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东代表戏曲剧种有哪些
广东代表戏曲剧种有:
1、粤剧: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
2、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普宁,澄海,潮阳,饶平等地,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
3、雷剧:原名大歌班,是广东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雷州方言圈内人们喜闻乐见,人人传唱的一朵艺术奇葩,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
4、广东汉剧:广东汉剧唱腔优美,以皮黄板腔体为主,兼收昆曲、小调、吹牌、大板、佛曲、安春调等红进唱腔味,独有特色。
广东戏曲剧种着名的戏剧有:
粤剧中着名的戏剧有:《寒宫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沙陀借兵》、《五郎救弟》、《六郎罪子》、《四郎探母》、《酒楼戏凤》。
《打洞结拜》、《打雁寻父》、《平贵别窑》、《仁贵回窑》、《李忠卖武》、《高平关取级》、《高望进表》、《斩二王》、《辨才释妖》、《金莲戏叔》。
潮剧中着名的戏剧有:《杨令婆辩本》、《扫窗会》、《闹钗》、《琵琶记》、《刘希必金钗记》、《侠女徐凤珠》、《围城记》、《秦香莲》、《妲己乱纣》、《易婚记》、《杜王斩子》。
汉剧中着名的戏剧有:《凤仪亭》、《金山寺》、《珍珠衫》、《百里奚认妻》、《打金枝》、《潘必政》。
2. 潮剧林燕云简介
燕云,女,潮剧小生。广东澄海人。曾先后在《梅亭雪》中饰王金龙,《扫窗会》中饰高文举,《芦林会》中饰姜诗,《岳云》中饰岳云,《大河情》中饰康熙,《飞龙刺狄青》中饰狄青,《刘明珠出征》中饰陈俊英,《井边会》中饰刘咬脐,《龙凤环》中饰李梦奇,《陆文龙》中饰陆文龙,《乾元山》中饰哪咤,《血溅三宝袍》中饰钱宗林,《苏后复国》中饰三武,《大难陈三》中饰陈三,《槐荫别》中饰董永。曾多次随团赴新加坡演出得到好评。
3. 潮剧演员汤丽娟
丽娟 闺门旦。福建云霄县人,四级演员,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潮剧班,1995年调至广东潮剧院一团。在《保婴记》中饰金满月、《京娘送兄》饰京娘、《金花女》中饰金花女,曾随团赴新加坡、越南、柬埔寨、香港等地演出,是潮剧表演新秀。
4. 潮剧演员有哪些
谢大月、芦吟词、谢吟、杨其国、陈华、黄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锦坤、李有存、方展荣、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张长城、黄瑞英、黄盛典、叶清发等。
5. 潮剧苏六娘主要内容
《苏六娘》戏剧由广东省潮剧团演出,1957年拍摄成电影,由香港鸿图影业公司拍摄,于1959年12月拍成彩色影片。本片以戏剧的演绎了揭阳荔浦苏员外年轻貌美的女儿苏六娘与潮阳西胪表兄郭继春青梅竹马,情愫暗生,被父许婚饶平杨子良,弱女以死拒婚的爱情故事。
潮州苏员外之女六娘在舅父家寄读,与表兄私订终身。苏员外趋炎附势,硬要将她许配给府衙杨师爷之子,六娘拒不肯嫁。杨师爷通过族长施加压力,六娘决定投江殉情。就在她即将投江的时刻,丫环桃花和船夫救了她,并帮助她与表兄一起远走他乡。
