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主席胡志明曾有几位中国妻子
越南主席胡志明曾有几位中国妻子?
根据史料,胡志明年轻时曾在越南国内有过一个妻子,但不幸过早牺牲。后来他长期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并与中国姑娘产生爱情,还结了婚,回国后他便终生未娶。但是这个中国姑娘究竟是谁?笔者查了不少文章,竟然出现了两个名字——曾雪明和林依兰。黄铮、李永军、孔可立等人认为是前者;染益新、袁方等人则认为是后者。
那么,到底曾雪明和林依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还是本来只有一个人,却混淆成了两个人?又或者本来只有一个人,而另一个人根本就是瞎编的?若是一个人,她是曾雪明还是林依兰?看这两派文章的说法,都似乎言之凿凿,难分对错。历史就是这般扑朔迷离。
我个人认为有两人,即曾、林是两个不同的人。
1:先看曾雪明一说。
曾雪明1905年生于广州,原籍广东梅县松口镇,1926 年与胡志明举行婚礼,婚后两人一起生活了半年多时间。1927 年5 月胡志明离开广州后,就与妻子失去联系而未能再相聚。从此,这一对有情人,一个未再嫁,一个未再娶,天各一方,都过着独身生活,生死相恋,直至辞世。
1925年曾雪明在广州一医务所任助产士。当时广州正处于中国大革命的高潮及中心地,何香凝、邓颖超、蔡畅开办了妇女运动讲习所。受革命思想影响,曾也时常去妇运所听演讲,参加活动。
胡志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受共产国际派遣任中国顾问鲍罗廷的翻译,于1924年11月来到广州,化名李瑞。1925年的一天,曾雪明去妇运所找蔡畅,下楼时在楼梯拐角处巧遇正要上楼的李瑞。不经意的礼让和对视中,李瑞被这位长着鹅蛋型脸,皮肤白誓,文静端庄又显聪慧的广州姑娘所深深吸引,禁不住询问蔡畅她的芳名及有关情况。蔡畅见李瑞情有独钟,便会意地介绍了曾的情况,并与邓颖超一起做红娘(还有一说红娘是越南革命青年林德树的中国妻子梁惠群),使这对有情人建立了恋爱关系。
当时曾雪明仅知李瑞是鲍罗廷的翻译,越南革命党人。旧中国封建意识浓厚,女性绝少自由恋爱,更何况李瑞是越南人,35岁“高龄”尚未结婚,曾家能否同意这门亲事?好在曾家还是比较开明进步的。为考证李瑞的人品才学,其二哥曾锦湘(早年留学美国,并和孙中山是故交,精通5门外语,文笔精绝,曾应孙中山之请为其撰写文章)专程请李瑞作了一次长谈。李瑞的谦朴、务实、自信、热忱、远见卓识、献身精神、丰富的阅历及精熟纯正多国外语令曾锦湘深为折服,他代表曾家同意了这门涉外婚姻。
1926年10月曾雪明与李瑞在广州正式举行婚礼,地点在市中心财厅前的太平餐馆,这也是一年前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请客的地方。邓颖超、蔡畅作为证婚人、媒人主持了婚礼。苏联顾问鲍罗廷、顾问助手张太雷到场祝贺,婚礼热烈而隆重。这短暂的不到一年光阴,婚后的生活幸福而甜蜜。曾对李瑞的饮食起居照顾得颇为周到,堪称标准的贤妻良母,使这个21岁就离家出走,浪迹天涯的“游子”,在15年后又有了“家”的温暖感觉。这也是胡志明年谱中唯一没有文字记载的近一年空白时间。
1926年6月至12月曾雪明在妇运所继续学习了半年。此年底她怀孕了。李瑞喜出望外,盼望尽快做上父亲。但曾的母亲梁氏得知此事后,深恐女儿有了小孩会随夫离去,力劝她堕胎。父亲早亡,母亲暮年孤独,曾母命难违,为尽孝道,顾不了丈夫李瑞的苦苦相求,忍痛含泪做了堕胎手术,留下了终生遗憾。
