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若金汤的兰州,为什么留不住兰州人的脚步
兰州,是大西北的腰杆子。
荒漠戈壁,雪山高原,瘦骨嶙峋的黄土坡,温润宽厚的河谷地,你能想到的所有意象都与兰州有关,间接或直接。
以兰州为轴,河西走廊就像脊背支撑着两条臂膀,抱着青藏与新疆。丝绸之路接驳着殊异的风土人情,迎来送往,兰州人见得太多了。对他们来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铁马,秋风,塞北。兰州的土地没有一寸未尝被战马踏过,因为她的本名是金城,固若金汤之城。
对任何一个中国城市来说,黄河穿城而过是一种莫大的殊荣。兰州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黄河从青藏高原出发,一路怒吼,到了兰州却突然变得沉静和缓,由林立的黄土梁峁之中穿行而过。黄土高原怀抱中的一席逼仄之地,兰州故事在此开始,两千多年的时间,拉拉杂杂地洒落着所有兰州人的往事。
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漂泊有关。好像就连身份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西北还要北,到底是内地还是边疆?关于兰州,我们好像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
1.面在家乡,人在远方
兰州拉面,兰州最锋芒毕露的城市符号。但是,任一个兰州人也不会承认兰州拉面的存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兰州牛肉面。“牛大”则是兰州人对那碗面的爱称。
兰州人的清晨总是从“扎碗牛大”开始。
牛肉汤带着醇厚香气的翻滚,师傅手里筋道面身与案板的碰撞,食客吃面时的“嗦嗦”声,以及遍及大街小巷的面馆中传来的人声鼎沸。兰州的清晨喧闹得可爱,也充满细微的生活气息。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这些标准,每个兰州人都烂熟于心,可是没有一家牛肉面馆能称得上是公认的第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碗真正的兰州牛肉面只能在兰州吃到。
作为中国烹饪协会指定的三大中式快餐试点品种之一,如今的兰州牛肉面,早已走出黄土高原,在中国遍地开花,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爱吃的国家里,最威武雄壮的一支餐饮大军。
走出兰州的不仅仅是一碗面,还有那些年轻人,而且他们的出走更加决绝。
甘肃省每年在省外培养的非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的回归率不足五成。到兰州读书的外省学生,留下来的就更少了。
兰州大学,几乎获得过所有中国大学可以得到的称誉,却被称为中国最孤独的大学。新建的榆中校区,距离兰州市区足有45公里,背靠黄土高坡,苍凉粗犷的场景,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中国积累最深厚的大学之一。
兰州的吸引力无疑是在下降的,年轻人在出走,也顺便带走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希望。兰州有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但是那还不够。
对出走的兰州人来说,家乡似乎只有在远方才可爱,牛肉面只有阔别已久才格外醇香。
2.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黄河将兰州从中剖开,袒露出她不平凡的命运。
汉武帝时期,汉王朝最年轻,也是最出色的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越过黄河突入匈奴腹地。另一边,老成持重的李息被责令在黄河之上寻找渡口,以期接应大军。
年过五旬的李息,无法像霍去病那样猛进,但是沙场征战给了他足够敏锐的判断力。他选择了黄河上较为宽阔平缓的一段,三个河谷相接的狭长地带,大军在这里足以进退自如。筑城的部队很快进驻,于是黄河之上出现了一座要塞——金城,取其固若金汤之意。
汉昭帝在位期间,正式设立金城县(今兰州西固),属金城郡。金城西可通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最黄金的地段;往南通过河州(今甘肃临夏),就是青藏高原北缘;北方则是马背民族游弋了千年的广袤土地;向东自不必说,富庶的关中平原触手可及。凭借绝佳的地理位置,金城自此成为中原王朝在边地的一颗重要棋子。
作为边关要塞诞生的金城兰州,骨子里满是铁血与强悍。这种性格已经写在了兰州人的基因里。兰州作家张海龙曾讲述过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我们学校有个美女,刚柔并济。有一次去吃牛肉面,她刚刚占好的位子被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给抢了,那几个青年占了位子还不说,还用那种挑逗兼挑衅的目光看着她。
美女不动声色,只对下面师傅说:"下个大宽,辣子多些,香菜和蒜苗子也都多些!"
