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要聊天不用打字简单,方便,幽默,风趣表达自己的思想。
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和前景分析前言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网络媒体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这几年中,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经济、技术等领域。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网络而急剧变化,网络语言就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如果你是网民(网民一词也是应网络而生的),对于网络语言或许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上网的新手来说,对于普通“受众”而言,阅读、理解和使用这些生吞活剥的网络信息,确实令人费解。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对笔者所认识的网络语言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网络语言的定义网络把世界缩小到显示器那么大,芸芸众生集合在十几英寸的小天地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想要在这个地方推行某种“正统”表达方式是困难的,网络的自由空间注定了它的语言表达将无拘无束。“如果青蛙只有一人嘲笑,恐龙的样子没人知道,如果面对孤独只有烟酒相伴,惟有齐参与,共分享,才能超越12亿倍的爽,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网恋,网聚狼的力量。”这是最近在网上颇为流行的网络搞笑篇。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网络词语”的含义,你恐怕并不觉得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可笑之处。因为在聊天室、BBS、ICQ上,大家把“青蛙”比作长得很丑的男人,把“恐龙”比作很丑的女人,而把“狼”比作在网上的坏人。诸如此类,在网络上产生且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就是网络用语。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网络中,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信息高速公路等。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或是bbs上的常用词语,也就是“口头语”:美眉、大虾、斑竹、菜鸟等。其中第三类网络新词语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也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这些由敲起键盘来劈里啪啦的网上高手们,用他们灵活的脑子制造出来的一连串有别于正常含义的新奇词语,着实上不熟悉网络的人匪夷所思。然而,这些新词语却是众多网民们所熟悉和喜爱的。这一层次定义的网络语言不能简单地等同与技术层面的“因特网用语”或“网络术语”。网络语言的成因,不只是为了输入方便“在书面上,如果某人办一个杂志、一个版面,那是叫版主。在网上要讲求效率,可能会打错,上网要花钱,而且你就算有钱,你打的慢一些,对方就可能不理你了,所以一打出来,有可能就是“斑竹”了,用就用着吧,后来一想又有道理,在古代就是竹子流泪,其实斑竹也是很辛苦的,聊天他也得陪着聊,这也是很形象,挺好的。”(于根元新浪采访)因此,微软操作系统上使用智能全拼输入系统,就是出现网络语言的一大原因。由于网上会使用五笔打字的人聊聊无几,所以网民普遍使用全拼输入,由于上面的字词有很多不是按照使用频率排列,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网民就没有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所以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这个客观原因的深层次问题是由于汉字与电脑的瓶颈问题,汉字进入电脑并没有解决汉语能够在电脑上畅通无阻的问题。成千上万的汉字是无法与几十个字的音素文字相比的。电脑处理外语比处理汉字要快捷的多。因此,网络上出现五花八门的词语是目前必然会出现的问题。网络迫切要求人们设计出更加方便快捷的汉字处理软件。但是网络语音远远不是为了输入方便而大量产生的,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的运用中产生的,这就离不开培植他的这块土壤。互联网本身的自由性、无限性、开放性、虚幻性等特色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的方式也形成了一种有实与有虚、有静有动、交互、立体的特点,表现在网络语言上,就是广阔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在网络的海洋里,人人平等,谁也无法限制你选择的自由。网络又总是作为一种休闲的媒体出现在大众眼前,就需要一种轻松随性的表达方式用于调侃和幽默,体现或炫耀发言者的智慧和创意,用于标新立异,体现个性,能够创造独特身份,满足扮演不同角色的需要;一些年轻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也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原因。尽管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其中的主体是年轻的大、中学生,技术人员,这个群体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活泼、好奇,充满了创新意识。网络词语不仅代表了高效率,更有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前卫感。这种充满活力的语言“创新”精神是“网络用语”在年轻人之间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网络沟通通常是没有声音、图像的实时交流(特指聊天中),而网聊中有时要传达的微妙的感觉变化。为了表达直观的意象,增强了语言的表现能力;网络语言的各种形象的符号应运而生,谐音数字的发展,从而丰富表达手段,也是不为奇的了。另外对于网络经典文本如《大话西游》和《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借用。在网上,你是不可能知道前因后果左邻右舍的,语境是对话双方共同营造的,可是语境的规定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不符合网络说话多快好省的原则。因此我们必须从经典文本中借用。这也就是痞子蔡和周星驰走红网络的主要原因。他们的走红也再次促进了网络语言的进一步运用,如此循环。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7456,TMD!怎么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MM/DD/JJ〗汉语拼音头字母简写,即哥哥、妹妹、弟弟、姐姐,是亲昵的称谓。网络让人们感觉是亲如一家,一到网上,大家就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一律哥哥、妹妹、弟弟和姐姐相称,这使得原本冷冰冰的虚拟数字网络时代凭添了一份温馨和亲昵。〖XXX〗意味着某种级别,例如不愿意提及某人的大名,于是就采用XXX代替,另外还有不便于直接说出来的东西,就是有难言之隐,采用XXX代替。〖PMP〗意思是您跟在后面拍马屁呢2.文字的谐音和转义〖伊妹儿〗电子邮件。伊妹让人浮想联翩,可以想象成是美眉缠绵悱恻的电子邮件,不免令人心中想入非非、踌躇满志。〖斑竹〗原来正确的词应该是版主,但是由于输入的时候选字困难,就成了程序生成的词汇斑竹在古代就是竹子流泪,其实斑竹也是很辛苦的,聊天你也得陪着聊。〖待会儿再打铁〗一会再来〖大虾〗超级网虫〖菜鸟〗网络新手〖烘焙鸡〗"个人主页HOMEPAGE"的谐趣音译〖灌水〗是说在聊天室或BBS版上的发言随意写,BBS上的常用词汇〖造砖〗用心写,指上贴者比较用心写的东西。一个好的BBS是既要有砖还要有水。灌水和造砖对于活跃一个BBS各有千秋。〖楼上楼下〗BBS上常使用的词汇,用以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3.符号系列 :-) 最常用的笑脸,通常加在文句的结束的地方。表达开玩笑或微笑。 :-(最常用的沮丧的脸,表达不开心或对对方话语的不满@#$%&*! 骂人用的话,乱七八糟的打出来就行了:-Q 向你吐舌头>:- 嘴巴和眉毛都竖起来了,快要气炸了, ^o^ 让你可以不必转过头来看的笑脸,而且是一头可爱的小猪 @>>-->-- 横放的一朵玫瑰4.数字化的特点〖7456〗气我了。通常只有在一个网民被另一个网民气的七窍生烟的时候〖555555~~~~~~~,〗几个5加上波浪线,其意义是表示痛苦不堪,几欲落泪〖687〗对不起〖886〗拜拜了〖555〗伤心地哭声〖你真是个286〗286现在差不多是运算速度最慢的处理器,机器运算速度慢就跟人智商低一样,意思是说对方傻。网上表达与传播对数字也用到了极致,因为数字远比汉字来得简单、方便。这种用法大多都取数字的谐音之意,但也有一些是“意会”的,如1775=我要造反了(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3579=此事真奇怪(因为这5数字都是奇数,而在英语中“奇数”与“奇怪”是同一个词“odd”)、0001000=我真的好孤独(“1”表示一个人,“0”表示空乏;取数字的象形意味),等等。