刻本系摘锦本,共十一出,即《六娘对月》、《林婆见六娘说病》、《六娘送肉救继春》、《六娘写书得消息》、《桃花引继春到后门》、《六娘会继春》、《六娘对桃花叙旧》、《六娘死继春自缢》、《苏妈思女责桃花》、《六娘想继春刺目》、《六娘出嫁》。
(5)广东六大美女潮剧扩展阅读
苏六娘(明代揭阳荔浦村人)与其表兄郭继春(潮阳西胪人)的恋爱故事,在潮汕民间广为流传。民间并赋予不少神话色彩。至迟在万历年间已衍成戏文搬上舞台。此刻本据认为是万历年间刻本,原刻本存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见广东人民出版《明本潮州戏文五种》)。
清咸同年间揭阳名儒谢巢有长诗《苏六娘歌》咏其事。潮州歌册有《金钗罗帕记》、《古版〈苏六娘〉全歌》。其故事情节与戏剧大同小异。揭阳炮台区荔浦村苏员外娶妻西胪郭氏,只生一女,名六娘。自幼寄读外婆家,与表兄郭继春情爱甚笃,私订婚姻。
苏员外因与人争风水,邀荔浦村苏族长同上潮州府城打官司,贿买府衙内饶平人杨师爷相助,获胜诉。谢宴之一,族长为媒,将六娘许配杨师爷之子杨子良。回家后,安人因不愿独生女远嫁,员外也自悔婚,遂拖延不许迎亲。
杨子良因与其乳娘同来揭阳讨亲。官威族势,不得已订三天后出阁。桃花奉命赴西胪报讯。婚前一夜,六娘以婚期在即,桃花未回,无计拖延,因留绝命书。投江自杀。
来到江边,忽遇桃花与继春同来,遂由桃花请渡伯相助,载一对小夫妻归渡伯家暂避。桃花与苏员外、安人以六被迫死为由,与苏族长及杨子良大闹,族长与杨子良因出了人命,惶恐万分,各抱头鼠窜。
四百多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作家莎士比亚改编出的悲剧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于1594 年),广为人知。
恰巧在同个时期,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也诞生了另一爱情悲剧剧本《苏六娘》(约1572年-1620年)。这是一部在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经典潮剧。泉州梨园戏和闽南高甲戏中也保留有《桃花搭渡》这一传统折子戏。
6. 金奖荟萃 潮剧全剧剧情内容
潮剧 狂飚曲(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刘胡兰(东山潮剧团)
潮剧 刘咬臆登基(南澳潮剧团)
潮剧 谢玉环(汕头地区潮剧二团)
潮剧 严兰贞(普宁潮剧团)
潮剧 杨门女将(普宁潮剧一团)
潮剧 姻脂(福建东山潮剧团)
潮剧 真假附马(普宁潮剧团)
潮剧 斩庞洪(汕头市潮剧团)
潮剧 红头船(潮汕历史)(电视台)
潮剧 八仙闹海、铁弓缘(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彩凤进宫(揭阳市潮剧二团)
潮剧 打金枝(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太明天子(饶平县潮剧二团)
潮剧 大闹商州府(潮州市潮剧团)
潮剧 德政碑(数码拍摄)(广东潮剧院一团)
潮剧 恩怨三代情(潮阳潮剧团)
潮剧 凤回巢(饶平县潮剧团)
潮剧 贵妃认亲(韩江潮剧团)
潮剧 宫花公主(饶平县潮剧团)
潮剧 弓剑情(饶平县潮剧团)
潮剧 魂断马鬼坡(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汉宫双后(惠来县潮剧团)
潮剧 皇后救驾(韩江潮剧团)
潮剧 活令婆(广东潮剧院)
潮剧 海瑞平冤(潮州市潮剧团)
