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板胡独奏曲有哪些
《河南梆子腔》《秦川行》《易水行》《汾水情》《春城节日》《大起板》《大姑娘美》《叙事曲》《远望》《乡情》《串调》《壮乡新歌》《秦腔牌子曲》《山东小曲》《对花》
Ⅱ 板胡的板胡分类
按板胡的发音高低及使用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 高音板胡(俗称梆子胡、大弦或瓢),多用于河北梆子、评剧、豫剧、山东梆子、吕剧及歌舞、演唱、独奏及合奏等,这种板胡用途最广。
2、中音板胡(俗称胡呼、秦胡),多用于秦腔、蒲剧、郿鄠、陇剧、陕北道情、兰州鼓子等的伴奏以及器乐合奏和独奏。音箱较高音板胡为大,呈半圆形,背面有金钱花孔,琴杆也较长,定弦比高音板胡低五度,音色浑厚柔和。
3、 次中音板胡(俗称椰子胡),多用于晋剧和上党梆子。音箱比中音板胡稍大,也雕有金钱花孔。定弦比中音板胡低小三度或纯四度。音色浑厚,音量宏大,宜于演奏缓慢、低沉的曲调。
建国后,对板胡进行了不断的改革,现已有一种中音板胡,改用钢丝弦,音色较高音板胡宽厚、柔和,能奏较高的把位。板胡已由伴奏乐器成为合奏、独奏乐器。
板胡的品种较多,除用于独奏和乐队合奏的板胡外,还有各地方剧种用的板胡,它们在琴筒的大小、琴杆的粗细、弦轴的长短和琴弦的使用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1、独奏板胡,琴筒和面板都较大,直径8 ~10 厘米,琴杆比二胡粗,全长70 ~73 厘米,外弦使用钢丝弦,里弦用丝弦,或全部使用钢丝弦。音色宽厚柔美,能奏较高的把位。
2、高音板胡,又称“河北梆子板胡”或“评剧板胡”。形制比独奏板胡略小,发音高亢、尖脆、明亮,适于为河北梆子和评剧伴奏。河北梆子伴奏用的瓢较大,评剧伴奏用的瓢较小。
3、中音板胡,又称“河南梆子板胡”。琴杆长70 厘米,面板直径8.5 ~9.5 厘米,弦轴粗,外弦用普通老弦,里弦用粗老弦,音色浑厚柔和,用于河南梆子伴奏。
4、秦腔板胡,又称“胡呼”。琴筒用较大的椰壳制作,琴弦都用老弦,发音低于前几种板胡,主要用作秦腔伴奏。
5、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琴筒比秦腔板胡大,琴杆也粗,弓子杆是用宽3厘米的竹板制成,外弦用老弦,里弦用缠弦或肠衣弦。音色浑厚、音量宏大,宜于演奏缓慢、低沉的曲调,是山西梆子的主要伴奏乐器。
此外,有一种与京胡结构相同的板胡,只是琴筒略大不蒙蛇皮而已,琴杆与琴筒均用竹制,发音较其他板胡清脆,用于浙江绍兴高调中、在江、浙两省极为流行。
6、双千斤板胡,受双千斤二胡的启发而制成。它将原腰马改为驼马上移,起到支撑和平衡琴弦压力的作用,增加了有效弦长,音域向下扩展了五度音程。在驼马下面配置了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千斤,并在活动千斤以下增设了转调千斤。双千斤的底座安置在琴杆里,可以上下滑动。板胡装置这种活动双千斤后,转调极为方便,音域达三个半八度,音质柔和优美,并具有高音板胡和中音板胡的音色特点,丰富了板胡的演奏技巧和责现能力。
7、三弦板胡,七十年代末研制成功的板胡新品种。琴杆下端呈弓形弯曲,斜插入琴筒中。琴头与三弦相同,为扁铲状。弦轴(左2 右1 )分列两侧,千斤用红木制作,呈斜角梯形,便于琴弦等距排列,弦马为竹制阶梯三脚马,3条琴弦分别架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弓子在弦外拉奏,可演奏双音、和弦及简单的复调旋律。
板胡据各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在使用上有琴筒大小之分,如陕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略大;河北、东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较小。
Ⅲ 单丹峰的音乐方面:
青年胡琴演奏家;青年影视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板胡艺术硕士。吉林省公主岭市人,4岁起随父亲单力学习二胡,1996年以二胡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吉林省艺术学院附中,随王恩成、刘汉臣教授学习二胡,1998年开始师从着名青年板胡演奏家刘冠廷学习板胡,2002年以板胡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着名板胡演奏家、教育家、民族器乐作曲家李恒教授学习板胡,并跟随着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教授学习二胡。曾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首席;现任烟台大学二胡、板胡专业教师、烟台大学青年民族乐团艺术总监、乐团指挥;烟台市女子国乐团客座指挥。
