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诗经中形容美女的诗句
1. 诗经中关于美女的诗句
诗经中关于美女的诗句 1.诗经中形容女子美好的诗句有哪些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处:佚名《诗经·卫风·硕人》
译文: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肤白润像脂膏,颈项颀长像天牛的幼虫儿,牙齿排列像葫芦子。螓儿(似蝉而小)一样的方额、蚕蛾触须一样的细眉,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睛分外娇。
2、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出处:佚名《诗经·国风·邶风·简兮》
译文:高高山上榛树生,低湿之地长苦苓。朝思暮想竟为谁?西方美人心中萦。美人已去无踪影,远在西方难传情。
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出处:佚名《诗经·静女》
译文: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说好了在城角等待与我相见;来了之后她却藏起来不露面,急得我抓耳挠腮徘徊不安。
4、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出处:佚名《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文: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处:佚名《诗·卫风·硕人》
译文:额头方正眉弯细,笑靥巧妙真美丽,美目流转富情意。
6、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出处:佚名《诗经·静女》
译文:自从放牧归来送我荑,越来越觉得是这么美丽又特别。不是荑草长得美,是因为这是美人亲手赠送给我的啊!
2.诗经里形容女子的诗句
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诗经里形容女子的诗句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赏析:
这首诗算是《诗经》里面广为流传的其中一首,特别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路人皆知。“桃之夭夭”更是被人改为“逃之夭夭”,本来一句形容桃花美丽妖娆的词语被篡改成逃跑一类诙谐的词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诗经《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𫄨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文: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赏析:
此诗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长感情。由衣而联想到治丝,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想到亡妻的贤德,“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正是俗话所言,家有贤妻,夫无横祸。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构思巧妙,由外入里,层层生发。衣裳多色见于外,衣裳之丝见于内。再由“治”丝条理,联想办事的条理,才使“无訧”,讲而深入到身心内部,体肤由而凉爽,再到“实获我心”的情感深处,若断若续,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4.诗经中女子的诗句
诗经中描写女孩子的诗句如下:
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译: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2、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
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译: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5、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译:高高山上榛树生,低湿之地长苦苓。朝思暮想竟为谁?西方美人心中萦。美人已去无踪影,远在西方难传情。
7、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8、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译: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9、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岂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译: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1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1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15、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1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我的心不是圆圆的石头,不可任意转动呀!我的心不是睡眠的草席,不可任意卷起来!
5.诗经里描写“女子美好”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里描写“女子美好”的诗句有: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
