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杭州的名女子有哪些
苏小小,白素贞,西施
② 杭州历史上的美女有哪些
摘要 你好亲,您的咨询问题我已看到, 请稍等五分钟[微笑]我为您整理答案 马上为您解决[微笑]
③ 江南古代出过哪些有名的美人
孙尚香素来不是以美貌出名的,大小乔到是有名的美人。
秦淮八艳那是肯定,人家靠这个吃饭啊,,但她们是在江南工作的,原籍是不是江南我就不知道了。同理还有苏小小白秋水之类的。
你也晓得,古代良家妇女都不大出门,美不美除了家人就只有夫家了,一般男人不会动不动夸妻子美的。所以比较出名的美女都是特殊行业的。
另外还有比较出名的就是和权利中心有关的了。比如赵飞燕姐妹,江采萍,大乔小乔,虞姬,王昭君……非常多
④ 浙江古代美女
浙江古代四大美女 文 金国炉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婵、杨贵妃,西施居四美之首,世人皆知。江南自古多佳丽,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浙江古代也有名扬天下的四大美女:西施、郑旦、大乔、小乔,她们对帝王及国家存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选中国古代十大美女,这几位也当之无愧,且郑旦还称得上中国第五大美女。 西施郑旦 西施、郑旦同为春秋末期越国人,从小一起玩耍,红颜花貌,交映成双,有沉鱼落雁之美。 西施,公元前506年生于诸暨苎萝村,“父樵薪,母浣纱”,故称浣纱女、卖薪女,西施天生丽质,姝妍绝伦, 《管子》称西施“为天下之美人”。郑旦,字修明,住西施邻村,也因美貌绝世被推上历史舞台,成为雪耻之媛,相传曾与西施“双姝对井相比美”,只见水中两双明眸,含笑顾盼,相映成辉,把黑洞洞的井底都照亮,故诸暨有四眼井的传说。后人有诗赞曰:“芙蓉洁脂绿云鬓,眼波横处皆多情;较香论玉谁为先?亚有江东郑修明。” 朱元璋有《越女》诗赞美西施、郑旦,“天生两奇绝,越地多群山;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越女的美貌,倾帝王、撼江山;她们的举动,定江南、留史书;但郑旦的名字,鲜为人知,很少有人为她争名份。 公元前494年,吴败越,勾践兵困会稽勾乘山,求和入吴为质,释归后,卧薪尝胆、志图雪耻,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采文种“灭吴九术”之“往献美女”,由范蠡遍觅民间美女,尤以西施、郑旦倾国倾城之美,《庄子》云,西施虽因病心而颦,但人仍“见而美之”。选美后,先送会稽土城山调教,“饰以罗縠,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为习教西施、郑旦歌舞媚术,“设美人馆,并临于都巷,百姓叹而观之。”(见《吴越春秋》)。 西施原与范蠡定情,被吴国太宰发现其美, 迫要送吴,时范蠡在勾乘山操练复仇军,西施与郑旦逃奔勾乘山,范蠡在国家存亡与私情决择下,忍痛割爱,毅然送美下山。献美至吴,吴王夫差目之,如双茑之在浮云,大喜,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西施、郑旦于椒房,朝拥夕陪,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荒于国政,以致亡国,“一双笑眸才回首,十万精兵尽倒戈”却是真实的写照。 夫差宠嬖西施尤甚,郑旦色衰失宠,且生性刚烈,不几年忧郁而死。吴亡后,相传范蠡携西施驾扁舟,泛五湖,定居陶县,称陶朱公;也传越灭吴后,勾践欲纳为贵妃,因西施太美,勾践夫人恐其祸国,沉江喂鱼而死,《墨子》云:“西施之沉,其美也”。 她们临危受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已成为千古绝唱,范长江《浣纱吟》云:“苎萝山下一女郎,受命吞吴倚红装;夫差暗中糖衣弹,子胥枉死血眼张。郑旦柔情迷越路,西施卓识乱吴疆;浣纱石上留踪迹,越女美名传四方。” 诸暨苎萝山麓,浣纱江畔尚存浣纱石、浣纱溪、西施滩、郑旦亭等古迹。 大乔小乔 三国前期乌伤(今义乌)也出了闻名于世的两位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被人誉为“江南二乔,国色双娇”。冯志来、徐不慢、翁本忠等多位学者曾撰文“三国二乔娘家在义乌”,乌伤乔亭村有士大夫乔模,称乔国老,生有双胞胎女儿,从小聪明伶俐,爱琴棋书画,善剑术兵法,品貌秀丽,曾流离皖南。东吴前期,大乔嫁孙策,小乔配周瑜,芙蓉配英雄,更显二乔美貌本色。 孙策为富阳人,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领会稽太守,携母吴夫人同住,乔公同孙策父亲孙坚深有交谊,为避战乱,迎接吴夫人到乔亭居住,孙策在乔亭北三里,建一石城。吴夫人素闻乔公二女美名,到乔家后见二乔果然贤惠动人,就为长子孙策求婚,乔公也知孙策威镇三江,名闻四海,于是定婚姻,择日结婚。