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象山大白象历史
相传北白象镇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镇西的小山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形若象鼻,故名象山。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在象山建白塔院,故又名白塔山。白塔山上有一座“白塔”,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将“白塔”改名“白象”并以此名镇,意取白塔之白,象山之象。镇内水网密布,乐琯运河东北段、乐琯运河西南段、樟河、南河及东河等5条大河呈辐射状汇集于白象大桥头,素有“五龙抢珠”之美称。 民国21年(1932)建立白象镇公所。1950年设白象区,1956年撤区称镇,1958年建立白象管理区。1961年与茗西管理区合并为白象公社。因与瓯海县白象公社重名,1982年10月改称为北白象公社。1983年建立北白象乡。1985年4月经省人民 *** 批准为建制镇。1992年撤扩拼,由原北白象镇、三山乡、茗屿乡、万家乡、洪渡桥乡合拼为现北白象镇。
象山的由来【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头大白象,是玉皇大帝的坐骑。大象总想到凡间去走走,只是天有天规,不能私自下凡。
这一天,大象在南天门口吃草,见守门金刚在打瞌睡,其就偷偷跑出南天门,向下一看,正好看到大海边上一个好看的小岛。其想:凡间有介好的地方,我要是能去游玩一下多好啊!一动心,也不顾啥天条,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小后生驾起祥云,一会儿就降落在岛上。
岛上一个老头看到这个陌生的人,便上前问道:“你从哪里来,叫啥名字?”大象脑筋一动,答道:“我叫阿祥,在海上抲鱼,让大风刮到这里来了。”老头看其衣服破旧,就讲:“侬住到我屋里去吧!我屋里笑则好只有阿拉两老,交关冷清。”阿祥说:“那我就做你的儿子吧!”老头蛮喜欢,高兴地把阿祥领回家。阿祥再也不想回天上去了。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凡间过了一年半,大象私自下凡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帝龙颜大怒,下令天将去把大象捉回。一天黄昏,阿祥抲完鱼,打算回家。突然,天空响雷闪电像要塌掉一样,阿祥晓得不好,连忙奔跑回家。两老见其慌慌张张的跑来,问其出了啥事?阿祥眼泪汪汪,勿讲闲话。这时,天将已闯进院子,两位老人吓得昏倒在地。大象跑到海边,回头看了看两个亲人,叹了口气,纵身向海里跳去。只听“轰”的一声响,海面升起一座山,把大陆和小岛紧紧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半岛。
后来,这地方住的人多了起来,就把其称为“象山”。
丹城的由来【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山东人叫徐福,跑去跟秦始皇吹牛,他在海上遇到一位大仙,大仙把他带到东南方的蓬莱山。山上有一座非常好看的宫殿,他急忙跪在大仙脚下,请问大仙,秦始皇怎么样才能得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大仙说:只要始皇能送来童男童女,能工巧匠,就能得到。”
秦始皇听了竟然相信了,非常高兴。马上下旨全国,征收三千童男童女,三百技艺最好的能工巧匠和各种种子、家畜盯模、农具等,一起让徐福带到蓬莱山,去取回长生不老的仙药。
徐福只好硬了头皮,从山东下船出海。只是他知道世界上哪有什么神仙和不老药呢?现在只得听天由命,让船在大海里漂。也不知漂了几天几夜,忽然看见海中有一高山,山上长满又高大的树,确实是个难得的地方。他就对船上的人说:“这就是蓬莱山。”
徐福把大家带到了山上,造了一座道观,又在山下挖了口水井,打算在这里长期隐居下来。不料第二年,秦始皇南游发现他在这里隐居,这可是要满门抄斩的大事,于是,徐福连夜带了童男童女、工匠,慌慌张张下船逃跑。据说,后来漂到现在的日本,才定居下来。蓬莱山留下了徐福建造的道观和水井。
后来,有个叫陶弘景的道士满世界云游,求仙炼丹。发现了蓬莱山和山上的道观,山下的水井。他就住了下来。取了井中泉水,到蓬莱观炼丹。还把自己的像,画在观内墙壁上。
到了唐朝,象山县建立了,县城就设在蓬莱山下的彭姥村。以后,有人在蓬莱山上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蓬莱观和水井的由来。人们根据碑文记载,把蓬莱山改称丹山,造了炼丹亭,重建了蓬莱观,塑了陶弘景的像,把陶弘景炼丹用的水井,取名为“丹井”,蓬莱山下的县城称为“丹城”,一直沿用到今天。
石浦的由来
