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篇有深意的文章
荷塘清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 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与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 ,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B. 古代,灵魂穿,穿婴儿,女主聪明腹黑冷血有脑子,已经完结长篇言情
我的灵魂在古代 现代女子冷落,一场车祸回到了古代,成为婴儿的她,有着成年人的思维。冷落先后遭遇了改变她命运的三个男人。在纷乱的江湖中,他们之间的爱与憎、逃避与彷徨,将会如何结局,扑朔迷离。 穿越,没有理由 什么?我怎么穿越了?还是刚出生的婴儿? 九公主?毫不起眼的公主? 危险的宫廷?我该怎么生存下去? 俏皮杀手妃 萧宛被好朋友睿推入学校中神秘的月塘后大难不死地穿越。附身在了身在杀手组织剑雨轩的丞相府二小姐-凌萧婉身上。 她重新开始,改名上官凌儿在剑雨轩成为了第五大杀手。 四年后的最后一次任务,让她遇见了那个他,她偷了他的扇子。 身份被揭开,回到丞相府她以那把扇子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在丞相府再次遇上了那个他,他是三王爷灵齐翔。 他一直陪着自己,和他在一起的每天都像吃了蜜那么甜。 本以为两人会是幸福浪漫的一对,却在某日被灵齐翔扣上礼物的身份亲手送给了楚帘国皇上--那个和睿长的十分相似的楚轩影。 “灵齐翔,这个礼物我收下了。朕和你承诺,楚帘国和灵国不再有战争。”楚轩影扬起了嘴角,“明天把她送到城外,朕会把她带走。” “灵齐翔!我是礼物?” “我没想过你会爱上我。”灵齐翔的口吻不再温柔。 “没想到我竟会爱上你,灵齐翔!你给我听着!我!凌萧婉,有一天一定要报仇!让你知道我这里的痛苦!哈哈哈哈!”她指着自己的心吼着,发疯笑着。 来到了楚帘国,在和这楚轩影的数日相处下。逐渐,他带着婉儿走出了那个阴影。 而当婉儿再次放心把自己的心交给一个人后,那个一向温柔的楚轩影变了。 漫天飞花卷西楼 二十几岁的灵魂竟然穿越到一个五、六岁的小美女身上,还在没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就做了大府人家的小丫头。 小丫头在西府会遭到什么磨难和快乐? 长大成人后的小丫头又会碰到什么遭遇和幸福? 在经历众多变故后,凭借随身佩戴的玉佩,她最后能揭开身世之谜吗? .秋雨夏荷 在一场打劫珠宝的枪战中,一个**(不当用词)意外身亡。当警察翻看她的银包时,却发现了一张名牌大学的学生证、一张存折和一张医院的诊断书,存折和诊断书的金额相差200元。。。。 如果那是前世,那么现在可算今生?这是古代亦或异界? 一个初生婴儿的身体却拥有着一个20世纪大学学历19岁少女的灵魂,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诡异? 本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却流落至茅草屋 身边充满了杀机和未明的敌人 什么是身世,什么又是真相? 未知的世界充满着阴谋和陷阱,谁是可以信赖的人? 看这个婴儿如何以自己的智慧在狼群中生存下去。 穿越之私生女的幸福生活 前世我是弃婴,好不容易大学即将毕业,穿越了。穿就穿吧,人背了喝凉水也塞牙缝,穿到贫苦私生女身上。还好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也混了个风生水起。 前世我是弃婴,好不容易大学即将毕业,穿越了。穿就穿吧,人背了喝凉水也塞牙缝,穿到贫苦私生女身上。还好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也混了个风生水起。 云狂(强力推荐,经典啊) 柳云狂,当世九大世家之一的柳家独子。 翩翩公子,俊美不凡,风流天下,招蜂引蝶,是为楚京第一纨绔子弟也 可是谁知道,此等不求上进的纨绔少年,实际却是个令人惊叹的超级天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更是天下间屈指可数的武道高手 谁又知道,这一笑惊天下,纵横世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才艳艳的人物,竟然会是…她? 世间风华尽在手,风云天下第一人! 一袭白衣,墨发飞扬 回眸一笑,问,天下男子,谁能抵挡? 永夜(太棒了) 一朵彼岸花唤醒前世记忆,两个名字,双重身份,“他”在冷血与柔情间穿梭,爱在黑暗明媚中绽放。
C. 江苏省扬州市4A、5A级旅游景区名录,喜欢的收藏
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
“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吴绮(1619—1694),扬州人,字园茨,号听翁。生于明末,为清初词人。由书中记载可见瘦西湖在清初便已得名,大概意思是因为其水道弯曲狭长,并地处扬州城的西北,故称为“瘦西湖”。
干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诗中描述了瘦西湖一带的景致与繁华,在诗人眼中,扬州和杭州一样,市井繁荣,故称“销金锅子”,并通过与杭州西湖的对比,认为瘦西湖之名确实形象而贴切。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