网络上的语言有时候还随意泼洒,数字、英文、符号的杂糅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如:u2(you too你也是)、me2(me too我也是)、3ku(thank you谢谢你)、CBA(Coolbi la酷毙啦)等。总之,不一而足。而正是如此大量多样、体现个性、随意洒脱的新鲜元素存在于网络语言中,网络语言成为了很多人指责和批评的对象。网络语言的特色1.标新立异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前者如“见光”,指网恋后与网友初次见面感到不满意而迅速各奔东西;“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这些词语在网络中已司空见惯了。后者如“难过得掉了”、“累掉了”、“走先(先走)”常采用港式语法的说法。构成网络新词语的词素大多是语言中固有的,它们利用比喻、谐音、拟人等各种手法构成新词。除在构词法上的随意组合、任意搭配外,还常在文章的标题末尾添加相当于语缀的成分,如用“喔、噢、的噢”等语气词作语缀,如“要记着去捧场噢”“慌乱是会出错的噢”等。2.经济简练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上文中已经提到的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它是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逾越,而一旦跨越,便会带来一种愉悦,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此外,从句式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很少运用长句子、复杂句子,而多用短句。句子的省略现象也很普遍。这是像我这样的同龄人在网络聊天时,深有体会的。在网上随机选取了10句聊天记录,其中字数低于5个字的有9句,超过5个字低于10个字的有一句;标点符号1个;有修饰成分的3句;没有复句。虽然这不能代表网上聊天的所有记录,但也可窥一斑,透露出网络语言经济性的特点。3、形象传神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网络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成分:它没有语音形式,书写形体也不同于文字形式,但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内容。它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实在感、即时感。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等。再如,把“这样子”连续为“酱紫”(多少受到了风靡于青年网民中的卡通片《蜡笔小新》的影响),既有视觉效果,又隐含了味觉效果。4、幽默诙谐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且反主流的叛逆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诙谐性的特点。又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在沙滩上”一个臭皮匠,弄三个诸葛亮“有意在约定俗成的说法上改头换面,形成诙谐且又含有一定道理的语句来。5.粗俗泛滥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洪流中,语言的粗俗化也是确实成为了一帮人的低级趣味。如今的网络可以说充斥着粗俗、轻佻的语言,像“TMD(他妈的)、WBD(王八蛋)、P(屁)、NQS(你去)、SHIET(狗屎)”等随处可见。有人曾通过雅虎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发现包含“狗屁”字眼的中文网页有1359个,而被鲁迅先生当年讥讽为“国骂”的“他妈的”则高达3305个之多。虚拟世界心烦意乱的生活,网络空间一次性的人际关系,全球范围内城市文化的色情暴力倾向都是网络粗俗语言泛滥的原因。曾看到一篇《网络语言“狗化:现象.》的文章,严正地指出网上谩骂语言的“国民劣根性”问题。网络用语,是脏水还是孩子?1.对待网络语言的误区a.对待网络新词语,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不规范,作家张辛欣在谈论自己对网络的看法时,无不直言她的反感,并历数了网络的十大罪状,称bbs是大小便的公共厕所,个人专栏是贩子市场,并催动人们内心的浮躁和孤独等等。其中有一大罪状就是尖锐的指出:网络对于语言的肢解和破坏。但我认为,语言的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认可,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如“晒太阳”、“自行车请下车推行”等,本是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太阳怎么可以晒,自行车怎么下车?但用的人多了,人们也就普遍接受了。就好比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再如“炒鱿鱼”、“发烧友”、“大款”、“AA制”、“卡拉OK”等新词语出现之初,也有人认为是滥用,是不规范的语言,但现在,这些词语已经深入人心。网络语言也是如此,某个网络词语是否规范,不应当拿现有的习惯来衡量,而应当让它接受时间的考验,大浪淘沙,好的词语会慢慢稳定地保留下来,不好的词语自然会被逐渐淘汰掉。这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一样的。b.有些人认为汉语词汇里已经有了某个词语,就没必要在网络里使用另一个表示相同意义的词了。这就抹杀了汉语的风度性和多样性。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正是体现在它多样性和丰富性上。同样表达妻子的意思,可以叫老婆,那时口语亲近不疏离的表现,也可以叫内人,那是文雅正派的代表,当然叫“媳妇“也未尝不可,生动活泼,地方色彩浓郁。网络用语也一样,将电子邮件称作“EMAIL”或“伊妹儿”,都要比原词语简便而富有个性色彩;将“东西”称作“东东”,感觉上也更亲切随意些。很多人对TMD和NMD两个“国骂”新词很反感,当然,脏话总是有伤文雅,但是生活在继续,也总是需要骂人话语的空间存在,就像有了褒义词,就定要有贬义词的存在一样。既然无法禁止侮辱性的语言,那么骂“TMD”是否比骂“他妈的”稍微好些,隐讳一些,委婉一些?丰富多采的网络新词语,无疑给人们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提供了方便。c.又有些人将语言看成一个简单的封闭的静态系统,对新词语和外来词抱着抵触的态度。事实上,前几年年出现的“理念”、“互动”、“双赢”、“脱口秀”等词语,已被一些汉语词典收录。而近几年,网络词典的出现也正标志者网络用语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其实道理很简单,新词语都是新事物、新概念的反映,如果说汉语的语音、语法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话,那么只要时代在前进,新语汇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而新语汇的出现,又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牛津英语大词典》每隔几年就会加上一批新兴的词汇,就美国来说,新的网络词汇层出不穷。比如,为了节省时间,微软公司内部曾经有许多“时尚新词”在沿用,例如用“ask”代替“question”,把“whatisyourquestion?”说成和写成“yourask?”在微软公司工作而不会这种用法的人,会被微软人认为是缺乏“企业文化”素质;甚至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把这种用法当作计算机时代的文化象征。2.语言的异化?“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语言学的中心问题就是变异。(陈原《社会语言学方法论四讲变异》)语言的变异概括为历时空间的,语言群体的和语言接触所引起的变异。除历时和空间外语言群体发生的变异有阶级的、阶层的行业的、性别的、乃至个人的,这样就产生了行话、黑话、暗语。而在信息时代,比之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交际频繁,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语言的多方面接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语言的产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因此,当代语言学不得不主义研究语言的变异问题……如果说传统语言学也研究某些变异(如方言)和历时的(面非共时的)语言变异。那么当代的社会语言学则着重研究和社会这两个系统的共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关注。网络语言正日益显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网络语言已经有了“走下网络,走入生活”的趋势。表现有三点:首先,网络语言已走进了大众媒体。其次,网络语言已经开始渗透到一些年轻人的日常交际用语中。再次,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的关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将应运而生。”