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女记者的开放人生 那天我约她见面认识了她的另一面
我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我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存款也没有女朋友和老婆。虽然我的年纪还不大,但是我感觉我的心里已经是个老人了。从大学毕业之后,我找了一份工作,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虽然长的还不错但是一直都没有女朋友,我感到寂寞的时候都是上网上找一些网友聊聊天,没想到那次了解到一个女记者的开放人生,而且我竟然为她献出了我的第一次心动。
我一直以为记者的工作都是很忙的,需要到处跑,进行采访什么的。所以当我在网上遇到她的时候,她说她是记者我还不相信,后来她给我发了她的记者证件和采访的视频我才相信。她长的很甜美很清纯,非常上镜,但是通过聊天我才知道,她在网上认识了许多的网友,她说话很直白,虽然感觉有点开放,但是我还挺喜欢她的。
她说她喜欢我,是因为看了我的头像,那是我健身的照片,我的身材还不错很健壮。她说她对我这种类型的男人非常的心动,所以就主动加了我。因为她的坦诚,我也打开了我的心扉,和她说话的时候,我从来都不用小心翼翼的,渐渐的我觉得我有点喜欢她了,因为面对她的时候我不敢说的都可以非常自然的说出来。
当我给她说我喜欢她的时候,她那天一天都没有回复我的消息,我以为她讨厌我了,也没敢追问。结果到了晚上,她突然提出见面的要求,我就答应了,第二天我打扮的非常隆重,虽然我知道,她本身就是一个游戏人间的女人,但是我也希望我能给她留下一个好印象,为此我还特地去买了新衣服然后做了个发型。
2. 我听说最近有个女记者很出名,是吧叫什么啊
是河南的在黄河边救人的那个女记者
这两天,一位女记者打动了众多网友,她就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曹爱文。
几天来,23岁的河南女记者曹爱文因救助落入黄河的少女成了各大网站的焦点人物,数千名网友都在参与讨论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记者是应该先救人还是先采访?“美女记者”救人是不是在作秀?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这位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的曹爱文。曹爱文说:“救人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就是因为记者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我从来没有作秀的想法,只想告诉更多人,记者不是一些人眼中的看客,更不是冷血动物,救过人的记者多了,只是他们救人的瞬间没有被捕捉和记录到,我凑巧被拍到罢了。”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高级编辑郭守宪认为,一个好人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但一名优秀的记者首先要是一个好人,记者的职业再神圣,也没有权利见危不救。
网友:“中国最美的女记者”
7月12日16时06分,一篇题为《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流泪伤心模样》的帖子出现在大河网“网闻天下”栏目,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曹爱文救助落水女孩的全过程。该帖在网上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随后,搜狐、新浪、新华、TOM等国内知名网站对曹爱文的评论也急剧升温。该帖内容为:7月10日下午,13岁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黄河。后来王孟珂被乡亲打捞上岸。在120急救车赶到现场之前,闻讯赶来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向120打电话请教人工呼吸的方法,之后按照“五下压胸,一下吹气”的步骤,为王孟珂做起人工呼吸。做了8分钟心肺复苏术后,不见小女孩醒来,曹爱文急得直掉泪。120急救车赶到后,医护人员虽尽力抢救,但小孟珂还是没能醒来,医生宣布抢救失败。
昨日,在网络搜索上输入“曹爱文”三个字,能够查找到相关的网页342篇,全是关于女记者救落水儿童的报道以及网友的讨论,其中新华网上的一个帖子在两天时间内有48352个人阅读。多名网友发表评论称,曹爱文这张流泪的照片,使他们认为曹爱文是“中国最美的女记者”。在网友的评论中,新闻与生命的讨论、真诚还是作秀的争论是最热门的话题。
网友们在称赞曹爱文的义举时,对“新闻第一还是救人第一”展开了争论。多数意见是:在危难关头,记者不应该是个看客,不应该不顾他人的生命去作报道,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网友“商梁法人”发帖:“曹爱文的举动引发了讨论,我认为讨论主题或是应该引发的思考是:新形势下记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闻理念?我想应该树立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念。我之所以把‘社会主义新闻理念’这个命题提出来,是想唤醒那些就新闻而新闻,不注重新闻的社会效果的人!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曹爱文为榜样,既要注重新闻的宣传效果,又要注重新闻的社会效果,真正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网友“天接云涛”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也是个记者,记者不能为了抢新闻而见死不救,曹爱文让我敬佩!”
