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女孩可以当狙击手吗有什么条件还有都是以后有前途吗
没听所过,好像没有的。专业狙击手很少有女的。我只知道四川女子武警中有。 女狙击手有,但都不是在征兵的时候征的,而是在老兵中选拔的女子特警队也好,女子海军陆战队也罢,她们都是单独征兵的新兵进去训练完再谈能不能当狙击手特警队和陆战队会根据当届女兵的各人的表现情况来确定是否选拔她为狙击手不过要提出的是,即使第一年被确定为狙击手,出任务的时候也不会让你出,而是老兵狙击手出,因为狙击手从选拔到出师是需要时间的称为女狙击手首先要有的就是身体素质,别的不说,你端枪的时候手会不会抖这是首要的,就跟选射击运动员一样的道理,你抖一下,目标就偏很远然后是体力,一把狙击步总比步枪重些,立姿端枪那需要臂力然后是耐力你要当女狙击手先当了女兵再说而且要当了特警队和女子陆战队的队员再说
‘贰’ 《红海行动》黄景瑜为什么是二番
2018年春节档,由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虽然在各大院线排片不是太理想,但是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黄景瑜在片中饰演“蛟龙突击队”狙击手顾顺。该片讲述了在2015年也门撤侨的背景下,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前往“伊维亚共和国”解救被困侨民,兵分两路进行救援;同时,恐怖首领正在密谋不法行动,“蛟龙突击队”必须阻止拦截的故事。
片中“狙击手”这样的一个角色设定对于黄景瑜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用他的话来说是,“能够穿上军装,去体验一次当军人的感觉,是自己小时候就有的梦想。”
林超贤对演员的要求毒辣出名,非激起演员的最大潜力不可绝不罢休。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最俗套的话: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伺机一举抓住机会。
黄景瑜饰演的顾顺用的什么枪
饰演狙击手顾顺的演员黄景瑜。使用的那支电影中最帅的枪-----布拉塞尔R93战术型狙击步枪。
相比于大名鼎鼎的巴雷特和雷明顿狙击步枪,R93狙击步枪比较冷门。R93狙击步枪是德国布拉塞尔公司生产的R93系列猎用步枪衍生而来的战术型专用狙击步枪。R93是一种手动枪机的狙击步枪,也就是说每击发一次,必须以手动的方式将子弹上膛,同时将使用过的弹壳退膛。R93采用直拉式枪机设计,这种设计并不再常见,好处是其枪机操作可以比起其他的传统型手动枪机有更快的操作速度,熟练的射手可以使其射击速度不亚于一枝半自动步枪。电影片段如实表现了黄景瑜在操作这支步枪时射速相当快。
‘叁’ 世界战功史上着名的女狙击手叫什么名字
世界战功史上着名的女狙击手叫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在这里柳德米拉潜藏在灵魂深处的射击天赋很快就展现出来,短短几年时间她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神枪手。后来,柳德米拉考上了基辅国立大学历史系,完成了自己的蜕变。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1941年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是一场劫难,因为德国纳粹军队入侵了。而柳德米拉这时刚到25岁,还正在基辅国立大学主修历史。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柳德米拉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报名参加苏联红军。
因为她那出色的仪表,苏联军官们希望柳德米拉能够担任一名战地护士,而柳德米拉却坚持要上前线打击敌人。经过一番波折,上级最终同意了她的要求。
上了战场的柳德米拉很快就成为了敌人的梦魇。在1941年的敖德萨战役中,也就是她刚成为狙击手的七十五天里,柳德米拉独自完成了击杀187人的战绩。这样的战绩令德军闻风丧胆,纳粹德军试图通过广播招引她叛变,并给出了包括军衔和巧克力的条件。柳德米拉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一直到她负伤离开战场之前,柳德米拉一共击杀了309个敌人。这样的战果震惊世界,柳德米拉也因此被塑造成了一位苏联的战斗女英雄,甚至成为了第一个出访白宫的苏联公民。
(3)中国海军美女狙击手扩展阅读:
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的故事:
1941年6月22日东方刚发白,德国就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大举入侵苏联,面对德军的邪恶入侵,她满怀一腔报国热情加入了苏联红军。
