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找一幅油画,不知道叫什么名。
谢楚余的《陶》
谢楚余档案
谢楚余,1962年生,广东汕头人。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曾参加依维尔古典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当代艺术新材料研习班学习。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代表作有《中国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每年上百美女踏破他家门槛
谢楚余的家在广州美院一处幽静的老式楼房里。装修自然、淳朴,最大的装饰品恐怕就是油画。百来平方米的居室,摆满了油画,有几十幅之多。
记者发现,画家所有的创作大都与女人有关,不少是裸体画,画中的女人很有神韵,大部分是美女。
谢楚余说,女子神秘的气息是最让人难以捉摸的,而神秘的东西最让人着迷,让人可望不可及。所以,他最喜欢画的就是女人。
讲起女人,谢楚余滔滔不绝。他说,每年平均邀请十个模特作画,至今,起码有上百美女成为他的画中人。
很多女孩说,能当谢老师的画中人,不枉此生。因为谢楚余画女人,不仅把女人的神韵画出来,而且还把女人的内心世界也画出来。
据说,每年希望当谢楚余模特的有上百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外的美女。但是,名额只有十个左右。许多慕名而来的女孩为了达成愿望,甚至托关系、找后门,搞得谢楚余应接不暇。谢楚余说,并非每个女孩都适合做模特,必须要有气质,他看女人是很挑剔的。
卖假画的老板和他攀关系
在谢楚余的艺术生涯中,最让他烦心的就是盗版。
有一次,他在广州市文德路的一家画店看到一幅标明谢楚余画的作品。他惊讶,自己从来没有画过如此糟糕的作品,而且自己的原作大部分已出口国外。
他问老板:“这幅画是谢楚余画的吗?”老板斩钉截铁地告诉他:“百分百是,我跟谢楚余很熟,都是潮汕老乡。这幅画是谢楚余特意给我卖的。”
“多少钱?”
“便宜你了,就5万元人民币。”谢楚余心想,还真便宜,他现在一幅油画在国外起码卖10万美元以上。
谢楚余并没有戳穿这位老板。他说,这已经见怪不怪了。最让他气愤的还是“抱陶女”被侵权。
因为《陶》打了场艺术战争
“抱陶女”正确的名字为《陶》,这是谢楚余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画作品。《陶》的创作,缘于三个模特,一个青岛人,一个汕头人,一个混血儿。在谢楚余看来,这三种人“杂交”,最漂亮。
《陶》一经问世,便以一种中西合璧的美打动世人。但是,它也成为中国油画史上被翻版盗印最多的一幅油画,盗版数不少于一百万次。
谢楚余告诉记者,《陶》完成后,先后参加了新加坡、香港及内地的有关画展,在海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98年11月底,谢老师收到许多朋友打来的电话,恭喜他的作品被某口服液收购并充当其形象小姐。谢楚余一头雾水,他与某口服液一点瓜葛也没有。怎么回事?
12月初,谢楚余向他的朋友、广州画院的画家李醒滔诉说了自己的莫名境遇。恰好,李醒滔担任即将开幕的“第二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的艺术总监,他建议谢楚余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原作,以正视听。
这样,《陶》出现在“第二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同时很快成为会场上的聚焦点。展会期间,这幅画前围着不少观众,在欣赏和体会艺术的同时,也有一些观众感到疑惑。
一位姑娘在画前观赏良久,上前问谢楚余是不是参考了某口服液的女孩形象,因为她在某口服液的广告里也见到这样一个抱陶少女。
谢楚余听罢,指着画对围上来的观众气愤地说:“我把它搬来,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才是《陶》的作者。”当时,某口服液的两位代表也在场,谢楚余转身对他们说:“请你们给大家解释吧!”
迫不得已,谢楚余决定状告侵权者,讨回公道。官司很漫长,足足打了六年多时间,最后以八万元的赔偿告终。谢楚余没有再上诉。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已耗不起这场艺术战争。
现在,这幅原作已被香港一位房地产商收藏了。他几次想回购,收藏者都不愿意。这一直是谢楚余的遗憾。
B. 女性题材的古典写实油画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受是什么
《诗经》中有一首广为人知的小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人们对美丽女子的喜欢、爱慕和追求。
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塑造了一位丰腴俊美善良平和高贵典雅的中年美女形象,让人感受到微笑的魅力;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刻画出维纳斯女神富有韵律充满活力的身体曲线美,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柯内尔的《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讲述了一个女子舍小节取大义为百姓减免赋税的动人故事,让人感受到女子的坚定勇敢和爱心;安格尔的《泉》塑造了一位容貌姣好宁静典雅纯真无邪的少女形象,让人感受到“崇高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布格罗的《春天的来临》刻画了一位沉浸于爱情幸福中的美丽女子形象,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力量;格维德的《雅典娜女神》被誉为是最美的女神形象,让人感受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等等,诸如此类的女性题材的油画作品在古典写实油画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女性题材的古典写实油画,不仅为男士们喜欢,女士们也同样喜欢。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愉悦,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共鸣。
男士们会发自内心的赞叹:这些油画中的女子真美!女士们会非常羡慕的感叹:画中的这些女子怎么这么美呢?没成家的小伙子会在心里想:以后我要是能娶个跟这画中的美女一样的媳妇就好啦!未结婚的大姑娘会对着镜子说:我要是能长成跟画里的女子一样多好!成年男士会重复那句:媳妇都是人家的好。半老徐娘会嗟叹:岁月无情催人老。老人们会一遍又一遍地说:还是年轻好啊!年轻人真漂亮!
