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冬天自驾游需要注意些什么
自驾出游除要在出行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外,备好外出旅游所必需的装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城市驾车时用不到的一些装备,都可能会在你驾车旅游时发挥重要作用,保障旅游的顺利.
●证照装备:
驾车出游在路上与外地,会遇到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有时会遇到检查人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准备好各种证照是相当必要的.一般的如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和养路费及购置税、车辆使用税、保险费单等一系列与车及车主有关的证明材料等自不必多说,同时还得备好公路地图、信用卡、重要联系电话本、救援电话和报警电话号码、记事本和笔,尤其是路线图、地图,关键时候往往发挥着一个好向导的作用.
同时建议出行前要了解所去地区中途是否需要办理通知证,以早做准备.如果是夫妻共同出行,需带上户口本或结婚证,以便在宾馆入住时登记房间使用.自驾车外出旅游时随时要缴纳过路费、过桥费、停车费等费用,因此外出前尽量备足零钞,同时应对出游的费用做好预算,路上携带适量现金和银行信用卡.
●日常装备: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外出旅行必须要带好各种日常用品,以备不时之需.如食品、饮用水(可多带些)、保温水壶及餐具、适时衣物鞋帽、睡袋、雨具、太阳镜、火柴、卫生纸、防晒霜、洗涮用具等备品与手电筒、电池、多功能手表、指南针、对讲机、照相摄像器材等工具,这里重点建议大家外出时最好带上一把多功能的组合瑞士军刀,实践证明,这个装备往往会派上较大用场.
●急救装备 :
外出旅游,有时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所以带上必需急救装备,准备一个急救包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可以选择一些常用药品如消炎药、腹泻药、防暑药、晕车药及驱蚊虫药等,同时也带上绷带、创可贴、消毒药水、清凉油、药用胶布、剪刀等急救用品.
●通讯及导航装备:
通讯工具是自驾出游的重要装备之一,有时全靠他来解决大问题.因此必须要备好手机充电器及备用电池、手机的耳麦.但是有些偏远地区可能会没有手机信号或信号较差,所在随车带上一个对讲机也是很必要的.尤其是集体自驾车旅游,对讲机是最有效也最实用的通讯工具.当然,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备先进的手持GPS导航用品--手持GPS接收机,有了它的指引,你将真的不会迷失方向.
●户外装备:
如果外出旅游有野外宿营与野炊的项目,则应根据计划带好野营的帐蓬、睡袋、野营灯具以及适当的户外炊具,体验一下与大自然最亲密接触的感觉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但一定要谨记安全与环境保护两件事.
●车辆装备:
驾车出游,无论是四驱还是普通轿车,必要的汽车备件与自救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应带的汽车备件与应急自救工具有备胎、发动机皮带、火花塞、灯泡各种规格的保险片保险丝、充电线、照明灯、车载灭火器、打气泵、千斤顶、扳手、钳子、多功能螺丝刀、绝缘胶布、手套、快速补胎剂、细铁丝(爆管时可作临时处理用)、结实的牵引绳、备用油桶、水桶、工兵铲等等.
为预防万一,还应当备好停车检修车辆时必备的工具如:反光安全背心、安全三角警示牌、防止汽车后滑的三角木块等,以避免被其他车辆意外撞上的事故发生.同时,车内必备的物品还应当有机油、刹车油、齿轮油、冷却液与清水,打算开车去海拔较高、气温较冷的地区还应带好防冻液以便在需要时添加.部分人外出时习惯自带部分汽油,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建议在车中携带此物,如果所去之处人烟荒芜且经调查很少设有加油站,可考虑用便携式备用油箱携带不超过20升的备用汽车用油以备急需.
●其他装备:
驾车出游时还可根据外出旅游的行程与计划安排,可以带上相应的登山装备、游泳装备、钓鱼装备、运动装备、娱乐装备等等各种需要的装备,这里就不做一一介绍.
总之,外出的主要目的是游玩与休闲,所带的装备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与配置,既不能因想得不周到,在需要用到时措手不及,也不要像搬家一样带得太多,反而成为旅途中的负担.
