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薇院士怎么没有消息了
陈薇院士肯定忙于军事医学研究很少抛头露面为人非常低调,如果不是媒体采访肯定就会潜心研究的。
陈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薇,女,1966年2月26日出生于浙江兰溪,中共党员,生物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专业技术二级,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
陈薇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7月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12月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同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5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201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陈薇长期从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药研究,研制出中国军队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
2. 张弥曼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她怎么说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愿更多拔尖女性出现,
她的发现让世界古生物界为之震动,对四足动物起源新一轮的探索由此开启。随着中国云南曲靖陆续发现震动古生物界的泥盆纪、志留纪鱼化石,张弥曼的观点逐渐获得学界认同。
她的学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说:“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明,鱼类登陆的关键环节发生在中国云南,而张先生是这一大发现的开拓者。”
2016年,张弥曼获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令人尊敬的是,张弥曼主动将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交给年轻学者,自己转而投身少有人关注的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她解释说,新生代鱼类化石反映了近年来地球的变化,未来还能很好地和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可能会诞生新的大发现。
“我们国家的科学取得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但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跟世界领先水平还差得远,”张弥曼认为,要抓住现在的机遇,从源头上释放科学家的创意,创新才能成为常态。
3. 美女科学家仅有一项发明却造福人类,她是谁
这个女科学家就是海蒂拉玛。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影视明星。他是《齐格菲女郎》《霸王妖姬》的女主角。请看美照。
4. 对于杰出的中国女科学家“陈赛娟”,你有哪些了解
他获得了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中国唯一提名在学术界的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由于出色的科研成果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是比较了解的,他在学术界取得了很高的地位,他是一个从高材生成长为中国杰出女科学家,他的研究对世界科学进步至关重要。
5. 让中国拥有核武器的女科学家,为国隐姓埋名30年,她有多厉害
引言
《梁红玉》有言:“一战光荣青史垂,须眉若个尔贤愧。”
虽然说在近代中国发展的进程中,因为一些特殊历史的影响,我国被远远甩在了世界发展潮流之后,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正轨。在许多爱国人才的共同努力之下,现如今,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水平也有了飞速的提升。
在对中国的核武器事业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发现,除了钱学森等科学家之外,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她虽是一位女性,但却为国隐姓埋名了三十年,如果没有她的帮助,那么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也将受到一定的阻碍。那么,神秘的女科学家究竟是谁?她为何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呢?
结语
通过对王承书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解之后可以发现,虽然说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事业,王承书隐姓埋名了三十余年,但是,她却并未对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后悔,对于这样的民族脊梁来说,能够看着中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在王承书等人的影响之下,我们认识到了为国奉献的重要性,相信通过这些英雄科学家的指引,未来的中国社会中也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虽然说曾经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脚步,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我国人民也会重新站起来,并走向复兴之路。
6. 中国杰出的女性科学家
林巧稚--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厦门,1921年9月至1929年6月,就读并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本科学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进入协和医院妇产科,从住院医、总住院医一直做到主治医;1939年至1941年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代理主任、主任。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院停办。1941—1946年挂牌“林巧稚诊所”自行开业,同时创建中央人民医院(中和医院)妇产科并任主任,兼北京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教授。1948年协和医院恢复,林巧稚重回该院并任妇产科主任、教授。
林巧稚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她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在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2
谢希德--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开拓者之一
谢希德,享誉海内外的着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21年3月19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开创者和奠基人,在表面和界面物理以及量子器件和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理论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培养出数位当今中国该领域的领军人才。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物理学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科教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以及物理学会的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
3
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也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也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4
曾凡一--开演唱会的海归女科学家
曾凡一4岁半开始学习钢琴,5岁登台演出,开个人演唱会,出版个人专辑;“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iPS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多能性——看似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在一个人身上重叠。她,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凡一教授。
2010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她获得了第六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而她母亲黄淑帧是第三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获得者,母女俩同获巾帼创新奖,这是头一回。在她心里,科学是神圣的,而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艺术让科学插上想象的翅膀,科学艺术由梦想变成现实。
7. 29岁女科学家颜值出众,获得百万大奖!这位女科学家到底啥来头
2022年达摩院青橙奖名单公布,对于此次获奖的15位青年学者,他们每人都将获得100万元的奖金,以及阿里巴巴全方位的科研支持。15位科研人员都是来自我们国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等。
百蕊在学业上2019年就提前从清华毕业之后来到西湖大学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原本没有海外教育经历的她却做出了世界级的成果。除了此次,他获得青橙奖以外,其实在他27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过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荣誉。对于她来讲是一件非常有成就的事情了,年仅29岁就已经获得过两次大奖,在他的身上让我们更是看到了科技的中坚力量,更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8. 颜宁个人资料及简介 这是一个美女科学家
颜宁个人资料及简介,可以按照标签说,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是能够从几个方面认识颜宁。1.女科学家。颜宁本人其实对女科学家这个说法并不十分喜欢,因为在科学家前面加上一个女字,有歧视。颜宁要做的就是碾压,在颜宁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轻易认输过,对待科研也是如此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任何的难关,挑战人生。
4.未婚。其实这个东西本来并没有可以需要去强调的,但确实也是颜宁身上的一个点。这是颜宁的选择,尽管这个选择不能让所有人接受,但这是当事人的选择。科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潜心研究,甚至有的人因为太过于爱这些,忽略甚至放弃了婚姻选择,这都是可以的。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今年43岁。
9. 女科学家郇真论文登上数学顶刊,为何会在学术界引发轰动
女科学家郇真论文登上数学顶刊,之所以她会在学术界引发轰动是因为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位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数学顶刊上发文的中国内地学者。
这位中国女科学家郇真到底有多牛
相信很多学术界的人士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郇真的论文登上数学顶刊Acta Mathematica这则消息一定不会陌生吧,这位中国的女科学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苏步青院士之后第二位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数学顶刊Acta Mathematica上发布论文的中国内地学者。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非常不理解郇真他们在做的事情,他们的付出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从其他人的角度上看,会觉得很奇怪,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抱着对学术的热爱,没有按照主流的想法去走学术之路,而是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最终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