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傅雷写下的家书受万众景仰
中国现代文化史上,
两个人很重要,
一个是“不宽恕”的鲁迅,
一个是“大爱”的傅雷。
——这是钱钟书对傅雷的评价。
傅雷是我国着名的文学翻译家、
艺术鉴赏家兼评论家。
此外,
他还是一个严格、尽责的父亲,
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
留学海外之后,
通过书信的方式
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
这些家信编汇成册,
就是着名的《傅雷家书》。
傅雷的译本,除了人名有点洋味外,
文章本身几乎看不出翻译痕迹。
“既展现了原作之神,
又展现了中文之美。”
而《傅雷家书》更是
跟《曾国藩家书》一样,
被奉为"教育圣经"。
金庸曾评价说:
“傅雷先生的家书,
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
如何作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读了之后,虽自惭不能做到,
却心向往之。”
读过《傅雷家书》的人,
可能会为傅雷与傅聪那种
亦父子亦师生亦朋友般的感情所感动。
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
其实,傅雷与傅聪的父子关系
并算不上典范。
读《傅雷家书》,
我们都能感受到
傅雷内心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他在信中多次向儿子“忏悔”:
“孩子,我虐待了你,
我永远对不起你,
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傅雷为什么要忏悔?
因为在儿子年幼时,
傅雷确实是一个
严厉到几近“残酷”的父亲。
杨绛在《记傅雷》里面写过,
她与钱钟书到傅雷家作客,
大人们在客厅聊天说笑,
傅聪傅敏两兄弟躲在门后听,
结果傅雷发现了,当场冒火:
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
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
一个孩子想是哭了,
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
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
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
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
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
大家又坐了一会辞出,
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傅雷家书》“代序”的作者楼适夷
曾经吐槽傅雷有点“残酷”,
孩子们在他面前都小心翼翼、
大气不敢出,
只有等他出门了,才敢大声笑闹:
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
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
不能有所逾越。
比方每天同桌进餐,
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
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
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
饭菜咀嚼,
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
傅雷的这种性格和作风,
跟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系。
傅雷生于1908年4月7日,
出生时哭声洪亮,
长辈们便以“雷”为其命名,
以“怒安”为字。
一字成谶,自此,
他的人生波涛如怒,烈性似酒。
4岁那年,父亲为乡绅陷害入狱,
含冤未得昭雪,抑郁而死。
其母为营救丈夫而四处奔走。
以致无暇照料孩子,四死其三,
只有傅雷一人侥幸生存下来。
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傅雷身上,
从此以一种极端方式督促傅雷学习。
傅雷小时候贪玩不爱读书,
母亲就拿绳子把傅雷绑在桌腿上,
对着父亲的灵牌,要他认罪悔过。
傅雷温习功课开小差,
母亲就在铜钱的方孔中塞上蜡烛头,
点燃之后,贴在傅雷的肚脐眼儿上,
一滴一滴的蜡烛油烫得傅雷哇哇叫,
大喊“救命”。
邻居曹家女主人听到跑过来,
目瞪口呆:“鹏少奶奶,
你怎么能对孩子下手这么狠啊,
你想整死他吗?”
母亲确实试过要把傅雷扔到河里,
甚至还试过在家里上吊,
以死相逼,都是希望傅雷能够
“用功上进,好好读书”。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傅雷,
性格棱角分明,眼光十分挑剔。
他认识到,在这艰难人世生存,
懦弱无能是无法活下去的,
他也将严格的教育用在儿子身上。
1934年,儿子傅聪,
3岁便表现出音乐天赋,
6岁开始学钢琴。
傅雷亲自编写教材,
给孩子制定日课,以身作则,
亲自督促,严格执行。
傅聪按照父亲的规定,
每个上午和下午,几小时几小时地练习弹琴,
有时弹得十分困倦,手指酸痛,
也不敢松弛一下,
只好勉勉强强地弹下去。
5岁时,傅聪在客厅写字,
父亲在吃花生,不知何事就火了,
“顺手抡过来蚊香盘,
击中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后来,傅聪对杨绛诉说:
“爸爸打我真痛啊!”