石浦是古镇,宋范成大的《吴郡志》上已见此名。清《淤南志》称石浦为“视县诸镇,名最古亦最着名。”据现有资料考查,石浦成镇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碰铅。从前,石浦不叫石浦,叫宋里,那为什么后来叫做石浦呢?原来,宋里镇上出了一个状元叫卫泾。卫泾小的时候是在宋里镇上的一家叫友顺堂的私塾里读书的。卫泾一考上状元,乡里的豪富士绅纷纷上门拜见,送礼贺喜,谁知卫泾谁都不见。大家眼见马屁拍不上,这些人急得团团转,其中有一个机灵的乡绅向卫泾身边的师爷打听,如何才能讨好卫泾状元?师爷说:“卫老爷曾经说过他小时候在友顺堂里读书,友顺堂的老师有恩于他,但是老师已故,无以为报,他想在这儿建一座衣冠冢,以表示勿忘之心。还说衣冠冢最好选用太湖之石叠成像小山一样。” 当地士绅得到了这一消息后,欢喜得不得了,立即把友顺堂对面的小石桥改名为状元桥,并纷纷出资疏通大华浦,安排了大批船队,日夜赶装太湖石,大华浦顿时一片繁忙景象。卫状元见此情景,高兴得哈哈大笑,连声说:“这地方分明是运石之浦。” 从此,大家开始称宋里镇为石浦镇。
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头大白象,是玉皇大帝的坐骑。大象总想到凡间去走走,只是天有天规,不能私自下凡。
这一天,大象在南天门口吃草,见守门金刚在打瞌睡,其就偷偷跑出南天门,向下一看,正好看到大海边上一个好看的小岛。其想:凡间有介好的地方,我要是能去游玩一下多好啊!一动心,也不顾啥天条,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小后生驾起祥云,一会儿就降落在岛上。
岛上一个老头看到这个陌生的人,便上前问道:“你从哪里来,叫啥名字?”大象脑筋一动,答道:“我叫阿祥,在海上抲鱼,让大风刮到这里来了。”老头看其衣服破旧,就讲:“侬住到我屋里去吧!我屋里只有阿拉两老,交关冷清。”阿祥说:“那我就做你的儿子吧!”老头蛮喜欢,高兴地把阿祥领回家。阿祥再也不想回天上去了。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凡间过了一年半,大象私自下凡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帝龙颜大怒,下令天将去把大象捉回。一天黄昏,阿祥抲完鱼,打算回家。突然,天空响雷闪电像要塌掉一样,阿祥晓得不好,连忙奔跑回家。两老见其慌慌张张的跑来,问其出了啥事?阿祥眼泪汪汪,勿讲闲话。这时,天将已闯进院子,两位老人吓得昏倒在地。大象跑到海边,回头看了看两个亲人,叹了口气,纵身向海里跳去。只听“轰”的一声响,海面升起一座山,把大陆和小岛紧紧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半岛。
后来,这地方住的人多了起来,就把其称为“象山”。
得名说法一说是这里有一尊汉白玉雕塑石象,恰好和南岸玄坛庙一对青石狮相对,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青狮白象锁大江”;另一种说法是,当地原有为白象洗沐的白象池,所以取名白象街。
历史沿革白象街上的很多事物和重庆的发展密切相关。史料记载,南宋淳佑年间(1241年—1252年),四川安抚制置使(相当于南宋长江防线军区司令)兼重庆知府余王介曾在这里开设招贤馆,广纳人才商讨抗蒙方略。
1886年,这里成立了重庆最早的有线电报局。1891年重庆开端口后,英、美、日等家在这里开设洋行,形成“金融街”。
白象街15号是1897年宋育仁主办的《渝报》和1924年肖楚女任主笔的《新蜀报》报社旧址。1905年左右,卞小吾、杨沧白、朱叔痴等人集资在白象街上创办了东华火柴公司。
以前这里还有码头,人烟稠密,是重庆的闹市区之一。名人相关除了老舍,在白象街的路上还出现过很多“名人”:1922年,陈毅在重庆《新蜀报》任主笔,和报社同仁在白象街社址前合影;1938年《大公报》迁到重庆后,《大公报》第二任总编辑王芸生便居住在白象街的一个小寓所里;1941年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白象街举行爱国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代表建筑开端口时期老建筑:白象街166号。
建于19世纪末,中西结合折衷主义特风格,重庆开端口时期的沿江街区建筑。重庆海关报关行(大清邮局)旧址:白象街154号。
建于19世纪末,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高三层,青砖外墙,立面简洁,门窗采用券式结构,木质门窗,细部有西式风格的装饰。美国大来公司旧址:白象街142号。
始建于1850年,整体呈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是白象街最具有特色的老建筑,历史上,这里也曾是汪全泰号丝绸商铺。白象街吊脚楼民居:街沿白象街往东前行,穿小巷,至白象街街背面,可见典型吊脚楼结构。
继续下行可至长江滨江路。
俞士吉(1354~1430):象山人,历经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先后任监察御使、湖广巡按、侍郎右佥都御史等职,在石浦还保留着他的故居——“侍郎府”。
纪子庚(1865~1933):石浦延昌人,早年营商,家道日裕。好施与,行善举,屡捐资建灯塔、桥梁、码头、学校等,曾资助蔡元培及马叙伦避难福州。
民国总统黎元洪赐“孝义可风”匾,世人称颂“乐善好施”,“急公好义”,被誉为慈善家。任筱和(1876~1944)、任筱孚(甫)(1879~1953):石浦东门岛人。
因家境贫寒,兄弟俩只读了两年书后,奉其母黄氏之命开始从商。先后在石浦、沈家门等地开设宝泰行、大皆春国药号、新协元运输船等。