,网络语言“非文字符号”的趋势将更为明显,网络语言被使用的频度也将越来越高;网络语言的使用将更加规范和文明。语言的变异有它的消极作用(人们从来是看重这个消极作用的),但还有它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语言政策上,一方面要强调规范化,一方面要注意确认变异的合理部分,使它丰富我们的语言。网络语言之我见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讨研究”的过程。网络语言词典的出现使人想到了1958年的文字改革,当时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化汉字,使它更容易为广大人民掌握和使用,以便在广大人民中更多、更好、更快、更省地扫除文盲,普及和提高文化;推广普通话,以消除方言的隔阂,促进汉语的进一步统一,使我们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今,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及"网话文",它与新一代青年的语言紧密相连,方便了网民的交流,体现现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的新语言,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网络用语这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我们究竟该应该怎样认识,怎样对待?撇开其他的条件不说,单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因为语言不是试管里的试剂,而是汪洋大海,汪洋大海并不纯洁,有泥有沙,是有龙有鱼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妨害语言的交际职能。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些偶然现象和分歧现象当然会在最后的时刻里自然而然地遭到淘汰,纳入正轨,使语言规范起来。出现这样的网络语言,恰恰说明我们国家在发展、在开放。它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语言是相互渗透的,这样的话才能使整个时代的语言丰富起来。语言符号不等于代码,性质和交通信号、电报号都是不一样的,人工代码表示者和被表示者都具有稳定性,假如语言符号也具有这一特点,那么一部正音手册,一部正字法一部规范性的词典和标准语法教材就可以实现语言标准化了。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正因为这个缘故,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份,因为那是些新鲜活泼的东西,这些现象事实上就是未来的规范,所以,对待新的网络用语,我们应该宽容一些。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真正可悲!既然这样,对待网络词语,我们也应该像对待一般的新词新语一样,不急着对它进行这样那样的规范,更不应该敌视,应该对它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网络兴起的时间还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淘汰掉。对于一些体现网民聪明才智、有创造性、网友之间都能心领神会的特色语言,不但不应禁止,还要鼓励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汉语网络用语的发展,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符合网络社区特定规律的语言环境。而社会上,语言学界要求健康语言规范水平的呼声很是强烈。但其代表性的观点往往是“匡谬正俗”或是提出“为普通话树立标准”。事实上,语言规范化的工作如果仅是“匡谬正俗”,那么语言学家的工作与教师和编辑无异,仅是集中在“语言运用是非上了“,但如果规范是”为了普通话树立标准,那则是以偏概全,并非规范这一工作的性质。规范不等于纯洁,语言纯洁是理想化的,社会的多样化,语言同样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规范是把负面影响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摒弃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规范也不是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所谓规范,即是引导。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语言正带来一场新的语言革命。在网络语言通行的电子邮件、聊天室等等空间里,它的运行有一点象民俗、民歌一样自由、无拘无束,半隐蔽(因为它更多时候属于上网的人,对于不上网的人来说,它们处于“地下”状态)、全松散(完全没有规范,随心所欲),规范起来难度非常之大。虽然语言是一种文化、风俗和习惯,语言的使用是一定文化、风俗、习惯的行为表现,人类文化风俗和习惯是不最不易规范、难控制的东西,但是这种困难并不象“西西弗滚石”那样,永远无所获,而只要有投入,总有效应。(作者:叶华旦)我不喜欢,但是这个忙还是要帮的。。。。貌似很矛盾。。。好吧,对不起反族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② 女还天天向上600字读后感
一.《女孩天天向上》读后感
前些日子,天一直下雨,灰蒙蒙的;但今天早上我打开窗子,却意外地发现——天空,是那么蓝!我想,是雨为它洗刷的吧?呵呵,管它的。我只想说,辫子姐姐带给我的,也是同一感受——清洗少年心中的烦恼,并让他们刻骨铭心地喜欢。
这本书我花两天看完了,我喜欢它,又看了一遍——当然,怀着不一样的心情。
我最喜欢它里面说的四个字了,并且深深记住了,边,走,边,爱。过一个月,我还会把它翻出来看,再过一个秋天,我还会翻出来看,再过一年,我还是会翻出来,等我老了老了……我还是会翻出来看。
当我第一遍看它的时候,我会跟着边边的快乐而快乐,悲伤而悲伤。
但我第二次看它的时候,却会因为边边的快乐而难受,悲伤而更难受。因为我深深地喜欢边边,我每个字每个字仔仔细细地看,啊哈,每个字里都渗透的边边的气息。
走在漂亮的陆家嘴,一切都是新的,阳光下的金茂大厦闪闪发亮,忽然想起边边就是在这里认识春奇哥哥的。我喜欢边边,因为我们有一点很像:任性执着,为了得到心爱的东西可以完全不计成本。可惜只有这一点像,如果我有她那样大的勇气,为了执着的目标,可以放弃一切,忍受无数痛苦,去不断前进,去天天向上。
仿佛是看着边边一点点长大:一个极易被物质满足的,被爸爸宠得为所欲为的小女孩,遇见一个喜欢的人,开始心动,开始叛逆,开始由内而外地彻底改变。“如果没有那顶‘Day Day Up’的帽子,边边还应该抱着她的维尼熊歪在沙发上看电视呢。”同样喜欢边边的妹妹这样说,她把功劳全给了那个神奇的攀登男孩春奇。
我说不是的,不是每个女孩都能像边边那样勇敢的,我们也曾遇见过一些人,就像边边遇见了春奇,只是我们都没有一种执着去不顾一切勇往直前,也没有一种勇气忍受寂寞独自盛开。与其说是边边爱上春奇,不如说,是春奇打开了她的生命,让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一点点领悟爱的真谛。
辫子姐姐说,十几岁的爱,是没理由的喜欢,没有理由的开心,没有理由的哭泣。它很浅,一眼能见到底。它很深,深到你想象不到,只有你真的扎下去了才知道。而扎下去是需要很多勇气和执着的,如果不勇敢,什么风景和美丽都看不到,就像登山一样。
站在广场的绿地抬头看天,大大小小的风筝在风中飘飘摇摇,是风,把单薄的它们吹得生疼;也是风,让平凡的它们拥有了飞起来的资本,所以,它们是痛并快乐着的。就像边边为了春奇,也为了自己忽然找到的梦想,付出了所有的勇气,选择了一件一点也不安全、一点也不简单、一点也不好玩、还可能是世界上最最自讨苦吃的事情去做。
而我们也许就是那几只害怕飞起来的风筝吧,因为怕痛,因为父母的呵护,所以放弃了只有在高处才能看到的美丽风景。
“世界上不存在难以忍受的痛苦,因为最终痛苦会变成生命中的强大力量……”辫子姐姐这句话,让人有一种渴望飞起来的欲望,让我们不再害怕飞翔。
我不知道当辫子姐姐写到边边永远得躺在雪山上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是感叹边边,曾经那么在绚烂的游乐场里尽情游乐的女孩,悄然离去;还是为她懂得选择,懂得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而自豪。但我肯定,当春奇看见边边永远地留在了茫茫雪原里,他一定恨自己,他是她的风,却没有永远的给她力量伴她高飞。
《女孩天天向上》,一个忧伤又勇敢的成长故事,读它仿佛咀嚼春天的薄荷叶,边边爱得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极至,也许哀伤的结局比幸福的结尾更让人懂得学会珍惜;
《女孩天天向上》,亦是一本厚厚的照相册,翻开来:灯火通明的游乐场,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女孩大笑着;芳香的咖啡厅,一个帅气的男孩戴着蓝色的帽子;空荡荡的房间,边边托着腮帮子坐在门槛上,等着春奇回来教她登山;绵延的山谷中,一个女孩闭着双眼,展开双臂大喊“我是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身后的大男孩含蓄地微笑;高高的雪山,一个皮肤晒成巧克力色的女生,戴着“Day Day Up”的帽子,一点点地向上爬……
总是觉得边边依然活着,还像她一直期待的那样能和春奇手牵着手天天向上、边走边爱,欣赏一路风景,用她已打开的生命继续完成着自己的梦想;也总是提醒自己,要做一只勇敢的风筝,在天空中爱得英勇,即使快乐的痛,仍然笑得灿烂……
当我懂了边边,我也真的懂了爱!爱让人成长,爱让人向上!