然而,身为女儿身的柳德米并没有得到男性战友的尊重,很多男性战友认为,女人只适合在后勤做工作,从小不服输的柳德米决心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于是,她找到了团长,并且郑重表示,自己想做一个狙击手,到前线去杀德国鬼子。团长看着这个弱不禁风身材娇柔的乌克兰姑娘摆了摆手说,“战场是很残酷的,子弹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女人,你还是到后方做一个医疗护士吧”。
但是柳德米看着长官,一字一顿的说,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我不比你们男人差!最终,长官被她的勇气所打动,允许她到前线参战,到25步兵师做了一名步枪射手。
到部队后,柳德米拿到了一支1支带P.E.4瞄准具的莫辛-那甘1891/30 7.62毫米狙击步枪。这种5发弹仓的步枪的初速是2800英尺/秒,有效射程超过600码,是当时最好的狙击步枪之一。
好鞍配好马,柳德米一刻都不敢耽误,在训练中,她付出了比男兵更多的血汗和泪水。因为她知道,一旦在战场上,狙击手的枪一响,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在敖德萨作战中,柳德米开始了她的光辉战绩。在这个长达2个月的战役中,柳德米拉动如闪电静如狡兔,一共打死了187个敌人。但是敖德萨还是被德军顺利拿下,苏军退到了塞瓦斯托波尔。
然而,英勇的柳德米选择了坚守,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她一个人坚持战斗,没有吃的,就吃树根草皮,没有子弹,就从敌人尸体上捡,她凭借惊人的战斗毅力坚持了一个月,击毙狙杀306名德军,36名德军狙击手,战友找到她的时候,她的双腿被德军的迫击炮弹已炸伤,危在旦夕。
好在上天眷顾了这个姑娘,她被战友救回去得到了医治。出院后,她被统帅部授予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和金星勋章,她也是在射杀人数超过300人的25名着名狙击手中惟一的一名女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肆’ 《红海行动》狙击手是谁演的揭晓
在电影《红海行动》中,一共有两名狙击手,刚开始一名狙击手受了重伤,另一名空降代替。那么《红海行动》狙击手是谁演的呢?不妨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红海行动》讲述了在2015年也门撤侨的背景下,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前往“伊维亚共和国”解救被困侨民,兵分两路进行救援;同时,恐怖组织首领正在密谋不法行动,“蛟龙突击队”必须阻止拦截的故事。
在影片中,由于之前的行动中狙击手罗星重伤,空降了新的狙击手顾顺,一开始顾顺看起来很拽,不过在团队协作过程中他的表现很让人敬佩,并且一直鼓励战友开枪,在他受伤无法担当狙击手时远程指挥战友战胜心里障碍出色的完成了狙击任务。
作为后来加入蛟龙小队的狙击手,顾顺的出场就让小鉴觉得他是自带“我们不一样”BGM来的。
这个外表看上去玩世不恭的狙击手,总能在危险来临时镇定下来,让人觉得分外可靠。他就像一个潜伏在暗中的猎豹,远远望去察觉不到一丝危险,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你致命一击,让你输的猝不及防。
这位酷酷的狙击手一出场就把小鉴给惊艳到了,踏着阳光走过来,这就是所谓的“帅”字贯穿全身吧,攻气十足。
据了解,罗星的扮演者是王彦霖,看过《无心法师》的朋友们应该对他不陌生,顾萌萌一角备受网友们的喜爱!此次在《红海行动》中的出演也让人眼前一亮。
而顾顺的扮演者是黄景瑜,片中“狙击手”这样的一个角色设定对于黄景瑜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用他的话来说是,“能够穿上军装,去体验一次当军人的感觉,是自己小时候就有的梦想。”
面对这个对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的角色,备感压力的黄景瑜在幕后做了大量准备。
“我特意去了解过,狙击手是部队里面专业手准比较高的那个,所以狙击手首先要……长得帅,眼睛里有戏,通过眼神就能让人觉得这个戏好看,对吧?”流露出的小傲娇与戏中的顾顺如出一辙。
“这是我第一次饰演与军人有关的角色,为了可以把它演好,在演之前我去看了很多与狙击手相关的电影,到达片场之后,导演就给我们安排了训练,期间还有真正的蛟龙队前狙击手向我们传授动作要领,自己也是希望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尽可能的向他们的标准去靠拢。”黄景瑜表示。
影片中不乏很多危险的动作场面,其中一场“跳楼”的戏份,对于恐高的黄景瑜着实是一次挑战,“跳房子的时候,上面栓了一根塑料绳,一下子就断了……”看来,好电影的背后都是一群人认真的付出,值得敬佩。
‘伍’ “幽灵化身”世界五大传奇狙击手,中国一人上榜,是谁
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然而同时期的一名 狙击手
却平均只需1.3发。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数字对比!