慈母课子极严,兄弟事母至孝,乡里有难,不吝接济,数十年如一日,将辛勤积蓄付公益事业。先后募建灯塔于台州磨盘山、舟山菜花山、烈表嘴、象山鸡娘山、铜瓦门、三门山等,又与纪子庚建仁义桥、五里桥、三湾路廊、筑路造凉亭修码头。
1927年1月,蔡元培、马叙伦先生避难来象山,任氏兄弟与纪子庚先生一起,用灯塔船、绿眉毛大帆船送至福州。民国33年(1944)筱和病故,乡里感其德,于东门天后宫前,塑立像纪念之。
柯受良:石浦沙塘湾人,有“亚洲第一飞人”之称,为纪念他,人们在老街专门建造了“亚洲第一飞人馆”。 渔文化:石浦的渔港、渔区、渔村、渔民、渔宅、渔盐、渔端口、渔汛、渔事、渔行、渔节、渔商、渔史、渔谚、渔俗、渔具、渔服、渔饰、渔船、渔风、渔食、渔市、渔歌、渔号(子)、渔谣等每个渔字都是一本书,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石浦渔文化的富集性、典型性和历史性,是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以石浦为代表展现渔文化的共有三项: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象山晒盐技艺。
海鲜文化:石浦港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国家中心渔港,早在汉时就被人们认识利用。数以万计的渔船装卸渔货,400多种鱼类、100多种甲壳类、80多种贝类在这里汇聚,色、香、味俱全的石浦海鲜美食,作为中国新八大系列之一的甬菜石浦海鲜是主要组成部分。
海商文化:历史上明州(宁波)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已证实,吴越大量的丝织品和越瓷通过明州港走向世界,而这支庞大的船队自唐朝以来即将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向东南亚、西亚和非洲。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而石浦就是海商文化的桥头堡。
海防文化:元代起即称石浦为“浙洋中路重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因地处海防要冲,调昌国卫守御置前、后二千户所,筑堤捍守。石浦所城“南面海,西北依山”,“高二丈,广六尺,周六百有七丈。
辟西、南、北三门。辟水门于(西)北、南二门之侧。
罗以月城,城上雉堞一千九百六十,警铺二十九,敌台十三。”东南开“濠一百十丈。”
下辖石浦巡检司和大金山、后山、前山、下岙、松岙、土湾六烽堠。逢汛期,卫拨游哨兵船防守。
清顺治,改置石浦陆、海二汛。康熙二十三年,仍设官防守,重筑所城。
东、北面相接,长约700米。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居高控港,素有“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称。
现仍存有金鸡山炮台、二湾摩崖、古城墙、古城门、古炮台、摩崖石刻等海防遗迹。
‘贰’ 北白象国际品牌香水店地址
日乐清北白象草本润舍化妆品店的地址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此誉老市北白象森升镇硐桥村沿河路2号,位虚基于浙江温州乐清市,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北白象镇南屏社区
‘叁’ 乐清有没有卖墓地的地方
当然是有的。
乐清市北白象镇茗山福寿陵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这个是具体的地址。
首先当然是乱纤有的呀毕竟人死后还是需哗渣仿要安装的梁橘地方的那么如果没有安装的地方人们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方去呢对不对。
‘肆’ 乐清北白象镇有什么好玩好吃的地方从乐清怎么到白象的金朋旺宾馆
白象板糕,白象猪脏粉,白象豆腐,一般在白象镇上都能问到
‘伍’ “高”姓有什么名人啊
古代高姓历史名人 1、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逗山 2、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武义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长恭、杨华)之一。 3、高 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4、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今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5、高克恭(1248—1310):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书。 善书画, 《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6、高攀龙:曾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为东林党首领之一。 7、高 武:在我国传统医学上,久享声誉,针灸之术即他所传。 8、高则诚:着名戏曲家,所着《琵琶记》,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 9、高 鹗:清朝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以续《红楼梦》后40回流世界传名。 10、高 翔:清代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兼能画像。
