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古代女性夏天怎么穿着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曾出现过对女性服饰“禁与放”等争论。比如,有人认为汉代的“穷袴”是为限制性自由;再如,唐高宗针对“露乳装”曾颁发过“禁露”令……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深衣《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虢国夫人着袒胸装酒泉丁家闸魏晋时期壁画墓中穿裙子的采桑女敦煌石窟第329窟壁画中的唐代女性画像 汉代女性穿开裆裤吗? “劳毋袒暑毋褰裳” 传统印象中,古代中国女性似乎不懂时尚,都是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连手都掩藏在长长的袖子里。这种印象,可能来自于中国最传统服装“深衣”。深衣,是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此后演绎出了长衫和旗袍。 穿深衣时,里面多会穿胫衣,胫衣就是裤子的最原始雏形。那么,“汉代女性穿开裆裤”的说法,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早期中国人是不穿裤子的,所谓的胫衣仅具今长筒袜的功能,只有两只裤管,裤口较肥大,没有裤腰,上端用带子系在腰部,这种裤子自然是没有裆的,或说开裆的。可见,“汉代女性穿开裆裤”一说并非捕风捉影。事实上,在秦汉时不只女性穿开裆裤,男性也这样,更有人里面连开裆裤也不穿。 中国古人真的是穿开裆裤上街?从史料来看,这是现代人想当然。因为这种开裆裤是不单穿的,外面还会穿前后两片的“裳”,即围裙状服饰。 虽然开裆裤外面有下裳罩着,但这样着装仍很容易露出下体,导致“走光”。所以在当时的“公民行为准则”中对此有明确规定:不能轻易提起下裳,除非过河时,否则便是失礼,属“不敬”。《礼记·曲礼》中所谓“劳毋袒,暑毋褰裳”,就是此意思:做活时不能袒露身体,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来。 “穷袴”的出现是为限制性自由? “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袴” 但是,当时也并非没有有裆裤,有裆的叫“缦裆”,乃“胡服”之一种,最早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装,便于骑射出行。胡服在战国时期为中原人普遍接受,并结合胫衣的款式,将其发展为“裈”,成为士兵和劳动者的服装。夏天穿的裈较短,俗称“犊鼻裈”,实际就是今三角短裤,当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酤酒”,所穿便是这种三角裤。 一直到汉代,上层人物都不喜欢着裈,汉昭帝以前后宫嫔妃日常都穿开裆裤。开裆裤给皇帝随时随地宠幸,带来了极度方便,这或许也是皇宫佳丽爱穿开裆裤心照不宣的原因之一。 汉武帝刘彻死后,其年仅8岁的少子刘弗陵(汉昭帝)当了皇帝,朝廷辅臣霍光年仅6岁的外孙女成为皇后。霍光看到开裆裤充满诱惑,容易让皇帝放纵自己,为了保证外孙女得到专宠,早点怀孕,便禁止嫔妃穿开裆裤,连宫女也不允许,只能穿将裆缝起来的“穷袴”。此即《汉书·外戚传》中所谓,“光欲皇后擅宠有子……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袴,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 “穷袴”实际上还是开裆裤,与胫裤不同的是,它上达于股,在两股之间连接成裆。但裆不缝合,用布条系住,不系仍开裆,与现代裤子的拉链一样,方便私溺,所以霍光要求后宫穿穷袴的同时,还要求系紧带子,穷袴因此又叫“缚带裤”,在唐代则称“绲裆裤”。 霍光此举实是变相限制汉昭帝的性自由,想不到由此带来中国服装史上的一场大变革,与现代裤子功能接近的有裆裤广泛流行,着外装时多了一种穿裤子选择。 唐代女性热衷“袒胸装”? “半袖裙襦”为“东宫女史”之服 薄、透、露,这似乎是现代前卫女性的一种着装元素,也是大家对夏季女装的感觉。事实上,不论是“薄”,还是“透”,现代中国女性都没有唐代女性敢“露”。 唐代女性很会穿衣服,有特点的,上衣有小袖襦衣、宽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半臂”装和“袒胸”装,这是当时最性感的女性服装。 半袖,通俗来说,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称半臂,是在汉魏时期“半袖”款式上改过来的,在当时相当前卫,是着装上的一种突破。其形制为对襟,袖不掩肘,长与腰齐。若与襦裙配套穿着,称为“半袖裙襦”,隋炀帝杨广后宫女性多穿这种半袖装。 到了唐代,半袖仍为宫廷女性喜欢,《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半袖裙襦者,东宫女史常供奉之服也。”这种穿着,在唐代考古中常有发现,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的壁画上,都能看到着半袖装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则是“袒胸”装。