3白茅纯束,有女如玉。——野有死麕
4我思古人,实获我心!——绿衣
5终温且惠,淑慎其身。——燕燕
6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简兮
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
8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君子偕老
9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𫄨,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君子偕老
10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载驰
1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
12巧笑之瑳,佩玉之傩。——竹竿
13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有女同车
14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出其东门
15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野有蔓草
15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
14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出
知识延展: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网络全书。
6.《诗经》中形容“美女”的句子是什么
1、原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出处:先秦·佚名《关雎》
释义: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2、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出处:先秦·佚名《桃夭》
释义: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3、原文: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出处:先秦·佚名《汉广》
释义: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4、原文: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出处:先秦·佚名《国风·召南·野有死麕》
释义:一头死鹿在荒野,白茅缕缕将它包。有位少女春心荡,小伙追着来调笑。
林中丛生小树木,荒野有只小死鹿。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少女颜如玉。
5、原文: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出处:先秦·佚名《何彼襛矣》
释义: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平王之孙容貌够姣好,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7.《诗经》中有哪些形容“女子”的诗句
《诗经》中有哪些形容“女子”的诗句有这些:
1.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国风.周南.卷耳》
2.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国风·卫风·伯兮》
3.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4. 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诗经·国风·邶风·简兮》
5.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
6.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国风·邶风·静女》
7.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8.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国风·周南·桃夭》
9.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𫄨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国风·邶风·绿衣》
10.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xī),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8.诗经中描写少女的诗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窈窕淑女体修长,披风罩在锦衣上;齐侯女儿多娇贵,嫁给卫侯到吾乡。 她和太子同胞生,也是邢侯小姨妹,谭公是她亲姐丈。
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 额头方正蛾眉细,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 窈窕淑女身材高,驻马停车在城郊;四匹雄马多矫健,马辔两边红绸飘, 鸟羽饰车好上朝;诸位大夫该早退,别让国君太操劳。
黄河之水声势大,奔腾向北哗啦啦;撒开鱼网呼呼响,鳣鲔跳跃泼剌剌, 芦荻稠密又挺拔。陪嫁女子服饰美,媵臣英武又高大。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 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 ci):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