网友“江汉胖子”称赞曹爱文:“中原最淳朴的记者,美丽的河南人,朴素的河南妹,我们荆楚儿女的榜样,时代的楷模。我有一个女儿,遇到此事,我想她不会像爱文记者一样勇敢地做人工呼吸,这就是河南妹的高尚之处。网友们,不要东说西说了,你遇到此事,能做到吗?”
声音:救人是不是在作秀?
但是,也有一些网友提出,她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在作秀?一名网友在网上“披露真相”,对曹爱文救人的行为提出质疑:“他们自己的报道证明,该女孩从落水到被打捞出,近两个小时,溺水两个小时还能救活吗?”“不仅如此,曹记者在救人时,首先回头看了一下摄像机的位置,然后扑到溺水女童身上,带有示范性地、象征性地唇对唇吸了两口,并在溺水女童的胸部绣花针似的挤压了两下,后来该女童口吐白沫,迅速被家人拉到大堤上,被人拎着腿,挤压胸中的积水……”
另外还有网友对曹爱文的救人方法提出疑问:“女记者自己也说不知道怎么施救,女孩没被抢救过来,是否其施救不当以至于‘草菅人命’?!更耐人寻味的是,曹记者本应挂在胸前的出入证,在施救时却出现在了手腕上,被摄影记者拍个‘正着’,上面某频道字样清晰可见,此举用意何在?”
专家:记者救人无可厚非
昨日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郭守宪说:“当然是先救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个好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但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在遇到危难时,记者的职业再神圣,也没有权利见危不救,绝不能以职业的理由袖手旁观。如果你有能力而不去救的话,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去年厦门一家媒体摄影记者在水坑旁守株待兔,抓拍一名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雨中摔倒的情景,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对记者这种做法进行谴责。郭守宪说,曹爱文救人事件与这个事件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认为,曹爱文救人不存在作秀一说,网友的质疑可能是一种误解。至于曹爱文救人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议论,他认为主要是对记者职业理解的偏颇,同时也有新闻工作者没有把荣辱观搞清楚并且贯彻到新闻工作中去。他说:“记者的采访工作在人的生命面前都是第二位的,如果有能力救助而不去救助,记者的采访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他还透露,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最近组织巡回报告团在全国各地演讲,目的就是宣传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为人民、为伟大的新时代引吭高歌。
曹爱文:对质疑不想解释太多
有人认为曹爱文救人的表现值得敬佩,也有人说是因为她救人动作不得当才导致落水女孩王孟珂死亡,到底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昨日,曹爱文再次对该事件进行了回忆。
“看着女孩都打捞上来了,120还没到,我急得直哭,朝围着的人群喊了几次‘快给她做人工呼吸’也没见有人主动站出来。人命关天,我就依*小时候跟父母学的一点医学知识给她做了人工呼吸,希望她能奇迹般醒来。”曹爱文说,当时脑子里压根儿没产生自己会去救人的想法,可亲眼看到女孩被捞上岸的那一刹那自己惊呆了,尤其是看到没人上前做人工呼吸时,她才按照120医务人员在电话中教的方法,对落水女孩进行了急救。“从实施急救到给小孟珂做人工呼吸我一直没敢看她的脸,她上衣上的龙猫卡通画至今还不时在我脑子里重现,虽然人没救活,但我尽力了。”
曹爱文还透露:“我给她做心肺复苏术之前已经有好几个人为她做过了,其中一名也是记者。当时我没别的选择,救人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对于外界的各种评论我不想理会太多。”
