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黔东南州怎么样
黔东南州风景很好,多山,公路蜿蜒可以欣赏沿路美景。而且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朴实,真诚。男人豪爽,讲义气。那里苗族和侗族居多,记得网上有个经过网民的投票得来的全国美女最多的少数名族排名,苗族美女排第4,侗族美女排第6,可见黔东南是美女如云啊。黔东南州天气也很好,夏天可以过来避暑。黔东南的雷山县有西江千户苗寨,丹寨县南皋乡的锦鸡舞多彩多姿而且可以在那里欣赏到古法造纸(那种纸是国家博物馆修补字画专用纸),还能欣赏到苗族的蜡染艺术,那里还有一个叫“卡拉”的地方因为那里专门纯手工制作鸟笼,质量上乘,被称为“鸟笼之乡”。黎平县的侗族大歌一经亮相于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技惊四座!总之,黔东南是个人杰地灵、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集的好地方!
B. 黔东南有哪16个县
黔东南州辖凯里市及麻江、雷山、丹寨、黄平、施秉、镇远、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台江、剑河15个县和凯里经济开发区。
黔东南总面积3.0337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2)榕江黎平从江三大美女大比拼扩展阅读:
地理环境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根据地层岩石和地质外营力作用,境内可划分为岩溶地貌区和剥蚀、侵蚀地貌区。
镇远至凯里一线之西北属岩溶地貌区,常见的地貌形态有峰丛、峰林、石林、溶洞、溶洼、天生桥、暗河等。
镇远至凯里一线之东南属剥蚀、侵蚀地貌区,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山体大、切割深,常形成脊状山。
州境总体地势是北、西、南三面高而东部低。中部雷公山区和南部月亮山为中山地带,西部和西北部为丘陵状低中山区,东部和东南部为低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500—1000米。最高点为雷公山主峰黄羊山,海拔2178.8米,最低点为黎平县地坪乡井郎村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37米。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18摄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8摄氏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8摄氏度。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势的不同,各地气温有一定差异。
总体趋势是:南部气温高于北部,东部气温高于西部。境内年日照时数为1068-1296小时,无霜期270-330天,降雨量1000-1500毫米,相对湿度为78-84%。
C.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包括哪些县
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共15县。
黔东南总面积30282.34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3)榕江黎平从江三大美女大比拼扩展阅读:
位置境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东与湖南省怀化地区毗邻,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接壤,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市。
全境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西距省府贵阳160余公里。
D. 贵州省凯里市那个县最大
贵州省凯里地区有16个县市,凯里市最大,榕江,天注,黎平位其次
E. 侗族有哪些神
自然神崇拜 侗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各种物类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灵主宰,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崇拜众多的神灵:土地神。分为桥头土地、寨头土地和山坳土地等几种。每个村寨大都设神龛供奉,只有牌位,无神像;有的供一块石头,也有悬挂猪下颏骨的。人们以为土地神执掌人畜兴旺,地方安宁,并镇慑猛兽。逢年过节或遇自然灾害,必须用猪、羊、鸡等献祭,祈求丰收和平安。出猎前,狩猎的引头人须到溪沟里捞取三尾小鱼作为供品,烧香化纸敬祭土地神,然后领队上山。猎获后,要向土地神谢恩。水神。岁首要敬祭水神。这天,妇女到河里或水井汲水,须先在河边或井旁点香烧纸,然后才能取水回家。榕江县车寨的妇女,还合办酒菜到井边祭祀,围在井边,歌颂水井,祝愿井水终年长满,四季清甜。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祭牛神,称为“牛辰节”或“洗牛身”。祭日要让牛休息,并用鸡、鸭等祭品在牛栏旁边设案祭祀。有的还用特制的黑糯米饭餵牛,对牛为人耕作表示谢意。