Ⅱ 冬季旅游怎样防冻
选择玩雪赏雪线路的人,尤其要做好保暖防冻的准备。最外层的衣服应具有防风性,可选羽绒、呢绒、毛皮质地的衣服。
冬季旅游注意事项
防寒保暖
选择玩雪赏雪线路的人,尤其要做好保暖防冻的准备。最外层的衣服应具有防风性,可选羽绒、呢绒、毛皮质地的衣服;去高寒的地方一定要戴帽子,因为人体50%以上的热量是从头部和颈部散失的。最好能预备防冻油膏。
药品备用
冬季天气寒冷,容易感冒,所以出行要预备易于携带、治疗伤风感冒的药品。另外,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建议南方的游客准备夏桑菊等清热冲剂。
滑雪安全
滑雪是一项速度快、技术含量高的运动,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游客应选择安全防护设施齐全的滑雪场,并将个人防护设备配备齐全,遵守滑雪场的规章制度,进入与自己滑雪水平相当的滑道。滑雪前应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急救常识,如受伤时的处理,骨折后应采取的措施等。发现他人受伤,千万不要随意处置和搬动,应尽快向雪场救护人员报告。
相机保暖
电子快门的照相机和摄影机,在-20以下时,就会出现电池容易“放电”、快门不能按下等“失灵”问题。因此,在户外拍摄完之后,要及时将相机放进外衣兜里“保暖”,用时再拿出来。此外,要多准备电池。
预防雪盲
雪地的反光程度较大,出门需要佩戴太阳镜,保护眼睛。如果不幸患上雪盲症的话,应立刻到黑暗的地方,蒙住双眼,把冰湿布放到额前,防止高温加剧疼痛,一段时间后让眼睛慢慢恢复。
温泉浴细节
每次泡温泉的时间控制在20到30分钟为宜,如果浸泡时间过长,容易出现晕眩、全身乏力。温泉浴也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运动,在令身心得到全面放松的同时,灵敏度和注意力也会有所下降。所以,自驾车游客在泡过温泉后,一定要休息两个小时以上方可开车。
冬季旅游保健安全措施
南人北行防冻伤
相对来说,北方人对寒冷的气候是很适应的,防寒措施其实已经成为生活习惯。就像北方人想体验一下南国冬季沙滩一样,南方人也想去北国寒冷地区体验一番冰天雪地的滋味,观赏一下北方特有的风景,比如吉林的雾冖哈尔滨的冰灯等。但我国气候复杂,南北温差可达几十摄氏度,从20多摄氏度的海南到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东北,如果准备不充分或对寒冷估计不足,就可能发生冻伤。
科学的做法是:出行之前,掌握一些防寒和防冻的知识,了解一下目的地的气候概况)当月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同时要加强一些耐寒锻炼,准备一些必要的防冻伤的药品;出发时,要带足防寒服装、鞋、帽和用品;到达旅行地后,在冰天雪地中徒步,脸部及耳鼻和手要抹搽防冻油膏,鞋袜不要太紧,不要在雪地上久站不动,要用手掌勤摩擦脸部和五官,乘非密封的交通工具时,每1小时左右要活动几分钟,以增加血液循环和提高体温。
注意局部小气候
一般而言,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大约递减0.65摄氏度。所以在北方冬季登高时,一定要注意气温的变化,随身带一些防寒衣服,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方及时加穿。这些年,由于高空索道的普及,一些马大哈的旅游者,在低海拔处不注意备衣,一旦到了高处就出现“冷得发抖”的症状——高处一般比较空旷,不仅气温低,风也很大,因登高而受冻致病的情况很容易出现。
当然,北方晴日的雪地小气候也是需要注意的,因为白茫茫的雪地对紫外线吸收少、反射较强,当强烈的紫外线射入雪地旅行者眼睛后,会发生光化作用,经过6~8小时的潜伏期,眼睛就会出现严重的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睛不能睁开、有强烈的烧灼感,剧烈疼痛,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雪盲症”。预防雪盲症最有效的措施是“物理隔断”,也就是在雪地行走时,配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也可选用聚碳酸酯或CR39的透镜,或美观起见,选用蛙镜式的全罩式灰色眼镜。
旅途中治疗雪盲症可用0.3%地卡因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膏。
寒风扑面引发面瘫