这是一种在领口上进行大胆改革的时装,一改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的传统开口,加大开口尺度,将之剪裁成“袒领”,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丰乳半隐,欲隐又现。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时曾被网友戏称为满城尽露“黄金乳”,其设计灵感不知是不是源于这种袒胸装? 古代女性流行“襦裙套装”? “缃绮下裙”“紫绮上襦” 在所有穿着中,古代中国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还是裙子。裙子,也是最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古代中国女性也最喜欢穿裙子,穿出了很多经典的裙子。 古代中国女性最经典的着装方法,是“襦裙套装”。襦裙本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流行的一种服装款式。襦,是一种短上衣,长至腰间,紧身窄袖;裙,即裙子,由多幅布制成,上面多织有方格花纹,常与襦配穿。这种短衣长裙的一种搭配服式,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影响极大,现代女孩子都喜欢这种搭配。 不同的朝代都有自己的款式。在汉代,普通人穿的裙子不用任何纹饰,不加边缘,因此又名“无缘裙”。无缘裙是当年农家女孩子眼中最漂亮的夏季服装,长及膝部,外罩围裙蔽膝。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的采桑女孩秦罗敷穿的,就是这样:“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宋代女性喜欢细密褶叠的裙子。最时髦的裙子叫“旋裙”,前后身开胯,便于骑马乘驴。据说本是京城青楼女子的“招牌裙”,因为既美观,又实用,遂为宋代女性青睐。 明代女性裙子花样更多,如“月华裙”、“凤尾裙”、“合欢裙”以及用整幅缎料折成的“百褶裙”。这种裙前面平展无褶,周围加有装饰的花边,里面填以彩绣花纹,左右两边打细褶,最多的有一百五六十褶。 唐高宗颁发过“禁露”令?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 袒胸颇为养眼,唐代风流文人多有笔墨:“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方干)、“漆点双眸鬓绕蝉,长留白雪占胸前。”(施肩吾)……描写的都是着装暴露的唐代美女。 现代考古发现,证实了诗人所见不虚。1971年发掘的懿德太子墓中,石椁上刻绘的宫装女子身穿宽领短衫,领口开敞,双乳裸露,乳沟毕现。而之前1958年发现的唐韦泂墓壁画上,一个少女身穿轻罗衫,也是半裸胸部。 “露乳装”早在初唐便已穿开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便有“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一说,倘若不是诗人亲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这么写实的描写?此风尚到了李治(唐高宗)当皇帝后更为流行,女性“拖裙到颈,渐为浅露”。 女人胸部太露,毕竟与传统的审美观有冲突。为此,李治曾两次下令,要求臣民着装得体,由此可见当时的女性多么前卫和新潮。但是当时的“国母”、后来的大周皇帝武则天喜欢赶时髦,虽然“禁露”一时有效,但“旋又仍旧”。最后连女供养人都敢薄、透、露了,如在敦煌壁画329窟中,有一个执花跽坐的少妇,其身着罗衫,两乳隐然可见。 “拜倒在石榴裙下” 典出杨贵妃? “血色罗裙”“妒杀石榴花” 在中国服装史上最出名的裙子有三条: 最为传奇的一条叫“留仙裙”,为汉代赵飞燕所穿。此裙是一种有皱褶的款式,传说有一天,身着云英紫裙的赵飞燕与汉成帝刘骜同乘千人舟,同游太液池。翩翩起舞之时湖上突起狂风,把赵飞燕吹上了天。宫女及时拽住她裙子,结果那条漂亮的裙子被拽出了许多皱褶。意外的是,裙子反而更好看,“留仙裙”从此出名。上述是汉伶玄在《赵飞燕外传》中的文学演绎,却成就了一条名裙。 最值钱的一条叫“百鸟裙”,为唐中宗女儿安乐公主所穿。此裙又叫“毛裙”,用百鸟的羽毛制成,“工费巨万”,是名副其实的天价裙子。据《新唐书·五行志一》记载,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裙子会呈现不同颜色,还能显出百鸟的形态。当时仅织出了两条百鸟裙。此后,富贵人家女性纷纷仿效,一时间把奇禽异兽的羽毛都拔光了。 最为风流的一条叫“石榴裙”,南朝时已有,上窄底宽,颜色鲜红,对比强烈,白居易称之为“血色罗裙”,当时娱乐圈女星甚是喜欢,时诗人万楚在《五日观妓》所记艺伎穿的便是石榴裙:“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杨贵妃爱穿石榴裙,唐玄宗甚至规定,臣僚见到杨贵妃要行跪拜之礼,“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B. 古代女子的上身都会穿什么,下身是怎么搭配的