祖先崇拜 除本族共同的女祖先、男祖先和英雄人物外,每个家族和家庭还各自奉祀自己的先人,而妇女又单独供奉郎家神和外家神。萨丙。侗族共同供奉的女祖先,被认为是本民族的最高护佑神。黎平、从江、榕江、通道和三江等县的侗族村寨都有名为“萨殿”或“堂萨”、“然萨”的神坛。有的在庙内,有的设于露天。庙内的神坛为直径约1米的白石堆,上插一把半开半闭的黑纸伞,上披挂网形剪纸;石堆周围还垒有12或24个小白石堆,或立12或24根小木桩,网状剪纸环绕神坛,作为萨丙的卫士。露天神坛,是用石头围砌的圆形土堆,直径约3米多,高1米许;周围植以芭蕉或荆棘。土堆上放两口上下盖合的大铁锅,锅内置有衣服、银器及其他用具,也有置一檀木雕刻的女人头像的。土堆上栽黄杨树,象征萨丙万古千秋。安置神坛及供献丰盛祭品,由鬼师主持祭祀。管理萨丙神坛事务的名为“登萨”,一般由老年妇女担任。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要烧香化纸和供茶。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七,二月初七(春种前)和八月初七(秋收前),为隆重祭祀日。有些地方每次都要升寨旗,连祭3天。其间还要举行名为“耶萨”的集体娱神活动。青年男女尽情歌舞,对唱“祭祖歌”和“侗族创世纪”等歌。盛祭之年,有些地方还要由登萨装扮萨丙女神巡乡游寨。广西龙胜、三江一带,侗族妇女还供奉郎家神和外家神。每个村寨有郎家庙,几个村寨合祀一个外家庙。每年农历三月初,各家老、中年妇女携带茶叶、米花等物,到庙前煮油茶献祭,祈求家庭和睦,子孙满堂。三容神。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黄柏一带侗族供奉的男祖先。每逢子年和午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要举行一次淹牛仪式(须用外地买来的公牛),祈求人口繁衍,村寨兴旺。届时由鬼师念“祭牛词”,然后将公牛赶入深潭淹死,割下外生殖器供于三容神前。接着开刀割肉,称为“沉牛祭神,砍肉祭天”。同时利用这一天集体议事。仪式结束后,由寨老将牛肉分送各家。
丧葬仪式 侗族认为只有阴间的祖先亡灵安宁,阳世子孙才能得到保护,因此注重丧葬礼仪。凡老人死后,要请鬼师择吉日吉时入棺、出殡、埋葬。由鬼师念“送祖词”开道引路,指引亡灵与历代祖宗在“雁鹅村头”相会,然后去龙宫定居。老人正常死亡的,葬于家族公共墓地,以速葬为上吉,多为朝逝暮葬。但也有待村寨内同庚老人都已谢世后,择吉日同时安葬的。老人死后,从埋葬日起,须在家设灵牌奉祀三年。期满引灵入香火堂,与祖先并列。清明节,各家族先到公墓集体祭祀共同的祖先,然后各家分别到自己先人坟上献祭。最后集合同宴。属非正常死亡的,多采取入土浅葬,三年后再作二次葬,或先火化后土葬,但均不得葬于公墓。
鬼师 主持祭祀善神和驱赶恶鬼。也称巫师。大凡病痛、灾祸、家宅不宁及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认为是不同的鬼怪精灵在作祟。因此,就要请鬼师驱鬼。鬼师察看巫书或以占卜法,判断何方何鬼作祟,应用何物禳祓。重病久病者,被认为是鬼怪将其魂魄偷走,要请鬼师“撵鬼追魂”。如果村寨发生流行病或火灾,也要由鬼师主祭扫寨。鬼师有的世袭,有的由寨老兼任。鬼师“赶鬼”收受供品作为酬报。
F. 关于侗族简介 、侗族歌舞、五月蝉虫唱得好的评说、侗族歌舞简介(最好有视频资料)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侗族全国有250万人口,其中仅贵州省黎平县就占了32万,黎平是中国侗族第一大县,被称为"侗族之都"。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多通汉语。1958年制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拼音文字方案。 侗族宗教信仰多为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侗族主食是大米或糯米。侗族饮食方面喜吃酸辣味,其中酸味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等,有"侗不离酸"、"侗不离辣"的俗语。侗族还喜欢吃烧烤之物,有烤肉、烤鱼、烤辣椒、烤西红柿等,其外侗族还喜欢吃羊瘪、牛瘪、蝗虫、蜜蜂等。 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侗族有自己的民族戏曲--侗戏。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八十年代"侗族大歌"曾参加法国巴黎艺术节,其精悍演出震惊整个巴黎,被法国文化部部长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侗族的萧与笛也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 侗族以建筑艺术见长。鼓楼、侗寨、花桥、戏台等不用一钉一铆的木制建筑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品种",民间木制建筑的光辉典范,在建筑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侗族的民间手工制品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大都实用美观,富有鲜明特色。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出各种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侗族传统节日有"新婚节"、"吃新节"、"祭牛神节"。"新婚节"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常有数十对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吃新节"这天除了吃新米饭,供奉祖先外,还要唱侗戏,进行斗牛活动。 大型侗族歌舞: 哆嘎哆耶 (文学脚本) 站在湘桂黔交界的三省坡上放眼而望,群山环抱中的二百六十万侗族同胞,纳天地灵秀,沐江南奇照,携大自然之和谐,揽人间万种风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以鼓楼为中心的侗族文化。和谐侗乡,独具魅力,轻歌曼舞,泻灵溢韵,展一片福地洞天。 序曲 ‘字幕:一支队伍站在空旷的田野,百褶裙的魅力和芦笙衣的神秘舞动着侗家人的心曲。饭养身,歌养心。侗家人以青山作背景,大地作舞台,不要乐队,无需化妆,最本色的原生态音乐,是侗家人的最最和谐之声。 1.侗族大歌 2.芦笙踩堂 ‘幕启:远景,群山起伏,百花吐艳,大地一片春意盎然;近景,云缭雾绕,炊烟缥缈,侗家鼓楼耸立其中,景色犹为美丽。 ‘几声虫语,几声鸟鸣,几声蛙鼓,仿佛天籁之音徐徐传来,侗家人陶醉在鸟鸣虫唱之中。于是,三月滚滚春潮,侗寨一片歌声。 ‘大歌声声,由远而近。女子无伴奏多声部大歌队踏着轻柔的脚步,轻摆罗裙,缓缓走来。她们三五成群,有的在鼓楼前捶布,有的在吊脚楼上纺纱,有的在田间地头锄地,有的在小溪旁浣衣浆衫。 ‘音律飘动,歌声嘹亮。时而清脆悠扬,柔情四射;时而雄浑高亢,气势磅礴;时而激越明快,如行云流水;时而舒缓从容,似盈盈清波。百鸟歌唱,布谷催春。侗家姑娘盛装银饰光彩夺目。