冬季的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冷空气战胜暖空气后,就形成“寒风”,旅行者宜尽可能躲避此风,或用保暖措施,如戴帽子或口罩抵御此风。否则,不仅容易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一些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常常因为麻痹大意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冬季旅游怎样防冻
时下,冬季旅游渐成时尚。但是在旅途中如果不注意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寒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就可能受到某些疾病的侵袭。在游客中,有些是从南方到北方,有些户外活动比较多,还有些是年老体弱者,这些人尤其需要防寒防冻。
冬季在户外旅游,人体暴露部位或末梢部位如手指、足趾、面颊的皮肤长时间受寒冷和潮湿刺激,就可能在皮肤上出现红斑并伴有异常感觉,严重的可发展成水疱、溃疡。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逗留时间过长,不仅会发生皮肤损伤,还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疾玻在寒冷的环境中,心脏并脑中风、流感、冻疮、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而在冬季旅游中,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天气很常见。当气温从零上降至零下,短期内感冒的人数会骤增,其中不乏青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中复发。
为了防止冻伤,注意服装的保暖很重要。最外层的衣服应有防风性,可选呢绒、毛皮或皮革质地的衣服;羽绒衣内可形成相对不流动的空气层,保暖性很好,是冬季旅游的首选服装。内衣要柔软、吸湿、透气,以利保湿、干燥。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
要想在冬季旅游不受寒冷气候的伤害,增强自身防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调整饮食,增加肌体代谢,是提高肌体产热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上,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就必须增加代谢,加之旅游中要消耗不少体力,只有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冬季旅游者的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营养素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都要超过平常,不能像平时一样过分地强调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瘦肉类、蛋类、鲜鱼、豆制品、动物肝脏对补充人体热量很有好处,可适当多食用。另外,要纠正喝酒取暖的错误观念。酒精和水不能产热,相反,酒精能刺激体表的血管,使体表血液循环增加,人感到“发热”,实际上人体在丢失热量。
Ⅲ 自驾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和准备什么
重点:旅伴
其次:移动电源:很有必要(入手了一个220v的移动电源,以备不时之需) 防卫装备:电棍,长刀短刀。 车辆配备(1、备件 2、随车工具3、随车手册)
个人所需(1、现金、信用卡 2、各种证件 3、笔、本子)
日常用品(1、衣服 2、毛巾、抹布(擦玻璃) 3、食品和纯净水(足够多的水既可以饮用,又可以在车辆缺水时作为补充)、零食、压缩饼干、口香糖 4、地图 5、野营用品(视自驾线路和个人喜好而定)
药品(1、简单的医药用品 (感冒药、藿香正气水、创可贴)2、急救包)
通讯定位装置(1、行程表2、指南针 3、手机 4、GPS和电子地图5、车载电台、手持电台、对讲机)
具体项目:方法/步骤1:旅伴