对1937年出生的次子傅敏,
傅雷是同样强势而粗暴,
只不过是往相反的方向。
大概是从小被哥哥耳濡目染,
傅敏在初中毕业的时候,
向父亲提出想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傅雷坚决不同意,父子大吵了一架。
对此事,傅雷给出三个理由:
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
两个负担不起;
第二,傅敏不是搞音乐的料子;
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
初中都毕业了还想学,太晚了。
最后傅雷意味深长,补了一句:
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果然被他说中了,
傅敏真是当了一辈子
中学教师。
傅聪则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大钢琴家。
1979年,
傅敏去伦敦探望哥哥傅聪,
所有人都以为
他会去投奔安逸的生活,
但是他没有。
1980年,傅敏回国,
继续做一名中学教师,
并向学校提出要求:
第一,出国前,
他已是校外语教研组组长,
回来后,他不想再当任何“长”;
第二,准备离婚,
没房,申请住在校内。
“我要腾出精力,
一边教课,一边编家书。”
傅雷的确实很强势,
对儿子的教育有执念,
但他以身作则,
是一个学有所成、人品高洁的学者。
他对自己也同样严苛。
他对自己的译文要求之严,
到了一种“吹毛求疵”的地步。
在1963年给当时还是年轻译者的罗新璋
(后为着名文学翻译家)的
信中可见一斑,
他明确表示:
“鄙人对自己译文从未满意,
他最初翻译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时,
住在沦陷中的上海。
当时,傅雷“闭门不出,
东不至黄浦江,北不至白渡桥,
避免向日本宪兵行礼”,
成天致力于翻译工作,
意在让一个个有热血的青年从沉沦中奋起,
寻找反抗的道路。
1937年刊出第一卷,
120万字四卷本11941年出齐。
到了50年代,
他又觉得之前译得不好,
花了两年时间重头翻译。
1961年,傅雷与傅敏在上海江苏路寓所前的小花园
对别人翻译中的错误,
傅雷也持了一种“苛刻”的态度,
大概是他不容许那些文字上的
差错出现在译文中,
大概这些错误排成了铅字,
印成了书后太扎眼,
太“煞风景”,让他看不下去。
杨绛在《忆傅雷》中谈道:
1954年,有一次,
在北京开翻译工作者的会议时,
傅雷未能到会,
只提交了一份书面意见书。
在那份意见书中,
傅雷信手举出当时翻译作品中
许多谬误的例句。
此一“挑人错以示众”之举触了众怒,
很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
还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
为此,钱钟书还写信批评过傅雷,
劝他多多与人为善。
钱钟书写信批评他之后,
他有段时间甚至不理钱杨两口子,
但不久,就又恢复了书信来往。
他在总结自己时曾说:
“我年过半百,世情已淡,
而且天性中也有极洒脱的一面,
就是中国民族性中的‘老庄精神’,
换句话说,我执着的时候非常执着,
摆脱的时候生死皆置之度外。”
可见,傅雷是个多么认真的人。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
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这是傅聪1954年出国留学临行时,
傅雷唯一的叮嘱。
从此,
父子俩开始了漫长的书信交流。
傅雷的家书是从“忏悔”开始的。
“孩子,我虐待了你,
我永远对不起你,
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
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孩子,孩子,
我要怎样的拥抱你
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我想时时刻刻,
随处给你做个警钟,
做面‘忠实的镜子’,
不论在做人方面,
在生活细节方面,
在艺术修养方面,
在演奏姿态方面。”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
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
从一封封书信往来
以及日后傅聪所取得的成绩可见,
他也是遵循着父亲的谆谆教诲
一步一步成长。
那个曾经暴烈如雷的父亲,
在信中亦不乏温情流露。
1981年,
《傅雷家书》终于在国内出版。
在当时是轰动性的文化事件。
彼时,
正在中央音乐学院讲课的傅聪,
在排练时脸色苍白,神色黯然。
他那时住在北京饭店。
拿到这本书后,半宿无法入睡。
他不是个酗酒的人,
可是那晚,他喝了一瓶酒。
傅雷故居
他说,
如果你们认为我的一切
都是从我爸爸那里学来的,
那就把他看得太大也看得太小。
他也不过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非常突出的代表。
知识本身是有限的,
可追求是无限的,
有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后来谈到家书,傅聪说:
“《家书》我很少看。为什么?
我不忍卒读啊!
一翻家书,我就泪如雨下,
就整天不能自持,
就整天若有所思,
很难再工作下去。
可是事实上,
《家书》里说的话都
已经刻在我心里很深很深。
特别是父亲的遗书,
我现在一想起它,
眼泪就忍不住了,
那里边真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父亲那么朴素,很简单,很平凡,
可他有真正的人的尊严。”
附:1954年,傅雷夫妇写给傅聪的信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做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傅敏加上注释:因为父亲教子极为严格,有时几乎不近人情,母亲也因此往往在精神上受折磨),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不去,像噩梦一般,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今儿一天精神仍未恢复,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来精神的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的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这一天时我,对你妈妈都是从未有过的考验。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十九日晚
中教君说
人物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如果你相信教育的力量,或许便赞同这句话。
于国家,于民族,教育是最需延续而不可中断的事业。教育不能衰老,但做教育的人却会老去。一代一代的教育家、贤师、名师,就像一座座山峰,既是教育途中一座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一个个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更是一块块帮助教育行至高远的奠基石。
我们,铭记历史,要为每座里程碑镌刻名字,为每个山峰撰写史志,为每块基石梳理传记——记录所有属于过往但不该被遗忘的教育者。
我们,关注当下,要为每个坚守初心且锐意创新的人抒写年华——记录所有正在行进且不断反思的教育者,以及那些对教育有所启迪的各行各业探索者。
关心教育就是关心民族、人类的命运,而关注和教育有关的人,就是关注其中重中之重的一环。
复薪国学,国内领先的国学知识传播社群。
复薪国学线上APP,集教育、养生、管理等10大类目为一体,近10万分钟的多项优质课程,带你了解《长恨歌》,走进民国;线下读书会、精品课程,让《静夜思》从背变唱,让看到晚霞和鸟时的“真尼玛好看”,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线上+线下,让国学变“趣”学!