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1927年4月蒋介石策划中山舰事件,彻底背叛革命,疯狂围剿捕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血腥的屠杀震惊了世界。在严峻形势下,因共产国际指示无法携带家属,李瑞只好独自随苏联顾问团经武汉转上海,后经海参崴赴莫斯科。自此天各一方,夫妻分离。由于曾雪明过去认识的革命志士相继被捕或转移,无法再与李瑞取得任何联系。悲伤绝望之余她只得来到母亲身边,在顺德县当助产士。这期间,李瑞曾从外地两次托人带信和寄信与曾联络,都没有成功。
1929年12月胡志明到香港从事革命,化名宋文初。1931年6月他被港英政府逮捕,关押在维多利亚监狱。为打这场官司,宋找到曾雪明的群姐,得到了她的热情援助,群姐请律师帮他打赢了这场官司。曾从群姐那里得知宋文初就是自己丈夫李瑞时,曾专程赶到香港探监,但未能谋面,伤心而返。后当群姐落魄时,曾为感激她曾援助过自己丈夫的侠义心肠,亦倾囊相助。
曾雪明痛下决心,守节如玉,从一而终。她冥思苦想夫妻再相聚的一天能够到来。日月如梭,转瞬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1950年5月,她在《文汇报》上看到越共主席胡志明的肖像、毛泽东主席发给胡60大寿的贺电、胡的生平事迹文章,才意识到自己多年来魂牵梦萦的丈夫就是胡志明。为证实这个想法,曾通过种种途径想设法与胡取得联系,但均未能如愿。1953年曾到广州西区第八保健站工作,1958年并入广州西区大联盟保健站继续任产科医生至退休。
同年,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蔡畅肯定了李瑞即胡志明化名,并证实曾、胡的婚姻关系。广东省委书记区梦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也先后会见了曾雪明。但此事终究涉及两国关系,胡志明是否知道妻子尚在人世,为何不通过中共中央寻觅失散多年的爱妻,就不得而知了。
胡志明主席经历了与曾雪明饱受磨难的婚姻之后,由于联络中断,又一心报国,亦是独守终生不曾再婚。其实,他以“志明”为名,就有了记在心中,永沫不忘(曾雪明)之意。他多次向陶铸等中共同志打听过曾的下落,只是毫无结果,从此对寻妻、娶妻之事心灰意冷,坦然过着独身生活。年深日久,这一段至死夙愿未偿的国际婚姻的内幕,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知情者寥若晨星。
1969 年9 月胡志明与世长辞。听到这个消息,在广州的曾雪明悲痛万分地在自己寓所南面墙上挂了胡的遗像,像框上披着黑纱,遗像前设置香烛台,点上香烛,摆上鲜花。她向单位请了丧事假,一连几天面对胡志明,时而站着,时而坐着,默默凝视着,万般哀思尽在不言之中。
曾雪明孤身一人直至1991年11月饮憾去世,享年86岁,遗体火化,洒向大海。人们在清理她的遗物时,看到有保存完好的胡志明像,1949 年上海八月出版社出版的《胡志明传》,195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胡志明》小册子,1960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胡志明《狱中日记诗抄》,以及数页已发黄的刊登有胡志明资料的剪报。此外,还有她写给胡、而胡无法收到的信函底稿。
2:再看林依兰一说。
1923年冬,正在莫斯科学习的胡志明,任凛冽的寒风和冰凉的雪水钻入脖颈,泪水悄无声息地从眼中涌出,打湿了指间的信笺。这封信带来的是噩耗:他的忠实伴侣阮清玲被敌人杀害了!