周瑜与孙策同年,吴夫人“视之如子也”,又为周瑜做媒,苏轼《赤壁赋》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三国志刘表传》有载:“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建安五年孙策被暗箭伤,谓妻曰:“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妹(小乔)入见,可转致周郎,尽心辅佐吾弟(孙权)。”后周瑜为东吴誓死效忠,可见二乔为巩固东吴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引《三国演义》:曹操挟天子而征四方,百万雄师南侵,势不可挡,东吴为和与战二策,不能决,孔明用智激周瑜:“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试请一诵。”孔明即诵《铜雀台赋》云:“……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操贼。” 诸葛亮借东风,周瑜火烧赤壁,孙刘联军并进,曹军大败而归。唐朝杜牧有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后吴帝孙权妃谢姬携孙基、孙壹曾迁居乌伤。现义乌赤岸有乔亭、乔岳坑、石城、皇(华)川等地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没有西施、郑旦舍身救国的爱国精神,吴越争霸会是另一种结局;若无二乔在东吴举足轻重的地位,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激将计难以实施,三足鼎立的局面势将打破,三国归晋的历史也会重写。可见古越四美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角争鸣!中华文明,史料浩瀚,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挖掘四美人文迎来了最佳时机,在各地开发利用历史旅游资源的今天,越地四美完全可以成为浙江尤其是诸暨、义乌两地宣传的牌子。
⑤ 苏杭美女数不胜数,苏杭美女有哪些过人之处,让你为之着迷
苏州和杭州的美女数不胜数,很多人都十分的喜欢苏杭美女,本人也特别的喜欢苏杭的美女,因为苏杭的美女身上总有一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之美,她们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的温婉美丽,而且苏杭这边的美女,皮肤特别好特别白,她们身上的这些地方,让我感到特别的着迷。
还有一个就是苏杭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特别好,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在古代的时候,苏杭地区就非常的发达,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活水平就会高,江南的女孩子们也就有更多的金钱他在护肤和打扮上面,不像其他贫穷的地区,别说是打扮了就连吃饱饭也是非常困难的。
总之个人非常的喜欢苏杭的美女,喜欢她们身上温婉的气质,喜欢她们像水一样清澈美丽。
⑥ 古代江南的才女有哪些
1、赵飞燕,祖籍江南,后为长安宫人,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2、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的着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首,本籍浙江嘉兴,明清易代之际的着名歌妓才女,自幼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3、陈圆圆,出生于常州武进,末清初南曲名妓,因母亲早亡,随姨父居住在苏州桃花坞;
4、孙尚香,“乱世枭雄”刘备的妻子,才智敏捷,性格刚强,有其诸兄之风;
5、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 ”,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⑦ 杭州历史上的美女有哪些
李师师好像是汴京的,陈圆圆是苏州的,刘细君是扬州的,西施是浙江的……
⑧ 中国古代美女有哪些
第一个史料记载的美女 庄姜
汉代的 班婕妤 赵飞燕 赵合德姐妹
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作《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文君:汉 司马相如之妻。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 与 司马相如 私奔的故事家喻户晓...