之后,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到手中,该美女缓缓行至桌前,突然变招发力,以一招“天山折梅手”猛然间将一碗面倒扣在坐在她位子上那青年的头上,之后又是一碗砸在他头上。
兰州人的嫉恶如仇、性如烈火可见一斑。相应的,这里长期缺乏的则是跻身都会的细致。
这种情况在隋唐开始慢慢改变。隋文帝杨坚以皋兰山为名,设兰州总管府,兰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兰州的区划也逐步稳定。这个名字较之金城,少了些许锋芒,尽管兰州依然处于战争的前线。
兰州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中转城市。实际上直到今天,选择前往敦煌、张掖、武威,甚至新疆的游客都会选择兰州作为中转地。这是兰州的幸,也是兰州的不幸。
古代可没有飞机,兰州的交通除了车载马拉,就是长得有点可爱的羊皮筏子。好在黄河在兰州突然放慢脚步,让渡河这件事少了许多惊心动魄。
明朝,黄河给了兰州又一项殊荣。追得元军到处乱跑的明军来到兰州,照例在此渡过黄河。他们没有选择羊皮筏子,而是搭建浮桥,以利通行。从此兰州有了一座“天下第一桥”——镇远浮桥。现今钢筋铁骨的中山桥便是那座浮桥的后继者。
拥有了一座黄河大桥,兰州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清朝,为了更好地统治西域,陕甘总督移驻兰州,兰州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控扼西北的咽喉要地。日后西北平叛的左宗棠,就曾在兰州督办军务,并开办兰州制造局,兰州的近代化才能在西北地区独领风骚。
黄土高原上的焦渴,全仰仗黄河的滋养,方能得以缓解。黄河流经之地,只要有河谷,都会激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多数人对西北都有一个“荒凉”的刻板印象。且不论这印象正确与否,大西北的苦水,浇出了怕是中国最甜的瓜。比如兰州的白兰瓜,来自美国,却成了黄土高原上的甜蜜符号。
兰州似乎一直在见证“过路”,有的留下,有的离开。从李息修建渡口,到丝绸之路,到左宗棠西征的湘军,再到如今的西北交通枢纽。兰州,一直在路上。
3.兰州的人,不停地走
兰州是个对于道路有着深刻理解的城市。陇海线,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兰州,始终是中国交通网上的一条大动脉。2016年的新规划里,“八横八纵”中的陆桥通道又有兰州的身影。
除去陇海线,还有兰新线、兰青线、包兰线等等重要铁路干线,以兰州为中心,辐射着广阔的西北。
铁路对于兰州的影响延续至今。1952年兰州站建成投入使用。第二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随即展开。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8个落户兰州。苏联援建之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兰州,大西北的尘土飞扬,随即落满他们的行囊,与天地化为一体。
有了他们的到来,兰州开启了自己飞速发展的进程。人口从1949年的十万,迅速增长到1959年的七十万。原本破旧简陋的城区,也因工业化而焕然一新。当时打下的深厚基础,以及千年未变的“咽喉”地位,使得兰州在如今的城市竞赛中仍未丧失机会。
如果你走在兰州,或者恰好认识兰州人,你可能会听到他们操着一种特别的方言,就像是掺杂口音而显得不标准的普通话。那是京兰腔,兰州移民最鲜活的遗存。
这也并不是兰州城市史上的第一次移民潮。明朝已经有大量江南移民迁至兰州,据说随从肃王来到兰州的就有近五万人之多。兰州人就像大风吹来的沙子。想到这一点之后,一切关于兰州的疑惑似乎都已迎刃而解。
人们在此卸下行囊,却并未真正打开行囊。跟随李息到金城筑城的将士全部扎根于此了吗?穿梭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又有几人留下?就连不少下定决心建设大西北的热血青年,都在日后离开了洒满热泪与汗水的黄土地。
经常性的迎接与告别,使得兰州人总能找出最恰当的情感,该温暖温暖,该炽热炽热。我愿意相信兰州不是久留之地,更愿意相信那里有值得体验的生活美学。
