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国有才又有貌的美女有哪些
民国虽然不是太平盛世,但是在这段岁月里,有很多有才有貌的女子。
比如说林徽因、张爱玲、孟小冬、唐瑛、陆小曼、赵一荻、殷明珠、王映霞、凌淑华等
林徽因
她是一个有着卓越才华却也有着性情的女子,婉丽若莲,芳菲了人间的四月天,美貌和才情都让人心动不已。
张爱玲
她特立独行、不因循守旧,为了爱情低到尘埃里,满心欢喜地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而她的文字也宛若金针,字字句句都刺在了读者的心头。
凌淑华
她平和、温婉、淡雅,用女性特有宽厚与温润看世界,也用这样的心态对待她周围的人们。
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之一。
‘贰’ 民国十大才女是谁
史良(1900—1985),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大律师、着名法学家,中国第一个女部长。是民国十大才女中领导职务最高的女性。
民国十大才女之二:盛爱颐
盛爱颐(1900年——1983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是民国十大才女中唯一的实业家,是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企业家,上海百乐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原南洋公学)校董,是上海最大的资本家——常州人盛宣怀的七女儿。
民国十大才女之三:吴健雄
吴健雄(1912年——1997年),江苏苏州府太仓县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曾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其丈夫是华裔美国物理学家袁家骝(袁世凯孙子)。吴健雄是民国十大才女中唯一的科学家。
民国十大才女之四:陈衡哲
陈衡哲(1893年——1976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史学家,中国第一位女教授。
民国十大才女之五:苏雪林
苏雪林(1897年——1999年),浙江温州府瑞安县人,作家、文艺批判家。
民国十大才女之六:陆小曼
陆小曼(1903年-1965年),翻译家、文学家、画家,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民国十大才女之七:凌叔华
凌叔华(1900年-1990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文学家,画家。
民国十大才女之八:谢婉莹
谢婉莹(1900年─1999年),福建福州长乐县人,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翻译家。
民国十大才女之九: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福建省福州闽侯县人,是中国第一个女建筑学家。
民国十大才女第十位: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1995年),上海人,作家。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租界,家世显赫,祖其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着,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着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与大汉奸胡兰成交往并姘居,成为一生之历史污点。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病逝在美国。享年75岁。
‘叁’ 当民国四大才女与民国四大美女碰到一起,你最喜欢哪个
民国是指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期间。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任何时代都不缺乏美女,二十一世纪初,后人根据当代人的某种审美观和当代的知名度所评选出了民国的四大美女。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民国优秀的才女与美女们。
民国四大才女-张爱玲
民国四大美女中,张爱玲可能是最被当代人熟知的一位。张爱玲,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改名张爱玲。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不够宽广,却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这些作品,既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柢,又突出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心理描写技巧,并将两者融合于一体,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她有很多被大家所熟知的经典语录比如:
1、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说的话。
2、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出自《张爱玲语录》
3、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出自《张爱玲语录》
4、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出自《张爱玲语录》
5、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
6、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
张爱玲这个幽艳女子在文学的历史长卷上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又飘然远逝。隔了时空,隔了世俗,纵然红衰翠减,她仍以非凡的才能、幽冷的目光和华美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响亮而有穿透力的句子,如同江天上不绝的潇潇暮雨,洗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
吕碧城,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父亲是光绪三年进士及第,曾任山西学政,家学渊源。吕家有姐妹四人,吕碧城是老三。吕碧城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她是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民国四大才女-石评梅
石评梅生于1902年,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父亲是清末举人,其家庭为平定城内一个书香门第。石评梅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而自取笔名石评梅。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仅活了26岁。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着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民国四大才女-萧红
萧红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萧红因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萧红一生受尽白眼冷遇,她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是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绝给定、拒绝平庸,这不仅体现在她对传统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不管是从题材选取还是手法运用,萧红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萧红将北方乡村特有的荒凉旷野下人们的生存状态、风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的带入文坛,使文坛既陌生又无限新奇。
以上就是民国四大才女,有才华,有自我的思想及坚持,都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后人尊敬。
接下来,民国四大美女来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女都有高度的关注度,很多古诗词都有对古代四大美女的描绘,可惜我们不能凭着想象,不能见其真像,而民国四大美女,依赖于科技的发展,近百年前的美女,我们今天有幸可以看到。
民国四大美女-陆小曼
陆小曼生于1903,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2]。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她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着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2岁。
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
