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海经》中,记载了哪几个比女娲更古老的神秘女神
《山海经》中记载不少神话人物。其中瑶姬公主,操蛇之女雨师妾,西王母三位是比女娲更早期的古老女神。
最后就是西王母,好多人都不知道她到底是谁,地位如何。有人以为是和玉皇大帝的王母娘娘差不多,其实差很多。在山海经中记载,她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代表着灾厄降临,这三位都是出现的比女娲娘娘早,在她之前就已经存在世间,只是很少被人知道。网友们看完以后,是不是觉得这都是女神级人物啊!不得不说她们都是非常神秘的存在。
‘贰’ 中国古代的神话中有哪些女神
之一: 洛水女神宓妃
中国上古的时候,有许多关于女神的传说,其中以美着称的,当推洛神宓妃。她是上古大神伏羲的小女儿,在洛水游泳时溺死,但她没有像炎帝的小女儿精卫那样化为厉鸟,以衔石填海的方式展开可笑的复仇行动,而是转型为主管洛河的水神,大约是企图阻止它再度肆虐、淹死其它的无辜孩子吧。这种釜底抽薪的统治方式,显然比精卫的复仇主义更为理性有效。
宓妃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聪明理性,而且还在于她的美艳性感。据王逸注《楚辞—天问》宣称,当年后羿在世的时候,曾经在梦中与洛水女神宓妃做爱。这一传说强化了宓妃的风流语义,令她成为众多文人的“意淫”对象。
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诉说政治失意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回顾了他单恋宓妃的心路历程。当年他曾命令云神丰隆乘云驾雾,去寻求宓妃的所在。他把兰佩解下来拜托了月老蹇修去向她求爱,而宓妃起初半推半就,忽然又断然拒绝他的求爱。对此,屈原的失望难以言喻,他说,宓妃晚上回家时在穷石那个地方过夜,清早梳头时在洧盘那个地方盘起云鬓,一味只图守护美貌而自我满足,成天都欢快地在外游玩,虽然貌美却不懂得礼节,于是屈原宣布自己将离弃她而另作它求。屈原对宓妃的这一道德批评,并未击中女神的要害,反而露出了自己的“酸葡萄”心态。
魏晋诗人曹植在洛水边上写下《洛神赋》,形容她外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远远看去,就像是太阳从朝霞里升起,又像是芙蓉站在绿色的波纹上,双肩瘦削,小腰婉约,秀颈修长,皎洁如玉,云鬓高耸,丹唇娥眉,明眸皓齿……,在她身上几乎堆砌了一切赞美女人的语词。尽管曹植笔下的洛神只是前女友宓妃的一个隐喻,但宓妃的美艳和魅力,似乎已成不可动摇的定论。
唐代诗人徐凝的一首《赏牡丹》诗,也透露出对这位上古美神的怀念:“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人怀疑洛阳牡丹是宓妃亲自设计和创造的伟大作品,因为它的美丽香艳,很像是宓妃小姐本人的化身。但除了美貌,宓妃的真正事迹,古籍却很少提及,由此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宓妃守望的家园洛水,是中原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滋养了汉文化的发育生长。据说当年洛水里出现过一只神龟,背上负着“洛书”,也就是一种奇特的龟文,记录了有关八卦方位的密码,世人称之为“洛书”,与另一部“河图”并列为中国史上最神秘的文本,向我们昭示了洛水的双重本性:一方面贡献美女,一方面出产玄理。从肉体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它勾勒了中国文化的上下边界。
之二:巫山神女
中国历史上最好色的女神是巫山神女。《文选—宋玉<高唐赋>》注称,当年楚怀王出游巫峡,住在名叫“高唐”的宾馆里,大白天昏然入睡,梦见神女前来倾诉她的爱情,引得怀王龙心大悦,跟她热烈地云雨了一番,事后又在巫山南面修建“朝云观”,以纪念这场短暂而美妙的“一夜情”。后来楚怀王之子顷襄王在御用诗人宋玉陪同下游玩同一地点,也做了一个类似的美梦,顷襄王醒来后诉说了梦中奇遇,并下令宋玉作《高唐赋》和《神女赋》来描述这两场令人惆怅的梦交。其中的《高唐赋》以巫山云雨为整体性象征,夸张而热烈地描述了国王和女神的交媾过程。宋玉的辞赋制造了一个悠远的文化后果,那就是“巫山云雨”从此成为指陈男女交合的隐喻性代码。
上古时代的女神,几乎都出自名门望族,这是中国神谱的一个重大特征。巫山神女似乎也不例外,《高唐赋》注说她是炎帝的第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太平广记》则说她是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尚未出嫁就夭折了,葬身于巫山南坡,被称为巫山之女,生前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洋溢着了罕见的情色光辉。《山海经—中次十一经》说她还叫“女尸”,这并非指她的死亡之身,而是指一种职业名称,即代神受祭的女巫。
瑶姬死后化成一株瑶草,叶子重叠茂盛,果实像菟丝子,据说吃了后可以增加妖媚指数,眼见得是一种用来催发情欲的药草。有人认为“瑶”字通“淫”,“瑶姬”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淫姬”的另一种称谓。在一个以生殖力为标记的母系氏族社会,淫荡就是最高的美德。
“瑶姬” ,是女巫、催情草及其媚术的三位一体,她的使命,就是用药草和仪式来制造情色的氛围,为部落男女的交媾、生殖和繁衍做出安排。在她身上,叠印着楚民族祖先女神的模糊原型。