G. 贵州省榕江县是属于贵州省哪个市
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不属于直接的市级管辖。
H. 贵州凯里的那个县最美最好玩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么多?看你喜欢玩什么?
黔东南州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
以舞阳河和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迤逦多姿;
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文化底蕴浓郁;
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令人赏心悦目;
还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剑河温泉、岑巩龙鳖河等景点,构成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
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八宝寨古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记录。遮天蔽日的亚热带森林,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又使其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早在1992年的国际旅游年会就巳将黔东南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又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
黎平肇兴堂安侗寨和锦屏隆里古城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舞阳河”和“黎平侗乡”两个国家风景名胜区。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正月初三开始几乎都是在欢乐的海洋里,其中以正月十五人称为“芦笙圣地”的万潮镇马田村的芦笙会,和正月二十被列为游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甘囊香芦笙堂较为传统和热闹。
I. 关于侗族简介 、侗族歌舞、五月蝉虫唱得好的评说、侗族歌舞简介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侗族全国有250万人口,其中仅贵州省黎平县就占了32万,黎平是中国侗族第一大县,被称为"侗族之都"。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多通汉语。1958年制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拼音文字方案。
侗族宗教信仰多为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侗族主食是大米或糯米。侗族饮食方面喜吃酸辣味,其中酸味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等,有"侗不离酸"、"侗不离辣"的俗语。侗族还喜欢吃烧烤之物,有烤肉、烤鱼、烤辣椒、烤西红柿等,其外侗族还喜欢吃羊瘪、牛瘪、蝗虫、蜜蜂等。
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侗族有自己的民族戏曲--侗戏。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八十年代"侗族大歌"曾参加法国巴黎艺术节,其精悍演出震惊整个巴黎,被法国文化部部长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侗族的萧与笛也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
侗族以建筑艺术见长。鼓楼、侗寨、花桥、戏台等不用一钉一铆的木制建筑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品种",民间木制建筑的光辉典范,在建筑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侗族的民间手工制品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大都实用美观,富有鲜明特色。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出各种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侗族传统节日有"新婚节"、"吃新节"、"祭牛神节"。"新婚节"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常有数十对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吃新节"这天除了吃新米饭,供奉祖先外,还要唱侗戏,进行斗牛活动。
大型侗族歌舞:
哆嘎哆耶
(文学脚本)
站在湘桂黔交界的三省坡上放眼而望,群山环抱中的二百六十万侗族同胞,纳天地灵秀,沐江南奇照,携大自然之和谐,揽人间万种风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以鼓楼为中心的侗族文化。和谐侗乡,独具魅力,轻歌曼舞,泻灵溢韵,展一片福地洞天。
序曲
‘字幕:一支队伍站在空旷的田野,百褶裙的魅力和芦笙衣的神秘舞动着侗家人的心曲。饭养身,歌养心。侗家人以青山作背景,大地作舞台,不要乐队,无需化妆,最本色的原生态音乐,是侗家人的最最和谐之声。
1.侗族大歌
2.芦笙踩堂
‘幕启:远景,群山起伏,百花吐艳,大地一片春意盎然;近景,云缭雾绕,炊烟缥缈,侗家鼓楼耸立其中,景色犹为美丽。
‘几声虫语,几声鸟鸣,几声蛙鼓,仿佛天籁之音徐徐传来,侗家人陶醉在鸟鸣虫唱之中。于是,三月滚滚春潮,侗寨一片歌声。
‘大歌声声,由远而近。女子无伴奏多声部大歌队踏着轻柔的脚步,轻摆罗裙,缓缓走来。她们三五成群,有的在鼓楼前捶布,有的在吊脚楼上纺纱,有的在田间地头锄地,有的在小溪旁浣衣浆衫。
‘音律飘动,歌声嘹亮。时而清脆悠扬,柔情四射;时而雄浑高亢,气势磅礴;时而激越明快,如行云流水;时而舒缓从容,似盈盈清波。百鸟歌唱,布谷催春。侗家姑娘盛装银饰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