胡志明和阮清玲是在上世纪20年代第一个春天认识的。那年,胡到欧州寻找真理和革命火种,搭船回国途中两人在海上邂逅相识。阮不顾家里反对,毅然投身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传播革命火种,成为胡的忠实伴侣和得力助手。阮在越南妇女界一呼百应,是位有魄力和威望的妇女领导人。可万万没有料到,就在胡前往前苏联学习革命经验之际,由于叛徒出卖,她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引诱、威逼,阮坚贞不屈,至死不向敌人低头。
在当晚的留苏越南青年同志会会议上,胡志明当众宣布:“清玲同志已经壮烈牺牲,但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她的鲜血决不会白流,更多的人会沿着她走过的路继续前进。有这么多好战友,我相信越南的革命事业一定能够完成。我要向全世界宣告:越南不解放统一,我今生今世就不成家!”他没有想到,这句落地有声的话,将成为自己日后婚姻生活的一座大山,压得他不堪重负,痛苦不已。
1930年中国正处在白色恐怖当中,各地正加紧搜捕“共党分子”。胡志明就在此时到达广州开展革命工作。出于安全考虑,他向中共广东地下省委求助。于是,广东地下省委通过陶铸安排中共女党员林依兰和他假扮夫妻做掩护。这天,胡志明见到林,顿时惊呆了,眼前的女子分明便是自己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阮清玲!他差点失态了。
胡志明在日记中写道:“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和清玲完全相同。在那目光相撞的瞬间,我发觉自己已不再是个纯粹的无神论者。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促成我们见面。我想,一定是我的真情感动上苍,让清玲的化身得返人间。现在我要百倍于从前地爱护她,我决不会让她再一次离开我。”
为掩护胡志明在广东、香港开展工作,林依兰以一个“妻子”的身份,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两人渐渐产生了爱意。但胡担心时机尚未成熟,怕遭到她的拒绝,始终不敢表示爱意。林在胡向她倾谈心声时,也早已芳心暗许,可她认为还没到捅破窗纸的时候。
不久由于叛徒出卖,胡志明被捕。临别时他拥抱了林依兰:“坚强些,别让敌人笑我们软弱,好吗?”说着,取出贴身珍藏的日记本交给她,“我把心留下来陪你,收下吧!”
3天后胡志明被营救出来。林依兰盯着他那有棱有角的脸孔,说:“志明,你受苦了!为什么不等我去接你?”“我也想更快见到你。”说着,胡送上兰花,“送给你,喜欢吗?”看到林表情困惑的样子,他又说:“看过我的日记了吧?我相信心中的兰花永远不会枯萎。”林接过花束,情不自禁地扑入胡那宽厚的怀里。
不久后胡志明回国继续他未竟的革命事业,并担任越南党政主要领导人。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解放,林依兰已是广东省高级领导干部。几年后胡应邀访问中国,毛泽东主席立即致电广东省委及陶铸、林依兰等人到北京与胡会面。当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时,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个人久久凝视着对方,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1958年在越南河内,胡志明郑重地对陶铸说:“我已年逾花甲,和依兰相恋20余载,想尽快同她团聚。请你回去后询问一下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对这件事的看法,倘若他们赞成,我想把依兰接到河内秘密举行婚礼,了结多年的夙愿。”陶铸也非常支持他。回京后,陶铸向党中央、毛主席转达了胡的意思。毛沉吟片刻,说:“我们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不过,这事关连中越两党两国的关系,不能掉以轻心。”周恩来说:“我认为应该跟越南共产党的同志们协商一下,假如他们不反对,我们决不做绊脚石。”
但是,越南方面却阻力重重。在北越中央政治局会议室里,胡志明终于拍案而起:“我受够了!我不想再按别人意思生活!这一次你们休想说服我!”总书记黎笋没有动怒,心平气和地说:“老胡,别太冲动!凡事从长计议。我这么劝阻也是为你着想。你曾说过越南不解放就终身不娶,这句话影响很大,一旦你违背诺言,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解放南方的神圣事业。所以我宁可被你指责憎恨,也不能让越南老百姓骂我们是千古罪人!”这事也就只好不了了之。胡无力回天,默默无语两眼泪,悄悄吞下了这枚苦果。
胡志明与林依兰之间无果的恋情,对林的精神打击太大,年年望眼欲穿,盼来的却总是失望,只能独自低声饮泣。1968年她病情恶化,告别人世。临终前,她没有忘记把胡赠给她的那本“爱情日记”托人交给他,并嘱咐他节哀顺变。胡惊闻恋人去世,痛不欲生,泪如雨下。时隔一年,胡亦溘然去世。弥留之际,他还念叨着林的名字。这段上世纪中叶最令人瞩目的恋情,终以悲剧而止。