潮剧 火烧太白楼(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火烧听月楼(潮州市潮剧团)
潮剧 湖阳公主(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火焰驹(潮州市潮剧团)
潮剧 狐羊情(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皇子争国(澄海潮剧团)
潮剧 刑钗记(澄海潮剧团)
潮剧 晋宫风云(潮州市潮剧团)
潮剧 晋宫释贤(澄海潮剧团)
潮剧 金奖荟萃(广东潮剧院一团)
潮剧 金鸡玉兔(潮州市潮剧团)
潮剧 九龙剑(福建东山潮剧团)
潮剧 金銮禧(澄海潮剧团)
潮剧 界牌关(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金玉奇缘(揭阳市潮剧二团)
潮剧 李旦宠马妃(饶平县潮剧团)
潮剧 刘桂英串婚(澄海潮剧团)
潮剧 乱世情仇(澄海潮剧团)
潮剧 李元霸(福建东山潮剧团)
潮剧 雷震天波府(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明宫奇冤(韩江潮剧团)
潮剧 梅兰菊与状元郎(揭阳市潮剧二团)
潮剧 女巡按审天(揭阳市潮剧二团)
潮剧 奇宝风云(韩江潮剧团)
潮剧 七子救驾 (上、下集)6片(广东南澳县潮剧团)
潮剧 三关摆宴(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苏后复国(广东潮剧院一团)
潮剧 三进亲王宫(1-2集)(潮阳潮剧团)
潮剧 三进亲王宫(3-4集)(潮阳潮剧团)
潮剧 三鸾配(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双龙锁(福建东山潮剧团)
潮剧 双联玉锁(饶平县潮剧团)
潮剧 三王复国(澄海潮剧团)
潮剧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双武状元(韩江潮剧团)
潮剧 双玉婵(广东潮剧院一团)
潮剧 四子五状元(揭阳市潮剧二团)
潮剧 唐宫女皇梦(澄海潮剧团)
潮剧 桃花公主(惠来县潮剧团)
潮剧 天山金凤(上、下集)6片装(广东南澳县潮剧团)
潮剧 天王奇缘(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太子张云龙(揭阳市潮剧二团)
潮剧 王妃告夫(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武则天亲勘梨花案(惠来县潮剧团)
潮剧 兄弟亲仇(潮州市潮剧团)
潮剧 仙凡情未了(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血溅三宝袍(广东潮剧院一团)
潮剧 仙姬送子(惠来县潮剧团)
潮剧 小丽十八(广东潮剧院)
潮剧 西施归越(广东潮剧院一团)
潮剧 谢玉辉进宫(普宁县潮剧团)
潮剧 袁崇焕(广东潮剧院一团)
潮剧 义胆侠心(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姚刚下山(饶平县潮剧团)
潮剧 玉蝴蝶(澄海潮剧团)
潮剧 义海情天(揭阳市潮剧二团)
潮剧 姚济民救太子(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杨家小将(澄海潮剧团)
潮剧 严嵩帝梦(韩江潮剧团)
潮剧 玉珠串(潮州市潮剧团)
潮剧 幼主复国(惠来县潮剧团)