谁也不能否认,拥有一个合适的旅伴,是旅途中最有用的“装备”。 不管你的旅伴是男是女,他(她)最好能够懂得一些简单的车辆维修技术,性格开朗幽默,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勇气和你一起面对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方法/步骤2:车辆配备
出发前,最好去4S店里做一次全车检查(普通的修车店也可以)
1、备件:充足气备胎、易损汽车零件(如灯泡、风扇轮皮带、保险丝、雨刮片)、机油、制动液等。
2、随车工具:整套随车工具、(轮胎扳手等)
方法/步骤3:个人所需
1、现金、信用卡:大大小小的银行虽然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在解决意外情况的时候,现金还是最有用的。因此最好携带计划金额的双倍。
零钱可以多准备一些,特别是十元、五元和一两元的,交过路费、停车费都很方便,还可避免找零的损失。
2、各种证件: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养路费缴纳凭据、购置税证、车船使用税证、边防证(边境地区)、车辆的保险卡。
注意:一旦车辆在外地出险,可凭保险卡到就近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办理相关理赔手续。
3、笔、本子(最好在第一页写上自己的姓名、单位、父母及朋友电话,以便万一发生意外,救援人员能够及时和他们取得联系)、随身携带备用钥匙。
备用钥匙一定要随身携带,尤其是自排挡或高档车,带有中央锁控的车辆。因为极有可能一时疏忽将钥匙锁在车内,这是新手经常会犯的毛病。(老手也怕忘)
方法/步骤4:日常用品
1、衣服:根据天气预报选择相应服装。如果去爬山,一定要带一双橡胶底粗纹路运动鞋。
2、抹布:天冷时由于车厢内外温差会使侧窗挂满水气,副驾驶应经常擦拭侧窗,以保证驾驶员随时看清后视镜;如果遇上雨雪天气,泥雪会遮盖前车灯,防碍照明,应及时清除;各种昆虫碰撞而留下的污迹也应及时擦拭干净。
3、食品和纯净水(足够多的水既可以饮用,又可以在车辆缺水时作为补充)、零食、压缩饼干、口香糖。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一个小巧实用的车载冷热箱,冰镇饮料或是加热食品,相当实用。
4、地图:选择尽量新的版本,它将是你这一路自驾车行驶的指导。路途中还可以随时在地图上标记出你的位置,晚上休息前简单记录当天的行程和感受,这可是自驾旅游的特有项目,非常有意义。(可提前下载,以免信号不好)
5、野营用品(视自驾线路和个人喜好而定):帐篷、睡袋、充气枕头、防潮垫、照明灯具、折叠桌椅、气炉、气罐、炊具、水具(水壶、水袋、皮囊等)、烧烤炉、大遮阳伞等。
切记不要在河滩上扎营,很多水库都会定时向下游放水,在河边、水库旁停车休息时,要时刻注意水位的变化。
6、其他:防晒用品、遮阳帽、望远镜、手套、雨具、头灯和手电(备足电池)、保温杯、茶叶、一次性餐具、消毒湿纸巾、多功能手表、多功能刀具(如瑞士军刀)、指甲钳、防风打火机或防潮火柴、别针、小镜子、橡皮筋、针线包、捆绑绳、垃圾袋、旧报纸、个人喜欢的音乐唱片、磁带、相机、电池、胶卷(DC需要带够多的卡)、三角架、DV、DV带、充电器、洗漱用具,男人还要自带刮胡刀。此外还应带一副墨镜,墨镜的镜片以浅棕色为好,因为镜片过深、边框过宽都会影响视线。
方法/步骤5:药品
1、简单的医药用品:
感冒类、清火解毒类、肠胃不适类、维生素类、抗过敏类、晕车药、驱蚊虫类。
外伤类:云南白药、万花油、清凉油、风油精、止痛片、膏药。
抗高原反应药品类: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头疼)、高原红景天(最好提前10天服用)。
2、急救包:
体温表、酒精棉球、创可贴、止血袋、无菌绷带、纱布、白胶布、消毒药水;除此之外,最好还携带眼科镊子、小剪刀、手术刀片各一。
方法/步骤6:通讯定位装置
1、行程表:给你的行程拟订一份计划,带一份在身上,留一份在家,让家人随时知道自己身处何地
2、指南针:备不时之需。
3、手机:手机是驾车出游最重要的通讯用品,事先一定要充足电,备好备用电池,并携带充电器。可选择使用车载免提通话系统,好处是既不耽误驾驶,还可以为手机充电。
4、GPS和电子地图:GPS卫星定位系统提供汽车定位和指路功能,而电子地图让你很方便地获取旅游信息或者更改行程。
5、车载电台、手持电台、对讲机:是车队长途旅游必备的物品,报告路况、紧急呼叫都很方便,不会像手机到了山里就没信号。
出行建议:方法/步骤1:旅途中需要的东西尽量买好的,不要图便宜,质量有保证,使用起来才方便可靠。
方法/步骤2:自驾车旅游和背包出行不一样,车上一般都有充足的空间。因此,能想到的东西尽可能带全些,别怕汽车为此费油。一旦有事,耽误的时间和多花的银子,远远要比多花的油费多得多。