❷ 国外第一位女将军
圣女贞德(法语:Jeanne d'Arc 或 Je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徒,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最后被捕并被处决。
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在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弥额尔、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从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失地。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后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然而圣女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为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20年后英格兰军队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500年后被梵蒂冈封圣。
贞德死后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拿破仑到现在,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创作过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今天。
莉萨·诺瓦克 (Lisa Marie Nowak,1963年5月10日-)生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宇航局女航天飞机任务专家。她是第一位遭到重罪指控的在职太空人。
诺瓦克已婚,育有三个孩子。曾经执行的任务包括 STS-77、STS-89、STS-102以及STS-121。
2007年2月6日,佛罗里达州警方宣布,诺瓦克因被指控涉嫌谋杀情敌女宇航员科琳·希普曼而被逮捕,面临一级谋杀罪的起诉。[1]3月7日,诺瓦克被美国宇航局解雇。[2]
裴氏春(越语:Bùi Th? Xuan)(? - 1802)是越南在西山起义的一位着名女将军。她也是是越南历史上的一位女英雄。
裴氏春出生于平溪郡(现在是西山县,平定省,越南)。她少年就学武术,据说,是一个强壮的女人。传说她曾救出陈光妙 将军从老虎,谁后来成为她的丈夫。她和陈光妙加入早西山起义,并赢得了许多战役。她帮助西山军队训练的大象,在许多战役参加了会议。她被称为西山五凤书之一
琳迪·英格兰(Lynndie Rana England,1982年11月8日-)肯塔基州人,美国军人,为伊拉克战争之阿布·葛拉比(Abu Ghraib)监狱虐囚门事件主要关系人之一。
❸ 越南非常有名的几位女明星,哪个最漂亮
都不认识
❹ 直击:越南非常有名的几位女明星,哪个最漂亮
越南有名的女明星有很多,其中最漂亮的是我蒂亚弗斯。
❺ 越南最漂亮的皇后阮友兰,她最后的结局怎样
在最好的年纪里忍受不了老公的风流成性,最后只得默默在一处小村庄里孤独终老,最后还是心脏病去世了,连生活都没好好享受过就死了。这位最漂亮的越南皇后,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你说她可怜吧,确实也是,自己的老公风流,忘了自己去找其他人,自己孤独终老而死。你说她不是特别可怜,也有道理,毕竟她不像其他越南女人一样被老公欺负,她也拥有很漂亮的容貌。
生活有甜有苦,就像越南王后一样就算前半辈子过的多好多好,但最后还是一个人孤独终老,老公,女儿都没陪在身边,就这样悄然离去,这真是令人感到惋惜,也感叹生活的无常变化。
❻ 越南的四大美女有谁
应该是没有,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沉鱼
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容貌,都惊艳得沉入江底。
落雁
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闭月
传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禅比月亮还漂亮,称为“闭月”。
羞花
传说杨玉环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
❼ 世界历史传奇女性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神秘女人——哈特谢普苏特
差点被从历史上抹掉的女王
突然消失的女王
情人和不修金宇塔
2.一笑幅目的绝代美女——海伦