在我国古代,所要遵守的规矩非常多。尤其是男女之间,自古就有授受不亲的说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触碰礼法。对于女性们来说,贞洁是她们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古代女子对于自身清白看得相当重要。除此之外,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贞操,证明自身是个“高洁”妇女,在穿衣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讲究。
1935年,美国芝加哥卖出了第一条内裤,至此之后,这种新型的遮羞方式火遍全世界,一直传到中国。如今的内裤种类,真的是眼花缭乱,男子有平角、三角之分,女子可选择的款式有纯棉、蕾丝、镂空等等。除此之外,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女子不会因为裸露个胳膊就会被认为“不守妇道”。相反,大多数女性开始展现自己的身体之美,裸露大腿、穿个抹胸上街的少女们也是越来越多,其实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C. 古代女子为什么都穿裙子她们为何不穿裤子
我们都看过不少古装剧,尤其欣赏古代女子服饰的优雅之美。 但据说古代女子只穿裙子不穿裤子。 为什么是这样?
中国古代长裤虽然有一定的演变,但一直是辅助功能,不适合外穿。 所以,对于女性来说,功能就是保暖,即使穿裤子,也要穿裙子。 直到民国时期,中国女性才逐渐喜欢穿旗袍,西裤也适合外穿。 渐渐地,中国女性对着装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如今,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潮流日新月异,裤子的种类也在不断变化。 越来越丰富,款式层出不穷,因此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
D. 古代女子所穿戴衣服首饰的分类
古代发饰的起源既有来自于劳动、御寒遮羞、装饰悦目,也有来自于模仿和传感等因素,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思维基础。它的内容包括许多,有簪、簪花,钗、梳钗、步摇、篦、金钿、银钿等,在唐代后还出现了冠,其中最古老的是梳饰。簪钗
簪的本名称“笄”(《说文》:“笄,簪也。”)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在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无论是辫发盘髻,还是束发着冠,均须以簪钗约束固定。女子年满十五岁时,如已许嫁,便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即以簪插定发髻。以示成人,如“年以及笄”。在中国古代,簪钗还常被用于男女间定情的信物。皇宫贵族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发饰,而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荆条编织的发钗),我们在文言文中所读到的“拙荆” 便是古代男子对外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步摇
就形制而言,单股笄称“簪”,双股笄为“钗”,笄首有垂珠坠饰者则称为“步摇”。步摇是古代妇女插于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是自汉以来,中国妇女中常见的一种发饰。
簪插步摇者多为身份高贵之妇女,因步摇所用材质高贵,制作精美,造型漂亮,故而非一般妇女所能使用。步摇的制作工艺复杂,能充分体现出这一时期的金银首饰加工制作水平。同时,我们也能由此推断出当时理想的妇女形象。《释名》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着名服装史专家周锡保先生认为:步摇乃以黄金为首,如桂枝般相缠,下垂以珠,用各种兽形绕以翡翠为花胜。而陈祥道则以为汉代的步摇是以金为凤,下有鸱,前有笄,缀五彩玉以垂下,行则动摇。因步摇上有垂珠,再加以翡翠金玉之饰,益臻行步动态之美。华胜
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6�1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着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6�1司马相如传下》:“暠(gǎo)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汉时在华胜上贴梳篦
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篦是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初时用以去除发垢。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qú shū )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金叶或贴上翡翠鸟毛,使之呈现闪光的翠绿色,这种工艺称为贴翠。钿花