方法/步骤3:不要等缺油指示灯亮再找加油站,见到油站随时加油。加油时要注意油品的质量,最好到正规的大加油站加高标号汽油。劣质汽油会损坏发动机系统,严重的还会造成催化器堵塞。
除了带上这些东西,在路途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行前检查车辆:出行前,对车辆做一次全面检查,包括制动、胎压、轮胎、雨刮器,去寒冷地区还要注意更换防冻机油,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和水。不要超载超员,超载会使机动车制动性能乃至整车驾驶性能下降,在紧急情况下容易降造成交通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系好安全带:行驶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高速公路上行车,车速较快,一旦发生碰撞,这条小小的安全带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司机和乘客上车之后,请立即自觉系好安全带。
3.保持安全车距:行驶中,记得保持安全距离,跟车距离过近,前车如突遇紧急情况踩急刹车,极有可能会发生追尾。在高速公路上变道会形成一个交汇点,所以变道时一定要先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再打开转向灯,给后方以警示作用。随意、频繁的变换车道是非常危险的,尽量按道行驶。
4.错过路口不用慌张:高速公路上错过路口时怎么办?掉头?逆行?倒车?绝对不行!这些动作事故发生率极高,如果错过了路口,请从下一路口出去再返回。
5.车辆故障时开危险报警双闪灯:在路上机动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必须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尽量将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不能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一定要在车后150米外设置警告标志,同时车上乘客不要围观,应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等候,并迅速报警。
6.违法停车危害大:高速公路上违法停车,随意停车小便、随意上下人、随意停车检查车辆都极度危险,除了在服务区或车辆故障,高速公路禁止停车。因故障无法行驶的,要开警示灯,在车后150米外放警示标志,必要时可报警。
7.切忌超速和疲劳驾驶:十次事故九次快,高速行车要控制好油门,超速后危险会成倍增加。避免疲劳驾驶,驾驶员要充分了解行程的时间,把休息的时间预留充足,连续开4小时就要进行休息或者轮换司机。
Ⅳ 冬季阿里大北线自驾游需要注意什么
阿里大北线是指拉萨出发,拉萨—日喀则—珠峰大本营—萨嘎—仲巴—塔尔钦—札达—狮泉河—革吉—措勤—文布南村—尼玛—班戈—拉萨,阿里大北线全程三千多公里,路况良好,与川藏线相比,沿途山体相对更安全,没有频繁的塌方落石,而且景色毫不逊色。
6月中旬到9月中旬,西藏阿里的气温是最适宜的,进入雨季,植物生长最好,空气含氧量最高,这段时间去走阿里环线,身体舒适度最好,没有那么干燥。
阿里大北线13天经典路线:
第一天:拉萨一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一江孜古堡--日喀则
第二天:日喀则一扎什伦布寺—拉孜--定日--久乌拉山口--绒布寺--珠峰(日落、星空、日出)
第三天:珠峰大本营→定日→老定日→希夏邦马峰→佩枯措→萨嘎
第四天:萨嘎一马泉河湿地公园—公珠错—玛旁雍错(圣湖)—拉昂错 (鬼湖)—塔尔钦
第五天:塔尔钦—冈仁波齐山(神山)—扎达土林—古格王朝(一夜之间消失的文明)—扎达
第六天:扎达→皮央石窟群--狮泉河—班公湖—狮泉河
第七天:狮泉河镇→革吉县→雄巴乡→亚热乡一仁多乡
第八天:仁多乡→昂拉仁措→仁青休布措→措勤县
第九天: 措勤→扎日南木措→当惹雍措→文布南村
第十天:文布南村一文布北村一尼玛
第十一天:尼玛一达则措→班戈措→班戈
第十二天:班戈—纳木错(圣象天门)
第十三天:纳木错(圣象天门)→纳木错(扎西半岛)→当雄羊八井地热田温泉—圣城拉萨
温馨提示:
1、高反:阿里大北线平均海拔为4500米以上,是整个西藏地区高反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气候:高原气候变化多端,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能感冒,去之前备好常用药品,如散列通(头痛、低烧)、藿香正气液(防呕吐、胸闷)、葡萄糖口服液(补充体力)。