上官婉儿:上官仪孙女,号称巾帼首相第一人
明代秦淮八艳 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应该还有我很喜欢的李清照李易安
⑨ 古代杭州的名妓有哪些啊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歌舞班中。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 宴饮时见到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苏东坡性情豪放,在诗词中畅论政见,得罪了当朝权贵,几度遭贬。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腹问侍妾:“ 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什么?”有说是文章,有说是见识,苏东坡都摇头,只有王朝云说,你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称赞:“知我者唯有朝云也。”苏 东坡在杭州四年,后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生活十分清贫,王朝云始终相随。元丰六年,王朝云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遂礼。神宗驾崩后哲宗继 位,废除了王安石新法,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侍读。但两年后苏东坡再度被贬任杭州知府,后又因政见不同被贬惠州,这时他年近花 甲,身边姬妾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追随。苏东坡感叹作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 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其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王朝云在惠州又为 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因身体虚弱,不久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 筑六如亭以纪念,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杜十娘,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城南教坊司名妓。一次接客时,偶遇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二人情投意合。李 甲日日沉浸在温柔乡里,耗尽了钱财。其父闻听后怒不可遏,断了供给,并劝说京城的亲戚都不要借钱给他。十娘将终身托付给李甲,鸨儿同意只要李甲在十日内拿 出三百两银子就可赎出十娘,但谁也不愿意出钱帮李甲。杜十娘取出缝在被子里的碎银一百五十两,李甲的好友柳遇春又设法凑了一百五十两。十天后李甲把银两如 数交到老鸨儿面前,老鸨儿只得放人,两个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结百年之好。杜十娘与李甲本要回老家去,无奈李甲心存顾虑,携妓而归难以向父亲交代。杜十娘 说,不如先到苏杭游览一番,然后郎君回家,求亲友在尊父面前劝解和顺;待李父消气后,再来接她,李甲依命而行。二人行到瓜州古渡,遇到了好色又阴险的富商 孙富。他夜饮归舟,听到杜十娘歌声心动不已。天亮后又从窗口视其容貌,更觉心荡神摇。孙富假意与李甲接近,饮酒畅谈,谈到杜十娘时,李甲告知其原委。孙富 叹道,尊父位高,怎容你娶妓为妻!到时候进退两难,岂不落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下场?!他这一说,李甲更觉步履维艰。孙富又说,在下倒是愿以千金相赠,你 拿着银钱回去,只说在京授馆,你父定会原谅你。一番话说得李甲动了心,于是当下立了契约,按了手印,把杜十娘转卖给孙富。十娘闻知,如雷轰顶,回忆自己童 年被卖,受尽屈辱,眼看已逃出火坑,如今幸福生活又要破灭。第二天,杜十娘扮上盛装,先让孙富把银两放到李甲船上。自己站在踏板上,打开百宝箱,指着里面 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怒骂孙富拆散他们夫妻,痛斥李甲忘恩负义,把一件件金银翡翠各色珍奇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可恨李甲薄情,更可恨其有眼无珠,只看到十娘的身份,而没看到十娘的钱包。
寇白门,原名寇湄,字白门,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来 到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 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 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但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那寡情薄义的面目便暴露出来,将寇氏丢在一边,依旧 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降清,不久被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说:“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 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归返金陵,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万两银子将朱国弼赎释。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被寇拒绝, 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我俩就此了结。寇氏归金陵,“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 叹美人之迟慕,嗟红豆之飘零”,人称女侠。后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当时文坛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说:“寇家姊妹 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板桥杂记》载:“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由于白门为人单纯,决定了她婚姻的悲剧。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 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为京口营妓。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庆功宴上,韩世忠与梁红玉初次见面,二人对视生情,终成眷属。 韩世忠在秀州驻防,梁红玉有身孕后留在京城,被苗傅等人扣押,但碍于韩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难为他们母子。