钿(diàn)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头饰。明宋应星《天工开物�6�1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
E. 古代女子的穿着打扮有什么讲究吗
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女子在家里一般都穿黑颜色的裙子,其样式以褶裥裙为多。当时,对于裙幅的数量也很有讲究,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
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月华裙是一种色彩缤纷的裙子,仿佛月华一般动人心弦,而且高雅鲜丽,深受当时女子的青睐。
到了清末,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女子不能随意穿红裙子。
F. 中国古代女子穿什么样的内衣
汉: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础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
钩肩”及”裆”就成为“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在当时用素色面料来制作内衣的情况是不多的。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G. 比较好奇中国古代女子穿什么样的内衣
古代的女子的内衣根据朝代的更迭从样式到叫法上都有所不同,虽然我觉得看起来都统一像肚兜就对了。
不过当然了,这种贴身衣物大多是用更为柔软的物料所制,目的单纯只是为了减少摩擦,不让乳头和其他皮肤在日常衣物摩擦中受伤,是万万没有现在的胸罩能够集中聚拢或是避免胸部下垂这种功能的。
到了唐朝就是“诃子”了,也是我认为最好看的肚兜,因为唐朝民风较为开放嘛,当时女子时兴穿“半露胸式裙装”,所以内衣也根据这种喜好做了一定的改变,只需要在后背扎起带子即可,没有那么繁琐,也特别好看。
H. 古代女性穿的内衣,主要有哪几种常见的款式
I. 古代女子穿着讲究什么
西汉建立时基础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右图:汉代绉纱被子)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111ttt.com)。当时男女服用极为广泛。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左图:“信期绣”茶黄罗绮绵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111ttt.com;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右图:汉代大袖)。汉代女子着衣有五个特点:1、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3、袖宽为一尺二寸;4、衫无袖;5、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服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左上图:襦裙)。
唐朝风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为主,这时却风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右图:蹀躞带服饰)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以纱罗做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色,尤其是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右下图:钿钗礼衣)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遵从色彩上大大汲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着称。(下图:襦裙)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盛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朝女子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左图:灵鹫蛷路纹锦袍球)。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法。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辨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妇女通常穿的服饰,包含贵族妇女平时的衣服,大多上身穿袄、襦、杉、背子、半袖等,下身束着裙子、裤,为最广泛的穿着。除了北宋曾一度风行大袖的衫襦,肥阔的裙裤外,窄、瘦、长、奇便是宋代妇女服饰主要的特色。宋代贵族妇女的礼服是宽衣大袖,长裙,头梳高髻,衣服非常华丽;便装时兴瘦、细、长,衣服色调淡雅、文静,合理地运用了高级中性灰色调,衣饰花纹生动、活泼、自然。