4.西北偏北,凶猛优雅
美学家高尔泰曾经说“这是个美学上荒凉得可以足不出户的城市”。是的,兰州人生长在一个粗糙的环境之中,然而,这未能阻碍兰州人精彩夜生活的出现。
夜幕一旦降临,兰州城就开始酒香四溢,兰州人就开始酒酣耳热。人们用过剩的荷尔蒙最大程度地换取多巴胺,酒精便是这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兰州人的胃里并不只是咣当着啤酒。那对于夜市上百花缭乱的吃食来说,太过于无情了。
凉面配上烤肉足以给夜晚一记重拳。鸡蛋牛奶醪糟,亦或者甜醅子,则是一种有别于纯粹喝酒的、甜蜜的醉香。浆水鱼鱼的爽滑足够驱走炎热,灰豆子的绵密口感则一直是冬夏皆宜的。而直到酒足饭饱之后的一支黑兰州,忽闪在霓虹灯与黑夜之中,满足感方才开始在身上蔓延。
恍惚间,兰州是有那么一股子江湖气。想了解兰州,该趁着夜色,循着鼎沸人声,来一次大隐隐于市。这一派繁荣,总会给人一种切实的活在世上的感觉。
摸准这种感觉,才会发觉,为什么这座城市有着中国民谣最粗壮的一条根。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兰州以各种名义出现在文艺青年的梦里。而兰州成为中国民谣的沃土,比《董小姐》的传唱,要早得多。野孩子、低苦艾,包括年轻一代的陈小虎,兰州无数次在歌中出现,伴着一声声耐人寻味的怒吼与低吟,击在游子的耳膜上,心脏上。
兰州籍作家张海龙曾将自己一本关于家乡的书,起名为《西北偏北,男人带刀》。大西北的秋风、黄土与黄河,总使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凶猛。包括西北民谣中毫不遮掩的情感,兰州常常是直来直去的。
兰州更早地与人们发生联系,是以一种平静而委婉的方式。这就是兰州的另一张名片——《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巅峰期月发行量过千万册,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如此庞大的读者群里,不知道多少人受其激励而对文字产生兴趣。三十多年时间,想着一直有这么一群人,不间断地挑选、呈现最质朴的美与善,心头也是一暖。
从此故乡变他乡,或者从此异乡变故乡的故事,不断在兰州上演。她仿佛是中国最漂泊的一座城,不知道自己将去向何方。
这样的身世,正好为歌手们提供了吟唱的灵感来源,正好为《读者》煲制“心灵鸡汤”提供了心理动机,正好为离开兰州的游子提供了自圆其说的完美逻辑。
在兰州,人与城看起来有种并不紧密的关系。但是,兰州的游子很难有谁抵得住“兰州”两个字。
你可以说她浪漫,说她荒凉,说她有江湖气,说她衰败而充满颓废。可惜,以上任何一种定义,都显得浮夸,或单薄。兰州对于兰州人是家,对其他人是远方,或许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康民《兰州历史上的创举--上海迁兰企业纪实》,宗于田《清末洋务运动与兰州近代工业的兴衰》,《兰州文史资料选辑·明肃王在兰州》,《城关文史资料选辑·兰州炼油厂》,兰州市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兰州历史建制沿革梗概》,张令瑄 唐国华《兰州历代大事记》,王九菊《历史上兰州的交通》,王永斌、蔡中宏《甘肃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聚集对策探讨》,张海龙《西北偏北,男人带刀》,叶舟《漫山遍野的今天》,中国国家地理总第663&664期《甘肃专辑》。
Ⅱ 兰州哪里最繁华
兰州几大区:城关区(政府所在地)、七里河区(穆斯林集聚区)、西固区(工业污染区)、安宁区(大学城区)、兰州新区-秦王川(还不知道开发得咋样,离主城区很远)--还有什么红古区和几个县就不说了
其中最繁华的肯定是城关区了啊,而城关区最繁华的是:(1)西关十字(各种小吃、夜市很火、小偷也特多)(2)东方红广场(有大型商场及各种写字楼及省公安厅都机关,不过整天都是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们)
在我看来,估计也就这2地方了。
Ⅲ 兰州美女多吗
客观说看要和什么地方比了,和武威,天水,定西,张掖等省内城市比较相当多。特别是安宁高校区!