反侧:翻来覆去。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 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采采卷耳⑴,不盈顷筐⑵。嗟我怀人⑶,寘彼周行⑷。
陟彼崔嵬⑸,我马虺隤⑹。我姑酌彼金罍⑺,维以不永怀⑻。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⑼。我姑酌彼兕觥⑽,维以不永伤⑾。
陟彼砠矣⑿,我马瘏矣⒀。我仆痡矣⒁,云何吁矣⒂![1] 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
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
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𫄨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 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声婉转清丽。
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 割藤蒸煮织麻忙,织细布啊织粗布,做衣穿着不厌弃。
告诉管家心理话,说我心想回娘家。快把内衣洗干净, 快把外衣洗干净,无论洗还是不洗,回娘家去看父母。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赏析: 本诗描写一位男子爱上一位江上往来的姑娘,但是追求失望, 诗中充满了深深地叹息和徘徊瞻望。诗中反复以乔木不可休与江 汉不可渡,比喻游女不可求,第二、三节又写他的幻想,寄托着 内心热烈的向往,而面对不可得的现实,更增强了失望的无可奈 何,尤其感人。
9.《诗经》里形容女子的诗句有哪些
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译: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2、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
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
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译: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
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
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卫风。
氓》译: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5、山有榛,隰(xí)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译:高高山上榛树生,低湿之地长苦苓。朝思暮想竟为谁?西方美人心中萦。
美人已去无踪影,远在西方难传情。6、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译: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7、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岂料反目竞成仇。
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译:人活着如果不重视礼仪,那么就如同死人9、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译: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
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
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10、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1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译:小心谨慎,就好像走近深渊旁边,踏在薄冰之上一样。
12、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译:知天的步履真艰难,这个人呀不踌躇!1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译:我的心不是圆圆的石头,不可任意转动呀!我的心不是睡眠的草席,不可任意卷起来。
‘贰’ 古代诗经中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谁
《诗经》里的美女,其实比西施更具体、更实在、更有细节,例如庄姜。
标准: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
说起春秋时代的美女,知名度最高的当然是西施,西施具体漂亮到什么地步,史料里没有具体的描绘,尤其是对于身材五官本身,诚所谓“无图无真相”。好在有《诗经》,给我们留下了春秋时代关于美女标准的详细资料,虽然也说不上是“有图有真相”,但细致入微的描写,比画图的作用还要大。
在《诗经·卫风》里有一首名为《硕人》的诗,就是专门描述美女的。硕是什么意思?就是大的意思,东汉权威的《诗经》研究者郑玄是这么解的:“硕,大也。”用“大”来形容美女,似乎有点让人接受不了,尤其在时兴减肥瘦脸的今天,那么魁梧的一个女人也能算是美女?对,东周春秋时代对美女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高大、修长。而且并不是只有《硕人》这个孤例,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例,同样是出自《诗经》,同样是讲美女,有这么一句:“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一个美女,长得高大且美好。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硕人》上来。这位高大的美女名叫庄姜,她是齐国的公主,齐国国君是姜子牙的后代,姓姜,而美女的老公是卫庄公,因此大家称她为庄姜。