宋代词人陆游无法压抑对巫山神女的好奇,曾经专程前往奉节凭吊。他在旅游随笔《入蜀记》里写道,民间将巫峡十二峰中最纤丽奇峭的一座命名为神女峰,从前,这里每逢八月十五月圆的时候,就有音乐声在峰顶盘旋,引发一片遥相呼应的猿声,直到次日清晨才慢慢终止。陆游登山的那天,天空万里无云,只有神女峰顶出现了几片白云,犹如凤鹤在上面起舞徘徊,久久不散。陆游为此深感惊异,以为那是一种小小的奇迹。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在所有这些奇妙的地理景象背后,镌刻着远古风俗的不朽生命。
之三、四: 娥皇与女英
中国历史上最可歌可泣的性神是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又是舜帝的爱妃,刘向的《列女传》记载,她们曾经帮助大舜机智地摆脱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后却鼓励舜以德报怨,宽容和善待那些死敌。她们的美德因此被记录在册,受到民众的广泛称颂。
大舜登基之后,与两位心爱的妃子泛舟海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蜜月。晋代王嘉的《拾遗记》称,他们的船用烟熏过的香茅为旌旗,又以散发清香的桂枝为华表,并在华表的顶端安装了精心雕琢的玉鸠,这是记载中最古老的风向标,它可以为水手调整帆具提供依据。但这项发明却不能预测突如其来的噩耗。
舜帝晚年时巡察南方,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病故,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记载说,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其情形很象孟姜女和韩娥,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班竹”。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状之壮烈,真是旷世罕有,显示她们自始至终都是忠于丈夫的模范妻子。但《水经注-湘水》对她们的死因,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它宣称大舜出征南方,而这两位妃子是随军家属,在湘水里淹死,或许是因游泳时发生了不幸的意外。但《水经注》的文字过于简略,使我们完全不得要领。
娥皇与女英生前是贤妻良母,而在死后却成了风流成性的“湘君”,有的典籍则统称“湘夫人”,还有的则望文生义地弄出了一对“湘君”和“湘夫人”,并把被称为“湘君”的娥皇误认作男人。历史文本在漫长的转述过程中发生了严重失真。
《山海经》扼要地描述了湘夫人们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水系里兴风作浪的过程。她们死于湘水,此后突然性情大变,行为方式充满了哀怨,出入总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仿佛要把冤死的怒气洒向人间。她们四周还时常会出现古怪的神仙,长相很像人类,脚下手上却缠握着毒蛇,俨然是娥皇与女英的护法。这使她们的气势变得更加嚣张。这种氛围长期缠绕着湘楚人民,令他们的生活散发出诡异动荡的气息。
‘叁’ 女孩还原山海经近百位上古人物,这个女孩是做什么职业的
《山海经》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山海经》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在《山海经》里面有上百位传说中的一些人物。然后大家也经常都在网络上活跃,在网上刷一些短视频,相信有很多人都刷到有关于山海经的短视频,是一个九零后的女孩儿拍摄的短视频,在这个短视频中她化妆成山海经的各种人物,已经还原了几百个相关的人物了。她拍摄视频的第一句话就是所谓隔山海,说起这个短视频相信是有很多的网友都听说过的,而这个女孩她本身就是从事着这个自媒体的行业,也是有着个人的团队的。
这个江苏的女孩确实是值得大家去关注和点赞的,毕竟她这么用心的还原了这些人物,这背后付出了很多的心酸,跟网上那些一味的要流量,要热度的博主和拍摄短视频的都是有一定区别的。
‘肆’ 中国神话中,有哪些女神仙倾国倾城
中国神话中的那些倾国倾城的女神我们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那些女神,在上古神话中有很多风姿绰绰清约,冰清玉洁,倾国倾城的女神,第一位,瑶姬,西天王母最小的女儿,住在瑶池宫里,自幼跟三元道君学道,有着一身变化无穷的仙术,后来被封为云华夫人,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妖姬喜欢游玩。她来到巫山上空不禁为其美丽秀美的景色吸引,不料有有十二条恶龙在此作乱,妖姬决定为人间除去恶龙,于是将十二恶龙化为十二座大山,瑶姬长得聪明美丽,倾国倾城。
嫦娥,说到嫦娥大家都比较熟悉,马上就能想到清冷孤独的广寒宫宫主,嫦娥私偷吃了他丈夫弈从西王母哪里要来的仙药,一个人飞升月宫,经过民间故事的衍化,嫦娥奔月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像李商隐的那句“嫦娥赢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把嫦娥独居月宫夜夜思念爱人的孤独心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嫦娥可以说是我们古代最美的美人,我们现在的电视剧中有关嫦娥的角色都可以看出,她有多美,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她的清冷孤傲的容颜。