潮剧 玉簪记(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真假韩廷美(揭阳市潮剧团)
潮剧 智破红丸案(广东潮剧院二团)
潮剧 张廷芳挂帅(澄海潮剧团)
潮剧 中原情(饶平县潮剧二团)
潮剧 状元花烛夜(澄海潮剧二团)
潮剧 状元认亲(揭阳市潮剧二团)
潮剧 珍珠塔(澄海潮剧团)
潮剧 八宝与犹狄青(方展荣,詹少君,张长城)(潮剧院)2片
潮剧 柴房会(方展荣,李义鹏,吴玲儿)(潮剧院)
潮剧 陈三两(郑健荣,钟怡坤)(潮剧院)
潮剧 陈太爷选婿1-3(陈学希,张长城)(潮剧院) 3片
潮剧 串戏定亲(潮阳剧团)
潮剧 长相思1-2(潮剧院)2片
潮剧 春香传1-2(吴玲儿,何丽芳)(潮剧院) 2片
潮剧 大脚夫人(郑健英,柯立正,陈文炎)(潮剧院)2片
潮剧 赌妻记1-2(陈秦梦,朱楚珍,陈幸希等)(潮剧院)2片
潮剧 古琴案1-3(方展荣,吴玲儿,马婵如)(潮剧院) 3片
潮剧 桂枝告状(潮剧院)
潮剧 皇帝与村姑1-3(陈学希,蔡明辉)(潮剧院) 3片
潮剧 回书(郑健英、黄成典、周细卿)(潮剧院)
潮剧 韩文公冻雪(黄盛典,李义鹏)(潮剧院)
潮剧 井边会(朱楚珍,周细卿)(潮剧院)
潮剧 金花女1-3(3片)
潮剧 荔镜记1-2(姚璇秋,肖南英 )(潮剧院) 2片
潮剧 蓝继子1-2(方展荣,吴玲儿,张长城)(潮剧院) 2片
潮剧 刘明珠1-2(范泽华,洪妙,张长城 )(潮剧 ) 2片
潮剧 磨房会(张长城,郑健英)(潮剧院)1片
潮剧 闹钗(方展荣,蔡明辉)(潮剧院)1片
潮剧 秦香莲1-2(郑健英,陈文炎)(潮剧院)2片
潮剧 三姑闹婚1-2(潮剧院)2片
潮剧 苏六娘1-2(姚旋秋,陈秦梦,陈瑜)(潮剧院)2片
潮剧 桃花过渡(方展荣,陈馥闺等)(潮剧院)1片
潮剧 翁万达平南1-3(黄盛典,吴丽君,陈学希)(潮剧院)3片
潮剧 徐九经升官记1-2(陈秦梦,张怡凰)(潮剧院)2片
潮剧 相女奇冤1-2(潮剧院)2片
潮剧 益春藏书(王少瑜,陈乔)(潮剧院)
潮剧 严兰贞打破玉花瓶1-2 (2片)
潮剧 岳银瓶1-2(吴奕敏,方展荣,陈丽玉等)(潮剧院)2片
潮剧 狱卒平冤1-2(潮剧院)2片
潮剧 张春朗削发1-2(陈学希,詹少君,张长城 )(潮剧院)2片
潮剧 知府赊官1-2(潮剧院)2片
潮剧 真假珍珠扇1-2(潘丽娟,李妙云)(潮剧院)2片
潮剧 斩庬洪1-2(孙少华,张长城,吴文兰)(潮剧院)2片
潮剧 张怡凰潮剧名家(潮剧院)
潮剧 白狐仙1-3(张怡凰,罗小燕,刘志伟)3片
潮剧 风花雪月1-6(张怡凰,郑锡彬,罗小燕)6片
潮剧 荔镜记1-2(姚璇秋,黄清城,肖南英)2片
潮剧 刘明珠1-2(范泽华,洪妙,张长城)2片
潮剧 梅花1-6(陈学希,方展荣,吴玲儿)6片
潮剧 张春朗削发1-2(陈学希,孙少华,张长城)2片
潮剧 地藏菩萨本愿经(剧院)1片
潮剧 风雪罗家枪(饶平)6片
潮剧 平贵登基(三团) 6片
潮剧 双驸马上下集(海声)6片
潮剧 郑舜英专辑(潮州团)2片
潮剧 潮剧唱腔卡拉OK
潮剧 枭后烈女
潮剧 三门街
潮剧 皇帝斩子
潮剧 韩仙子
潮剧 晋王偷鸡
潮剧 借巡按
潮剧 龙凤呈祥
潮剧 明宫双太子
潮剧 闹开封
潮剧 生死碑
潮剧 红楼梦
潮剧 孟丽君
潮汕小品 潮汕情(汕头市话剧团)
潮汕小品 潮汕讲古陈世文《碧血剑》44片
潮汕小品 潮汕讲古庆大寿(杨俊)(2片)
潮汕小品 潮汕讲古林大钦妙对震干坤(杨俊)(2片)
潮汕小品 潮汕讲古至上三下潮州(上)(杨俊)(2片)
潮汕小品 潮汕讲古至上三下潮州(下)(杨俊)(2片)
潮汕小品 潮汕民居(电视系列片)6片
潮汕小品 双晴盲传奇1-6(大盒)
潮汕小品 发财仔透玄机
7. 潮剧艺人肖南英简介
首先,她叫萧南英!