话说庄姜某年嫁到卫国去,卫国人民兴高采烈地来迎接这位来自大国的公主,立即就为姜姑娘的美丽所迷。她给卫国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硕人其颀”,这新娘长得高大修长,很大气。除身材外,人们还观察了庄姜那天的着装。她穿的是什么衣服呢?诗里也有具体记录,只见她身穿绫罗锦缎,外面还罩了一件麻纱衣。
任何时代的人都讲究门当户对,于是人们就问,这漂亮的大姑娘,是谁家的姑娘呢?有人回答,她是齐国国君的女儿,还是公主呢。她的哥哥是齐国太子,她的姐姐妹妹也嫁得挺好,夫君分别是邢国和谭国的国君。
当然,大伙最关心的不是出身,还是她本人的容貌。于是,中国史上最富有才华的描写美女的文字出现了。
她的手指呀,好像初生白茅的嫩芽那样纤细柔软,她的肌肤,就像冻结的油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柔荑是什么,没见过,但是冻结的油脂倒是可以从小时候吃的猪油凝结后白嫩光滑的情状中想象一二。
讲完了手,开始讲脖子。这脖子,又长又白皙,这时候又来一个比喻,像天牛的幼虫,“领如蝤蛴”。天牛是何物,我们也很陌生,但是想一想幼虫长而白的样子,理解的障碍也就不大了。
描述美女,少不了会说到她的牙齿。庄姜的牙齿自然也对得起她的美貌,就像是瓠瓜的籽,方正而洁白,而且还排列得整整齐齐,“齿如瓠犀”。
手、脖子和皮肤都写过了,接下来该露脸啦。诗里接下来的一句是“螓首蛾眉”,就是说她额头方正宽广,像一种螓的虫类;眉毛呢,是蚕蛾眉。不过诗里没有交待她是不是长着一张时下流行的锥子脸,也没有交待她化的是什么妆,应该不会是烟熏妆吧。当然,姜大美女又不是雕塑,是有表情的。表情从哪里来?从眉目笑容来,只见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笑起来露出甜美的酒窝,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如王心凌所唱:睫毛弯弯眼睛眨眨。
写到这里,寥寥几十个字,把咱中国以后几千年关于美女的描写技巧基本涵盖了。虽然后来还有沉鱼落雁之类的描写,但基本上都是侧面落笔,烘托为主,像《硕人》这样正面描写、硬碰硬的技术派,已经很罕见了。
正面写美人,难度不是一般的高。《硕人》用尽了各种动植物打比方,增强了现场感和质感。
清朝中期有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众多文人都青睐着一位英烈女性,多位文人将她采入野史笔记或写进小说中,这个人物就是林四娘。
我们对林四娘并不陌生,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记得第七十八回中曾写到的这个“姽婳将军”,曹雪 芹花了很长的篇幅描述这位巾帼英雄,称林四娘故事是“风流隽逸、忠义感慨”的“千古佳话”,不但让贾宝玉在众多清客面前专门诵读了他的长篇《姽婳词》,还让纨袴子弟贾环和小才子贾兰各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来赞颂林四娘,曹雪芹这么倾情一位女性是很不寻常的。清代另一位文学家蒲松龄也以林四娘的题材为背景,撰写了一个短篇小说《林四娘》,收在《聊斋志异》第三卷中。此外,另有王士祯的《池北偶谈》、林云铭的《林四娘记》、陈维崧的《妇人集》、卢见曾的《国朝山左诗抄》、李澄中的《艮斋笔记》、安致远的《青社遗闻》、邱宗玉的《青社琐记》、王士碌的《燃脂集》等,也收有关于林四娘事迹的笔记,曲家杨恩寿更是以林四娘故事编撰了六出昆曲大戏的文本《姽婳将军》。
一
按有关史料记载,林四娘应为明末清初人,因为在清初或清朝中叶时期,林四娘在社会上或文化圈中的名声很大。而按《红楼梦》中的描写,林四娘不但美丽、有武艺,而且还在丈夫恒王死后,勇敢地站出来带领恒府眷属与“流贼余党”奋战,最后“殒身于王”,是不折不扣的节烈女。但在正史中,这个人物却不见踪影,无论《明史·列女传》还是《清史稿·列女传》中都未收录林四娘的事迹,就连长达12卷本《清朝野史大观》也未见有林四娘的条目,看来,林四娘这个人物有可能是子虚乌有。
林四娘的来历,按《红楼梦》介绍,是恒王的一位宠姬,最得恒王宠爱,被超拔统辖诸姬,但究竟是哪一个朝代人则未点明。《聊斋志异》中的林四娘身份是一位宫女,她的主子变成了衡王,只说她以17岁处女之身,遇衡府剧变,遭难而死,其鬼魂与青州道陈宝钥交往时,曾奏“亡国之音”,但所亡何国,则避而不谈。不过,尽管恒王变为衡王,但其两者系谐音,显然是一个人。清代着名学者“渔洋山人”王士祯(1634-1711)在《池北偶谈》中关于林四娘的身世故事又进了一步,文中林四娘向陈宝钥作自我介绍称:
妾故衡王宫嫔也,生长金陵。衡王昔以千金聘妄,入后宫,宠绝伦辈,不幸早死,殡于宫中。不数年,国破,(衡王)遂北去,妾魂魄犹恋故墟。今宫殿荒芜,聊欲借君亭馆延客……
陈宝钥是福建晋江人,字绿崖。据其同乡林云铭在《林四娘记》中的描述,陈宝钥于康熙癸卯年(康熙二年,即公元1663年)任青州道佥事,在衙署时“夜辄闻传桶中有敲击声,问之则寂无应者。”面对有“鬼魂”出现,陈宝钥率仆人及神巫驱鬼均失败,后听从士人刘望龄劝说,决定任其自然,鬼魅遂化作美女,自称林四娘,遂与陈宝钥结为诗酒朋友,并在署事上成为陈宝钥助手,帮助陈宝钥破了许多疑难案子,还惩处了不轨之徒。后来陈宝钥询其生前来历,林四娘告诉他一段凄惋身世:
我蒲田人也,明崇祯时,父为江宁府库官,逋帑下狱。我与表兄某悉身营救,同卧起半载,实无私情。父出狱而疑不释,我因投镮以明无他,烈魂不散耳。与君有桑梓之谊而来,非偶然也。(林四娘)计在署十有八月而别,别后陈每思慕不止。
陈维崧(1625-1682)所着《妇人集》一书中也收录了有关林四娘故事的内容,他称“王十一(即王士祯)为余述林四娘事,幽窈而屑瑟,盖《搜神》《酉阳》之亚也。四娘自言故衡府宫人”。接下来,是所附王士祯《林四娘歌》及“小序”,序中叙述的即是陈宝钥邂逅林四娘鬼魂事迹,称“四娘貌本上流,妆从吴俗……环悬利剑,冷然如聂隐娘红线一流。婢东儿青儿皆姝丽,恒持左右,人亦无敢调(戏)者”,居三月才与陈宝钥告别。文之末后有一首伪托林四娘鬼魂写的七绝:“玉阶小立羞娥蹙,黄昏月映苍姻绿。金床玉几不归来,空唱人间可哀曲”。
这些文人所述林四娘事迹中,林云铭笔下的林四娘,与其他人的身世描写均不相同,一是林四娘父任江宁府库官,与王士祯《池北偶谈》中说她是金陵人虽对得起来,但多了一个福建蒲田的籍贯;二是否定了林四娘是衡(恒)王宫人身份,变成库吏女儿;三是林四娘父亲怀疑她与表兄有染,为明志而投镮自杀,并非为衡(恒)王死节。