2004年随中国青年民族乐团在北京保利剧院为来京参加“第三界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亚洲36国元首演出;10月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法国总统希拉克演出; 同年12月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首席与着名指挥家、作曲家阎慧昌、王甫建、景建树、作曲家赵季平等多位作曲家、指挥家合作赴北京、上海、山西等地成功演出了《华夏之根》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并得到了各位作曲家、指挥家的一致好评;同月以乐团首席的身份参加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华夏之根”音乐会的录制;2003年至2006年曾先后十余次参加“民乐走进高校活动”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演出;曾多次为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神曲》、《愁空山》等作品成功担任SOLO演奏;2005年9月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的《许讲德从艺55周年音乐会》的演出,并担任板胡SOLO;2006年1月参加了由中央保健委员会、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2006年新春联谊会”和国家文化部在北京饭店举办的“2006年文化部团拜会”的演出均担任独奏演员,成功的演出了板胡独奏《花梆子》、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等经典曲目;在大学期间随中国青年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国家级着名乐团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山西、东莞等地演出;在学术与创作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探索,例如,2006年撰写的论文《论二胡的声音与教学》在“2006年全国文化教育理论建设奖”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并被国家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文化与教育论苑》一书收录;同年,创作了现代派板胡作品《第一板胡幻想曲》,该曲打破了胡琴演奏的常规,创造了许多新的演奏技法,例如,双音、增四度音程以及一些高难度的快速换把与半音阶快速上行下行等技巧,进一步丰富了胡琴演奏的技术及表现力,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曲并获得“山东省第四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大赛”创作一等奖;与冈巴演奏家Lius Cover(美)合作改编、移植的“民族弦乐冈巴《G弦上的咏叹调》”;同时还创作了非常富有针对性的二胡、板胡练习曲20余首。个人资料收录在华音网站以及“当代青年民族器乐演奏家及乐坛新秀专访荟萃”一书当中。
近年来还与多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人以及乐团合作,演奏了大量不同形式诸如二胡、板胡、中胡与民族乐队、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用各种不同创作手法的新老作品,例如为电视剧《农家十二月》、《郑板桥上任》等多部影视剧录制二胡、板胡SOLO;为大型网络游戏《风火之旅》录制二胡主题音乐,现代音乐作品《风声水韵》当中板胡SOLO的演奏;2008年12月成功举办《单丹峰胡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演出了,二胡独奏《兰花花叙事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野蜂飞舞》;板胡独奏《大姑娘美》、《花梆子》;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中胡独奏《草原上》等经典曲目。2010年7月在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音乐厅作为乐团首席与指挥家、作曲家景建树先生再次合作演出了整场音乐会并成功演绎了原创作品《第一板胡幻想曲》、改编、移植的“民族弦乐与冈巴《G弦上的咏叹调》”、二胡与乐队《乔家大院》第三乐章得到了社会各界极高的评价;2012年11月21日参加“首届北京胡琴艺术节”,并成功的演出原创作品《第一板胡幻想曲》;2012年12月21日于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单丹峰板胡硕士独奏音乐会》。
获奖情况:
获“山东省第四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大赛”创作一等奖,获奖曲目《第一板胡幻想曲》;获“山东省第四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大赛”教师民乐组演奏二等奖;
论文“论二胡的声音与教学”获全国文化建设奖评选活动二等奖;
音乐创作:
中音板胡独奏曲《第一板胡幻想曲》;
二胡练习曲《手指跨度练习》3首、多首琶音练习;
Ⅳ 高胡,板胡,京胡,二胡的异同点,跪谢了!!