2. 品读红色家书的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百余封红色家书,时间涵盖了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写作这些家书的人们,都是那个时代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向亲人诉说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可以说,这些家书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是一部书信体的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革命的历史。
这一封封红色家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他们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这些红色家书是一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人生宝典。它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收入本书的家书都是根据原件整理,分为“依依爱恋情”、“拳拳赤子情”、“深深舐犊情”、“浓浓骨肉情”等四编,每编按书信的写作时间排序。为便于阅读与检索,我们给每封家书拟了一个标题。书信前有一段背景提示,简要提示家书的写作背景、相关事件及相关人物;后面写了简短的品读,简要分析家书的基本内容及写作风格。另配上部分书信原件的影印图片和那个年代珍藏下来的老照片,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有“身临其境”和“亲睹其人”的感觉。
3. 民国年间给长辈的家书怎么书写,我有分别年漫120多岁的父母健在,有写家书往来,我就请人代笔帮忙,
你能把年龄降低点吗?120多岁,写小说也不能这么夸吧。
4. 民国是已有家室的大师爱上了单纯的女学生最后结果如何
遗憾一词,读来总是多情,唇齿之间弥漫着伤感的气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古难全,便是人生。然而,在滚滚红尘里,也有人将遗憾活成了一种通透,错过之后,在下一份感情里,将从前的遗憾流转成陌上花开缓缓归的珍惜,孙多慈便是这样的人。
1975年,孙多慈去世,关于她的一切都尘埃落定,这个不喜多言,性格沉稳的女子,带着一生的故事远离了红尘,许绍棣伤心不已,五年后追随她而去,夫妻合葬在阳明山。
如今,世人提及孙多慈,更多的还是会先想到她与徐悲鸿的一切,但事实上,徐悲鸿对于孙多慈,真的就只是年少时候的欢喜,不管它曾经怎样绚烂热烈地存在过,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而她的生活在以后还要继续,她的真爱也在经过大风大浪后才降临。
5. 关于民国时期的书信格式(急)
感谢信:
X先生(女士)大明尊鉴,谨启者:
多谢(信的内容),本人无以为报,仅此书信以表恩谢。特此敬 敬请
大安
某某某 谨启
贺信:
X先生(女士)大明尊鉴,谨启者:
前日听闻
(信的内容),愚倍感尊崇,因此书信表达恭贺。特此恭贺 敬请
大安
某某某 敬启
请柬:
X先生(女士)大明惠鉴,谨启者:
某月某日适逢 (信的内容),恭请
阖第光临
地点:某某某
哀悼信:
X先生(女士)大明礼鉴,谨启者:
近日闻令严辞世,哀震不已,来信以表哀痛,亦请先生节哀,以免伤身。专此 恭请
礼安
某某某 谨启
(记得要用蓝笔)
寻人信:
某某日报读者惠鉴,迳启者:
近日本人之某某亲属在某地失踪,特征如下,烦请四处留意。特此启示
启示人 某某某
写信时要依据对象、书信内容以及场合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敬语。以下是信件部分称呼后的敬辞:
尊长:尊鉴、赐鉴、钧鉴、崇鉴、尊前、尊右、慈鉴
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
师长:尊鉴、台鉴、函下、帐下、左右、吾师
同学:研右、砚席、文几
平辈:台鉴、大鉴、惠鉴、阁下、足下、台右、台鉴、惠鉴、大鉴、执事、同志
平辈年幼者:青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
兄弟、姐妹:手足
晚辈:青鉴、青览、收览、知悉、见悉、阅悉、亲阅、亲览、收回、收览、如晤、如面、如握
政界:钧鉴、台鉴、勋鉴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鉴、淑览、懿鉴、懿座(懿是对年高者)
平辈女性:妆阁、妆次、绣次
文人:史席、着席、撰席
新进:英鉴、伟鉴、台席
夫妇:俪鉴
宗教:道鉴
6. 受人之托,乞丐九死一生送家书,送到后却杀了收信人,这是为什么
夜里,孙金贵突然听到一阵歌舞声,好奇地凑过去一看,顿时抽了口冷气,原来张仕竟陪着日军在喝酒赏舞。他惊讶过后,突然明白了,张仕是个汉奸!