一般平民女子,尤其以劳动妇女或奴俾,仍是穿窄袖衫襦,颜色以白色为主,裙裤也较瘦短,颜色以青、白为常。 皇后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等重大典礼时穿着袆衣,其制仍然沿袭《周礼》,以深色的“织衣”编织而成,领、袖、襟、裾都用红色衣料镶边,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戴凤冠,内穿青纱中单,腰饰深色蔽膝。大袖原是皇后嫔妃的常服,因其两袖宽大,故名之,以后传到民间,成为贵族妇女的礼服,普通妇女不能穿着大袖,只能以背子代替(左图:背子)。这种大袖的服饰,在敦煌莫高窟壁画、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等画迹中有具体反应(右上图:宋朝皇后服饰)。近年,在福州地区的南宋墓中,也出土了这种服饰。背子是一种便服,在宋代妇女中比较风行。其制以对襟为多,衣襟部分敞开,不用钮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裏衣。衣长大多过膝,有的与裙子齐。在河南禹县白沙的宋墓壁画上,绘有一裙侍女,正端水捧奁,为贵妇人妆梳,她们中间就有不少穿着背子,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宫女中,也有不少穿着背子者。在福州的南宋贵妇墓中,还有大量的实物出土。襦是一种短衣,最早时一般作为亵衣,也就是内衣。在唐代,短襦曾一度成为妇女主要服饰,宋代因袭不改,仍用妇女的便服。由于其式样紧小,便于作事,故在下层妇女中广泛穿着。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彩塑宫女,就有不少穿着襦裙(上图:宋代襦裙)。
明朝时服饰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另外理学风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风格。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左上图:圆领大袖衫)。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当时扬州风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右图:明朝裙装)。裙褶十分风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广泛,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高尚。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左上图:明朝皇后装)。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畴。比甲风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品。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广泛爱好。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式拼制衣服。
清朝 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气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域。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照。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便利,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高低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J. 求古代女将的穿戴名称
旗装 花黄
蟒”是行话,一般观众把它叫做“龙袍”。京剧里帝王将相和后纪大多数都要穿这种服装。蟒的样式是圆领、大襟、长袍,腋下开叉,配有异色宽边,叫做“摆”,前后襟下面绣海水江牙图案,男蟒周身绣团龙或行龙;女蟒绣丹凤朝阳等图案,下配裙子飘带。
“铠甲” 行话为“靠”。这种服装依照古代战所披的甲胄设计。武将扎上“靠”,表现出人物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靠分男靠、女靠两种。男靠前后身分为两片,用素缎绣鱼鳞花纹,靠肚呈虎头形,两肩做成蝴蝶式或虎头形,长袖紧口,颈口配云头领,腿的两侧系靠牌子,背子还系有插靠旗的皮套,名为“背虎”。
“褶”在京剧服装里,属于便服,穿用机会特别多,不论哪个行当或哪种身份的人物都可以穿这种服装。褶子和从前人们穿的长衫类似而特别肥大,和尚领,袖子尢其阔。旦行的褶子为对襟,略短。褶子如绣有飞鸟、蝴蝶、花卉等图案的称为花褶子;没有刺绣的称为素褶子。
“帔”,绣有团龙团凤图案的黄帔,为皇帝、后妃、公主所穿;绣有鹤、鹿、牡丹、花卉等图案的帔,为宰相、重臣、绅士、夫人、小组等人物所穿;状元登科和新婚拜礼时穿大红绣花帔;一般文人学士只穿素帔。男、女帔均为大领、对襟、穿袖;男帔较长,女帔至膝并配有裙子。