11、高 启:(1336-1374)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季迪,号槎轩。张士诚据吴时,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其诗之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为元明间一大家。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后张士诚获罪被诛。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纤中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12、高友玑(1461—1546),字肃政,号南屏道人,温州市乐清北白象镇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追赠太子少保。在进入中央当部长级京官前,高友玑历任过许多地方长官。任江西九江知府时,治绩为当时十三府之最。任河南汲县知府时,裁减官供,罢停黄河劳役,放宽盐禁,为百姓做了一系列实事。任大同巡抚时,不畏强梁,弹劾嚣张行兇的皇亲国戚。 13、高其佩(1672-1734):中国绘画史上着名的指画创始人,官至刑部侍郎,与高鹗为同宗本家,高氏父子都是清代名臣。其父高天爵、其伯高承爵、高荫爵皆在清朝为官,其长兄高其位为两江总督、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其堂兄高其倬为康熙进士、浙闽总督。高氏原隶汉军镶白旗,后因长兄高其位有军功,改为镶黄旗。高其佩以名门望族而身历宦海,历知州、员外郎、署运使、刑部侍郎。虽为高官,但却以工指画以名显。高其佩一生画作甚丰,精妙独到。凡花木、鸟兽、鱼龙,人物靡不精妙。作品达五、六万幅之多,代表作品有《怒容钟馗图》、《水墨杂画册》等传世,其作画大都题款以"铁岭高其佩指画"或"铁岭高其佩指头生活",等字,时人尊称为高铁岭。高氏8岁始学画,遇稿则摹,以指蘸墨,仿其大略,尽得其神,信手拈来,皆成妙谛。所绘人物生动、形象,堪称开宗立派的大家。现铁岭银冈书院存有其《猫蝶牡丹图》和《风竹图》。着有《且园诗钞》。高其佩的指画,在当时影响很大,“扬州八怪”受高其佩直接影响,李鱓曾从其学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在题高凤翰画跋中,认为恽寿平、王翚诸皆不能破古人牢笼,“独高且园(山竖中其佩)轩然特出,冠绝一时,后堂(李鱓),西(高凤翰)一头一尾-----”高其佩自称指头画得于梦授,曾刻一印“画从梦授,梦自心成”。 七、近现代高姓名人(请将您知道的人填写上)
1、高君宇:(1896--1925)山西静乐县静游镇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人。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1896年生于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1912年考入山西省第一中学,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少年高君宇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订购了《晨报》、《申报》、《康梁文钞》等进步书刊研读。1915年,他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捐款翻印“二十一条”全文广为散发,组织游行和街头演讲,声援蔡锷等人护国反袁斗争。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五四”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1918年5月,他参加了反对北洋政府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活动,成为近代中国学生运动史上第一次公开的游行请愿活动。1919年5月4日学生爱国游行时,高君宇是组织和参加的骨干之一,和许德珩等十几个学生冲进赵家楼,痛打签订卖国条约的官员章宗祥,演出了“五四”运动壮丽的一幕。随后,他代表北大学生参加了学联的领导工作。1920年3月与邓中夏等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首届书记。中共二大中央委员,编辑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1924年7月到广州,任孙中山秘书,翌年随孙中山北上。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当时的年轻人最容易接受新思想,建立共产党和建立革命的青年团组织几乎是同步进行的。高君宇不仅是党的创始人,同时还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即共青团前身)的创始人之一。