第二天,孙金贵出了门,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听到了张仕帮日本人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他手脚冰冷,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拍了一下他,一看,竟是黑三。原来黑三无路可去,也到芜湖来讨生活了。
孙金贵突然一把抓住他,说:“当日你说命是我的,还算不算数?”黑三一愣,说:“当然。”
第二天,黑三将偷来的一把枪给了孙金贵。几天后,张仁将孙金贵找来,准备给他安排个事干。谁知孙金贵突然拨出一把枪来,对准他一口气将子弹都打完了,随后大笑着一头撞上石墙。
门外,黑三感慨落泪。
7.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叫什么名字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有两种,一种叫新式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文明新装是民国初年,融合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还有一种就是旗袍。
文明新装形制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并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文明新装裙子也比较短,但不曾缩短到膝上(在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
旗袍服装风格中西合璧,旗袍虽然是本土化的服饰,然后西风东渐之后,西式服装的腰身,拉链、亮片的装饰都在旗袍中得到表现。
(7)民国女生写家书图片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影响:
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出现,让国人眼前一亮,其经典的款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追捧,青年学生们因此也成为时尚的引领者。
以女学生为例,民国初年的女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规模化、系统化、公开化掌握知识的女性,学生敢于求新求变的热忱与激情,加上受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响,自然令民国的女学生装具有不同的意味。
时人竹枝词对他们有贴切的描述“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常素朴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女学生化淡妆或者不化妆,她们朴素淡雅的精神风貌掀起了一股文明之风,学生装也成为了“知性”、“高雅”、“文化高”的代名词,一时间成为这个时代女性的标准形象,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
人民网-话说民国女生校服:张爱玲上学时爱穿旗袍
8. 张爱玲的老师,胡适的知己,民国才女“ ”第一专业户”的圆满人生
她是中国第一位公派女留学生, 她是中国第一位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 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硕士,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教授, 她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女作家, 她在学术上、思想上独树一帜、很有见地,改变了中国近代史上女学者、女思想家罕见的现实,成为思维犀利、风格卓异的着名女才子。 她有“ ”一代才女”之称, 她是陈衡哲。 然而现在的人提起陈衡哲,大多是因为胡适的缘故,如果时光倒退民国,陈衡哲就是身份显赫的大才女。 1 受舅舅影响,决心要做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子 1890年陈衡哲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祖籍湖南,她是在母亲和祖母的抚养下长大的,曾祖母开创了一个家族传统:每个出身或嫁入陈家的女子,“ ”或出于天性或由于环境,都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或多或少的造诣”。 父亲自小教她《尔雅》、《黄帝内经》等古籍;姑姑和姨妈们在绘画、诗歌、书法等领域也都各有建树。她的祖父曾是杭州知县,父亲举人出身,长于书法,都是当地有名望的学者。 而她的母亲庄曜孚更是当时和吴昌硕、齐白石齐名的书画大家。 因此她自幼就对中国女性的文学和艺术成就有所了解。这种世袭书香家学渊源,给了陈衡哲最好的童年汲取学养的生活环境。 对陈衡哲一生影响最为关键的却是他的舅舅——庄思缄,从年幼时起,陈衡哲便一直牢记舅舅庄恕谦的教导。这位蔡元培的好友、清末思想进步的新派官员,近代着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庄蕴宽。 从小舅舅就给她讲西方史,还对她说:“ ”一个人必须能胜过他的父母尊长,方是有出息。”舅舅谈他对独立的西方女传教士的印象。 1903年,陈衡哲的父亲要去四川赴任。陈衡哲在舅舅的影响下,决心要做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子。那时候中国的女子学校屈指可数,在庄蕴宽的辖区广州正好有一家新式的女子医学校。十三岁的陈衡哲离别母亲,毅然前往广州求学。 因为年纪小,女子医学校拒绝收她入学。庄思缄便收集进步报纸杂志和学校里的教科书亲自教她,并且还为她聘请了一位专门教授数学和卫生课的老师。在这一年中,她努力学习,吸取那些新鲜的知识和思想,眼界也因此打开。 