所以说,战场之上,狙击手是幽灵的化身,他们都是弹无虚发的神枪手,他们是冷酷无情的命运终结者,他们是战场上最令人胆寒的潜伏者。他们神出鬼没,行踪不定,每一颗子弹的射出,都意味着一条鲜活生命的死去,每一次的扳机扣动,都是敌人的末日来临。所以他们绝对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兵种,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五位传奇狙击手,其中还有一位中国人。
白色死神—西蒙海耶
张桃芳,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中国军人、 狙击手、飞行员,中国狙击之王,
于1951年3月从军、加入志愿军。除去集训、开会等活动外,实际射击时间32天,耗弹442发,毙敌214名,这是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张桃芳因此也被誉为“狙神”。同年,张桃芳荣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
,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 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
2007年10月29日22点,张桃芳因病医治无效在潍坊逝世,享年77岁。
‘陆’ 《我是特种兵》中提到的着名女狙击手是谁
海军少将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苏联英雄,在傲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击毙309个希特勒匪徒。
‘柒’ 世界十大狙击手是哪十位
第一位 卡洛斯·海斯库克(美国) 即使他并非记录在案的打死敌人最多的狙击手或者是战斗时间最长的狙击手,卡洛斯·海斯库克仍然是一个传奇。他是狙击手世界里的"猫王"。 美国海军陆战队授予狙击手枪法的最高荣誉就是以海斯库克命名的;同样,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乐洁恩营一个射击训练营里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因他而建造的。另外,弗吉尼亚的一支民间空中巡逻队也打算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海斯库克有个绰号"白羽毛",因为他总是戴一顶插有羽毛的帽子。他17岁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不久,军队就发现这个来自阿肯色州的穷孩子具有射击天赋。他还在新兵训练营的时候就取得了专业步枪手资格,随后开始在各大知名射击比赛中大显身手。但是,部队对于海斯库克的天才另有所用,1966年,将他派往越南。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海斯库克在越南执行了很多任务,他的指挥官甚至不得不强迫他在营房里休息。 海斯库克曾对《华盛顿邮报》说,"我喜欢潜伏,让自己悄悄在对着敌军的位置上潜伏下来。在越南没有别的地方可以选择,如果可以选择的话,那就只有运尸袋了。每个人都很紧张害怕,但这样的环境也让人更加警觉、更加敏锐--这些让我成为最棒的。" 1999年,海斯库克死于多发性硬化症,享年57岁。 第二位 西蒙·海耶(芬兰) 如果你没听说过他的话也不足为奇,因为他在他的祖国之外知名度并不高。 在1939年-1940年苏联和芬兰的严冬血战中,芬兰狙击手海耶将自己隐藏在雪地中,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射死了500多名苏联人。由此,他被称为"白色死神"。 他的狙击技术是老式的,他没有激光瞄准器,也没有50口径子弹。他有的只有他的感官和一把老式步枪。 第三位 阿德尔波特·F·沃尔德伦 III(美国) 阿德尔波特·F·沃尔德伦,美国最成功的狙击手之一,射死敌军人数高达到109人。 在《狙击手身在瞄准镜》一书中,由迈克尔·李·兰宁撰写的一篇题为《越战中的狙击手》的文章描述了沃尔德伦是一名何等优秀的狙击手-- 一天下午,沃尔德伦正坐着两栖装甲运兵车沿着湄公河行进。突然,敌军的一名狙击手在距离运兵车900米的河岸上朝车上射击。沃尔德伦拿起狙击枪,朝着一大片椰子树开了一枪(并且这时车还在行进)…… 这就是最优秀的狙击手。 沃尔德伦是仅有的几名被两次授予十字英雄勋章的人之一。他死于1995年,葬在加利福尼亚。 第四位 弗朗西斯·皮克汉格顿(加拿大) 弗朗西斯·皮克汉格顿在一战中的战绩读起来更像是一本漫画书或者一部大片。 