高胡
高胡亦称奥胡,愿流行于广东地区,现已在全国各地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琴筒木制,张两根金属弦。高胡用高音谱表记谱,可用实音记谱亦可以比实音低八度记谱。高胡没有明显的音差别。上加五线以上的音,发音纤细,尖锐,宜少用。演奏技巧高胡可以自如地演奏音阶,音程的跳动,也可以演奏装饰音,滑音和泛音。
高胡的音质清亮,透明,声音穿透力强,很有特点。高胡既可演奏缓慢,抒情,华丽的旋律,又能演奏活泼,轻快的技巧性乐缎。可独奏或参加重奏,合奏。高胡是演奏广东音乐的重要高音乐器,高胡上的加花演奏是很具特色的。
京胡
用于京剧伴奏的高音二胡。琴筒和琴杆都为竹质,琴筒小。音高、域窄,定弦不固定。音质坚亮,发音刚劲有利,在合奏中有穿透力。京胡大多用于伴奏常腔,在润腔韵味上与唱腔很贴切,在节奏感和力度上(俗称“劲头”)给唱腔以有力的支撑和补充。有时也用于戏曲过门,以陪衬“文常”表演,演奏独立的曲牌。京胡独立演奏较长篇幅,在传统戏中很多。《夜深沉》是其中一首。此曲旋律来自昆剧《思凡》中的《风吹荷叶煞》,因其唱段开始楚的场次“夜深沉”三字而命名。经京胡以人们加工,用于《击鼓骂曹》中的弥衡击鼓和《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舞剑,用大鼓伴奏,发挥了京胡乐器的特殊表现力,旋律流畅,意境深远。京胡独奏曲还有《柳青娘翻七调》、《五子开门》等。
板胡
板胡又名梆胡、秦胡、大弦等。它是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乐器。大约在明末清初随梆子腔的兴起而流行,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板胡的演奏技巧很多。右手弓法有跳弓、顿弓、碎弓等。能连续快速演奏,擅长表现轻快热烈的情绪。左手指法能自如的奏上、下滑音、吟、揉、颤音等。便于模仿唱腔的各种润腔装饰,贴近人生,适于抒情性、歌唱性的旋律。
板胡的形制大致和二胡相同,只是琴筒不蒙皮膜而胶以薄木板,故得板胡之名。弦多用金属(钢丝或铜丝)。采用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较高,音域较高,为d2-d4(a4)。音质坚实,音色明亮。 板胡音色明亮、高亢、适于表现热烈奔放的曲调。各地区的板胡又都善于表现不同的风格,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板胡除适合于独奏和乐器合奏外,并为多种地方戏种如河北梆子、平剧、吕剧、豫剧、晋剧、秦腔等的重要伴奏乐器。流行的地区很广,其中以陜西、甘肃、山西等省最为普遍。
板胡作为独奏乐器的曲目很多。较典型的有《大起板》、何彬根据河南曲子的板头曲音乐改编创作的;《花梆子》,阎绍一根据河北梆子音乐此写成的;《红军哥哥回来了》,张长城、原野根据陕北民间音调写成。
Ⅳ 评剧(板胡)用什么型号的弦(女唱,要说明内弦与外弦)
外弦扬琴28号,内弦琵琶三弦。也有用内弦大提琴一弦,外弦扬琴27的
Ⅵ 板胡独奏眉户屠夫状元银灯结彩花成双选没
现在这秦腔、眉户把腔一下子改的都变了味了,说秦腔不秦腔说眉户不眉户跟歌剧一样,尤其是李梅的唱腔,虽然嗓子很好,唱的也美但就和歌剧差不多,那有点秦腔味道。
眉户的原汁原味还是属于梁秋燕为最高境界,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眉户。
Ⅶ 板胡的名曲佳作