‘伍’ 上古洪荒时期有七位神女,她们分别是谁
天神华胥出生于华胥国,一日她去雷泽游玩,不小心踩到一个巨大的脚印,竟受感召而有孕,于是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轩辕本纪》云:“黄帝游华胥国,此国神也。”注:“伏羲生于此国,伏羲母此国人。
第二位、女娲娘娘我们最熟悉不过了。创造了我们。为了我们牺牲自己炼石补天。她一日可变化好几次身躯和面目。这种变化为了国家和人民,为了她子女的福祉。
“习和他,主管太阳,对面是王书。月亮女神, 也是月神娘娘。《淮南子》有记载:“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当然,神话传说,各式不一。据说,盘古诞生后,身体陷入了一切,右眼变成了一天,左眼变成了月亮。虽然这与“山海经”不同,但他们都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月神的重要性。因此,月亮女神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陆’ 《山海经》中的十二花神是什么
《山海经》中的十二花神是:寿阳公主、杨玉环、息夫人、丽娟、卫氏、西施、李夫人、徐贤妃、左贵嫔、花蕊夫人、王昭君、洛神。
一月花神:梅花神——寿阳公主
寿阳公主的人生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然而那朵小小的梅花,却将她的名字留在了暗香浮动的梅林间。正月初七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其额头成五瓣状,拂之不去,皇后留之,后人效仿,名“梅花妆”。百美排十四。
‘柒’ 中国神话传说女神都有谁
1、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
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
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2、西王母
王母娘娘,另称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金母、王母、西姥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在道教神话,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的昆仑山,是女仙的首领,主宰阴气,相对于男仙之首东王公。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
在汉族羌族神话中,王母有时也被认为是创世神。西王母的起源被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祖先神化。
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
《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现多将西王母奉为婚姻、生育、保护妇女的女神,并大量在民间传说、小说戏曲中出现。
3、羲和
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
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中国部分学者认为:羲和、常仪是通为一人,“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变也”。因此,羲和也是一位日月女神。
4、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阳元女圣母大帝玄牝氏。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
虽然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
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恭行天律,部领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阴午酉,出没岩穴,蟠踞山林,窥阚家庭,损伤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扫除。
福佑生人,肃清魔魅。《云笈七签》云: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干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
5、嫘祖
嫘祖:一作“累祖”。神话传说人物。据说是西陵氏之女,北方部落首领黄帝的元妃。《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养蚕,为“嫘祖始蚕”。
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中的“颛顼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