神话中的美女
残酷的战争
木马计
3.第十位缪斯——萨福
莱斯沃斯岛上的萨福
蛆的莳檀基督鞋会焚毁
4.美貌与智嚣的玩笑——“埃及艳后” 克丽奥佩特拉
依靠两位罗马境坤登上女王宝座
美貌还是智董:扑朔迷离的“埃及艳后”
5.尼禄之母——小间格里皮娜
每次婚蛔挥是政治投资
通过乱伦控制儿子
死和儿子之死
6.挑战罗马——芝诺比妊女王
女王战士
与罗马皇帝的战争
7.她挽救了自己民族的命运——以斯帖
波斯王朝的犹太王后
挽救灭族之祸
犹大人复仇
8.与明治天皇比肩的女天皇——推古女天皇
第一个采用“天皇”称号
支持圣裤大于进行“推古改革”
9.北欧三个国家的国王——玛格酾特一世
丹麦与挪威共主邦联
卡尔马同盟
去世
10.法国民族精神的蝈起——圣女贞德
少女贞德
臭尔良欢家女
贞德之死
11.做过英国和法国王后的女人——艾丽诺
波尔多的漂亮女孩
从法国王后到英国王后
重新掌权
12.俘虏法国国王的争斯兰女王——珍珠小枝
从奴隶到女王
俘虏法国国王的女人
马穆鲁克王朝的奠基人
死于宫廷斗争
13.一次离婚导致世界天翻地厦——凯瑟琳王后
离婚的起因
英国教会独立
离婚之后的世界
14.使英国唱起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曲折的童年和登上王位
整合四分五裂的英国
童贞女王
宗教.战争,王位继承
15.美丽的悲情女王——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
英格兰国王和法国王后
法兰西岁月
重返苏格兰
亡命英格兰
16.传奇女王——克里斯蒂娜
少女时代的克里斯蒂娜
开明的女王
毅然放弃王位
在罗马的日子
17.使酉班牙成为欧洲第一强国的“天主教女王”
——伊莎贝拉一世
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驱逐阿拉伯人境一西班牙
“天主教女王”——宗教裁判所的支持者
赞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8.路属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
女巫用官蛀仑成为国王的情妇
耀眼的玫瑰
文化的赞助人
千古功罪
19.俄国历史上第二个被称为“大帝”的君主——叶卡捷琳搏二世
一十德国姑娘赢得了俄罗斯人的心
政变上台
开明专制
风流成性
争霸世界
20.十八世纪欧洲最有权力的女人——奥地利特曹莎女皇
争夺奥地利王位的女人
开明专制
21.她的奢侈使法国进入了汹涌的大革命时代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
从奥地利公主到法国王后
骄横奢侈的王后
大革命浪潮
22.拿破仑的皇后——约瑟芬
拿破仑写给约瑟芬的书信
慧恨识英雄
不忠的传闻
离婚
最后的岁月
23.欧洲的老祖母——维多利亚女王
德国直统的英国女王
“统御七海”
欧洲的老祖母
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最后境沿者
24.伟大的护士——南丁格尔
惟一的志愿就是当一个好护士
“提灯女神”
南丁格尔誓言
25.一本小说引起了一场战争-——斯托夫人门
悲天悯人的伟大作家
一本书引起一场大战
《汤姆叔叔的小屋》
26.没有童话的公主——茜茜公主
几乎是从孩子就变成了皇后
没有童话的公主
匈牙利女王
被刺杀
27.末世的坚韧王妃——明成皇后
与大院君的恩怨
大院君的再起和明成皇后遭难忠州
风雨飘摇
文妃之死
28.和平之母——贝莎·冯·苏特纳
诺贝尔的转变和和干奖的设立
少年时代
和平也需要创意
上帝把废除战争的使命交给体的书了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9.科学史上不朽的名字——玛丽.居里
你知道居里夫人叫什么?
求学巴黎
志同道合镭之光
荣誉面前金子般的心
卷入丑闻的核心
30.永远的经典——香奈尔
一贫如冼的孤儿
改变风尚的女人
“我爱过的男人,永远会记得我”
31.“世界现代舞之母”——邓肯
舞蹈解放了女人的身体
人皆能舞
凄美的爱情
32.偷走了英国国王的美国女人——辛普森夫人
偷走王储的心
爱江山更爱美人
辛普森夫人是纳粹间谍,
33.间根廷玫瑰——贝隆夫人
阿根廷的精神偶像
从私生女到交际花
结识“真命天子”
日报廷玫瑰风摩欧洲
玫瑰凋零
34.永远羹甫——奥黛丽.赫本
天使在人间
回到人间
爱情
35.印度第一位女犀理——英迪拉.甘地
尼赫鲁的独生女儿
成为印度第一位女总理
百忻不挠,二度执政
香稍玉殒
36.以色列之母——梅厄夫人
犹大复国主义的先锋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37.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大英帝国第一位女首相
纵横捭闻
38.生命的尊严——特蕾莎修女
为穷人而生
垂死之人的尊严
麻风病人
❽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女皇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女皇?
