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美女搜索 > 哪个古代美女与桃花有关

哪个古代美女与桃花有关

发布时间:2022-06-06 02:21:14

① 借桃花比喻美女的诗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的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兴许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一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相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

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的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手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点,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花喻美女佳人,古往今来,沿用既久,已成俗烂。但该诗却有几点不同,一是诗人没有直接的去描写桃花是如何的绚丽多姿和那位少女是如何的漂亮美丽,而是仅用大家所都为熟识的绚丽桃花作为映衬,用“相映红”间接的来烘托少女的美丽形象,将景色与人很好的融化在了一起;二是本诗赋写眼前实景,正所谓“本地风光,顺手拿来”。

写到这里,诗人本可以把“去年”游遇的场景继续写下去,但诗人没有,而是笔锋一转,直接进入“今日”。于是便勾勒出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同是“今日”,同是“此门”,但美丽少女已经走了。依旧是春光烂漫、百芳吐艳的季节,依旧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增光添彩的那张与桃花“相映红”的美丽“人面”却不知“何处去”了,唯余一树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的依旧含笑,更加勾起了诗人对“去年”“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思念和怜惜,使诗人的故地重游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惆怅。试想,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伫立桃花树下凝眸含笑,脉脉含情,与桃花相映;而今,人去杳然,桃花依旧含笑春风,这除了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隐含了诗人无限失望、惋惜和怅惘的情绪。

综观全诗,前两句由今到昔,后两句由昔到今,两两相形。尽管情绪上的转变剧烈,但文气却一贯而下,转折无痕。整首诗语言朴实率真自然,说事明白流畅。论写作技法主要是采用了“映照对比”,用“人面”和“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人去景存的映照对比,把两次不同的游遇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面对现实的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这首诗尽管具有着某种情节性甚至可以说带有某些戏剧的色彩,同时还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记载,但它的广为人诵,除了这些和以上所说的语言、结构、写作技法之外,笔者认为该诗本身所抒发的某种人生体验才是最重要一个的方面。“本事”对于它的广泛流传可能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是该诗留给读者的典型意义并不在于它描述了一个令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中所载的际合故事或际遇,但却可能有过相类似的人生体验,即在偶然或不经意间遇到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它时,却再也不能复得。这兴许正是这首诗几百年来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 古代哪位美女最喜欢桃花

她静默地靠在树下,疏懒的月光印出她绝美的容颜,蛾眉淡扫,目若星辰,缎一般的长发用紫金钗松松地绾了一个髻。风微拂,撒下片片挑花,她凝目,玉脂般纤长的手轻轻一扫,接住一片娇艳的花瓣,唇角微勾,漾起一个淡若辰烟的笑意.....
乱写的```

③ 历史上有着人面桃花相印红的美女是谁如题 谢谢了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④ 为什么古人要用桃花,来比喻美女的“红颜薄命”

阳春三月,春风骀荡,桃花盛开,“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株丹彩灼春融”。随着桃花进入最佳花期和赏花高峰的到来,各地纷纷举办各种各样统的桃花节。游人们徜徉在桃林中,无不心旷神怡,陶醉其间。

妩媚娇美的桃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子亮丽的容颜。自古以来,桃花被诗人常用来比喻美貌女子。桃花和女人结合的文学创作最早的是《诗经》:一首《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通过比兴手法描写了桃花盛开之状,歌咏了新婚女子的娇媚可人,开启了以桃花喻美人之先河。

这一文学意象对后世影响甚大,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也常用桃花来歌咏美人之貌。而桃花的爱情意象最初则源于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中表达了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美好爱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当然,古人笔下的女子不全是红颜薄命的桃花意象。它既有“易植子繁”的壮实农妇类桃花意象,那些如《诗经·桃夭》中新嫁娘一样结实健康、美丽勤劳、生命丰盈的女子;又有“桃容增艳”的刚强义女类桃花意象,一如《桃花扇》中秦淮名妓李香君,《镜花缘》中桃花仙子女侠燕紫琼。

应该说,古人笔下的桃花意象是丰富多样的。用桃花喻佳人,不只是突出她们的美,也隐喻了佳人的命运与前程。人花相映,花人合一,形成了人面桃花这一复合文学意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文学意象从上古时代重生殖崇拜的壮实健康,到中古时代充满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伤感抒情,到近古时代追求自我价值展现的道义精神,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社会文化思潮和文人的文化追求。古人的这些文化创造,犹如“灼灼其华”的夭夭桃花,充分显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强烈旺盛的生命力。

⑤ 有关桃花的传说有什么

有关桃花的传说:

一、白妙公主的传说

在欧洲的传说中,大地之神的女儿长得很美,肤色洁白,人称“白妙公主”,有很多人都追求她,却得不到公主父亲的同意。

有一天,英俊的植物之神来拜访,公主的父亲认为他是理想的女婿,便想这位年轻人提起了婚事,但是这为年轻人脱口而出:白妙公主的确是一个美丽温柔的姑娘,但是脸上缺乏生气,等她脸上有了粉红色的色彩时,我会来求婚。

大地之神听了这话,非常伤心,只好向天帝。天帝就赐给他一枝粉色的夹竹桃,让他将粉红色的花朵取下捣碎,敷在公主的脸上。公主洗干净脸后,脸上有了粉红色的色彩,植物之神以约来求婚,并且得到了众神的祝福。

⑥ 桃花与女人在古诗词中有什么特别联系!拜托各位大神

桃花坞里桃花山、桃花山里桃花庵、

阅读全文

与哪个古代美女与桃花有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美女独自走在夜路 浏览:1543
动漫美女被骗10万 浏览:1293
高铁上的小女孩图片大全 浏览:2065
美女丝袜中出电影有哪些 浏览:1071
古代四大美女ppt 浏览:1903
韩国美女车载dj音乐完整版 浏览:1841
巨臀美女手机在线看 浏览:801
小美女跳舞干净利落 浏览:2195
继承医馆美女小说 浏览:1546
最美军训女生爬草坪的图片 浏览:1769
裸体女人和男人日B图片 浏览:2121
美女是黄视频下载 浏览:1715
大漠苍狼偷看美女换衣服是第几集 浏览:1615
男生温头像柔图片 浏览:1102
让图片可爱起来的小图案 浏览:1250
什么叫姿身大美女 浏览:3689
看日韩美女生活片 浏览:1903
女人使用健慰器图片 浏览:2068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听温柔大方美美哒 浏览:1124
哪里能请到美女演员 浏览: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