对于网上“应该先救人还是先采访”的争论,去年7月刚刚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的曹爱文说:“遇到那种情况,我想每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都会选择先救人,这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应该先学会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当一名称职的记者。我没想到救人事件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曹爱文希望通过自己救人引发热议这件事,能让更多的人反思一下救人事件背后的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等;同时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记者在采访中遇到有人需要帮助并且有能力帮助时,记者并不是什么看客,也不是只顾拍照、采访的冷血动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正义感的人。”
少女父亲: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昨日中午,记者赶到郑州花园口乡化庄村王孟珂家的门前时,其父亲王永学刚好带着小儿子出门。农家小院大门敞开,不断有亲戚邻居前来探望。记者说明采访意图后,王永学小声说,可以接受采访,但尽量小声说话,以免惊动妻子。他说:“她已经哭了两天两夜了,刚缓过劲儿来,还是不要惊动她。”
他的亲戚们认为,王孟珂之死与花园口景区没有设立危险标志有关,应该为孩子讨一个公道,但他说:“妞已经这样了,即使告赢了花这钱心里也不是味儿。”王永学说,这些天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在出事地点设立一个警示标志。
提起救人的女记者,王永学说:“当时我急得没有办法,跪在地上求人救救我的女儿,因为情绪激动被亲戚朋友架到了一边。”提起那一幕,王永学声音哽咽,眼眶红润。他说,事后他是通过媒体报道,知道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当时也因为救助王孟珂急得直哭,并且给王孟珂做人工呼吸,全家人都非常感动。由于处理女儿的后事,他至今没有和这位女记者联系,他想通过本报向曹爱文表示感谢:“我们打内心深处,对她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3. 关于一个女记者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叫做记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也有一些了解。
但是,做记者能做到爱尔兰的女记者维罗妮卡(Veronice Guerrin)这样,倒的确不容易,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勤劳与勇气而已。
从哪里说起呢?就从这个电影说起吧,因为我女朋友看过我写的几篇影评以后觉得我对电影的故事情节叙述得不够详细,从而达不到影评的目的,所以听从领导的教诲,就从这个电影讲的故事开始。
影片开始的时候,是讲述维罗妮卡因为无数次的违章以及超速而被交通部门告上法庭,从而等待着被吊销驾驶执照的命运。而她,从容的承认自己有错,但是她恳求法官能让她保留她的驾驶执照,因为她是一名记者,一名记者失去了驾驶执照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工作。
最终,她没有失去驾驶执照,法官只判了她100英镑的罚款,她意气风发的走出法院,驾驶着她那辆红色带天窗的轿车疾驰而去。
在路上,她打电话给她的丈夫,给她的母亲,给她的警察朋友,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当她给她的警察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个红灯让她停了下来,而一辆黑色的摩托车承载着两个黑衣人也停在她的车旁边,坐在后座的那个人突然掏出了手枪打碎了她车窗的玻璃,她惊恐的叫了起来。
镜头拉到了2年以前
维罗妮卡是爱尔兰《星期日独立报》的王牌女记者,她写的专栏专门揭露各种丑闻,而那一年,由于毒品使得爱尔兰犯罪率急剧上增,也引发了她打算揭露这些事情的想法,她最初只是想以一个记者,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揭发一些事情,但是,接下来的与贩毒者们面对面的接触之后,她才明白自己已经被卷入一个大大的黑洞,难以逃脱。
在一个破旧的街区里,维罗妮卡停下她那辆红色的带天窗的轿车,她走下轿车,抬眼看到的是还在呀呀学语的年纪的孩子在拿着注射海洛因的瘾君子丢弃的针筒。而她脚下,满地都是这种用来注射海洛因的针筒以及香烟的锡纸,汤勺。