二《越长大越孤单》读后感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梦想的翅膀被折断,也不得不收回曾经的话问自己:你纯真的眼睛哪儿去了;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开保护你的降落伞,也突然间明白未来的路不平坦,是否这改变是必然…”初听这首歌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越长大越孤单”应该是对我很久以来生活感受的最好诠释吧!它的歌词深深触动着我,牛奶咖啡的声音,干净中又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
有人说,怀念过去是因为不满现在。或许吧!总会想念和表妹一起玩耍的日子,可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我们交给对方的时间已少的可怜;总会忆起小学时朋友们一起疯狂玩耍的场景,可现在我们成了平行线,再没有了交际。总会感叹:难道这就是生活,她们注定只是我生命中的过客?
总会羡慕那些朋友如麻的人,她们有说不完的话,她们有数不清的倾听对象,可我没有…总会想自己是不是有自闭症,可我还是会在寝室里尽情释放自己,只是在自己心中永远有着一块儿禁地,属于我自己。我曾试着打开,可我发现好难好难。是篱笆那边的草莓吗?为何我总会担心它的苦涩?
多愁善感,是我吗?文静内向,是我吗?那疯狂大笑,又是谁?搞恶作剧又是谁?哪个是我?我自己已经没有了概念。或许这是不值得深究的问题,但我想要一份答案,又害怕得到那份答案。是在无病呻吟吗?
越长大越孤单,不是吗?长大了,我明白自己的痛苦尽量不要推给父母,正如史铁生的一句话:孩子的痛苦在父母那儿是要加倍的。长大了,明白了,身上有了责任,才可以称之为“大”人。长大了,了解了,有些事没有人愿意分享,那些无关痛痒的话能改变什么呢?长大了,看清了,站在原地的我们身边换了一批又一批叫做“朋友”的人
三.《住在蛋糕里的天使》读后感
我一口气读完了全部故事,脑子里真的一片空白,只存在着这个有点离奇、曲折的故事和故事中美丽得有点不可思议的男女主角!这真的就好像是一个梦,而我宁愿永远的停留在这个梦里。
捧着这本书,我仿佛闻到了栗子蛋糕的香味,尝到了关于爱的甜味。原来爱真的不光只有幸福这么简单啊!那种痛苦与等待,也许只有真正拥有过爱的人才会明白吧。
喜欢舒拉,喜欢她的温柔,善良,坚毅,勇敢。知道吗?每当我读到舒拉伤心地长叹“我只能唤醒你的鼻子,却唤不醒你的心”,读到她把自己的半颗心型的项链送给藏族女孩的时候,我是多么恨清树!我几乎要相信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本来今天的心情十分不好,长大中遭遇的不顺利就像天气一般阴沉而冷漠。我本已放弃了许多曾经追求的东西,包括爱与未来!可在现在,我却突然又拾回了自己往日的活力,只因为那个永远不肯出售的栗子蛋糕。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到了西藏,我就一边保护脆弱而美丽的保护区,一边找清树。如果我找到了他,无论他变成怎样地道的藏民,无论他是否听得懂我的话,我都要告诉他,告诉他他的妈妈和舒拉无数的栗子蛋糕,告诉他阁楼窗台的香味引来了一群又一群的顾客却带不回她们的天使,告诉他妈妈破碎的心和舒拉撑得太累的心。也许这样做会伤害藏族姑娘,但是清树至少应该感应到妈妈和舒拉的呼唤,即使他听不懂。
主动与被动,只有一步之差!迈出这一步,我就可以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
③ 形容一个美女漂亮又聪明,用两个汉字怎么说谢谢
两个字形容不出来,四个字就是“秀外慧中”吧!
④ 老师总是没事找事的叫我们写作文,这次叫我们写关于汉字的,求求帅哥美女给我答案吧
第一篇
白云是蓝天的收藏,纯洁中透着蓝天的无瑕;群星是夜空的收藏,闪烁中映着夜空的光芒;浪花是大海的收藏,翻卷中有着大海的澎湃……
我点点滴滴的收藏中有着欢笑与泪水,有着执着与坚强,有着青涩与稚嫩,有着勇敢与坚强。
我喜欢收藏心情。悲伤、欢乐、痛苦、哀愁、忧郁……一种种心情就好像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低沉与高昂交织,谱写成了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每当音乐响起,心绪就会随之起舞,回到往昔。
我喜欢收藏感动。一本书、一首歌、一段话、一个镜头,或是一个举动总会让我感动。每份感动都有如珍珠般串联在一起,轻轻将这份感动埋藏心底。
我喜欢收藏安谧。黑夜降临时,坐在窗前,细数天上的星星,一颗颗宛如钻石般闪亮,一切聒噪仿佛被这光芒掩盖,一切沉浸在宁静中。在宁静中沉淀心情,该是何等的惬意!