2、高旭:(1877-1925)字天梅,号剑公,别字慧云、钝剑,江苏金山人。早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创办《觉民》杂志。1904年留学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任江苏分会会长,并创为《醒狮》杂志。1906年回国,在上海创为健行公学及钦明女学,倡言革命,提倡女权及女子教育。1909年与柳亚子,陈去病共同发起南社。辛亥革命后,曾任金山军政分府司法长、众议院议员身等职,坚持反袁立场。他把诗歌作为鼓吹革命、唤起民众的武器,称其诗为“觉世书”。有《天梅遗集》。 3、高剑父:(1879~1951)字剑父,以字行,广东番禺人。现代着名画家,岭南画派领袖。 与胞弟高奇峰, 陈树人合称“二高一陈”,被称“岭南画派”,1906年留学日本,1908年回国后主持广东同盟会,并在广州起义中任联军总司令。辛亥革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创办了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曾任广东省立工业学校、广州市立艺专、南中美术院校长,中山大学、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广东美术会会长。1949年移居澳门。 4、高士其:(1905-1988)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科学家、科普作家。1925年留学美国,先后入威斯康辛及芝加哥大学,攻读化学和细菌学,1928年在芝大细菌实验室作研究时,不幸受病毒感染,致使终身残疾。1930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翌年辞职。1932年曾与陶行知等创设獐科学通讯学校,后任国立编译馆特约编审。1939年参加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华全国科普协会委员,中央文化部科普顾问,中国作协理事,保卫儿童委员会委员等职。着有《我们的抗敌英雄》、《细菌与人》、《抗战与防疫》、《生命的起源》、《细菌世界探险记》、《五年计划的科学故事》、《高士其科学小品集》等。 5、高 岗:前国家副主席。
6、高 琨:香港人,着名物理学家,后移居美国。
7、高行健:原四川大学教授,着名文学家、剧作家,后移居法国,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8、高建成:军人,1998年长江爆发特大洪水,奋不顾身抗洪抢险而牺牲,被授予“抗洪英雄”称号。
‘陆’ 在浙江温州生活是怎样一番体验
1、温州人多地少,城市基建差,马路小,配套设施不齐全,连苏南小镇的市政建设都比温州好。
2、企业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占比大,高 科技 企业少,高素质人才不愿意来温州发展。
3、本地人攀比性太强,爱装大款,一身名牌,手里总是拿着中华烟和车钥匙外露,担心别人看不见似的。
4、人均五张以上的信用卡,几乎是空卡,月月套现,甚至pos随身携带。
5、车子是贷款,房子也是贷款的。
6、温州地区的人情随礼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大多数白事一千,喜事二千到五千,亲戚更高,一个月遇到一二起红白喜事,这个月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以上是温州人生活的缩影,物价高,房价照比国内一线城市,打工的一辈子买不起房子;小孩教育开支大,各种的课后辅导,你的孩子不参加,担心赶不上同学。
近十年来,新温州人逐渐离开了温州,这个城市生活的太累。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体验,别人的感受终归是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感受替代不了你自己的感受,所以,这个问题肯定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事肯定的,经济基础好, 社会 地位高在生活品质方面在哪里都会好一些
1 市区公交车到站要播报两遍,普通话一遍,温州话一遍。
2 每年九月份十月份都有那么一两个台风跑过来吓唬你。
3 爱吃海鲜,爱吃醋,炒菜味精放得比盐还多。
4 美女多,女性年龄越大越打扮,年龄越大衣着越鲜艳。
5 私企小公司多,老板多工作机会也多。
6 游玩的地方多,北雁、南雁、南麂、洞头、西湾、渔寮、炎亭、百丈漈、云岚、水口.....