不过不能同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比,够用就好知足常乐!
Ⅳ 兰州新区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兰州新区究竟有多好玩?
一言半语根本就没有办法说完,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去看一下
秦王川湿地公园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是兰州市唯一一处“国字号”湿地公园,位于秦王川盆地南部。在这里,随处可见成片的芦苇、红柳和各种水鸟,它是一个集生态、游憩、文化、农耕于一体,开放式的城市湿地公园。
秦王川湿地公园海拔较低,水资源丰富,是盆地自然降水和引大入秦灌溉用水的主要汇水区,具有防洪抗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在中川机场跑道南段,上千平方公里的秦王川盆地经过千年的沉积,形成了一条宽约2公里的山谷,盆地自北而南倾斜,就像一个漏斗,地下水在这里无声无息地渗出,慢慢汇聚起来,继而汇成千亩水面。
秦王川湿地是我国内陆高原罕见的盐沼湿地,属于黄土高原中部典型草原植被区向黄土高原北部荒漠草原区的过渡地带。现在的湿地公园已是天水一色、湖光波影、绿茵如织、鸟语花香的景象。
西部恐龙园
西部恐龙园位于兰州新区,占地面积约3400亩,有室内水乐园和室外水乐园。
西部恐龙园室内水乐园其为200米×175米×50米高的椭圆形室内馆,内部空间打造兰州的海南岛,全年四季如春,提供良好的室内空间景观及娱乐休闲功能,为整体园区最大的标志性建筑体,馆内游乐景点有:儿童戏水区、造浪池、漂流河、各类组合滑道、舞台、休息区、主题餐厅、景观栈道等。
室外水乐园共有9组17项游乐设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暴风海滩”,采用真空造浪原理,浪高可达3米,游客仿佛置身大海中尽情享受冲浪的刺激。“极限冲刺、竞速滑道”也是西部恐龙水乐园的明星设备之一,28米长搭配75度近乎垂直的滑道,游客在享受刺激的过程中又可有超高的安全保证,让你有惊无险。属于儿童的小天地“彩虹岛”也是非常受欢迎的项目之一,这组设备特色是高度低、安全性高,非常适合小孩子玩耍,让孩子与家长们可充分享受亲子时光的乐趣。
蓝天城
兰州新区蓝天城儿童职业体验教育中心是为3-15岁儿童量身定制的适合各年龄段的体验项目,孩子们可以在娱乐过程中学习生存及生活技能,激发孩子们“爱·自信·独立”的潜能。
Ⅳ 兰州新区在兰州什么地方
在兰州市永登县万家和城市广场附近,这一带都属于兰州新区。
Ⅵ 兰州市内 哪个区最繁华
兰州市内最繁华的是城关区。
城关区最繁华的是:
1、西关十字--各种小吃,夜市很火、小偷也特多。
2、东方红广场,有大型商场及各种写字楼及省公安厅都机关,不过整天都是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们。
城关区隶属甘肃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东部,是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商贸中心。全区常住人口128万(2010年)。城关区,东西长20.02千米,南北宽22.6千米,总面积220平方公里。辖24个街道。2015年,全区实现GDP775.19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9.59%。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当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
Ⅶ 兰州那个地方怎么样呀
那我告诉您吧!在中国。不详细?在甘肃。不具体?啊?还不具体啊?就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呀! 也许您对莫高窟很熟悉,也许您对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羡慕已久,您也许也拥有几只夜光杯,一尊铜奔马……但是您可能对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这座美丽城市了解得并不多。 但是很多人也许对兰炼、兰化并不陌生,因为这是国家早期比较重点的石油化工项目,为兰州的城市发展和进步做出过很大地贡献,但是当时负责规划建设的人们肯定没有想到,在为兰州人民造福的同时,也让这座城市的天空渐渐的灰暗起来,记不清楚到底是从哪天起,兰州的天空看不到了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灰蒙蒙的天空使这里的空气质量状况“享誉全球”!因而也在很多地方的人看来,兰州只不过是黄砂漫天的小“县城”,甚至有人还认为兰州人民出行的时候是“蒙着头巾,牵着骆驼”! 那我完全可以断言,你没有来过兰州,你不了解兰州,你也无权用这种语言来说我们兰州! 值得庆幸地是,兰州人民政府很快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加大治理的同时,也对环境面貌的改观下大力气来做,四十公里黄河风情线的一步步拓展,似一条“绿索”,更象一条“银龙”将黄河两岸的风景装扮得美丽如画,成为兰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一道风景线。 来兰州吧?兰州人民会用香甜的白兰瓜招待您! 来兰州吧?这里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呢?酿皮子、浆水面、羊肉泡馍、软儿梨,更有闻名世界的兰州百合。是不是口水都快出来了呢?兰州介绍:兰州市,又称金城,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又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的旅游热点,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各异,这里盛产瓜果,素有瓜果城之称。主要旅游景点有五泉山、白塔山公园、雁滩以及藏有国内罕见艺术珍品铜奔马的甘肃省博物馆。 气候特点:兰州深居内陆,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冬季漫长且较寒冷,但无严寒,雨雪少;春季转瞬即逝,冷暖变化大;夏季短促,气温较高,但无酷暑;秋季降温快。