林徽因1904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国着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着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从上不难看出,林徽因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子,难得的美女加才女。
民国四大美女-周璇
周璇192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电影演员、歌唱家。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团,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关注。1932年发行个人首张唱片《特别快车》。1934年凭借歌曲《五月的花》成名,同年她在上海《大晚报》举办的“广播歌星竞选”中名列第二。1935年进入电影圈。1937年主演的剧情片《马路天使》成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华人地区流行。1938年签约上海国华影业公司。1941年《上海日报》举办“电影皇后”评选,周璇在当选后婉拒了“电影皇后”的荣誉。1946年赴香港发展。1947年主演爱情片《长相思》,由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夜上海》成为华语歌坛的代表作品之一 。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1951年因突发精神病而被送入医院治疗。1957年9月22日,在上海病逝。
民国四大美女-阮玲玉
阮玲玉,原名阮凤根,1910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县,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后自动退学,中国无声电影时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的英格丽·褒曼”,在民国时期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蝶。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的阮玲玉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后辍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代表作有《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三个摩登女性》等。
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已经停留在黑白照片的她们留下的书籍影视作品无疑都给这个世界添加了绚烂的一笔。
不过在四大美女里面我最喜欢的是阮玲玉,而在四个才女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周爱玲,这个是看自己的感觉和对历史的了解。
‘肆’ 她是民国第一美人,却让丈夫娶好友为妻,婚后生活如何
在古代,京剧中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人来演的,因为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更别说站在台上唱戏了,一直到民国时期,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有女子站上舞台。
第一个演戏的女子是严珊珊,同时也是民国第一美女,因此她的感情备受关注。她的丈夫也是演员,两人非常恩爱,但是她却让丈夫娶好友为妻,婚后三人和平共处。
婚后严珊珊果然没有刁难她,还和她以姐妹相称,彼此之间不分大小,三人倒也相处得颇为和谐,从未争风吃醋,也很少发生争执。严珊珊因为一直忙碌事业,因此为丈夫生于了两个子女,林楚楚则专心在家相夫教子,为丈夫生下了9个子女。
不得不说,严珊珊是真的很大度,虽然在当时,一夫一妻制仍是主流,但哪个女人愿意和他人分享丈夫呢?也有可能是因为她事业心比较重吧,所以想专心事业。
‘伍’ 广东女孩漂亮吗
中国各个省份的美都有不同特点,比如湖南的湘妹子多情美,四川的川妹子泼辣美,山东的姑娘高挑美,江浙一带的说吴侬软语的姑娘知性美等,而广东的美女多确更多是建立在都市靓丽美,广东可以说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来共同建设,这其中女孩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美女如云的现象。广东目前经济总量排在国内首位,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并且广东的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高,各行业职位多以都市白领为主,所以处在都市工作的女孩普遍打扮青春靓丽,楚楚动人。并且在珠三角城市的工作氛围中,女孩普遍透着一股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能留下来的都是精英,而长相甜美也会加分不少。
另外广东地处我国南方,气候环境相比于北方要炎热不少,基本上一年四季有三个季节只穿短袖就可以,而短袖服装相比于冬装更能体现身材。当年有环肥燕瘦,不同朝代对美的定义不同,到了当代又发展为以瘦为美,很多女孩子穿夏季服装时体现了好身材,在当前的审美眼光中,好身材也代表美。
另外就是广东处在我国开放的前沿,流行元素比较丰富。当年闭关锁国之时,只有珠三角的广州为通商口岸,所以广州的思想开放程度比较高,即便到了当前,很多国际上流行的元素进入我国也会率先在珠三角体现,这就使广东女孩更加贴近国际,更加体现当前的国际美。
‘陆’ 民国四大美女分别是谁
陆小曼(1903-1965),近代女画家,江苏武进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学生时代的陆小曼,不仅才能出众,美丽也含苞欲放,初露魅力。她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她为“皇后”。1922年和王赓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周璇(1918-1957),江苏常州人,中国早期电影着名女演员、民国时期着名歌唱家。她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号称“金嗓子”。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曲的人,也会对她那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阮玲玉(1910-1935),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人,出生于上海。阮玲玉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广大观众由衷的倾慕。
‘柒’ 民国时的女明星有哪些
胡蝶,1908年出生于上海提篮桥怡和码头附近的民房里,幼年随父母迁居天津、北京、广州等地,漂泊不定的生活练就了能同时讲一口漂亮的“京片子”“上海话”“粤语”,同时也为其演艺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的倾城美颜曾令少帅张学良所倾慕,据传,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张学良和胡蝶正在北平跳舞!
张织云,原名阿善,广东番禺人;幼年移居上海,早年家庭不幸,父亲早逝!生活拮据的阿善在那时就经常帮助母亲到别人家里做工,1924年报考电影演员,后凭借出色的演技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影后!
‘捌’ 民国四大美女是哪四位
民国四大美女是:
1、陆小曼:
阮玲玉,原名阮凤根,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省香山县南蓢左步头乡,中国内地女演员,上海崇德女子中学肄业。192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挂名夫妻》,从而开启演艺生涯。
‘玖’ 如果说民国时期评选四大风流美女,你会想到谁吗
民国时期,美女多多,要说风流,余美颜是当之无愧的1姐,其他3位该是谁?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民国时期4大风流美女
一、余美颜
陆小曼,北京名媛场的标志性人物,出门时,后面都跟着十来米的长队(太夸张了)。
连胡适都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1922年,陆小曼与王庚结婚。第三年,王庚被任命为哈尔滨警察局长。
王庚忙着做官,他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徐志摩与陆小曼朝夕相处,很快,两个富有浪漫情怀的情种就双双坠入爱河。
1925年,陆小曼与王庚离婚
‘拾’ 民国时期都有哪些女神级人物
董竹君(1900年-1997),江苏省海门市人,是一个洋车夫的女儿,早年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后结识了夏之时,进而跳出火坑,结成伉俪。后来,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历尽艰难险阻,她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卓别林访问中国时,曾在锦江饭店品尝香酥鸭子。解放后,董竹君将饭店无偿捐给了政府,后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董竹君享年97岁,生前着有自传《我的一个世纪》,着名导演谢晋以其经历拍成了电视剧《世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