这名勇士在索瑞尔山之战,帕斯尚尔战役和思卡尔普战役(均在加拿大境外)中,射死了378名德国官兵。 他还因为穿越敌军重重火线送达关键性救援消息而被嘉奖,当时他的指挥官已经身负重伤;他还在自己的部队弹药快用完时穿越敌军火线运送了更多的弹药。 《多伦多之星》称,皮可汉格顿把儿时就磨炼出来的狙击技能用在了佐治亚湾的战役中;但是历史学家提姆·库克却说,皮克汉格顿和其他的加拿大人在祖国之外奋勇杀敌的原因在于"他们觉得他们的牺牲可能会换来他们以后在社会中更多的权利"。 尽管皮克汉格顿在欧洲被认为是英雄,但当他回到加拿大之后却几乎被人们忘却了。 第五位 柳德米拉·琴科(苏联) 当这位苏联女英雄在1942年被《时代》杂志采访时,她却嘲笑了美国媒体。 她说,"一名记者甚至批评了我的制服裙的长度,说制服让我看上去很胖。他说美国女人穿的裙子更短," 但是对于这位女英雄射死的309名纳粹敌军、以及被她的勇敢和狙击技能所激励的众多苏联人来说,裙子的长短根本不是问题。 据报道,柳德米拉1916年7月12日出生于乌克兰南部,从小她就是假小子。她常常会忘记玩自己的洋娃娃,取而代之的是,她经常会用弹弓射麻雀--她玩得比大多数同龄男孩要好。 1941年,德国向苏联宣战,柳德米拉也想参战,但是她一到前线,就发现现实和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 柳德米拉回忆道,"我知道我的任务就是对着人射击,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要真正做的话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她说对了。 她第一天上战场的时候,即使她看见了敌人从她潜伏的地方通过,她都不能说服自己真的举枪射击。 但是有一天,德国人在离柳德米拉埋伏很近的地方射杀了一名苏联战士,这完全改变了她。"这样一个快乐的男孩就在我面前被杀害了,从那之后,任何事情就都阻止不了我了。" 第六位 瓦西里·柴瑟夫(苏联) 在"历史上十大狙击手"中的很多都成为电影里的主人公,或者是成为电影里人物的原型,但是没有一个会像瓦西里·柴瑟夫这般有名,他是2001年电影《兵临城下》的主人公原型。 "当长相帅气的裘德洛在荧屏上扮演你,演绎你的人生的时候,你就知道,历史上也有了你的位置。" 但是电影中间阶段的那场决斗却是虚构的。 学者们和军迷曾经试图弄清楚这场发生在苏联王牌狙击手和德国同样久负盛名的狙击手中间的这场决斗是否真的发生过。各种记录众说纷纭,常规的解释是苏联媒体杜撰了这次决斗,作为宣传工具。他们当时是不需要主动出击的。 还是让记录说话吧,瓦西里·柴瑟夫射死了149名敌军;而未经证实的记录显示,这一数字还可能高达400名。 第七位 莫西·墨菲(美国) 说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归功于一名狙击手其实并不为过。 真的,历史就是这样的。 萨拉托加之战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场转折性战役,而这场战役众多主要的转折点中就包括1777年10月7日狙击手蒂莫西·墨菲射死了英军的西蒙·弗雷泽将军。 墨菲是一名摩根肯塔基步枪手,他在距离弗雷泽500码的距离上射死了弗雷泽,他使用的是当时有名的长管肯塔基步枪。 独立战争的胜利也要感谢另一名狙击手,但是,这次并不是由于狙击,而是由于这名狙击手的这一枪没有射出。 就在墨菲射死弗雷泽的前几个月,在布兰迪万战役中,帕特里克·弗格森的瞄准器中出现了一位高大的美国军官,他的后背对着福特格森,但是,弗格森认为朝人背后射击是没有风度的,于是,他没有开枪。 后来他才知道,乔治·华盛顿那天来到了战场上。 第八位 查克·马维尼(美国) 要不是有人写了一本书描述查克·马维尼在军队中的服役生活,查克·马维尼的妻子都不知道她丈夫是越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最顶尖的狙击手之一。 这本书名为《亲爱的妈妈:一名狙击手眼中的越南》,公布了马维尼在越战中射死103名敌军的记录,另外还有213名是还未被证实的。这一惊人的记录马维尼并不急于承认,因为他当时觉得不会有人对此感兴趣。 在16个月的狙击手生涯后,一名牧师认为马维尼可能患上了战争疲劳症,于是他在1969年离开了越南。在潘德顿基地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步枪教练后,他离开了海军陆战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他说,"我只是做了我被训练来做的事情,我只是在一个非常炎热的地区呆了很长时间,并没有做什么很特别的事情。"但是,查克,你仍然在前十的名单中。 