下层人物各有专门服式。除兵卒的衣外,刽子手、龙套均有特定的衣。渔家、堂倌、书童穿对襟粗布衣裤。天真活泼的少女,穿绣花的袄子、裤子,腰间系汗巾或四喜带,显得秀丽多姿。还有僧人、道人穿的八卦衣、道姑衣、法衣等。神仙也有各自的衣。
上层人物的服装除蟒、褶、帔外,还有宫衣、太监衣、官衣、箭衣等。 宫衣为公主、郡主等人物所穿,周身绣花并缀有飘带,缨穗,下配裙子,肩上罩"云肩",显得格外娇媚尊贵。 官衣是文武官员办公理事所穿的服装,胸背绣有方形图案,如仙鹤、旭日、海水等,以红色、紫色为高品位,黑色次之,黑色不绣图案的为黑素,为下级官吏的服饰。 箭衣小领、大襟、紧腰、窄袖,袖口马蹄形,并带纽扣。
京剧里的人物头上所戴的统统称为“盔头”。“盔头”有盔、冠、巾、帽等类。 “盔”系仿照古代战将所戴的头盔样式并加以夸张美化而形成的,分有许多种类:虎头盔、倒缨盔、大额子盔、夫子盔、草王盔、帅盔等。凡戴盔的都是重臣武将,具有威武庄重的气质。
京剧中各类人物都有特定的帽式。“皇帽”,又称“王帽”、“唐帽”、“堂帽”。帽为圆形,前低后高,背后有朝天翅一对,黑地饰以龙纹,顶端有黄色大绒球两个,并有许多珠子。左右各挂黄色大穗,称为“流苏”。为皇帝专用的礼帽。 封侯者戴侯帽,它的两旁有宽翅,翅的边上垂着穗子,握有兵权的,顶端加戟头,称为"台顶"。 “汾阳帽”俗称"文阳",与相貂略同,金地龙纹,缀有绒球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用于权势显赫的宰辅。纱帽帽形微圆,前低后高,左右加翅;由于翅的形状不同,又有“方纱”、“圆纱”、“尖纱”之别。一般说品位较高的文官,纱帽的两侧插长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插长圆形帽翅;品位低的戴“尖纱”或“圆纱”,含有贬义,多为奸臣丑角所戴用。
水袖的名字来自水衣。水衣就是一种衬衣,演员穿戏衣时,里边要衬一件水衣,水衣的袖子长一点,露在戏衣的外边。后来,演员发现这种衬衣的袖子,不但可以保护戏衣,而且还可以用于歌舞表演,就逐渐把它放长,脱离水衣,直接缝在宽袖的戏衣上,就成了水袖。水袖的功法有:抖袖,表示整理衣服;投袖:表示生气;挥袖:表示叫人离开;招袖:表示叫人来;摆袖:表示飘洒自如等十几种不同含义的表演功夫。《打神告庙》是敫桂英接到王魁休书以后,痛诉于海神庙的一场独角戏。在这段表演中,演员交叉使用水袖的功夫,再配合表演身段,更突出了桂英的悲愤心情。
胡须的表演又称为髯口功。京剧里老生、净、丑都挂髯口,各个角色利用髯口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种种感情。现在常用的髯口有三髯、满髯、扎髯、丑三髯、二涛等十多种。老生的髯口功所表示的意思,如捋须表示整理;托须表示思考;挡须表示着急;绕须表示喜悦;吹须表示恼怒等等。在舞台上髯口功要配合其表演加以运用。 在《鸟龙院》这出戏里,闫惜姣逼宋江写休书。演员运用抖须、甩须、吹须等功法,表现宋江着急、惊恐、激怒等复杂心情。
翎子,是中古代武将在盔冠上插的两根雉尾,表示官职比较高的将领,也作为英勇善战的象征。艺人为塑造人物把雉尾加到七、八尺长,除起装饰作用外,还通过舞动翎子,作出许多优美身段动作,借以表现人物的心情、神态。翎子功,生、旦、净、丑各行都用,小生用的最多,故有雉尾生一行。 翎子功有掏翎,有衔翎,有绕翎、刷翎、抖翎、摆翎等多种。可心表示喜悦、得意、沉思、惊恐等各种情绪。 盔上的珠球的妙用,如演关公的演员,演到刮骨疗毒一场,既神态自若地在用心下棋,又让盔上的珠球抖动发出声响,以表示手术的疼痛。
甩发是生、净、丑等角色在头顶上扎一绺长发,演员可以通过舞动甩发,表现人物的情绪,这种表演技巧叫甩发功。甩发功,一般有甩、扬、带、闪、盘、旋、冲等多种。如《周瑜归天》中演周瑜的演员就是用甩发功,表现人物的激愤、惊恐、绝望和挣扎的心情。
京剧舞台上用的扇子有大折扇、小折扇、团扇、羽扇等多种。扇子功法有挥、转、托、合、遮、扑、抖、抛等耍法。通过这些动作的组合,配合身段可以衍化出各种舞姿,刻画人物性格。
京剧里的“旗”很多,如帅旗。它是大本营的标志,同时也是两军胜败的象征,旗不倒兵不败。在生活中,风是看不见的,京剧把它有形化了,制成风旗。而水旗、云片则把自然界本来流动不定的形态固定化了,然后经过演员的舞动,再让它活动起来。 大旗在武场里用它抄筋斗,表现搏斗,还能耍出各种旗舞。
服装的程式是前辈艺人的创造成果,又是后人进行革新的手段。所以像梅兰芳这样的艺术大师,一面尊重原有的服饰程式,又反对乱穿乱戴;另一方面,一直摸索着改进。如白娘子的服饰,从清代到现在有许多的变化,清代早期画上的白娘子是戴渔婆罩,到梅先生前就改大额子。梅先生的老师陈德霖和梅先生早期都用大额子。后来,梅先生把大额子类同于一般的女将,缺乏特色。还有,白娘子在水斗中穿战衣战裙并不扎靠,戴大额子显得头重身轻并不好看,改成软额子用白绸子扎一个结子,配上面牌,减轻了头上的份量,显得匀称,又使白娘子服饰有自己的特点,面牌上的绒球原来用蓝色或白色。五十年代初把绒球改成红色,一身白,头上一点红,这样一改彩色对比鲜明,也突出了白娘子的斗争精神。梅先生不仅改进白娘子的服饰,还创造了一些新的人物服饰。如仙女、虞姬、洛神等。他的做法可以代表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对服饰程式的正确态度。艺术大师们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非常注意分寸,该穿素的决不穿花的,就是平时所说的“穿破不穿错”,不主张随便破坏穿戴服饰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