年平均气温9.3oC,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 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夏始祖伏羲氏在这里推八卦、授渔猎,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时也曾在此停留。作为我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汉唐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大地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其中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着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茫茫的戈壁、淳朴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草原、洁白莹润的冰川共同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鸣沙山、月牙泉的奇异组合,给神秘沉重的丝路古道增添了一丝轻松惬意。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独具魅力的甘南藏族风情、肃南裕固族民俗,让许多国人甚至外国客人都新奇不已。
Ⅷ 兰州新区哪里玩
着名景点
国家湿地公园、二号湖、中国青瓷博物馆
Ⅸ 兰州新区旅游景点有哪些
兰州新区有如下旅游景点:
西部恐龙园旅游度假区。
.敦湖温泉景区。
兰州新区长城西部影视城。
五泉山公园。
甘肃省博物馆。
白塔山公园。
黄河铁桥。
青城古镇。
关于景点的详细介绍: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的南侧,里面含有动物园和茂密的树木,最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就是槐树、杨柳和杨树,平均年龄都有一百年以上。它是本着大自然的山水而建,别有一番风味。
甘肃省博物馆它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也较广,收藏了许多历史文物,可供大家欣赏,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同时,着名的马踏飞燕就在此处,非常值得一去。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的北部,因为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山间含有众多宫殿式的建筑,植被也很好,登上山顶能够看到兰州市区全景,还可以看日出日落,十分唯美,非常推荐一去。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具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是兰州城内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不仅历史悠久,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很有年代感,而且它是由几位出名的工程师建造设计的,外形十分壮观。
青城古镇是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兰州着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它可以带人们领略古老的西北风情,很多电视剧也在此处取景,非常具有历史价值。
兰州新区-西北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我们都知道开发区象征着充满活力,而国家级开发区代表着受重视程度,兰州新区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全国第五个,其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且作为开发区,这里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从它的旅游景区就能看出来,早在隋唐时期就被开发过。
Ⅹ 兰州新区哪里好玩的地方
五泉山公园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的南侧,里面含有动物园和茂密的树木,最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就是槐树、杨柳和杨树,平均年龄都有一百年以上。它是本着大自然的山水而建,别有一番风味。
甘肃省博物馆它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也较广,收藏了许多历史文物,可供大家欣赏,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同时,着名的马踏飞燕就在此处,非常值得一去。
白塔山公园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的北部,因为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山间含有众多宫殿式的建筑,植被也很好,登上山顶能够看到兰州市区全景,还可以看日出日落,十分唯美,非常推荐一去。
黄河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具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是兰州城内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不仅历史悠久,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很有年代感,而且它是由几位出名的工程师建造设计的,外形十分壮观。
青城古镇青城古镇是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兰州着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它可以带人们领略古老的西北风情,很多电视剧也在此处取景,非常具有历史价值。