第九位 罗伯·弗隆(加拿大) 罗伯·弗隆创下了最远距离狙击的记录。他在距离基地组织2430米远的地方射死了一名敌人,那可是超过1.5公里啊。 第十位 海豹突击队狙击手(美国) 马士基公司"阿拉巴马"号的船长理乍得·飞利浦将自己送给了海盗,以换来他的船员的安全。 海盗在试图和美国海军谈判的同时,将飞利浦船长困在救生艇内。但是最终救生艇用光了燃料,海盗同意让美国海军从"班布里吉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上搭了一根麻绳上来。 对于海盗来说,这是个致命的错误。 这让三个美国海豹突击队的狙击手从巡洋舰尾端找好了狙击位置---离海盗只有75英尺。 由于晕船和愤怒,海盗们变得更有攻击性,在场的指挥官开始担心飞利浦船长的生命安全,于是下令射击。 狙击手必须要在射死海盗的同时确保不伤及飞利浦船长。狙击手登上了一艘小船,而海盗们所在的救生艇在海上摇摆不定,当时,只有唯一的一次机会可以射准目标。 狙击手确定了两个海盗在救生艇驾驶室里的位置,但是他们对于第三个海盗的位置很不确定,于是第三名狙击手一直在等待这名海盗的出现。一旦第三名海盗出现,三名狙击手就能同时开枪了。 这时,机会出现了,由于晕船,第三个海盗将头探出了驾驶室的窗子。 目标锁定之后,三名狙击手全部扣动了扳机。
满意请采纳
‘捌’ 她是二战最牛的女狙击手,狙毙309名德军,后为何被禁止再参战
狙击手,似战场上的幽灵,他们神出鬼没,狙敌于无形。由于狙击手执行任务,有时可能需要纹丝不动、不吃不喝潜伏好几天,因此需要极强的身体素质支撑,所以狙击手很少有女性。
但在二战时期,号称最牛的狙击手的,却是个女人,他就是苏联的第一女狙击手柳德米拉。柳德米拉在二战中,创造狙毙309名德军的辉煌战绩,这309人中还包括了36名德军狙击手,令世人为之震撼。
1942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柳德米拉被德军的炮弹炸伤,令苏联和盟军极为紧张,马上用潜艇将她载回撤出战斗。伤愈后,柳德米拉被邀请访问美国、加拿大等国,为盟军站台宣传。自那以来,这位最牛的女狙击手再也没有机会上战场,一度非常郁闷。
1943年10月,柳德米拉被授予苏联英雄和金星勋章,后晋升海军少将军衔,1974年于莫斯科逝世。柳德米拉死后,在她的墓志铭上是这么写的:“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不难看出,柳德米拉的一生虽然享受到了巨大荣誉,但也有颇为遗憾的地方。
‘玖’ 《红海行动》顾顺原型是谁
《红海行动》讲述了在2015年也门撤侨的背景下,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前往“伊维亚共和国”解救被困侨民,兵分两路进行救援;同时,恐怖组织首领正在密谋不法行动,“蛟龙突击队”必须阻止拦截的故事。
《红海行动》首次将中国海军特战部队“蛟龙突击队”作为影片主角,海陆空三栖作战燃到炸裂,在这次曝光的剧照中,之前曾为军迷和观众热络议论的众多真实载具、装备得以清晰呈现。
从黄景瑜的个人长相来看,他完全可以做一个颜值派演员,但是他偏偏非常的看重演技,不论是在哪部剧的拍摄,都会一遍又一遍的去练习,想把一个角色演得,唯妙唯俏,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所以每一个好演员都是努力才得来的结果,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演员们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拾’ 观看红海行动5篇精选感受
年大戏《红海行动》,这部 “超燃”之作,靠着“人民口碑”力压众多贺岁大片,得到各路好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观看红海行动有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组织观看红海行动有感1
开年第一个工作日,我们集体观看了近来口碑颇佳的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影片根据在2015年发生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 故事 ……
观影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接受视觉的享受或心灵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光影中获得自己尚未拥有甚至是自己不可能拥有的人生经历,得到形形色色的人对待生活、生命的态度,以此形成自己对于世界、社会、人性、爱情等完整、立体的认识。