中国武周王朝(共1位)
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即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生母,武周皇帝;14岁进入唐帝国皇宫,因美貌和胆识为太宗所赏识,后与太子李治(后来的高宗)有染;649年太宗死,高宗即位,以先帝嫔妃身份入感业寺出家;651年奉诏重入唐宫;经过一系列宫廷斗争,于655年成为高宗皇后,开始干预朝政,创垂帘听政制度,称“天后”(高宗称“天皇”),掌握实际权力;684年其夫高宗死后先后立其子中宗和睿宗为帝,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继续掌权;690年迫睿宗李旦退位,遂革唐命,自立为女皇帝,称尊号“圣神皇帝”,建立大周,史称“武周革命”;705年因“五王政变”被迫内禅于皇太子李显,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亦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太上皇;死后谥号多次改动,其孙唐玄宗时定谥则天顺圣皇后。她自从成为高宗皇后起就开始掌握最高权力直到退位,历时50年;在位期间对外战争多数胜利,巩固并拓展了中华帝国的版图;开创殿试和武举,发展了科举制度;继续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国家较贞观之治时期更有所发展,史称“武周之治”。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皇后,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庭帝国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奥四世死后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为帝,为皇太后,掌握实际大权;797年又废儿子,自立为女皇;802年被废黜,伊苏里亚王朝告终。她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的男皇帝(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的女皇帝(希腊语:βασίλισσα,英语:empress)称号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又称“正统嫡系佐伊”,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皇帝罗梅纳斯三世皇后,拜占庭帝国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助其登位为米海尔四世;1041年米海尔四世死,她立侄儿兼养子米海尔五世为帝;米海尔五世图谋将她排除,但她被忠诚于马其顿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拥立,废米海尔五世,作为马其顿王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位皇帝共同执政。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庭帝国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与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三位皇帝共同执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与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两人执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无嗣,1056年临终前指定米海尔六世即位,马其顿王朝告终。
越南(共1位)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称昭圣公主;1224年因惠宗长女顺天公主已嫁,又无男嗣,乃立其为皇太女;同年权臣陈守度废惠宗,立其为帝,时年仅七岁,实际权力掌握在守度手中;1225年嫁守度侄陈日煚(即陈太宗),同年禅位于夫君,降为昭圣皇后,李朝为陈朝所取代;因无子嗣,于1237年被陈守度逼令太宗废其后位,复称昭圣公主;1258年太宗内禅于太子陈晃,是为陈圣宗,圣宗遂娶昭圣公主为皇后,为乱伦之举,同年生子陈昑(即后来的陈仁宗);死后谥昭皇帝。她做过女皇,后又成为父子两代皇帝的皇后,儿子也是皇帝,是越南史上的传奇女性。
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共4位)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全名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后,俄罗斯帝国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为立陶宛一农民之女,在大北方战争中为俄军所俘虏,旋为彼得一世所宠,成为他的情妇;1712年正式成为彼得一世的皇后;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后得到近卫军支持,成为女皇。在位时间短,政治上无所建树;她与彼得一世育有二子五女,其中二子三女皆早逝,唯次女与此女长大成人,次女即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死后无男嗣,令继孙彼得二世继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全名安娜•伊凡诺夫娜,俄国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罗斯帝国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与库尔兰公爵结婚,但不到三个月其夫死,遂以遗孀身份成为库尔兰女公爵,以后终身未嫁;174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后无嗣,遂即位为女皇;在位期间长期对外用兵,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亦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联合对抗波旁王室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并取得胜利,但在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第四次俄土战争)中受挫;以风流着称,无后,令其甥孙伊凡六世继位。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全名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其甥孙伊凡六世,自立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继承人自居;在位期间鼓励商业发展,使俄国经济有所复苏;资助文学艺术创作,创建莫斯科大学和艺术院;对外参加七年战争,与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结盟,对普鲁士作战屡屡获胜;但她给贵族以特权,使广大农奴处境更加艰难;亦以荒淫着称,终身未婚,死后无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继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全名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三世皇后,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本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于后来的彼得三世为妻;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死,无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皇后,同年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为女皇。其在位期间发动第五、六次俄土战争并取得胜利,击败奥斯曼帝国,吞并克里米亚汗国,获得黑海的出海口;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使俄国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地跨欧亚大陆的全世界最大帝国,故被尊称为“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另一个是彼得大帝);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旧保守,反对法国大革命;亦以风流着称,男宠众多,两个儿子(包括后来继帝位的保罗一世)都有可能是她与男宠之子(因为其夫彼得三世没有生育能力)。