既然多家文人都写到陈宝钥与林四娘的感情纠葛故事,那么,关于林四娘这个人物的出处就一定与陈宝钥有关。据林云铭说,他与陈宝钥是同乡,是他亲自聆听了陈宝钥讲的这段人鬼“奇遇”故事后,才写成那篇《林四娘记》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林四娘的事迹,最初是由清初在青州任佥事的陈宝钥“亲历”或原创编撰的,然后由林云铭正式付诸文字,故事便逐渐传播开来,又经王士祯、卢见曾、陈维崧这些文人予以丰富或改编,遂渐敷成一位节烈女子的事迹。
林四娘是否实有其人,我们还可从陈维崧的经历中获得旁证。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宜兴人,清初文人,其父陈贞慧,曾是明末着名的“四公子”之一,坚决
‘叁’ 原来《诗经》有这么多美女,果然自古文人爱美人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凤求凰·琴歌》
自古英雄爱美人,中国的文人历来拥有远大的理想,把自己看作时代的英雄,而把一腔感情和心血灌注文学作品中,却着意创造一个美丽高洁的美人。美人和英雄,向来是中国文人喜爱吟诵的对象。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东亚古国,流淌着浑厚延绵的黄河之水,滋养着勤劳朴实的老百姓,孕育出典雅从容的中华文化。灿烂的文明之花在此盛开。诗词歌赋包蕴这诗人对民族、对国家、对时代的深切热爱,经史子集体现了文人纵览天人、通古博今的智慧及宽容的文学情怀,四大发明、丝绸之路更是彰显中国的盛大之美与昂扬气势。中国就是一个美人,雍容地倚靠在古老美丽的东方,看着世代变幻风云跌宕,从容地诉说着有关中华民族的神秘故事。她有着最为激昂而高亢的情感,最为宽容而细腻的心思。她就是中国文人心中、画中、文中最美好的美人,这个美人既是他们一直渴求的贤良君主,又是他们心中理想化的自己——美人心志高洁,路漫漫而求索,渴望祖国富强、兴盛,成为万世之表,表现出昂扬向上的民族追求精神。
在《诗三百》中,美人已经成为广大人民最向往的追求。《诗三百》首篇《关雎》篇首提到, “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尤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 。美人是美貌端庄的女子,也是君子,是贤才,是古代人民对理想的美好追求,所以才“不淫其色”,看重个人合礼的品德修养;所以“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可以爱慕,可以追求,但要合乎情止乎礼,不可亵玩之。这是《关雎》想要告诉我们的,它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男女之间追求恋爱的故事,表达了男性对美好女子的向往。其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淑女,又何止是美好端庄的女子呢?那也是有才能、有理想的人希望能够被圣明的君主赏识,以求实现最大化的人生价值。同样,《蒹葭》中在水一方的美人,始终被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雾中,不管人们如何努力,始终难以靠近,不正是中国文人追求理想却屡屡遭遇挫折的人生写照吗?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为了祖国拥有一个灿烂光辉的未来而努力,而拼搏,民族精神由此发源,并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然而,追逐梦想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民族的崛起也是奠基在无数朝代的兴废之上。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屈原陷于奸臣谗言、国君失信的困境中,看到国家衰败,民不聊生,心中郁悒无法排遣,于是作了《离骚》,表白他坚定而无奈的内心志向。屈原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选择用“香草”和“美人”来喻己。“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诗人的内心就像灵花那般纯洁美好,希望君主能看到自己身上的才能,可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时间不等人呵,纵使一生惊才艳绝,志气高远,但争不过草木的凋零,美人的迟暮,没有了明君,也无法实现人生的理想。
《诗三百》通过对男女两性恋爱的赞颂,表达了对合乎社会秩序的礼教的肯定和维护;楚辞中也有许多赋作歌咏“美人”,都是对个人追求人生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反映与肯定。“美人”一喻渴望凭借自身才能获得明君赏识进而求得功名显达的文人形象,一喻能够慧眼识人任贤举能而开通明达的君主形象。在对于追求民族理想,实现祖国繁荣这一方面上,无论是《诗三百》、楚辞,还是中国其他经典着作,都与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古典文化的“美人”自然不只是经典中虚构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文人们更能愿意从历史的长河出中掘出极具风姿的女性,再用工笔细腻地为她们画眉染脂,利用丰厚而深沉的文学历史底蕴对她们进行重新塑造,为她们补上时代的新妆。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 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 这“四大美人”。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也许不失于美貌的名声,但无疑,西施、王昭君、貂蝉的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国家为重的民族情感是中国文人浓墨重彩的添笔,文人们将“美人”的“忠义”与“英雄”的“情怀”放在同一个民族遭遇危机的大时代背景中,更能体现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始终不懈的追求,反映了他们沉郁的爱国情怀和大一统的民族思想。