一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必有如出水芙蓉般的魅力、深度以及普世的价值观。生于今日之中国,战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遥远,但“红海”一词我们在当今社会却常有耳温,在行业、商业市场上尤为突出,每一个企业似乎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杀出“红海”,拥抱“蓝海”。
教育 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时至今日,虽形式、侧重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教育领域是不折不扣的红海之地,真正的师者必是对教育事业怀有使命感和敬畏之心的。因此要把教育工作做好,具备“红海行动”的能力和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做真教育,除以上几点外,更要有自下而上的勇气和信心,勇敢扛起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信心百倍的面对每一位孩子和每一个生命。勇气,来自于根植内心的责任和使命感;信心,来源于的知识储备和 文化 修养。唯有如此,才能在这片红海中脱颖而出,于混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强于内而胜于外,授以业而传其道。
勇者无惧,红海弄潮,蛟龙一出,四海翻腾。愿我们勤勉之、共精进,熙生未来,麓力同行。
组织观看红海行动有感2
最近看了《红海行动》,每时每刻都让人惊心动魄,满满的正能量。如果说《战狼》是歌颂个人英雄主义,那《红海行动》歌颂的是集体英雄主义。影片是根据在2015年发生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与斗智斗勇。与其展开战斗,蛟龙队的 口号 是:勇者无惧,强者无敌。一个信念是一个侨民都不能少,经历了港站,汽车炸弹等等,血腥,震撼残酷,蛟龙突击队不正是中国海军的代表吗?为了祖国浴血奋战,希望大家珍惜和平生活。
当劫持了中国人和中国侨民时,中国海军立刻派出部队营救,当夏楠,知道他的助手已被处决,她崩溃了,她的丈夫和儿子正是2005年的恐怖袭击中不幸丧生的,于是,她拿起了SA---CR突击步枪,用鲜血与死磕到底。
他提出要求,让队长将所有人质救出,最终队长被感动了,发动全军拼死到底。电影有个细节,记者的老板讲白话,也就是报社是香港报社,老板,自然也是香港人,电影中对蛟龙突击队的刻画非常立体,有的吃糖,就有勇气,有的轻松,有的骄傲,黑帮老大成为人之后竟自杀,为了黄饼,这就是的恐怖之处,无论信念的对与错,只要有坚定的信念,随时可以牺牲自己,此人无法打败,只能消灭。
《红海行动》中,从大国的风范,向全世界宣扬正义,展示国家先进武器装备,中国海军的浴血奋战。让我们学生看到了正义、拼搏、勇敢、团结、智慧。
组织观看红海行动有感3
大年初五,我和老伴儿看了一场电影《红海行动》。是儿子在网上给我们买的票,要不还真想不起来到电影院里看电影。尤其是一部大年初一才在全国上映的影片。
从取票机上扫码拿到票就打算看电影,但服务员说是3D电影,每人花五元钱买了个专用眼镜。这时候仔细看了一下宣传栏上电影票的价钱才知道每张90元。好家伙,两个人就得花180元看场电影。说心里话,多好的电影我们也舍不得花180元看场电影。但这是儿子的心意,我们只好服从安排。
刚刚坐稳,电影就开始了。看看周围人还真不少。影院里安静的只听到电影画面里传出的声音,一幕幕惊心动魄大营救的画面,真实再现了中国海军8人小组执行撤侨任务整个过程,紧张程度让人喘不过气来。
《红海行动》是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等出品,林超贤执导,冯骥编剧,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现代化海军题材影片。
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在与叛军武装首领组织的叛军斗智斗勇识破阴谋以少胜多的故事。说心里话,长这么大还没看过这么过瘾的电影。
电影中展现出的先进武器和精良的装备让人大开眼界,现代战争并不仅仅是拼人的智慧,没有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是不能打胜仗的,不怕死只是精神层面上的,决定战争胜负还要有先进的武器装备。