每天下午,舅舅骑着马,匆匆回家教她一个小时,然后又匆匆离去。她后来回忆说:“ ”督促我向上,拯救我于屡次灰心失望的深海之中, 使我能重新鼓起那水湿了的稚弱的翅膀,再向那生命的渺茫大洋前进者,舅舅实是这样爱护我的两三位尊长中的一位。 他常常对我说,世上的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他希望我造命,他也相信我能造命,他相信我能与恶劣的命运搏斗。” 2 不愿嫁入豪门被婚姻捆绑,在命运的漩涡里挣扎 1911年至1914年,是陈衡哲在上海求学的时期。但那时没有理想的学校,且中途被父亲一纸家书召回,让她嫁给一官二代。 一年后,怀揣着舅舅写给蔡元培的介绍信,这个小女子又一次选择远去求学。但是命运却开了一个玩笑似的,她到了上海,蔡元培却正好离开。于是陈衡哲和蔡元培的爱国女校擦肩而过,她只得进入了上海一家中英女子医学院就读。 然而这个学校并没有规范的师资,她几乎什么也学不到。她本可以回到家中,继续做她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但她没有。即便在学校里什么医学知识也学不到,她还是发现了在这个学校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学英文。 经过舅舅的教导,陈衡哲知道英语几乎算得上是世界通用语,懂了它,就能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于是她利用一切的时间和一切能利用的资源,努力地学习英文。 不久,父亲的一封电报将她召唤到成都。到了成都,她才知道父亲已经为她订下亲事,让她安心在家中等待婚期。 已经在高空俯瞰过辽阔大地的鸟儿,怎么会愿意投身在鸟笼中做一只金丝雀?她不禁问自己,难道这就是她的宿命? 每日里侍奉公婆夫君,日日在深闺中度日,虽然这几乎是那个时代女子不二的归宿,但却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不愿意就此嫁入豪门做差奴使婢的少奶奶,也不贪恋雕盘绮食的享受,这个小女子偷偷带着盘缠连夜逃到常熟的姑母家。 陈衡哲的自传里写道,在常熟的那几年几乎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她第一次感到了命运的力量和人力的渺小。 前途在哪里?哪里才是人生的出口?她真的如同舅舅所期盼的那样,是个能造命的女子吗?她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这种苦痛的无力感,使得她开始对自己产生极大的怀疑。似乎怎样努力都没有用,现状如死水无波,她沉在水底的淤泥里,几乎要溺水而亡。 3 目睹了女性种种不幸,发奋学习成功赴美留学 少女时代的陈衡哲也目睹了女性的种种不幸,尤其对一位姑母的遭遇充满同情。姑母才华横溢、能力过人,却受困于一个不幸的家庭环境之中。 她对圆满人生的向往令陈衡哲永远难忘。后来正是这位姑母鼓励陈衡哲参加庚款留学考试。 可以说,没有这位姑母的鼓励就不会有后来的北大历史教授。陈衡哲的这位“ ”人生领航人”,有着一双锐利慧眼,她本身天才横溢,几乎完美:“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作诗,读史,写魏碑,为人开药方,还烧得一手的好菜。 白天侍候公婆,晚上抚育孩子;待到更深人静时,方自己读书写字,常常到晚间三时方上床,明早六时便又起身了。姑母成了“ ”才女贤妻”范本,影响了陈衡哲及其子女,他们个个出类拔萃、成就斐然。 她渴望一个有益的人生,但那个时代没有年轻未婚女子的出路。从一所教会学校毕业后,她到一个有钱人家做了家庭教师,那是个沉闷而无前途的工作。 业余时间,她自学唐诗宋词和四书五经,不仅读,还背诵。她靠着在学校里的英文基础,对着字典继续学习英语,并且试着翻译文学作品。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命运本身,就是青睐那些一直在努力的人。虽然给过你彷徨,但从不会让努力的人失望。 1914年夏天,报纸上一则清华大学向全国招收庚子款首批留美女生的消息,给她提供了一个等待已久的机会。对于在思想和情感上都蓄势待发、力求突破传统妇女窠臼的陈衡哲来说,去美国就意味着终于能够自己“ ”造命”了。 这一年,她已经二十四岁了,这个年纪在当时就剩女一枚。虽然一直在学习,但她并没有系统地上过新派的学堂。 她自觉文化程度浅,然而从不认命的她,迟疑了没多久,在舅舅、姑母支持鼓励下她赴上海应试, 找齐了考试资料,在业余时间废寝忘食地复习。 这一次考试,陈衡哲在各地考生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第二的成绩成为首批九名清华留美女生中的一员。她用自己的努力,翻过自己生命里最灰色的一页,扬帆远洋在命运的大海之上。 1914年,陈衡哲赴美,先在纽约波基普西帕特南堂学习英文,然后转入美国着名的瓦沙女子大学历史系,主修西洋史和西洋文学。 4 信奉独身的她,遇到了一生所爱 24岁的陈衡哲,大大超过了中国传统女子结婚的年龄。她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霍雷克山学院创办人玛丽·来因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楷模。 到美国一年后,她写了一篇关于来因的文章,赞扬她投身女子教育,也特别提到她独身的决定。在她的留美同学中,陈衡哲决意独身是远近皆知的。 20世纪30年代,胡适在一封信中写道:“ ”当时我和我的朋友都知道陈女士信奉独身,因此没有人敢向她提这事。” 在美国,她遇到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人, 胡适和任鸿隽 。 任鸿隽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他创办了中国科学社与《科学》月刊, 是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 原四川大学校长, 原上海图书馆馆长, 还是杰出的科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他的论文、专着和译着成果颇丰,涉及化学、物理、教育、科学思想、科学组织管理和科学技术史等诸多方面。 