我喜欢收藏浪漫。庭院的樱花树下,阵阵风过,花瓣便旋转着舞蹈,在空中飘飘洒洒,远远望去,一场唯美的樱花雨正缓缓地下着。于是,心也跟着樱花花瓣在空中旋转,体验着微小的快乐在空中迅速升温。
岁月走过,我的收藏愈来愈多,回忆也像一本书般愈来愈厚。我喜欢我的收藏,因为它们正像白云给蓝天带来的无瑕,群星给夜空带来的光芒,浪花给大海带来的澎湃一般,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无穷的遐想。
第2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喜欢收藏字画,有人喜欢收藏文献,有人喜欢收藏钟表……而我却收藏了一段呼噜声,那是我最珍贵的藏品。
有人说,大爱无言,至爱无声。而我收藏的却是一段有声的爱。
小时候,总喜欢和爸爸一起睡觉,因为那让我感到很踏实。我总喜欢把头埋在爸爸的臂弯里,然后双手双脚紧紧夹在爸爸身上,因为爸爸身上肉嘟嘟的,幼时的我只觉得很好玩,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坦,只想就这样一直睡下去。爸爸也总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打着呼噜睡去。
于是,这呼噜声便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
长大后,因为逐渐难以忍受爸爸惊天动地的呼噜声,我已经六年未和爸爸同睡了,并且,晚上我总把房门关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哪骇人的呼噜声搅了我的美梦。
前不久,我去参加外省单招,爸爸执意要陪我去,他说这是父母的责任。
我和爸爸同睡一个房间,白天考试,晚上就在房间着休息。夜色渐浓,爸爸早已酣睡,并发出了他标志性的呼噜声,声音震耳欲聋,还不断变换着音调,窄小的房间好像也在随着爸爸的呼噜声颤动。
然而,我此时却在想,是的,爸爸他累了,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此时此刻,爸爸的呼噜声仿佛天籁般动听。虽然我们之间隔了一条走道,但是我们的心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大爱无言,至爱无声。爸爸以他无私、无言、无声的爱,悉心地养育了我十九年。父亲,这两个简约而不简单的字眼,使我肃然起敬。
夜,静得出奇,只听到爸爸的呼噜声。这是我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正是这声音静静地陪伴了我十九年。这是我幼年时的摇篮曲,是我生长的音符。将来,它还会陪伴着我奏出我生命的最强音!
爸爸还在酣睡,他脸上忽然露出了一抹满足的笑容。他一定是梦到了我,梦见我还像幼时一样埋头在他的臂弯下酣睡,我俩手中都抱着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爸,晚安!做个好梦。
我会永远珍藏着这段呼噜声,珍藏着这段记忆,珍藏着我的父亲。
第三篇
些有着独特性格的汉字,这些各具特点的书法作品,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我爱你,汉字!我为你而骄傲!
我们读书、看报、写作文,都离不开汉字。这一个个汉字,是我们中国人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
汉字,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别看它只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方块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个不同含义的词组,一篇篇语句优美的文章,一首首抒发情感的诗歌,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看着这些字,就像一颗颗星星在纸上闪烁,就像一朵朵美丽、娇艳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当你使用汉字的时候,就像徜徉在美丽的星空下,就像浮在茂密的花海上。在我眼里,它们不只是一个个简单的方块字,而是一个个有着不同性格的人。每当我学习、认识了一个汉字,就像结识了一位新的朋友,在我写作文的时候,它便可以为我提供帮助,给我的文章增添一分不同的感情色彩。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着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这一个个汉字,在他们的笔下,更能生发出无穷的魅力,呈现出不同的风韵。各种各样的书法字体,有着不同的特点:篆书和隶书,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行书流畅,而楷书端庄,草书虽然潦草,却带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欣赏这一个个书法作品,就好像在欣赏一幅幅不同风格的图画,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这些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
这些有着独特性格的汉字,这些各具特点的书法作品,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我爱你,汉字!我为你而骄傲!
⑤ 赞美汉字的句子
汉字——我赞美你
汉字,你不仅字形美观,生动形象,字音有趣,而且有悠久的历史。
先说字形,各具特色。有的不方不圆,若行若飞;有的两边修长,躯干稍短。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有的像小孩嬉戏;有的如鸿鹄群游;有的似鹰隼雄力。
再说字音,千变万化,千奇百怪,有的如鸟鸣,有的如春水。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高或低,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平和。
最后,我来说说汉字的历史。汉字是老祖先仓颉根据动物的足迹造出来的。后来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这么多环节才演变而来。
汉字,我为你自豪!
七绝
汉字 by:5zyd2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我爱你,汉字
我从小对汉字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我看到这一个个体态优美的汉字,就爱上了它们。它们个个都像一位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跃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
汉字在中国不断强大的过程中锦上添花。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世代佳人都写诗赞美道。它是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国的无价之宝!据说,国外许多人都开始学起我们的汉字来,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
⑥ 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作者:卞觉非 1.汉字教学的定位。本文说的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字教学。仿造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也许可以称之为对外汉字教学。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诚然,在汉字教学中不可能不涉及汉字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但我们不能把汉字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揭示和知识讲授方面。汉字教学虽然涉及文化,但是汉字教学不是文化教学。必须十分明确:对外汉字的教学对象是现代汉字,汉字的文化教学不是对外汉字教学的主要任务。实践表明,如果对汉字教学的定位含混不清,就会干扰和偏离汉字教学的方向,影响汉字教学的效果。 2.汉字教学的目的。所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以现代汉字为内容的、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汉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认读汉字,书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书面语;当然,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同时必然也在接触和学习汉字文化,毫无疑问,这是汉字教学自然产生的客观效果,无须刻意追求。必须特别强调,汉字是语素文字,一个学生掌握汉字数量的多少,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的高低,而且也是学好汉语书面语的关键。 3.汉字教学的现状。