灰鹤、大白鹭等珍禽,无数野鸭在此栖息和戏水,这是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公园。
姜太公故里
姜太公故里景区由河南省中平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斥巨资开发建设。该景区位于河南省卫辉市西北十二公里处,属太行山东南麓,地跨太公泉镇和狮豹头乡,总面积四十八点五平方公里。姜太公故里景区由山区和平原两大组团构成。山区部分的主要景点有:迎神山、八卦亭、仙桃园、浑元图、青龙贪、天仙桥、姜太公文化苑、谭山、凤凰山、卧羊石、香泉寺、香泉八景、封神谷、封神台、神仙洞、古罗盘、仙家庄、太公湖及华夏万通碑林等
比干庙
比干庙景区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城北 7公里处,比干墓从周武王克殷而封比干国神,迄今已 3000余年。比干庙因墓而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 494年)迄今已 1500多年。
新乡八景
所谓新乡八景是指旧新乡八景,主要位于今新乡市和新乡县内。八景为:五陵晓色、牧野春耕、李台晚照、故城络丝、司马迷魂、洪门夜月、原庄夏景、卫水金波。
新乡现代建筑
和谐公园 新乡市和谐公园由深圳市翰景美地环境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整体设计始终坚持“自然生态、和谐共融”的理念。置身于此,仿佛进入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在大门处看了一下简介,公园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取“紫气东来”、“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园内大致分四个区域,集中展示了新乡的历史、风情。最北部为湖泊区,还正在开挖。主要景点有祥云广场(主题雕塑“欣欣向荣”所在区域)、流翠潭等。
牧野湖 牧野湖是新乡的“五湖”之一,西起牧野拱桥,东至牧野大道,南邻平原路,北以防洪通道为界,规划占地面积334亩,其中水面面积167亩,湖岸线总长2697米。牧野湖本着“自然、生态、健康、休闲”的设计理念,按功能及湖区划分为湖滨休闲区、湖光水色景观区、生态湿地景观区和台地景观区四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