建国以来,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随着板胡独奏艺术的兴起与日益完善,从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如:《大起板》(何彬编曲)、《翻身的日子》(朱践耳曲)、《大姑娘美》(彭修文编曲)、《秦腔牌子曲》(郭富团编曲)、《马车在田野上奔驰》(葛炎曲,刘明源、徐连曾改编)、《月牙五更》(东北民歌,刘明源改编)、《眉户联奏》(刘明源编曲)、《丰收乐》(刘明源曲)、《秀英》(张长城曲)、《哥哥回来了》(张长城、原野曲)、《山东小曲》(原野曲)、《花梆子》(闫绍一编曲)、《影调》(刘钧编曲)、《灯节》(白洁、戚仁发曲)、《春城节日》(周其昌、丁永盛曲)、《河南梆子腔》(赵国良曲)、《叙事曲》(李恒曲)、《秦川行》(李恒曲)、《串调》(李恒曲)、《桑梓》(沈诚曲)、《第一板胡幻想曲》(单丹峰曲)。这些作品犹如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在民族音乐的百花园里争奇斗妍。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脱颖而出,使我们的民乐事业更加辉煌!
Ⅷ 板胡用什么方法演奏
板胡通过拉弦的方法来演奏。
相关介绍:
板胡,拉弦乐器的一种,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板胡除用于独奏和乐队合奏的板胡外,还有各地方剧种用的板胡,它们在琴筒的大小、琴杆的粗细、弦轴的长短和琴弦的使用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板胡据各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在使用上有琴筒大小之分,如陕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略大。
(8)小美女板胡独奏红白花扩展阅读
板胡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
板胡形制大部分与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琴筒又叫瓢,圆筒形,用椰子壳制作,也有用木质、铜质或竹筒的。琴筒前口蒙桐木板是板胡发音的关键。
除用于独奏、合奏的板胡外,还有高音板胡(又称河北梆子板胡或评剧板胡)、中音板胡(又称河南梆子板胡)、秦腔板胡(又称胡呼)、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
Ⅸ 板胡内外弦如何调音
一、大概调:
板胡调音可以借助标准发音器(音哨、音叉、定音器),当外弦音高为标准音小字一组的a音(440HZ)时,在板胡D调中为5(so)音。用相同的方法调内弦,内弦要调节到D音,即板胡D调的1(do)音。
二、精细调:
将电子校音器的模式选择为“板胡校音模式”,放在板胡琴筒附近,然后用比较均匀的力度拉外弦的慢长弓。指针根据音的细微变化,会在仪表上左右摆动。指针指在0至-50之间,红灯亮,表示此音偏低;反之红灯亮,表示音偏高;当指针指在中间0的位置,绿灯亮时,音准了。
(9)小美女板胡独奏红白花扩展阅读:
“平腿式”身体坐下,两腿自然分开,左脚稍向前,右脚靠后,板胡放在左大腿弯曲处稍外。(或大腿面靠里三分之一处)这种姿势优点在于全身重心下移,腰腿部负担较小,演奏时活动范围大。
“架腿式”,左腿架在右腿上或右腿架在左腿上,板胡放置于两腿与小腹交叉之间,这种演奏姿势是先辈秦腔板胡演奏琴师所推崇的,它的演奏效果也是有其长处的。
重心稳定集中,和平腿式比较各有特色。当然,好书家是不择笔的。秦腔板胡演奏姿势的选择同样也是由演奏者自己决定。但不管采用任何姿势演奏,提醒注意下列几点是合乎逻辑的。