现代汉字教学,应该贴近教学对象的实际。我们的教学对象可分两类:一类是既不懂汉语又不识汉字、在语系上和文字体系上跟汉语汉字完全不同的欧美等国学生;另一类是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学生。后者虽然认识一些常用汉字,但不会说汉语,而且日语和韩语在语系上跟汉语没有亲属关系。比较起来,日本学生和韩国学生学习汉字相对比较容易,因为,日本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会日本常用汉字1945个,韩国学生也会1800个韩国常用汉字,撇开读音不谈,这对他们学习汉语词汇会有一定帮助。不过,由于日本和韩国汉字的字义在借用汉字时跟中国汉字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很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负面效用,有名的例子是:日本的“手纸”相当于汉语的“信”,汉语的“点心”则相当于韩国的“午饭”。从学习汉字的角度,汉字文化圈的学生肯定要比汉字文化圈外的学生容易得多,但是必须指出,三个国家的汉字分别记录的是三种不同的语言,因而日本、韩国学生在学习中国汉字时都应该把汉字当作外语外文来学习,不这样是学不好汉语的。事实上,也许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日本和韩国学生并没有因为认得汉字的优势而一定比欧美学生学得更好,特别是口头表达方面。 当然,学习繁富复杂的汉字,对于年过20的欧美学生而言也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若要记忆更是苦不堪言。据我所知,国内大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汉字教学,作出了较好的安排。在初级阶段有的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汉字课,布置汉字书写练习。到了中级阶段,则把汉字教学置于课文教学之中,汉字教学与汉语词汇教学同步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汉字教学与汉语词汇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汉字的字义;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也会产生弊端,以词汇教学取代汉字教学。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把注意力放在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上面,关注的是词语和语法教学,汉字只是作为一个词汇单位教给学生,这样很容易忽视汉字的教学。所以,有人说,所谓汉字教学只是初级阶段才有,到了中级之后就不知不觉地被取消了,很难说还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外汉字教学。我认为,汉字教学应该贯彻基础汉语教学阶段的全过程。当学生看到“美不胜收”时,首先是查看英语翻译:So many beautiful things that one simply can't take the mall in.或者more beauty tha one can't takein.他们是从英语翻译来了解该成语的含义,却不大理会这一成语四个汉字的字形、读音和字义。他们通常从图形上认读汉字,摄取汉字的形体图像,疏于记忆,如果教师不作特别强调和提示,学生们很难分辨汉字的部件和笔画,因此写起来常常丢三落四。通常的情况是,各校一年级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多,但许多人浅尝辄止,遇有困难就半途而废。“经过十年寒窗生活以后,只剩下极少数的学生攀登硕士或博士的高峰。”(柯彼德,1997)据我所知,即使这些佼佼者,他们的毕业论文几乎很少是用汉语写就的,通常是用自己的母语。他们的汉语说得很流利,但是他们中一些人在阅读、特别在书写方面依然存在许多困难,离所谓“语言通”“文化通”和“中国通”还有相当的距离,“最明显的原因是汉字的难关”。(柯彼德,1997)他们对汉字往往缺乏审断能力,不能分辨“浃、挟、狭、铗,挡、档、裆,买、卖、实,没、设,讷、纳、呐、衲,募、幕、蓦、慕、暮,卷、券”等等,所以动起笔来常常出错;打出来的文字也错得离奇。这就是当前的汉字教学情况。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理论层面上,有人从本体论出发,认为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符号是可以跟本体分离的。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美国结构主义者John De Francis,他主编的《初级汉语读本》《中级汉语读本》《高级汉语读本》就分为拼音本和汉字本两种。他主张先教会话,后教汉字,对于那些只想学习会话单项技能的人也可以不教汉字。这种看法和做法曾流行于欧美。这种看法也深深地影响着欧美学生,他们普遍地存在着重口语、轻汉字、重阅读、轻书写的倾向。从哲学层面上说,我以为语言先于文字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某种语言一旦拥有了文字,文字对语言的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像汉字这样的语素文字对汉语的反作用尤其明显,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是汉字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词语,保留了古代圣贤的语录,保留了古代优秀的诗词歌赋、格言成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格式,并把它们中的一些成分原封不动地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汉字与汉语简直难解难分。一个外国学生,如果真的要学好汉语,成为汉语方面的高级人才,我想,不学习、掌握汉字简直是不可能的,把汉语学习跟汉字学习对立起来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事实上,汉字已经成为汉语特定的组成部分,学习汉字就是学习汉语;若要学好汉语,必须得学习汉字。 在操作层面上,有人从同源论出发,认为汉字就是汉文化,在教汉字时往往大讲汉字的源流嬗变、文化考察、风俗探源、书法艺术欣赏等等。如果如此理解汉字教学,人们就可以这样讲授“茶”字:“茶”在《说文·草部》中为“荼”:“荼,苦荼也,从草余声。同都切。”据大徐本注:“此即今之茶字。”然后引证《广韵》:“宅如切,平麻澄。”再论“茶”字三种写法“茶、梌、荼”,根据《唐陆羽<茶经·一之源>》注解:从草,当作“茶”,其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梌”,其字出自《本草》;草木并,当作“荼”,其字出自《尔雅》。再解释“茶”的民俗含义:“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如三茶六礼,受茶。”明陈耀文《天中记·茶》:“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清平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行什么财礼?下什么茶?”再讲茶的种类,茶的功能,茶具、茶道等等。讲者用心良苦,努力在弘扬汉字文化,听者如坠入云雾之中,一无所获。难道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字教学吗?当然不是。正确的方法是,讲清“茶”的形、音、义,告诉学生“茶”字的用法和写法。还有,教师可以通过组词练习,比如“红茶、绿茶、新茶、陈茶,茶馆、茶道、茶点”等,并且隔三差五地考考学生们记住了没有。事情就这么简单! 我认为,只有在理念上和操作上取得一致的看法,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字教学,才能实现汉字教学的目标。 4.现代汉字不同于古代汉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应该定位于现代汉字。现代汉字虽是古代汉字的发展,但是经隶变后的汉字形体已经由圆而直,大幅度地丧失了以形示义的功能,汉字已逐渐脱离了图画的意味,变成了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这是汉字成熟的标志。传统的“六书”理论虽与现代文字学有相通之处,但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汉字的分析。同样的术语有的名同字异。比如,“六书”中的象形字“日、月、山、水、手、心、子、女、弓、矢、刀、戈、户、舟”等在现代汉字中已不再具有象形的特质,变成了记号字。“日”字在“晴、明、旦、昏、晒、晖、晨、暗”中只是意符。“六书”中的指示字,如“凹、凸、丫、一、二、三”在现代汉字中却已成了象形字。在简化字中又出现了许多新会意字,如“宝、笔、尘、粜、籴、泪、灭、灶”等等。古代汉字中的所谓形声字,如“江、河、打、布、刻、蛇、霜、逃、醉”等在现代汉字中已变成半意符、半记号字。在“六书”中有些形声字已与今义不同,如“骗”:《集韵》匹羡切。《字略》:“骗,跃上马也。”现指“欺骗”意。“特”,《说文解字》:“特,朴特,牛父也。从牛寺声,徒得切。”“牛父”即“公牛”,现指“特别,特殊”义,意符和声符均发生变化,成了合体记号字。