心动的体验,既不会让你忙的日子都不好过,也不会让你穷的日子都过不好,前提是你肯努力去做。当然,有待拆房的大佬以及富N代不在此列。不过这个生活水平和生活态度也不一样,越是有钱人越是有想法和努力。加油吧
1、温州靠近东海,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了,吃着生猛海鲜长大的温州人,非常豪爽、非常大度,甚至是非常勇敢、狂野、刚烈的,迥异于江南其他地界的小桥流水、老树昏鸦,吴侬软语、缠缠绵绵的;
2、温州人特别会做生意,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想做老板、都不服输、都敢闯敢干的,迄今为止,温州的农村还有赶集的节日,叫做白石节吧?我在温州乐清的北白象镇呆过17个月时间,那里就有这么一个迥异于其它地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节日;
3、相传,北白象一代居民的五世祖南增顺、南敬顺是两兄弟,为挽救朝廷运粮船有功,被宋宁宗敕封为“横塘福佑将军”,为了纪念南氏兄弟,后人还建了一座神庙供奉他们,现在南氏宗祠里春运,也保存还有立于清代《弍难千古》碑,详细记载了南氏兄弟受封的事迹;
4、后来,南氏六世祖南遇福,死后葬在了白石镇的小田岙山,各地的南氏后人,不管远隔千里,都要从每年的三月初十开始就备办丰盛祭品,船载肩挑,水程山路,从东海之滨吹吹打打地来到白石祭奠祖先;
5、后来,北白象的村民见祭坟仪式如此隆重、参与、观看的人这么多,人如潮、花如海,就趁机拿出农具、家具出来出售、交易。年复一年,上坟的队伍日益壮大,交易的商品也日益增多了起来,外姓人也不断加入,慢慢的就形成今天着名的白石“三月初十”的大会市了,后人就习惯地叫做白石节了;
6、白石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开市,主要是乐清市的柳市、 白象、 白石、 磐石地区的人参与,主要在集中在白石街道 ,集市一般消森橘会持续时间半个月左右,白石节里,人们不仅集会、做贸易、易货交换,还要祭祖、念旧,还会登高远眺、祈求幸福安康;
7、讲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呢?主要就是说,温州人做生意是有传统的,温州七山两水一分地,土地贫瘠,靠农耕生活是不足以养活自己的额,于是,就走出去、就靠做生意、开店铺、开超市来谋生了;
8、温州的孩子从小都会做生意,血液里都流传着生意经,很多人都说,温州拿团人的头发芯子都是空的,就是说温州人太有生意头脑了。
在温州我的一个体验就是:物价太高了!生活成本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一点不差。尤其是餐饮方面,牛羊肉比北方最少高出1.5倍以上!两个人吃顿饭起码三百多,可能你不信,在温州你去本地的面馆看看,面条普遍20+,甚至有五六十一碗面条的,而且还不好吃(当然这是我的理解)。反正我在温州三年了,就觉得自己真的很穷活不起,然后觉得温州人真有钱[捂脸]
在温州,除了房价、物价高,
幸福指数也是越来越高!
比如孩子周末的亲子项目越来越丰富!
要亲近大自然,
可以选择茶山,楠溪江,
方便点就是家门口的公园,
现在比较火爆的当属以下几个公园:
三垟湿地、杨府山、绿轴、白鹭洲,
可以进行的项目如下:
三垟湿地游船,滑滑梯,玩沙,
杨府山滑梯,玩沙,喂天鹅;
绿轴锻炼身体,晚上靠近世纪广场看音乐喷泉,
南塘白鹭洲看灯光秀。
除了大自然这类比较省钱的项目,
也可以选择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逛吃玩这类烧钱的项目,主要取决于你的消费观。
比如万象城,万达,大西洋银泰,名城广场,5050,
都集游玩, 美食 ,购物于一体!