在正式进入瓦沙大学学习之前,陈衡哲将署名为莎菲的一篇译作投稿给了《留美学生季报》。当时该报的主编,是正在康奈尔大学化学专业读书的任鸿隽。 任鸿隽看到了她的文章,为她行文中的文采所折服,从此两人开始通信交往。陈衡哲接着便参加了任鸿隽为社长的“ ”中国科学社”,她是其中唯一的女社员。 眼界的开阔,将心中境界提升。她以岁月为媒,将内心装饰得如春风沐雨,如醇酒浓烈,如白莲澄丽。 这样一个皎洁的女子,让任鸿隽一见如故,爱慕日深。他丝毫没有隐藏对她的倾慕和向往,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打动任鸿隽,亦源于任对她独立个性的相契和扶持。他说:“ ”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个天才女子。” 5 与胡适成为知己 1916年,胡适继任了《留美学生季报》的总编辑,在任鸿隽的推荐下,开始了与陈衡哲通信。 五个月内尺素往返,胡适寄出了四十余封信。两人谈文学、谈人生、谈国家的未来。她字里行间全是灵韵跳脱的敏捷才思,俯拾皆是伶牙俐齿的谐趣,涂抹不去睿秀的智慧。这些都是她曾经日夜不眠学习的回馈。 那时候,留美文人学者浪漫而风雅,他们在讨论中国文学的改革时,常常发生激烈的争辩,好友就是最针锋相对的“ ”辩友”。 私下再怎样要好,在文学立场上却各有各的坚持。当时胡适倡导白话文,他的《文学改良刍议》打响了“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第一枪,在文化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一时间反对者有之,嘲讽者有之,正陷在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 陈衡哲虽然从来不参与辩论,却在行动上站在了支持和同情胡适的一方。她接连发表了许多白话诗文,以自己的行动给予他支持。 早在鲁迅发表《狂人日记》一年以前,中国留美女学生陈衡哲就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她的白话小说处女作《一日》。 胡适曾评论说:“ ”当我们还在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莎菲(陈衡哲笔名)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 《一日》便是文学革命讨论初期中的最早的作品。”陈衡哲勇敢地站在胡适一边,对胡适给予了大力支持。后来忆及这段时光,胡适动情地说:“ ”她对于我的主张的同情,给了我不少安慰与鼓励,她是我最早的一个同志。” 这些通信只是朋友之间的“ ”游戏酬答之片”,绝对算不上“ ”情书”。一则胡适是一个很遵循传统道德的君子。 他知道任鸿隽正在追求陈衡哲,也是任鸿隽先认识陈的,什么事情也要讲个“ ”先来后到”之礼,“ ”朋友之‘友’不可友”,是当时留学生很讲究的一项侠义传统,胡适更是不敢违背的。 更何况胡适是一大孝子,母亲已在家乡给他与江冬秀女士订下了婚约,他也不会轻易违抗母命。二则陈衡哲女士当时正充满理想,主张“ ”不婚主义”,胡适也不会轻易放下面子,去碰这个钉子。 他们的通信结束在1917年4月7日,那一天,在任鸿隽的陪同下,胡适第一次到瓦沙大学拜访了陈衡哲。 她的才华一直受到胡适的赏识、看重。任鸿隽曾写过《对月》一诗送给她。陈衡哲即兴就和了《风》和《月》。 任鸿隽将她的诗拿给胡适看,胡适却说: “ ”《风》诗吾三人任、胡、杨杏佛若用气力尚能为之,《月》诗,初月曳轻云,笑隐寒林里。不知好容光,已映清溪水。 则绝非吾辈寻常蹊径……足下有些情思,无此聪明,杏佛有此聪明,无此细腻……以适之逻辑度之,此新诗人其陈女士乎?” 陈衡哲与胡适的友谊,在彼此生命里曾投射过的光,温暖彼此的余生,在风雨的夜里醒来不觉孤单,在冰雪覆盖的岁月里不觉得寒冷。偶尔想来,能让下垂的唇角轻轻扬起,就已经足够了。 6 成为现代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教授,放弃独身 不久后,胡适回到阔别七年的祖国,就任北大教授,时年二十六岁。这年年底,胡适奉父母之命和素未谋面的姑婆家亲戚的女儿江冬秀结婚。 两年后,陈衡哲终于被任鸿隽再次三万里赴美求婚的真诚打动,最终在30岁时放弃了独身。 多年以后任鸿隽在他的《五十自述》中回忆这次相见:“ ”......一见如故,爱慕之情与日俱深”。 二人在科学、教育、文学、史学等领域均作出了杰出的成就,互敬互爱、互相扶助、相濡以沫度过精彩一生! 1920年夏天,陈衡哲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在胡适的推荐下,她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任,成为现代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教授。 后来影响百年中国的那一批才女林徽因、张爱玲、萧红等人能坐在民国北大教室真是万幸,生逢乱世,却遇到了中国教育的黄金时代,让她们青春时期有幸遇到了一代“ ”才女教母”、中国第一个女教授陈衡哲。真正地影响了一个时代对女性的观念。 这年中秋,经过四年的马拉松爱情长跑,于1920年8月,陈衡哲与任鸿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订婚,同年陈衡哲与任鸿隽的婚礼在北京举行,胡适做赞礼,蔡元培做证婚人。 胡适戏赠喜联:“ ”无后为大,着书最佳”,蔡元培的赠联是:“ ”科学社最小限度,历史谈重新开篇”。 胡适特意作了一首名为《我们三个朋友》的诗相赠。婚后,她生活美满,几人诗文唱和,随处可见“ ”我们三个朋友”的身影。 这其中的友谊和情义,是中国传统道德礼教与西方绅士淑女风雅的渗透和和平共处。这也是日益娱乐化的今天,人们难以理解的吧。 7 关注妇女问题,为家庭辞去北大的教职 在大学任教期间,陈衡哲曾针对中国当时存在的妇女问题,她先后发表了《复古与独裁势力下妇女的立场》, 《妇女问题的根本谈》等文章,还曾就当时女子一结婚就要冠夫姓的现象进行了批判: “ ”已结婚的女子们,对于自己的名姓,真是一个大问题。 说愿意保留自己的名姓吧,人家便可以说你是与你的丈夫不合作;说从俗的单单做一个某姓的太太吧,但看到一个代表自己个性的名义这样的消灭,不免又要感到一种悲哀。 