她在一栋破旧的楼里见到了一群似乎只有十一二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满面污垢,蜷缩在破房子的各个角落以及过道里,脸上是茫茫然的表情,很显然是刚刚注射过毒品的神态。
她问那些孩子毒品多少钱,从哪里来,没有人告诉她,当她问一个男孩子从哪里得到的钱,那个男孩子的话让人心头一悸:“我就找你这样的女人,然后拿着针头问她们,女士,要不要注射点爱滋?”同样是这个男孩子,在后来的剧情里说了同样让我心头颤抖的话,这个孩子被维罗妮卡和一个组织反毒品游行的男人带到一个咖啡馆,试图找他帮忙揭发毒品犯罪,这个孩子不敢揭发,但是由于他需要钱去买毒品,他说了一句话:“你们两个要不要跟我睡?我很便宜的。”
组织反毒品游行的人告诉维罗妮卡,他所在的那一个街区,去年一年就有八个孩子死于毒品,他们都不超过十五周岁,而这八个孩子里,有四个就是他姐姐的孩子。
维罗妮卡参加了他们反毒品的游行,而那游行的声音实在是太单薄了,因为只有寥寥几人参与而已。
维罗妮卡答应他,一定要用自己的文章和行动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让更多人来反对毒品犯罪。
维罗妮卡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个爱她的丈夫,她的母亲和弟弟也非常爱她,但是大家对于她那些大胆揭露丑恶的行为感到担心,而她却觉得无所谓,因为她觉得那就是她的工作,她必须要做。
随着她的调查的不断深入,她开始摸到了一些线索,而这也触动了贩毒的大头目的神经。
先是第一次暗杀不遂算是给了维罗妮卡一个警告,杀手的枪因为失灵而没有打中她的头部,只是打中了她的大腿。
接下来却因为维罗妮卡的坚韧与固执,她大胆的找到了大毒枭,而大毒枭却对她痛下毒手,将她毒打了一顿,并恐吓她如果敢将事情写出来或者起诉他,他将绑架她的儿子并杀死她。
但是维罗妮卡坚定的信念让毒枭开始感到害怕,他试图用10万英镑来收买维罗妮卡,维罗妮卡提出10万远远不够,她要300万,而作为中间人的人马上就答应了维罗妮卡的要求,但是他们想错了,维罗妮卡是不会被收买的,她告诉他们,无论多少钱都收买不了她,她发誓要将他们彻底揭露。
最终,发生了片子一开始的那幕,一把左轮手枪发射的六发子弹全都打在了维罗妮卡的身上,她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信念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1958~1996,年仅38岁。
维罗妮卡殉难后,爱尔兰修改了宪法,以便能够更有力的打击毒品犯罪。
爱尔兰第一次成立了CAB(犯罪财产调查局)。
爱尔兰第一个污点证人查尔斯波顿也就是同谋杀害维罗妮卡的罪犯之一,也同时成为爱尔兰历史上第一个被启动证人保护计划的人。
数千人每周都走上街头举行反毒品犯罪的示威游行,都柏林的毒犯都逃之夭夭。
那以后的几年里,爱尔兰的犯罪率下降到了15%。
在维罗妮卡殉难后的六年里,全世界有超过196名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被杀害。
以上就是我从电影里看到的东西,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和一组震撼人心的数字。
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我能说点什么?崇敬,尊重,还是别的什么?恐怕面对维罗妮卡这样的记者,我用上所有的敬仰之辞都无法表达我的意愿。
她死了,但是并不是因为她的死而导致那么多的事情,而是她所做的,仅仅是一个记者的遇害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说明问题的是她因为什么而遇害,害她的是些什么人。
当我们看到这些镜头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扪心自问,如果我们是维罗妮卡,我们会怎么做?在经历了那么多恐惧之后,我们会不会恳求自己的亲人不要告诉别人我们害怕过,我们要用最坚强的一面去面对敌人,告诉敌人我们没有害怕,因为我们的害怕就是敌人的胜利。
维罗妮卡的确害怕过,她并不怕毒枭对她施以的毒打,怕的是毒枭恐吓她说要绑架她的儿子,毕竟那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与这一切都没有关系。她不想家人受到牵连,她不希望两种势力的对抗而伤及不相关的人。
看过这个片子,开始有点憧憬自己可以当一名记者,但是我不知道,如果我面对与维罗妮卡一样的境遇,我是否可以一样坚强。
今天,此时此刻,让我们记住,这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有一群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们的名字叫做——记者!