都说孩子的钱好赚,
所以消费市场关于四脚吞金兽的配套设施,
也是越来越充裕!
有钱在哪都活的好
散讲下,讲讲自己的感受。
温州以前给人最多的印象就是有钱。现在的印就是老板黄鹤的故事。
温州近10年算是没落的十年,在其他城市都在奋起直追的时候,温州还徘徊在往日的荣光里。
温州人是以吃苦耐劳着称的,各地的温州城,温州街,都是一代一代温州人奋斗拼搏出来的。但温州的传统美德在逐步消失,房市有温州炒房团,股市有温州帮,期货有温州人炒大蒜,炒黄金等等。钱来的太快了,迷失了方向。温州在钱来的太快的那几年,很多做实业投身房地产,投身金融行业,相互抵押,相互担保。然后国家收紧政策,资金链断裂,多少风云人物自杀跳楼。泰顺的育才集团,几乎向一个县的人借钱了,最后轰然倒塌。
温州房价最高的时候08年前后,现在很多楼盘房价距离08年的时候都是腰斩的。而同期其他城市翻了几倍。
回到正题。
1、温州人民热情好客,外地朋友来肯定盛情招待。
2、温州是人情 社会 ,本来正常程序能走的,也喜欢提个小篮子,办事喜欢先摇人。
3、温州人好面子,人情往来是大头。最近移风易俗效果显着,不然都是大搞特搞,人情1000起步。
4、温州人民排外,这点我也讨厌。鹿城三区人民以前只认自己是温州人,永嘉泰顺乐清都不算。这几年瑞安、乐清发展好了,会问,那边这么好,为什么来这里。 对温州市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外地人,不算极度排外,也总喜欢贬低他们。
5、温州人民很传统,一般而言,结婚只找本地的,如果外地的,会遇到家里的强烈反对。彩礼每个地方都不同,女方陪嫁也都不同。
6、温州人民信仰虔诚。基督教很多。佛教也盛行。不过信佛教的家庭一般不找基督教的。
7、温州气候不错,空气指数很赞,基本没有雾霾。但是梅雨季节、台风很讨厌。
8、温州 美食 餐饮发展畸形。夜宵排挡和私房菜发达,温州夜宵排挡众多,找个老字号的海鲜大排档绝对不会失望。
9、出行方面,现在有BRT更加便利。不过年轻人更喜欢打的,以前出租车司机态度很差,乱收费,这几年规范很多。交通不算堵车, 但道路设置小家子气。
10、住宿方面。很多连锁酒店在温州开不住,如家汉庭关的差不多了。基本都是温州人自己的品牌,以前的99,现在的锐斯特等等
11、温州人才流失严重,大批量的人在杭州上海。很多在外地读完大学就不会回温州,专业不对口,市场落后。最近政府有意挽留人才。
12、 旅游 资源,周边适合 旅游 ,永嘉楠溪江,乐清雁荡山,泰顺、文成等等都有可以看看的地方。但是 旅游 资源不成系统,开发程度一般。市区而言的,江心屿虽然号称四大名屿,跟鼓浪屿还有很大差距,改造后的五马街、禅街、公园路可以去看看,改造相对成功的是公园路,但这几个业态都有问题,去了没有消费欲望。
13、城市基建很差,市中心老旧房子很多。政府没钱改造。
14、最喜欢的一点。城市书房很多,全免费,有空调,有桌子,有很多书。
15、夏天爱心伏茶很优秀。
16、温州城市绿化不错,植物的覆盖率和品种越来越好。但老旧小区绿化非常差。
17、瓯江路亮化,每年点掉几个亿。
等等还有很多。
请吃瓜的温州人民补充。
温州人做事比较干脆利落,不会斤斤计较。
‘柒’ 温州乐清白鹭屿规划会是哪里
乐清市北白象镇白鹭屿村。山毁轿根据网络地图得知,余银温州乐清白鹭屿逗肆规划会是乐清市北白象镇白鹭屿村,项目是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开展的经营活动,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