3、证件:去阿里需要办理边防证,但身份证还是要随身携带,总之为了以防万一,最好把户口、学生证、驾驶证、教师证等一切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4、 其它:拍摄牦牛、藏獒、马匹、牛头以及木桩等不起眼的静物都是要收费的,一般20元1个项目,请不要怀着侥幸心理偷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Ⅳ 女生打算自驾游去西藏,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进藏车型选择有讲究
记得10多年前第一次进藏的时候,当时开着轿车入藏,1.5L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其实出发前也很纠结,担心轿车底盘低,遇到烂路无法通行,但看了一些网友的经验,都说轿车完全没问题的,于是就确定开轿车,可万万没想到,路上遇到的事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一路上SUV和越野车通行影响不是很大,但轿车就很艰难了,底盘经常被磕到,有的路段路面全是机油,也管不了那么多,如果耽搁到天黑,那就更难了,只能硬着头皮开,有的路段坑洼较大,大家都手动找碎石和泥土进行填补,短短5公里路程,开了近两个小时
二,自驾游首先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其次才是美景、风土人情,西藏高原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多变,严格来说没有夏季,气温昼夜相差较大,空气稀薄,太阳直射,紫外线很强,即使是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气温也会高达二三十摄氏度,很暖和,到了夜晚,气温可能低至零下一二十摄氏度。
每年4月后整体气温回暖,山川冰雪开始融化,各大湖泊、瀑布开始形成,景色很美,到了5月下旬雨季逐渐多起来,进入7月,阴雨连绵的天气开始来临,直到9月初,都是西藏暴雨季节。
也就是在7-9月初,这段时间不太建议进藏,暴雨季节,由于西藏地形、地势、土质结构因素,常伴有滑坡、泥石流,即便是较为热门的318国道,依然避不开这些危险。
Ⅵ 自驾游车里怎么取暖睡觉有什么好办法
如果自驾游睡在车里的话,可以用汽车暖气取暖,或者买个睡袋保暖。
另外,一些比较高级的车,座椅有加热功能,停车时可以打开加热功能,也需要注意在长时间熄火的状态下使用加热功能,会加速电池的消耗电源,导致车辆无法启动。
以上是停车加热的一些方法,但再次提醒车主,在使用加热设备或功能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免影响后面的驾驶。
汽车空调用作制冷和制热,其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如汽车空调制热,发动机内高温的冷却液会通过暖气罐,鼓风机吹出的风会通过暖风箱。暖风罐,让空调出风口吹出暖风。暖空气水箱相当于一个热交换器,使热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达到加热的效果。
人要暖,车也要暖车,尤其是冬天,要注意暖车,正确的暖车方法是发动引擎30秒到1分钟,然后开上车。路面,并在暖车过程中保持相对低速行驶,匀速后。
Ⅶ 冬季川藏线自驾游需要注意什么
你好,川藏线是一个路况比较复杂的路线,它距离比较长,他需要越野车,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熬夜开车,第二个对于车况的要求比较高,看一下那个车子的油状况了,越野性能啊,等一些情况都比较注意,第三页安排好行程和路线,注意在哪里住宿在哪里休息到今天到哪里,明天到哪里。都要安排好才可以,比较忙也不要安排的太满就是了。
Ⅷ 冬天自驾要准备些什么
一年马上就要到头了,无论你今年过的是失意还是得意,都得和2018挥手告别了。你打算怎么和2018来一场告别呢?是否准备和家人来一场旅行,对2018好的坏的都说一声再见,迎接崭新的2019。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冬季家庭自驾游,需要准备哪些东西,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起来吧。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车辆