1988年瘦西湖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 历史 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市东关 历史 文化 旅游 区: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 历史 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
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更能凸现扬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马监巷内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在东关街西头有香火很旺的财神庙和广储门街口的砖砌圈门,拱门上还镶嵌有“盛世岩关”四个大字。
东关 历史 文化陈列馆位于东关城楼内,2013年2月建成开放。从城楼南翼入口走进展馆,首先看到的是砖砌门楼,门楼上额为“盛世岩关”,背景为东关街道。展馆分千年东关街、城门遗址与水系、衙署与会馆、寺观与祠堂、名人故居、老字号与工艺、书院与学校、传奇故事等部分。“衙署与会馆”介绍了两淮盐运司与东关街繁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重点介绍了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兼管两淮盐政的史实。“寺观与祠堂”底色为寺庙常见的暗红色,里面有东关街区内不同宗教的雕塑,体现了扬州明清建筑的特色。老字号商铺则展示了东关街上的四美酱园、谢馥春等史料。“书院与学校”用雕像展示的是“仪董学堂”教学的场景;“名人故居”展厅,用幻影成像的手法,再现了曾国藩作客壶园看戏的场景,戏台两边是是何莲舫为补祝曾国藩六十大寿的楹联:“后舞前歌,此邦三至;出将入相,当代一人”。由200多个表情各异的彩俑组成的“田秀英出阁”的送亲队伍,蔚为壮观,其阵容之大、技艺之精湛,十分罕见。展馆最后在东关街区的平面图上,用“西洋镜”的手法,观众可以从圆孔里看到各景点的风光片。此外还有居住在东关街上“联圣”方地山挥毫作楹联的塑像。
扬州市大明寺:大明寺位于扬州瘦西湖西北角的蜀冈中峰上,因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公元457-464年)而得名,现在看到的寺是清同治年间建的。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大明寺传经授戒,该寺因此出名。
整个大明寺分三个部分,中部是主体寺庙建筑,东部是栖灵塔,西部是园林式的后花园——西园。按中部-东部-西部的顺序即可游览全大明寺。
景区中部的主体寺庙建筑沿南北走向分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是牌楼、同时扮演着天王殿角色的山门、大雄宝殿。西路上主要看欧阳修,南边是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的平山堂,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为纪念欧阳修在平山堂后建造了谷林堂,北边是欧阳祠。东路南边是方丈室平远楼,北边是鉴真纪念堂,鉴真纪念堂东还有藏经楼。
其中鉴真纪念堂是大明寺重要的建筑。鉴真曾六次东渡,为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佛教与文化,在日本奈良主持建造唐招提寺并圆寂于此寺,鉴真纪念堂于20世纪6、70年代建造时即模仿唐招提寺的样子。纪念堂前碑亭里立着刻有“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汉白玉碑。院子的正当中有一个石灯笼,为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所送,与唐招提寺中的另一个石灯笼是一对。纪念堂内供奉着楠木做的鉴真坐像,仿唐招提寺里鉴真像,是他圆寂时的模样。纪念堂对面原来的晴空阁现为鉴真史料馆,可以从图文介绍中了解到鉴真的事迹。
景区东部的栖灵塔,原是隋朝皇帝杨坚为庆贺生日而建,现在看到的塔是按照隋朝的塔复原重建的。塔高9层,里面供奉着舍利子和一尊楠木佛塔。爬到塔顶则可俯瞰整个大明寺,远眺瘦西湖与扬州城景色。栖灵塔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塔北的卧佛殿能看到来自缅甸的玉佛。
景区西部的后花园西园,因与干隆下江南有关,又叫御园,园中和所有江南园林一样,假山、亭台楼阁林立,正中一片湖水是放生池。湖东有干隆御碑亭,立着三块干隆御碑。湖中有天下第五泉,这个“第五”是唐代《煎茶水记》的作者张又新评的。干隆御碑往南走一点,即能看到“第五泉”石碑和一口古井。
扬州市茱萸湾风景名胜区:茱萸湾公园位于扬州城区东北郊湾头镇。湾头镇因盛长茱萸树,故古时曾名茱萸村、茱萸湾;又因古运河至此转弯,故又名湾口、湾头。
不论在四时哪个季节,或携友或举家作客茱萸湾公园,您都会亲自感受到“生命的常青树——植物”带给您的天赐美景:春季桃花笑靥、夏季芙蕖朵朵、秋季金桂飘香、冬季腊梅傲雪。四时季相的相序变化,似一幅幅合着天时良辰绽开的水墨画景,如此美妙和谐地定格在茱萸湾这块充满绿意的土地上。
茱萸湾公园千顷绿地由诸多绿色植物自身作围合元素,构成了一幅幅巧夺天工令人心醉的植物美景。诸如“荷风曲桥”、“梅山春深”、“芍药婵娟”、“寒梅傲雪”、“茱萸古韵”等。这些典型植物美景独特的体量不同于传统的私家花园占地较小的局限性,其意境的开放性已经能够接待合乎现代 旅游 理念的大型团队游览观赏。这些典型植物美景构成的水墨画般的整体效果,虽由植物自身围合的局部空间相加构成,却又大于整体的空间效果,使您在游览茱萸湾公园“植物王国”时真正能够亲自体验到那种绿杨城郭的如梦意境。