(1)演奏时做到表情仪态自然大方,不必要紧张和做作。
(2)注意不要斜肩,或左肩高于右肩。这是我们演奏者不太经意的,但确实应该防止这类现象发生。
(3)演奏时摇头晃脑,咬牙切齿,或各种与演奏无益的动作和行为是大忌。
Ⅹ 评戏板胡和秦腔板胡有什么区别
板胡有哪些种类
板胡的品种较多,除用于独奏和乐队合奏的板胡外,还有各地方剧种用的板胡,它们在琴筒的大小、琴杆的粗细、弦轴的长短和琴弦的使用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板胡有琴筒大小之分,如陕北一带的音乐用板 胡,琴筒都略大;河北、东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较小。按音域板胡可以分为高音板胡、次高音板胡、中音板胡、次中音板胡、低音板胡、双千斤板胡及三弦板胡等。 1.高音板胡。 高音板胡俗称河北梆子板胡、梆子胡、评剧板胡、大弦或瓢,多用于河北梆子、评剧、豫剧、山东梆子、吕剧及歌舞、演唱、独奏及合奏等,这种板胡用途最广。高音板胡形制比独奏板胡略小,发音高亢、尖脆、明亮,适于为河北梆子和评剧伴奏。河北梆子伴奏用的瓢较大,评剧伴奏用的瓢较小。 2.中音板胡。 中音板胡俗称河南梆子板胡、胡呼、秦胡,多用于秦腔、蒲剧、郿鄠、陇剧、陕北道情、兰州鼓子等的伴奏以及器乐合奏和独奏。中音板胡琴杆长70厘米,面板直径8.5-9.5厘米,弦轴粗,音箱较高音板胡为大,呈半圆形,背面有金钱花孔,琴杆也较长,弦用普通老弦,里弦用粗老弦,定弦比高音板胡低五度,音色浑厚柔和,用于河南梆子伴奏。 3.次中音板胡。 次中音板胡俗称椰子胡,多用于晋剧和上党梆子。音箱比中音板胡稍大,也雕有金钱花孔。定弦比中音板胡低小三度或纯四度。音色浑厚,音量宏大,宜于演奏缓慢、低沉的曲调。 4.双千斤板胡。 双千斤板胡是受双千斤二胡的启发而制成,它将原腰马改为驼马上移,起到支撑和平衡琴弦压力的作用,增加了有效弦长,音域向下扩展了五度音程。在驼马下面配置了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千斤,并在活动千斤以下增设了转调千斤。双千斤的底座安置在琴杆里,可以上下滑动。板胡装置这种活动双千斤后,转调极为方便,音域达三个半八度,音质柔和优美,并具有高音板胡和中音板胡的音色特点,丰富了板胡的演奏技巧和责现能力。 5.三弦板胡。 三弦板胡是七十年代末研制成功的板胡新品种。三弦板胡的琴杆下端呈弓形弯曲,斜插入琴筒中;琴头与三弦相同,为扁铲状;弦轴分列两侧;千斤用红木制作,呈斜角梯形,便于琴弦等距排列;弦马为竹制阶梯三脚马;3条琴弦分别架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弓子在弦外拉奏,可演奏双音、和弦及简单的复调旋律。 6.独奏板胡。 独奏板胡的琴筒和面板都较大,直径8-10 厘米,琴杆比二胡粗,全长70-73 厘米,外弦使用钢丝弦,里弦用丝弦,或全部使用钢丝弦。音色宽厚柔美,能奏较高的把位。 7.山西板胡。 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琴筒比秦腔板胡大,琴杆也粗,弓子杆是用宽3厘米的竹板制成,外弦用老弦,里弦用缠弦或肠衣弦。音色浑厚、音量宏大,宜于演奏缓慢、低沉的曲调,是山西梆子的主要伴奏乐器。 8.秦腔板胡。 秦腔板胡又称“胡呼”。琴筒用较大的椰壳制作,琴弦都用老弦,主要用作秦腔伴奏。 9.此外,有一种与京胡结构相同的板胡,只是琴筒略大,不蒙蛇皮而已,琴杆与琴筒均用竹制,发音较其他板胡清脆,用于浙江绍兴高调中,在江、浙两省极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