所以我常说,最好的办法,是让一个单单站在丈夫肩膀上的女子,一个除了做某人的太太之外,便一无所有的女子,干干脆脆的做一个某家的太太; 你若称她为什么女士,不是反见得有点讽刺她似的吗?” 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面谈及妇女与政治、社会、家庭和子女教育的问题。 事业巅峰时期的陈衡哲,任职半年,孕期身体极度不适的陈衡哲为了保住孩子,不得不选择休假。 本以为产假结束后,她应该能再次走回讲台。却没想到初为人母,要面对如此之多的棘手问题。虽有保姆衬手帮助,但她还是渐渐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每日枯燥而机械地重复着相同却看不到成果的家务活动,她曾经那样努力,曾经是那么多女子心目中的楷模,却最终也这样“ ”堕落”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堆积如山的尿布堆里,这让陈衡哲心里很羞愧。 她在1920年代中期写的短篇小说《洛绮思的问题》显示了这种内心斗争的激烈,使我们难得地窥视到一位有志于事业的中国女性的内心世界。 她在故事中说明,家庭和性就像事业一样——对女人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它们,她的灵魂,或许还有她的肉体,会变得“ ”干涸”。也许正是这篇故事的写作使陈衡哲最终在内心接受了自己的婚姻。 第二年年底,经过困顿中的挣扎,她最终决定辞去北大的教职。那时,她头顶着中国第一位女硕士、第一位女教授的光环,是当时名声显赫的才女。 这使大众一片哗然。 这样一个柳絮才高、霁月光风的女子,怎么会做出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事业的决定呢?难道她就此将自己的才华埋没于柴米油盐之间了吗? 作为当时新女性的标杆人物,她的辞职让无数人失望。然而她自身的经历让她明白,“ ”母亲是文化的基础,精微的母职是无人代替的”。 陈衡哲受自己的母亲和姑母的影响颇深,耳濡目染,更明白女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母亲和姑母给了陈衡哲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也让她更坚信了自己“ ”当家庭职业和社会职业不能得兼时,则宁舍社会而专心于家庭可也”的决定。 8 学习,教养子女,文学上取得骄人成绩 虽然是回归了家庭,她却没有让自己陷入碌碌无为的生活。没有时间出去上课,那么便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 她精心教养三个子女,做一个全职的好母亲,直到三个孩子留学美国,并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她自己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她创作了大量的散文、杂文,文学着作《小雨点》《西风》《衡哲散文集》相继出版。 她的历史着作《西洋史》《文艺复兴小史》《欧洲文艺复兴史》,至今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她也成为着名的西洋史学家。 陈衡哲的文学,语言优美,文风犀利,富有哲理和思想,而且见解独到,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女学者,旷世之才女。 一路走来,陈衡哲不止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很多女性,而且超越了自己,她以积极的“ ”造命”思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看她34岁创作的小说《运河与扬子江》,描写了安分守命的运河和奋斗造命的扬子江,两种人生观的对立和交锋,以此歌颂拼搏自强的精神。实为陈衡哲个人生活奋斗的真实写照。 在现实生活中,陈衡哲在女性权利平等的争取方面也是个性极强。某次集会上,会议主席称其为“ ”女士”而不是“ ”先生”,她当即拂袖而去,满座为之惊讶。 陈衡哲认为,妇女解放是从观念上和行动上把自己塑造成对家庭和社会有用和有益的新人,而不是自求多福,孤立地对抗家庭和社会。 家居北京的陈衡哲和任鸿隽,每个月都在家中搞聚会,出入其府上的有衣着整洁的徐志摩,喜欢打赤脚偶尔把袜子落在陈家的丁文江,喜欢吃肥肉的胡适, 女士西游第一人的康同璧、才女凌叔华都去陈衡哲家,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也曾登门拜访。 一个女人,怎样才算成功?就是不管她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人生不同的节点上,她都能尽其所能做到最好,那就是成功。 职业女性,在职场中能得心应手、指点江山,是一种成功;作为妻子,将小家布置得整洁温馨,将饭菜做得可口怡人,是一种成功; 作为母亲,能教养出品格高尚、有所成就的孩子,也是一种成功。所有的这些,能兼得,是美事;如若不能,也因为努力过而于心、于人无愧。 9 淡出视线,三个朋友远隔重洋 1945年之后,陈衡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再也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1949年,“ ”三个朋友”因为政见不同而远隔重洋。 胡适去了美国,陈衡哲夫妇选择留在了祖国,一辈子立志为国家效力。正如陈衡哲所说:“ ”我们那一代出去留学,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学成归国,要为国家、人民尽点心力,做点事。” 事实证明,陈衡哲所作出的牺牲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她的两女一子都很有出息:长女以都,颇有其母遗风,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任大学教授。 三子以安获美国地理学博士学位,也在美国任大学教授,次女以书毕业于美国瓦沙女子大学,很有孝心,大学毕业后,回国照顾双亲,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学院。