扬州京华城休闲 旅游 区:扬州京华城休闲 旅游 区是一座生态、亲水型,集 旅游 、商务、商业、休闲、住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新概念的现代休闲 旅游 业示范点(城)。
景区主体建筑京华城Living Mall全生活广场总建筑面积19万M2,其外形以扬州市的市花琼花为创意,室内流线型的设计让游客有置身豪华游轮之感。它以靓丽的外观、“ 娱乐 带动零售”的经营理念、“12+1”功能、以及高品质、国际化 “24小时无时差”的服务于一体,让游客随处可以感受到京华城的温馨、便捷、舒适,是一座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新型休闲度假区。自2007年4月15日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是长三角地区自驾游的首选之地,被誉为“世界最漂亮、功能最全、未来面积最大的Living Mall全生活广场”、“全省人民的大客厅”。
扬州市何园:何园,又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东南段以北的徐凝门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 园主何芷舟刀,其家族为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他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壮年致仕,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巨资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园林。 该园建筑布局由园居、东西花园、片石山房组成环环相扣、内外有别、中西合璧、居游两便的人居环境,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审美和居游功能在此达到高度和谐与极至完美。
这里还有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其中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何园还是国内着名的影视取景的天然基地,《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苍天有泪》等近百部影视剧在此取景。 走进何园,宛如走进一幅自然 历史 人文的旖旎画卷:天人合一中西合璧的中 国近代造园艺术的孤本特例在此集珍汇粹;一位集官僚、盐商、隐者、教育家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曲折隐秘的心阶历程在此淋漓披露;一个由封建走向开明的世家大族兴衰荣辱的生存活剧在此栩栩上演,一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丰富多彩的外传故事在此生动展现。
扬州市个园: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 历史 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
个字园门,门外两边修竹劲挺,竹丛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好,短暂易逝,需要用心品赏加倍珍惜,才能获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春山宜游,原不在流程长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
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山上古柏,山下有池塘,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夏山宜看,远近高低都是景,让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满园佳境尽收眼底。秋山宜登,游走腾挪于尺幅之间,如历千山万壑,尽得攀登险趣。
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冬山宜居,不过,最好的当然是仨俩知己,聚在这座面山而筑的透风漏月厅里,围炉赏雪、夜话。
扬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简称“扬州双博馆”),是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
扬州双博馆占地总面积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展区面积100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办公区3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区7000平方米。馆内设有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厅、扬州八怪书画厅、馆藏明清书画厅、国宝厅、扬州古代雕刻厅、中国雕版印刷展厅、扬州雕版印刷展厅和一个临展厅计八个展厅。
扬州双博馆定位为扬州地区最大的文物收藏中心、文博学术研究中心、市民文化休闲中心、青少年文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后的扬州双博馆已经成为扬州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展示扬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窗口之一。
