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教里有几个女菩萨,好像只有观音
佛教传入中国很早,东汉初期就已传入,它也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一个外宗教,像基督教,伊期兰教虽然也传入中国达千年,可是都不能融入中国大众,当然也可能跟一神教与中华的祖宗崇拜冲突有关。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佛教一直就是中国二大宗教之一,和中国本地的道教,经常是这段时间佛教第一,下段时间道教第一。
佛教的果位大概可以分为佛,菩萨,罗汉三个等级,罗汉他觉就能成菩萨,菩萨觉行圆满则成佛。其中佛中光佛祖级的就有释迦牟尼佛,燃灯古佛,弥勒佛,还有琉璃佛,阿弥陀佛等,反正有很多,这主要是跟佛教是多神教有关,也跟佛教的大神都有法身万千,而这些法身几乎都是独立的存在有关。所以菩萨虽然是佛界的第二果位,事实上却是排在N位之后。
观音菩萨作为一名菩萨,在佛教的地位是相当地高,是西方三圣之一,四大菩萨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就有她的道场,给人的感觉是释迦牟尼佛第一,她第二,雨丝一直觉得很奇怪,这段时间特意去了解了一下,长了不少知识,和各位读者分享一下。
一、观音崇拜早于佛教,什么个概念呢?就是佛祖还没出生时,佛教还没有产生时,观音就已经是大神了。在婆罗门教经典《梨俱吠陀》里,就已经有观音的崇拜。婆罗门教起源于4000年前的印度,印度因为被各种外来民族侵略并占领,特别是雅利安人的到来,使得印度形成了延续至今并且臭名昭着的四等级制度,婆罗门教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制度而存在的宗教。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就把观音引入了佛教,把婆罗门教中的观音当成后世观音菩萨的本尊,佛教里的自性身,比法身高级的存在。
佛教里讲四身,分别是自性身,法身,报身,化身,而法身、报身、化身三者合一则为自性身,其它三身都是修行有果后分化出来的,只有自性身才是真正的自身。观音作为佛祖引入的外来大神,地位较高也是就可以理解的。而且据史书记载,婆罗门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还早于佛教,不过好像这些婆罗门中几个比较出名的教徒都改信佛教了。
二、佛家的菩萨其实是分类别的,有二类,一类是经过各种修行,各种觉悟,经历各种劫难,然后修成的菩萨正果,像未成佛之前的弥勒菩萨等。另一类则是这些菩萨过去已经是成过佛的,为了普度众生,解众生于苦难,自愿解除佛果,转做菩萨,只有达成某种宏愿,才愿意再次成就佛果,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
据佛家经典记载,佛祖在介绍观音菩萨时,就说她早在远古之前就已经成佛,佛家里的正法明如来就是她的法身之一,另一种说法是,一切功德山王如来,其实观音的身份还大有来头,她又被称准提佛母(封神里的准提是不是她儿子,如果观音真是准提的老娘,那她可比释迦牟尼佛的地位高多了。),她还是佛教密宗莲花部的本尊。
三、观音菩萨有多种法身,据《观音传》里记载,观音菩萨有三十二种法身,佛身只是她其中的一种,而女身则有四种,分别是长者,居士,官宦家,波罗门,那为什么后来观音的女法身成了她的代表呢?
据书里记载,这可能跟佛教的神缺乏女性代表,而佛教的信众里又有大量的妇女,极需要一个女性的佛,那些达官贵人的老婆整天在家没事闲得慌,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想逃离世俗,所以要敬拜一个佛教神,在古代男女之间的分别很严重,一个女人的卧房里总不能摆着一个男佛神吧,而观音菩萨又以善良,大慈大悲出名,这跟女性的很多特性相似,特别是像母亲,慢慢地观音的女法身就成了她的代表,观音菩萨就成了观音娘娘。
‘贰’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他的师父是谁释迦牟尼为何被称为如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我们也俗称他是如来佛。那他有师父吗?