萧南英(1938- ),女,潮剧花旦,较早为海外观众知名的潮剧演员之一。汕头市潮阳区棉城人,第一代潮剧“五朵金花”之一。
1953年参加正顺潮剧团,1956年调广东潮剧团,后转广东潮剧院一团。受教于潮剧名教戏马飞先生,工花旦。
她先后饰演过《大难陈三》的益春,《妙嫦追舟》的陈妙嫦,《搜楼》的小姐,《刺梁骥》的邬飞霞,《荔镜记》的益春,《八宝公主》的八宝公主等十几个旦行角色,尤以花旦较为出色。
尤其是1961年参加潮剧艺术影片《荔镜记》(《陈三五娘》)的拍摄,在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婢女益春的人物形象,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她身段优美,表演灵巧,唱工清脆轻婉,给人以新鲜活泼。曾两次随团到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南昌等地演出,其花旦角色表演获观众好评。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离团参加支农赴增城。1972年赴香港定居。
定居香港后,受到香港文艺界和商界的重视,活跃在香港潮剧舞台上。多次参加东华三院、潮州商会、潮州互助社赈灾义演。在香港与多位名艺员联袂演出,如与新马师曾合唱《辞郎洲》,与野峰合演《桃花过渡》,在韩江潮剧团演出《拾玉镯》、《姑嫂鸟》等剧目。1975年与邵氏电影公司拍摄潮语电影《辞郎洲》。
8. 广东潮剧院一团所有演员名字
剧团成立之初,汇集多路精英,人才济济。后又不断从汕头戏曲学校和其它演出团体抽调补充新生力量,使阵容始终保持严整和活力。
剧团曾拥有姚璇秋、张长城、陈学希、郑健英、陈秦梦、孙小华、许仁敬、李义鹏等观众熟悉喜爱的潮剧表演艺术家。现拥有国家一级演员张怡凰、林初发,国家二级演员刘小丽、吴奕敏、陈鸿飞、陈幸希、李四海等。
广东潮剧院一团,原为广东省潮剧团,始建于1956年,广东潮剧院成立后,该团隶属于潮剧院,成为第一演出团。
广东潮剧院成立于1958年12月25日,由广东省潮剧团和源正、怡梨、玉梨、赛宝、三正潮剧团合并而成的省级艺术表演团体,作为潮剧艺术的代表性单位,具有示范、培养、研究的性质和职能,是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剧团先后创作、整理演出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并广泛流传的优秀剧目。
如《陈三五娘》、《辞郎洲》、《苏六娘》、《火烧临江楼》、《辩本》、《扫窗会》、《闹钗》、《柴房会》、《闹开封》、《张春郎削发》、《终南魂》、《陈太爷选婿》、《烟花女与状元郎》、《葫芦庙》、《德政碑》、《东吴郡主》等。
其中《张春郎削发》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获高度评价;《终南魂》获广东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陈太爷选婿》1993年9月参加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交流演出获优秀剧目奖等七项奖,1994年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剧用奖。
《烟花女与状元郎》获广东省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奖”;《葫芦庙》获“2000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奖励,填补了潮剧在此项目上的空白。
《德政碑》2002年获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作曲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东吴郡主》2005年获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导演一等奖、音乐一等奖、舞美·人物造型设计一等奖、表演一等奖等多项奖励,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该剧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6—2007年度)“精品提名剧目”。
陈学希、张怡凰分别荣获第18届、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张春郎削发》和《烟花女与状元郎》拍成电影。此外还有一批优秀中青年艺员获过国家和省的奖励。