扬州宋夹城:宋代扬州城池依据战争需要,建有三城,即宋保祐城、宋夹城、宋大城。夹城在保祐城和大城之间,至今已有近800多年 历史 。虽经历战乱等 历史 因素影响,但宋夹城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城垣、城濠及道路形制保存良好。
2009年,作为当年度文化博览城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原址复建。项目用地被宋夹城护城河环绕,总占地近1000亩,项目内容包括恢复西面、北面和东面城墙城门,十字街,环城道,宋文化遗址陈列馆、遗址展示解读等。西入口为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3座城门中,西瓮城门和东瓮城门建有城楼,北城门进深50-60米、开间80米、高15米。
宋夹城城门以宋代形制为参考,以双瓮城形式展现,其本身可作为景点出现,同时也是制高点,游人可登临感受古城情怀。城楼的建构均采用可逆钢架,内部空间可利用。
随后两年,对宋夹城护城河南段两岸集中整治,修建了南城门,复建了四个景点:邗上农桑、杏花村舍、平岗艳雪、临水红霞。
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马可波罗花世界”乐园坐落于世界探险家马可波罗停驻过三年的名城扬州,乐园以马可波罗魔幻东游奇旅为主线,由奥斯卡两届金像奖提名动漫团队爱尔兰Cartoon Saloon、《小王子》电影团队法国Amiko、荷兰国宝级花艺大师Niek Roozen和德国儿童游乐教育专家精心设计、联袂打造。
马可波罗花世界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传奇旅程为灵感,以“花卉+文化”为主题,再现马可·波罗的旅行路线,构建梦幻般的花之国度。
景区主要景点有威尼斯主题花园、地中海主题花园、海底世界花园、波斯主题花园、精灵花园、东方主题乐园和东方繁花仙境。每个景点都用花卉、植物构筑了独特的主题。
扬州高邮市盂城驿景区: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盂城驿故而得名。
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明代驿站功能有二: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凡持有“驿关”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明制: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是每隔10里设一邮铺,次要邮路则是20-30里不等。盂城驿是我国古代南北大动脉——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处重要驿站。
扬州市汉陵苑:扬州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瘦西湖蜀冈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 旅游 景点之一,是一座融文物与园林为一体,反映扬州汉文化的展示中心,为国家AAAA级景区。
汉陵苑的仿古建筑气势恢宏,素有“小中山陵”之称,拾阶而上,高大的中央展厅,给人以博大精深之感。苑内主要展示了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及王后的木椁墓。两座墓同属于帝王级的“黄肠题凑”式木椁墓,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全国罕见的大型汉代墓葬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 。该墓共用“题凑”八百多根。由于木头皆向内,“头”者,“题”也;“凑”者,聚也,即头部集中内向为“题凑”,由于黄柏木皆取内芯,故名“黄肠”,这就是“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诸候享用的特殊的墓葬制。“黄肠题凑”的椁内是一个个装摆随葬品的耳室,一个个相连又相隔,每室皆有门,步入其中,如进迷宫。该墓虽被人大规模的盗掘,但仍出土大批文物,如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木俑、等约有千件之多。其中的全套铜玉器、兵器带钩盾,皆为罕见之物。另外还展出了“兴盛的汉代扬州”陈列和“扬州第一美女——刘细君”的故事介绍,以及新开发的汉代 娱乐 活动。
扬州市运河三湾风景区
扬州市运河三湾风景区: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以运河三湾及周边湿地风光为依托,因地制宜的配置人文景观及休闲设施而形成的大型生态人文景区。总占地面积3800亩,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520亩。景区规划建设以扬州的高旻寺和文峰寺为端点、以古运河为轴线、以运河三湾风景区为核心,充分彰显水工技艺和运河文化,打造与瘦西湖相呼应的城市南部风景名胜区、 体育 休闲区和 旅游 度假区。2018年12月20日被评定为AAAA级景区。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隋炀帝杨广在邗沟的基础上开挖南北大运河。如今的大运河,在2014年6月22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邗沟,1400多年前的南北运河大部分吻合,扬州市区的运河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三湾蜿蜒狭长的水道是历代文人墨客、富商高僧进入扬州的主要水路。明万历25年(公元1597年),扬州知府郭光为解决漕运交通的问题,把原有的100多米长河道,改弯后变成了1.7公里,形成运河三湾。