就这样,释迦牟尼创立了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佛教。他先后收了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波斯匿王这样的王公贵族为徒。其中非常出名的徒弟有十个,被称为十大弟子。
在中国民间释迦牟尼也被通俗地称为如来佛,当然这种称呼并不严谨。经常出现在神怪小说,比如《西游记》中,还有一些民间信仰中。
如来(印度梵语:Tathāgata)佛的十大称号之一,在这里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而如来佛的称呼有点别扭,意思就是“佛佛”或者“如来如来”。
佛经对“如来”的说法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又是“佛陀”的简称,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
在原始佛教中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似乎也不会引起歧义,但在大乘佛教中认为有无穷无尽的佛,每个佛都可以称为如来,比如燃灯如来。这样就容易引起混乱了。
如来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又如诸佛来,故名如来。同时释迦牟尼又是乘着如实之道涅槃的,因此也可以称为“如去”。
‘叁’ 释迦牟尼是如何诞生的
在众多的奴隶制国家中,东北部的拘萨罗国所属的迦毗罗卫国,幅员很小,东西60余公里,南北80余公里,土地肥沃,河川水利发达,盛产稻米,是一个富裕的国家。
国王净饭王,是释迦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族长。自做国王后,把这个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深得人民爱戴。王后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的女儿,梦人骑白象入腹而有孕。公元前565年春,摩耶夫人依旧俗归父国生产,行至国都外蓝毗尼的时候,在一棵无忧树下生下乔答摩·悉达多。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者”或“吉财”。这一天是4月8日,后来佛教定为“浴佛节”或“佛诞节”。
摩耶夫人分娩后7天便死去了。为了照顾抚育太子,净饭王选摩耶夫人的妹妹做王妃,乔答摩便在姨母的爱抚下成长,他天资聪明,生性仁爱,对一切生命都倍加爱护不忍伤害,以致得了个“怯懦太子”的称号。但他并不计较,他关心的是为什么动物中有弱肉强食,人们中有相互残杀,没有人能解答这个问题,他便去书中寻找答案。但他所读的是婆罗门教的书,他从中找不到要找的东西。不过,他的好学勤奋,也使他掌握了哲学、文学、艺术知识,并且还学得了一身好武艺”。
净饭王一心指望悉达多将来大有作为,又怜其生而失母,所以对他倍加爱护,在他16~17岁上,给他娶了一位窈窕贤德的妻子叫耶输陀罗,并生儿取名为罗喉罗。总之,在外人眼中,太子的生活过得很舒适。
有一天,太子出游,看到了一个老者和一个病人,他想帮助他们,可是他无法给老人恢复青春,让病人重新健康,这令他深深苦恼。第二次出游他又遇到了送葬的悲惨场面,给他很大的刺激,他深感人生无常,抑郁寡欢。净饭王为让太子快乐,费巨资为他建造夏宫,设酒池肉林,美女百人侍候。但悉达多王子无时不在考虑人类生老病死的大问题,考虑如何拯救受苦的人们,对父王所做的布置根本没有兴趣,思虑再三,他决定去深山访名师出家修行。
悉达多在29岁那年,即公元前536年,离开娇妻幼子,放弃了王储的地位,离家远游,他先东南行至毗舍厘,从名师阿罗迦兰就学,后又去摩揭陀的王舍城访名师郁陀迦罗摩求教,但二人传授的瑜伽法不能使他达到解脱的目的。
于是,他便到迦雅地方乌鲁拜拉村的苦行林中进行苦修。当时,印度除了婆罗门教外,还有耆那教具有相当影响,二者都主张苦行修身。悉达多当时尚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大彻大悟,达无上正觉,山就只能按婆罗门教等的要求苦行修炼,他抛弃一切安乐,严苛地折磨自己,甚至绝食到瘦弱不堪的地步。这样过了6年,他终于明白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他内心的困惑。因为这种苦修方式只能克制生理上的欲望,却不能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悉达多决定放弃这种生活。他走入尼禅河,洗净了满身的积垢,并接受了牧羊女替生所给的香乳糜,使虚弱已极的体力得到恢复。
悉达多离家后,净饭王曾派5个侍者去追回他。这5个人是桥陈如、阿舍婆誓、摩河跋提、卜力伽叫、摩男俱利。他们在苦行林中找到了太子,并留下同他一起苫修。但当他们看到太子放弃了苦修时,就气愤的离他而去。
悉达多失去了伙伴,离开了苦行林,来到一棵荜钵罗(即菩提树)下,敷吉祥草东向盘坐,闭目修行。他对万物生灭的原理反复思索,盘坐49天,终于豁然而悟,心灵上不再存有一丝无明,他发现了真理成就了无上正觉,彻知了宇宙万物中的一切。他成佛了。这一天是12月8日,后来被叫做“成佛节”。
这就是人们常谓的释迦牟尼的诞生。从此,印度的文明更添光辉,古怪的印度人,有了不同于婆罗门教的,属于自己的宗教——佛教。
‘肆’ 释迦牟尼佛身边有多少罗汉,金冈。佛祖的500弟子就是500罗汉吗,女弟子是什么
释迦如来在世传法时,常随众有1250人,皆是大阿罗汉。女弟子称为比丘尼,也多证阿罗汉果位。
说是500罗汉,比起实际情况来,少多了!!
‘伍’ 如来佛出家之前有没有女朋友
阿弥陀佛
如来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祖,约前624-前544,一说前564-前484,原名悉达多·乔达摩,意为“一切义成就者”,佛教创始人。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是释迦族人,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
http://www.ke.com/wiki/%E5%A6%82%E6%9D%A5%E4%BD%9B
16岁时,与表妹耶输陀罗结婚,后生有一子名罗睺罗,这一时期,过着奢华而舒适的生活。
19岁多次出游,看到人间各种不同的痛苦,而且无论是谁,无论贫富,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最终命运。释迦牟尼始终坚信,世界上应该存在一种永恒的东西,不会因为任何瞬间的痛苦或者死亡而消失。
29岁,放弃太子身份和王宫的安逸生活,离家寻道,经过6年的艰苦修行,仍无法找到解脱之道,放弃苦行。 释迦摩尼涅槃
35岁,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以发誓“不获佛道,不起此座”,终于大彻大悟,领悟到解脱生死之道,入道成佛。以此思索,构成四谛说为核心的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即苦谛(人生皆苦)、集谛(苦之原因)、灭谛(彻悟苦的原因,达到“涅槃”的境地)和道谛(通过修道达到“涅槃”的途径)人们通过修行、断惑、涅槃,最终成为阿罗汉(“不生”的意思),而不再堕入人世的轮回。
http://ke..com/view/2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