此时宋高宗没有行动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胜非密派 梁红玉驰往秀州,催韩世忠前来救助,并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韩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授武胜军节度使。这年冬天,金人 再度进犯,从黄州和采石矶两处渡江,直逼临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韩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节金兀术下战书与韩世忠约定第二天开战。韩世忠听从梁红玉的 计策把宋军兵分两路,看中军摇旗为号,进行包围截杀,结果金军大败。韩世忠放声高歌:“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 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干坤,消息歇。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 问蟾蜍,圆何缺?”有奸细向金兀术献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但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策以少胜多,围困敌军近五十天,使金军不敢渡江侵犯。岳 飞被害后,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他索性辞去官职,与梁红玉白头偕老度过余生。
莘瑶琴,南宋杭州花魁娘子。幼时因战乱与父母失散被卖入妓院,长到十四岁已经美艳异常。但她只想做青倌 人,不肯接客,鸨母就将她灌醉,把她的初夜卖给了一个姓金的员外。瑶琴痛不欲生,但姐妹们劝说她,走到这一步更要接客,找到如意之人好尽早从良,还要积攒 一些银两为将来赎身,瑶琴从此不再反抗。杭州清波门外开油店的朱十老收养了一个从汴京逃难来的小厮叫秦重,后改名朱重,每日帮朱十老榨油卖油。朱十老的使 女兰花与伙计邢权勾搭,挑拨离间,让朱十老将朱重赶了出去,朱重只好走街串巷卖油。有一天他到钱塘门外的昭庆寺去卖油,恰好寺中要做九昼夜的功德,他一连 九天挑油到昭庆寺。第九天秦重看到一位美若桃李的女子从寺中出来,他看呆了,经四处打听,才知道是花魁娘子。朱重从此更加辛勤工作,一年以后终于攒到了十 来两银子。他买了一身衣服,拿着剩余的银两去找花魁娘子。但花魁娘子应酬很多,朱重多次扑空。但他仍不死心,每天前来,鸨母终于被他感动,让朱重在瑶琴房 中等。瑶琴回来时已经喝醉了,一进屋就和衣而卧。朱重在她身边躺了一夜,除了为她盖被、倒茶之外,没有一点侵犯她的意思。瑶琴醒来后非常感动,她从未见过 如此诚恳老实的男子,于是芳心暗许,并给了他二十两银子。此时朱十老染病在床,邢权与兰花深夜卷走了银钱。朱十老这才想到朱重的好处,他让人找回朱重。朱 重不计前嫌,用瑶琴给他的银子做本钱,重新做起了生意。朱十老去世后,朱重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招揽了一位从汴京逃难的中年汉子和他的妻子阮氏。这位中年汉 子名叫莘善,正是瑶琴幼年走失的父亲,但朱重并不知道。杭州城中有个吴八公子,人品恶劣,一向对瑶琴垂涎。一天,他强行把瑶琴带至湖中船上想要轻薄。瑶琴 平时就很反感他,死不从命,吴八公子就脱了她的绣鞋和缠脚布,让她自己走回去。瑶琴倍感羞辱,痛不欲生,正巧碰到了路过此处的朱重,朱重把她送了回去。瑶 琴对朱重更是欣赏有加,连鸨母也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忠厚之人。瑶琴拿出多年积蓄让秦重为她赎了身。二人成婚之时,瑶琴又与多年失散的父母相认,真是双喜临 门。
1、苏小小,生平无详考,相传是南齐时钱塘名妓,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西泠之坞。
传说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前有石碑,题曰:钱塘苏小小之墓。苏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据传说苏小小死后,芳魂不散,常常出没于花丛林间.据史书记载,宋朝有个叫司马樨的书生(在洛下梦一美人搴帷而歌,问其名,曰:西陵苏小小也。问歌何曲?曰:《黄金缕》。后五年,才仲以东坡荐举,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 少章异之,曰:“苏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寻其墓拜之。是 夜,梦与同寝,曰:妾愿酬矣。自是幽昏三载,才仲亦卒于杭,葬小小墓侧。)
2、柳如是(1618-1664 年)
本姓杨,名影怜,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浙江嘉兴人,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年稍长,流落青楼。为秦淮八艳之首。在松江,她以绝世才貌,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秦晋之好。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劝钱殉节,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钱面有难色,如是奋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钱谦益降清后,遭猜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缳自尽。
3、小凤仙
(1)据有关史料记载,小凤仙家原是浙江的旗人,其父姓朱,母亲是偏房。因不愿受大老婆歧视,其母带着她离开朱家单过。不久母亲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所以她就改姓张。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那时张奶妈带着小凤仙正在浙江巡抚增韫(子固)家帮佣。11月间,杭州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在杭州起事,炮轰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仓促逃往上海。因衣食无着,张奶妈就将她暂时押给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艺名“小凤仙”。1913年(民国二年)7、8月间,革命党人在南京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冯国璋、张勋等部攻打南京,战火延及近两月。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这年小凤仙已是13岁,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不久,她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当时的京师北京,在着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妓。
(2)小凤仙,又叫筱凤仙,原籍浙江钱塘,光绪年间全家流寓湖南湘潭,父亲经商颇有所成,后因被不肖友人拖累而倾家荡产。小凤仙被卖为奴婢,不久被卖到妓院,辗转到了北京。小凤仙谈不上是美人胚子,姿色中等,娇小玲珑,吊眼梢,翘嘴角。肌肤不算白皙,性情尤其孤傲,懒得求媚取宠,对脑满肠肥的富贵巨贾,趋避惟恐不及。但粗通文墨、喜缀歌词,特别是生有一双慧眼,能辨别狎客才华,因而那天一眼便认定蔡松坡是一位非常人物
李师师不时的,她是汴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