我感觉这是一部大题材、大制作、大手笔、大场面的影片,影片中反映了国与国之间联手合作的问题,影片中宏大的战争场面耗费巨大,展现出的场面令人震撼。每个关键场面都真实再现了惊心动魄令人信服的效果。影片中虽然展现的是现代海军的作战场面,但给观众的感觉是陆海空联合作战的真实场景,让观众看到了我国军人高素质的作战能力。
据来自新华社上海消息,《红海行动》电影从初一至初三上座率均超过60%,票房已达4.5亿元。
影片中感觉暴力血腥场面太多,画面持续时间也长,有好多场面我都闭上眼睛,不忍看下去,场面太真实。其实真实的战争远比电影里的画面要残酷血腥的多,由此感叹没有战争真好。影片中描写突击队员在营救人质过程中,中国军人那种大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营救人质的过程中感到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作为一个中国人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组织观看红海行动有感4
世界并不安宁,战火总是突起,很多时候死亡的威胁不期而至。《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真实复刻了我国首次武装撤侨过程。不同于《战狼2》结局的皆大欢喜,《红海行动》呈现了战争最真实残酷的一面,人质救出、恐怖阴谋打破,在迎接胜利曙光的那一刻,我们也接到了死亡的通知单。我们不禁扼腕叹息,英雄怎会死亡?可这就是现实。
狙击手罗星被打穿脊柱神经,观察员李懂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紧张,没能扫清敌人,间接害了战友。但他在顾顺的鼓励下,逐渐变得成熟、稳重,终于能独当一面。我们可以想象,今后他将成为下一个罗星,带领下一个李懂走向老练,然后下一个李懂又会成为下下个罗星,带领下下个李懂走向老练……
通讯员庄羽在救援中瘫倒在一片尸体中,他说以前那么多的训练和演习并不是这样。所以面对血肉横飞的场景,他害怕了。可当他独自一人面对恐怖的分子时,他摆脱了自己手指被炸断的恐惧惊愕,扑向了敌人,将利刃刺向了敌人……其实,当死亡来临时,他已经战胜了死亡。
战争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舰长所说:“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上了战场,生死岂还顾得?死亡固然使我们痛,但也让我们触摸到了真实。战争有流血,和平也有牺牲,只是你我处在这些英雄用血与肉铸就的和平的“温巢”里还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死亡沉重,但我们必须接住这份沉重。
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军,为什么要让家人时刻担心自己,承担失去自己的风险。但看到最后我明白了,即使他们不成为军人,也会有别人承担起这份责任。即使他们不牺牲,也会有别人牺牲,他们宁愿牺牲的'人是自己。他们在决定成为军人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我的生命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家人,而是属于国家和人民!
他们很坚强,因为他们铁骨铮铮;他们也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生命。但他们拥有坚忍不拔、铁血刚毅的内心和信念!
正如他们的口号:勇者无惧,强者无敌!
守卫和平,感谢有你!
致敬中国军人!
组织观看红海行动有感5
许多人对2015年3月间的“也门撤侨”行动还记忆犹新。当时,由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约旦、苏丹等其他海湾国家组成国际联军,发动了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面临如此紧张的局势,连美国都只能劝告本国侨民坐他国船只离开险境,而中国海军却为驻外人员和侨民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出动潍坊、临沂两艘军舰,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不但撤出了本国侨民500余人,还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新加坡等各国侨民200余人。此举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一片欢腾。时隔三载,一部反映也门撤侨事件的《红海行动》在 春节 档上映了。片子自带话题性,拍得怎么样呢?值得关注!