汉字教学,虽然古今不能截然分开,但在观念上必须区分古今汉字。 5.对外汉字的教学内容。汉字教学是实用科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汉字知识,但并不是把这些知识统统都要倒给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现代汉字本身的研究,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用于汉字教学之中;一方面也要研究汉字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实际,选中切合学生学习汉字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反复讲练,形象而直观地分层级进行汉字教学。 首先,讲清现代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语素文字,而非拼音文字。一个汉字均由形、音、义三个部分组成。形、音可以变化,但基本字义一般不变。如:“女”,《说文解字》:“妇人也,象形。王育说。凡女之属皆从女,尼吕切。”现代汉字“女”字形由篆而隶而楷,但基本字义不变。很多由“女”组成的合体字仅《说文》就有“姓、娶、婚、妻、姑、妹”等244个。“女”作为基本语素,可组成多字结,前置如“女儿、女方、女工、女皇、女人、女色、女士、女强人”等等,“女”也可后置,如“处女、闺女、妓女、美女、少女”等等。记住一个“女”,就可以认知由“女”组成的合成字以及跟“女”有关词语的意义,由此可见,记忆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字,对于学习汉语和汉字是何等重要! 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有3500个。对外汉语教学根据实际对3500个常用汉字作了适当的微调,按照《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甲级汉字800个,乙级汉字804个,丙级汉字500+11个,丁级汉字2864+41,共计2905个,可以据此编写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测试。至于是否要把2905个汉字再分成“复用式掌握”或者“领会式掌握”,这是可以而且应该研究的。 其次,解析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现代汉字整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成字两种。“六书”中的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都是合体字。现代汉字中的独体字多半来自古代象形字和指示字。前者如“人、手、水、火、日、月、禾、田、井、虫、止”等,后者如“甘、方、七、八、上、下、本、末”;有些合成字是经简化后而进入独体字,如“龙、专、门、书、卫”等。现代汉字的合成字多数来自古代会意字和形声字:前者如“休、林、男、旅、盖、析”等,后者如“芽、理、简、案、沐、际、盛”等;少数来自古代象形字和指事字:前者如“燕、鱼、泉、阜”,后者如“亦”。(苏培成,1994,pp.70)应该让学生知道,独体字既是常用汉字,又是构成合成字的部件,组字能力很强,必须牢牢记住。解析合体字可以理性地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从而掌握记忆和书写汉字的诀窍。应该指出,在造字过程中,“有的字有理据,有的字没有理据,有的字有部分理据。有的在造的时候就没有理据,有的字本来有理据,在发展过程中失去理据。”(苏培成,1994,pp.81)所以,应该特别强调,记忆汉字不能没有诀窍,也不能没有方法,但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有一个字:记!这一点应该向没有背诵习惯的欧美学生反复说明,反复强调! 第三,剖析汉字的部件。部件也叫字根、字符、字素、字形,是汉字基本结构单位。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合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地、和、对、好、动、园”等是两个部件,“想、娶、树、坐、渠、谢”是三个部件,“营、韶、筐”等是四个部件,“燥、赢、膏”等是五个部件,“麓、臂”等是六个部件,“憨、鳞”等是七个部件,“齉”是八个部件。部件与部件的组合是分层进行的,不是一次组合而成。如:附图(略)“韶”的部件是“立、日、刀、口”,这些可称为末级部件。末级部件一般都可以成为独体字。由此可见,剖析一个字的部件对于认知汉字的构造和正确地书写汉字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四,讲授现代汉字的笔画。笔画是构造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现代汉语通用字中最小的汉字只有一画,如“一、乙”等,最多的是36画,如“齉”字。其中以9画字居多,10画和11画次之。如果把提归入横,捺归入点,钩归入折,汉字基本笔形有五类:横,竖,撇,点,折;并有26个派生笔形。(参见苏培成,1994,pp.59)我认为应该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先后顺序,要求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笔顺:1.先横后竖:十、干、丰;2.先撇后捺:八、人、入;3.先上后下:三、京、高;4.先左后右:川、衍、做;5.先外后内:月、匀、同;6.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办;7.先进去后关门:回、目、国。教授汉字时,教师始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训练,反复默写,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这对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6.汉字教学的方法。国家汉办颁布的《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大纲,而是一种规范性的水平大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汉字等级大纲》需要另订汉字教学计划。母语的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学习者已会说汉语后再学汉字,其教学顺序是从字→词,学字难和学词易是对立的也是互补的;后者是学习者既不会汉语也不识汉字,其教学顺序则相反,是从词→字,学汉字和学词是同步进行的。(参见刘英林等,1995,pp.19)因此,绝大多数学校的对外汉语教材都是把汉语的词汇教学和汉字教学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我以为这是很好的方法;我只是担心,如果安排不妥,只注意词汇教学,就会影响汉字的掌握。汉字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要加强科学性和计划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首先,应该制定汉字教学计划,把《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所列的甲级字、乙级字、丙级字和丁级字具体化,也就是要制定一个怎样分别实现上述各级字目标的具体规划。具体要求是:列出一份汉字教学计划,列出汉字教学点,确定每一课应教的重点汉字,并将这些汉字醒目地印在课本的显着位置。就像John De Francis在他主编的《初级汉语读本》(汉字本)等教材中所做的那样,每一课都用方框列出一组汉字,放在课文的右上角,以供学生读写、记忆。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这些汉字。 其次,在这份汉字教学计划中,应该分层次地列出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字和常用合体字,精选例字,用现代汉字学的理论,精当地解析这些例字的字形(部件、笔画、笔形和笔顺)、构造(意符、声符、记号及其变体)和理据,以利学生认知和记忆。据本人统计,在甲级800个字中,有独体字137个,约占5.7%。如“八、白、百、半、办、包、本、必、不、布、才、长、厂、丁、车、成、大、单、当、刀、电、东、儿、二、发、反、方、飞、丰、夫、干、个、工、广、互、户、几、己、见、斤、火、九、开、口、乐、立、力、了、六、录、写、买、毛、么、门、米、母、内、年、牛、农、女、片、平、七、其、气、千、目、求、去、人、日、三、色、上、少、声、生、十、史、示、事、手、术、束、水、四、太、无、头、万、为、文、五、午、西、习、系、下、先、小、辛、羊、也、页、业、一、衣、已、以、义、永、尤、有、友、右、鱼、元、月、云、再、在、占、正、之、中、主、子、自、走、足、左”。这些独体字,一般使用频率很高,构字能力也很强。比如,学会了“木”与“白”,就很容易理解“柏”:“木”是意符,“白”是声符,也容易理解“材”“杆”等等,具有认知意义。在解释汉字字义时,不宜把一个字的所有义项一古脑儿全教给学生,因为他们领会不了,应该分层地进行,先教基本的常用义,再教派生义,用逐步积累、不断加深的方法,让学生最终掌握一个汉字的主要义项和基本用法。实践证明:解析汉字的部件及其意符和声符对于理解和记忆合体字都是有效的方法。 