扬州市邵伯古镇:全国千座 历史 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1600多年 历史 。2008年邵伯列入第四批中国 历史 文化名镇名录。2014年邵伯明清运河古道、邵伯码头群、邵伯古堤、邵伯老船闸、淮扬运河主线(邵伯段)等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名录,邵伯古镇是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最多的古镇。
邵伯老街建于清康熙年间,古街道路面由近万青条石铺成,绵延三里多,这条石街原是泥土路面,雨天行走甚是不便,后经过民间集资,铺设这条雨不积水、晴不扬尘、平整光滑的石路面。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巷道条石移作他用,但这条大街的条石路面幸运的保存下来。到邵伯老街,您不妨走一走这老街古道,与唐代古石头、宋代古井或明代古宅亦或是清代老店铺来一次邂逅。
古甘棠树植于公元385年,当地居民为纪念谢安解东涝西旱所植。几百年来,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相传这珠甘棠树有三奇:一奇无风自动,二奇华而不实,三奇先开后合。品种极其名贵罕见。
扬州仪征市捺山地质公园
扬州仪征市捺山地质公园:位于月塘镇的捺山海拔为146米,是苏中地区第二高峰,迎面断崖如壁,一根一根长方形的立体石柱,井然地矗立着,甚是壮观。目前外露处主要在山的西南坡、东北坡的山腰处,呈不规则环带状分布。
捺山地质公园最大的特色是玄武石柱林和木骨化石,围绕这个特色打造了一个融观光、赏奇、探胜、休闲、拓展运动为一体的地质公园,一期二期预计3年内全部建成后,捺山地质公园将成为中国顶级的玄武岩地质公园,世界一流的矿坑花园。公园的大部分项目打造都别具匠心,比如:大石柱、天籁谷、白龙潭、雨花石溪、黑沙谷,它们的功能定位各有不同。天籁谷将打造成一个大舞台,未来可以进行演艺活动,空旷的坑洞本来就带有自然的音响效果。雨花溪石则是建立一个索桥,在桥下面摆放很多雨花石,届时,游客可以从桥上走下来采集雨花石。黑沙谷分为三部分,东侧是砂矿,西侧是石矿,中间是一条隧道。
此外,后期还将打造地心之旅、虫洞探秘和时间简史等“重磅级”的景点,带游客穿越时间隧道,进行一场更加震撼的地质探秘之旅。由于工程时间比较紧,目前具备开放条件的只有五个,分别是:大石柱、白龙潭、天籁谷、雨花石溪以及飞来石。
扬州高邮市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位于熙和巷70号,由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高邮革命斗争史馆、高邮烈士纪念馆等三个纪念馆,以及人民广场、胜利广场、英雄广场等三个广场组成,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其中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以照片、实物、油画、场景、微电影等形式,展示了高邮战役全过程。
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在原人民公园、烈士陵园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提升改造,以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为核心,打造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并于2014年12月正式重新对游客开放。截至目前,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200余万人次,成为扬州地区乃至省内外一处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及红色 旅游 景点。
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高邮战役纪念馆):纪念馆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战前形势;第二部分:运筹帷幄;第三部分:战役过程;第四部分:受降仪式;第五部分:制胜法宝;第六部分:战役意义。其中,照片和图片76张、板块17张、场景4个、新四军战士群雕1组、沙盘模型1个、视频2个。纪念馆陈展面积近500平方米,以照片、实物、油画、场景、微电影等形式,展示了高邮战役全过程。
D. 从赣州做汽车到福建莆田的仙游,大概要几小时
从赣州做汽车到福建莆田的仙游,大概要几小时?------大概在12至15小时左右!
在网上查到只有一趟汽车,每天下午14:30出发到仙游,票价159。但是查不到几点到?大概要坐几个小时才能到?------不是讲过了?大概在12至15小时左右!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快到达仙游,不要坐车坐那么辛苦?-------有啊!先从赣州坐飞机到厦门,再从厦门乘快速大巴到仙游!
比如坐火车先到泉州在做车到仙游,(但是不知道做什么汽车到仙游)
----也可以啊!泉州到仙游很近,车很多!