影片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两个字“火爆”。全片类似《黑鹰坠落》,由五场战斗戏撑起全片,中间的喘息只够上两趟厕所。换句话说,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打”,而且花样繁多,绝少重复。
影片的序曲部分,是一次海空协作的反海盗劫持人质行动,狙击手和突击队趁间不容发的时机全歼歹徒,讲的是干脆利落,展示了海军“蛟龙小队”的超凡战斗能力和牺牲精神。正片部分,蛟龙小队第一次上岸执行任务,负责在闹市区撤离侨民。这一部分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街市拍摄,复杂的地形和敌军强大的火力一度让小队陷入苦战。火爆的场面让人想起导演林超贤在《逆战》开头展示的耶路撒冷街头枪战,惊险刺激。不过直到这一部分,还只能说是国产片已有的水准,谈不上惊艳。
从第三场战斗开始,真正让人肾上腺飙升的“开挂”打戏才轰然登场。蛟龙小队接到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深入腹地几十公里去营救一位被恐怖的分子被俘为人质的女侨民。途中,政府军遭到伏击,损失殆尽,只余下小队和女记者夏楠幸存。这场伏击战以迫击炮袭击开始,在匪徒的强大的火力覆盖之下,小队面临救人、消灭狙击手和摧毁迫击炮阵地三重任务,战斗残酷而惨烈。新来的神枪手顾顺与敌军狙击手之间的较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心的观众可以比较一下这场戏与《鬣狗之路》、《拆弹部队》等反映反恐战争的欧美新片中的类似场面,我认为火爆程度犹有过之。
营救人质一段是影片的重头戏。蛟龙小队没有忘记我军发动群众的优良传统,在当地妇女的配合下成功置换了人质,然而层出不穷的意外使得战斗无法避免。林超贤在这一段的处理我认为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人质、策应、联络、突围四条线索齐头并进,却交代得有条不紊。四个战场空间关系清楚,而且之间相互呼应,一个个矛盾环环相扣。虽然只是八个军人对上百恐怖的分子,但拍出了大片的质感。凭借空间关系营造悬念是相当高明的动作片手法,却也向来是中国电影人的软肋,这场戏比起以往国产电影中的战争场面来说,我认为是一个质的进步。这段战斗同样以开挂的`坦克对战以及沙尘暴奇观结束,中间还穿插了“临沂”舰炮轰恐怖的分子阵地的大场面,酣畅淋漓。
最后一场追击恐怖的分子的战斗戏主要靠人物命运营造戏剧张力,打女蒋璐霞终于在一场肉搏戏中大显身手,新一代狙击手也克服心理障碍,顺利成长起来。这一场另外的看点是沙漠奇特地形和蛟龙小队飞翼潜入。
分析完影片的五场战斗戏,我们会发现,都是“打”,却节奏分明。随着空间的大小、任务的性质、兵器的种类各有不同,虽然是主旋律电影,可是口号不多,全是精准的节奏和奇观在主导影片。这种类型的战争电影不要说国内绝无仅有,就是放眼国际影坛,近年来也很罕见。这既是导演林超贤出色能力的体现,也离不开中国海军的鼎力支持。
林导以拍摄警动作片起家,早年以《G4特工》、《重装警察》等反映香港飞虎队的影片成名,经历《线人》、《证人》和《逆战》等各种警电影的洗礼,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枪战动作戏拍摄 经验 ,还曾尝试过《破风》、《激战》等其他类型的动作题材。2016年他执导了同样根据真实国际事件改编的《湄公河行动》,获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是国内少数有制作战争大片经验的导演。《红海行动》呈现出来的品质再次证明,林超贤确实懂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国内电影其实不缺投资,缺的是懂得如何“烧钱”有道的优秀执行者。
海军的支持同样至关重要,影片中张涵予指挥的军舰正是曾参与也门撤侨行动的“临沂”舰,片中的各种轻重型武器让人大开眼界,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红海行动》被列为了2018年“龙标”的001号。网上曾有军事迷指出影片中的武器都不是解放军制式装备,不过这一点片中已有说明,是因为我军不方便携带武器登陆,故而接受了所在国提供的欧盟武器装备。
都是“扬我国威”的主旋律电影,免不了被比较。与《战狼2》相比,《红海行动》的制作和气派显然都更上档次。冷锋带着各国美女到处冒险的格局,其实还是当年成龙电影的遗风,用弓箭和拳脚歼灭武装佣兵的设定,也要结合动作片夸张的设定才能理解。与之相比,《红海行动》投资更大,战斗场面更多,是更有国际战争大片范儿的“重工业电影”,我认为也更有开拓国产电影类型的意义。当然《红海行动》也有软肋,林超贤一以贯之地关注人在极端情况下的应激反应,这让电影的节奏极快,不容喘息,但对普通观众而言,或许并不如吊儿郎当的孤胆英雄那么亲民和讨喜。还有部分台词的念白尴尬,让人有点出戏。
《红海行动》与《战狼2》一样,在结尾摆出了政治姿态。海军捍卫海域的宣言与勇于出击的“蛟龙”一样,标志着大国崛起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张涵予在一次发言中将自己扮演的舰长与李默然在《甲午风云》中扮演的邓世昌相比较,赞叹国运日隆。国家强盛自然值得自豪,不过在高呼过“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口号之后,我们也要记得,老祖宗说的本来是“勇者无惧,仁者无敌”。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强权,缺的是能令“近者悦,远者来”的价值观,也就是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