4. 惊声尖笑1中女记者中途不是也遭殃了吗怎么最后又出来了,而且还是共犯
我猜她发现了阿呆的真面目…然后两个人产生了奸情~一开始那个女的不是为了套出真相勾搭了阿呆到车上嘛~也许那时候就产生了奸情…所以后来采访车里女孩的时候没有救她 最后伪装成因公牺牲~大家都以为她死了就没有人认为她是兇手之一啦
5. 女记者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机动车,公开道歉,你怎么看
女记者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机动车,公开道歉,理性的看待。这位记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措施,被开除并且在网上道歉。这种事件发生,也让人不禁思考,出现这种素质的记者,是不是说明记者这个行业的准入标准有待提高。
6. 安徽境内高速惨重车祸,女记者摆拍,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惨重车祸,而且还是在高速上,女记者摆拍,有夸大事实嫌疑,这是对于记者职业的亵渎和侮辱。
7. 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翻车主持晚会妆容太浓,清纯气质没了
6月12号,由央视上海总站举办的“中国影视之夜”如期举行,活动分红毯环节和内场盛典两部分。央视的大型活动主持人向来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这次“中国影视之夜”的主持人,由综艺频道主持人尼格买提、 财经 频道主持人龙洋搭档主持盛典晚会;新闻频道主持人张韬、网红记者王冰冰搭档主持红毯环节。
4位当中有尼格买提、龙洋、张韬3位都是主持过2021年央视春晚的主持人,加上近两年人气直逼顶流明星的央视美女记者王冰冰,让本届“中国影视之夜”的主持人们星味十足,还没开始就热度呈直线上升。央视在大型晚会的主持人选择上,向来都现实得很,人气等于收视保证,谁红用红,而且到处都能用。
王冰冰就是最好的例子。王冰冰本来是一位名不经传的央视吉林站的采访记者,2020年的一次报道,凭“气质清纯 初恋脸”突然就在网络上走红了。网友送的“央视最美女记者”标签,为王冰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仿佛一夜之间,王冰冰就成了全网各大社交平台关注的顶流,彻底走进了大众的心扉。
同时,也为王冰冰赢得了更多的出镜机会,不仅仅是在新闻报道中,央视的直播带货、各种晚会、真人秀等,都能看到王冰冰的身影。现在的王冰冰已经开始走 娱乐 主持人之路了,这次中国影视之夜在上海的开幕式红毯由王冰冰和张韬搭档主持。没多少人关心王冰冰主持水平如何,却非常在意她的妆化得怎样。
王冰冰一改往日衬衫 西裤的职业装扮,穿了一条银白色的一字肩薄纱礼服,头发盘起来,还留了整齐的厚厚的刘海,眼妆浓重。这造型乍一看非常喜庆,但仔细观察站在张韬身边的王冰冰,真像在拍婚纱照,显得特别成熟。与王冰冰本身清纯气质相差甚远,加上王冰冰个子娇小,完全没有撑起礼服的骨架。
王冰冰这样的形象,给支持她的网友们冲击非常大,纷纷吐槽王冰冰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发型和妆容都不适合她。因为大家觉得王冰冰是清纯和可爱的代名词,眼神是亮点,适合淡妆,浓妆反而把她的眉眼遮住了,失去了往日的清纯。像王冰冰这样的女孩子,无论是妆发还是穿衣,都只适合简单款,尤其白衬衫。
现在是流量至上的时代,王冰冰火了后,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成了央视的收视率保证。从一名记者变成了一位主持人,从幕后到台前,仅仅一年时间,王冰冰就有了超高的热度。虽然王冰冰其他主持人工作也能顺利完成,但个人认为她还是做记者的时候最迷人,状态最本真。
当然,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突然走红,王冰冰每句话、每个微笑都如沐春风的背后,是她日积月累的专业性。即便是走红之后,王冰冰也只是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然后继续低调踏实地工作,磨练自己的能力。
#央视最美女记者#
8. 求一篇以前在书暴网看到的工文。 大概内容是开始一个美女记者去采访男主角,结果在车里被男主角XX了,
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