说自驾游要准备一台车,这肯定是一句废话,这里要说的是自驾游要带的一些车辆装备以及出行常识。出行之前先要对车辆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包括齿轮箱、变速箱的润滑油、底盘、刹车、方向、灯光、喇叭、轮胎、悬挂装置、油、水、电等,发现问题马上修复。还有根据你出行路线准备好相应的备胎,比如说山区就使用半拉力性质的轮胎,而冰雪覆盖路段就得为轮胎带上防滑罩。车辆的自救装备也是需要准备的,因为出门在外,难免车子会出问题。比如说拖车绳、灭火器、打气筒、气压表、强力胶、气门芯、胶条补胎、警示牌等。最后还有各种证件,一定要带好,免得到时候交警检查时出现麻烦。
2.户外装备
出门旅游户外装备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因为是冬天自驾游,所以衣服一定要选择保暖又耐穿的,冲锋衣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轻盈保暖又防风防雨。冲锋衣像是网上都有的卖,也可以去专门的户外店购买。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鞋子的选择了,鞋子一定要选择专门的徒步鞋或者旅游鞋,徒步鞋比较的耐磨防滑,还有减震和回弹的功能,能够减少体力上的消耗。要是想要穿的轻便一点的话,就选择旅游鞋吧。
3.露营装备
假如想要在野外露营的话,肯定还有一些东西需要准备,比如说望远镜,可以让你看清周围环境。帐篷这个是露营必备的吧,还有营地灯,可以做应急使用;睡袋和被子这个也是需要准备的,毕竟野外的湿气比较重;露营没有食物肯定是不行的,打火石也是必须的,生火能够用的到;还有就是防潮垫,也是很需要,地上湿漉漉的可没办法让你坐下来欣赏风景。另外需要提一下的是,带一个医药箱出门吧,万一有个磕磕碰碰的,也能够及时的处理。
我想说的就全部在这里了,当然不是特别的全面,这也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的。还有些东西,就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吧,自己带着觉得方便有用就可以带。你已经准备好,开始你的告别2018之旅了吗?在此也祝所有在路上或者即将出门旅游的人,一路顺风。崭新的2019已经在向你招手,让2018所有的苦痛挣扎都随风而去吧。
Ⅸ 冬天自驾去西藏,要注意些什么
冬季去西藏里的理由
1、没有夏日的拥挤
西藏的旅游高峰期集中在5-9月份,在淡季前往的话,能够静静的在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地欣赏高峰期所看不到、体会不到美景,不受任何人打扰,没有喧嚣的人声,净化浮躁的心灵。
2、气候比想象中舒服
西藏平时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冰天雪地,其实每年的11月到3月,这里的城镇白天温度为10℃-18℃,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这里给人的感觉也能温暖如春。
3、消费比较低
由于是淡季,游客并不多,交通、食宿等都会比旺季时便宜,可以省下一笔费用。
4、主要游玩方向
如果冬季去拉萨的话,最主要的还是去市区、40冰川以及阿里南线去玩,北线基本上冬季不去,纳木错封冻,也没什么可看的,毕竟安全第一嘛
西藏的冬季,大雪纷纷,想要自驾游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去往西藏的路程一年四季都比较复杂,在雨季的时候,会出现塌方、泥石流等现象,冬天进藏的话,不是雨季,路面不会湿滑泥泞,但是西藏路况一向复杂,自驾游的朋友一定要配备防滑链。
2、进藏的信号可能没有城市里那么流畅,建议每辆车可以配一部车载台或者手持对讲机,方便跟朋友联系,保证安全(推荐即时通D9000,功能很多,够用)。
3、含氧量降低,西藏每年含氧量最高的季节是秋季,冬季相对会下降3到4个百分点,来西藏缺氧是一个改变不了的事实,会更容易出现高反的症状。
4、更换冰点-35摄氏度以下的冷却液:防止水箱结冰爆裂。
5、有条件的话,更换雪地轮胎。
6、冬天游客少,食宿店开业率不高,提前预定住宿并多准备厚衣服和食物。
结论是:冬季进藏自驾游是可以的,但是要避开极端气候时期,提前了解西藏气候,做好准备,初学者最好不要这个时候去,毕竟驾驶难度会上升一个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