“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吴越相争之时,越国忍辱屈居臣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凭借范蠡和文仲的教习,施展美人计,使得好色的吴王终日沉湎于温柔之乡,“从此君王不早朝”,最终导致霸权拱手让人。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女子中最深明大义、舍身为国的“美人”。汉室衰微,权臣当道,需要通过和亲,用女人换取一国之安宁。昭君何其不幸,因不受君王宠爱而独守冷宫,被送往胡地再也不能回故乡;昭君何其无辜,一介弱质女流却身担重任,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文人们深深地爱着这个“美人英雄”,《明妃曲》、《昭君词》、《汉宫秋月》等都是他们写给这个民族英雄的赞歌。
“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帽,她又是各路英雄共同谋划除掉董卓的功臣。这一朵红颜在众人纷纷苦于董卓专权却无法除之的时候,身为弱势女流竟然勇敢地挺身而出,自愿牺牲自己。在中国历代文人的传唱和罗贯中的加工下,貂蝉竟可以成为一个舍身就义、不畏强权的女英雄形象。中国文人对西施、王昭君、貂蝉这些“美人”的塑造,既体现出中国经典文学典着中“美人”与“英雄”的深刻联系——美人可以成为英雄,英雄也是文人所追求的美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理想,他们写出这新经典巨着并不只是为了流传百世,更是为了实现他们在那个时代的人生理想,用文学之笔塑造一个大写的“大写”的诗人形象。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有梦想的国度。当国外学者感叹中国人总是沉湎于过去的盛世繁华之美时,他们不会明白,因为曾经拥有,才会渴望进取,渴望超越。中华民族曾经拥有的历史之美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丰厚了民族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人民勇敢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这一份历史的厚重,既是使命,也是激励。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对“美人”是中国文人最有历史纵深感的精神气质,最具人生意义的历史使命,从故传承至今,个人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相结合,文人在文学创作中反映社会变迁的历史面貌,思考国家进步的社会动因,主动要求入仕为臣,为君主献策谏议,他们背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源源不断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文学典籍中汲取力量,要求国人具有丰富的文学文化底蕴,需要中国文化能够重扬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厚重感和自信心,需要中国优秀文化再次焕发炫目的光彩。
‘肆’ 诗经中最美女人庄姜夫人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不是指她的父姓。
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庄姜是春秋时齐国的公主,姜是齐国皇族的姓,因为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人称庄姜。最早出现在《诗经》里的一位美人,出身贵族,侯门之女,且美丽非凡。 庄姜因为出身高贵,嫁得也是国君,所以她出嫁时很是风光,但由于婚后无子,遭到冷落,生活并不快乐。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姒,再娶了厉姒的妹妹戴妫。卫庄公脾气暴戾,对庄姜非常冷漠。美丽的庄姜在每一个漫漫的长夜里,孤灯长伴,寒冷深宫,无人相陪。
‘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描写了怎样的女性之美
用桃花的灿烂美丽来形容待嫁的新娘,不仅赞美她像桃花一样 "灼灼其华",还用桃花如云来形容她对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当然也表达了她对 "子欲养而亲不待,宜其室家 "的期待。初春盛开的桃花,与待嫁的女子相互映衬,具有天地间的生机,表现了待嫁女子的天地灵气,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了春天的活力。桃花的形象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古典文学,如着名的 "人面桃花"。按照《诗经》中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这首古诗也是指新娘子从桃花中升起。一方面用来形容新娘的容貌非常美丽,另一方面也用来形容新娘的婚姻,预示着家庭的兴旺,预示着子孙后代不断,就像桃花带来桃子。
至于这首古诗的主题,则是对女子家道中兴、早生贵子的美好期盼。它仍然是关于婚姻与普通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古代人追求生育和幸福,而华丽的女人就像桃花一样,是生育和幸福的美丽象征。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陆’ 诗经里面形容美女怎么说
国风 鄘风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
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
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𫄨,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