第三,分析现代汉字的结构也是学习和记忆汉字的有效方法。统计表明,现代汉字的构成方法主要是形声字,约占90%,会意次之,象形极少。这跟《说文解字》相似:《说文》共收9353个小篆,其中形声字7967个,约占85%。所以,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形声字教学上面。由于语言的变化,现代汉语的形声字有三种情况:1.狭义形声字,如“湖、榆、恼、疤、搬、苞、枫、陲、俘、荷、狮、铜、谓、锌、洲、株、砖、肤、护、惊、态、钟、桩、油、娶、驷”等;2.广义形声字,如“江、河”;3.半意符半记号字,如“缺、刻、蛇、霜、逃、醉、灿、础、灯、炉、拥”等。除狭义形声字外,学习者都需要特别记忆,避免字读半边的类推错误。从现代汉字学的观点,由于篆书隶化而楷,古代的象形字已变为独体记号字,如“日、月、山、水、手、心、子、女、弓、矢、刀、戈、户、舟”等,如能适当作些溯源分析,有助于了解这些字符的涵义,可能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但不宜离题万里。我不赞成在讲现代汉字时,过分渲染汉字的象形特征,因为这不是现代汉字的本质,也不符合事实,即使在《说文》中也只有象形字364个,仅占3.8%。在教学中,偶而也可采用“戏说汉字”的办法,使人一笑也是效果,但是不能成为析字的主要方法。因为它既不能揭示汉字的构造规律,也无助于理性地认知汉字、记忆汉字。 第四,对比结构异同,区别易淆之字。汉语是一个庞大的字符集。汉字是语素文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语素,不同语素则用不同的汉字来区别。汉字的方块形体限制了汉字的构造,一个汉字与另一个汉字只能靠部件、笔画、横竖、长短、位置等来加以区别,这就给汉字造成纷繁复杂的局面。初学者常常不易分辨。从字形方面分析,常见易淆的情况有:多横少点:亨享,兔免;上长下短:未末,士、土;左同右异:扰、拢,伧、伦;左异右同:课、棵、裸;上同下异:暮、幕,简、筒;下同上异:籍、藉;外同内异:遣、遗,圆、圜;左右相同,中间有别:辨、辩、瓣。从字义方面分析,因理据和用法而引起的混淆有:字义理解不准:(国)事、(国)是;很、狠;用法分辨不清:作(法)、做(法),分(子)、份(子)等等。从书写方面分析,容易出错的是:笔画增损,笔形失准,笔顺颠倒,部件易位,偏旁窜乱,间架不匀,以及由于形似、音近或义近导致写错别字。(石定果,1997)由于打印不便,恕不一一例举。经验表明,当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汉字,在认读或书写时出现混淆或错误时,教师如能进行结构、字义和用法方面的对比,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总之,对外汉字教学,对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书写汉字都至为重要。应该重视对外汉字教学,应该编制一份对外汉字教学大纲,详列汉字教学点;应该讲究汉字教学方法;应该编写一套能够体现《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的教材。这应该成为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定果《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孟柱忆《韩国汉语教学的特点和问题》,同[1]。 [3]白乐桑《汉语教材中的文、语领土之争:是合并,还是自主,抑或分离?》,同[1]。 [4]柯彼德《汉字文化和汉字教学》,同[1]。 [5]安子介《汉字的再认识》,《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6]卢绍昌《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新尝试》,同[5]。 [7]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杜智群《形近易误字八百组》,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9]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 [10]刘志基《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1]钟秋生《华文教育错误字辨析》,新加坡华文研究会,1990。 [12]陈仁凤、陈阿宝《一千高频度汉字的解析及教学构想》,《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1期。 [13]刘英林等《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⑦ 美女韩语怎么说
美女有以下3种说法:
1、미녀: 汉字词,对应的汉字是美女,发音类似 mi ni e;
2、미인: 汉字词,对应的汉字是美人,发音类似 mi in ;
3、아름다운 여자: 直译是美丽的女子,意义就是美女,发音 a lem da u n yi eza。
例句:
1、정면으로 미녀 한 명이 걸어왔다. (迎面走来一位美女)
2、그녀는 매우 아름다운 여자이다.(她是个非常美丽的女人)
3、어렸을 때부터 미인이었고요.(她从小就是一位美人)
(7)藏民美女不识汉字怎么沟通扩展阅读:
1、你好! ![an nyung ha sei yo]
2、 你好吗? ? [e dde kei ji nei xim ni gga]
3、(向走的人) 再见! [an nyung hi ga sei yo]
4、初次见面![ce em beib geid sem ni da]
5、认识您很高兴。[dang xi ner ar gei ei e gi bbe yo]
6、我叫……。 …….[ze nen...yim ni da]
7、 请多关照。 [zar bu tak de lim ni da]
8、(向留下的人) 再见! [an nyung hi gei sei yo]
9、好。[yei]
10、不是。[a ni o]
11、谢谢。 [gam sa ham ni da]
12、对不起。 [mi a nam ni da]
13、没关系。 [guein can sem ni da]
14、吃饱了,谢谢。 [zar me ged sem ni da]
15、辛苦了。 [su go ha xyed sem ni da]
⑧ 看美女怎么说的有文化
现代人喜欢将美女数字化,有的相亲广告上还堂而皇之的自评,什么容貌几分,身材几分。至于具体长什么样,全靠脑补加幻想。
唐朝大诗人王勃,在滕王阁上用“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十三字,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绝美画面。那么,把汉字玩出了花的古代文化人,又是如何形容美女呢?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此句出自清代文人张潮所着的《幽梦影》。温和平淡的词句间,一位形神兼备的美人跃然纸上。
战国年间,楚国文人宋玉为表明自己的爱情观,着《登徒子好色赋》。文中宋玉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来形容他邻居的女儿。现在,这句话可以成为老公我是不是胖了?是不是晒黑了?这类问题的标准答案。
公元222年,曹植在前往鄄城的路途中,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堪称古代文化人形容美女的最高境界。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观此文,浩而不烦、美而不惊,如一幅绝妙丹青。原本虚构的洛神,也因作者的传神刻画,变得有血有肉,宛如亲见。
可惜,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封神榜》中的暴君商纣王,见到女蜗像都能写出“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这样的诗句。现在,却只剩下简单粗暴的80分美女,哪怕你用个肤白貌美大长腿,胸大腰软屁股翘也好啊!
⑨ 女字旁怎么打出来,要看起来是偏旁,不是单独的一个女字,最好是直接能复制的,谢谢了
女字旁五笔:VVVV
女拼音:nǚ 、rǔ,注音:ㄋㄩˇ、 ㄖㄨˇ,部首:女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3画
仓颉:V,郑码:ZM,四角:40400,结构:单一,电码:1166,区位:3714
统一码:5973,笔顺:フノ一
释义:
[ nǚ ]
1.女性,女子,女人,妇女:~士。~工。男~平等。
2.女儿:一儿一~。
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rǔ ]
文言代词,你:~等。~将何往?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女,妇人也。象形。王育说。凡女之属皆从女。
白话版《说文解字》:女,妇人。像妇人之形。这是王育的说法。所有与女相关的字,都采用“女”作边旁。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女孩[nǚ hái]
小姑娘。
2.男女[nán nǚ]
男性和女性:青年~。~青年。~平等。~老少。
3.女儿[nǚ ér]
女孩子(对父母而言)。
4.美女[měi nǚ]
美貌的年轻女子。
5.女人[nǚ ren]
女性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