2019年4月24日,第七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审出炉,广东潮剧院一团林燕云演出的潮剧《李商隐》获戏曲类奖。
9. 潮剧院一团一级演员汤丽娟
汤丽娟, 广东省潮剧院一团女演员,主攻闺门旦,国家二级演员,1995年分配到广东潮剧院一团工作至今。
先后在《保婴记》中饰金满月、《京娘送兄》饰京娘、《金花女》中饰金花女,《张春郎削发》饰双娇公主、《狄青出使》饰八宝公主、《楚宫风云》饰孟嬴、《赵少卿》饰赵赛英、《大义巾帼》饰柴玉英、《烟霞山》饰夏妃、《红鬃烈马》饰玳瓒公主、《苏后复国》饰白玉兰等。
1998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获得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1999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唱演奏比赛获得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2002年参加潮剧院中青年演艺大赛获得一等奖。2002年参加中国名家名段演唱大赛荣获全国专业组二等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2006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荣获金奖,参加中国第三届红梅荟萃大赛荣获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
2008年赴上海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并结业。曾多次随团赴新加坡、越南、柬埔寨、香港等地演出,广受赞赏。
10. 潮剧有哪些着名的曲目,演员;潮剧的分当
潮剧的行当一开始便继承南戏七角分行的办法,如《金钗记》、《琵琶记》都是按生、旦、外、贴、丑、净、末七角来安排的。到了《金花女》,虽出现婆、童、梅香、手下等称谓,但直至清末,潮剧行当仍大体循南戏七角旧观。 随着历史的发展,新行当不断产生,比如,文明戏带动了裘头丑、褛衣丑、长衫丑的出现。潮剧目前共有二十多个行当。新中国成立之后,归纳为生、旦、丑、净四大行当,这便与大部分剧种合轨了。生、旦、丑、净之下,再分若干个小行当。好像丑行分为十种,为其他剧种所无。 行当列简表如下: 生:小生、老生、武生、花生 旦:青衣(乌衫)、闺门旦(蓝衫)、衫裙旦、彩罗衣旦(花旦)、乌毛、白毛(老旦)、武旦 净:文净、武净(草鞋乌面)、丑乌面 丑:官袍丑、项衫丑、踢鞋丑、武丑、裘头丑、长衫丑、褛衣丑、老丑、小丑、女丑 在四大行当中,潮剧净行最弱,分类也最简单,不像京剧那样分得很细,有大花脸(铜锤花脸)、二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摔打花脸、毛净、红净等分类。京剧的旦行和生行也比潮剧分得细,各有十多种。 在潮剧的所有行当中,只有丑行分类最细。京剧仅有六种丑,潮剧却有十种。其中,武丑、老丑与大多数剧种相同。官袍丑,几乎所有的剧种都有这一行,只是称谓略有不同而已,有的称官丑,有的称袍带丑。项衫丑,有的称方巾丑,有的称褶子丑,或丑生、公子丑。另外,京剧有专扮花花公子的鞋皮丑,也近似潮剧的项衫丑。小丑,近于京剧的茶衣丑。 至于女丑,越剧称婆娘丑,京剧称丑婆子,有的则归入旦行,称丑旦或摇旦。 至于长衫丑、褛衣丑、裘头丑,大部分剧种都没有,或归入其他行当中。 行当,古代称为脚色(角色)。从戏曲史看,其划分是由简而繁的。唐代参军戏只有“参军”、“花鹘”两个固定脚色。其后,宋杂剧、元杂剧、明传奇,脚色不断增多,名称也互有不同。在近代,行当一词,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它是根据所演不同的脚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的。每个行当都有严谨的法度和表演程式。 行当分得过细也不一定是好事。既分了行,便有各自的规范。而演戏,却要从人物人手,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揣摩其性格特征,这是创造人物的基础。用一种行当去套某个人物,有时难免要削足适履,故常常要跨行。一名好演员,多掌握几个行当的技能,演出时才能应付裕如。 经典剧目: 《陈太爷选婿》、《袁崇焕》、《张春郎削发》、《金花女》、《柴房缘》、《柴房会》、《掷娇媚》、《换偶记》、《三篙恨》、 《楚宫风云》、《五女图》、《赵宠写状》、《断桥会》、《闹开封》、《王茂生进酒》、《救风尘》、《彩楼记》、《金花女》、《香壶案》 着名演员: 姚璇秋、范泽华、张长城、李玉兰、许云波、蔡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