日本(共8位、10代)
(这个存在一定争议,因日本自天武天皇才开始改称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称号应为大王,所以推古天皇及皇极天皇应不在此列。)
推古女帝(592年—628年在位):钦明天皇之女,敏达天皇妹、皇后,崇峻天皇妹,日本历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杀害后被拥立为天皇;即位初立侄儿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推行改革;在位期间限制贵族权力,推崇佛教,4次遣使团访问中国隋朝,开创飞鸟时代;屡次发兵朝鲜半岛,讨伐新罗,未果。
皇极女帝(642年—645年在位,重祚为齐明女帝,655年—661年在位):舒明天皇皇后,孝德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后被权臣苏我虾夷拥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发动宫廷政变,灭苏我入鹿,乃内禅于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后于次年重祚,而实权掌握在儿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统治后期奢侈挥霍,广营宫室;在位最后一年发兵朝鲜半岛,支援百济,对抗新罗和大唐联军,未交战先病逝。两年后(663年),日本、百济联军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
持统女帝(690年—697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后,日本历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后临朝称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于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内禅于其孙文武天皇,称太上天皇;统治期间日本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开始了白凤时代。
元明女帝(707年—715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持统女帝妹、儿媳妇,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亲,日本历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孙、也是儿子的文武天皇死后,由于其侄儿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5年内禅于其女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710年迁都平城京,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的“奈良时代”;715年内禅于女儿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
元正女帝(715年—724年在位):草壁皇子与元明女帝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内禅,乃即位;724年内禅于其侄儿圣武天皇,为太上天皇。
孝谦女帝(749年—758年在位,重祚为称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圣武天皇内禅,乃即位;758年内禅于远房表弟淳仁天皇,为太上天皇,仍掌握实际大权;764年因藤原仲麻吕之乱,废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间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国,是“奈良时代”的全盛期;晚年宠信道镜法王,颇多弊政。
明正女帝(1629年—1643年在位):后水尾天皇与德川和子之女,日本历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后水尾天皇内禅,乃即位;1643年内禅于异母弟后光明天皇,为太上天皇。
后樱町女帝(1762年—1770年在位):樱町天皇之女,桃园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后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园天皇死,由于桃园天皇之子英仁(后来的后桃园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内禅于侄儿后桃园天皇,为太上天皇,继续辅政。
印度帝国(共1位)
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77年—1901年在位),即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之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属印度皇帝,英属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获得“女皇”称号的君主,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侄女;1837年其伯父威廉四世死后即位为英国女王;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击败大清帝国,签订《南京条约》,开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先河;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称号;其在位期间英国空前强盛,经济、科学、文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殖民统治方面,使大英帝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第二个“日不落帝国”(第一个是西班牙帝国),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如今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她的名字来命名的;其子女众多,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有“欧洲的祖母”之称。
阿比西尼亚所罗门王朝(今埃塞俄比亚,共1位)
佐迪图(1916年—1930年在位):阿比西尼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称号是“众王之女王”);1913年其父孟尼利克二世病故,其异母姐妹之子埃雅苏五世继位;1916年埃雅苏五世被废,遂即位为女皇,以堂弟塔法里•马康南亲王摄政并立为皇储;后与摄政王在改革还是守旧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秘密策动前夫发动地方叛乱,但被摄政王镇压;1930年4月在惊恐中病逝;摄政王即位,即阿比西尼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857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