真是一家两代五教授,堪称书香满门。 1961年,任鸿隽突发脑血栓去世。当年“ ”三个朋友”先走一个,据《任以都先生访谈录》透露,她写信告诉了在美国的大女儿任以都,并用暗语叫她通知“ ”赫贞江上的老伯”,这是胡适的代称。 当年留美时,胡适和任鸿隽都在纽约赫贞河旁的小公寓中住过。因为当年的“ ”胡适思想批判运动”事件,所以陈衡哲通过女儿要和远在台湾的胡适联系一下,只能使用暗语。 当时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在台北收到任鸿隽病逝的消息和陈衡哲三首悼亡词,心中十分的悲伤,他给任以都回复的长信中写道: “ ”政治上这么一分隔,老朋友之间,几十年居然不能通信。请转告你母亲,‘赫贞江上的老朋友’在替她掉泪”。胡适最后悲凉地写道:“ ”三个朋友之中,我最小,如今也老了。” 胡适接到任鸿隽去世的消息后,哀痛而病,在医院住了四十五天,次年病逝于台湾。尽管两家的儿女都对陈衡哲极力隐瞒这个消息,怕她受不了打击,陈衡哲还是知道了胡适去世的消息。 短短三个月,她失去了至爱、失去了挚友,这份打击,可想而知。此时双目失明的陈衡哲,还要忍住悲痛为丈夫整理文集。然而,痛失所爱的伤痛还未愈合,又一场暴风雨袭来了。 文革期间,陈衡哲遭到了两次抄家的厄运,她与任鸿隽的珍贵照片、书稿、诗作,几乎全被付之一炬。 在这场政治的风雨中,多少人忍辱离去,而她还是挺了下来。她用自己的方式对抗风雨的侵袭,在自己的命运里艰难前行。 她生活规律,很少出门,全部的时间都在家中研习诗词。偶尔兴致来时,她操着流利的湖南腔调,能接连背上几十首古诗词。到了八十多岁,她仍然能背诵出两千多首诗词。 1976年,陈衡哲在上海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陈衡哲的人生在民国才女的故事中无疑是最为圆满的。 我若出了牢笼, 不管他天西地东, 也不管他恶雨狂风, 我定要飞他一个海阔天空! 直飞到精疲力竭,水尽山穷, 我便请那狂风, 把我的羽毛肌骨, 一丝丝的都吹散在自由的空气中! 这是陈衡哲对一个现代女性的期许——一个真正解放了的女子,必是受过相当教育,明了世界大势,有充分的常识,独立的能力,与自尊的人格。 作者:简十一
9. 写书信的格式,图片发过来哦!
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具体如下:
1、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问候语:最常见放入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3、正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它可以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要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4、祝颂语:作为书信的结尾,以最常见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有两种写法: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诚意和强度。
5、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地。
6、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10. 民国时期的书信格式
民国时期的书信格式如下:
1、称呼:
写信时要把书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位置,并在后面加冒号表示有话要说。
2、问候语:
问候语要在称呼下面一行空两格写,它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写在正文。
3、正文:
正文可以接在问候语之后写也可以在问候语下一行空两格写。
4、祝福语:
祝福语写在正文后,一般与正文之间空两行,“祝”要空两格,祝福语一般在下一行顶格写。
5、署名和日期:
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并在下一行写日期。
不同书信模板:
1、感谢信:
林先生大明尊鉴,谨启者:
多谢前日惠赐茶叶一包,佳茗良品,本人无以为报,仅此书信以表恩谢.特此敬达 敬请
大安
某某某 谨启
2、贺信:
林先生大明尊鉴,谨启者:
前日听闻
阁下金榜题名,获选为考试院长,愚倍感尊崇,因此书信表达恭贺.特此恭贺 敬请
大安
某某某 敬启
3、请束:
林先生大明惠鉴,谨启者:
某月某日适逢 家母八秩晋九寿诞,恭请
阖第光临
地点:某某某
4、哀悼:
林先生大明礼鉴,谨启者:
近日闻令严辞世,哀震不已,来信以表哀痛,亦请先生节哀,以免伤身.专此 恭请
礼安
某某某 谨启
5、寻人:
某某日报读者惠鉴,迳启者:
近日本人之某某亲属在某地失踪,特征如下,烦请四处留意.特此启示
启示人 某某某
(10)民国女生写家书图片扩展阅读:
书信注意事项:
1、书信要用黑毛笔、或蓝色水笔、圆珠笔、钢笔写。不能用铅笔,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能用红笔写,这会让对方以为是绝交信。信纸要用专门信纸或稿纸。
2、要写得清楚明白,使对方一看就懂。写信时,要告诉对方什么事情,要求对方办什么事情,或者回答对方什么问题,都要写得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3、要写得简洁利索,使对方一看就能抓住要领。书信的目的是最为明确的,或是相互问好,或是交流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是研讨问题,或是有事相托,等等。写信时,若不兜圈子,不说车轱辘话,而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自然就会收到句无虚发,简洁明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