女性题材的古典写实油画作品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审美感受。人们从中更加感受到美的魅力,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更加懂得对美的爱护和珍惜!
C. 急需古典美女图片几幅,要单人的,有霸气,君临天下之气!不要现代的!
找图不易 望采纳,如果不满意继续帮你找
D. 有一副世界名画,是一个女孩子抱着一个坛子,上身是裸的,下身是白色纱衣,
您说的这幅世界名画叫作《陶》。
谢楚余画的“抱陶女”正确的名字为《陶》,这是谢楚余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画作品。《陶》的创作,缘于三个模特,一个青岛人,一个汕头人,一个混血儿。在谢楚余看来,这三种人“杂交”,最漂亮。
《陶》一经问世,便以一种中西合璧的美打动世人。但是,它也成为中国油画史上被翻版盗印最多的一幅油画,盗版数不少于一百万次。
谢楚余1962年生于广东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专业课程并任油画系讲师,1993年应美国加州设计学院邀请赴美作学术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1991年参加"依维尔古典油画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当代艺术新材料研习班"学习。现为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
1989年起,在广州,台湾和新加坡举办五次个人画殿。1993年及2001年分别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交流及专业考察,至今已游历了近三十个国家。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精致而严谨、典雅而洗、洗练的绘画风格。代表作有《中国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多次参加"中国油画艺术展"、"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中国油画精英邀请展"等大型画展。被《美术》、《中国油画》、《收藏天地》、《艺术家》、《画廊》、《现代画报》等杂志多次介绍并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等学历有专题报道.《谢楚余油画艺术》出版 。
E. 请问有一幅四个中国女子在黑背景下弹奏传统乐器的油画是谁画的在哪里可以下载其图片
应该是浔阳遗韵,可是里面只有3个女子
你自己看看吧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812759152&tn=imagedetail&word=浔阳遗韵&in=1
F. 一副着名的油画,画的是一个女人,双手举着一个罐子,举过头顶,胳臂弯曲,有清水从罐子里流出,叫什么名
这幅油画作品出自安格尔的《泉》。
《泉》(spring),别名《春之仙女》,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于1830年至1856年所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法国奥塞美术馆。
该画运用柔和并且富有变化曲色彩和柔美的曲线,表现出女性人体的古典之美。年轻的裸女手拿陶罐,让里面的永缓缓地倾例出来,微屈的双膝和因举起陶罐所表现出的肌肉曲线营造一种典雅、纯洁的脱俗之美。
安格尔(Ingres,1780—1867)大卫的学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安格尔追求“绝对的美”,认为古希腊和拉斐尔的艺术是完美无瑕的典范,并认为造型的形式美才是绘画的根本。
他推崇古典的艺术法则,强调理性原则,重视素描和线条的作用,忽视色彩的表现作用,并反对直接表达感情和想象。代表作有《路易十三的誓言》《荷马的礼赞》《利维尔夫人像》《大宫女》《土耳其浴室》《泉》等。
(6)中国美女古典点蜡烛图片油画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在西方古典艺术家的眼里,女性形象是他们普遍钟爱的表现对象,米洛的维纳斯,被奉为永恒的经典,代表爱与美的维纳斯,即使双臂残缺仍不失为一种美;提香塑造了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达·芬奇塑造了好多女性形象,代表了古典艺术的典型形象……安格尔的题材并不多,甚至反反复复画同一题材、使用同一造型——女性。
1830年,安格尔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开始为作品《泉》起稿创作,可是迟迟没有完稿。直至1856年,76岁高龄的他才在助手亚历山大·莱格菲和吉恩·保罗艾蒂安·巴尔泽的协助下完成此画。
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的“维纳斯”样式。
G. 求一古典美女图片
我也听过那首歌。。找了几位大大的古风插画来对比下。
猫君的。
H. 求一张图片,一个外国女人在黑暗中,手捧蜡烛,可能是彩色的,可能是油画,也可能是素描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s,美图,光影魔术手等等,把需要后期处理的黑白图片打开,是图片图层处于可编辑状态,用软件的抠图工具把你打算涂上红色的唇部范围仔细的精准的抠出并作为选区,再为该选区填充你喜欢的某种颜色即可,再根据原图光影分布将它边缘稍稍模糊一下免得过于突兀,如满意就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