E. 福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福州市区有:
左海公园(好玩是好玩,可没钱别进)
西湖公园(好像从‘去年还是前年’十月份开始就向游客进行免费开放)
动物园
(你去时一定要带点吃的去,哪里的猴子是最好玩的,也是唯一可以让你一乐的去处。当然,园内工作人员允许或不做为的时候你可以拿点食物过把耍猴的隐。)
当然,你还可以爬爬鼓山,去看看涌泉寺和尚怎么念经;晚上去江滨吹吹风,看看美女与帅哥是怎样拍拖,对了有空去看看金牛山公园,摸摸牛屁股,拍两张照片也可让你觉得自己真的很“牛B”不知道现在那里的音乐喷泉还没有开放。
八县
闽清:白岩山,宏林厝
永泰:青云山,兔子山
长乐:下沙
鼓山
华林寺
金牛山公园
林则徐纪念馆
罗星塔
屏山
青云山风景区
青芝山
森林公园
十八重溪
石竹山
乌山
西禅寺
西湖公园
冶山和欧冶池
涌泉寺
于山
昭忠祠
左海公园
F. 双峰县的风景名胜
双峰县有曾国藩故居为核心的古色旅游、以蔡和森纪念馆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和以水府庙双峰景区、九峰山为主体的绿色旅游。
截至2008年,双峰县有旅游景点50余处,如中华百年“八大女杰”之一的秋瑾故居、“天子坪地下军事工程”、“同福石林”、“石鸡寨”、“葛氏宗祠”、“三国蜀相蒋琬故居遗址”、“罗泽南故居”等。 双峰县景区一览表景点介绍景点图片九峰山森林公园
九峰山森林公园立于双峰县东南面30公里,在马鞍乡、荷叶乡与衡阳接界、因九峰并列而故名,海拔750.4,面积约212.7公顷。
公园分为古罗坪、槐花托两个景区,共有一级景点4个;定慧庵、千年连理枝、揽胜峰、五松迎客;二级景点4个;神鳅吐水、美女梳头、铁钉寨、雷祖殿;三级景点有钵孟山等十余个。 水府庙双峰景区
水府庙双峰景区是水利部B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是一个综合性的休闲旅游度假自然风景名胜区。现有国家级湿地保护面积4.7平方公里,在保护区内已发现野生鸟类33种,主要景点有“小三峡”、水府庙宇、电站大坝及保护完好的明清风格建筑群“洛阳湾”等。 曾国藩故里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座落在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的鳌鱼山脚,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曾国潢、曾国荃和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清着名外交家)在家主持修建,前后历经九年多时间才全面竣工。全宅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由宅东门、宅西门、全宅围墙、毅勇侯第门楼、宅南求阙斋、归朴斋藏书楼、宅北艺芳馆藏书楼、八本堂前后进主楼、思云馆、缉园等组成富厚堂建筑群。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潇湘八景之一,4A级旅游景区。 双峰烈士公园
双峰烈士公园,建在城东南面的塔子山上。园内建有衡宝战役青树坪战斗烈士纪念馆、1989年落成。烈士塔由塔体、塔座和烈士墓组成,其中墓地长8米,宽5.8米,高2.2米,塔座长8米、宽5.8米、高4米。塔身正面是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题写的“衡宝战役青树坪战斗烈士纪念塔”的塔名。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书院路70号,1986年7月兴建,1987年7月1日竣工。纪念馆正门上方镶有汉白玉贴底,镌聂荣臻元帅题写的“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八个大字。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是湖南省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娄底市红色旅游龙头品牌。 双峰县古遗址一览表名称介绍商代灰坑遗址距县城8公里,在梓门桥镇星星村吊牛坪,面积约250平方米,已暴露灰褐色文化层,含饰弦纹、拍印方格纹等红衣灰陶残片。 战国灰坑遗址距县城7公里,在梓门桥镇子母桥至胡家佘一带,面积约5000平方米已暴露褐色细沙土文化层,含饰绳纹、带绳文、方格纹等泥灰陶、夹沙陶片。 西汉陶器窑址距县城30公里,在锁石镇和合村的三角塘水库底坡上,面积约960平方米,已暴露麻布纹碎陶片、土红釉料、窑壁焦土,遗址被库水淹没。 宋代陶器遗址距县城3l公里,在锁石镇丰稼村周家湾菜园内,面积约150平方米,已暴露酱色釉碗、钵、罐等器物碎陶片、支撑垫圈、调釉罐等遗物。 元代陶器窑址距县城20公里,在走马街镇古田村月塘组,面积约800平方米,已暴露黄釉碗、碟、壶等器物碎陶片和垫圈等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